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2016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调查报告信息工程学院雷 小 松目 录目录一、活动背景1二、活动概括1三、活动内容2四、活动目的3五、西盟县情概况4(一)地理环境4(二)经济概况5六、王雅村村情概况61、国土面积:62、人口:63、耕地:64、医疗卫生:75、文化教育:76、农村经济:7七、制约王雅村发展的问题分析7(一)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8(二)互联网发展情况和运用程度的问题分析9(三)文化、体育建设和发展的问题分析10八、对王雅村发展问题的意见和建议11(一)对王雅村教育的建议11(二)互联网发展
2、问题的意见12(三)文化体育建设和发展的建议13九、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查心得体会14十、对此次“暑期”三下乡活动的整体感受20一、活动背景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努力做到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根据省委宣传部、云南省文明办、中共云南省委高校工委、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科学技术厅、共青团云南省委、云南省禁毒委员会办公室、云南省防治艾滋病局和云南省学生联合会关于开展全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成立了我校2016年暑期大
3、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团。二、活动概括1、活动主题青春建功十三五携手共筑中国梦立足精准扶贫的社会实践活动2、活动时间、地点活动时间:2016年7月1116日活动地点:云南省普洱市西盟县3、活动参与者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暑期“三下乡”团队三、活动内容积极组织师生团队,根据专业特色和个人特长,深入到农村基层,开展林业科技知识培训及现场指导、科普宣传教育、留守儿童课外辅导、社会经济情况调查等活动。1、调查“挂包帮”对象情况配合学校精准扶贫工作,与学校西盟驻村扶贫组联系,深入了解学院“挂包帮”对象的实际情况,为学校精准扶贫提供有力素材,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意见。2、林业科技知识培训活动与西盟农林业部门
4、合作,开展农林人员培训、林业科普讲座、林进农技推广、为农民提供“田间地头”的生产实践指导等服务活动。如核桃、坚果育苗、嫁接、病虫害防治知识的培训和现场指导。3、关爱留守儿童服务活动以关爱留守儿童为重点,组织大学生团队开展课业辅导、素质拓展、亲情陪伴等活动,调查了解当地留守儿童数量、生活情况、学习情况、心理健康情况,为他们捐赠一些学习用品,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及体育、文艺、绘画等方面的课外辅导,共同帮助留守儿童。4、科普教育、互联网+宣传活动深入学校、农村,通过图片展、播放科普宣传片、发放宣传资料、入户宣讲等有效形式,对于当地林农和学生普遍关心的科普及林业生产问题进行科普、互联网+知识宣传
5、,提高当地群众的科技水平。5、社会经济情况调查活动大学生通过与西盟当地老百姓共同劳动,体验农村生产生活,并结合林业行业特色开展社会经济情况调查活动,形成调研报告。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2016暑期“三下乡”活动一览表日期时间活动名称具体内容物资准备配合人员7月12日下午西盟新县城龙潭原始森林(或里坎瀑布)采风户外徒步,注意准备户外运动服饰、鞋帽、雨伞、饮用水、能量食品、相关药品驻县扶贫工作队长赵富雄老师协调龙潭保护区资源考察。7月13日全天文化“手拉手”教育帮扶(讲座宣讲4场)分组分别在勐梭镇政府、王雅村、南亢村、力所乡政府、各开展农户互联网络运用、微信平台运用、电子商务常识、电脑运用及管理;林
6、业科技知识培训等交流活动,进行扶贫政策宣讲。各学院制定计划,准备所需物资。学校提供适当文具用于奖励王雅村参加活动的村民。协调王雅村村公所阅览室一间、办公室两间、会议室一间、篮球场一块作为活动硬件。协调王雅村适龄儿童、学生、青年参与活动。7月14日上午到达王雅村徒步考察王雅村村情,参观农户橡胶地了解王雅村地里位置、气候、地貌、农业生产情况,与农户同吃同生产,为形成社会实践调查报告采集资料和图片。户外徒步,注意准备户外运动服饰、鞋帽、雨伞、饮用水、能量食品、相关药品协调王雅村干部和驻村工作人员陪同考察下午入户调查落实学校“挂包帮”精准扶贫工作,分析农户致贫原因携带学校准备的慰问物品、携带纸笔撰写“
