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年级语文下导学案1、文言文两则导学目标: 1能读准每个字的读音。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说出故事内容。3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导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导学难点:能够突破字词,理解语句,用自己的话说出故事内容和告诉我们的道理。学前准备:教师:1布置学生了解孟子、孔子的生平资料。2多媒体课件学生:查找整理有关孟子、孔子的资料。导学时间:2课时导学流程:第一学时导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学弈,背诵课文。能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说出故事内容。2、能从课文中体会到
2、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导学过程:一、揭示课题,精设提纲:1教师谈话: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两篇融知识性、趣味性与哲理性于一体的文言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成语导入:“专心致志”这个成语你熟悉吗?谁能讲讲它的意思。“专心致志”这个成语源自孟子?告子中的一篇文言文学弈。(板书:学弈)抽生说说搜集的有关孟子的资料。3释题:“弈”指什么?“学弈”又是什么意思呢?抽生回答4引导学生说出本课的预习目标,师板书:谁学下棋?怎么学下棋?学得结果怎么样?学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5课
3、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能给大家讲一讲学弈这个故事?二、小组合作,展示交流:1小组交流展示本文生字,师抽查。2、检查学生朗读情况:A、教师范读课文,努力做到读得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最好能背诵)。从而感染学生,激发其诵读兴趣。读后学生评价,及时归纳出朗读文言文的要点:一是读的速度要慢,二是停顿要得当。老师也可出示原文和停顿符号,以对学生朗读有所帮助。B小组内学生互读,推荐代表全班朗读。C、朗读竞赛,各小组分别派代表全班朗读,生生评价,师评价。3、小组交流对文章内容的理解。A、学生结合注释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小组内交流,推荐代表准备全班交流。B、各组代表全班交流,师适时引导评价。三、品读重点
4、,深入体验:教师引导学生逐一解决预习目标。1谁学下棋?谁是老师?有两个人学下棋,老师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弈秋2(这两个人)怎么学下棋?“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注意力十分集中,一心一意);“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三心二意)。3学得结果怎么样?“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虽然后一个人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解答这个问题后,教师可以追问:是什么原因使“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引导学生理解: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因为在智力
5、上有多大差别,而是他们的学习态度不同前一个专心致志,后一个三心二意。)4学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学习、做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四、自主评价,归纳反思:1请学生谈谈学习本文的体会。(做什么事只有专心致志,一心一意才能成功。)2你能联系实际说一说吗?(让学生联系生活、学习中的经历充分发言,认识到不专心产生的不良结果,增强做事专心致志的意识。)五、测评巩固,拓展延伸:1同桌互相讲故事2指导学生背诵课文。第二学时导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两小儿辩日,背诵课文。能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说出故事内容。2、能从课文中体会到要善于观察,说话有根据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
6、止境的道理。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设疑预习:1请生背诵学弈。2板书课题:文言文两则 两小儿辩日3生介绍搜集的有关文章的资料,师适当引导。4师板书本课的预习目标:他们为什么争辩?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他们辩论的结果是什么?二、小组合作,交流展示:1、学生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师生及时评价。2、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对照注释,弄懂词句,理解故事的内容。小组互相解疑释惑,合作学习,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请学生参考注释,用现代口语复述故事,并根据学生复述的状况进行即时疏通点拨。三、品读重点,深入体验:师引导学生逐一解决预习问题。1、两小儿为什么争辩?(太阳是远是近)2、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依据是
