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1 ,大小:852KB ,
资源ID:3760183      下载积分:8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376018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丰****】。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丰****】,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上海高二生物会考知识点整理-生物考点25-50复习课程.doc)为本站上传会员【丰****】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上海高二生物会考知识点整理-生物考点25-50复习课程.doc

1、上海高二生物会考知识点整理 。生物考点2550精品文档二十五、光合作用的概念、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光反应与暗反应两个阶段的特点与联系、总反应式、实质及意义(理解)1、概念:叶绿体吸收并利用光能,将CO2和水合成有机物并释放O2,将光能转换成化学能的过程。2、光反应与暗反应(卡尔文循环)的特点与联系(1)场所:光反应在叶绿体类囊体膜上;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CO2(2)条件:光反应需要光、色素、酶;暗反应需要许多有关的酶。(3)物质变化:光反应发生水的光解和ATP 、NADPH的形成;暗反应发生CO2的固定和C3化合物的还原(4)能量变化:光发应中光能 ATP、NADPH中活跃的化学能;暗

2、反应中ATP、NADPH中活跃的化学能 糖中稳定的化学能3、方程式 光能CO2 + H2O C6H12O6 + H2O + O2 叶绿体(葡萄糖中:C来自CO2,H来自H2O,O来自CO2;O2来自H2O中的O)4、光反应与暗反应联系光反应产物NADPH是暗反应中C3化合物还原的还原剂,ATP为C3还原提供了能量,暗反应产生的ADP和Pi,NADP+为光反应形成ATP、NADPH提供了原料5、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1)提供了物质来源和能量来源 (2)维持大气中氧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二十六、光照强度、CO2浓度和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掌握)1、光照强度影响光反应2、CO2浓度影响暗反应3、

3、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主要影响暗反应 饱和点 光照强度、CO2浓度二十七、细胞呼吸的概念(知道)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氧化分解,生成CO2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二十八、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概念(理解)有氧呼吸(主要方式)无氧呼吸有氧无氧或缺氧彻底分解有机物不彻底分解有机物CO2和H2O乳酸或酒精和CO2释放大量能量释放少量能量二十九、有氧呼吸的进行场所、必要条件和基本过程(理解)1、场所:先细胞质基质,后线粒体(主要在线粒体)2、必要条件:O2、酶3、基本过程:第一阶段:(细胞质基质)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脱下少量的H和能量 糖酵解 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丙酮酸彻底分解为

4、CO2,脱下大量H和能量 三羧酸循环 (线粒体内膜)所有脱下的H与进入线粒体的O2合成水,并合成大量能量4、总反应式: 酶 C6H12O6 + H2O + O2 CO2 + H2O + 大量能量三十、无氧呼吸的类型和基本过程(理解)1、类型:微生物的无氧呼吸(也称发酵)(1) 酶C6H12O6 CO2 + C2H5OH + 少量能量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无氧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酿酒原理)高等植物水淹条件下,酒精发酵中毒死亡(2) 酶C6H12O6 C3H6O3 + 少量能量骨骼肌剧烈运动,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而肌肉酸痛 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乳酸发酵)动物、马铃薯块茎、玉米胚无氧呼

5、吸产生乳酸2、基本过程(1)全部过程在细胞质基质(2)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同有氧呼吸(亦为糖酵解,产生丙酮酸)三十一、无氧呼吸的应用(知道)酿酒、制作酸奶、泡菜三十二、生物体内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的转变关系(知道)1、糖类代谢合成转化转变合成氧化分解葡糖糖(血糖)CO2+H2O+能量肝糖原肌糖原脂肪等消化吸收食物中的糖类分解肝糖原非糖物质2、脂肪代谢消化吸收脂肪酸 丙酮酸分解食物中的脂肪CO2+H2O+能量甘油 三羧酸循环分解脂肪储存皮下、肠系膜、乳汁储存的脂肪转变转化糖类、氨基酸等糖类等3、蛋白质代谢分解转化生成非必需转氨基作用脱氨基作用合成氨基酸组织蛋白质、酶含氮部分不含氮部分新的

6、氨基酸消化吸收食物中的蛋白质分解组织蛋白氨基转换尿素糖类、脂肪CO2+H2O+能量4糖类脂肪氨基酸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的转变关系三十三、合理营养及其意义(知道)1、人体健康所需要的七大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前3个为能源物质)。2、合理营养:人体摄入的食物中七大营养物质种类齐全、摄入量及其比例应符合人体营养要求。三十四、生物体获取外界信息的几种方式(知道)多细胞动物以特定感受器(物理感受器和化学感受器)获取信息。1、动物体对物理信息的获取(1)皮肤感受器:痛感受器、接触感受器、温度感受器、压力感受器(2)光感受器:视细胞眼球:视网膜(最内层)具感光的视细胞可