7、农户致贫原因调查报告”协调王雅村干部和驻村工作人员陪同入户,协调农户配合。7月15日上午王雅村活动总结座谈分享收获卫生清理,参与午饭准备王雅驻村扶贫工作队王雅村干部四、活动目的1、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努力做到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高素质人才。2、 西盟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同时西盟县王雅村也是我校挂钩扶贫点,为了更好的帮助西盟县脱贫致富,需要与学校西盟驻村扶贫组联系,配合学校精准扶贫工作,对西盟的整体情况就行摸底调查,对学院“挂包帮”对象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的调
8、查分析,以从中获取重要信息,为学校精准扶贫提供有力素材,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意见,更好的去引导和帮助其脱贫致富。3、 根据专业特色和个人特长,深入到农村基层,开展林业科技知识培训及现场指导、科普宣传教育、留守儿童课外辅导、社会经济情况调查等五项实践活动。五、西盟县情概况西盟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少数民族自治县、典型的民族直过县、地处边界一线的边疆县、民族跨境而居的特殊县。世居的佤族、拉祜族的社会形态,是由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初期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大部分群众文化素质不高、发展观念落后。截止2014年末,全村有农村危房334户,其中全部为D级危房。(一)地理环境1、位置境域西盟佤族自治县
9、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地处东经99189943、北纬22252257之间。东、东北、东南环接澜沧县,南与孟连县接壤,西、西北与缅甸毗邻,国境线长89.3千米,国土面积1353.57平方千米。2、地貌西盟佤族自治县地处怒山山脉南段,属中高山峡谷地带。主要有西盟山脉、拉斯龙山脉、盘龙山脉,均为南北走向。地形复杂,西盟县除勐梭镇有一块3000余亩的河谷川坝外,其余均为山区。境内最高海拔2458.9米,最低海拔590米。3、水文西盟县河流属怒江水系,有大小河流80条,主要河流有库杏河、勐梭河、新厂河,河流交叉分布,呈树枝状由北向南注入南卡江。4、气候西盟县受孟加拉湾西南暖湿气流影响,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10、。由于相对高差达1869.9米,立体气候明显,降水量丰富,年均降水量2758.3毫米,最高年(1991年)达3426.7毫米。年平均气温15.3,无霜期319天。年均日照2204.7小时,辐射量每平方厘米131.8千卡。风速年平均2.5米/秒。夏秋季节雨量高度集中,降水量占全年的90.1%,冬春季节雨量偏少,占9.9%。(二)经济概况2013年,西盟县实现生产总值(现价)78683万元,较2012年增长13.3%(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3874万元,较2012年增长7.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7514万元,较2012年增长24.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7295万元
11、,较2012年增长12.3%。单位GDP能耗下降2.6%。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418万元,较2012年增长20.2%。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83829万元,较2012年增长1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74元,较2012年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3806元,较2012年增长20.9%。六、王雅村村情概况1、国土面积:王雅村属西盟佤族自治县力所乡,位于力所乡政府的东南面,平均海拔1300米,距离力所乡政府18公里(公路)。全村国土总面积14.92平方公里(22380亩),辖区有王雅(一组)、王雅(二组)、王雅(三组)、王布龙(四组)、王布龙(五组)五个村民小组。2、人口:20