7、什么?(一小儿的观点是:“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依据是:“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个小孩认为太阳早上离人近,中午离人远,他是根据形状大小来判断的。另一小儿的观点是: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依据是:“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早上离人远,中午离人近,他是根据温度来判断的。)3、他们辩论的结果是什么?(孔子不能决也孔子也不能判断谁对谁错。)4、对两小儿所持观点,你同意哪一种?为什么?(引导学生积极发表看法,保护他们大胆发表自己见解的积极性。)四、自主评价,归纳反思:1学了这个有趣的故事,你喜欢故
8、事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两小儿聪明可爱,善于动脑,对自己不懂的问题大胆质疑,勇于争辩。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 尽管学识渊博,可是仍然“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引导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2、你觉得在本节课上表现如何?哪一个小组表现得最棒?哪一个同学表现得最好?五、测评巩固,拓展延伸:1、分角色朗读课文。2、学生分组表演故事。(学生自由选择使用现代话或使用文言文表演)3、学生背诵课文。2、匆匆导学目标:1.能读会写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等生词。2.能通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3.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说出作者表达方法。4.能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
9、。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5、能在阅读中感悟作者的美好心灵,认识时光的短暂和一去不复返,从而更珍惜时光,珍惜生命。导学重难点:1、感受语言美,领悟表达方法。2、通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导学方法:诵读感悟法、读写结合法。学前准备:1、教师:多媒体课件。2、学生:搜集关于朱自清的资料。导学时间:二课时导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能读会写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等生词。2.能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能通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3.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说出作者表达方法。导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提示课题:(一)
10、揭示课题,理解“匆匆”。复习汉乐府民歌长歌行,导入课题,板书课题,理解课题。 (二)学生汇报收集资料,教师介绍作家。二、精设提纲,预习探究:1、学生自由读课文,提出自己需要探究的预习目标。2、小组交流自己的预习目标,小组长归纳总结,准备全班交流。3、小组派代表全班交流,师生共同归纳本课预习目标:A你对本课生字词理解多少?B你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吗?C课文哪些地方写了时光一去不返?D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日子匆匆过去的?你能仿写吗?E文中有哪些含义深刻的句子?你是怎样理解的?F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三、品读感悟,体会“时光匆匆”(一)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哪些地方写了“时光一去不复返”?找出相关
11、的语句深入体会。(二)根据学生汇报,顺学而导,品读“时光一去不复返”内容。重点品读以下内容: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1)引导学生汇报感受。(2)学生个性化朗读。(3)改成小诗,感受课文语言的美。改成的小诗: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4
12、)诵读积累语言。2.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1)品读“八千多日子”的无声无息,体会作者比喻运用的巧妙。(2)教师介绍创作背景。创作背景:这篇散文写于1922年3月,当时作者已经24岁。“五四”运动时,朱自清为光明和新时代的到来而欢呼。“五四”高潮过后,由于旧的东西没有摧跨,新的社会蓝图又不清晰,朱自清很想为国家作出贡献,但是他找不到方向,没有目标,于是陷入了思想苦闷中,徘徊于人生的十字路口。在犹豫、徘徊中,眼看宝贵的时光从身边白白地流逝,于是作者写下了这篇感人的散文。3.默读第三自然段,思考:朱自清的“八千多日子”是怎样过去的呢?边读边想,感触