7、以将光能转化为电信号由视神经传到脑的视觉中枢产生视觉。晶状体:折光、聚焦光线投射到视网膜成像(3)声波感受器:耳蜗平衡感受器:前庭器(4)其他物理感受器:鱼类侧线(方位感受器)、蛇的颊窝(热感受器)等2、动物对化学信息的获取(1)脊椎动物:嗅细胞(嗅觉感受器)、味细胞(味觉感受器)(2)昆虫:味觉分布于口器;感受气味的毛分布于触角三十五、反射的概念及结构基础(理解)1、反射的概念: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动物体对外界和体内各种刺激信息的反应。2、反射弧: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注意:反射弧缺一不可,前2者之一受损,无感觉、无反应;后2者之一受损,有感觉、无反应

8、三十六、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上的传导(理解)1、静息电位:外正内负(即膜内负电位,膜外正电位)2、动作电位(刺激后产生):外负内正3、兴奋在神经元内传导方向与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一致(由兴奋区域未兴奋区域)4、神经信息在神经元内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传导是双向的三十七、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式(理解)1、 神经信号在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 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它由高尔基体 分泌) 突 突触前膜(即上一神经元轴突末梢)触 突触间隙(在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之间) 突触后膜(即下一神经元树突或细胞体膜, 上有蛋白质受体接受神经递质的信号)2、传递过程:神经冲动传递到突触前膜时,突触小泡(由高尔基体

9、产生)和突触前膜融合(细胞膜的一定流动性),释放出神经递质(胞吐) ,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引起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发生变化,兴奋由此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导方向是单向的: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原因: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突触后膜接收。三十八、脊髓的调节功能、脑的高级调节功能(理解)1、脊髓是低级中枢,在脑的控制下调节基本反射活动。外围白质(神经纤维集合而成)中间灰质(神经元细胞体构成)正常情况下,脊髓的反射活动总是在脑的控制下进行2、脑的高级调节功能条件反射(1)大脑外层为灰质,称为大脑皮质,是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质分布较多功能区,其中的语言中枢是人类特有

10、的)(2)反射分类:A、非条件反射(先天具备的能力)如:膝跳反射等 B、条件反射(后天培养)会发生改变,如:望梅止渴(3)条件反射的建立A、条件反射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 B、建立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是强化三十九、人体的主要激素及其调节功能(理解)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泌后直接进入血液循环作用于器官。1、肾上腺:肾上腺皮质激素调节水、盐、糖的代谢。 肾上腺素在特殊情况(失血、剧烈运动、紧张等)下分泌增加,使人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呼吸加快、血糖增加。2、甲状腺:A、分泌甲状腺素(以碘作为原料)。 B、作用:促进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兴奋中枢神经系统。 C、表现:成人甲状腺素分泌过多为甲亢,消廋易激动;

11、 婴幼儿时期较少:呆小症3、 胰岛:A、分泌胰岛素、胰高血糖素,两者相互拮抗。 B、作用:饭后,血糖升高,胰岛素分泌,促使血糖合成糖原。 饥饿,血糖降低,胰高血糖素分泌,促使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肾上腺素协同作用) C、表现:如果胰岛素含量持久不足糖尿病 (可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4、生殖腺:A、作用:生成生殖细胞、维持第二性征的发育 (精巢:睾丸酮。卵巢:雌激素和黄体酮)5、垂体:A、分泌生长激素 作用:调节新陈代谢、生长发育) B、分泌促激素(促甲状腺素、促肾上腺素、促性激素) 作用:能调节其他内分泌腺的分泌四十、内分泌系统中信息的传递和调节特点(理解)1、激素的调节特点:特异性:与靶细胞表面

12、受体有关;高效性:含量少,但作用显著2、激素的反馈调节:由后一步反应影响和调整前一步或几步反应速率的调节方式。其中起到促进作用的为正反馈,抑制作用的为负反馈。3、负反馈是激素调节的基本方式四十一、细胞识别、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和抗原概念(知道)1、细胞识别:动物对自己和异己细胞以及物质的识别。功能与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有关。2、抗原:被免疫系统排斥的物质,多为外源性(细菌、疫苗等),少数为内源性(自身衰老、损伤的细胞)3、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1)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2)特异性免疫:受抗原性异物刺激后获得的防御机制。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1对所有病原体都起作用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

13、异物)起作用2无专一性具有专一性3生来就有的后天逐渐形成的四十二、巨噬细胞、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的免疫作用(知道)1、免疫系统(其中第一、二道防线为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为特异性免疫)第一道:完整的皮肤和黏膜阻挡病原体和有毒物质进入,并分泌杀菌物质。第二道:巨噬细胞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溶菌酶、蛋白水解酶)第三道:B淋巴细胞分化形成的浆细胞产生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清除抗原。 T淋巴细胞与抗原细胞接触,改变其细胞通透性,释放抗原;释放淋巴因子清除抗原。免疫过程图解2、B淋巴细胞的免疫作用体液免疫 抗体:由浆细胞产生和分泌的免疫球蛋白。 作用:杀死病原体或促使巨噬细胞吞噬病原体。 一种抗体只

