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校本研修教师手册001.doc正式精品文档汉滨区中小学校本研修教 师 手 册任教学校 汉滨区 关庙镇团结小学 教师姓名 唐晓艾 专业职称 一级教师 主教学科 小学数学 年 度 2013年2014年 安康市汉滨区教学研究室 制个人校本研修材料目录一、个人信息二、个人校本研修方案三、校本研修过程记录1、读书笔记2、校本培训记录3、公开课教学设计4、教学反思5、听评课记录6、教学论文四、个人校本研修总结报告五、校本研修成果一览表六、评估意见校本研修教师手册填写须知1、本手册为每位教师每学年一本,由教师个人填写,每年6月底由学校初审后交中心校审核,填写评估意见。2、时限为上年的9月1日至次年的8月31
2、日。3、文档用word输入,所填文字均为小四号宋体,用A4纸打印(可双面打印)。4、研修主题要认真选定,选题要小、新、活,尽量与本专业学科对口。手册中所有内容都要围绕研修主题来完成,内容要翔实,不可简单草率。5、所填内容严禁网络下载或拼凑,违者后果自负。一、个人信息 姓 名唐晓艾性 别女职 称小教高级学科小学数学联系电话13154057080邮箱地址二、个人校本研修方案研修主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的实践研究问题提出缘由当今在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强调以教学大纲为纲,以教材为本,课堂教学过程中基本以教材安排的内容和顺序进行,学生以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课堂中的学生学习氛围不浓,教师教学
3、缺少饱满的激情、呆板、没有真情,学生学习和主动参与能力差,学生学习数学时遇到稍微难点或者题型多点就没有兴趣了,有些内容老师上的枯燥,学生学得累,大大的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教材是教学的一个载体,新课标是教学的主要依据,从以人为本、回归生活、注重发展的教育理念出发,课堂教学是一个开放的、活泼的、民主的课堂。为了提升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采取各种教学手段来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利用各种方法创设教学情境来唤醒和集中学习注意力、激发培养学生在课堂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能够去自主探索地去学习。为了更好的实现高效的、完美的数学教学课堂,提高教学效果,所以我们确定
4、这一研修主题是很必要的。研究目标通过研究运用多渠道来创设数学教学情境来调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主学习、合作探索、达到思维活跃、思路开阔的一个“活”课堂;一个自主参与自主解决问题的高效和延伸与拓展的课堂;一个快乐的、积极向上、民主快乐、个性张扬和社会与生活结合的一个“鲜活”的课堂。1、 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唤起求知欲望,学生的心情在课堂中始终处于兴奋状态,达到乐学。2、 让静态教材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为动态的内容情境,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提升了教学效果。3、 让课堂生活化,使学生在学习中积极参与、感知和体验学习的过程。4、唤醒教师的感染力来激发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强的情感共鸣。
5、研究内容一、个人读书1、精读教育教学方面的专著、专家报告、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学习、网上在线学习。2、结合实际和个人情况制订可行的个人研修计划.3、整理学习笔记、写好随笔、反思、教育叙事和教学日记。4、走出去学习积极参加校际交流活动和借鉴先进经验做好笔记、写好心得体会。6、每学期完成学习笔记5000字。二、听评课: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听评课活动,有机会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观摩课活动。做好听课记录,听课反思。三、公开课:学校组织的公开课活动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多听取他人意见和建议。研究方法 1、文献参考与研究: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的资料和同伴研究的成果进行收集、整理、比较和归纳,在文献研究
6、的基础上筛选好的经验借鉴、运用于本课题研究。2、行动研究:课题研究期间,将在本校同科的但不同的年级各班开展行动研究,探讨、最后进行总结,推广。3、对比研究。通过一课多讲对比研究,找到最佳策略。4、经验总结法:通过学习、实践,总结教学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形成教学策略,撰写论文。研究步骤1、准备阶段(2013.9-2013.11):(1)确定研修主题,收集、整理有关研究资料。 (2)制定研修方案、制定计划。 2、实施阶段(2013.9-2014.6): (1)阅读有关数学教学情境方面在文献、专著,借鉴经验。 (2)校本培训,国培、网上同伴、老师交流。 (3)上公开课、观摩课,通过教学反思、同伴互助、
7、专家引领等活动,探究创设数学教学情境的方法和有效途径。 (4)通过听评课活动,进行对比研究,找到有效方法。 3、总结阶段(2014.4-9):完成研究资料的整理,撰写教学论文和研究报告。完成时间2013年9月-2014年9月三、校本研修过程记录(1)读书笔记之一读书时间2013年 9月至 10月书目名称黄爱华与智慧课堂文章题目我的教学主张作者黄爱华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作者主要观点:第一条教育应当点燃学生的探索欲望,开掘出学生的创新潜能。一、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二、教学应是现实的、是生活化的、是儿童乐于做的。三、足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一)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树立尊重个性的