13、深的地方,可以写下自己的感受。(1)学生汇报。相关句子: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2)学习表达方法。引导从“伶伶俐俐”、“过去”、“跨过”、“飞去”、“溜走”、 “闪过”等词语中体会时光来去轻悄匆忙,在稍纵即逝间就过去了,速度越来越快。(3)理解“八千多日子”来去匆匆。引导从“洗手”、“吃饭”、“凝然”、“躺在
14、床上”、“叹息”体会朱自清日子的流逝,来去匆匆。(4)仿说。引导学生联想时光还会怎么样匆匆流逝,运用课文的表达方法仿说。课件: 的时候,日子从 ; 的时候,日子从 ; 的时候,日子从 。(5)体会情感,指导朗读。用导读引导学生反复体会,体会情感,提升朗读。四、小结,布置作业(一)教师以诗意语言总结延伸。(二)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搜集惜时、伤时的古代诗词、文章、名言、警句。第二课时导学目标:1.能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能通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2.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说出作者表达方法。3、能在阅读中感悟作者的美好心灵,认识时光的短暂和一去
15、不复返,从而更珍惜时光,珍惜生命。导学过程:一、品读感悟,体会时光匆匆(一)感受对生命的追问:精读第四、五自然段1.自由读课文。2.在第四自然段中,作者有几次追问?(六次)有几次做出了回答?(前两次)师生读书问答。3.引导学生试答文中后四次追问:你觉得怎样才算是留下些生命的痕迹?怎样的人生就是没有虚度,才算是没有白白的在这个世界上走一遭?可以举一个你佩服的人做例子来说明。引导学生既要谈伟人名人的事例,又要关注自己身边的普通人。4.出示朱自清资料,引导学生谈感受:你觉得朱自清先生有没有在这个世界上白白的走一遭?二、诵读积累,领悟时光匆匆三、拓展延伸,深化认识“匆匆”(一)展示交流诗文、警句,进一
16、步懂得珍惜时间、珍惜生命。(二)出示汉乐府民歌的长歌行,师生齐读这首诗,深化认识。(三)小练笔:写读后感受。学情分析:文章紧紧围绕“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光阴感到无奈和惋惜。文章的语言委婉细致,意境幽雅深远。可是六年级的学生能体会到何种程度?所以课前要让学生充分地朗读课文,去初步感知文本。3、桃花心木导学目标:1能读会写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下面词语“插秧、枯萎、锻炼、勃勃生机、莫名其妙。”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3能通过对含义深刻语句的理解,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从而感受育人、做人的
17、真谛。导学重点:能够用自己的话说出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日子匆匆过去的”。导学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前准备:教师:准备教学及相关资料学生: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2查找桃花心木的资料,通过资料了解林清玄,搜集并阅读他写得其他文章。导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能读会写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下面词语“插秧、枯萎、锻炼、勃勃生机、莫名其妙。”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导学过程: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长大成才的桃花心木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这种树吗?谁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教师及时补充介绍:桃花心木,一种常绿乔木,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树高可达20多
18、米;它的木材是世界名贵木材之一,色泽美丽,能抗虫咬,适合制作车、船、家具,用作绿化环境也非常好,它的种子榨出的油还能供工业使用。2出示“仅及膝盖”的桃花心木树苗。这株小树苗你们认识吗?谁也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3将两幅图片放在一起,你们会产生怎样的疑问呢?(学生可能会问:这么幼小的树苗,看似弱不禁风,是怎样长成如此高大、优美、笔直的参天大树的呢?)4是啊,仅及膝盖的树苗是怎样长成参天大树的呢?这节课,我们跟随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一起走进桃花心木,去寻找答案。教师板书:桃花心木、仅及膝盖、高大笔直二、精设提纲,设疑预习1学生自由读书,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含义深刻的句子标画下来,多读几遍。2检
