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理论1、2017年安全月主题:安全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2、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分特别重大30人以上100人以上重伤1亿元以上重大10-30人50-100人-5000万-1亿元较大3-10人10- -50人1000万-5000万一般3人以下10人以下1000万元以下3、危险R=f(F,C)式中R风险:F发生事故的可能性;C发生事故的严重性。4、海因里希法则在机械事故中,伤亡、轻伤、不安全行为的比例为129:300 1+29+300=330 统称意外事件5、安全许可安全许可是指国家对矿山企业(非煤矿山、煤矿)、建筑施工企业和危险化学品
2、、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实行安全许可制度。企业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不得从事生产活动。6、(一)系统原理 6个特征,即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整体性、层次性和适应性。(1)动态相关性原则。(2)整分合原则(3)反馈原则。(4)封闭原则。(二)人本原理(1)动力原则。即物质动力、精神动力和信息动力。(2)能级原则。(3)激励原则(4)行为原则。(三)预防原理(1)偶然损失原则。事故后果以及后果的严重程度,都是随机的、难以预测的。(2)因果关系原则。事(3)3E原则。即工程技术(Engineering)对策、教育(Education)对策和法制(Enforce- ment)对策,即所谓3
3、E原则。(4)本质安全化原则。(四)强制原理(1)安全第一原则(2)监督原则7、图14现代事故因果连锁理论8、事故防范对策在工业生产中经常采用的防止能量意外释放的屏蔽措施主要有下列11种:(1)用安全的能源代替不安全的能源。例如,在容易发生触电的作业场所,用压缩空气动力代替电力,可以防止发生触电事故,还有用水力采煤代替火药爆破等。(2)限制能量。例如,利用低电压设备防止电击(3)防止能量蓄积。例如,应用低高度位能,控制爆炸性气体浓度,(4)控制能量释放。如建立水闸墙防止高势能地下水突然涌出(5)延缓释放能量。例如,采用安全阀、逸出阀控制高压气体(6)开辟释放能量的渠道。在矿山探放水可以防止透水
4、;(7)设置屏蔽设施。例如安装在机械转动部分外面的防护罩(8)在人、物与能源之间设置屏障,在时间或空间上把能量与人隔离。(9)提高防护标准。(10)改变工艺流程。如改变不安全流程为安全流程,用无毒少毒物质代替剧毒有害物质等。(11)修复或急救。 9、系统安全理论图16人与物两系列形成事故的系统10、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体系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的安全工作体制。第二章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1、安全生产标准化: 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一级为最高(包括13个一级项目)采用“策划、实施、检查、改进”动态循环的模式,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生产经营单位每年至少一
5、次评定,发生死亡事故后应重新进行评定2、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包括:1基础特征:企业状态特征、企业文化特征、企业形象特征、企业员工特征、企业技术特征、监管环境、经营环境、文化环境。2安全承诺:。3安全管理: 4安全环境: 5安全培训与学习: 6安全信息传播: 7安全行为激励:激励效果。8安全事务参与: 9决策层行为: 10管理层行为: 11员工层行为:3、重大危险源1)我国国家标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l82182009)中将“重大危险源”定义为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
6、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2)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则按下式计算,若满足该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式中4、安全规章制度(一)综合安全管理制度1安全生产管理目标、指标和总体原则2安全生产责任制3安全管理定期例行工作制度4承包与发包工程安全管理制度5安全设施和费用管理制度6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7危险物品使用管理制度8消防安全管理制度9隐患排查和治理制度10交通安全管理制度11防灾减灾管理制度12事故调查报告处理制度13应急管理制度14安全奖惩制度(二)人员安全管理制度1安全教育培训制度2劳动防护用品发放使用和管理制度3安全工器具的使用管理制度4特种作
7、业及特殊危险作业管理制度5岗位安全规范6职业健康检查制度7现场作业安全管理制度(三)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1“三同时”制度2定期巡视检查制度3定期维护检修制度4定期检测、检验制度5安全操作规程(四)环境安全管理制度1安全标志管理制度2作业环境管理制度3职业卫生管理制度5、安全技术措施按照导致事故的原因可分为: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等。(1)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1)消除危险源。消除系统中的危险源,可以从根本上防止事故的发生。但2)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3)隔离。4)故障一安全设计5)减少故障和失误。通过增加安全系数、增加可靠性或设置安全监控系统(2)减少事故损
8、失的安全技术措施。1)隔离。隔离是把被保护对象与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等隔开。隔离可能致害对象的关系可分为隔开、封闭和缓冲等。2)设置薄弱环节。如锅炉上的易熔塞、电路中的熔断器等。3)个体防护。4)避难与救援。设置避难场所:当事故发生时,人员暂时躲避,免遭伤害此外,安全监控系统作为防止事故发生和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6、特种设备设施安全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应当向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检验有效期满1个月前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申报定期检验7、培训教育企业类型初培复培主要负责人与安全管理人员危化4816一般3212一般人员(三级
