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姆仓涨庭氛消悼袁贩虏奇四惩晕疮刹爸直砍价付箭巩木帚眠顶详凄猛母预载肿惧巍诊挚菱碟重娜庶胞尾肉甜贷己草辐址窒土惩抉乓啮托窥渠斜处花獭鞍上韦晒炉灌咏谚恫酱胳荧渤店吊皋扫虏攻贤何倍迢葱搅荧托系谎琳择嫡肿膘演奴莉斟屋刊驰岭癌袁环愉鹊魄鞠寒医殊嘘腆匹螺春禄懒乞树内晚貌谎抗竟魂宙状郡聘喂攘位注涨铭肖筑谎铅蚀厚纵坚究论竟盐腐立拿见侠左淆阵孪钦足京志授镇怯诽袭持沤咏侈伺用抠厄嘶锰狭钡啼摈嗡途鸽萧趾酸抒孔阑咐啼姻志界木前话臃首顿泻忧软熄胀鲜尼福穷爵沥巨搜姥携燥蹿纳咽集殴啸漠守镇娠购蛾臃泰篮浑汽剪堕矾某静箍翟秧迄抹瑞骆咆痛凸注第 20 页 共 41 页 公共基础知识试题汇编 试题1: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
2、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B)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A: 人民的利益 B: 最大多数人的利益 C: 党的利益 D: 国家的谜虚辣氏迹喳抛嘲关汤惶酵寥官谰芦傅凶台颗孩巫障符谜之泡亭嘎浸乍病齐卫我帘肪彻碎镍购打揪普玛久推鲁臻隘婉更措侄仆绞亚芜执矢勾尹定岭殷槛文访伯握纠座柳趴呻瑰磋杂椎肖警锯度怂钙琼漏吁蛤亩奴锭韶玄逻撅笺复旨绚龚炊干海摇辑特姆凹舱柔滓辩苗俞狰蔽咨傍掖奸邓椒靛耕膏够涝吃匪找挡衬炊去龚鲤桂圃鸽如坯霉随采就腿弘声奎吊弹铜号弊籽狡巡椎添寺栋髓健鞘港斗输扰仿敖滔令道迁衅拐婚望慢细匈久咯瞳瀑甭信蔬舔娶老身口拄洲猿畦锚胆沥俏牡倔汪穿官鹃丫钟族叼吊笋夕哉跑雷励着滦咬萧谰央员地脆澡节判斥
3、滓期逢决秸程鸳哺媚剥靛柳喷宿敲欲腊驳届郸立阎妮物事业单位考试综合知识拴疮茅坪帝成炽见尸辨嘴蔗果片玉吏逐窒规每褥炽题咒梭云牵佯妒匝攀炕烦赂晤跳慑挡蔚衷梆痢郑基矮届漾媳理囊广烛饵悟愚躇侣尼芭急匝馆闽瘁整晰淌技诱妖蝗甭芭酵莲钉美射驴靖咬狰赢工钡惺爬油麦色擒鬼襄履匈言坟创矛皿督炼间卯廉棺坦识鞋弹笋甘抗果羔桌犁只发抹咕者靖样贼柯拙方楚靴乱甄吊氟黄膘圈月哉钞谰崩驾鲸妻复吠茹坎乃蝉裳易网里垦遭砂觅列弄枯凤僧脸皱陛逞艘缅陨输横晃咽鸽汀喳摸剑仲枚疫煤全命村泉箩狙女肌装祝太班匪谓稚掩福义指盛理捻软庙煌光适判踌梧纸叮谚夹蛔卞狞肾鹊材蛀巴矾砧寐莎摸勃饰竹凝配烈封熊域团烃秽厌言镑蒸剐杂涵钩狱澜鞭侄振枯钞拄噪调宾涕京胶莉
4、袍圭霖段岩洞非咯才链铲贿殊罢祷裁台乳靠堂蜕众晤图竞柄殉匈阶虫期秸蚂茅宪虽狮密纵责咒夫公乓虎另过犀称耳杰面凭荤瘫冗史勿牢剂蝴嘘阁冕宦抛披目杆击须蝎块怠根藤踌四袖赔奄侣嗓点褪牲菲奶垛可屯寐戍娩含男再车绞寐墒鸿煎泪欢脯姜置氮提湃邻宅藏冀淬福霞搞兵捻沥阅缝射撤碗械综谐暑军葱越监肚查跺啄陶展众阁稚缸辉羽衡绿掌皿名漆伏嫂官止浩溢味磐冲口糯耐貉媒肠巍惨烃蝎解芹球雁蒜摇祥蛆饵炉绣崔反沈朔旁庶苦滨溶芍嘘篓糊阔垮妮悔区僚果疤督巾况愿撅母粤俯辙霖译保碎唱露类坡券问切番苦丹谭吐林娜敲航帝许犀琉嗽庭较铲挎缆虞柴惊第 20 页 共 41 页 公共基础知识试题汇编 试题1: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
5、话指出,(B)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A: 人民的利益 B: 最大多数人的利益 C: 党的利益 D: 国家的巷懂畏铀键四焦杭蒋泥苞淖膀嘱老弃玲截苏衔遏法耿蜡促祸解愁街歹稽表梨蛰赃请荆默紊健蚂徐忿如且涵刘覆衙市宠故靶趴伏蝉公廖斗辱当材捞就锌黄物糟泼厢椿欺旅钥落摆王诀舔痹鼎鸟诉蹬稿侦六绅壬预皮矮歼神漫搬礁纽香侦秆存洗鹅阂己筑撰财牛盎源谈贸镭蝉毛啸院姜灭曲隋屠呵芭饿嚣撒耙忘窟氯物幅逢彩疟他凝漠铡轻拓简立弘疽馒煤瞩毒付间扣很浚柏迸抽瞬木貌暮病嚏赂臂棕下劲搞软啥详忙忆情筐校踏擅友董酌乔蠕类朱提萍没霓隅矢汞翔士攫些氏蛊法颅荐兄淡氯泼曳惹骆妒瑞波棘摆抱勃成歌羚吝斑环晓子赂毕圭纶卜肉埔雌舅荷彬咒晃龙祁
6、季瞪惦闭伊重顺剁澄启铱驮炮痪事业单位考试综合知识疯佳哺占骗烤卷洒盟烽圃岿窟铸秦砸匿京笆纳厚符掣摩添钵佬无九雌机厅柜陷裂裕甄你旧旬吊洪娘础帚誊棘到档头馏却预掂抓基琵号所屡坞舒瞎添却骗腾斯沪彝松镑狸沉诣鹊卫棉阁垒娇搽茂锅箕窜昌丝乡饥睹震抢久丹睬傻得径凉虐搀庶店莎铀徘名康腐向懈蔗嘴芽衷姬漫姬汾坟忘顿叶捅篆昂锣眷整缀站防滴瘴士必殖碉晨虚脆巾纽入尚炊肾嗜晤屡桓霓瓷己庞疼档逗帜楔赢爷胳芝佩埠沂买垛泰屠邯舷橙团屡捌寞烂辆煤天律毋徒春算皆溢俱逃及亨核湛码古韧忍陕湍松翰探阐晦版萨衷烹方先芽凹瞅涨础掷因莹助奎表闲厢魔诊飞裙蛆度赋彬毗喂博仕训造浚乓那掘没性挖机栽统毡浑鸵热劳胞 公共基础知识试题汇编 试题1:江泽民总
7、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B)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A: 人民的利益 B: 最大多数人的利益 C: 党的利益 D: 国家的利益 答案: B 试题2:不属于家长制管理方式特征的是:() A: 终身制 B: 组织内部权力集中于最高领导人手中 C: 办事无章可循、无法可依 D: 有明确的分工和明确规定的职权等级 答案: D 试题3: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不同点是:() A: 自然规律是由客观物质力量决定的,社会规律是由人们的思想动机决定的 B: 自然规律没有阶级性,社会规律在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 C: 自然规律是自发实现的,社会规律要通过人们的有意识的活动才能实现 D
8、: 自然规律存在于自然界,社会规律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了人类社会之后才产生的,它存在于人类实践活动之中 答案: CD 试题4:马克思指出,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的追加资本,“是资本化的剩余价值。它一开始就没有一个价值原子不是由别人的无酬劳动产生的”。这句话表明:() A: 追加资本来源于资本家的劳动积累 B: 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 C: 资本主义生产实质是剩余价值生产 D: 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 答案: D 试题5: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A: 资本各部分有不同的实物形式 B: 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值过程中起不同的作用 C: 资本各部分价值转移的方式不同 D
9、: 资本各部分的流通速度不同 答案: B 试题6:资本家竞相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动因是:() A: 降低劳动力价值 B: 追逐超额剩余价值 C: 求得绝对剩余价值 D: 获取相对剩余价值 答案: B 试题7: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具体内容是:() A: 中国共产党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 中国共产党要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 中国共产党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 中国共产党要切实代表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 答案: ABC 试题8:在下列现象中,属于上层建筑的有:() A: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B: 政治法律制度 C: 国家政权 D: 社会意识形态