19、查字词读音,及时正音,适时理解“莫名其妙、无缘无故、勃勃生机”等词语的意思。书写生字。3指生逐段朗读课文,思考:A、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B、种树人是怎样种树的?文中的桃花心木苗长成大树了吗?C、文中有哪些含义深刻的句子?三、小组合作,交流展示1、学生带着问题读文章,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感悟。2、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自己的感悟,师适时引导。第二课时导学目标:能通过对含义深刻语句的理解,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从而感受育人、做人的真谛。导学过程:一、品读重点,领悟道理1在林清玄的记忆中,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它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可当看到它的树苗却仅
20、及膝盖时,林清玄和我们一样也“有点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默读课文第4到第10自然段,思考:种树人是怎样种树的呢?他这样做能使仅及膝盖的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吗?2学生汇报交流,种树人的做法:浇树间隔的时间没有规律,浇水的多少没有规律“树苗种下以后,他常来浇水。奇怪的是,他来得并没有规律,有时三天,有时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的少。”浇树的时间没有规律“种苗人偶尔会来家里喝茶,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来的时候总会带补种的树苗,他好像事先就知道有树苗枯萎了“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了。所以,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3指导学生用疑惑的
21、语气朗读种树人奇怪的举动。4面对种树人奇怪的举动,作者产生了哪些问题?(学生以读代答)现在请你来做一回种树人,仔细读课文1213自然段,然后回答一下这些问题。(也可以问:种树人到底为什么这样做呢?)学生答问的要点是:树木生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像种青菜和种稻子,人们可以一直给它按时定量浇水,直到它们收获;在树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人们不可能一直按时定量给它浇水,因此,树木只有自己学会在土地了寻找水源,适应不确定的环境,才有可能长大成才。种树人没有任何规律的给桃花心木的树苗浇水,是在模仿老天下雨,给树木创设“不确定”的生存环境。树木只有适应了这种“不确定”的生存环境,学会了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
22、扎根,才会长成百年的大树。如果有规律的给树苗浇水,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停止浇水,枯萎的就会很多。幸存下来的,也无大抵御狂风暴雨的侵袭。5指导朗读种树人说的两段话,读出“语重心长”, 在读中感受领悟种树人话语中蕴含的哲理。6“我”听了种树人的一番话,为什么非常感动?引导学生理解体会课文第14自然段的重点句子:“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就会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理解要点如下:树木的“不确定”,是指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人的“不确定”,是指生活变化无常,可能遇到困难或遭遇不
23、幸。联系课文和生活上的例子说一说。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够经受生活的考验,锻炼自主的精神,努力成长。逆向思考:在确定中生活的人,则会养成依赖的心。7思考:“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了?(桃花心木学会了自己寻找水源、适应环境,自主的生长,这证实了种树人说得话是正确的)8教师小结:种树人不定时,不定量地浇水,目的就在于模仿自然规律,他善于创造自然的成长环境。让树苗在不确定中汲水成长,这样树苗自己就能够学会适应自然,并战胜自然,最终寻找到适合自己存活的办法。人和树是一样的,生活在艰苦环境中的人更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从而学会生存和发展的本领。我希望同学们都能像课文
24、中的桃花心木一样,能够经得起生活的磨练,最后长成参天大树,长成栋梁之材。二、拓展延伸,想象说话1种树人与“我”的对话被一棵棵桃花心木苗听得清清楚楚。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它们会想些什么呢?会对种树人说些什么?请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如果我是一棵( ),我会想:( )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想象如果我是一棵(茁壮成长的桃花心木苗),我会想如果我是一棵(即将枯萎的桃花心木苗),我会想如果我是一棵(已经枯萎的桃花心木苗),我会想三、再读课文,体会写法作者林清玄是怎样写出这样文辞隽永、耐人寻味的好文章的呢?1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本文是围绕“三到”来写的。一是“看到”引发思考(产生疑问);二是“听到”找到
