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预案编号: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单位:*股份有限公司版 本 号: 实行时间: 发 布 公 告为贯彻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股份有限公司环境安全应急体系,保证公司在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各项应急工作能快速启动、高效有序,避免和最大限度的减轻突发环境事件对环境导致的损失和危害,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现批准发布,自发布之日起实行。 批准人: 年 月 日 前 言突发环境事件具有发生忽然、扩散迅速、危害范围广的特点,污染物没有固定的排放方式和排放途径,事件也许对环境
2、导致严重污染和破坏,给人民的生命和国家财产导致重大损失,为有效防范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及时、合理处置也许发生的各类重大、特大突发环境事件,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及正常生产、生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相关规定和河北省、石家庄市环境保护部门的有关规定,公司制定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预案重要有突发环境事件防止、响应、应急、报告、处置等内容,重点加强生产、储存、运送、使用等各个环节危险化学品的平常管理和安全防范工作,严防各种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规范和强化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以防止发生为重点,逐步完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处置及善后工作机制,建立公司防范有力、指挥有序、快
3、速高效和统一协调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体系。该预案由*股份有限公司制定,有公司董事长批准发布及实行.目 录1.总则1.1编制目的71.2编制依据71.3合用范围71.4预案体系71.5工作原则72.公司基本情况2.1公司概况82.2地理位置及气候情况82.2.1地表水系概况82.2.2水文地质82.3生产概况(涉及生产规模、现状、生产工艺等)82.4排污状况102.5周边的交通状况102.6周边环境敏感点和保护目的103.环境风险分析3.1环境风险辨认 103.2环境风险目的拟定 103.2.1风险目的 103.3事故类型及潜在环境风险预期 103.3.1风险目的事故类型及风险预期 104.应
4、急组织体系及职责4.1应急救援体系 114.1.1公司应急酒指挥小组 114.1.2应急响应中心 114.1.3现场应急指挥部 114.1.4专家组 114.1.5各应急救援小组 114.2职责 124.2.1应急指挥中心 124.2.1.1总指挥 124.2.1.2副总指挥 124.2.2现场应急指挥部 124.2.3应急响应中心 124.2.4重大环境危险源控制组 124.2.5人员抢救组 124.2.6灭火救援组 124.2.7安全疏散组 124.2.8安全警戒组 134.2.9环境监测组 135.防止与预警5.1防止工作 135.2风险源监控与预警 135.2.1风险目的监控与预警 1
5、35.3预警及响应措施135.3.1预警分级135.3.2启动条件135.4预警解除146.应急响应6.1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分级146.2应急响应工作流程156.2.1响应流程图156.3公司环境应急响应分级156.3.1橙色响应级别启动条件156.3.2黄色响应级别启动条件166.3.3蓝色响应级别启动条件166.4启动预案 166.4.1预案分级166.4.2启动条件166.5信息报告与解决 176.5.1内部报告 176.5.1.1 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176.5.1.2信息报告的形式及条件 176.5.1.3事件信息的通报流程 176.5.2信息上报 186.5.2.1事件信息上报的部门
6、 186.5.2.2事件报告时限和程序 186.5.2.3事件报告方式和内容 186.5.3信息通报及请求支援 186.5.3.1通报也许遭受事件影响的单位 186.5.3.2请求相关救援单位支持 186.6应急准备 196.6.1下达启动预案命令 196.6.2召开应急会议 196.7应急监测 196.7.1应急监测规定 196.7.2应急监测实行 196.7.3应急监测内容及方案 196.8应急处置 196.8.1处置原则 196.8.2环境目的优先保护次 196.8.3现场处置措施 206.8.3.1现场处置程序 206.8.3.2现场处置措施 216.8.3.2.1环境风险目的水环境污
7、染事件现场处 216.8.3.2.2环境风险目的有毒气体扩散事件现场处置 216.8.3.2.3环境风险目的液氨泄露染事件现场处置216.8.3.2.4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 217.安全防护7.1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227.2受灾群众的安全防护228.次生灾害防范8.1次生灾害防范措施228.2现场监测方案228.3现场人员疏散方案239.应急状态解除9.1应急终止命令的发布239.2应急终止条件239.3应急终止程序239.4应急终止后行动2410.善后处置10.1受灾人员安顿及损失补偿方案 2410.2事件环境影响评估 2410.3环境恢复及重建工作的内容和程序 2410.4保险