8、教育观。(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读书心得体会:通过学习我觉得教师应当终身学习,这样可以在教学中有创新,可以创造性使用教材,学生是活体教师可以不受限制的教学和学生一起成长。在教学中要创造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教学,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要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在生活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只有知识能力强、才可以教学有创新,教学中注意培养孩子的个性,尊重个性,学生觉得平等、和谐,才会使孩子想学数学,才会觉得数学有趣,才可能让数学成为孩子爱学的一门课。读书笔记之二读书时间2014年3 月至 4 月书目名称黄爱华与智慧课堂文章题目我的教学主张作者黄黄爱华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作
9、者主要观点:第二条在开放的、多样化的教育情境中足进学生发展。一、精心设计现实而富有吸引力的问题情境。(一)什么是问题情境(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情境要有一定的亮度,呈现要有一定曲度)(二)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1、创设现实的问题情境。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3、创设探究的问题情境。4、创设开放的问题情境。5、创设新奇的问题情境。6、创设喻理的问题情境。二、把生活中的鲜活的题材引入数学课堂。(一)开放小教室。(二)依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出让学生去思考和实践的数学问题。(三)引出生活中的话题,再逐步抽象为数学研究的对象。(四)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变为学生看得见的数学事实。(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组织学生进
10、行创造性的数学活动。读书心得体会:学习了创设问题情境,我明白了怎么设计问题情境,我会纠正我以前简单、面窄的设疑,那样没起到好的教学效果。教师的确应当是教材的创造者,而不是消费者,创设问题情境是很重要的,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很有帮助,恰当的问题卡可以 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我还从学习中知道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这对于我以后的教学很有帮助,我要根据教材内容去创设问题情境,不能盲目的或者随意的设问,这样对教学没多大帮助。同时我觉得黄老师开放小教室做的好,值得那我借鉴,他把生活中鲜活的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这样做拉近了数学与学生生活的距离,学生更容易学习数学,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好玩有趣。(2)
11、校本培训之一培训题目两环四步疑探式课堂教学模式培训时间2014年5月21日培训地点安康市二小主讲教师谭洪模培训课时5课时培训主要内容两环四步疑探式课堂教学模式报告一、课题的提出;二、课题要求;三理论假设和依据;1、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2、人的发展理论3、探究性学习理论4、建构主义理论四、研究目标与措施:1、课题目标的确立2、课题研究结构如下:提出问题:质疑、筛疑;解决问题:探疑、实践;四步分别是:1、质疑:课前质疑、课中质疑、课后质疑、2、筛疑:3、探疑:学生自探、生生互探、师生合探、4、实践:总结评价、设计习题、设计问题。五、课题研究的成效1、提出问题的成效;2、解决问题的成效;3、学习成绩
12、的对比;4、提高了学习的兴趣;5、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6、提高了教学效果;7、提高了教师教育科研能力;8、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六、结论。培训反思 这次培训我很有收获:市二小的两环四步疑探式课堂教学模式获得陕西省基础教学教学成果一等奖。我带着崇拜和学习,在副校长谭洪模的讲座中终于知道了这个模式的结构:两环四步就是:提出问题(质疑、筛疑)、解决问题(探疑、实践)。也知道它在语文、数学中是怎么运用的,以及他所取得的成效。通过听两节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三角形的特性后我感触最深,在教学中教者是怎么让学生质疑、筛疑的?在教学中又是怎么通过学生探疑解决问题的、又是怎么运用于实践的?在教学设计中怎么运用这
13、两个环节和怎么实施四个步骤的。我听后回来准备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情况试着运用,学着运用、不懂的一定要想二小老师请教,一定要在四十分钟达到教学方法的改革,不断学习,模仿和尝试,最后创新,让数学课堂真正成为一个高效的课堂。校本培训之二培训题目“微课题”研修交流活动培训时间2014.5、27培训地点旬阳吕河中心校主讲教师刘玉殿培训课时5课时培训主要内容一、我校“微型课”背景及理念。1、概念:微型科研指把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2、研究地的背景。3、“微型课题”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以及课题,对策及研究收获即成果。 问题及课题(筛选、分析、教学行为,解决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对策即研
