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罗底小学五年级语文下课堂导学案课题1、古诗三首课型新课讲授课时3教学课时第一课时备课人程亚平授课时间总节次1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 “昼、耘、供”3个生字;正确书写会写字“昼、耘”;正确读写课文中“耘田”“绩麻”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默写古诗。3.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4.通过观察插图、想象画面等方式帮助学生体验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重难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二次备课独立学习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同学们,在
2、学习课文和课外阅读中一定积累了很多古诗,现在老师给同学们一个自我表现的机会,把你最喜欢的一首描写春、夏、秋、冬的古诗朗诵给大家听。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1.初读诗歌,读准生字。2.理解词语。让学生结合注释和自己的学习经验,互相交流对古诗中词语的理解。 三、借助注释,理解诗意。1.学生熟读古诗。自由读、同桌读、小组读、开火车读、比赛读。2.借助注释互相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3.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小结合作探究四、品读欣赏,深入探究。1.赏析诗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1)小组交流:这两句诗写了什么内容?(2)想象交流:“昼”和“夜”分别指什么?(白天和晚上。)农民们除了
3、“耘田”“绩麻”还要干些什么农活?看到此情景作者会对“村庄儿女”说些什么?(3) 指导朗读。(读出对“村庄儿女”的敬重和赞美之情)2. 赏析诗句“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1)用自己的话描述自己想象到的当时的情景。(2)你们了解了这些孩子的什么特点?(3)小组交流:从“童孙”“学种瓜”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了解写法。(1)在这首诗中作者以什么为写作题材?(农村生活。)(2)作者是怎样描写农家生活的?(作者抓住农家生活的片段,运用通俗的语言,如“耘田、绩麻、村庄、儿女、童孙、耕织、种瓜”等词语,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3)教师小结:在这首诗中作者运用平白、朴实、自然的语言勾画出质朴的
4、乡村生活的画面,具有浓浓的乡村生活气息。实践应用1、选择下列加点词语的正确意思。耘田 ( )在田里锄草 犁地傍 ( )靠近 并排2用自己的话写出这首诗后两行的意思。 3、查资料,抄写一首自己喜欢的其他田园诗。总结扩展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搜集并阅读四时田园杂兴中的其他诗句。板书设计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辛勤劳动 赞美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天真可爱 喜爱教后反思罗底小学五年级语文下课堂导学案课题1、古诗三首课型新课讲授课时3教学课时第二课时备课人程亚平授课时间总节次2教
5、学目标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3.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4.凭借语言文字注解、图片等,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5.领悟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欢乐。重难点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教学过程二次备课独立学习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同学们,你们了解我国古代诗人杨万里吗?2.学生交流与杨万里有关的资料。3.朗读诗题,理解题意:指名学生读课题。4.了解写作背景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1.初读诗歌,读准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
6、读通诗句。(2)指名学生读,师生评议,重点指导读准“稚”。(3)指导书写会写字“晓”。2.理解词语:学生结合注释和自己的学习经验,互相交流对古诗中词语的理解三、借助注释,理解诗意1.学生熟读课文:自由读、同桌读、小组读、开火车读、比赛读。2.借助注释互相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3.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小结合作探究四、品读欣赏,深入探究1.指名学生朗读全诗,其他同学闭眼想象,然后找同学说一说,你眼前浮现了怎样的场景。全班同学齐读诗歌。2.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感受。3.全班交流,教师评议,相机小结。五、感情朗读,背诵古诗。1.学生练习感情朗读,熟读成诵。2.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实践
7、应用一、解释下列词语1.稚子: 。2.钲: 。3.磬(qng): 。4.玻璃: 。二、用自己的话写出稚子弄冰前两句的意思。 总结扩展1.稚子弄冰是南宋诗人杨万里所作的七言绝句。全诗四句,从小孩幼稚嗜玩的心理特征切入,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稚气满纸而又诗意盎然的“脱冰作戏”的场景。2.搜集并阅读杨万里的其他诗句。板书设计稚子弄冰宋代:杨万里色泽上金盆 彩丝 银钲形态上圆形声音上玉罄穿林响 玻璃碎地声以冰为钲、自得其乐教后反思罗底小学五年级语文下课堂导学案课题1、古诗三首课型新课讲授课时3教学课时第三课时备课人程亚平授课时间总节次3教学目标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3.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
