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化传播1092023 年第 15 期林语堂诗词翻译思想研究张 阳(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 青岛 266100)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中华优秀文学艺术的精华所在。作为一名国学大师,林语堂对中国古典艺术的兴趣与关注超越了同时代的其他学者。从 20 世纪 30 年代开始,林语堂开始了中国古典诗词的翻译活动。其诗词译作主要集中在古文小品译英 苏东坡传 林语堂英译诗文选 等一系列出版发行的著作中,其他还可见于林语堂的一些英文作品当中。林语堂精通中英双语,博士阶段对于语言学有过专门的研究,对东西文化熟然于心。他的诗词翻译体量,诗词翻译的对外传播影响力都不可小觑。他的诗词翻译实践是古典诗词对外传
2、播的载体,而他的诗词翻译思想贯穿于他诗词翻译的全过程,值得进一步探究。一、林语堂的诗学观林语堂对中国传统经典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自觉意识,在中国古典文学艺术中,他青睐古典诗词。20 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一股推崇新体诗和西洋诗的潮流在中国盛行开来,深谙中西文化的林语堂却很少谈及对新体诗的看法,对中国旧体诗词有着自己的主张。重要的是,对于中国古典诗词林语堂则给予了较高评价:“诗歌通过享受俭朴生活的教育,为中国文明保持了圣洁的理想”。(林语堂,2006:230-242)。他认真赏读,勤敏创作,构成了自成一体的诗学观。而需要注意的是,林语堂的诗学观是狭义的诗学观,最具有代表林语堂个人观点的诗学论述主要
3、集中在吾国与吾民 中的诗 这篇文章中,对中国古典诗词,他给予了比较客观的看法与评价。林语堂首先肯定了中国可以成为诗的国度是因为中【摘要】林语堂的诗词翻译思想是其诗词翻译实践的内在底色,对于中国古典诗词和传统文化的研究一直是他的兴趣所在,他将许多经典诗词著作对外翻译传播,在西方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参照林语堂的诗学观、译诗言论和他的诗词翻译实践,探究其诗词翻译思想的特质和价值。研究发现,雅致经典与通俗闲趣相结合的文本意识、练词精练恰当以传神的诗歌意境意识、用韵得当又倚重自然节奏的旋律意识构成了林语堂诗词翻译思想特质的主体。林语堂的诗词对外译介兼具个人兴趣和家国情怀,为当
4、下中国传统文化对外译介提供了思想源泉、实例借鉴和参考价值。【关键词】林语堂;诗词翻译;翻译思想;对外译介【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15-0109-04【DOI】10.20024/ki.CN42-1911/I.2023.15.035国具备古典诗词的创作条件:一为中国语言;二为中国人。就语言而言,中国语言的特点先天有益于诗的创作。中国语言活泼清明,适用于诗歌这个体裁。诗歌的含蓄暗示特质也得益于中国文字的精深意蕴。里与林语堂的国语语言观是一脉相承的,他认为中国国语语言具有“清新雅健”的特质。汉语是天然抒写意境情韵的,诗歌能够进行具体意象的描摹
5、着主要得益于汉字的特点,汉字有利于诗歌进行字面的描摹。其次对于创作古典诗词的中国诗人,林语堂给予了极高的认可。在文学创作领域,他说“中国文人,人人都是诗人,或为假充诗人,而文人文集的十分之五都包含诗”(林语堂,2006:201)。在中国,文人想要成为文人,首先是一定要会作诗的。从文学体裁上来说,文人所出的作品中,诗在体量上也占得“十分之五”。接下来林语堂由文学领域扩展到社会领域,譬如,诗歌曾为科举的主要考试科目;即便是婚姻嫁娶,一位能写好诗的女婿也是备受女方父母青睐的。林语堂从宏观的角度,认可了中国诗词在社会中发挥了巨大功用。主要分为两点:一,诗具有代替宗教的功用;二,诗具有教育指导意义。他说
6、:“吾觉得中国的诗在中国代替了宗教的任务,盖宗教的意义为人类性灵的发抒中国人却在诗里头寻获了这灵感与活跃的情愫。”(林语堂,2006:209)对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塑造和规训方面,中国诗词一直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中国诗词特有的安抚净化、洗涤心灵的功用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在其中人可以找到心里的栖息之所。110今古文创二、林语堂的诗词翻译观与实践中国诗词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生活、哲学的凝练表达,是古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对古诗英译,林语堂在论翻译 和论译诗 中系统阐述了他对于中国古典诗词的翻译理念。林氏诗词翻译理念的关键词可以归纳为三点:雅致经典与通俗闲趣相结合的文本意识;练词精练恰当以传神的诗歌意
7、境意识;用韵得当又倚重自然节奏的旋律意识。笔者就以这三点为切入点来考察林语堂诗词翻译思想特质是如何在其诗词翻译实践中来实现其主张的。(一)雅致经典与通俗闲趣相结合的文本意识 林语堂是古籍英译的先行者,其翻译实践与翻译理论具有不可忽视的开拓性贡献。在古文小品译英 这部书中,收录了107 篇由林语堂翻译或者编译的古诗词文选段,其中包含人生、哲学、艺术、自然等多个主题。全面考察林语堂的诗词翻译作品,不难发现这些译作大致可以分为传统经典哲学和闲趣通俗文学这两个主题。传统经典哲学主题在林氏的汉英翻译中占有重要位置。林语堂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文化时,首要选择了中国传统正典思想儒道哲学,而这也正是西方国家在精