14、究:探索过程;收获即成果;(感悟、反思、随笔、日记、教育叙事)4、特点:小小切口(时间短、范围广、手段方法多、资料多样);短周期短;实-有效、真实。5、途径:教学事件、困境中、共同同伴感兴趣、自身学习、学校的主课题下。6、文本成果:初级-反思日记、随笔。;中级三种教学案例。高级-报告、论文。二、我校微型课型研究的具体做法:(一)研究组员责任落实齐参与;(二)研究策略:微型科研三部曲;(三)流程:1、确立课题;2、预设目标;3、设计步骤;4、主题学习;5、研究实施;6、总结成果。三、后期设想:培训反思这次到吕河中心学校参加听课、评课议课、研修主题报告后,我收获了很多很多,我对“微型课题”校本研修
15、的理解了一点:方法是问题(聚焦问题、生成课题)、设计(预设目标、搜寻思路)、行动(学、思、行)、总结(反思、解释)。“微型课题”校本研修就是问题即课题、对策及研究、收获即成果。特点是:小、短、实。途径:事件(教学、教育)困境中、同伴共同学习研究。尤其“一课二上”为主题研究,我通过学习知道了教学案例的主要研究的流程是:案例背景-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课后反思-教学设计-再次实施-依然存在的困惑-再次进行上课。集体备课由一个老师讲课,同伴听、评议、进行“第二次开课,对比分析、交流,进行“第三次开课”成为课例研究成果。我想了就很多,也学了很多,觉得自己应当好好尝试一下,先模仿在组自己的路子,我决定应当
16、平时应当这样做,这样就能够发现问题找到研究的主题,确定研究的专题,然后再围绕主题上课,再进行一课两上的课例研究,和同伴交流评价,修改再上,这样做可以提高自己的教研业务水平,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教研专题研究也落到实处了,做一个自己真正的主题研修工作。公开课教学设计一执教年级四年级一班学科数学教学内容三角形内角和公开课范围校内同级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内角和教学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
17、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做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让学生在观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目标:1. 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索三角形的内角和的过程,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能运用这一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2. 使学生在观察、操作、分析、猜想、验证、合作、交流等具体活动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考能力。3. 使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探索数学规律的乐趣,产生喜欢数学的积极情感,培养积极与他人合作的意识。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一知识的形成、发
18、展和应用的全过程。教学难点: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并运用这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两个 量角器三角尺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揭示课题1.导言:“同学们,这几天我们都在研究什么知识?能说说你们都学过了了哪些三角形的知识吗?2.就这么简单的一个三角形我们就得出了那么多的知识.数学知识真的神奇.3.课件出示数学故事4.认识三角形的内角,内角的和。(1)讲三角形的内角(课件出示)学生动手画。(2).自主得出内角和的概念。5.板书课题:三角形内角的和设计思想:回忆已经学过的三角形知识为
19、新内容进行铺垫。同时,也为知识的迁移作了伏笔。课标强调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一个主动构建过程。动建构的过程。)二、猜想验证,探究规律(一).引发猜想1.师拿出两个三角板,问:它们是什么三角形?各个角是多少度?2.请大家拿出自己的两个三角尺,根据刚才说的三个角的度数,求出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的和。3.猜想:(1).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呢,现在你来猜一猜.(学生猜想)(2).小结:研究数学问题就要像这样,既能大胆地猜想,又敢于对结论提出质疑.你能说清楚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的理由吗?是的,由猜想得出的结论往往是不可靠的,需要我们进一步去验证。同学们能通过动手操作,想办法来验证自
20、己的猜想吗?(学生说想到的验证方法)(二). 验证规律1.量角求和法证明:(1)出示合作要求先听合作要求:画出各种类型的三角形,以小组为单位来量一量它们的内角,注意分工:最好两个人 量,一人记录,一人计算,看哪一小组完成的好?(2)学生听合作要求后分组合作,将各种三角形的内角和计算出来并填在小组活动记录表中。(观察哪组配合好)。(附表)三角形的名称 1 2 3 内角和的度数(1+2+3) 锐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3)指名汇报各组度量和计算内角和的结果。(课件出示)(4)观察:从大家量、算的结果中,你发现什么? 归纳小结:大家算出的三角形内角和都等于或接近180。(5)思考、讨论:
21、通过测量计算,我们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不一定等于180度,因为是测量所以能有误差,所以测量出的结果不是很准确。那么还有更好的方法能验证呢?设计思想:小组合作,选出不同类型的三角形进行实验。因此,实验的对象有较大的包容性,实验的结论有很强的可靠性。学生会完全信服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普遍规律。学生心中激起了层层思考的涟漪,课堂气氛既紧张又活跃,发言争先恐后。(三)验证推测:1.引导学生回忆,我们把180度的角叫什么角?不用测量,能不能用其它的方法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呢?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把你的想法与同伴进行交流,然后选用一种方法进行验证。看谁最先发现其中的“奥秘”。 (1)