8、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4.凭借语言文字注解、图片等,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5.领悟作者的感情。重难点凭借语言文字注解、图片等,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教学过程二次备课独立学习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学生交流: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2.简介作者。3.理解课题:看了诗题,你想到什么?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1.初读诗歌,读准生字,指导书写 。2.理解词语:结合注释和自己的学习经验,互相交流对古诗中词语的理解。三、借助注释,理解诗意1.学
9、生熟读课文自由读、同桌读、小组读、开火车读、比赛读。2.借助注释互相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合作探究四、品读欣赏,深入探究1.出示课文插图,学生观察图片后自由朗读全诗。2.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感受。从首句中的“草满池塘”“水满陂”你了解到什么?诗中的“陂”和“池塘”意思一样吗?鼓励学生找出诗句“草满池塘水满陂”中和图画上相对应的地方,看看图,再说说诗句的意思。次句“山衔落日浸寒漪”主要写了什么?(写远山落日。)为什么要用“衔”字呢?(用一个“衔”字,形象地展现出落日挂在山头上的情景。)从图画上能看出“山衔落日浸寒漪”这句诗的内容吗?你能想象出这部分的图画吗?(学生自由的发挥想象,比如可
10、以说说图画上没有的内容是怎样的。)(2)交流学习: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在这样宁静优美的背景中,主人公-牧童登场了。一名同学读这句诗,其他同学闭眼想象画面。你是怎样理解“短笛无腔信口吹”一句的?从诗句“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你感受到牧童的什么性格特点?(调皮可爱,天真活泼,淳朴无邪。)4.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反复朗读,教师小结五、感情朗读,背诵古诗。1.交流了解朗读节奏。2.学生练习有感情朗读,熟读成诵。3.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实践应用一、把诗句补充完整,并用自己的话写出所填字词的意思。村晚宋代: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 ),山衔落日( )寒漪。牧童( )横牛背,短笛无
11、腔( )吹。1. 。2. 。3. 。4. 。二、用自己的话写出村晚后两句的情景。 总结作业1.村晚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2.对比阅读。所见作者:袁枚 (清)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板书设计村晚宋代: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山村晚景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天真可爱教后反思罗底小学五年级语文下课堂导学案课题2、祖父的园子课型新课讲授课时2教学课时第一课时备课人程亚平授课时间总节次4教学目标1.学会文中的“蚱、晃”等11个会认字,会写“蝴、蚂”等14个会写字;会读“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
12、圆滚滚”等词语,通过查字典和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2.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了解祖父的园子里有什么。重难点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教学过程二次备课独立学习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 简介作者2.简介呼兰河传3.谈话导入:为什么萧红对园子如此的念念不忘呢?这个园子给童年的萧红留下了什么呢?这节课让我们随着作者美好的回忆,一起走近萧红魂牵梦绕的“祖父的园子”,感受她的童年生活。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1)大声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2.自学课文中的生
13、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3.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合作探究三、再读感知,理清结构1.学生默读课文,想想: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祖父的园子的?是按照什么顺序将材料串接起来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后的收获,教师巡视指导。3.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交流的结果,其他同学做补充。四、细读课文,初感园子1.学习课文13自然段,了解“我”对园子的印象。(1)指名读,自由读。(2)小组交流:从这几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3)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小结:五、图片展示,欣赏园子 多媒体出示“祖父的园子图片”,学生用感官来感受园子的热闹和生机勃勃