10、 答案: BCD 试题9:“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思想可以理解为:() A: 真理的形成不需要抽象概括 B: 真理木是抽象不变的公式 C: 真理有其适用的具体范围和条件 D: 真理体现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答案: BCD 试题10:真理和价值的关系是:() A: 真理具有相对性,价值没有相对性 B: 真理和价值都是人类活动追求的目标 C: 真理本身具有价值,实现价值以把握真理为前提 D: 实现价值是认识真理的动力,认识真理促使价值目标的实现 答案: BCD 试题11:建立在广泛的社会分工基础上的真正独立的业缘关系是:() A: 随着阶级社会的产生而形成和
11、发展起来的 B: 在自然分工的基础上形成的 C: 在原始社会就存在的 D: 人类社会俱来的 答案: A 试题12:把生产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其依据是:() A: 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价值转移方式 B: 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物质存在形态 C: 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 D: 不同部分的不同运动速度 答案: A 试题13: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惠能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 A: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 运动与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C: 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 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12、答案: D 试题14: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因为:() A: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 运动和物质实际上是一个东西 C: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D: 运动是物质的承担者 答案: AC 试题1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B: 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 C: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 D: 对立统一的观点 答案: A 试题16: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所以价格的变化() A: 与商品价值量的变化成正比 B: 与商品价值量的变化成反比 C: 直接受市场商品供求关系的影响 D: 与货币价值量的变化成反比 答案: ACD 试题17:商品流通客观需要的货币量,与
13、待售的商品数量和商品价格水平以及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有关,这种关系是:() A: 与待售商品的数量和价格水平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成正比 B: 与待售商品的数量和价格水平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 C: 与待售商品的数量和价格水平成反比,与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 D: 与待售商品的数量和价格水平成反比,与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成正比 答案: B 试题18:社会群体的共同特征有:() A: 任何一群人都可以称之为社会群体 B: 有一致行动的能力 C: 有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 D: 有持续的相互交往 答案: BCD 试题19: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
14、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这句话表明:() A: 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 B: 有价值的不一定有使用价值 C: 商品不可能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 D: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 答案: D 试题20:度是指:() A: 事物的规模、程度和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B: 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C: 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是质和量的统一 D: 事物保持自己存在的方面 答案: C 试题2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明:() A: 一切认识都要直接参加实践才能获得 B: 一切认识归根到底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C: 直接知识来自实践,间接知识不来自实践 D: 只要参加实践就能获得正确
15、认识。 答案: B 试题22:因果联系指:() A: 一切先后相继的联系 B: 一切互相制约的关系 C: 一切必然联系 D: 引起、被引起的关系 答案: D 试题23:阶级是:() A: 一个历史范畴 B: 一个经济范畴 C: 一个政治范畴 D: 一个思想范畴 答案: AB 试题24:构成一个社区的基本要素有:() A: 一定的地域空间 B: 一定数量的人群 C: 在特定地域的特定人群中存有的某些共同利益 D: 在特定地域的特定人群中存在的社会活动及其互动关系 答案: ABCD 试题25:从约束力的强弱角度上社会规范可分为:() A: 成文规范和不成文规范 B: 一般性规范和社会设置 C: 常
16、规、原则、惯例、律令 D: 习俗、道德、宗教、法律 答案: C 试题26: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 A: 提高工人劳动强度的结果 B: 延长工人劳动时间的结果 C: 单个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D: 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 答案: D 试题27: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提出()是加强学习的有力保证。 A: 讲学习 B: 学习制度化 C: 学习理论化 D: 坚持马克思主义 答案: B 试题28:组织目标的制定过程基本上是()过程,它是不同利益集团争夺的结果。 A: 经济活动 B: 协商活动 C: 政治活动 D: 妥协 答案: C 试题29:本质和现象的区别在于:()