22、小组合作,讨论验证方法。适时指导。(2)汇报验证方法、结果。方法一:拼一拼“180是一个什么角?想一想,怎样可以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拼在一起?学生动手操作并汇报。 (演示课件)。师: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凑到了一起,拼成了一个大角,角的两条边是不是在一条直线上呢?看起来挺像的,但在操作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误差,有时会差一点点,谁还有别的方法确定三角形的内角和一定是180?方法二:折拼的方法(课件出示)学生汇报后师小结:我们要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实际上就是想办法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凑到一起,像剪和折的方法,看三个内角拼到一起是不是180,都是借助我们学过的平角解决的问题。 方法三:分的方法。1.把一个长方
23、形沿对角线分成两个三角形。2.你认为这种方法好不好?我们看看是不是这么回事。教师(演示课件):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内角和等于360,一个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师小结:这种方法避免了在剪拼过程中由于操作出现的误差,非常准确的说明了三角形的内角和一定是180度。(四)得出结论1.请学生把刚才研究的三角形举起来,看看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这三类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现在让我们用自豪的、肯定的语气读出我们的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设计思想:让学生经历了矛盾,发现问题后,再和小组的同学一起讨论、探究更好的验证方法,教师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自主参与剪、拼、撕、
24、折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经历猜想、验证、演示、汇报过程中解决问题,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2介绍帕斯卡。(1)帕斯卡的资料:(课件出示):(2)小结:帕斯卡为科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我们以后学习的知识中,也有很多定理是帕斯卡发现和验证的,还有很多知识就是这样被发现的。他12岁就发现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我们同学还不到12岁,看你能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也去探索和发现。(3)质疑问难: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解决。(4)游戏:猜角的度数(书中15题)三、拓展应用,深化创新1. 完成书中85页“做一做”。2.数学书88页第9、10题3.判断:(1).一个三角形最多有1个钝角(或1个直角),最少有两个锐角。
25、( )(2)、钝角三角形有内角和大于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 )(3)、把一个等腰三角形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小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90度。( )(4)、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和是90度。( )(5)、任何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 )4.(1)将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这个大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2)将一个大三角形分成两个小三角形,这两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分别是多少?5.拓展创新根据所学的知识,你能想办法求出下列图形的内角和吗? 四边形 五边形 六边形设计意图:练习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紧紧围绕三角形的内角和来进行,进一步加深了对三角形内角和的理解和运用,让学生
26、算等腰三角形风筝顶角的度数和等边三角形交通警示牌的度数,不但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最后,让学生求四边形、六边形的内角和的度数,不仅培养了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而且将所学知识进行了内化和升华。 五、总结反思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是怎样获取这些知识的?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你感觉学得怎么样?六、布置作业完成书中89页17题,发现规律后写在黑板上与大家交流。七、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内角和 量 拼 折 分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个人反思“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四节的内容。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关于三角形的认识的直接经验,形成了一些相应的三角
