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资料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阅读 学科备课年级组:一年级备课人:齐桂英 邢爱 时 间:二一二年九月 课题猜猜我有多爱你课时1一、教学目标1、 通过教师大声读,学生动情读、参与演,让学生感知故事。2、 初步认识到做自己最幸福。3、 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二、教学重点、难点知道课外阅读的方法教 学 过 程一、导入认识书名。这本书叫什么名字?爱字在哪里?谁能指给大家看?其他的字可以不认识,可是这个爱字你一定要认识。板书:爱二、阅读图书1、这个故事讲的是谁和谁的爱的故事,想知道吗?2、我们的故事开始了:晚上,小兔子该上床睡觉了,可是他拉着妈妈
2、的耳朵不放,要他听自己说话,他对妈妈说,妈妈。猜猜我有多爱你。妈妈说:这我可猜不出来。小兔子把手张开,张到无法再张开说:妈妈,我爱你有这么多。妈妈一看,也把手张开,张到无法再张开说,我爱你有这么多,小兔子一看,哦,真多啊?提问:小兔子用了一个什么动作说明对妈妈的爱呀?用了一个张开的动作,嘴里说:我爱你有这么多?谁来和妈妈比比谁的爱多。小兔子为什么要把手张开?(因为她爱妈妈)小兔子说:我爱你一直到我的手指头。妈妈说,我爱你一直到我的手指头。小兔子一看,真高啊!小兔又在原地拼命地跳,说:我跳得有多高,我就有多爱你。妈妈说:我跳得有多高,我就有多爱你!提问:小兔子又用了什么方法来说明自己对妈妈爱的?
3、小兔子说着说着来到了哪里?他们看到了什么?花、山、树、小河、竹子小兔子看到那么多的东西又说出了对妈妈的爱:妈妈,竹子有多高,我就有多爱你?你能把看到的东西比成对妈妈的爱吗?小草有多多,我就有多爱你?天有多高我就有多爱你?花有多漂亮我就有多爱你?说着说着:小兔子累了,看着月亮说,妈妈,我爱你从这里到月亮那里,说着,睡着了。妈妈说:傻孩子,妈妈爱你从这里到月亮那里,又从月亮那里回到这里。三:拓展说话出示图片:星星、太阳、房子、围巾、西湖、长城、大海你能用什么来说说对妈妈的爱?用上句式:妈妈,( )有多( ),我就有多爱你! 妈妈,我爱你就像( )那么( )。这里的爱多吗?你最爱谁呢?请把你的爱告诉
4、你爱的人。 课题闻鸡起舞课时2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成语闻鸡起舞的故事梗概。2、让学生尝试复述故事,说出闻鸡起舞的意义。3、努力形成勤奋好学的学习态度。二、教学重点、难点1.让学生尝试复述故事,说出闻鸡起舞的意义。2.努力形成勤奋好学的学习态度。教 学 过 程一、导入:我们中国是一个特别爱学习的国家,从古时候开始就有很多讲勤奋学习的故事。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来听其中的一个故事闻鸡起舞。二、故事内容:晋代的祖逖是个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
5、知识,学问大有长进。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志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把刘琨叫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
6、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征北中郎将,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三、说说“闻鸡起舞”的意义:想要成就事业,就要努力。不经过努力奋斗,不能成就事业。四、说说你听了这个故事后的感想。五、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家人听,讲给你的小朋友们听。课题童话鸡妈妈的新房子课时3一、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交流阅读感受,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2.通过指导童话鸡妈妈的新房子,获得课外阅读的学习方法。3.让学生了解阅读途径,感受语言文字的美,积累语言,从而达到教学延伸的目的。二、教学重点、难点借助图
