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点一群落中生物的种间关系典例引领【典例1】 (2022课标,6)某种植物病毒V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削减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B水稻与青蛙是竞争关系C病毒V与青蛙是寄生关系D水稻和病毒V是互利共生关系解析稻田中青蛙增加抑制病毒传播,缘由是青蛙捕食稻飞虱,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A项正确;水稻和青蛙并不利用共同的资源,两者不是竞争关系,B项错误;病毒V和水稻之间是寄生的关系,C、D项错误。答案A【典例2】 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下图所示。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
2、鱼(丙),一段时间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仅剩一个种群。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间的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B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C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D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解析解题时要以曲线反映的种间关系和投放的鱼以浮游动物为食这一信息为突破口。从曲线上可以看出,甲、乙应当为捕食关系,甲为藻类,乙为浮游动物,而丙为后期向水池投放的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建立的食物链应当是:藻类浮游动物鱼。投放某种鱼的初期,乙和丙因争夺生存空间而存在竞争关系。
3、由于鱼是大量的,短时间内它们的食物浮游动物会急剧削减,而由于食物缺乏等生存斗争加剧,鱼类随之也会大量削减。所以甲、乙、丙三个种群仅剩一个种群的话,该种群确定是藻类,即甲种群。答案C1辨析生存斗争、竞争与种内斗争种内斗争为种内关系,竞争为种间关系,种间斗争包括竞争,而生存斗争既包括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又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关系,图示如下:A代表生存斗争、B代表种内斗争,C代表种间斗争、D代表竞争。2坐标图中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推断(1)看曲线上升和下降的先后关系,一般先上升或下降的曲线代表被捕食者。(2)看曲线峰值的凹凸,一般曲线峰值高的是被捕食者,另外,被捕食者的个体一般也比捕食者的小,所
4、以被捕食者的数量相对较多。右图曲线中a为被捕食者,b为捕食者。跟进题组1(2021安徽安庆二模)下图所示的是某地三种食虫蝙蝠觅食活动的时间分布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银毛蝙蝠、蓬毛蝙蝠比棕蝙蝠更适于夜间捕食,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三者的活动高峰时间相互错开,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着肯定的互利共生关系C竞争和捕食的存在会限制种群的活动时间和活动范围D蝙蝠的夜间觅食能有效降低被很多天敌捕食的风险解析三者之间具有竞争关系。答案B2(原创)下列能量流淌模型关系图可依次表示的种间关系是()A捕食、竞争、寄生、共生 B竞争、捕食、寄生、共生C共生、寄生、捕食、竞争 D共生、寄生、竞争、捕食解析图表示互利
5、共生关系;图表示的是寄生关系,分别为寄生在体内和寄生在体表;图表示的是竞争关系;图表示的是捕食关系。答案D考点二群落的结构、演替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争辩典例引领【典例1】 (2022陕西咸阳一模)为了争辩某降水丰沛、气温较高的山区群落演替规律,生态学家利用把同一时间内的不同群落当作同一群落不同演替阶段的原理,争辩了灌草丛、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等4个群落的相关特征,结果如下表。灌草丛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针叶林生产者固定有机物的量/t(hm2a)117.43116.61150.8155.5015.9392.73124.8140.98叶面积指数2.4811.2817.766.63
6、6.65377.52398.57184.74注:叶面积指数是指每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片总面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地区群落演替过程中,其叶面积指数渐渐减小B该地区群落演替过程中,前期的干物质量增长快速,后期增长缓慢C四个群落中灌草丛和常绿阔叶林有垂直结构,其余两个群落则没有D植被干物质的量只与群落中植被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关解析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有机物的总量应不断增加,因此该地区群落演替的挨次是灌草丛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在此演替过程中叶面积指数渐渐增大,A项错误;据表中“植被干物质的量”的变化可知,B项正确;四个群落都有垂直结构,且随群落演替垂直分层现象越来越明显,C项错误;
7、植被干物质的量主要与群落中植被的光合作用及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有关,D项错误。答案B【典例2】 土壤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某一地区人工绿地、林地、农田3种不同类型土地的土壤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见下表。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样地类群数个体数第1层第2层第3层第1层第2层第3层人工广场绿地14831827422某植物园13741909218农用地11849211321注:第1层为距地表05 cm;第2层为距地表510 cm;第3层为距地表1015 cm。A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各样地土壤中动物类群数B各样地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没有明显的差异C人类活动对土壤动物的数量和分布没有影响D各土层中
8、土壤动物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均为“S”型解析调查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时,常用取样器取样法。从表中数据可知,各样地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没有明显的差异。由表中可看出,人类活动导致农用地的表层土壤中动物个体数较人工广场绿地和某植物园少。依据表中数据无法推断各土层中土壤动物种群数量增长的趋势。答案B1群落演替的方向和结果(1)群落演替的方向自然条件下,群落的演替一般朝着物种多样化、群落结构简单化、生态功能完善化的方向进展。最终的演替结果主要由演替地所处的气候条件打算。如在干旱的荒漠地区很难形成森林。(2)群落演替的结果能量:总生产量增加,群落的有机物总量增加。结构:生物种类越来越多,群落结构越来越简单。稳定
9、性: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行逆变化,稳定性越来越高。2“二看法”区分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跟进题组1图1是暴露岩石上开头的群落演替过程,图2表示群落演替过程中植物的种数、植物的个体数及岩石体积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1所示的群落演替过程属于次生演替B形成顶极群落后,群落在水平方向上表现出垂直结构C演替过程中植物种类丰富度渐渐增加并趋向稳态D演替过程中植物的种数增加导致岩石体积下降解析图1是暴露岩石上开头的群落演替过程,属于初生演替,A错误;形成顶极群落后,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有分层现象,表现出垂直结构,B错误;题图显示,演替过程中植物的种数增加时,岩石的体积增大,
10、D错误。答案C2(2021江苏高考)在一段新建大路的边坡(甲)上移栽灌木和草本植物以爱护边坡,另一段边坡(乙)不进行移栽,其他试验条件相同,1年后两段边坡的检测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合理的是()边坡处理方式植被掩盖率/%小型土壤动物物种数个体数甲种植植物973726019.8乙不干预892811.9A可以推想移栽植物会降低该群落结构的稳定性B小型土壤动物的增多是移栽植物的预期结果C边坡甲上因没有移栽乔木而不行能自然长出乔木D边坡甲上的群落演替会随时间延长而渐渐加剧解析移栽植物能提高该群落结构的稳定性;移栽植物能为动物供应生存的环境,故小型土壤动物的增多是移栽植物预期的结果;边坡甲上可能会发生群落的演替而自然长出乔木;群落演替不会随时间延长而始终渐渐加剧。答案B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