25、答案(种树人言);三是“想到”明白道理(由树及人)2借物喻人:作者由种树想到育人,借种桃花心木来说明一个做人的道理。4*顶碗少年导学目标:1.能有感情读课文。2.能体会并用自己的话说出文章思想感情。能初步感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如:细节描写、前后照应。3.能明白在困难面前像顶碗少年那样拼博、不气馁、坚持不懈。导学重难点:能体会并用自己的话说出文章思想感情。导学准备:学生:朗读课文,初步预习课文导学过程:一、预习检测:我们预习了课文,谁能说说写了件什么事?(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二、交流探究:预习时同学们根据课题、根据文中人物、根据首尾段、根据故事情节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问题,其中一
26、个同学抓住文中感叹句,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这场表演中顶碗少年到底和什么在拼博?(板书)1、带着问题我们边读边想,做好批注,等会我们交流。2、相机归纳:全班交流:找出描写碗的句子,体会难在自己高难度的动作。A要教学的句子:只见他头上顶着高高的一摞金边红花白瓷碗又捧出一大摞碗,还是金边红花白瓷碗,整整十只,一只不少手里依然是一叠金边红花白瓷碗B齐读思考:为什么反复强调是金边红花白瓷碗?指名读说从打点词中你体会到什么?自由读找出描写碗摇晃的句子,体会难度大。顶碗少年与高难度动作拼搏,他的困难仅仅来自于碗吗?(观众的压力)哪些描写观众的语句可以感受到压力?(找出描写观众的句子和体会)读、议找描写
27、少年神态的句子体会最大的困难来自他内心。3、回归整体师述:他的压力这么大,他的表演关系到杂技在外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关系到整个表演团的声誉,关系到他的前途。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少年最终取得成功,是什么让他成功的?a少年:挑战自我b老人、少女给了他支持鼓励。这场表演让作者二十年来难以忘记。每每想起总有些激动,我们也有许多感悟。我们也从这三个不同角度谈谈自己的感悟吧。三、总结归纳你们从不同的角度谈出了自己的感受,让我们记住了这位顶碗少年。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之路上也应该像他那样板书设计:碗动作难顶碗少年:拼搏(困难)观众压力大少年信心少5*手指导学目标:1、能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堂皇
28、、渺小、附庸、养尊处优”,了解五指各自的特点;2、能概括说出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并说出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以及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导学重难点:1、能清楚了解并说出五指各自的特点,作者运用什么表达方法表现这些特点的;2、能领悟并说出课文中蕴含的道理。导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寓言小故事、一些富有哲理的小品文篇目学生:预习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导学时间:1课时导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生活中除了个别伟大的人和事,更接近我们生活的是一些平凡的人和事,而这些平凡的事物也总能给我们带来启示。像我们前
29、面认识过的顶碗少年和那一棵棵桃花心木。我们常常对一些普普通通的事物司空见惯、熟视无睹,其实只要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也能从中收获耐人寻味的启示。同学们,请把你们的手伸开,看看你们的手指形状。你们说,哪根最好看,哪根最有用?我们今天就来读读课文手指,看看作者是怎样写我们的手指的。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设疑预习,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互相解答不懂的词语;2、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3、板书填空题,让学生寻找出答案。三、自学感悟,小组交流1、出示多媒体课件中的自读思考题,让学生先自学再和小组同学交流;2、通过讨论和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了解五指各自的特点;3
30、、小结问题,依照课文分析五指各自的特点填写自读思考题中的表格,并注意抓住以下关键句进行分析:拿笔的时候,全靠它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由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得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这句话是对食指的描写,运用了排比的句式,写出了食指的作用及他勤奋卖力、敢于探险、不怕牺牲的性格特征。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中指所处的独特位置,受到无名指和食指的保护,所以才有“曲线优美”的姿态,“养尊处优”的性格。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寥寥几笔,勾勒出了中指美的姿态和高傲的特点。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