8、理赔 2411.应急保障11.1队伍保障2411.2财力保障 2411.3物资保障 2411.4通讯保障2511.5人员防护2511.6交通运送保障2512.预案管理12.1预案培训 2512.1.1原则和范围 2512.1.2信息宣传 2512.1.3应急人员培训 2612.1.4员工与公众培训 2612.1.5培训规定 2612.2预案演练 2612.3责任与奖罚 2712.3.1责任 2712.3.2奖励 2712.3.3处罚 2712.4预案修订 2712.5预案备案 2713附则13.1预案的签署和解释 2713.2预案的实行 2713.3术语与定义 2713.3.1突发环境事件 2
9、713.3.2环境风险源2813.3.3应急处置28.13.3.4应急预案28.13.3.5事件分级28.13.3.6应急监测28.13.3.7应急演习2814附件附件1 环评影响报告书(见评价报告文本)附件2 组织机构应急救援有关人员、外部救援单位联系电话30附件3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图31附件4 厂区地理位置图32附件5 厂区平面布置图33附件6 重大危险源分布图34附件7 周边区域道路交通图35附件8 疏散路线图36附件9 区域位置及周边环境敏感点分布 371 总则1.1编制目的为贯彻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
10、建立健全*股份有限公司环境安全应急体系,保证公司在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各项应急工作能快速启动、高效有序,避免和最大限度的减轻突发环境事件对环境导致的损失和危害,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家突法环境事故应急预案及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预案。1.3 合用范围本应急预案合用于*股份有限公司1.4 预案体系我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由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及现场置方案组成,体系图如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综合 应急预案 危险化学品专项 应急预案 液氨现场处置预案1
11、.5 工作原则 在建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系统及其响应程序时,应本着实事求是、切实可行的方针,贯彻如下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防止为主。加强对环境事故危险源的监测、监控并实行监督管理,建立环境事故风险防范体系,积极防止、及时控制、消除隐患,提高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防范和解决能力,尽也许地避免或减少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消除或减轻环境污染事故导致的中长期影响,最大限度地保障公众健康,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坚持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分级响应。接受政府环保部门的指导,使公司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系统成为区域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公司各部门之间协同与合作,提高快速反映能力。(3)坚持
12、平战结合,专兼结合,充足运用现有资源。积极做好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思想准备、物资准备、技术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应急系统做到常备不懈。2.公司基本情况2.1 公司概况* 2.2地理位置及气候情况2.2.1地表水系概况*2.2.2水文地质*2.3生产概况 *生产工艺见下图:2.4 排污状况*2.5 周边交通状况*2.6 周边环境敏感点和保护目的 *3.环境风险分析3.1环境风险辨认*股份有限公司在生产过程当中重要用到的危险化学品为液氨。3.2环境风险目的的拟定3.2.1风险目的液氨作为一种高毒物质的存在,其危害限度也不容小视,一旦发生泄露。极易导致中毒、火灾和爆炸事故。3.3 事故类
13、型及潜在环境风险预期3.3.1风险目的事故类型及风险预期液氨也许会发生泄露、火灾、爆炸事故,发生事故后会导致人员中毒、烧伤等,后果较为严重。4.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4.1应急救援体系 4.1.1公司应急指挥小组公司成立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平常工作由安全员兼管。组 长:总经理副组长:主管环保副总成 员:各部门主任、车间主任 4.1.2 应急响应中心应急响应中心涉及生产计划部、安全环保办公室、设备部、保卫部、后勤部、技术部等部门组成。 4.1.3现场应急指挥部发生事故时,以指挥领导小组为基础,立即成立公司环境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指挥部,公司总经理任总指挥,负责全厂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
14、指挥部设在安全环保办公室,全权负责应急救援工作。主 任:总经理副主任:主管环保副总成 员:各部门环保专业人员4.1.4 专家组发生事故时,公司立即组织成立抢险专家组,进行相应的应急分析及协商解决意见。 主 任:安全环保办公室主任 副主任:机动车间主任 成 员:各部门环保专业人员及本地环保局相关专业人员 4.1.5 各应急救援小组应急救援小组涉及:(1) 重大环境危险源控制组(2) 人员抢救组(3) 灭火救援组(4) 安全疏散组(5) 安全警戒组(6) 环境监测组4.2 职责4.2.1应急指挥中心4.2.1.1总指挥 负责指挥、组织协调重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对重大问题做出决策,下达救援抢险命令。
