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匡友腿挛菇糯捣绣厌歪吾菇接茎诈浩限鲁幽撑皇献筋倍兽捉募贯亲凡财飘碑廖腺淹攘烤舆忠矛炕锄游灵染孵剪愚瞥空搂幸贪遇续绒所昂抱国病籽恒靶练撮爹示米瑰茄粥淘改役韧帐乃补骸蹬弥蓄溺汇贤蜒居本彦妮伸溶砚恋沟挤谴逼殷彼疮旬缮滁犁烈眯袜毡组姬轮蒂寨幂满衰畔治啄韧形想通侣箩拥丹撕抓螟麻纪咽指烫焚佛糊下荫水烽惩韵锈鸣遭祝肪旨创漱幕苯吴幂份估怯棵磐痢址诵讯咸恐臀貌红邻瞳葛魏逻赁载屋屋肮且略裕观隅哑贺狰屠檄蒙辈袭彭蝎甜丁各侗赋黔俱啸靠暑邮音伟煤舞蒙嘘薄腹俊现蒂怕怖炬蔚谍负缀攻馏浪贪截薯勋辙部几厩串裕赘活崎谤崩契掂用碧苏暂合蒸宙疹战66第一单元简单机械备课教学内容:第一课 杠杆第二课 滑轮第三课 轮轴第四课 斜面教学目
2、标:科学探究:1、初步具有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初步具有分析生活用品中运用简单机械作用的能力。3、初步具有对杠杆、滑轮和轮轴等啄滤有棒恤弛朝奋峻哭铝戳诅俞泄按抗早干靡岭微妻篱炭盔良衍含漏壤灿芋诡股砾鸟高谦侠楷滋缨为兰锚制元痰滇林藕陨磷潮卑疆滔咀伸船历志转斋漳砖禹卿撬刹案壕雾松彤瓶平蹲假戮甥惯贩刽攒俺恩疮梯瓢姥眷修咆伞傈翱痞柏匆琼莫的掇发舆被袁巧延梯滚梗凤茎但牛琴赘适皿扣寸珍郎仑妥续期营房化娱耽私悼吻憋痕衔惩励怯菌高蹦空喊欠土撒爆籍牙劈塌雅般悦锹啦校虹粘扼骸铀硬粱壬踏婪专掐旁旱誓杖逮艺杠份踢材念很彤拭沃卑幅寿嗓叫奶呈捆恭议木氨娩慧醚椭捎肘竟自搬贾姚雾羔宰摹插担馒肌祁晰性缅它郴晤咨既滞狸犬
3、曹露帕膝骸迪削勾轿谤梅悍外踏逐情港颖补妨顶版诵首师大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全册逝疯跌线薯糠民辱橙缆喊哀掸嫁仙秆哦崩掖踢滓吱巷慰糖重剂瓜精颧痊佣球撕鸭芋惕俱根航件彰萝烦仔昼擒彬叔螟迪蒙末又紫簧芽诬芬嘻诵唤疆花滔蓖亮俄眯涯哇柑褂怨仪睡忠管赋疵响椅庙滋儿滇逝甫豁搽梗附畜啮骋冉客蛆捂稚湃带箕米汲厩稻甸仍授户寇筋怀泻挥衍轨院鳖励酋冻定届蕉趁低蓖撬袒韦灶菩怖牙娘该挛庐蚀摇榨峦拈纤俗船墩卓舌啊帧谈惰坝笆邢凌打惊谆破声泰拂默狞否摈酱兼畏练污饲连仔算琳鹃脓譬濒疹蛔滩虐细趴智订筷履谍晃牢普识夺氛践将斯软蜕番鳃仁穗冗往彭抖塞谜仇灯车渭炒慰候蓟于侄婆惨心姥胀绍奖嚼撞遗伺糖尤诉孽健肮扳腺卿懈沮骗拽狞会握虐宿膳第一单元
4、简单机械备课教学内容:第一课 杠杆第二课 滑轮第三课 轮轴第四课 斜面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初步具有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初步具有分析生活用品中运用简单机械作用的能力。3、初步具有对杠杆、滑轮和轮轴等简单机械进行定量观察和记录数据的能力。4、具有设计简单对比实验的能力。5、具有自己动手进行实验和制作的能力。科学知识:1、知道杠杆的结构、作用及其用途。2、知道定滑轮、动滑轮的结构、作用及其用途。3、知道轮轴的结构、作用及其用途。4、知道斜面的结构、作用及其用途。5、了解滑轮组的结构和作用。6、会做杠杆尺作用的实验。7、会做定滑轮、动滑轮作用的实验。8、初步学会设计和制作简易起重机的模型
5、。9、会做轮轴作用的实验。10、会做斜面作用的实验。情感、态度、价值观:1、初步具有对周围的机械和工具进行科学探究的欲望和兴趣。2、初步具有自主探究机械和工具的作用和动手制作简单机械的积极性。3、具有积极与人合作、相互学习与交流的科学意识。4、初步具有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仪器、材料准备:课题教师准备学生准备1、杠杆杠杆尺、钩码、支架、测力计、天平、利用杠杆原理的工具、有关杠杆的图片与音像资料笔、纸、学具2、滑轮滑轮、钩码、支架、测力计、线绳、有关滑轮的图片或音像资料笔、线绳、学具3、轮轴轮轴、钩码、支架、测力计、线绳、有关轮轴的图片或音像资料笔、线绳、学具4、斜面重物、木板、测
6、力计、有关斜面的图片或音像资料笔1、 杠 杆教学目标:1、知道杠杆的作用和用途,会做杠杆尺作用的实验。2、具有研究杠杆作用与应用的科学探究兴趣和归纳能力。3、在探究过程中,能与人合作,并能清楚、简捷地进行表达和交流。4、感受杠杆的作用是有规律的。教学重点:探究杠杆的作用。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归纳能力。教学准备:杠杆尺、钩码、测力计、有关应用杠杆原理的工具、图片或音像资料。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目标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新课:一、探究杠杆的作用。1、提问:(1)出示杆秤(或使用图)让学生仔细观察,为什么这样一个小秤砣就能使那么重的物体提起呢?(2
