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整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单元评估检测(八)(必修3第1、2章)(4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5分,共55分)1.冬泳运动因其独到的健身效果而备受关注,人在冬泳过程中()A.产热量始终大于散热量B.胰岛素在血糖调整中起主要作用C.抗利尿激素释放削减,尿量增多D.寒冷刺激使下丘脑体温调整中枢产生冷觉【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1)健康人产热量=散热量。(2)冬泳时外界温度低,排汗少,尿量会增加。【解析】选C。冬泳时,机体散热多,机体通过调整增加产热,达到新的平衡,A项错误;胰岛
2、素的作用是降低血糖,在血糖调整中,还有胰高血糖素等激素起调整作用,B项错误;寒冷环境下抗利尿激素释放削减,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取作用减弱,尿量增多,C项正确;冷觉是由大脑皮层感觉中枢产生的,D项错误。2.一次性过量饮水会造成人体细胞肿胀,功能受损,可静脉滴注高浓度的生理盐水(质量分数为1.8%的NaCl溶液)对患者进行治疗。其原理是()A.上升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B.促进抗利尿激素的分泌C.降低细胞内液的离子浓度D.削减细胞外液液体总量【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组织水肿不是细胞肿胀。组织水肿是组织液增多,细胞肿胀是细胞吸水造成的。【解析】选A。一次性过量饮水使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降低
3、,导致细胞肿胀,功能受损。治疗时可静脉滴注高浓度的生理盐水,以上升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使细胞内液的离子浓度恢复正常。3.(2021泸州模拟)图示某些生物学概念间的关系,其中代表整个大圆,包含。下列各项不符合图示关系的是()A.体液细胞外液细胞内液组织液B.突触突触前膜突触后膜突触小泡C.核酸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mRNAD.免疫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解析】选B。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主要包含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故A项正确;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突触小泡不属于突触结构,故B项错误;核酸包括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其中RNA又分为mRN
4、A、tRNA、rRNA,故C项正确;免疫包括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其中特异性免疫又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故D项正确。4.下列不属于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A.重感冒病人体温上升B.严峻腹泻病人脱水现象C.猛烈运动后机体的pH变化不大D.小鼠先天缺乏胸腺,易感染疾病【解析】选C。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整力气是有限的,在外界环境变化猛烈或者自身调整功能障碍时会导致稳态破坏。感冒发烧、腹泻脱水和小鼠先天缺乏胸腺易染病都属于内环境稳态的失调;机体猛烈运动后的pH变化不大,属于内环境稳态调整的实例。【学问总结】内环境理化性质转变引起的常见疾病分析病症名称内环境理化性质变化引起疾病的症状尿毒症尿素等
5、代谢废物在体内积累自身中毒和综合病征糖尿病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过高多食、多饮、多尿、口渴、饥饿感猛烈、身体消瘦高原反应体内缺氧、血氧过低头痛、乏力、心跳加快发烧体温过高,影响酶的活性食欲不振、四肢无力严峻腹泻丢失大量的水和无机盐疲乏、周身不适、恶心5.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假如淡水鱼不排卵,可将同种性成熟鱼的垂体提取液注射到雌鱼体内,促进其排卵。这一方法主要是利用了垂体细胞合成的()A.甲状腺激素B.雌性激素C.促甲状腺激素D.促性腺激素【解析】选D。鱼排卵受雌性激素的调整,淡水鱼不排卵说明其雌性激素分泌不足。但是同种性成熟鱼的垂体提取物中不行能含有雌性激素。垂体虽然不分泌雌性激素,却能分泌促性腺激素
6、促进卵巢的发育和雌性激素的分泌,从而促进鱼排卵,因此垂体提取物中发挥作用的是促性腺激素。【易错提示】解答本题时易错选B项,主要的缘由是审题不清。促进鱼排卵的激素为雌性激素,但是题干中信息给出的是垂体产生的激素,垂体不产生雌性激素,而是产生促性腺激素促进雌性激素的产生进而促进排卵。6.(2021银川模拟)2022年8月3日,云南鲁甸发生了6.5级地震,大片房屋倒塌、罹难者被掩埋在土石下。在抗震救灾中,发觉有些人在废墟下压着时保持糊涂,但被救出后却因心肾功能衰竭而不幸去世。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因长时间未进水,伤者处于脱水状态,血浆渗透压过低B.在移开重物前,应先为伤者静脉滴注生理盐水C.