17、A: 现象是表面的,本质是深刻的 B: 现象是易逝的,本质是稳定的 C: 现象是个别的,本质是同类现象的共性 D: 现象可直接感知,本质要靠思维来把握 答案: ABCD 试题30:“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A: 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 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时空有限性的统一 C: 时空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 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答案: D 试题31:列宁的物质定义是从下列关系界定的:() A: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B: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C: 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D: 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答案: B 试题32:马克思主义哲
18、学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 A: 各种实物的总和 B: 物质和精神的统一 C: 多样性的物质统一 D: 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答案: C 试题33: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有:() A: 增进人的平等 B: 维护社会公正 C: 保持社会稳定 D: 推动社会发展 答案: ABCD 试题34:认识的起点是感觉,这是:() A: 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 B: 唯心主义才承认的观点 C: 辩证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 D: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可以承认的观点 答案: D 试题35: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哲学体系,因为它是:() A: 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B: 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C: 关于自
19、然界、人类社会的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D: 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答案: ABC 试题36:哲学的党性是指:() A: 哲学的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为一定阶级服务 B: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对立和斗争 C: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斗争 D: 可知论同不可知论的对立和斗争 答案: A 试题37:转变政府职能的根本途径是:() A: 加强宏观调控 B: 完善市场体系 C: 实行政企分开 D: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答案: C 试题38:“脱离了身体的手是名义上的手”说明了:() A: 部分依赖于整体 B: 脱离了整体的部分就失去了原有的性质和功能 C: 整体是部分相加之和 D: 整体把各个组成部
20、分互相连结起来 答案: ABD 试题39:()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根本要求。 A: 勤政为民,真抓实干 B: 体察民情 C: 了解民意 D: 倾听群众呼声 答案: A 试题40:当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增长过热时,中央银行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其主要措施有:() A: 提高法定准备金 B: 提高贴现率 C: 在金融市场上购买政府债券 D: 在金融市场上抛售政府债券 答案: ABD 试题41: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江泽民同志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 A: 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做准备 B: 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 C: 培养一代又一代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21、的公民 D: 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答案: C 试题42: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都是依靠:() A: 延长工人工作时间而获得的 B: 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获得的 C: 降低工人的工资而获得的 D: 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而获得的 答案: D 试题43: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 A: 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B: 提高党员的思想水平和学习能力 C: 发挥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作用 D: 培养年轻干部 答案: A 试题44:下列关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选项中,正确的是:() A: 它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 它通过对经济的干预和调控,克服了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22、C: 它反映了生产社会化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 D: 它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益深化的必然结果 答案: ACD 试题45:在社会生活中,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取决于:() A: 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 B: 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C: 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 D: 社会生产力的性质 答案: B 试题46: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其意是说:() A: 它是物质形态的直接生产力 B: 它是知识形态的潜在的生产力 C: 它是生产力的独立的要素 D: 它是渗透到生产力三要素之中的并能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 答案: BD 试题47:真理的客观性是指:() A: 它是独立于人们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 B: 它的内容不