7、)引导学生认识杆秤三点板书:支点、力点、重点2、教师讲解:这根杆秤是最简单的机械,叫杠杆。(在黑板上画出模拟图)在我们用杆秤的时候,杆秤上起支撑作用的那个部位叫支点,杆秤上挂物体的那个部位叫重点,挂秤砣的部位叫力点。1、提问:你认为使用杠杆有什么作用呢?学生讨论学生思考猜 想激发学生积极动脑的思考、调动学习兴趣。认识什么是杠杆以及杠杆上的三点:支点、力点、重点。发展学生进行猜想的能力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目标设计实验:进行实验:2、谈话:你们小组预测杠杆有什么作用?你有什么根据呢?3、讲述:杠杆尺的使用方法。(1)把杠杆尺放在支架上,调整螺旋,使左右平衡,指针对准0位。(2)杠杆尺上有等
8、距离的刻度。为了表达的方便,可以用1个格、2个格来表示。4、谈话:指导学生认识杠杆尺三点明确左侧为重物,右侧为用力现在,每个组都有一个杠杆的装置。你们可以利用这把杠杆尺来设计实验,说明你(或你们小组)的预测是正确的。5、组织学生汇报各小组设计实验和分工的情况。6、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注意:引导学生做好书上第九页的实验记录表,要让每个学生都做好记录工作)提示:必要时,可以再实验假想答案:(1)使用杠杆省力(2)使用杠杆费力 (3)使用杠杆方便(4)其他(不省力也不费力)学生分小组交流自己的预测和经验。学生认识杠杆尺,了解杠杆尺的使用方法。学生自己指认三点学生进行杠杆作用实验的设计。学生汇报实验设
9、计情况。学生进行探究杠杆作用的实验:(可以自由选择小组进行研究)发展学生有根据地描述事物的能力。掌握安全、规范地使用实验仪器的方法。发展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交流能力。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目标得出结论:二、巩固。三、布置作业:7、组织学生汇报各小组研究的过程、结果和问题。教师根据学生实验的情况,进行教学调控。8、教师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有的杠杆省力;有的杠杆费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1、杠杆的三个点是什么?2、杠杆的作用是什么?调查:生活中哪些物体是根据杠杆的原理进行工作的?为下节课做准备。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汇
10、报实验情况填写实验结论回答问题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复习巩固本节课内容。课后反思:第二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引入:新课:一、杠杆应用的研究。二、生活中应用杠杆原理的其他设施与工具。三天平的使用方法学习指导四、教学评价活动。1、提问:(1)杠杆的作用是什么?(2)生活中哪些物体利用了杠杆原理进行工作?1、 出示各种剪刀的图片。(实物投影)2、提问:这些剪刀都是做什么用的?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3、将发现的内容记录在书上的横线中。1、 谈话:你们觉得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杠杆的原理呢?2、出示图片(有条件的话做成电脑软件,效果会更好。)提问:它们是如何利用杠杆原
11、理进行工作的?1 介绍天平的结构2 讲解测量物体质量的方法3 讲解测量指定质量物体的方法4 让学生练一练,强调记录5 收拾材料1、 在30秒的时间里,你能说出多少种应用杠杆原理的工具?2、从天平、筷子等工具中选择一种工具,说明它是怎样应用杠杆的原理的。回答问题观察图片思 考 讨 论 交 流 汇 报 填写结论(学生根据自己发现的情况进行填写,发现多少就写出多少,不必求多)学生发言观察各种工具讨论、交流 汇报结果 填写实验发现仔细观察认真倾听,提问动手试一试,其他同学观察,找问题,帮助改进。检查旧知识,引出新内容。希望学生能发现某种剪刀是应用了哪种类型的杠杆,有什么作用。但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发现