14、能与一种相应的抗原发生反应。 3、T淋巴细胞的免疫作用细胞免疫致敏T细胞的作用:A.分泌淋巴因子杀死抗原细胞B.与抗原细胞密切接触导致其细胞膜通透性增大而死亡项目B 淋巴细胞 T 淋巴细胞 免疫类型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作用对象抗 原抗原细胞产生效应细胞浆细胞致敏T细胞产生效应方式浆细胞产生抗体消灭抗原致敏T细胞释放淋巴因子杀死抗原细胞,与抗原细胞接触,改变其通透性使其裂解死亡。4、初次免疫反应和二次免疫反应 二次免疫反应比初次免疫反应更快更强四十三、疫苗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原理(知道)1、天然免疫:患传染病后获得的免疫(如得过天花、水痘后获得免疫抗体)2、人工免疫:A、用人工的方法使人体获得免疫力。

15、 B、方式:接种疫苗(即用细菌、病毒、肿瘤细胞等制成灭活的或减毒的制剂)3、人类获得免疫力的原理:通过注射毒力低或减毒的疫苗,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当相同抗原再次入侵人体的时候,机体能迅速进行二次免疫,即产生大量相应的抗体和致敏T细胞。免疫时间更短,效果更好。4、接种对象:最易发病、受疾病威胁最大的人群四十四、植物内信息的传递和调节(理解)1、生长素的化学本质:吲哚乙酸l 感光部位和分泌生长素部位:胚芽鞘尖端;l 发生弯曲的部位:尖端以下部位。l 生长素大多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尖端、发育着的种子), 而趋向衰老的细胞组织和器官中则较少分布。2、向光弯曲:A、原理:胚芽鞘受单侧光作用,使

16、向光侧生长素向背光侧移动,致使背光侧细胞的生长较快,所以植物表现为向光弯曲。B、植物的向光性是生长素分布不均衡,导致生长不均衡的结果。3、生长素调节作用的两重性: 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 (超过最适浓度)抑制生长、 甚至死亡。4、顶端优势: A、原理: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 输送,使侧芽因积累较多 生长素而抑制生长。 B、举例:松树的宝塔形;茶叶摘心就是为去除顶端优势,使枝叶繁茂。5、天然植物激素的类型及作用:A、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对植物的生长、细胞的伸长、分裂、分化有促进作用。B、脱落酸、乙烯:抑制细胞的伸长和分裂,促进器官的成熟、衰老。6、植物激素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1)促进扦插枝

17、条生根(2)促进果实的发育:用生长素处理未受粉的雌蕊的柱头,子房也能正常发育成果实,但没有种子,即得无耔果实。(无耔番茄、无耔黄瓜)(3)防止落花落果(4)其他:如乙烯催熟香蕉、赤霉素促进大麦种子萌发等。四十五、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理解)1噬菌体的特点噬菌体是 寄生在 细菌体内的一类病毒。由DNA 和 蛋白质两种化合物组成。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实验方法:同位素示踪法 用35S标记噬菌体蛋白质,32P标记DNA实验过程:吸附注入复制组装释放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3只有少数生物(有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绝大多数 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DNA是主要遗传物

18、质。四十六、染色体、DNA与基因的关系(知道)1遗传信息碱基对(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种类:4n(n代表碱基对)。2基因 概念:基因是遗传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 基因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不同,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不同。 功能:控制蛋白质合成。 生物体的性状主要通过蛋白质来体现的,所以基因决定性状。3关系:染色体(DNA+蛋白质) DNA 基因 脱氧核糖核苷酸四十七、DNA分子的化学组成和碱基配对原则(理解)1DNA(双链)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2DNA分子结构:双螺旋结构3脱氧核苷酸组成: 磷酸+脱氧核糖+含氮碱基(腺嘌呤A、胸腺嘧啶T、鸟嘌呤G、胞嘧啶C)

19、4配对原则:A与T、G与C配对(碱基之间通过氢键相连)四十八、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理解)1两个脱氧核苷酸之间以磷酸和脱氧核糖相连接22条脱氧核苷酸链碱基对以氢键连接四十九、DNA分子的稳定性和多样性在结构上的体现(理解)1DNA分子的稳定性:独特的双螺旋结构、碱基互补配对2DNA分子的多样性: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五十、遗传物质的自我复制特点(知道)1DNA复制: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过程2DNA复制方式:半保留复制3DNA复制的过程(1)时间: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基因突变就发生在该期)(2)模板:DNA的一条脱氧核糖核苷酸链 原料:游离的脱氧核糖核苷酸 条件:酶(解旋酶和聚合酶)、能量 特点:边解旋边复制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