12、15年末全村总户数348户,总人口1045人,比去年人口增长1%,其中,男性556人,女性489人。农村人口541人(不包括橡胶队和茶厂),劳动力353人,男劳动力199人,女劳动力154人,外出务工人员46人,低保人口250户527人,五保户4户4人,人口按民族分类:佤族986人,拉祜族30人,汉族26人,其他民族3人。3、耕地:2015年末耕地面积1647亩,与去年相同,其中固耕地面积920亩,临时耕地面积727亩,人均耕地面积1.6亩。退耕还林面积1800亩。全村橡胶面积11670亩,其中民营面积为1739亩;开割面积4418其中民营719亩。茶叶面积260亩,采摘面积260亩。2015
13、年粮食总产量34万公斤,人均占有量354公斤,比去年增长了0.6%。4、医疗卫生:2016年王雅村缴纳养老保险人数556人,总金额为44200元;缴纳合作医疗946人,总金额78040元,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0.00公里,距离镇卫生院18.00公里。5、文化教育:该村小学生就读到南亢村小学,中学生就读到力所乡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0.00公里,距离中学10.00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中,小学生45人,中学生31人。6、农村经济:该村2011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14.56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65.73万元,畜牧业收入22.47万元(其中,年内出栏肉猪320头,肉牛
14、12头,肉羊0头); 林业收入17.86万元, 第二、三产业收入14.05万元, 工资性收入10.7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23.0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畜牧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0.72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45人 ,在省内务工13人,到省外务工32人。七、制约王雅村发展的问题分析(一)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从整体上看,整个西盟县对教育高度重视,对教育师资和教学资源的投入充足,拥有着领先于云南大部分地区同类学校的教育资源,即现有的学校配备有领先的软件、硬件、场所等教学设备设施,但是在西盟地区的受教育程度和教育水平仍然滞后,没有得到提高;分析其原因,有着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5、政府对教育宣传的力度不到位。关于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对教育的扶持政策和资助体系没有吃透吃牢,因此导致很多的教育方针政策没有宣传到农村,致使很多的家庭和学子没能真正享受到这些政策带来的实惠,因而增加了家庭对孩子上学的经济负担,从而导致了该地区教育水平低,入学率低、辍学率高。 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且太过集中。以西盟县力所拉祜乡(以下简称力所乡)为例进行分析,从力所乡的教育发展分布情况看,整个力所乡仅拥有一所学校,且集小学和初中于一体,这就造成了教育的资源和设备设施过于集中,而乡级以下的行政村一级没有可供孩子上学的地方,孩子想要上学只能跑到乡上学校去读,给学生和家长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和不便,这也直接导致了
16、该地区教育水平低,孩子就学率低、辍学率高。 缺乏专业教师和技术类人员,造成资源冗余。以西盟县勐梭镇中学为例进行探讨,在勐梭镇中学进行“互联网运用和澳洲坚果种植技术培训”的时候,我留意到了该学校拥有一台3D打印设备和一间独立的计算机微机室,期间我就这台3D打印设备与该老师进行简短的交流,在交谈中,老师告诉我的是,虽然拥有打印机,但是几乎只是摆设,因为都不会使用,个别老师会一点,但也只是很简单很基础的,而且基本没有使用的需求;计算机也是如此,缺乏专业性和技术性的教师,都只是会简单操作,因而造成了教育资源没能得到充分运用,作用不能得到发挥和体现。 条件艰苦、教师难有,没人愿意前来任教。因为西盟地区条
17、件艰苦,年轻老师大多不愿留下来。新教师留不下来,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水平也就上不去,学生成绩自然也就好不了。学生成绩不好,就很难再考上更高一级学校继续升学,因而就造成了大多学生不得不辍学,同时家庭认为读书无用,不愿意继续供读,从而导致生源就萎缩严重。这样一个糟糕的模式,让西盟地区的教育水平无法提升,教育水平落后。(二)互联网发展情况和运用程度的问题分析 网络基础设施薄弱,缺乏软硬件设施。在王雅村调查发现,村里有线网络覆盖面积小,村里电脑拥有量少,除村务办公会用及计算机外,其余家庭都没有计算机,一是因为条件局限(家庭居住条件、家庭经济条件),二是自身意识局限(认知意识、需求意识),三是外在条件局限