7、长时间压在废墟下的伤者,刚被救出时体内的抗利尿激素含量相对增多D.人体组织受到长时间的挤压,会毁灭大面积的组织坏死、产生毒素等,破坏人体稳态【解析】选A。脱水时,血浆渗透压上升,A错误;在移开重物前,应先为伤者静脉滴注生理盐水,一方面能使血压回升,保证肾脏有足够的灌注量,另一方面也给血细胞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B正确;长时间压在废墟下的伤者,因长时间未进水,其血浆渗透压上升,导致抗利尿激素增加,C正确;组织受挤压,局部组织坏死,血液循环受阻,释放大量的细胞内容物,如肌红素、钾等物质快速进入血液破坏了机体稳态,D正确。7.图甲是青蛙离体的神经肌肉标本示意图,图中AB+BC=CD,乙是突触放大模
8、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刺激C处,A、D处可同时检测到膜电位变化B.刺激D处,肌肉和F内的线粒体活动均明显增加C.兴奋从E到F,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的内容物释放到中主要借助生物膜的流淌性【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1)神经冲动传递的速度打算于反射弧突触结构的数目。(2)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而在突触处是单向传递。【解析】选D。由图甲可知,刺激C处可引起A、D处膜电位变化,虽然AB+BC=CD,但由于CD间有一突触,故A处的膜电位先变化,而D处的后变化,A项错误;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
9、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所以刺激D处,兴奋不能传递到肌肉和F处,因此肌肉和F内的线粒体活动不会明显增加,B项错误;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所以兴奋不能从E传到F,C项错误;的内容物,即神经递质,释放到中的方式是胞吐,主要借助生物膜的流淌性,并消耗能量,D项正确。8.甘氨酸是脊髓中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能使突触后膜的Cl-通道开放,使Cl-内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脊髓神经元静息状态时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B.甘氨酸以主动运输的方式经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C.甘氨酸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后引起膜外电位由正变负D.某种毒素可阻挡神经末梢释放甘氨酸,从
10、而引起肌肉痉挛【解析】选D。脊髓神经元在静息状态下,仍有离子进出细胞,但此时离子的移动达到动态平衡,对膜电位的维持并不产生影响。甘氨酸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以胞吐方式经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后,对突触后膜产生刺激,导致Cl-内流,进而使内负外正的膜电位增大,抑制了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故膜外电位不能由正变负;若某种毒素阻挡甘氨酸的释放,则突触后膜不能受到正常的抑制作用而表现为持续兴奋,即肌肉痉挛。【易错提示】虽然神经递质的种类有很多,有些还是氨基酸,但其运输的方式都属于胞吐,能在短时间内释放大量的神经递质,以达到传递兴奋的目的,在分析时不要只关注氨基酸,否则易误选B。9.(2021宜宾模拟)大多
11、数有机磷农药、蝎毒都属于神经毒素。其中有机磷能使分解神经递质的酶活性受抑制,蝎毒的作用是能破坏膜钠离子通道,从而抑制动作电位的产生。据图回答,假如分别使用有机磷或者蝎毒,引起的后果是()A.使用有机磷,在a点赐予刺激,b点释放神经递质B.使用有机磷,在a点赐予刺激,c点保持静息电位C.使用蝎毒,在a点赐予刺激,b点释放神经递质D.使用蝎毒,在a点赐予刺激,c点产生动作电位【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1)审题:有机磷的作用是抑制神经递质的分解,蝎毒的作用是抑制动作电位的产生。(2)神经递质不分解,突触后神经元会产生持续兴奋或者抑制。【解析】选A。使用有机磷后,在a点赐予刺激后会传递兴奋到突触
12、小体,突触小体在b处释放神经递质造成c的持续兴奋或抑制;使用蝎毒后赐予刺激不会产生动作电位,因此b、c没有反应。10.(2021成都模拟)下图为某种树突状细胞(DC细胞)参与免疫的过程,其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DC细胞摄取抗原物质属于胞吞作用,吸取Ca2+等离子属于主动运输B.T细胞膜上的受体与DC细胞表面特定物质结合后,才能毁灭免疫效应C.T细胞发生免疫效应时,机体内的B细胞经过一系列的增殖与分化形成浆细胞D.猎取患者的DC细胞经体外增殖再输入该患者体内,可提高清除抗原的效果【解析】选C。颗粒性物质进入细胞是胞吞作用,吸取Ca2+等离子属于主动运输,A正确;T细胞膜上的受体能识别抗原表面
13、的抗原打算簇,它与特定物质结合后,毁灭免疫效应,B正确;T细胞在体液免疫中合成释放的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使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T细胞也可以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参与细胞免疫,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亲热接触,使宿主细胞裂解死亡,C错误;猎取患者的DC细胞,可以通过动物细胞培育技术猎取大量的DC细胞,再输入该患者体内,这样可提高清除抗原的效果,D正确。11.下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毁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2、细胞3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B.仅细胞4中含有合成物质a的基因C.、过程与细胞膜上蛋白质有关D.细胞5属于保留分裂力气的细胞【解析】选
14、B。细胞2和3是T细胞和B细胞,它们起源于造血干细胞,A项正确;合成物质a的基因每个细胞都有,只是有的细胞不表达,这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项错误;2和3是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糖蛋白有关,C项正确;细胞3(B细胞)快速分化为记忆细胞5和浆细胞4,明显物质a为抗体,细胞5,即记忆细胞,有分裂力气,D项正确。【易错提示】破伤风杆菌外毒素是抗原;细胞具有全能性,分化的缘由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45分)12.(15分)屈反射是一种疼惜性反射,它使肢体从损害性刺激上缩回,以疼惜肢体不被损害性刺激损伤。如图表示屈反射的反射弧,请分析回答:(1)神经冲动从神经元A传递到神经元B的过程中,