27、形知识和技能,这为感受、理解、抽象“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概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充分采用“挖掘教材资源,创造性的应用教材”这一数学策略。理清教材的内在联系,找准教材的知识脉络,预设出解决教材难点的策略。这节课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三角形内角和”的猜想-验证-推理-小结-应用的全过程。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获得数学经验。好课不是处处精彩,许老师在合理应用科学手段给学生以正确的学法指导上、善于做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能关注学生的认知结构和主动参与等方面做的非常好。在教学过程中的主线充分采
28、用了“猜一猜量一量拼拼折一折看一看”等在做中学的教学策略。在教学设计上主要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理念,努力构建动手操作探索型的课堂教学模式。给我的启示如下:一、巧用猜想,撞出学生思维的火花。 学生有没有探索的愿望和兴趣,就看老师有没有解决教材难点的策略。当学生在脑海中没有形成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的表象时,采用大胆的猜想,把学生的思维放开。即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又为后边的探索和验证活动起了启下和导向的作用。二、找准时机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本节课安排了几次操作活动。为学生营造了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课堂气氛。即关注了学生的个人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又注重了学生的个体感悟,强调情感体验的
29、过程。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逐步获得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这一难点新知。 1在得出三角形内角和规律前进行的第一次“量一量、算一算”的动手实践操作 2在初步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规律之后,让学生通过“剪一剪、拼一拼”的实践操作来验证新知识。 这两个活动的安排的相同之处:都体现了学生在“在做中学”的数学策略。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有效的学习空间。再通过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来内化新知的难点。 不同之处:如,在得出三角形内角和规律前,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选择了量一量-算一算的学习方法,在学生实际操作出现误差时,帮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出现内角和偏差的原因是测量手段和工具误差造成的。在
30、初步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规律之后,又给学生提供的动手实践的机会,不仅提高了操作的效果,更重要的使“听数学”变为“做数学”。此处,许老师没有操之过急,而是,在学生形成统一的猜想即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后,她就把课堂大量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开展有针对性的数学探究活动。在活动中,先让学生用自己想出来的方法验证、再老师演示。最后,电脑演示。三个层次的动手实践,步步相扣形成以个正确的表象。把放和引有机的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从不同的途径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但让每个学生自主参与验证活动,而且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分析、推理和想象活动过程中解决问题,发展空间观念和论证推理
31、能力。其次,注重了演示法和观察法的运用。借助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演示和对实物的观察,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如何进行拼一拼的活动,增强了活动的有效性。为学生的有效学习上提供了一个正确的学法指导。做到了适当地解决教材难点的主题,可谓是找准了时机。注重数学源于生活,让学生在身边找三角形如:红领巾。说出计算的角度。 总之,我在把握教材难点的设计上,处处关注学生的学情、根据学生的学情来确定教学策略。主线就是在动手操作时,加强指导,巧妙组织,这样,就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同伴建议存在:练习题太多,设计一个游戏就可以了。板书设计简单了要重新调整,在画三角形不能画时,注意教师的语言,要说能画吗?
32、改进措施板书设计要改进,习题要减少,有些语言要调整。公开课教学设计之二执教年级四二学科数学教学内容三角形内角和公开课范围全校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内角和教学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中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做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让学生在观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目标:1.