14、。实践应用1、照样子,写词语。 例:胖乎乎 圆 明 白 亮 笑 热 2、小萧红为我们介绍院子里的景物时,我们可以看出她怎样的神态?总结作业1.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并跟随作家萧红一道欣赏了祖父园子里的美丽风景。2.请同学们课下搜集和积累“圆滚滚”“明晃晃”这类词语。板书设计2.祖父的园子记忆中的园子在院子里干活、玩耍园子里一切都是活的、自由的玩累入梦教后反思罗底小学五年级语文下课堂导学案课题2、祖父的园子课型新课讲授课时2教学课时第二课时备课人程亚平授课时间总节次5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说说“我”在园子里做什么,祖父的园子有什么特别之处。体会出“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
15、忧的心情和对祖父的思念。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2.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 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重难点体会出“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和对祖父的思念。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教学过程二次备课独立学习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1.检查,指名学生朗读课文13自然段。2.谈话导入新课二、细读品味,体会文意(一)走进“园子”,感受童趣。1.在祖父的园子里,有一位小女孩,她顽皮可爱,读文章415自然段,标出她做了哪些趣事,认真体会。2.小组交流,小组长根据交流情况做好记录。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评价,相机引导。合作探究(二)走近祖父,感受慈爱。1.作者在园子里是
16、那样的淘气,那样的调皮,祖父是怎样对待她的,阅读课文514自然段,标出有关句段,细读感悟。2.小组交流,小组长根据交流情况做好记录。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评价,相机引导以下问题。(1)从“慢慢”你感受到什么?(感受到祖父对我的耐心和慈爱。)(2)文段描写了祖父的几次笑?(三次)分别是怎样的笑?(大笑起来笑够了还在笑)你从祖父的笑中感受到什么?(感受到祖父的慈祥、和蔼可亲、疼爱孙女。)(3)这座园子在“我”的眼中、在“我”心里又是怎么样的呢?(三)走进景物,感受童年生活的自由自在。1.自由读课文16、17自然段,看看能了解到什么?感受到什么?2.小组交流,小组长根据交流情况做好
17、记录。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评价(四)学习课文1820自然段。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820自然段,通过适当的语气把“我”的快乐心情读出来。总结扩展三、回顾总结,延伸拓展。1.在“我”童年的记忆中,祖父的园子是一个怎样的园子?(“祖父的园子”是一幅色彩明丽、富有童话色彩的画,这里是“我”童年生活的地方,它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不只是园子,还有慈爱的祖父,他给了“我”心灵的自由,放飞了“我”的心灵,舒展了“我”的人生。)四、回归全文,领悟写法1.小组交流: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吸引读者?2.布置作业:课后读一读呼兰河传,和小伙伴交流令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个
18、场景。实践应用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1)文段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2)读了这段话,你想说些什么呢?把它写下来。 (3)仿写一段话。板书设计无穷的乐趣祖 记忆中的园子热闹 生机勃勃 满心喜爱父 在院子里干活、玩耍快乐和顽皮 眷恋童年的 园 园子里一切都是活的、自由的快乐和自由 怀念祖父子 玩累入梦快乐教后反思罗底小学五年级语文下课堂导学案课题3、月是故乡明课型新课讲授课时1教学课时第一课时备课人程亚平授课时间总节次6教学目标1.学会文中的“徘、徊”等16个会认字,读准多音字
19、“燕”等;会读“烟波浩渺、篝火、萌动、澄澈、风光旖旎”等词语。2.默读课文,说说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和经历,产生了哪些内心感受。3.搜集一些思乡的诗文,和同学交流。重难点了解作者由月亮联想到的往事经历,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教学过程二次备课独立学习1、你对“月是故乡明”这一题目有哪些了解?2、看到这个题目你都能想到什么?3、简介作者季羡林4、学生自读课文,要求:(1)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5、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6、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合作探究1.学生默读课文,想想: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月
20、是故乡明的?是按照什么顺序将材料串接起来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作者回忆了幼年时在故乡的哪些趣事?3、这些童年趣事都与什么有关,表达出了怎样的情感呢?4、为什么除了写故乡的月色,作者还写到了那么多地方的月亮/5、既然这些地方的月色都很美,岂不让故乡的小月亮相形见绌?6、作者为什么说“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7、作者在文章中主要描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总结扩展1.课堂总结:季羡林的月是故乡明就是以“月”作为抒情线索,通过对故乡和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特别是对故乡月色的动人描写,抒发了作者对故乡永远的思念与牵挂。2.布置作业:(1)抄写文中体现作者童真的句段。(2
