1、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 同步练习(一) 一、 选择: 1、毛泽东提出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冲突,主要是为了( ) A、开展整风运动,克服官僚主义 B、维护社会的团结稳定 C、团结一切力气建设社会主义 D、巩固进展三大改造的成果 2、井冈山依据地的建立与巩固( ) A、开拓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门道路 B、是土地革命时期开头的标志 C、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端 D、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确定领导 3、建国以后,人民政府没收国民政府的财产和官僚资本。这一措施( ) A、兼有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 B、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 C、兼有新民主主
2、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D、具有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4、下面关于遵义会议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B、彻底清算了王明的错误 C、取消了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 D、在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 5、20世纪60年月初,中共中心提出“高速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其中“调整”主要是指( ) A、调整中心和地方的关系 B、调整城市和农村的关系 C、调整积累和消费的关系 D、调整国民经济比例的关系 6、1956年春,毛泽东在调查争辩的基础上,发表了出名的讲话是( ) A、《论十大关系》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冲突的问题》 C、《论联合政
3、府》 D、《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7、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相互监督”的根本依据是( ) A、民主党派挂念过共产党 B、民主党派已变成代表部分劳动者的代表 C、共产党信任民主澡派 D、共产党需要民主党派 8、毛泽东同志在 上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出名诊断( ) A、古田会议 B、遵义会议 C、八七会议 D、七届二中全会 9、1949年3月,中共中心离开西柏坡迁往北平,毛泽东说:“今日是我们上京赶考的日子,我们不当李自成,我们都期望考出好成果。”这句话的意思是( ) ①避开农夫战斗中的流寇主义 ②克服农夫阶级的私有观
4、念 ③防止产生傲慢麻痹思想。 ④防止干部中毁灭腐化享乐作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毛泽东同志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到无产阶级政党的全部工作,在中国革命的长期艰苦奋斗中形成了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丰富和进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它们不仅表现在《反对本本主义》《实践论》《冲突论》《农村调查的序言》《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等重要菱中,而且表现在毛泽东同志的全部科学菱中,表现在中车共产党人的革命活动中。 ——中心文献争辩室《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
5、的决议》 材料二:毛泽东同志从来反对离开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实际去争辩马克思主义。早在1930年,他就提出反对本本主义,强调调查争辩是一切工作的第一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他在延安整风运动前夕指出,主观主义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这些精辟论断冲破了教条主义的束缚,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一大解放。他的哲学菱和其他很多包含着丰富哲学思想的菱,从总结中国革命的阅历教训中,深刻地论述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生疏论和辩证法。毛泽东同志着重阐明辩证唯物主义生疏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特殊强调充分发扬依据和符合客观实际的自学的能动性。他以社会实践为基础,全面地系统地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生疏的源
6、生疏的进展过程、生疏的目的、真理的标准的理论;指出正确生疏的形成和进展,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生疏的进展过程、生疏的目的、真理的标准的理论;指出正确生疏的形成和进展,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生疏、由生疏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指出真理是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进展的,真理是不行穷尽的,生疏是否正确即生疏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最终只能通过社会实践来解决。……毛泽东同志上述的思想路线,我们党必需永久坚持。 ——中心文献争辩室《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材料三: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权。这不太野蛮了
7、吗?一点也不野蛮。你对那个问题的实现状况和历史状况既然没有调查,不知底细,瞎说一顿不能解决问题是大家明白的,那么,停止你的发言权有什么不公道呢?很多的同志都成天地闭着眼在那里瞎说,这是共产党的耻辱,岂有共产党员而可以闭着眼睛瞎说一顿的吗?要不得!要不得!留意调查!反对瞎说!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材料四:本本主义的社会科学争辩方法也同样是最危急的,甚至可能走上反革命的道路,中国有很多特地从书本上讲座生活的从事社会争辩的共产党员,不是一批一批地成了反革命吗?这就是明显的证据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对的,绝不是由于先看上这个人
8、是什么“先哲”,而是由于他的理论,在我们的实践中,在我们的斗争中,证明白是对的。我们的斗争需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一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需同我国的实际状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确定要订正脱离实际状况的本本主义。怎样订正这种本本主义?只有向实际状况作调查。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材料五:离开实际调查就产生唯心的阶级佰和唯心的工作指导,那么,它的结果,不是机会主义,便是盲动主义。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9、 请回答: (1) 依据材料一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具体指的是什么? (2) 结合材料二、三、四、五,谈怎样坚持这条思想路线。 三、“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你对此如何理解? 答案: 一、 1、C 2、A 3、C 4、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对遵义会议的把握和理解。在遵义会议上对王明的错误并没有彻底清算,只是进行了承认和批判。 答案:B 5.思路解析:本题的着眼点是考查对历史学问中有关政策和方针的记忆
10、运用力气。题干要求的是2仓世纪60年月初, 中心当时“调整”的内容,应当是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 答案:D 6.思路解析:本题是对历史学问记忆的考查,难度较小。 答案:A 7.答案:B 8.答案:C 9.思路解析:本题是对历史背景学问的考查。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毛泽东所说话的意思来解答。 答案:C 二、思路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毛泽东思想 的正确理解。把毛泽东同志著作中的部分文字和对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历史地位进行评价的相关材料结合起来, 要求利用辩证唯物主义观和历史唯物 主义观进行综合分析,难度较大.需要有较强的分析理解力气、文字组合力气和语言表达力气。
11、 答案:(1)“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立场、 观点和方法”是指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它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 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2)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 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灵魂中最具特色、最根本的原则,是毛泽东思想的出 发点、根本点,是毛泽东思想的精位。 (3)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 发,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实事求是的本质 要求就是理论和实际相统一。一方面, 要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有完整、精确的理解和把握,不仅要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一般原理、
12、原则,而且要把握贯穿于各个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另一方面,要对中国 的实际有深人、透彻的生疏和了解。要 做到实事求是,还必需坚持调查争辩的 方法。调查争辩是获得真实全面状况的基础性环节,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础,是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 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那样:没有调查, 就没有发言权。坚持实事求是,还必需 坚决反对比搬照抄马克思主义“本本” 的教条主义。 三、.思路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毛泽东思想中“活的灵魂”的正确理解,需要依靠马 克思唯物主义对这三方面分别进行阐述。 答案:(1)实事求是,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在反对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的斗争中,形成和进展起来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 就是从实际动身,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毛泽东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是毛泽东 思想的精髓。 (2)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 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一切工作的基本方针路线。 (3)独立自主是中国革命和建设所必需坚持和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从中国实际动身、依靠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必定结论。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