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最新推荐- 小学三年级语文“揠苗助长”的为什么会是父亲?教案 陈老师:三年级有一篇寓言<<揠苗助长>>,文中讲父亲揠苗助长,他的儿子发现了。我们都知道年纪大的人有经验,为什么会是父亲去揠苗助长呢?是否应该是儿子去揠苗助长更合情理?会不会是教材写错了? 重庆市西彭一小的老师答:关于揠苗助长里的父子,父亲违背常理去揠苗助长,庄稼全枯死了,这个结果确实是被儿子发现的。这不是故事有问题,更不是教材有问题。因为这则寓言选自孟子,在孟子中就有这样的叙述: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说明寓言本身就是这样叙述的。大家知道,这是寓言故事。寓言有一个明显的特征是假托性,也就是故意编一个故事来说明某一个道理,并非真有其事。为了说明这个道理,这些编的故事往往十分荒诞,让别人觉得好笑,从而让别人更容易明白故事所告诫的道理。这个故事中,连儿子都知道不应该拔苗助长,可是父亲居然这样做,显得十分荒诞可笑,劝诫之理(任何事物都有其客观规律,如不从实际出发,而以主观愿望代替客观规律,其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遭到失败)在故事中虽一字未提,却更加明了了。以上发言,供参考。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