21、)自己利用图书馆、网络等各种资源,收集体现“人与月”这一主题的各种艺术形式诗文或图片,和同学们分享课堂检测一、在括号里加上表示数量的词语。一( )月亮 一( )柱子 几( )大苇坑一( )明月 一( )知了 几( )土山二、给句子中加粗的词语换一个词语,意思不变。(1)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不可胜数。( )( )(2)我曾幻想,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顶天立地,好不威风。( )(3)以后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山原来是这个样子啊!( )板书设计月 是 对故乡与童年的回忆故 对故乡永远的思念与牵挂乡 作者离开故乡之后对
22、故乡的思念明 呼应前文,情感迸发教后反思罗底小学五年级语文下课堂导学案课题4、梅花魂课型新课讲授课时1教学课时第一课时备课人程亚平授课时间总节次7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葬、腮”等13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梅花魂、缕缕幽香、腮边、白杭绸、甚至、华侨、衰老、手绢”等词语。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感受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思想感情。3.通过情境感悟、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学习课文,领悟梅花那种不畏“风欺雪压”的品格,学习梅花的这种品格。重难点1.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感受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思想感情。2.通
23、过情境感悟、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学习课文,领悟梅花那种不畏“风欺雪压”的品格,学习梅花的这种品格教学过程二次备课独立学习1、 你能说说你对课文题目的理解吗?2、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想了解些什么?3、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做上标记。4.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5.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合作探究1、 学生默读课文,想想:作者描写了与梅花有关的外祖父的哪几件事?是按照什么顺序将材料串接起来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哪件事可以看出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3、课文中的哪件事最能解
24、开作者心中的疑问?4、外祖父赞美梅花的这段话讲了哪几层意思?外祖父说的这段话中的哪几句话点明了梅花的品格?5、结合全文说说课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总结扩展梅花魂一课以梅花为线索,课文由故乡梅花的开放引出了对挚爱梅花的外祖父的回忆,然后具体叙述了反映外祖父喜爱梅花、思念祖国的几件事,从中表现了这位老人对梅花的挚爱,表达了身在异国的华侨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故乡,祖国,让多少身居在外的旅人、游子产生了无尽的思念与眷恋;几千年来,多少文人墨客吟诵出了无数思乡爱国的诗篇。请收集并诵读有关的诗文,并和同学进行分享实践应用1、改正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正重其事( ) 颇副盛名( ) 蜡月天气( )眷峦
25、祖国( ) 好好宝存( ) 顶天力地( )2、.仿照句子“唯独书房里那一幅老干虬枝的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用“分外”写一句话。 3.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老干虬枝的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这两句话前后形成了明显的_,说明了_板书设计 引起下文吟诗落泪珍爱梅图 梅花魂 不能回国 眷恋祖国 首尾呼应赠送梅图 递梅花巾照应开头教后反思罗底小学五年级语文下课堂导学案课题单元一 口语交际课型新课讲授课时1教学课时第一课时备课人程亚平授课时间总节次8教学目标1.通过交流,感受童年的美好、纯真,使学生珍惜童年,热爱生活。2.指导学生具体
26、有序地说出自己了解的大人们童年生活中有趣的事情,表现出学生自己的真情实感。3.引导学生以自己的耳闻目睹为基础,做到把内容讲清楚,讲具体。4.在学生精彩的交流中,进行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重难点把故事讲述清楚,讲具体,并能注意表达方式,使其能引起听众的兴趣。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提高交际与习作的能力。通过收集反映大人们童年难忘生活的片断,讲述大人们的童年故事,使学生感到童年的纯真、美好,激发学生珍惜童年,热爱生活的情怀。教学过程二次备课独立学习1.童年,一首欢乐的歌,一个美好的梦,让人亲身经历,永不忘记。那么,在本单元的学习中,童年的趣事、乐事又给你留下
27、哪些印象呢?2.小组交流,代表发言,教师小结:3.谈话揭题:人不知不觉就长大了,童年的记忆却伴随着人的一生。让我们走进大人们的童年岁月,了解他们小时候的故事。合作探究1. 读教材13页,说说这次口语交际给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2.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教师评议相机小结。3.互相交流,说说这次口语交际可以选择哪些方面的内容来讲?4.小组交流:本次口语交际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1)可以从这些方面提问:他们小时候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难忘的事情(2)提问的时候,注意使用礼貌用语。(3)认真、耐心地听别人讲话,一边听一边做简单的记录,不要随意打断别人。(4)整理记录。5、展示交流,评比优秀。