9、教育)危化7220(每年再教育)一般248、安全生产检查的程序1安全检查准备(1)确定检查对象、目的、任务。(2)查阅、掌握有关法规、标准、规程的要求。(3)了解检查对象的工艺流程、生产情况、可能出现危险和危害的情况。(4)制定检查计划,安排检查内容、方法、步骤。(5)编写安全检查表或检查提纲。(6)准备必要的检测工具、仪器、书写表格或记录本。(7)挑选和训练检查人员并进行必要的分工等。2实施安全检查(1)访谈。(2)查阅文件和记录。(3)现场观察。(4)仪器测量。3综合分析提出整改要求整改落实信息反馈及持续改进9、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目录及其安全标志标识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发布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
10、全标志实施细则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目录:6大类21个小类:(1)头部护具类:安全帽(2)呼吸护具类:防尘口罩、过滤式防毒面具、自给式空气呼吸器、长管面具(3)眼(面)护具类:焊接眼面防护具、防冲击眼护具(4)防护服类:阻燃防护服、防酸工作服、防静电工作服(5)防护鞋类:保护足趾安全鞋、防静电鞋、导电鞋、防刺穿鞋、胶面防砸安全靴、电绝缘鞋、耐酸碱皮鞋、耐酸碱胶靴、耐酸碱塑料模压靴(6)防坠落护具类:安全带、安全网、密目式安全立网9.1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标识的说明1)本标识采用古代盾牌之形状,取“防护”之意。2)盾牌中间采用字母“LA”表示“劳动安全”之意。3)“”是标识的编号。第一层的两位数字
11、代表获得标识使用授权的年份;第二层的两位数字代表获得标识使用授权的生产企业所属的省级行政地区的区划代码第三层代码的前三位数字代表产品的名称代码后三位数字代表获得标识使用授权的顺序。4)参照安全色(GB 28932001)的规定,标识边框、盾牌及“安全防护”为绿色,“LA”及背景为白色,标识编号为黑色。10、生产经营单位承包工程的安全管理一是要根据自身的安全资质和能力,承包相应的工程。二是根据工程需要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不出现责任和管理制度执行的真空。三是双方的安全管理责任要界定清晰。四是要认真做好施工现场安全措施的核实和确认。五是针对项目施工的环境、安全管理要求,组织对施工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
12、安全教育培训。六是在危险性较大或与正在生产运行设备、区域有交叉的施工,设置专职的安全监护人员,防止发生以外。第三章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方式与内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方式1行政许可制度:对特种设备实施市场准入制度和设备准用制度。2监督检查制度:3事故应对和调查处理: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严肃处理事故。第四章 安全评价1、安全评价按照实施阶段不同分为三类: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1)安全预评价是在项目建设前,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阶段研究报告的内容,用以指导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2)安全验收评价在建设项目竣工后正式生产运行前或工业园区建设完成后,做出安全验收评价结论的活动。安全验收评价程序内
13、容主要包括:前期准备;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划分评价单元;选择评价方法,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安全管理对策措施及建议;做出安全验收评价结论;编制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等。2.1、危险和有害因素辨识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l3861-2009)分为4大类1人的因素:心理、生理、行为2物的因素: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3环境因素:室内、室外、地下(含水下)、其他作业环境不良4管理因素:组织机构、责任制、管理规章制度、投入、管理、其他管理因素缺陷2.2、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1986),分为20类。1物体打击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
14、,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指企业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下落、挤压伤亡事故,不包括起重设备提升、牵引车辆和车辆停驶时发生的事故。3机械伤害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伤害,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机械伤害。4:起重伤害指各种起重作业(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吊具、吊重)、物体打击等。5触电包括雷击伤亡事故。6淹溺包括高处坠落淹溺,不包括矿山、井下透水淹溺。7灼烫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酸、碱、盐、有机物引起的
15、体内外灼伤)、物理灼伤(光、放射性物质引起的体内外灼伤),不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起的烧伤。8火灾9高处坠落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10坍塌指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的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性破坏而造成的事故,如挖沟时的土石塌方、脚手架坍塌、堆置物倒塌等,不适用于矿山冒顶片帮和车辆、起重机械、爆破引起的坍塌。11冒顶片帮 12透水13放炮指爆破作业中发生的伤亡事故。14火药爆炸指火药、炸药及其制品在生产、加工、运输、储存中发生的爆炸事故。15瓦斯爆炸16锅炉爆炸17容器爆炸18其他爆炸19中毒和窒息20其他伤害3、安全评价方法1定性安全评价方法属于定性安全评