8、神上的诉求。林语堂编译的孔子的智慧 和老子的智慧两部作品,其中大部分内容都是他对原著的翻译。老子的智慧 除去正文前的绪论、序文和正文后的“想象的孔老会谈”,主体部分由 道德经 的八十一章组成,林语堂在每一章的译文后,还精选庄子 的篇章来解释译文的含义,也就是林语堂独创的以庄解老。关于儒家经典,林语堂聚焦于先秦时期的孔子和后学的思想经典,将其视为源头正宗。儒家思想规训着社会生活的秩序,具有“颠扑不破”价值。林语堂将儒家思想概括为中国的人文主义,“集中关注人类的价值观”。而这种价值观是中国传统智慧的结晶,不仅在中国有价值,也适用于当下的西方社会。与学界一以贯之地认为儒家为主流,道家而次之的笼统说法
9、不同,林语堂揭示了道家文化精神乃是真正影响中国人本身较为特殊的气性情怀,心思灵魂的根本。道家思想呵护了中国先民天性中丰沛的情感,它贴近自然,提供给人们精神与思想上极端自由的境界。他认为儒家和道家思想是相辅相成的。道家思想的哲学内涵满足了儒家的不足之处。可以说儒道人生哲学或隐或显地影响着中国社会、民族和人民的精神气和心灵性。林氏译诗选材的另一大倾向在于反映生活闲趣、自然、幽默的文学作品。兰亭集序 小窗幽记 闲情赋幽梦影 桃花源记 浮生六记等多篇展现雅致生活,悠闲趣味的经典佳作全都收集于林语堂英译诗文选明清小品 之中。作品是否具有“闲逸”特质是其选译的重要考量。苏东坡、柳宗元、陶渊明、李白等人的作
10、品经常是他选译的常客,这并非偶然。林氏与这些作者志同道合,气质如一,所以从心理上的契合出发,翻译的文笔也就显得自然流畅、富含情感,译文洋溢着原文活泼清明,闲适淡雅的基调。而这种对于自然的热爱,对闲趣生活的推崇是中国人血液里世代流淌下来的。(二)练词精练恰当以传神的诗歌意境意识用词“精炼恰到”是林译中诗的一大特色。林语堂在多篇译论中强调了诗词翻译中的“字”的重要性。在论翻译 中,他阐明“诗人能运用语言文字之直接的传感力,使于意义之外,读者能得到一种之暗示,受一种之冲动”。这里的“直接的传感力”凸显的是诗歌语言准确得当的运用可以使诗歌中描绘的场景为读者所感知,从而印象深刻有所启发。而用字精当之难,
11、林语堂也是深有体会的,“文章愈优美,则其文字之精英愈难捉摸”(林语堂,1994:16)。在论译诗 中,林语堂主张“英文诗主要,一为练词精到;二为意境传神,与中文诗无别。所以译诗的人,尤其应明此点”(林语堂,1994:16)。由此可见译诗的首要就是对于所译文字恰到好处的把握,用字精不精当直接影响着诗词的意境能不能传神。“用词精练”需要译者深谙原语和目的语两种语言结构和意蕴,尤其考验译者的语言功底。林语堂强调,翻译诗词要求译者首先要精通译入语和译出语的两国语言,很多译文质量不高,读者不能真正理解,不能把握诗中的内涵,很多是因为译者未能真懂原文,所以就采取直译的手法,“生吞活剥”生硬地把诗句翻译出来
12、。读者读起来也是不明所以。另外一种就是译者能够准确理解诗句含义,却未在译入语中找到合适的词来表达,这样也不能将汉诗原汁原味地翻译出来。在林语堂的汉诗英译实践中,人们也能看到他对于用词精炼的准确把握,将中国古典诗词尽可能地保留原诗韵味,让国外读者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譬如,林氏翻译李易安的声声慢:“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风来急!”林译为:How can a few cups of thin wine,Bring warmth against,The chilly winds of sunset?(林语堂晋唐心印)这里的“淡酒”,林语堂翻译为“thin wine”而没用“light wine”或者
13、“mild wine”,体现了他对于中英语言的准确理解和把握。“thin”在牛津字典中专指液体“containing more liquid than is normal or expected”。“mild”凸显酒的柔和而非清淡。原诗虽言“淡酒,”其实酒性依旧是烈的,因为诗人的愁绪太过浓重,酒入愁肠愁更愁,满腹都愁绪,即使烈性的酒也压不住愁,那味道自然就淡了。“thin”更能体现出酒的清淡,也暗示了诗人怅然的心境。李白的月下独酌,林氏翻译的最后两句也值得回味。“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林译为:文化传播1112023 年第 15 期An eternal speech less trio th
14、en,Till in the clouds we meet again.(林语堂晋唐心印)“trio”在英语中表示“三个人一组,三人合唱团”,而在此处巧妙地用一个“trio”来比喻月、影、人三者化为一体,充分显现林语堂深谙中英双语,译文的练词精到是恰到好处的。而“speechless”本意是无言的、非语言能表达出来的,用“speechless”来译“无情”一词,也体现了林氏用词考究,语言功夫之深。“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大体可以理解为我愿意与他们结下深厚的友谊,忘掉情伤,希望有一天可以永远尽情地漫游流浪,在缥缈的天河中相约见面。此处的“无情”是指月和影是没有知觉,言语上的沟通不可行,李白与