31、优美的两瓣。作者运用设问的句式,强调了舞蹈演员的手指常作兰花状,这兰花状的姿态是优美的,而无名指和小指则是最优美的。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这句以手指的全体比喻人的全体,阐明“团结就是力量”的人生道理,是文章表达的主旨。可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体会这句话蕴含的道理。 4、适时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根据手指不同的特点,读出不同的语气和感受;四、品读重点,体会写法1、作者通过描写五指各自不同的特点,想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反复朗读品味最后一段课文;2、你觉得作者喜欢哪根手指?本文的描写真的“无爱恨在其中”
32、吗?3、你愿意做哪根手指呢,为什么?五、拓展延伸,启迪思维1、总结该单元学习了这一单元的内容,我们基本悟到了读文明理的方法;2、生动地给学生讲述断手指的国王的寓言小故事,让学生体会其中的道理,并交流发言。断手指的国王从前,远方有一个很会治理国家的国王,他有一个非常聪明的丞相,每当国家有什么重要大事的时候,他都会谦虚地向丞相请教,但无论国王问什么事情,这个丞相总爱说“好”这令国王非常生气,他要找个理由治治丞相的这个毛病有一次,国王在打猎的时候,不小心被猎器斩断了一截拇指,他连忙问丞相:“我的拇指被斩断了一截,好不好?”丞相不假思索地回答:“好!国王陛下”这个回答使国王满腔怒火,他以落井下石为罪名
33、将丞相关了起来,并问丞相:“现在你被关在牢房里了,好不好?”丞相毫不犹豫地回答:“好!”国王说:“既然你觉得好,便在牢房里多住几天吧!”过了两天,国王又想外出打猎了,他不想释放这个倔强的丞相,只好一个人单独出发了没有熟悉地形的丞相做伴,国王很快迷了路,并且掉进了一个捕捉动物的陷阱里这个陷阱是当地的一个食人族部落挖的当天晚上,食人族的几名大汉把赤身裸体的国王绑在了一个十字架上,然后堆满了木材,准备吃烤人肉一名巫师引导着众人举行了祭礼,他把清水喷到国王身上,逐步检查他身体的各个部位当他检查到国王的手指时,这个巫师开始摇头叹息检查完毕,巫师向酋长报告说:“我们族人只吃完整的动物,这个人断了一根指头,
34、是个不祥之物,我们不能吃他”酋长不得已,只好放了国王国王白白捡回了一条命,非常激动,回去后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到监牢里看望丞相他流着泪说:“现在我明白了你为什么说我的断指是件好事,它救回了我一条命,我错怪了你”稍后,国王又心有不甘地问丞相,“我把你关在牢里十多天,好不好呢?”丞相回答:“好,很好!”“为什么呢?”国王问“我尊敬的陛下,如果您不抓我进监牢,我一定会随从您去打猎,我们会一起被食人族抓走,您可以因为断指而保全性命,但我必死无疑,因为我很完整呀!”国王听后,顿觉茅塞顿开:每件事都有它的两面性,好和坏是随时可以转换的呀口语交际习作一导学目标:1围绕“难忘的第一次”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交
35、流时能抓住重点,内容要真实,叙事要具体,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要适当;听他人说话时要认真耐心、尊重对方,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2根据习作提示,从三个内容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习作,能围绕所选内容的写作要点分段表达,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课前准备:和家人交流自己曾经第一次做过的事情,注意把事情经过叙述清楚,最好能谈谈自己的想法或得到的启示。导学时间:3学时导学过程:第一课时口语交际一、激趣引入同学们,在我们成长的经历中,是不是有很多难忘的“第一次”,不同的第一次常常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有成功,有失败;有欢笑,有泪水;有满足,也有遗憾但无论怎样,都是令我们难忘的第一次。你经历过的这
36、些“第一次”哪些最令你难忘呢?就请你把它从记忆的深处挖掘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吗?二、充分准备想:1回忆自己印象中最深刻的“第一次”,想想事情的经过。2想想这件事发生时的真实感受,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说:1练习把事情的经过说得完整有条理。2练习把自己的感受、感悟说得简单、精炼。3练习有感情地叙述“难忘的第一次”三、小组演练1在小组中练习叙述“难忘的第一次”,请小组同学就表达内容、语言、语气、表情等方面提出意见,叙述者要和提意见的同学有交流。2吸纳同学们的意见,重新组织说话内容和语言。四、班内交流1每组抽签确定一名讲述者轮流到前面讲述。2全班同学参与评价内容、情感、表达,纠正语病,也可以向发言
37、的同学提出问题。3讲述者要及时、得体地应对同学们的意见、建议和提问。五、总结点拨1小组讨论:要把“难忘的第一次”说好,该注意些什么。2教师点拨性小结(针对同学们的表现肯定好的见解,补充没提到的方面,提出建议。)3学生结合本次交流所得重新组合发言内容,练习表述清楚。第二、三课时(习作)一、明确要求1、自读本次习作要求,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2、指名说说自己选定的内容及选定的理由。3、大家交流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在交流中自然总结出本次习作的训练重点。二、习作指导1回想我们学过的、读过的含义深刻的文章,作者是怎样把其中的道理讲清楚的。(可翻阅手头资料)2同桌交流:准备用哪种表达方法叙述清楚要表达