18、(网络普及程度、互联网宣传力度)。 对互联网运用和农村电子商务的认识不够。农村互联网相关基础设施薄弱,公共上网资源匮乏,对大范围的认识较少,特别是对互联网的发展情况和农村电子商务的知识无法掌握,没有意识到农村电子商务(网商)对自身所带来的影响,因此也制约了农村电子商务在该地区的萌芽和发展。 缺乏应用性、技术性、专业性人才。农民的受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质较低,对新兴技术、新信息的接受能力较弱,对互联网了解不深,而懂得运用互联网技术的人才又不愿意到农村地区服务,这使农村应用性、技术性、专业性人才严重缺乏。(三)文化、体育建设和发展的问题分析 文化场所、设备缺乏,没有发挥其作用。村民文化建设方面,王雅村
19、整村仅有一个图书预览室,位于王雅村办公房左侧的第一间,图书室面积40平米左右,里面图书也不是太多,配备的桌椅也只容纳不到十人而已,因只有图书,没有其他可扩展性的器材,因此平时都没多少人前来,因此制约了整村文化水平的提高,导致其功能和作用不能得到发挥,同时也降低了村民对知识吸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体育场所和设施不完善,限制了本村体育活动的发展。调查中我发现,在王雅村整村中,只有一个篮球场,位于王雅村村委会前,面积,设备陈旧,且场地建设粗糙,容易发生一些安全问题。综合分析,场所和设施的缺乏,给村民开展体育活动造成不便,同时,因场地建设不完善,易发生安全问题,降低了村民的积极性,这就给本村体育发展造
20、成一定的制约。 体育观念比较落后,活动人群不多。在王雅村整村中,在家群众以老人、小孩为主,中年人群多以外出打工,因此参与体育活动的人群不多,加之设备陈旧老化,场所设施不完善,健身投入低,活动开展少等分多种因素来看,也反映了村民体育观念比较落后,没有认识到体育活动的意义所在。八、对王雅村发展问题的意见和建议(一)对王雅村教育的建议 政府和学校做好已有政策的宣传工作,认真做好学生及家长工作由于学生家长及学生本人的思想认识问题是导致学生辍学的非常重要的原因,故政府和学校认真做好学生和学生家长的思想认识工作,就有可能使那些因为思想认识问题而辍学的学生返回校园。(1)各级党政领导要充分认识解决学生辍学问
21、题重要性和必要性。(2)基层党政领导应该深入到群众中特别是辍学儿童家庭中去做好群众对于教育的思想认识工作。(3)学校领导、老师应深入地、耐心细致地做好学生及家长的思想认识工作,使他们认识到学生入学学习的重要意义。 政府应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即使在云南,很多地州已经实现了一村一学校(小学)的建设,而在西盟地区,却很少很少,完全可以在国家的政策支持下,发展到每个行政村一所小学,规模不一定多大,但是至少可以解决学生上学难,家长也不那么累的问题,这样许多家庭的小孩就不用跑老远的地方到乡镇里去上学,而是直接在本村的小学就可以上学了,离父母近,父母也放心。同时,这样也利于把过分集中在乡镇一
22、级学校的教学资源合理充分的配置出来,达到充分的合理利用。 继续加大教育政策的倾斜,吸引和鼓励优质的教师走进来。针对西盟地区教师难留的问题,当地政府可以在已有的政策下,再继续加大力度向上争取,当前政府在学生方面的优惠政策的确是有很多,而且对教育的扶持也很大,但是对当地教师的扶持仍然要放在重要的地位同等看待,适当的可以放宽一些政策,吸引外在优秀教师进来,也可以鼓励当地有能力有知识的人加入进来搞教育。另外,可建立农村教育津贴和偏远山区教育津贴,以鼓励教师到农村特别是偏远山区学校任教。(二)互联网发展问题的意见 加大宣传力度和普及程度。让农村居民了解互联网,不仅要让他们了解互联网是什么,还要教会他们如
23、何使用。笔者认为,基层政府可以开辟专门的场所,由专人开设定期的普及课程,对村民进行现场示范和讲解。事实上,在有些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农村,已经有了这样的尝试,政府牵头,联系相关的企业为农村居民提供免费的网络知识教育和上网体验,并取得很好的效果。 大力培养和引导专业性、技术性人才到村工作。根据王雅村现状我们应该把握政策机会,把“大学生到农村支教、担任农村村官”与“发展农村电子电商”相结合。大力培养农村电商人才,提高农民信息素质。引导大专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进入农村地区进行“技术扶贫”为农村电子商务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和队伍保障。首先,通过对大学生村官、支教老师进行技术培训,让他们掌握专业知识,并带领村