28、总结扩展(1)利用课余时间,和自己周围的人进行交流,了解更多人的童年生活。(2)搜集和阅读名家描写童年的作品,利用课余时间说给自己的同学或家人听。推荐阅读:笔墨童年余秋雨实践应用你爸爸妈妈叫给你听的童年最有趣的故事是什么?板书设计教后反思罗底小学五年级语文下课堂导学案课题习作一:那一刻我长大了课型新课讲授课时1教学课时第一课时备课人程亚平授课时间总节次9教学目标1.在习作中记录自己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还要把自己受到感触、感到长大的那个时刻写具体,记录当时的真实感受。2.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学会用恰当的方式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3.体验“长大”
29、的自豪,理解“长大”的内涵。4.养成修改自己习作的习惯,并能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习作。重难点在习作中记录自己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还要把自己受到感触、感到长大的那个时刻写具体,记录当时的真实感受。教学过程二次备课独立学习1、 自主讨论,同学们,随着时间的流逝,你们都发生了很多的变化,最大的变化就是你们都长大了。谁能说说从哪儿可以看出自己长大了?合作探究1、 小组交流:阅读资料,你从哪里可以看出上面资料中的“我”在那一刻长大了?结合课文插图,联系自己的成长经历,你还能从哪些地方看出一个人在那一刻长大了?2、独立思考:回忆自己的成长历程,寻找让自己觉得忽然长大了的某一个时刻、
30、某一件事情。3小组交流:小组同学互相介绍让自己觉得忽然长大了的某一个时刻、某一件事情。4.小组交流:怎样根据要求写出感人的文章?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小结,并板书:(1)选择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事情。(2)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3)要把自己受到触动,感到长大的那个时刻写具体。(4)在习作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5.指导命题:(1)可以用“那一刻,我长大了”做为习作的题目。(2)可以根据选取的材料进行命题。(3)可以根据自己最深的感受对习作进行命题。(4)可以把自己受到的教育或启发做为习作的题目。实践应用1.明确习作要求。2.学生独立完成习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提醒学生格式要正确。3、写写你的
31、故事总结作业1.请同学们根据交流情况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试着用好修改符号。2.小组内交流再次修改后的文章。3.把自己的习作认真誊抄。板书设计那一刻,我长大了(1)选择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事情。(2)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3)要把自己受到触动,感到长大的那个时刻写具体。(4)在习作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教后反思罗底小学五年级语文下课堂导学案课题语文园地一课型新课讲授课时2教学课时第一课时备课人程亚平授课时间总节次10教学目标1.通过“交流平台”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文章中直接抒发感情和在不动声色的叙述中抒发感情的两种方法。2.通过“词句段运用”的学习,想象句子描写的情景,选择情景进行仿写
32、;了解句子在表达上的特点,学会照样子写一写。3.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理解古诗游子吟,体会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积累古诗。重难点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文章中抒发感情的方法;学会想象句子描写的情景,了解句子在表达上的特点;体会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积累古诗。教学过程二次备课独立学习一、学习“交流平台”。1.读一读,找规律。(1)课件出示:课本材料(2)问题引导:文章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多种多样,有的比较直接。有的比较含蓄。读一读上面四个小朋友说的话,结合本单元的学习,看看你都了解了哪些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3)小组交流。(4)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评议,引导交流:2.练一练,学运用。小组交流:怎样体
33、会到下面各段表达的思想感情?合作探究二、学习“词句段运用”。(一)读下面的例句,想象句子描写的情景,再选一种情景仿照着说一说。1.读一读,找规律。(1)小组交流,想象句子描写的情景。(2)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用排比的方法写出阳光的亮、刺眼,同时又生动的描写了蚯蚓、蝙蝠害怕光,富有童趣。2.练一练,学运用。(1)小组交流:从“忙、冷、吵、静、快、辣”中选一种情景,仿照上面的句子说一说。(2)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二)下面的语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想一想,照样子写一写。(1)小组交流:语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2)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实践应用1、 从