7、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教 学 过 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播放老鹰抓小鸡歌曲。会唱的同学拍手跟着唱。老师问:这首歌写了什么动物?(老鹰抓小鸡)对你们真棒,这节课让我们走进童话,阅读描写鸡妈妈的文章。二、学习童话鸡妈妈的新房子1.谈话导入:这节课,老师带大家走进童话城堡:出示课题:走进童话故事。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2.介绍前言、目录。出示故事书,打开前言。老师讲解:从前言可以知道书的大致内容。你们接着看目录,目录下面是故事的题目。目录里的故事在几页,我们一看就会知道。3.推荐童话作品:鸡妈妈的新房子这节课老师就带同学们走进童话故事鸡妈妈的新房子板书课
8、题。学生齐读故事的题目。4.投影示阅读要求:A、读童话故事,把好词好句找出来,摘抄在读书笔记里。B、我知道这个故事讲什么?C、我喜欢的人物是谁?D、我想说的是_。E、我要推荐的课外书是。师读阅读要求并讲解。三、自主阅读童话故事鸡妈妈的新房子。引出话题:师:你们的朗读太精彩了,你们知道这个童话故事讲了什么事?指名学生回答,师板书:1.鸡妈妈造的新房子好吗?2.鸡妈妈听了鹅大哥的话为什么不高兴?鹅大哥说了什么话?3.夏天到了,鸡妈妈的新房子又闷又热,她后悔没有听鹅大哥的话,后来她是怎样做的?4.狐狸对鸡妈妈说了些什么?5.狐狸吃掉小鸡后,鸡妈妈又怎样做?学生根据问题,自主阅读,边读、边找、边想。指
9、名学生回答,师板书:鸡妈妈的新房子。其他同学补充。四、辩论:假如你是鸡妈妈,你会听狐狸的话吗?五、读了这个故事后,你收获了什么?或者说你知道了些什么?六、小结读书方法:1. 刚才我们把读书过程中的问题提出来,然后再一一解决了,这也是我们读课外书的一种方法。2. 我们以后读书有序、读书有法。如:我喜欢的人物是谁?为什么?3. 学生回答后师板书:我喜欢鹅大哥,因为他提的建议很好。除了鹅大哥外,还喜欢谁?以后把你想的整理出来或记录下来。摘抄在读书笔记里。七、拓展阅读:这个故事很好看,我要推荐给朋友看。八、小结:小朋友,我们阅读课外书只是刚刚起步,希望大家能多阅读一些好的课外书,去获取更多的知识。课题
10、春晓课时4教学目标:1 会认“晓、眠、觉、处、闻”5个字2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 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人对烂漫的春花,对明媚的春天的无限喜爱之情。教学重难点:正确认识5个生字。背诵古诗。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挂图教学过程:一、画面导入,揭题简介:1.出示书中插图:多漂亮的画面呀!谁知道这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从哪看出?2.师述:桃花静静地盛开着,花瓣是那么新鲜,像刚被雨水洗过似的。各种各样的鸟儿从巢里飞出来,有的站在枝头欢叫,有的在树间飞来飞去,自由欢快,没有人来打搅,这是一天中的什么时候呢?(早晨)3.春天的早晨多么美丽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诗人孟浩然写的一首描写春天
11、雨后早晨美景的古诗春晓。(板书课题)4.(指“晓”)这个字读什么?日字旁表示与什么有关?“晓”是什么意思?师:在文中指“早晨”。5.齐读“春晓”。“春晓”的意思就是?6.过渡:理解诗题后,你想知道什么?(启发学生质疑)(出示卡片理解诗题)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听录音范读2.自读、学习生字3.指读、评议,读准古诗三、理解诗意,体会诗情1、诗人本来在干什么?诗中哪个词表示睡觉的意思?(眠)正音。你怎么看出来它表示睡觉?“春眠”是什么意思?春天的气候暖和,睡起来会睡得怎样?(很香)那“春眠”的意思就是_?(春天的夜里睡得很香)2.指说第一句的意思。(春天的夜里睡得很香,不知不觉地天已亮了。)3指
12、导读第一句:春眠/不觉晓。(师范读指读齐读)4诗人睡得很香,朦朦胧胧中听到什么?(鸟叫声)你从哪句看出?“闻”什么意思?(听到)“啼”是一个生字,齐读。意思是什么?(叫)“啼鸟”解释的时候倒一下,为“鸟啼”,就是?(鸟叫)这句话的大意是什么?(到处听到鸟的叫声)5.想想可能有哪些鸟在叫?6想想这时候诗人的心情怎样?(喜悦)练读:处处/闻啼鸟。7请大家把自己当作诗人,闭上眼,睡觉。师述:“睡着,睡着,朦胧中听到鸟的叫声,一声,两声(放鸟声)你睡意全消,睁开眼睛,一看,天都亮了,天也晴了。你触景生情,于是哼出了两句诗:?(读1、2句)8.诗人坐在床上,听着窗外的鸟叫声,想起了什么呢?9.昨天夜里,