24、民学习计算机和电商知识,开展电商活动。其次,与高校和企业建立联系,在农村开展相关知识讲座,将产品与电商相结合,同时引进成功案例,让农民感受效果了解未来农村的发展趋势。定期组织村里中年人员进行培训,并提供技术指导,以这部分人为重点,在更大程度上提高他们的培训效率,达到培训的目的,进一步推动了计算机、互联网及农村电子商务活动的开展。 政府应支持农村电商的发展。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网络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使网络系统有效的升级,引进好的硬软件设备,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应加大对乡村道路设施的建设的投资力度,保证物流的有效到达;应通过制定政策支持外边企业向本村发展,同时,可以组织一部分有号召力的农民群众到先进示
25、范的地区进行考察,体验先进的购物模式或销售模式,让他们相信电子商务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促进作用。总之,互联网在农村的发展方兴未艾,它将在各个方面给地域广阔、资源丰富的农村带来空前的机遇。而在这一过程中,互联网自身也将达成新的发展。尽管目前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农村互联网的发展与城镇相比仍然差距很大,但是我们相信它的前景值得期待。(三)文化体育建设和发展的建议 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加快王雅村文化建设步伐,建立公共文体服务体系,为村民提供公共文体服务,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体育生活,积极构筑“充满活力、独具特色”的文体建设新格局,以整村文体事业的发展,带动农村经济的兴起。 加大投入,完善设施。文体基础设
26、施建设是王雅村文化体育建设的关键。必须加大对村里公共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切实保障农村基层文化体育建设所需经费。文化部门要加快文化体育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切实抓好农家书屋等文化惠农工程建设。寻求社会力量对乡村文化体育建设的支持扶助,努力为农村提供满足群众所需的更多的文化体育产品和服务。 突出特色,推动发展。要加强对王雅村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发掘、整理和保护,着力发展我王雅村特色文化。积极扶持文化团体,力争有自己的文体队伍。要大力鼓励促进以佤族文化为代表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文艺活动开展;全面打造富有村级文化特色的品牌。通过发挥示范引导,以点带面,互相交流,进一步繁荣发展乡村文化,积极满
27、足群众文化需求,正确引导农村文化的价值走向,巩固发展农村文化阵地,加快王雅村又好又快发展。九、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查心得体会我很荣幸能够有机会和学校三下乡团队一同前往云南省普洱市西盟县王雅村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调查,谢谢学校能够给我这次机会。我们利用别人享受暑假的时间,背起行囊,和队友踏上征程,去到600多公里的“西盟县”,深入农村,体验生活,这是次难得的机会,争取在这短暂的时光中能成长起来,增长见识,学一些书本学不到的东西。我们来自不同的专业,肩负不同的任务。7月11日,在学校领导的关怀下,在校团委的支持和带领下,我们一行20人背上行囊,带上我们的“装备”,踏上“三下乡”的征程,感觉任重道
28、远。但我相信,我们有能力、有义务完成好这次的任务。这次活动的主题是:青春建功十三五,携手共筑中国梦立足精准扶贫的社会实践调查。从学校出发,行车两天,于7月12日中午赶到了西盟县,与驻村扶贫工作队会合,7月13日一大早,我们就跟随驻村工作队一同前往目的地西盟县王雅村,一路上,我都向车窗外看了一下当地的环境和容貌,与我家乡相比较,地质地貌没有太大的差别,唯一不同的是,沿途居民住房较少,且大都是木质房,经过50余分钟的车程,我们到了此次行程的终点王雅村。当下车的一瞬间,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这个村的办公场地偏小,仅有两栋不大不小的房子,第一栋是办公用房,仅有两层,第一层是图书室和办公室用房,第二层是会
29、议室,第二栋应该住宿用房,仅有左右两间。刚下车,当地村干部就给我们备好热乎乎的茶水,让我们自己倒茶喝,不要客气。随后,我们在王雅村的会议室开了一个简短的会议,当地村干部给我们介绍了王雅村的基本情况。我们也就是在这短暂的片刻里认识了我们的团哥(村书记)和顶哥(村主任)。简短的会议完了以后,顶哥就带领我们一行前往橡胶林,现场查看和学习橡胶种植的知识,前往橡胶林的路,是第一个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在这条路上,我们没有了宽阔的路,也没有了干净的衣服。本来地型就比较陡,加之刚下过雨,所以这条路十分滑。整个过程中,我负责摄影,在我相机的记录中,从村里到橡胶底,我们有好几个小伙伴摔了好几次,有位王老师摔了