34、下面的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思想感情?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非常喜欢。但是,看到他们,我立刻就会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2、 补充句子,把事物写具体。天气真冷啊,冷得 。总结作业完成单元检测卷板书设计教后反思罗底小学五年级语文下课堂导学案课题语文园地二课型新课讲授课时2教学课时第二课时备课人程亚平授课时间总节次11教学目标1、 感受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特点,尝试仿写。2、 积累古诗游子吟熟读成颂,体会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情感重难点积累古诗游子吟熟读成颂,体会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情感教学过程二次备课独立学习1.出示古诗,学习生字。2
35、.(1)师范读,学生跟读。互相交流识记生字。自由朗读。(2)解题:古人把离家在外的人叫“游子”,“吟”是朗诵、唱,是诗歌的一种形式。3.简介作者:孟郊(751年-815年),字东野,唐朝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祖籍平昌(今山东德州临邑县),先世居汝州(今属河南汝州),唐代著名诗人。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4.简介创作背景:孟郊早年漂泊无依,一生贫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职,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住。这首诗就写于此时。诗人自然不把这样的小官放在心上,仍然放情于山水吟咏,公务则有所废弛,县令就只给他半俸。此篇题下作者自
36、注:“迎母溧上作”,当是他居官溧阳时的作品。诗中亲切而真淳地吟颂了一种普通而伟大的人性美母爱,因而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合作探究(1)游子吟:题下原注“迎母溧上作。”当时作者居官溧阳县尉时所作。 (2)吟:吟诵,诵读。(3)游子:出门远游的人。即作者自己。(4)临:将要。(5)意恐:心里很担心。(6)归:回家。(7)寸草:小草,这里比喻儿女。(8)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 6. 【出示课件15】课件出示相关注释,小组合作,交流体会诗句的意思。7.小组
37、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教师小结: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总结扩展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多少名人志士,都深刻地意识母爱的真挚,他们用不同的诗句,表达着赞美母爱的共同的心声。你知道有哪些诗句吗?岁暮到家/岁末到家 清 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实践应用1、 背诵并默写游子吟2、 你还能写出其他关于赞美母亲的故事么?搜集资料写下来。板书设计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38、。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教后反思罗底小学五年级语文下课堂导学案课题5、草船借箭课型新课讲授课时2教学课时第一课时备课人程亚平授课时间总节次12教学目标1.认识“瑜、忌”等9个生字,会写“妒、忌”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妒忌、推却、都督、迟延、探听、幔子、私自、军令状、自有妙用、神机妙算”等词语。2.默读课文,理清层次,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重难点默读课文,理清层次,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教学过程二次备课独立学习1、学生阅读作品简介和作者简介,师生交流。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对三国演义中人物的了解。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1)默读课文
39、,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3.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4.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5.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叙述的?是按照什么顺序将故事串接起来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合作探究1.快速浏览课文,试着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2.小组交流,小组长整理小组同学的意见。3.请同学们默读文章第一、二自然段,看看从这部分课文能了解到哪些信息。(1)从这部分课文中,你了解到什么?(周瑜要陷害诸葛亮。)(2)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周瑜为什么还要害诸葛亮?(3)周瑜要害诸葛亮,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词句了解到的?(他们的对话。)4.分角色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要读出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扩展总结从课文第12自然段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周瑜想害诸葛亮,他步步紧逼,把诸葛亮圈入了他设置的圈套。而诸葛亮立下军令状,似乎已陷入他的圈套,让周瑜的计划得逞了。(板书:起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