13、诗人听到什么声音?(刮风下雨的声音)10“花落知多少。”诗人知道花落了有多少吗?(不知道)“知”解释诗句时就是“不知道”。谁来说说“花落知多少”的意思?、11我们知道春天是一个百花盛开的季节,想想春天里有哪些花?这些花受到风雨的吹打,像雪花似的片片飘落,落在地上(看图3),看这景象美不美?诗的最后一句告诉我们春天花很多很美,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想到美丽的花朵飘落地上,美丽的春光即将逝去,诗人心中又有点儿?(惋惜)诗人爱春、惜春,这是他在这首诗中表达的感情。现在老师做诗人,吟一吟这两句诗: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请你们各自也做诗人,来吟诵一遍。(注意:想象自己站在窗前,面对着满地
14、落花。)四、朗读成诵1我们把整首诗有感情地读一读2练背课题:静夜思 课时5教学目标 1、会读本课10个生字。 2、理解重点词:“疑”、“思故乡”、“举头”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3、体会诗的意境,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全诗;4、初步学习运用理解词义串连句意的方法学习古诗。教学过程:一、音乐引入,感受情境美。(一)生听音乐思乡曲,体会乐曲中描述的意境。1、那个人在干什么?或者想什么?(乐曲中描述的人在思念自己的家乡)2、学生初步感知诗的意境美。(乐曲停,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二)简介思乡曲,引入课题。1、这首曲子,就是著名作曲家马思聪先生的思乡曲,思乡的情感可以用音乐来表现,也可以用语言来
15、表达。2、引入课题,齐读课题。3、简介李白。二、学习全诗,体悟诗境美。(一)初读课文。1、读通、读顺全诗;2、检查勾生字情况;3、指导生读生字,读全诗。重点读好“静”、“床”、“霜”、“思”等字。4、解题:(1)“静夜”是怎样的夜晚?(多媒体创设情境)(2)请你用“思”扩词,从所扩词中选出词义(3)串词义。用自己的话说说题目的意思。5、小结学习题目的方法:(1)读;(2)说(词义句意)(二)读中理解,体悟诗意美。1、学生运用以上方法学习古诗,读诗、说词义、句意,并用“。”勾出不懂的词。2、生提出不懂的词,师用“。”点出。此处词主要集中在“明月光”、“疑”、“霜”、“举头”、“思故乡3、学习第一
16、行(1)读整行诗。(2)“明月光”是指怎样的月光?(3)说第一行诗意。多媒体创设情景:(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床前)4、学习第二行(1)读整行诗。(2)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理解“疑”的意思(怀疑、好像);“霜”(老师哈气在眼镜片上,并解释这是雾水,如果是冰粒,便是霜。霜在秋冬季节形成在地面附近:如房顶、草叶、地面等,堆起来是白色。)(3)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用上“什么好像是什么”的句式。(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的床前,好象是铺在地上的白白的霜)(4)朗读,引导。诗人这样描写,给了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冷清)师描述:今晚,银白色的月光洒在地上,像铺了一层冰冷的霜一样。环境如此冷清,再加上诗人远离亲人的孤独
17、,就更感到冷清了。师用冷清的语气范读生试着用冷清的语气读。5、学习第三行(1)读整行诗。(2)看多媒体理解“举头”(做动作)(3)想想诗人在干什么?(诗人抬头望着天上的明亮的月亮)(4)朗读、引导。师激情:古时候和我们不一样,没有电话、电影可以看,在晚上,特别是有明亮月光的晚上,朋友们、亲人们会一起坐在月光下,说说话,聊聊天,还会在月光下看风景,游玩。你看,他们玩得多开心哪!可是,今夜,诗人已远离家乡,回家的路是那么长,更没有我们今天的汽车、火车、飞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和亲人们团圆。是啊,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可是,诗人的心情已经不是那种心情了。问:诗人看着挂在天空中的明月,会想到什么呢?(会想