30、两次,一位小伙伴摔了三次,还有另外的小伙伴也摔了。在整个过程中,他们虽然摔了,衣服也脏了,但是他们没有落下泪水,也没有哭声,只有阵阵欢笑声在这美丽的山中萦绕。不一会儿,我们到了橡胶林,顶哥开始给我们讲解了橡胶种植方面的知识,现场为我们演示了如何割胶等,顶哥大体讲解完了后,小伙伴们纷纷向顶哥提问学习,整个过程中大家也都做好了相关的学习记录,部分小伙伴还在顶哥讲解后亲自割了一次橡胶。参观完橡胶林后,我们没有停歇,而是直接赶赴力所乡中学,开始我们的任务计算机基础知识及互联网应用讲解。当我走进校园的的时候,令我有些惊讶,同时也有点小小的激动和不安,令我惊讶的是这学校的环境和设备,让我大为震惊,虽然这边
31、的经济相对落后,但是这边学校里的设备设施都相对先进,领队的张舒老师告诉我们,这边虽然贫困一些,但是他们在教育上的投入相当大,也就是教育比云南很多地方都要先进,是因为当地政府十分重视教育,大力发展教育,听完张老师介绍完后,我心理十分的敬佩当地政府,为这边的学子感到高兴。然后令我激动和不安的是接下来我的讲课内容,担心自己讲得不好,怕当地群众听不懂听不明白,担心不能很好的完成这次的任务,但是在带队老师的鼓舞下,我们最终还是圆满完成了这次的担心跟小朋友相处不好。可是当我看见他们用灿烂的笑脸迎接我们的讲课内容。培训内容完成后,我们开始收拾东西离场,当我们走到楼下的时候,正好下课铃声响了,很多学生从教室出
32、来休息,但是我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看见了我们的时候,没有害怕,没有躲开,而是面带笑容向我们问好,一句句“老师好”,让我们觉得这些孩子好有爱,好有礼貌,也在他们身上感受到了他们的热情,于是使我对当地教育的不得不竖起大拇指,对当地政府对教育的政策充分的认可。从学校出来后,西盟县赵副县长带我们到力所乡政府,我们全体人员与力所乡书记还有该乡的扶贫工作队长召开了一个简短的座谈会,乡书记和扶贫工作队队长分别向我们详细的介绍了力所乡的基本乡情还有发展情况,涉及民生、农业、经济、教育、扶贫等问题,座谈会上大家还分别与书记和队长进行了提问式的互动交流,就力所乡目前所存在的困难和解决措施等展开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我
33、再一次听到书记谈及教育问题,在之前张老师向我们介绍的之外,还从乡书记口中得到的一个消息是,从明年起,整个西盟县即将开始实施12年义务教育,这在云南省来说,是走在前列的,可见西盟县对教育的发展力度和扶持力度,他们称为教育扶贫,这一消息让我替西盟县的学子感到高兴,希望他们能够接受教育,然后改变家乡的情况,尽快脱贫致富,共同实现小康梦。同样,7月14日一大早,我们就从住处前往勐梭镇,在这里我们同样也在学校里开展了一场互联网的运用和澳洲坚果种植技术的培训,前来听讲的主要是勐梭镇当地乡镇及村干部,整场培训持续了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我与一位前来听讲的村干部交谈过,问及他对计算机知识以及网商了解
34、多少以及当地教育问题进行简短的交谈,在与他的交谈中,我了解了很多的东西,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就从他身上而言,我了解到当地有许多的特色产品,比如民族饰品、土特产品等都是一些外人不知道不了解的,更不用说能购在市面上买到,所以我从中获取到的信息就是对外宣传的力度不够,还有就是没有技术的支持,如果说能够有技术支持,那么要把这些当地的特色产品做强做大,是完全有可能的。对于教育,在我了解到教育设备设施先进之外,还得到一个重要信息,就是这些设备不会用,也就是说,没有人愿意留下来,当地老师多数是当地的,只是会一些简单基础的操作,对于深层次的和技术类的,基本上不会,所以,这也是造成当地政府对教育大力的扶持的同时,
35、教育程度和水平却仍然滞后的原因,造成了教育资源不能得到合理充分应用,导致教育质量不高。14日下午,按照日程安排,我们即将对王雅村挂钩扶贫户进行入户调查,当地三位村干部分别带领我们三个小组进行入门调查,在我们每个小组分配好任务后,就带着学校的慰问物品开始按名单挨家挨户调查,在这个过程中,是我最难以忘怀的事情,当我走到农户家中的时候,我的心迟迟不能平静,因为他们居住的环境,或许是我们没去过的人不能感受到的,所见所闻,都是难忘的场景。以前我也在搞过三个月的农村工作,没有入户之前,我以为那一段工作经历会和现在的一样,我就以为我对农村的情况了解,然而到了王雅村看到这些挂钩户的情况后,我彻底的否认了我之前