38、的内容及想法、感悟。3指名简要谈谈自己的习作设想或习作结构,教师和同学着情评议,让其他同学得到借鉴。(习作指导自然化)三、自主成文学生书写习作草稿,教师巡回提示、指导。四、习作欣赏1自主到前面朗读自己的作文,并试着说出自己习作的优点,大家参与评议。2教师推荐巡回检查时发现的精彩语段,学生自由发表看法。3学生自愿组合,互相寻找作文中的精彩之处。五、习作修改1出示一段习作内容,集体修改。2回忆常规修改内容,根据同学和老师的建议在草稿上完成习作修改,要注意到错别字、不合适的标点、不通顺的语句等。3改完后誊抄到习作本上。回顾拓展一导学目标:1交流对学过的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说说自己的见解是怎样获得的,是
39、如何加深的;也可以交流学习了本组课文,在写作表达方面有哪些收获。2熟读并背诵名言,养成积累的习惯。3能读懂成语故事邯郸学步,理解成语的寓意。学前准备:1重新阅读本组几篇课文。2查阅、搜集资料,了解“日积月累”中六句名言的出处、作者和含义。3阅读成语故事书。导学过程:交流平台一、谈话导入。阅读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那么这些理解和感受是怎样获得的,是如何加深的。二、体会范例。结合桃花心木,理解如何才能读懂课文,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三、迁移练习。各自找一找本组课文或以前学过的课文,与同学和老师交流对学过的某篇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说说自己的见解是怎么获得的,是如何加深的。四、拓展练习
40、。结合自己读过的文章,想一想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是怎样获得的,是怎样加深的;在写作中尝试运用本组课文在表达感悟方面的写作方法。日积月累一、各自读一读,想一想这些名言的意思。二、小组内互相说说这些名言的意思。三、全班交流,对这6句名言含义的理解;理解不清楚的地方,教师及时讲解。四、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背诵名言。五、当堂检查背诵情况六、拓展。你还知道哪些文言文中名言警句。成语故事一、读故事,讲讲故事的内容。二、悟寓意,说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三、想生活,谈谈现实生活、学习中有没有邯郸学步的人和事。四、拓展阅读,推荐东施效颦和蜥蜴失策两篇文章,供学生阅读。 北京的春节 一、学习目标1.了解单元导
41、语,抓单元训练重点。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目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二、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1.能够读准课文中的生字词。2.读熟课文,理清课文的表达思路。(二)预习内容腊月 初旬 展览 蒜瓣 饺子 杂拌儿翡翠 榛子 栗子 风筝 鞭炮 逛庙会()七八() 万()更() ()灯()彩有()有() 各()各() 日()不()()()不同 万不()() 灯火()() 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在学习过程中,你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请记下来。 三、导学案(一)读议结合,小组合作探究想一想,
42、按照老规矩,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的,具体有哪些风俗习惯?合作填表,并说一说老舍先生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时间 风俗习惯 (二)深入探究1.文中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的简略?反复朗读体会。 2.在老舍先生详写的四天中,你最喜欢的是哪天?体会北京春节的热闹氛围,结合自己过年谈感受。(三)总结提升北京人过春节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四)主题阅读,课外延伸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走进民族村之英国人的圣诞节云南的歌会,畅谈自己的阅读收获。阅读提纲:1.英国人是怎样庆祝新年的?与我们中国的节日有哪些不同?2.云南的歌会有哪些特点?作者为什么会对云南的歌会感兴趣? 四、课堂检测1.我会
43、写fi cu ch xn bin po( ) ( ) ( )o zhu z bn fng zhng( ) ( ) ( )2.我会填( )的展览会 ( )的香味( )的玩具 ( )的姿态( )的技能 ( )的日子3.我会选(1)北京的春节指出新年的高潮是( )A除夕 B元旦 C元宵节 D过小年(2)北京的春节指出新年的彩排是( )A除夕 B元旦 C元宵节 D过小年 五、课后作业1.读课后“阅读链接”,与课文相关部分比较,学习不同的写法,并运用到习作当中去。2.搜集各民族春节有哪些习俗?以“春节”为主题办一期手抄报。 六、板书设计北京的春节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热闹 喜庆 团圆 祥和藏 戏导学案学习目标:1读读记记“传奇、咆哮、旷野、吉祥、柔顺、象征、妖魔、恐怖、一无所有、哄堂大笑、能歌善舞、赞叹不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