33、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索三角形的内角和的过程,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能运用这一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2. 使学生在观察、操作、分析、猜想、验证、合作、交流等具体活动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考能力。3. 使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探索数学规律的乐趣,产生喜欢数学的积极情感,培养积极与他人合作的意识。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一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的全过程。教学难点: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并运用这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两个
34、 量角器三角尺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揭示课题1.导言:猜谜语。板书“三角形”再谈话导入“同学们,这几天我们都在研究什么知识?能说说你们都学过了了哪些三角形的知识吗?认识三角形的内角,讲角三角形的内角,自主得出内角和的概念板书“内角”设疑:画一个有两个直角或两个钝角的三角形,能画吗?2.就这么简单的一个三角形我们就得出了那么多的知识.数学知识真的神奇.我们来探究“三角形内角和”板书“和”设计思想:回忆已经学过的三角形知识为新内容进行铺垫。同时,也为知识的迁移作了伏笔。课标强调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一个主动构建过程。动建构的过程。)二、猜想验证,探究规律(一).猜一猜想一副三角板的
35、内角和多少度?板书180(一)验证:方法一:算一算:特殊三角形内角和1.师拿出两个三角板,问:它们是什么三角形?各个角是多少度?2.请大家拿出自己的两个三角尺,根据刚才说的三个角的度数,求出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3.猜想:(1).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呢,现在你来猜一猜.(学生猜想)(2).小结:研究数学问题就要像这样,既能大胆地猜想,又敢于对结论提出质疑.你能说清楚三角形的内角和等是的,由猜想得出的结论往往是不可靠的,需要我们进一步去验证。同学们能通过动手操作,想办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吗?(学生说想到的验证方法)(3)老师拿一个钝角三角形和一个锐角三角形猜猜它的内角和是多少?也是180吗?用
36、什么方法来验证呢?(二). 探索继续验证规律1.量角求和法证明:方法一:量一量、算一算(一般三角形)(1)出示合作要求先听合作要求:画出各种类型的三角形,以小组为单位来量一量它们的内角,注意分工:最好两个人 量,一人记录,一人计算,看哪一小组完成的好?(2)学生听合作要求后分组合作,将各种三角形的内角和计算出来并填在小组活动记录表中。(观察哪组配合好)。(附表)三角形的名称 1 2 3 内角和的度数(1+2+3) 锐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3)指名汇报各组度量和计算内角和的结果。会出现不同的答案,不一定是180度的要强调,由于做的图形和量的工具不同,有小误差可以不计。(课件出示)(4
37、)观察:从大家量、算的结果中,你发现什么?展示表格。 归纳小结:大家算出的三角形内角和都等于或接近180。(5)思考、讨论:通过测量计算,我们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不一定等于180度,因为是测量所以能有误差,所以测量出的结果不是很准确。那么还有更好的方法能验证呢?设计思想:小组合作,选出不同类型的三角形进行实验。因此,实验的对象有较大的包容性,实验的结论有很强的可靠性。学生会完全信服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普遍规律。学生心中激起了层层思考的涟漪,课堂气氛既紧张又活跃,发言争先恐后。(三)验证推测:1.引导学生回忆,我们把180度的角叫什么角?不用测量,能不能用其它的方法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38、度呢?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把你的想法与同伴进行交流,然后选用一种方法进行验证。看谁最先发现其中的“奥秘”。 (1)小组合作,讨论验证方法。适时指导。(2)汇报验证方法、结果。出现小误差,还能用什么来验证呢?方法二:撕一撕,拼一拼“180是一个什么角?想一想,怎样可以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拼在一起?学生动手操作并汇报。 (演示课件)。师: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凑到了一起,拼成了一个大角,角的两条边是不是在一条直线上呢?看起来挺像的,但在操作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误差,有时会差一点点,谁还有别的方法确定三角形的内角和一定是180?方法三:折一折,拼一拼的方法(课件出示)学生汇报后师小结:我们要研究三
39、角形的内角和,实际上就是想办法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凑到一起,像剪和折的方法,看三个内角拼到一起是不是180,都是借助我们学过的平角解决的问题。 方法四:分一分的方法。1.把一个长方形沿对角线分成两个三角形。2.你认为这种方法好不好?我们看看是不是这么回事。教师(演示课件):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内角和等于360,一个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师小结:这种方法避免了在剪拼过程中由于操作出现的误差,非常准确的说明了三角形的内角和一定是180度。(四)得出结论1.请学生把刚才研究的三角形举起来,看看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这三类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现在让我们用自豪的、肯定的语气读出我们的