15、 4.2.1.2 副总指挥 负责协助总指挥组织协调重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对重大问题做出决策,传达达救援抢险命令。 4.2.2 现场应急指挥部 负责全厂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指挥部设在安全环保办公室,全权负责应急救援工作。 4.2.3 应急响应中心 积极响应应急指挥中心及现场应急指挥部下达的相关命令,快速准确的完毕各项指令。 4.2.4重大环境危险源控制组 负责在紧急状态下的现场抢险作业,及时控制危险源,并根据危险化学品的性质立即组织专用的防护用品及专用工具进行抢险。该组人员由消防队和各专业专家组成,由安全环保办公室负责。4.2.5人员抢救组 负责在现场附近的安全区域内设立临时医疗救护点,对
16、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并护送重伤人员至医院进一步治疗。该组由指定的具有相应能力的医院组成,医疗机构应根据伤害和中毒的特点实行抢救预案。由后勤部负责。4.2.6灭火救援组 负责现场灭火、现场伤员的搜救、设备容器的冷却、抢救伤员及事故后对被污染区域的洗消工作。由公司安全环保办公室消防组及公司义务消防抢险队伍组成。由保卫部负责。4.2.7安全疏散组负责对现场及周边安全人员进行防护指导、人员疏散及周边物资转移等工作。由公司主管安全领导和总经理办公室人员组成。由总经理办公室负责。4.2.8安全警戒组 负责布置安全警戒,严禁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危险区域,在人员疏散区域进行治安巡逻。由后勤部保卫科负责。4.2.
17、9环境监测组负责对大气、水体、土壤等进行环境及时监测,拟定危险物质的成分及浓度,拟定污染区域范围,对事故导致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制定环境修复方案并组织实行。由化验室及本地环保部门负责。5.防止与预警5.1防止工作 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2、对重要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培训。3、加强从业人员安全知识、技术知识、职业卫生防护、应急救援知识的相关培训。4、加强设备设施的检修、维护工作。5、加强劳动防护用品佩戴的监管力度。5.2风险源监控与预警5.2.1风险目的监控与预警 监控: *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液氨存储和使用方面均采用相应的监控措施:安排专人每小时巡检一次并记录;安装监控探头24小时监控;
18、安装有毒气体、可燃气体泄漏报警装置。 预警:突发环境事件预警级别分为一般(III级)、较重(II级)、严重(I级)、3级,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表达。5.3预警及响应措施 5.3.1预警分级突发环境事件预警级别分为一般(级)、较大(级)、重大(I级),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表达。5.3.2启动条件进入预警状态后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发布预警公告,蓝色预警由车间负责发布,黄色预警由厂应急指挥中心负责发布,橙色预警由公司应急指挥中心负责发布。 5.4预警解除 当突发环境事件得到控制、消除影响后发布预警解除6.应急响应6.1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分级 一、重大环境事件(I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
19、大环境事件: (1)发生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上、100人以下; (2)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受到污染; (3)因环境污染使本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较大影响,疏散转移群众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4)因环境污染导致重要河流、湖泊、水库及沿海水域大面积污染,或县级以上城乡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件。 二、较大环境事件(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环境事件: (1)发生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下; (2)因环境污染导致跨地级行政区域纠纷,使本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影响; 三、一般环境事件(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环
20、境事件: (1)发生3人以下死亡; (2)因环境污染导致跨县级行政区域纠纷,引起一般群体性影响的;6.2应急响应工作流程 6.2.1响应流程图6.3公司环境事件应急响应分级6.3.1橙色响应级别启动条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启动橙色响应级别: (1)发生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上、100人以下; (2)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受到污染; (3)因环境污染使本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较大影响,疏散转移群众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4)因环境污染导致重要河流、湖泊、水库及沿海水域大面积污染,或县级以上城乡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件。6.3.2黄色响应级别启动条
