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一班级上学期期中物理模块检测 试卷类型:A 2021、11 试卷分值: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l4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不全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参考系就是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 B. 争辩跳水运动员在空中姿势时,可以把运动员看作质点 C. 物体运动时,平均速度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 D. 亚里士多德早已对自由落体运动作出了科学正确的结论 2.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加速度,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时,速度的变化量越大,它的加速度确定越大 B.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不行能为零 C.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不行能很大 D.加速度方向确定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3. 由静止开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火车在第10s末的速度为20m/s,则对于火车的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火车的加速度为—5 m/s2 B. 每秒速度变化了2m/s C. 火车的加速度为5 m/s2 D. 火车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 4.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争辩,是科学试验和规律推理的完善结合.
3、伽利略先用斜面进行试验争辩,获得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然后将此规律合理外推至倾角为90° ——自由落体的情形,如图所示.对伽利略争辩过程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所示的情形均为真实的试验过程 B.该争辩方法的核心是把试验和规律推理结合起来 C.利用斜面“放大”重力的作用,使试验现象更明显 D.利用斜面“冲淡”重力的作用,便于测量试验数据 5. 某人估测一竖直枯井深度,从井口静止释放一石头并开头计时,经2 s听到石头落底声.由此可知井深约为(不计声音传播时间,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 A.10 m B.20 m C.30 m D.40 m
4、6. 一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v0=2 m/s,4 s内发生的位移x=20 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4 s末的速度为10 m/s B.质点2 s末的速度为6 m/s C.质点4 s内的平均速度为5 m/s D.质点的加速度为3 m/s2 7.甲、乙两物体所受的重力之比为1∶2,甲、乙两物体所在的位置高度之比为2∶1,它们各自做自由落体运动,则两物体( ) A.落地时的速度之比是∶1 B.落地时的速度之比是1∶1 C.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之比是1∶2 D.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之比是1∶1 8. 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小球,在第1s内通过1m
5、在第2s内通过2m,在第3s内通过3m,在第4s内通过4m.下面有关小球的运动状况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小球在这4s内的平均速度是2.5m/s B. 小球在第3s和第4s这两秒内的平均速度是3.5m/s C. 小球在第3s末的瞬时速度是3m/s D. 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 9.两个小车在同一水平面上做加速度相同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若它们的初速度之比为1∶2,则它们运动的最大位移之比为( ) A.1∶2 B.1∶4 C.1∶ D.2∶1 10.如图是张明在国庆假期试驾中某次小轿车在平直大路上运动的0~25 s内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
6、 ) A.小轿车在0~15 s内的位移为350 m B.小轿车在15s~25 s内加速度大小为2 m/s2 C.小轿车在2s~8 s内的加速度大于16~24 s内的加速度 D.小轿车在15 s末运动方向发生转变 11.一辆沿笔直大路匀加速行驶的汽车,经过路旁两根相距50 m的电线杆共用5 s时间,它经过其次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15 m/s,则经过第1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 ) A.2 m/s B.10 m/s C.2.5 m/s D.5 m/s 12.某物体沿竖直方向做直线运动,规定向上为正方向,其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7、 A.在0~1 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为2 m/s B.在1 s~2 s内,物体向下运动 C.在1s~3 s内,物体做匀变速运动 D.在0~3 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是2m 13.如图所示的位移(s)—时间(t)图象和速度(v)—时间(t)图象中给出四条图线,甲、乙、丙、丁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状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车做直线运动,乙车做曲线运动 B. t1时刻,乙车与甲车的速度大小相等 C.0~t1时间内,乙车做速度减小的变速运动 D.0~t2时间内,丙、丁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14.一辆汽车正以V1=10m/s的速度在平直大路上匀速行驶
8、发觉正前方有一辆自行车以V2=4m/s的速度做同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汽车马上关闭油门做加速度大小为a=0.6m/s2的匀减速运动,汽车恰好没有碰上自行车,则( ) A. 关闭油门后,汽车恰好没有碰上自行车时所用时间为10s B. 关闭油门后,汽车恰好没有碰上自行车时所用时间为 s C. 关闭油门时,汽车与自行车的距离30 m D. 关闭油门时,汽车与自行车的距离 m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12分) 15.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试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A、B、C、D、E、F为相邻的6个计数点,若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0.1 s,则粗测小车的加速度
9、大小为________ m/s2.若纸带是由于小车做减速运动得到的,则纸带上最先打下的点应是 (填A或F) 16.在做“争辩匀变速直线运动”试验中,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中的某段如图所示,若A、B、C ……点间的时间间隔均为0.10 s,从图中给定的长度,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是 ,打下C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是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单位:cm A B C D E 5.0 14.1 27.2 43.9 三、计算题(本题3道大题共计32分)
10、 17.(10分)汽车以10m/s的速度在平直大路上匀速行驶,刹车后经2s速度变为6m/s,汽车刹车后的运动可认为是匀减速直线运动.求: (1)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 (2)刹车后前进9m所用的时间; (3)刹车后8s内前进的距离. 18.(10分)如图所示,小滑块在斜面顶端,由静止加速下滑,加速度a=2 m/s2,在到达底端前1 s内,所滑过的距离为,其中L为斜面长,则 (1)小滑块在斜面上滑行的时间为多少? (2)斜面的长度L是多少? 19.( 12分)一辆值勤的警车停在大路边,当警员发觉从他旁边以15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严峻
11、超载时,打算前去追赶,经过4s后警车发动起来,并以2.5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但警车的行驶速度必需把握在90km/h 以内.问: (1)警车在追赶货车的过程中,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2)警车发动后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货车? 高一班级上学期期中物理模块检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不全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C 2.D 3.BD 4.BD 5.B 6.C 7.AD 8.AB 9.B 10.C 11.D 12.AC 1
12、3.C 14.AC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12分) 15. 1.58 F (每空3分) 16. 3.93 m/s2 1.11 m/s (每空3分) 三、计算题(本题3道大题共计32分) 17、(10分) 解:依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v=v0+at得: a= =﹣2m/s2 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4分) (2)汽车从刹车到停止的时间为: 依据x=v0t+ 得:9=10t﹣t2 解得:t=1s
13、 或者 t=9s>t0(不合实际,舍去)(3分) (3)依据(2)可知汽车经5s停下,所以刹车后8s前进的距离即汽车刹车5s前进的距离, 由逆向思维法可得:=25m (3分) 答:(1)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为﹣2m/s2;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2)刹车后前进9m所用的时间为1s; (3)刹车后8s内前进的距离为25m. 18. (10分)解析 a=2 m/s2 =a×(t-1)2 ① L=at2② ①②联立得t=7 s,L=49 m 答案 (1)7 s (2)49 m (每小题各5分) 19. (12分)解:(l)警车在追赶货车的过程中,当两车速
14、度相等时.它们的距离最大,设警车发动后经过t1时间两车的速度相等.则. s货=(4+6)×15m = 150m s警=at12=45m 所以两车间的最大距离△s=s货-s警=105m ………………6分 (2) v0=90km/h=25m/s,当警车刚达到最大速度时,运动时间 s货’=(4+10)×15m=210m s警’=at22=125m 由于s货’>s警’,故此时警车尚未赶上货车, 且此时两车距离△s’=s货’-s警’=85m 警车达到最大速度后做匀速运动,设再经过t3时间迫赶上货车.则: 所以警车发动后要经过才能追上货车。…………6分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