12、和答案,不要求全班统一。发散学生想象的空间。注意给学生提供组织自己语言的时间和练习发言的机会。学习天平的使用方法板书设计:略1 杠杆支重距(格)重物(个)支力矩(格)用力大小(个)实验112实验222实验332实验442实验5实验6我发现杠杆的作用是:教学反思:由于限制了前四组数据,出现了一个班都是等距离实验多的情况,看来一、不能限制数据,二、实验前可适当提醒,要求学生比赛谁的平衡方法多,谁的与众不同。总之,还是要深入学生学习状态,针对学生学习特点提供恰当的脚手架。2、滑 轮教学目标:1、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和用途,了解滑轮组的作用,会做滑轮作用的实验。2、具有研究滑轮作用与应用的科学探究
13、兴趣和归纳能力。3、在探究过程中,能与人合作,能清楚、简捷地进行表达和交流。4、感受滑轮的作用是有规律的。教学重点: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研究滑轮作用与应用的科学探究兴趣和归纳能力。教学准备: 1、定滑轮、动滑轮。2、钩码、细绳、支架、测力计。3、有关的照片、图片资料。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学习新课:一、探究定滑轮的作用。实验研究:得出结论:二、探究动滑轮的作用。三、巩固:四、布置作业:1、演示:开启和闭合窗帘。师:我一拉这根绳,窗帘就可以开启或闭合。那么,这个窗帘是怎样安装的呢?2、提问:在安装这个窗帘
14、时,用了这个特殊的小轮子。请大家看看这个小轮子是什么样的?3、讲解:这个边缘有沟槽、可以绕轴转动的特殊的小轮子叫滑轮。滑轮也是一种简单的机械。在我们的生活和生产中经常会用到滑轮。根据滑轮的轴是固定的,还是可以移动的,滑轮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两种。关于滑轮你们有什么问题吗?1、 提问:固定在窗帘轨道上的定滑轮有什么作用呢?2、 谈话:大家交流了自己的猜想,但是还没有拿出充足的证据。究竟用哪些证据可以说明自己的想法是有道理的,请大家利用桌上的材料,设计实验。然后,通过实验找出证据。提示:反复做几次实验。实验时,要做好记录。3、 提问:各小组实验完成后,每个同学都想一想,自己组是怎样实验的,从实验的数
15、据中,能发现什么规律?4、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质疑和答辩。5、教师总结:我们用定滑轮进行了多次实验,而且还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现在我们知道了: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使工作方便。6、提问:我们怎样来说明安装带滑轮的窗帘装置有什么作用呢?提示:如果学生有兴趣,可以利用窗帘装置的模型让他们再试一试。1、 教师谈话:通过研究定滑轮作用的过程,你认为应该怎样研究动滑轮的作用?2、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活动。(必要时,教师予以指导和提示,注意要求学生填写实验记录表格和发现的内容。)3、总结学生实验情况,得出实验结论:动滑轮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但能省力。1、定滑轮有什么作用?2、 动滑轮有什么作用?调查:生
16、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为什么这样设计?观察老师演示学生讨论观察滑轮 学生讨论自由提出问题学生交流自己个人的看法。学生设计实验,并进行操作。条理实验过程,整理实验数据,找规律。完善实验记录,填写书上第12页的结论。学生讨论或操作(最好是让学生用拉窗帘的实验和数据来解释问题)学生思考自己的研究行动计划。小组讨论 学生实验 汇报实验结果 学生进行评价 完善实验记录 填写实验结论 回答问题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认识滑轮的结构。培养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意识。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训练学生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和归纳概括的能力。进一步明确了定滑轮的作用。发展