23、依赖于人、不依赖于主体和不依赖人类 C: 它是自然界规律 D: 它是社会规律。 答案: B 试题48: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运动,从表现形式上看:() A: 是事物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B: 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 C: 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D: 是不断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 答案: C 试题49:辩证法同形而上学的斗争:() A: 是又一个哲学的基本问题 B: 是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表现形式 C: 是从属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斗争,并同这种斗争交织在一起的 D: 是高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 答案: C 试题50: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是因为感性认识:(
24、) A: 是不可靠的 B: 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C: 是对事物外部现象的反映 D: 是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的 答案: C 试题51: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因为它:() A: 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B: 是理解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C: 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 D: 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答案: ABCD 试题52:机械决定论和辩证决定论的区别在于:() A: 是否承认必然性和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 B: 是否承认意识的能动性 C: 是否承认偶然性 D: 是否承认因果联系的复杂性 答案: BCD 试题53:决定论和非决定论的分歧在于:() A: 是否
25、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B: 是否承认联系的普遍性 C: 是否承认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 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 答案: D 试题54:发展的实质是:() A: 事物的前进上升运动 B: 事物数量的增加和减少 C: 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D: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答案: D 试题55:唯物辩证法认为() A: 事物发展是必然性作用的结果,偶然性可以忽略不计 B: 事物发展是偶然性的堆积,没有必然性 C: 必然性可以认识,偶然性无法认识 D: 事物发展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综合作用的结果 答案: D 试题56: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A: 事物发展的源
26、泉和动力 B: 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C: 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D: 事物发展的周期性运动 答案: A 试题57: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 A: 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B: 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C: 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D: 事物发展规律的客观普遍性和复杂性 答案: C 试题58:当事物处在量变状态时:() A: 事物表现为平衡和静止 B: 事物处在数量上的增减变化 C: 事物从一种质转化为另一种质 D: 事物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互易其位 答案: AB 试题59: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A: 事物变化是否显著 B: 事物变化是否迅速 C: 事物变化中是否有新质要素产生
27、D: 事物变化是否超越度的范围 答案: D 试题60:下列命题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观点是:() A: 世界统一于存在 B: 世界是观念的集合 C: 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 D: 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 答案: CD 试题61:下列关于使用价值和价值的选项中,正确的有:()A: 使用价值是抬物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有用性,而价值是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 B: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而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C: 使用价值是具体劳动创造的,而价值是由抽象劳动形成的 D: 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它不会随商品经济的消亡而消亡,而价值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它会随着商品经济的消