16、价方法的有安全检查表、专家现场询问观察法、因素图分析法、事故引发和发展分析、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格雷厄姆一金尼法或LEC法)、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危险可操作性研究等。2定量安全评价方法(1)概率风险评价法。(2)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3)危险指数评价法。危险指数评价法是应用系统的事故危险指数模型,4、故障树分析(Fault Tree Analysis,VIA)故障树(Fault Tree),是一种描述事故因果关系的有方向的“树”,是系统安全工程中的重要的分析方法之一。它能对各种系统的危险性进行识别评价,既适用于定性分析,又能进行定量分析,具有简明、形象化的特点,体现了以系统工程方法研究
17、安全问题的系(九)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D=LEC)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一旦发生事故可能会造成的损失后果。D值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需要增加安全措施,减少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或者降低人体暴露的频繁程度,或者减轻事故损失,直至调整到允许范围。5、职业危害预防和管理最新目录(有附件)一、职业性尘肺病及呼吸疾病二、职业性皮肤病三、职业性眼病四、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五、职业性化学中毒六、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七、职业性放射性疾病八、职业性传染病九、职业性肿瘤十、其他职业病6职业性有害因素分类(1)按来源分类各种职业性有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以下三类:1)生产
18、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化学因素。包括生产性粉尘和化学有毒物质。生产性粉尘,例如矽尘、煤尘、石棉尘、电焊烟尘等。化学有毒物质,例如铅、汞、锰、苯、一氧化碳、硫化氢、甲醛、甲醇等。物理因素。例如异常气象条件(高温、高湿、低温)、异常气压、噪声、振动、辐射等。生物因素。例如附着于皮毛上的炭疽杆菌、甘蔗渣上的真菌,医务工作者可能接触到的生物传染性病原物等。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精神性职业紧张。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等。长时间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3)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自然环境中的因素,例如炎热季节的太阳辐射。
19、作业场所建筑卫生学设计缺陷因素,例如照明不良、换气不足等。总粉尘与呼吸性粉尘两种类型:(1)总粉尘:(2)呼吸性粉尘:生产性粉尘来源于以下几方面:(1)固体物质的机械加工、粉碎,其所形成的尘粒,小者可为超显微镜下可见的微细粒子,大者肉眼即可看到,如金属的研磨、切削,矿石或岩石的钻孔、爆破、破碎、磨粉以及粮谷加工等。(2)物质加热时产生的蒸气可在空气中凝结成小颗粒,或者被氧化形成颗粒状物质,其所形成的微粒直径多小于lm,如熔炼黄铜时,锌蒸气在空气中冷凝、氧化形成氧化锌烟尘。(3)有机物质的不完全燃烧,其所形成的微粒直径多在05m以下,如木材、油、煤炭等燃烧时所产生的烟。第七章 生产安全事故调查与
20、分析1、事故报告的内容(一)事故发生单位概况(二)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三)事故的简要经过(四)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情况(五)已经采取的措施2、没有%号1千人死亡率一定时期内,平均每千名从业人员,因伤亡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2千人重伤率一定时期内,平均每千名从业人员,因伤亡事故造成的重伤人数。3百万工时死亡率一定时期内,平均每百万工时,因事故造成死亡的人数。4百万吨死亡率一定时期内,平均每百万吨产量时,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七、伤亡事故经济损失计算方法1直接经济损失指因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及善后处理支出的费用和毁坏财产的价值。 2间接经济损失指因事故导致产值减少、资源破坏和受事故影响而造
21、成其他损失的价值。 3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1)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 1)医疗费用(含护理费用)。 2)丧葬及抚恤费用。3)补助及救济费用。4)歇工工资。(2)善后处理费用1)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2)现场抢救费用。3)清理现场费用。4)事故罚款和赔偿费用。(3)财产损失价值1)固定资产损失价值。2)流动资产损失价值。4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1)停产、减产损失价值。( 2)工作损失价值。(3)资源损失价值。(4)处理环境污染的费用。(5)补充新职工的培训费用。(6)其他损失费用。5计算方法(1)经济损失计算E=Ed+Ei式中E经济损失,万元;Ed直接经济损失,万元;Ei间接经济损失,万元
22、。(2)工作损失价值计算Vw=DLM/(SD)式中Vw工作损失价值,万元;DT一起事故的总损失工作日数,死亡一名职工按6000个工作日计算,受伤职工视伤害情况按GB 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的附表确定,日;M企业上年税利(税金加利润),万元;s企业上年平均职工人数;D企业上年法定工作Et数,日。(3)固定资产损失价值按下列情况计算(4)流动资产损失价值按下列情况计算(5)事故已处理结案而未能结算的医疗费、歇工工资等,采用测算方法计算(见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附录A)。(6)对分期支付的抚恤、补助等费用,按审定支出的费用,从开始支付日期累计到停发日期(见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附录A)。(7)停产、减产损失,按事故发生之日起到恢复正常生产水平时止,计算其损失的价值。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