15、信号转换是。(2)皮肤感受器感受到针扎的刺激之后,处神经纤维膜外的电位状况是,处神经纤维膜外的电位状况是。(3)皮肤被针扎之后,会感觉到苦痛,这是由于。(4)某人因车祸导致脊髓在颈部断裂,造成高位截瘫,用针刺该患者脚部皮肤,被刺的腿的伸肌和屈肌的反应分别是(“收缩”或“舒张”)。(5)重症肌无力患者是由于血清中存在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导致乙酰胆碱受体受损。用针刺该患者脚部皮肤,对侧腿有无反应?。【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需要明确以下三点:(1)依据图中信息找出相关反射弧,强调反射弧的完整性是进行正常反射的前提条件。(2)兴奋只能从感受器沿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传至效应器。(3)痛觉是在大脑皮
16、层处形成的,与脊髓有必定的联系。【解析】皮肤被针扎后,由于所在神经支配的伸肌舒张,故处神经纤维膜外还是正电位,所在神经支配的屈肌收缩,兴奋经过处时,其膜外电位发生变化,兴奋经过处后,其膜外电位又恢复,故处神经纤维膜外电位的变化为正电位负电位正电位;由于屈反射的反射中枢在脊髓,故高位截瘫者能发生屈反射;重症肌无力患者由于血清中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的存在,乙酰胆碱受体受损,突触间的兴奋传递不能实现,故针刺患者脚部皮肤,其双侧腿均无反应。答案:(1)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2)保持正电位正电位负电位正电位(3)神经冲动会由脊髓中的中间神经元向上传导至大脑皮层(4)舒张、收缩(5)无【延长探究】(1)图中的
17、传出神经有几条?提示:4条。支配伸肌的传出神经有2条,支配屈肌的传出神经有2条,共有4条。(2)皮肤被针扎后,两条腿的伸肌和屈肌反应分别如何?提示:被刺的腿的伸肌和屈肌的反应分别是舒张、收缩,对侧的腿的伸肌和屈肌的反应分别是收缩、舒张。13.(15分)(2021广安模拟)据报道,由于部分养鸡场每天给鸡饲喂大量的抗生素,导致养殖后期有越来越多的鸡死亡。于是为了缩短养殖周期,还要给鸡大量喂食地塞米松,这是一种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能引起动物体重增加、肥胖等症状。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的调整类似于甲状腺激素的调整,如图显示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的分级调整,a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请回答下列问题:(1)
18、长期给鸡饲喂大量的抗生素,经过作用,病菌的耐药性会渐渐增加,需经常变换抗生素。(2)地塞米松能抑制吞噬细胞在炎症部位的集聚、溶菌酶的释放,从而直接导致性免疫降低。(3)图中激素b的名称是,器官乙的名称是。c甲、c乙对机体具有的重要意义是。(4)精神紧急作用于神经系统的某部位,兴奋传至甲,引起a的分泌增加。此反射过程中的传入神经纤维上,兴奋的(填“传导”或“传递”)是(填“单向”或“双向”)的。a作用于乙细胞膜上的,从而促进b的分泌。【解析】(1)经过自然选择作用,耐药性会增加,因此需要变换抗生素。(2)吞噬细胞直接对病原体的吞噬属于非特异性免疫。(3)图中激素b是乙(垂体)释放的促肾上腺皮质激
19、素,c甲、c乙属于负反馈调整机制,可以通过这种反馈调整机制,维持内环境的稳态。(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激素作用于细胞膜上的受体,促进垂体分泌激素。答案:(1)自然选择(2)非特异(3)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垂体通过反馈调整,维持内环境的稳态(或通过反馈调整,维持激素c浓度的相对稳定)(其他合理答案亦可)(4)传导双向受体14.(15分)临床发觉注射青霉素可能引起过敏性休克,肾上腺素是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1)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是(填“非特异性”或“特异性”)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2)肾上腺(髓质)能分泌肾上腺素,弥散在全身的体液中,它与都有上升血糖的作用。(3)某些神经元也能
20、分泌肾上腺素,如图所示。肾上腺素进入突触间隙,可以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变化;也可以作用于突触前膜,抑制肾上腺素连续分泌,实现调整;多数肾上腺素最终又被突触前膜摄取,并贮存在中,实现重复利用。(4)上述事实表明,机体是通过网络调整机制来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解析】(1)过敏性休克是体液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所以属于特异性免疫。(2)激素是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然后再作用于相应的靶器官和靶细胞的,并且不同的激素间是相互协调、共同调整生命活动的,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均能使血糖上升,有协同作用。(3)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使突触后膜产生电位变化,也可以和突触前膜受体结合抑制肾上腺素连续分泌,产生负反馈调整。据图可知,多数肾上腺素最终又被突触前膜摄取,贮存在突触小泡内,实现重复利用。(4)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整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整。答案:(1)特异性(2)胰高血糖素(3)电位负反馈突触小泡(4)神经体液免疫【易错提示】(1)免疫缺陷症、过敏反应和自身免疫病都属于特异性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2)生命活动的调整方式主要是神经调整,另有体液调整,体液调整的主要内容为激素调整,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整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整。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