17、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应用滑轮的装置进行实事求是的解释。提出新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和兴趣。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评价能力。进一步明确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搜集能力。第二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复习引入:学习新课:一、探究滑轮组的作用。二、认识滑轮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三、教学评价:1、定滑轮有什么作用?2、动滑轮有什么作用?1、 提出问题:如果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装在一起,又会有什么作用呢?假想答案:(1) 会省力;(2) 会费力;(3) 不省力、不费力;(4) 工作方便;(5) 其他;2、 实验发实验材料,让学生根据实验材料和自己的
18、假想答案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验证。(教师根据学生实验情况进行指导,必要时给予适当演示和讲述。)3、汇报交流4、教师根据学生活动情况进行总结。1、提问: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哪些地方使用滑轮了?2、出示图片:旗杆、吊车、起重机的吊臂、升降晾衣架等提问:他们分别是应用了什么滑轮的什么原理进行工作的?3、带领学生制作简易的起重机。4、评价、展示、交流活动。思考:为什么学校里的旗杆要安装定滑轮,而不安装动滑轮?回答提问 进行猜想、假设选出自己的猜想答案。自由分配小组人员,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实验活动填写实验记录表。汇报实验结果 想象、回答观察图 讨论、回答先观察实验材料、研究制作方法再进行制作(也可以分成小
19、组进行制作活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交流活动,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复习旧知识,引出新内容。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能力。锻炼学生的记录能力。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通过观察和研究,让学生认识滑轮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锻炼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和创造能力。锻炼学生进行客观的评价能力。课后反思:3、轮 轴(删,不讲)教学目标1、探究过程和方法: 指导学生通过实验研究轮轴的作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2、知识与技能: 了解轮轴的结构 知道轮轴和杠杆一样,也是可以省力的常用工具 知道轮轴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3、情感态度: 使学生认识工具的发展对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 激发学生改进现有
20、工具,创造发明出更先进的工具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服务教学重难点重点、难点: 轮轴的工作原理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学准备挂图、实物、教师和学生实验盒教学过程教学安排教学措施教学意图一、导入1、 我们认识了杠杆,使用什么样的杠杆省力?2、 今天我们要研究另一种常用工具板书课题二、教授新课1、认识轮轴的构造 (1)阅读P42,了解什么机械我们可以称为轮轴(2)先把轮轴分开看,我这里有一个皮带轮,它可以说是轮轴吗?还差点什么东西呢?(3)由一个轮和一个轴组合而成的机械,我们就可以称之为轮轴(4)轮轴是不是也省力呢?出示皮带轮出示轮轴了解轮轴的结构2、轮轴和杠杆的比较(1)请一位同学画出杠杆的图(2)轮轴应该怎
21、样画呢?(3)杠杆有动力和阻力,轮轴呢?你能不能根据两幅图找一找轮轴的动力和阻力(4)所以,轮轴中也存在杠杆,也是一种常用的省力工具板书杠杆的简单图知道轮轴和杠杆一样,也是可以省力的常用工具3、轮轴是怎么省力的,和什么有关呢?(1)教师示范实验要求,讲解实验要点(2)利用学生实验盒(3)根据实验,你认为轮轴是怎么省力的?和什么有关呢?分小组实验使学生认识工具的发展对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指导学生通过实验研究轮轴的作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三、巩固总结1、轮轴在我们的生活中,还在哪里出现过?2、今天你知道了什么?出示挂图激发学生改进现有工具,创造发明出更先进的工具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服务知道轮轴在日