18、到家乡,想到亲人)反复诵读。6、学习第四行(1)读整行诗。(2)说说诗句的意思。(3)将三、四行连起来说说诗意(4)指导朗读,重点指导学生读“思故乡”。7、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三、反复吟诵,表现诗意美。1、以思乡曲为背景,体会全诗诗意,并朗诵全诗一遍。2、生在音乐中自己吟诵,划节奏。3、指名有感情地朗读。3、有感情地齐读,背诵。四、和乐唱诗,感染熏陶美。(一)听思乡曲主旋律一遍,进一步感受诗的意境美。(二)以思乡曲为主旋律,以静夜思为词,师先示范唱诗,师生和唱诗两遍。 课题:敕勒川 课时 6教学目标 1、会认5个字,注意多音字“见”。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结合图画了解古诗
19、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描写草原的无比壮阔及游牧民族的生活。想象四野苍茫的景象。教学过程:一、看图激趣,揭示课题1师: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到草原去看看。(课件出示:大草原图片并配乐)2师: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指名学生回答3师:天蓝蓝,山高高,牛羊成群,多美的画卷呀!我们有说不完的话语来形容它、赞美它。北朝有人用简单的27字概括了我们说不完的话语,让我们来读读古诗敕勒歌吧!齐读课题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结合注释,读通古诗。2检查生字出示:敕勒穹庐笼罩见3多种形式认读生字4学生自读整首诗边读边想,你看到了些什么?5,指名朗读,师生评议。(评议从读正确方面进行)三、品读诗文
20、,熟读成诵1课件出示:草原上,高高的青山下,有许多的蒙古包师:你看到了什么?由学生说出大意即可。师:诗中哪句是描写图中的内容?指名朗诵在图片旁出示: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罩四野。自由读这4句,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学生质疑老师针对课件讲述;敕勒是一种族名,敕勒川是这种族人居住的地方,它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谁愿意来读读这4句诗呢?赶快试试吧!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师评:我听出来了,阴山可真高呀!真是“敕勒川,阴山下”。示范读第1、1句。师评:草原可真大呀!“天似穹庐,笼罩四野。”示范读第3、4句。分小组赛读第1至4句。2诗人还看到了什么呢,自由读读最后3句。课件出示:风吹来了,草丛里露出许
21、多的羊群。从图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小组交流。指名回答:谁愿意来读一读?教师评价放在学生对诗的感受上。如:老师看得出你真的喜欢大草原!你把牧草吹弯了腰,讣我们看到这么多的牛羊!大草原可真大、真美啊!3请大家把整首诗连起来读读,小组互相听一听,看谁读得棒,把掌声送给他。全班交流朗诵。4、评比“背诵高手”,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背下古诗。四、小结 课题 所见 课时7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在学习所见的过程中渗透想画面学古诗的方法。 3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 一、积累展示,引入新课 1抽背学生平时会背的古诗,齐背古诗。(要求:一边背古诗一