15、之结交,期望的是情感上的沟通、灵魂的共鸣与寄托并非真实的言语沟通。因此“speechless”比“unmerciful”或“ruthless”更符合原诗传达的情感意蕴。林语堂对于汉诗英译中意境的传达也是颇为重视的。在论译诗 中提到“意境第一,自不必说”进一步又强调“意境的译法,专在用字传神”(林语堂,1994:319)。练词的基本要求是精练恰当,更高层次的要求则是要用字词传达出原诗的意境,体现了林氏汉诗英译思想的内在逻辑性。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抽象的词语运用是极多的,用来指涉诗歌画面中所出现的各种意象。在诗词英译时,由于英语语言形式上的特点,可以用一个生动活泼的派生词汇来表达,这样一来译文不仅能
16、增强诗歌语言的传染感力,也更能增加原文的艺术效果。譬如,林氏翻译的杜甫 石壕吏 中的原文: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Although my strength is ebbing weak and low,I ll go with you,bailiff,in the front to serve.(林语堂晋唐心印)首先在形式上,英文译文与原诗未能体现形式上的一致,但关键是译文的练词精练恰当以传神,“ebbing”一词凸显了译文的生动性。“ebb”的原为“衰落、减少、退潮”之意,此处ebb 变用了其进行时态,来比喻老妇人年老体弱,ebb 一词不但与原文形象相符,而且使原诗生动起来,原文叙述性内容立
17、刻变得充实饱满起来。(三)用韵得当又倚重自然节奏的旋律意识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非常注重音节、韵律的使用与调和,有严格的押韵、平仄使用原则。传统英文诗也强调节奏韵律,除无韵体诗(blank verse)之外,多数英文诗歌的韵脚就是有规律的,经过时代发展,现代英诗出现了新范式,对于节奏韵律的强调没有那么严格。林语堂对汉诗英译中诗词韵律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笔者总体归纳为两点。一为强调用韵得当。林语堂认为诗词翻译是可以用韵的,反对为了押韵而押韵。“因为要叶韵,常常加一层周折,而致失真”。(林语堂,1994:318)。二为倚重诗歌的自然节奏。需要“天生自然,毫不勉强”。在苏东坡传和东坡诗文选中,林语堂的诗
18、词翻译很多进行了舍韵留意的处理。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君知此意不可亡,慎勿苦爱高官职!Remember,my brother,whenever you sit in the lamp-light on a cold evening,how we promised to each other that we shall sleep in opposite beds and listen to the rain in the night.Keep this in mind,and don t let us be carried away by our official ambitions
19、.(林语堂东坡诗文选)这首诗形式上的突出特点是林氏以散文的形式来翻译原文的诗句,不具备韵文押韵、节奏和整齐的句长等特征。在语气和措辞上,林氏采用韵文里不常见的祈使句,口语化词汇及结构,如 remember,keep,don t let 等等。在信息层面,林氏讲原文的表意完整贴切地传达出来。林氏在译文中增译了譬如my brother,sleep in opposite beds 等信息,效果传神的表现了两人的亲近关系。相比诗歌的韵律,林语堂更加重视译诗的自然节奏,“宁可无韵,而不可无字句中的自然节奏”(林语堂,1994:318)。重视诗歌节奏的这一理念与英诗的创作规律不谋而合,如美国诗人爱伦坡就
20、曾言诗是“节奏创造的美(the rhythmic creation of beauty)”英诗的节奏大量表现为“步格”(meter),即音步的性质和一诗所包含的音步数这两种因素构成的格式。同时英诗也注重音律上的灵活性。三、结语将林语堂的诗学观、译诗观和诗词翻译实践相结合,发现林语堂的诗词翻译思想特质兼具文本的双重选择性和诗词文本内的翻译策略。雅致经典与通俗闲趣相结合的文本意识、练词精练恰当以传神的诗歌意境意识、用韵得当又倚重自然节奏的旋律意识构成了林语堂诗词翻译思想特质的主体。在这其中,他的诗学观扮演着引领作用,他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和古老智慧的拥护推崇是他译介活动的基础底色。站在东西方文明的交汇
21、点上,准确把握作品原文和译入语文化的平衡点,传播原作中思想内容和审美气质,重塑中国的国际形象,林语堂的诗词翻译实践具有开拓性和划时代的意义。参考文献:1卞建华.对林语堂“文化变译”的再思考J.上海翻译,2005,(01):47-50.2 董晖.使翻译成为美术之一种林语堂英译中国古典诗词赏析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01):52-54.3葛校琴,季正明.人生态度取向与翻译的选择及112今古文创131415161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6.1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4.18