36、的想法。我们入户的家庭,还好现在都在新建住房,因为新房还没有彻底建成,所以他们住的地方还是老住处,大多住户可能就50平米不到小木屋,住房里就一张床,几张椅子和几口锅碗一堆烧饭的柴火,其他再也没有什么了,一进屋子里,柴火烟雾浓浓,熏得人眼泪直流。农户很热情,我们刚一进门,就给我们椅子坐下,给我们端茶喝酒,特别的热情,让人心里瞬间没有了陌生感,很快的就融入了他们之间,在和农户拉拉家常的同时,还专门杀一只鸡给我们做晚饭,我们就和他们一起做起活来,和他们一起同吃同生产,还给我们讲了他们的风俗习惯等,彼此之间相互敬酒,相互欢呼,不知什么时候,我便醉倒在了他们的热情之中。在西盟县期间这短短的时间里,我们还
37、认识了一个非常淳朴善良的女孩娜处(我们叫小处),由于父母已故,家里只剩下残疾的哥哥和她一起相依为命,虽然生活条件很艰苦,但是兄妹二人十分坚强,我们分别两次专门前去她家里看望过她,还给她买了一些学习用具,她非常开心,因为知道我们要去,小处还专门去山里摘了野果子(我们当地称为地瓜)给我们吃,很乖巧很懂事的小姑娘,我们都很喜欢她,我们希望她能更加坚强的过下去,在我们离开王雅村的前一晚上,每个人都在一个专门的笔记本上给小处写了一句话,鼓舞她,希望她和哥哥一起,永远开心幸福的生活下去,我给她的寄语是:微笑面对生活,做向日葵般温暖的女子,真心的希望小处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认真完成学业,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
38、也会尽心尽力的去关注她的成长,给她力所能及的帮助!短短的西盟之行,让我们每个人都感触良多,7月15日早上离开西盟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包含着不舍的情怀,与当地村干部告别,在这短暂的时光里,也许我们还不能够去改变什么,但这却是我人生中最难忘、最温馨的记忆,西盟佤族人民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生活上的体验,更是心灵上的成长和洗礼,一次离别,是为了更好的相遇,下次西盟之行,期待能看到娜处的成长,以及希望佤族人民早日脱贫,过上幸福的生活。2016年7月18日十、对此次“暑期”三下乡活动的整体感受在此次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认真准备,认真配合做好各项工作,在各项活动中不断锻炼自我,提升自我。在本次暑期三下乡
39、社会实践活动中,我得到以下一些认识:l、提高了认识,明确了责任。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我的思想认识水平有了相当程度的提高,深化了我们对农村的了解和认识。社会应该给予边远地区以更多的关注,让政策更多第惠及农村。我们大学生应该加倍努力,为祖国的强大做努力,多流汗,多动脑,多实践,加强我们对国情、民情的认识,树立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2、增长了才干,发现了不足,激发了热情。社会实践活动给我提供了一个学习社会知识和展示自我才华的舞台,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锻炼了我们的才干,增长了同学们的见识。同学们一起努力做了很多事情,我们一起做了计算机基础和互联网知识的讲解工作,一起跟着村干部到田间地里考察学校
40、,深入农户家中交流互动,在这过程中锻炼了我们分工协作的能力,交际能力,组织能力等等,培养了我们的吃苦耐劳精神,让大家在实践中学到了很多宝贵的、在书本中无法学到的社会经验。而社会实践,作为一种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的重要形式,又能够很顺利的让我们做到了校外实践与校内实践相结合,达到两方面平衡的发展的理想目标。3、展示了形象,发扬了学校作风。通过参加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展示了青年大学生的风采。我们都展现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不怕苦、不怕累。虽然这次三下乡活动已结束,但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思考和感悟,使我们这些“闭塞”的大学生敲开了门扉走进了农村人民的生活。它时刻提醒着我们,在生活着九亿多农民的广大农村中,还存在着许许多多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那里的经济还不够发达,那里的政治体制还不够健全,那里还非常需要我们这些大学生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尽自己应尽的一份力,作出自己应做的一份贡献!最后,愿,王雅村能越来越好;愿,西盟地区越来越好;愿,广大贫穷落后的群众早日脱贫致富,过上富裕的生活! 22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