40、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设计思想:让学生经历了矛盾,发现问题后,再和小组的同学一起讨论、探究更好的验证方法,教师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自主参与剪、拼、撕、折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经历猜想、验证、演示、汇报过程中解决问题,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2介绍帕斯卡。(1)帕斯卡的资料:(课件出示):(2)小结:帕斯卡为科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我们以后学习的知识中,也有很多定理是帕斯卡发现和验证的,还有很多知识就是这样被发现的。他12岁就发现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我们同学还不到12岁,看你能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也去探索和发现。(3)质疑问难: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解决开课的问题。三、
41、拓展应用,深化创新1. 完成书中85页“做一做”。2.数学书88页第9、10题、3、观察红领巾说出怎么计算内角和?渗透思想教育4.拓展创新根据所学的知识,你能想办法求出下列图形的内角和吗? 四边形 五边形 六边形 七变形设计意图:练习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紧紧围绕三角形的内角和来进行,进一步加深了对三角形内角和的理解和运用,让学生算等腰三角形风筝顶角的度数和等边三角形交通警示牌的度数,不但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最后,让学生求四边形、六边形的内角和的度数,不仅培养了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而且将所学知识进行了内化和升华。 五、总结反思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是
42、怎样获取这些知识的?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你感觉学得怎么样?六、布置作业完成书中89页17题,发现规律后写在黑板上与大家交流。七、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内角和量 (贴图)直角三角形 是180 撕 锐角三角形拼 钝角三角形分个人反思“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四节的内容。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关于三角形的认识的直接经验,形成了一些相应的三角形知识和技能,这为感受、理解、抽象“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概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充分采用“挖掘教材资源,创造性的应用教材”这一数学策略。理清教材的内在联系,找准教材的知识脉络,预设出解决教材难点的策略。这节课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
43、,让学生亲身经历“三角形内角和”的猜想-验证-推理-小结-应用的全过程。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获得数学经验。好课不是处处精彩,许老师在合理应用科学手段给学生以正确的学法指导上、善于做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能关注学生的认知结构和主动参与等方面做的非常好。在教学过程中的主线充分采用了“猜一猜量一量拼拼折一折看一看”等在做中学的教学策略。在教学设计上主要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理念,努力构建动手操作探索型的课堂教学模式。给我的启示如下:一、巧用猜想,撞出学生思维的火花。 学生有没有探索的愿望和兴趣,就看老师有没有解决教材难
44、点的策略。当学生在脑海中没有形成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的表象时,由特殊三角形让学生观察知道三角形内角和180,那么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是不是也是180呢?让学生采用大胆的猜想,把学生的思维放开。即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又为后边的探索和验证活动起了启下和导向的作用。二、找准时机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本节课安排了几次操作活动。为学生营造了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课堂气氛。即关注了学生的个人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又注重了学生的个体感悟,强调情感体验的过程。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逐步获得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这一难点新知。 1在得出特殊三角形内角和规律前进行一般三角形的第一次“量一量、算一算”的动手实践操作。2在初步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规律之后,让学生通过“剪一剪、拼一拼”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平角,让学生自主探索。实践操作来验证新知识。渗透转化思想。 这两个活动的安排的相同之处:都体现了学生在“在做中学”的数学策略。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有效的学习空间。再通过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来内化新知的难点。 不同之处:如,在得出三角形内角和规律前,学生在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