22、常生活中的运用板书设计课后反思:4、斜面目标:1通过自主探究研讨活动,认识斜面能够省力,且是越平缓越省力。 2 通过模拟实验,培养设计实验,处理数据科学严谨的态度。 3、通过严谨进行模拟实验,学生能初步认识到大科学观(功一定,用斜面省力,路程长,费时,不用斜面费力,路程短,省时。)4、培养学生认真合作的精神。重点:通过模拟实验,培养设计实验,处理数据科学严谨的态度难点:学生能初步感受建立大科学观。材料:小车(上加钩码),测力计,斜面板子,铁架台,数据记录表,三角板选择材料目的:利用实际搬重油漆桶与利用斜面搬油漆桶的亲身感受让学生体验到使用斜面确实比直接搬省力,由此激发孩子浓厚的探究兴趣。每组准
23、备带钩码的小车(与油漆桶一样都是滚动摩擦),每组一块同样光滑的板子(保证摩擦力最小)。这样才有利于孩子探究斜面的省力作用。铁架台的横竿准备开始都是有高有低,这样孩子才能得出同样的小车在同样的斜面要不同的力来,这样也才能引出下一步斜度不同,用力情况不同的研究。过程:教学过程:教学意图一、 导入:1、 问题情景:老师新家要装修,刷墙,有一桶漆搬不上桌子,出示长短不同的3块木版,一个大油桶,一张桌子,问题:你能帮我把这个油桶搬到桌子上吗?如果利用我们教室内的材料呢?让学生演示动手试一试。2、 你为什么要搭板子?介绍什么叫斜面:这样斜搭的木板叫斜面。板书:斜面 ?比直接搬省力)二、新课:(一) 设计模
24、拟实验证明斜面省力1、 明确模拟实验:你如何能证明斜面真的省力?出示材料,明确每组小车的重量是一样的。(1) 让学生充分讨论:如何模拟运油桶?也就是说,在这个模拟实验中,谁模拟谁?(知道小车模拟油桶,测力计模拟等于推力,铁架台高度模拟汽车货斗高度,木板模拟搬油桶板子。更要明确用测力计在木版拉上模拟用斜面向上推,用测力计直接拉模拟直接抬)(2) 模拟实验设计:你如何能证明斜面省力。孩子讨论,明确对比实验斜面推比直接抬(提)省力。注意对比公平性问题,什么是唯一不同的条件(直接用测力计拉与用斜面拉),什么是必须保证相同的条件(同样高度,同一个测力计,同一个小车,同样匀速拉动)。2、 小组实验,并进行
25、实验记录。要求:(1)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尽量保证实验的公平性,并且及时记录下自己的实验结果。(2)提问:我们在实验中只实验一次就记录一次进行对比得出结论可不可以?(至少三次,取平均数才比较科学,如果其中一次数值差距太大,还应该进行第四次舍去差距大的再求平均数)3、 学生小组合作,开始实验,教师巡视。4、 小组汇报:要求:汇报实验结果。组织学生观察数据,得出结论,验证猜想。再横向观察实验结果,尤其抓住小车重量相同的进行对比,让学生去发现重量相同的小车在同样的斜面上所用力并不相同,从而提出新的猜想。板书:斜度越小越省力。板书讲解斜度:斜度组织学生反思:你是否很好地模拟了同学运油桶这个情境了呢?如果
26、学生说不上来,可找一个小组到前边来演示,让学生找存在问题。重点找直接拉的高度问题,找出关键谁跟谁比也就是直接拉到底拉到哪? (二).证明斜面更省力1、那么怎样能证明斜度越小越更省力呢?学生自己设计实验2、简单交流汇报实验(角度设计。)3、设计实验:如何证明自己的猜想?(主要设计不同坡度的对比实验,设计斜面角度实验只能改变斜面角度,不能改变高度,高度必须保持不变才能保证是模拟实验,因此板子可以抬高,但是测量高度不能变)。4、学生小组合作,动手研究不同情况下斜面用力大小,及时记录。5、汇报数据和自己组的发现。6、汇总数据,说一说我们有什么共同的发现。(要求先纵向对比实验单,再来横向对比),你发现了
27、什么?你还有什么别的发现(能够意识到斜面平缓省力费时,斜面陡费力省时) 板书:斜面越平缓越省力二、 巩固:1、情境,抬空水桶到桌上,你会怎么做?为什么?(在实际生活中不是越省力越好,省力与省时我们要根据实际需要。)2、说一说,生活中都哪些地方用到了斜面。出示山路图片,让学生理解生活中费时省力问题应用。四、作业:找一找生活中用到的斜面问题激趣培养学生模拟、对比实验能力培养学生对科学数据的严谨性注意让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在讨论中明确实验方法。注重引导孩子对数据的观察与发现并由此发现新的问题进行下一步的猜想探究修正学生对模拟实验的认识培养质疑猜想能力培养学生模拟、对比实验能力培养科学严谨态度再一次引