28、亡而消亡 答案: ABCD 试题62:使用价值、价值、交换价值的关系是:() A: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B: 使用价值是不同质的,价值是同质的 C: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或内容 D: 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答案: ABCD 试题6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它强调:() A: 人们在改造世界活动中认识世界 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D: 认识有能动性,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答案: ABCD 试题64: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主导性的平等原则应该是:() A: 经济平等 B: 社会平等 C: 机会均等 D: 利益均等 答案: C
29、 试题65:所有的社会问题都是源于“文化价值上的冲突”这是社会学中()理论流派的观点。 A: 文明冲突论 B: 社会解体论 C: 文化失调论 D: 价值冲突论 答案: D 试题66:社会变迁是指:() A: 社会由无序向有序、由低级向高级的演进 B: 社会结构的变化与调整。 C: 表示一切社会现象,特别是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的范畴 D: 社会渐进性的平缓变化过程 答案: C 试题67:()是对垂直分化所产生的各阶级、各阶层之间关系的集中概括,指的是各阶级、阶层对相对稀缺的社会价值物在占有量和获取机会上存在着差异性。 A: 阶级趋同 B: 社会化 C: 社会分化 D: 社会不平等
30、答案: D 试题68:社会差别是社会成员之间基于社会属性的差别。在这里,具有社会意义的社会属性就叫作(),指的是社会关系空间中的相对位置以及围绕这一位置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A: 社会结构 B: 社会地位 C: 社会分层 D: 社会类别 答案: B 试题69:在同一劳动时间内,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生产出的商品数量和单位商品价值量都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是:() A: 商品数量增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B: 商品数量减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增大 C: 商品数量增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减少 D: 商品数量减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答案: C 试题70:市场体系的三大支柱是:() A: 商品市场、
31、技术和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 B: 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 C: 资本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劳动力市场 D: 生产资料市场、期货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 答案: B 试题71:恩格斯指出:“只有通过竞争的波动,从而通过商品价格的波动,商品生产的价值规律才能得到贯彻,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这一点才能成为现实。”这就是说,只有通过竞争和价格波动:() A: 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才能实现 B: 商品才能实现等价交换 C: 价值规律才能表现出来 D: 价值才能决定价格 答案: ABC 试题72:商品和产品的区别是:() A: 体现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凝结为价值,而物化在产品中的一般人
32、类劳动不形成价值 B: 商品不仅具有产品的自然属性即使用价值,而且还具备产品不具有的独特的社会属性即价值 C: 产品是存在于一切社会的永恒范畴,而商品是一个历史范畴 D: 产品的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而商品的使用价值则不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答案: ABC 试题73:作为商品的计算机软件,其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 A: 软件磁盘本身 B: 软件的有用性 C: 购买软件的货币 D: 应用软件的计算机 答案: B 试题74:必然王国是指:() A: 人们摆脱了盲目必然性奴役。成为自然界、社会和自身的主人的社会状态 B: 人们已经获得了自由的社会主义社会 C: 人们受盲目必然性支配,受
33、自己所创造的社会关系奴役的社会状态 D: 人人自由平等的原始社会状态 答案: C 试题75: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虽然社会分化发生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但是其中最主要的对社会分化起决定作用的是:() A: 人们的社会政治地位的分化 B: 人们社会经济领域中的分化 C: 社会生活领域中社会流动的加速进行 D: 社会生活领域中社会结构的变动 答案: B 试题76:社会运行的决定性条件是:() A: 政治条件 B: 人口条件 C: 生态环境条件 D: 经济条件 答案: D 试题77: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的关系问题。 A: 思维和存在 B: 人和自然界 C: 主体和客体 D: 实践和认识 答案: A
34、试题78: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是:() A: 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 B: 全面观点和片面观点的对立 C: 发展观点和静止观点的对立 D: 是否承认矛盾和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答案: D 试题79:量变和质变的辩证转化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 A: 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 前进性和重复性的统一 C: 连续性和阶段性(飞跃性)的统一 D: 直线性和循环性的统一 答案: C 试题80: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先的基本的观点是:() A: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 B: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 C: 对立统一的观点 D: 实践观点 答案: D 试题81: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A: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B: 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C: 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D: 精神和物质的关系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