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修3 第2讲 专题1 巩固演练1下列材料摘编自丘吉尔其次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一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丘吉尔在本卷中探求了二战的起源,他为本卷定下的主题是:“英语民族如何由于他们的不明智,麻痹大意和好心肠而听任恶人重新武装。”材料二西班牙内战期间,丘吉尔说:“即使德国连续支持叛军一方,苏联以金钱供应政府一方,我们照旧要实行中立态度。”“我确信,严格遵守中立是目前唯一正确和平安的方法”。(1)材料中的“中立”是不是英国的一种“好心肠”?它对英国来说是不是“平安”方法?分别说明理由。(2)丘吉尔的回忆录是争辩其次次世界大战的重要史料,使用时应留意什么问题?【答案】(1)不是“好心肠”:英国是
2、以牺牲别国的利益来换取自身的平安。不是“平安的”方法:“中立”纵容了法西斯的侵略,加速了二战的爆发,英国在二战中遭到了德国的侵略。(2)回忆录具有主观性;要留意用其他史料加以印证。【解析】第一问,推断英国是不是“好心肠”,应当从这种“中立”的后果来思考问题,这种中立以牺牲他国为代价换取了自身临时的平安,是不是“好心肠”就很清楚了;对英国来说是不是“平安的”方法?可以从这种所谓的“中立”给法西斯势力的进展供应空间和时间,并导致的后果的角度来思考和分析问题。再结合相关史实论述即可。其次问涉及到史学的争辩方法问题,要明确史料不同于历史实物,具有主观性,不行盲信,所以要结合史实,去伪存真辩证客观看待。
3、也可多借助其他的史料多方加以佐证。2漫画可以形象地再现历史。观看关于二战的图片回答问题。(1)图一漫画上有两个人物:希特勒和斯大林。希特勒拥抱的同时,在斯大林的背上狠狠地插上了一刀!图中的文字是:“原谅我,同志,但这机会实在太迷人了。”结合漫画和所学学问评价苏德互不侵害条约。(2)图二漫画为自由女神将象征着世界自由的火炬传递给罗斯福和丘吉尔,寓意由美、英两国共同去传承和维护世界的自由。试述这一现象的影响。【答案】 (1)苏联得以临时不被拖进战斗,赢得了备战时间;苏联领导人对希特勒的冒险性估量不足,导致苏德战斗之初严峻失利。德国免去了两线作战的后顾之忧,客观上助长了法西斯德国的侵略气焰。(2)美
4、国放弃中立政策,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大大增加了反法西斯的力气,转变了双方力气的对比,加速了反法西斯战斗的成功进程。3(2022新课标47)材料其次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入侵缅甸,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1942年2月,由精锐力气组成的中国远征军入缅,与日军作战,在仁安羌作战中,中国远征军与敌浴血奋战,解救出被困英军,轰动英伦三岛,英军在战局不利的状况下,放弃缅甸,向印度撤退,中国远征军掩护英军,并分别撤至印度和国内,中国大后方重要的对外陆路通道分别被切断,滇西一度被日军占据。1943年10月,中国远征军与盟军协作,反攻缅北和滇西,在密支那战役中,中国军人组成敢死队,绕到敌军背后,与正面部队同时发动进攻,使敌人背腹受敌,崩溃逃跑,日军指挥官无望自杀。中国远征军兵力总计达40余万人,伤亡接近20万人,以巨大的牺牲换取了最终的成功。摘编自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斗史(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中国远征军入缅前太平洋战场和中国战场的战略态势。(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军事意义和政治意义。【答案】(1)日军大举进攻东南亚,美、英处于守势;国际反法西斯已形成;中国抗日战斗处于相持阶段。(2)军事意义:毁灭了日军有生力气;保存了盟军反攻的实力;打通了中外国际交通线。政治意义:表现出中国军队的英勇善战;增加了民族自信念,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