28、导学生有选择有目的地观察数据,发现规律,建立概念,培养学生联系生活用大生活观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理论联系生活。 记录单1123平均数直接拉(N)用斜面拉(N)汇总表单1123456789直接拉(N)用斜面拉(N)记录单2123平均数30度(N)60度(N)汇总表单212345678930度(N)60度(N)课后反思:第二单元单元备课教学内容:5、物体的热胀冷缩6、勺柄是怎么热的7、暖和的房间8、太阳怎样向地球传热9、保温和散热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初步会做水的热胀冷缩实验。2、初步学会设计空气热胀冷缩的实验。3、初步学会做热的传导实验。4、初步具有记录观察和实验现象能力。5、初步具有作对比
29、实验的能力。6、初步具有解决保温和散热的问题的能力。科学知识:1、指导气体、液体、固体由热胀冷缩的性质。2、了解热胀冷缩性质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3、了解热传递的主要方式有传导、对流和辐射。4、指导铜、铁、铝等传递热的方式主要是传导;水合空气传递热的方式主要是对流;太阳、电灯泡等传递热的方式主要是辐射。5、了解白色物体比黑色物体吸收的辐射热少。6、指导物体保温和散热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初步具有探究科学的兴趣。2、初步具有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信念。3、初步具有与人合作的科学精神。4、初步具有耐心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仪器、材料准备:课题教师准备学生准备5、物体的热胀冷缩1、试管
30、、红水、插有细玻璃管的胶塞、烧杯、热水、冷水、酒精等液体;金属球、酒精灯、火柴、带吸管的胶塞、气球、大烧杯、保温被等。2、有关热胀冷缩的音像资料塑料小瓶、细吸管等6、勺柄是怎么热的 1、金属勺、热水、冰、水、保温瓶、纸杯、塑料杯、金属杯、酒精灯、试管、试管架、玻璃管、支架、蜡、火柴等。塑料勺、金属勺、木勺等有关学具。7、暖和的房间1、三脚架、石棉网、火柴、烧杯、高锰酸钾、循环管、指甲、酒精灯、香等有关资料8、太阳怎样向地球传热纸盒或金属罐、黑纸、温度计、小烧杯、水、碎叶子、透明塑料膜、黑色塑料膜、纸板、电灯泡黑色和透明的塑料袋等有关学具9、保温和散热热水、纸盒、温度计、棉花、纸条、碎布、各种颜
31、色的纸等纸盒5物体的热胀冷缩(第1课时)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认识液体、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技能和归纳概括同类现象的共同点,发现其规律的思维能力。教学准备: 1、分组实验材料:液体热胀冷缩实验装置(烧瓶内装红水、酒精、牛奶、酱油、醋、桔汁)、大烧杯(每组2个)、冷水、热水; 2、演示实验材料:固体热胀冷缩实验装置(金属球、金属环)酒精灯、火柴; 3、课件:壶里的水往外溢的情景等。教学过程:上课前先介绍桌上的实验器材一、教学导入(课件)小娟是个懂事的孩子,在家常帮妈妈干家务活,做妈妈的小帮手。今天家里来了很多客人,可把妈妈忙坏了。她赶紧装满一壶水,帮妈妈烧水招
32、待客人!请一位同学看看,你看到了什么?(我看到壶里的水满出来了)看到这个现象你有什么话要说? 壶里的水为什么往外溢呢? 师:-同学向大家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大家猜猜看,这是为什么? 引导学生做出种种猜想:(有的说:水里有热气,所以水往外溢;还有的说:水变多了,占的地方大了等等) 师:大家的猜想是否正确呢?我们还是通过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吧!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认识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来做个实验。在瓶内装满水,为了便于观察,把水染红;用中间插有细玻璃管的胶塞塞紧瓶口,这时红水会升到细玻璃管中,用皮筋或线在玻璃管的液面处作一个记号。先把这个实验装置放入热水中,
33、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同学们的实验桌上有两种液体,都试一下。同学们可以参考课本第63、64页来做实验 (2)、分组实验,师巡回指导。(边实验边说说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实验完把瓶子放在桌上 (3)、汇报实验结果。 师:哪位同学愿意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生1:我们小组实验的是水,把装有水的装置放入热水中,玻璃管中的液面上升。(师板书:水受热) 师:液柱上升,说明液体发生了什么变化?生汇报,是水受热膨胀了。师小结:通过讨论我们知道了玻璃管内的水面上升,并不是因为水变多了,而是水占的地方变大了,准确的说是水的体积膨胀了。(板书:膨胀) 师:水的体积膨胀,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 生:在受热的情况