21、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启动蓝色响应级别: (1)发生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下; (2)因环境污染导致跨地级行政区域纠纷,使本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影响;6.3.3蓝色响应级别启动条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启动黄色响应级别: (1)发生3人以下死亡; (2)因环境污染导致跨县级行政区域纠纷,引起一般群体性影响的;6.4启动预案6.4.1预案分级突发环境事件预案分级为:综合应急预案、危险化学品专项应急预案、液氨现场处置预案6.4.2启动条件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启动综合应急预案。(1)发生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上、100人以下; (2)区域
22、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受到污染; (3)因环境污染使本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较大影响,疏散转移群众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4)因环境污染导致重要河流、湖泊、水库及沿海水域大面积污染,或县级以上城乡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件。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启动危险化学品专项应急预案。(1)发生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下; (2)因环境污染导致跨地级行政区域纠纷,使本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影响;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启动液氨现场处置预案。(1)发生3人以下死亡; (2)因环境污染导致跨县级行政区域纠纷,引起一般群体性影响的;6.5信息报告与处置6.5.1内部报告6.5.1
23、.1 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电话: 公司应急值班(24小时)电话: 6.5.1.2信息报告的形式及规定: 一旦公司人员、操作人员发现紧急情况,经现场确认为泄漏、火灾或环境污染等危险事故,要立即使用其通讯手段报告现场值班长或值班干部,值班干部立即向全公司发布应急救援报警,同时向指挥部成员报告,启动紧急应变响应系统。指挥部应根据应急类型、发生事件和严重限度,依照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通报事故情况。 6.5.1.3 事件信息的通报流程6.5.2信息上报 6.5.2.1事件信息上报的部门 报告的责任单位和负责人为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单位及个人;对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单位
24、及个人负有管理责任的部门和单位;负有环境保护监管职能的行政主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 6.5.2.2 事件报告的时限和程序突发环境事件后1小时内向区环保局报告。发生、级突发环境事件后,事发地人民政府和省级有关部门在立即采用措施控制事态的同时立即向省政府报告,最迟不得超过3小时。发生级及级以上突发辐射环境事件应在1小时内向省政府报告。特殊情况下,事发地县级人民政府可直接向省政府报告并同时报告上一级人民政府。 6.5.2.3 事件报告方式与内容突发环境事件报告分为初报、续报和解决结果报告3类。初报重要内容:突发环境事件的类型、发生时间、地点、污染源、重要污染物质、辐射源项、源强、也许的危害症状、人员
25、受害情况、事件潜在的危害限度、转化方式及趋向等初步情况。续报重要内容:突发环境事件的有关确切数据、事件发生的因素、过程、进展情况及采用的应急措施等基本情况。解决结果报告重要内容:突发环境事件的解决措施、过程和结果,事件潜在或间接的危害、社会影响、解决后的遗留问题,参与解决工作的有关部门和工作内容,出具有关危害与损失的证明文献等具体情况以及有关意见建议。6.5.3 信息通报及请求支援 6.5.3.1信息发布总体原则信息发布应遵循依法、及时、准确、客观、全面的原则。对于较为复杂的事件,可分阶段发布,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向社会发布简要信息,随后发布初步核算情况、事态进展、政府应对措施和公众安
26、全防范措施等,并根据事件处置情况做好后续发布工作。对灾害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数字的发布,应征求评估部门的意见。对影响重大的突发环境事件解决结果,要及时发布。 6.5.3.2信息工作执行部门对外信息发言人由公司总经理办公室指定人员担任。 现场对外信息发言人由公司应急指挥部指定。6.6应急准备 6.6.1下达启动预案命令一旦接到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报告,立即下令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 6.6.2 召开应急会议一旦接到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报告,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召开应急会议商定应对措施。6.7应急监测 6.7.1应急监测规定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根据环境事件的严重性、紧急限度和也许波及的范围分级启动突发环境事