2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0.2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4.2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17.22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77-78.23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90.24262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0.2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
23、1.28纪佳妮.论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的哲学人类学思想D.复旦大学,2014.作者简介:姚开严,女,曲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上接第78 页)参考文献:1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0.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89.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3.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44.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
24、9:134.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8.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8.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3.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36.11(德)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59.1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5.策略谈林语堂 浮生六记 的翻译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04):71-74.4黄宁
25、夏.林语堂诗学观与诗词翻译策略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2,20(02):118-121+125.5胡萍英.林纾与林语堂的翻译意识形态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20,29(12):55-59.6黄杲.英诗格律的演化与翻译问题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4,(03):55-64.7郎江涛,王静.林语堂译学思想述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09):334-337.8刘奕华.诗性林语堂及其跨文化传播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9林语堂.林语堂英译诗文选:晋唐心印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10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
26、出版社,2003.11 林语堂.古文小品译英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12 施建伟.林语堂研究论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13童美茹.浅析古典诗词翻译中的意境传达J.青年文学家,2011,(16):134+137.14 万平近.从文化视角看林语堂J.福建学刊,1988,(06):59-65.15万平近.林语堂论中西文化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16王宝童.试论英汉诗歌的节奏及其翻译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3,(06):35-40.17王少娣.跨文化视角下的林语堂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18王少娣.林语堂的东方主义倾向与其翻译的互文性分析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32(02):55-60.19王少娣.林语堂文化立场观照下的韵文翻译J.外语学刊,2012,(02):118-122.20王向华.中国古典诗词美之重现林语堂翻译思想探析J.潍坊学院学报,2010,10(01):54-56.21王兆胜.林语堂与中国文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作者简介:张阳,女,汉族,河北沧州人,山东省中国海洋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 2021 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