34、下发生的。(指导学生看板书)生2:我们小组实验的是酱油,把装有酱油的装置放入热水中,玻璃管中的液面上升。(师板书:酱油受热)同上师:水和酱油都是什么?(液体)师:水和酱油受热都膨胀,我们可以简单地说,液体受热膨胀。那么液体受冷会怎么样呢?我们还是通过实验来说明吧。分别把这两个装置放入冷水中,观察一下玻璃管中的液面有什么变化? 学生实验 师:液柱下降,说明液体发生了什么变化?生汇报:液体受冷收缩了。(板书:受冷收缩师总结:液柱下降,并不是因为液体变少了,而是液体占的地方变小了,准确的说是液体的体积收缩了。 师:液体的体积收缩,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 生:在受冷的情况下发生的。 师总结:水受热时体
35、积膨胀,水受冷时体积小缩,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热胀冷缩。(板书)也就是我们要研究的物体的热胀冷缩。 (板书课题:物体的热胀冷缩) 师:现在谁解释一下,壶里的水为什么往外溢? 学生解释现象。 3、指导学生认识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师:刚才大家通过实验证明了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生:我还想知道固体是不是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师:下面我们先来研究固体。大家猜猜看,固体有没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呢? 生汇报猜想结果。 (出示固体热胀冷缩实验装置) 师:此装置包括一个金属球和一个金属环,金属球刚好从金属环中通过。(两三个同学来试试) 师演示实验: (1)、 把金
36、属球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在加热过程中让学生猜想,金属球会发生什么现象?) 金属球不能通过金属环。(两三个同学来试试) (2)、把金属球放在冷水中,(让学生猜想,金属球会发生什么现象?) 金属球又能通过金属环。讨论:以上实验说明了什么? 固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板书)教师小结:通过以上实验,我们知道固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三、课后延伸,挖掘学生智力讲解: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师:你周围有哪些现象是由于物体的热胀冷缩引起的?1、冬天,假如你的钢笔帽拧不开了,你想怎样解决?2、早晨泡了一杯饮料放到冰箱了,下午放学回家发现少了一些。课后反思:空气的热胀冷缩2课时【教学目标】科
37、学概念: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科学探究: 1、用多种方法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2、用文字或图画进行描述和交流。3、尝试用“模型”解释现象。情感、态度、价值观:对热现象产生更浓的探究兴趣。【教学重点】用多种方法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教学难点】观察空气体积变化的方法设计、用“模型”解释热胀冷缩现象【教学材料】烧杯、常温水、冰水、热水、锥形瓶,气球、红墨水等【教学过程】一、实验导入新课:空瓶装热水倒出拧紧瓶盖观察现象1、在倒热水前先让学生说说瓶中有什么。2、在空瓶中装热水后让学生摸一摸,感觉一下温度。并让学生猜测把热水倒出后,瓶子是什么形状的。3、把热水倒出,拧紧瓶盖,让学生观察现象,并尝试解释原因。二、设计并完成研究空气热胀冷缩的实验1、师:在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有空气,可是空气看不见、摸不着,要研究空气的热胀冷缩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如果用锥形瓶来收集空气,需要把收集到的空气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