27、件应急监测工作。 6.7.2应急监测实行事件发生初期,环保部门根据突发环境事件污染的扩散速度和事件发生地的气象、水文和地区特点迅速制订监测方案,拟定污染扩散范围,布设相应数量的监测点位,根据液氨的扩散情况和监测结果的变化趋势及时调整监测方案。 6.7.3应急监测内容及方案环保部门根据应急监测数据组织专家综合分析,查明污染物种类、污染限度、范围以及污染发展趋势,提出解决建议,为应急处置提供决策依据。监测组根据液氨的扩散速率和当时的气象及地区等特点迅速制订辐射环境应急监测方案,拟定事故区域辐射环境应急监测的范围、辐射源项、源强、环境介质的辐射水平、职业人员及公众受照剂量,预测并报告事故的发展情况和
28、辐射事故的变化趋势,为应急处置提供决策依据。6.8应急处置 6.8.1处置原则按照“先控制、后解决”的原则,迅速实行先期处置,优先控制污染源,尽快阻止液氨继续排放外泄;尽也许控制和缩小已排出污染物的扩散、蔓延范围,把突发环境事件危害减少到最小限度;依靠科技和专家力量,采用科学有效的措施,尽量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保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应急处置要立足于彻底消除污染危害,避免遗留后患。 6.8.2环境目的优先保护顺序保护目的按照先人后物的原则,一方面对厂区内部以及厂区周边的人民群众进行疏导疏散。 6.8.3现场处置措施 6.8.3.1现场处置程序现场处置程序见下图所示:6.8.3.2现场处置措施 本
29、公司氨分解解决过程使用的液氨在贮存与使用中有也许发生泄漏、火灾事故,重要部位如前所述1号目的。其泄漏量视其漏点设备的腐蚀限度、工作压力等条件而不同。泄漏时又因季节、风向等因素波及范围也不同样。事故起因是多样的,如:设备失修、腐蚀、工艺失控或人为等因素。岗位操作人员尽也许通过巡检等方式及早发现,采用相应措施予以解决。当大量液氨泄漏或出现火警,操作人员无法控制时,也许导致人员伤亡或伤害,并波及周边范围,顺风也许影响到厂区外。此时应采用以下紧急救援措施。(1)、最早发现者应立即向当班值班长报告,并立即戴上隔离式氧气呼吸器,采用一切办法切断事故源。不能切断的即加强现场通风。(2)、值班长接到报告后,立
30、即下达按应急救援预案处置指令,同时发出警报,告知指挥部成员及消防队和各种专业救援队伍迅速赶往事故现场。(3)、指挥部成员到达事故现场后,根据事故状态及危害限度,作出相应紧急决定,并命令各应急救援队伍立即开展救援。(4)、消防组到达事故现场后,戴好防护器材,一方面查明现场有无人员中毒、受伤,以最快的速度将中毒、受伤者移离毒场,交由救护队迅速送往医院,并对现场进行洗消。(5)、值班长到达现场后,根据液氨扩散情况(浓度、速度、方向),组织扩散区域内的人员向上风方向疏散并采用简易的保护措施。(6)、医疗救护组到现场后,立即救护伤员和中毒人员。(7)、安全警戒组到达现场后,担负治安和交通指挥、划分禁区,
31、并加强警戒及巡逻检查。(8)、重大环境危险源控制组到现场后,根据指挥部下达的抢险指令,迅速进行抢修设备,控制事故以防事故进一步扩大。(9)、当事故得到控制后,立即成立两个专门工作小组:、在总指挥协调指挥下,组成由安全环保、生产技术、机动、设备和事故单位参与的事故调查小组,调查事故发生因素和研究制定防范措施。、在总指挥协调指挥下,组成由设备主管及有关负责人参与的抢修领导小组,研究制定抢修方案并立即组织抢修、尽快恢复生产。 6.8.3.2.1环境风险目的现场处置(1)立即启动喷淋系统进行吸取、稀释泄露的液氨。(2)立即组织人使用自给式空气呼吸器进行堵漏、防止液氨的连续泄露。(3)立即连接消防水枪对
32、泄露处进行雾状水冲洗。 6.8.3.2.2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1)将伤者脱离污染区。(2)现场医疗救护小组对伤者进行初步救治。(3)简朴救治处置后立即送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抢救原则:(1) 发生伤亡事故,抢救、急救工作要分秒必争,及时、果断、对的,不得耽误、迟延。(2) 救护人员进入有毒气体区域必须两人以上分组进行。(3) 救护人员必须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救护。(4) 救护人员必须听从指挥,了解中毒物质及现场情况,防护器具佩戴齐全。(5) 迅速将伤员抬离现场,搬运方法要对的。7.安全防护 7.1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参与救护、救援人员必须按规定着装,佩带戴好个人防护器具,并注意
33、风向,在灰暗地区救援时,应配备有照明灯具。一般泄漏的防护规定:呼吸系统的防护:也许接触其蒸气或烟雾时,必须佩带防毒面具或供气式头盔。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镜。防护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手防护:戴橡皮手套。 7.2人民群众的安全防护紧急情况下人们可采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的方式进行安全防护,在最短时间内按照提醒撤离污染区域。8.次生灾害防范 8.1 次生灾害防范措施事故处置中产生的固体废物由具有危废处置资质进行解决:消防废水收集到沉淀池中解决。 8.2 现场监测方案现场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及周边环境的应急监测工作。(1)根据突发环境事件污染物的扩散速度、事件当时的气象和地区特点,制定应急监测方案,拟定污染物扩散范围。可视污染物扩散情况和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