22、边想象古诗的画面。) 目的:通过复习学生会背的古诗激发学习兴趣。 2介绍作者袁枚。 目的: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学习新诗的愿望。 二、初步感知 1袁枚老先生可会写诗了,他把自己所见到的许多事情都写成了诗。有一天,他遇到了这样一件事 ,请你仔细观察。 袁枚老先生遇到了一件什么事? 2自由读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再次读诗,把诗句读通顺、连贯。 4检测生字。 (1)生字在诗句中出现,请生读。 (2)生字从诗句中跳了出来,去掉音节读。 (3)齐读古诗,把字音读正确,句子读通顺连贯。 三、诵读古诗,感受意境 1练读第一句诗。 出示“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这一句诗的动画。师:你看到了什么?你能读好这一句吗
23、? (抽生读小组读齐读。) 你体会到了此时小牧童的心情吗?是怎样体会到的? 2练读第二句诗。 出示“意欲捕蝉鸣,忽然闭口立”的情景动画。师:孩子们,你们又看到了什么?能读好这一句吗?体会小牧童此时的心情。 3指导朗读整首诗。 指导方法:一边练习,一边想象诗句的画面。 (1)自由练习。 (2)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 (3)师范读,提要求:闭上眼睛边听老师读边想象诗句的画面。 (4)听了老师的范读,你好像看到了什么?你能读好吗? 指名读、齐读。 背诵古诗。 课题登鹳雀楼课时8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2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学习诗人王之涣奋发向上
24、、积极进取的精神。教学过程: 一、以诗引诗,简介诗题 1小朋友,在我们浩瀚的中国文化中,古往今来,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谁来把你喜欢的吟诵给大家听? 2生吟诵自己喜欢的古诗。 3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非常有名的诗。(师板书诗题,并指导朗读) 4(课件展示一组鹳雀楼图片,生欣赏)师述:你们看,这就是鹳雀楼, 它一共有三层,面临黄河,传说古时候许多鹳鸟喜欢停歇在这里,因此人们把这座楼叫做“鹳雀楼”。诗人王之涣登上这座楼看到远处的景色,产生了联想,写下了“登鹳雀楼”这首诗。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课件展示课文插图及登鹳雀楼一诗)师配上古筝乐吟诵。2师述:小朋友喜欢这首诗吗?(喜欢)想不想也来
25、读一读?(想)那就试着自己读一读,注意把生字读准,把诗句读通。 3学生自由朗读古诗。4师:古诗大家都会读了,这些字你认识吗?(字词课件)(1)文中“白日”“依山尽”变红,指名读。(2)“黄河”“入”变红,指名读、抢读。(3)“千里目”变红,小老师带读。 师:这些变红的字词,回去了,你还认识吗? 点击变红的字词,回到诗中,边点击生边读。(4)、出示词卡:有些生字要搬家,跑到了我手上,你还认识吗? (生字卡)黄、入、海、流、千、更、层、楼、 (5)、生字宝宝见到你们这么聪明又跑回诗里了。看书,做好指读姿势,我们再来读诗。看看还认识他们吗?三、理解诗句意思1小朋友读得真好,那诗人登上鹳雀楼究竟看到了
26、什么?下面请大家读一读一、二两行。 2出示课文图,设置情境:师述:一天傍晚,诗人登上了鹳雀楼,他放眼望去,看,这气势多么壮观。诗人在鹤雀楼上看到了什么?(太阳、青山、黄河)这轮傍晚的太阳就要落下去了,它会怎样落下去呢?课文中哪个字是“靠着”的意思。(依) 引导学生理解尽,再演示太阳落山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 3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傍晚,一轮太阳挨着群山缓缓沉落,滔滔的黄河水奔腾咆哮着向大海流去。 4看图想象,有感情地朗读。5.诗人王之涣面对眼前如此壮美的景象,心胸特别舒畅,目光特别远大,他不由得感叹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啊,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这句诗不仅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而且也激
27、励自己和别人向更高的新的目标努力。小朋友,你曾经在哪些地方看到过或听到过这两句诗? 6.学生交流。 7.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吟诵,勉励自己更上一层楼吧!课题小池课时9 教学目标:1理解诗句的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中描写的情景。2指导学生根据诗句想象出初夏荷塘的美景,培养学生的想像力,激发学生热爱美好事物的情趣。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课文。教学重难点:1朗读并背诵课文是重点。2指导理解诗句意思及领会所表达的感情是难点。课前准备:挂图;小黑板;朗读录音磁带。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同学们,看看这大自然吧,万物总是那么和谐的相处,使大自然如此的美丽。从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诗人用他们的笔来
28、赞美过大自然的万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小池(板书:小池)2介绍作者:这首诗是杨万里写的。(1127-1206),江西吉水县人,南宋著名诗人。他与同时代的诗人陆游、范成大、尤袤(mo)齐名,被誉为“南宋四大家”。他的诗一部分是反映时政、同情人民疾苦的作品,多数是描写自然风物的。特点是构思新巧,语言活泼明畅,借题发挥,富有风趣。二、指导看图,初读课文1出示图片,说说看到了什么?(小池塘、泉眼、树阴、几片生机盎然的荷叶、几只小小的错蜒)(板书:泉眼、细流、树阴、小荷、蜻蜓)2诗人是怎么描写这么美的小池的呢?大家自己去读读诗吧。3学生自由读诗。4区别字:昔( )惜( )腊( )廷( )蜓(
29、)延( )晴( )情( )蜻( )河( )何( )荷( )5全班齐读。三、指导朗读,体会诗意1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帮助学生分配角色,分解任务,明确方法。2教师巡视,了解小组学习情况,以吸收反馈,调整教学。3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大意,并谈谈自己的感受。诵读(坚持以读为本,促进学生感悟。)(1)第一小组汇报:无声的泉眼爱惜泉水,让它细细地流淌。第二小组汇报:树荫倒映在水面,像是爱恋着晴天柔和的风光。(2)这么宁静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呢?(声音要轻柔、甜美、速度稍慢)(3)学生自由练读。(4)指名读。(5)男女比赛读。(6)第三小组汇报: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第四小组汇报:早就
30、有蜻蜓飞来立在它上头了。)(7)哪位同学知道,这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池塘?为什么?(初夏。夏季才有荷叶和蜻蜓,而荷叶才刚刚露出尖尖角,说明这是刚到夏天的时候)(8)多么细小而有趣的大自然的片断,竟然被细心的诗人观察到了。如果你是诗人杨万里,此时你会怎样来吟诵“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呢?(9)指名反复读。读出欣喜的语气。(10)全班朗读。4有感情的朗读整首古诗。四、老师范读,想像诗境1老师配乐范读,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像一幅小池图。2指名说想像到了些什么。(学生自由发挥,可以和诗中的一样,也可以联想更多的东西)五、背诵古诗,总结全诗1全班比赛背。2你喜欢这首古诗吗?为什么?(板书:宁静、美丽)3小池只是大自然中的一个非常非常小的部分,大自然中还有更多美丽的景色呢。这些美景正等待着小朋友去发现,去观赏,去赞美。当然,大自然更期待你们去爱护万物,保护环境。这样,美景才会越来越美,越来越多。六、拓展延伸,升华情感。1小荷渐渐长大,想知道他们在盛夏时节的美景吗?(出示满池的荷花的画面)2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有关夏天的一首诗,老师在向同学们推荐几首关于夏天的诗七、诵读下课。“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们要养成随时诵读的习惯。现在,让我们一边背着小池,来结束本节课。八、布置作业1默写古诗。2画画你心中小池的样子。 各种学习资料,仅供学习与交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