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会考复习必修一复习要点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一、西周三个制度,掌握其特点。1、分封制(1)“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封建”,封邦建国(封藩建卫)。设立诸侯国,授民授土“亲戚”,分封的对象,亲族和戚族。主体是王族 分封的目的:拱卫周王室 诸侯的义务:出征、朝觐、上贡。(2)确立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 (3)形成了一个等级序列:王诸侯卿、大夫士 2、宗法制 (1)目的:解决继承问题 (2)核心: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小宗) (3)以血缘为纽带,注重亲情、祭祖、寻根等 3、礼乐制度(周礼) (1)维护宗法制的工具 (2)规范各个等级的生活准则二、秦清朝的中央集权制度1、概念:全国军、政、财大权全部归
2、属以皇帝为首的中央。地方无权,一切听命于中央。 (这与美国等国的联邦制有根本的不同。联邦制的中央与地方政府实行分权。国家主权属于联邦。各地方在不违反联邦宪法、法律的前提下,可制定自己的宪法和法律。在各方面都有一定的自主权。有时权利还很大。)2、特点:(1)皇权至上,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专制独裁;(2)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一律由皇帝直接任免。只有俸禄,没有封地。不再以血缘为纽带,官僚制度形成。3、两大基本矛盾:(1)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举例:秦朝分封制 分封与郡县之争 郡县制(皇帝控制地方官吏的任免)西汉郡国并行制 “七国之乱” “推恩令” 十三州刺史唐朝“安史之乱” 分封节度使
3、,藩镇膨胀 藩镇割据,五代十国 收精兵:禁军分属“三衙”,统、调兵分离宋代藩镇太重 三项措施 削实权:设通判,文臣做知州 制钱谷:设转运使元代行省制趋势:地方权力日益削弱,中央集权日益加强。到北宋以后,中央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已处于绝对上风(2)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举例:秦朝皇帝制下设三公九卿制西汉三公九卿之外设“中朝”以牵制唐代三省六部制,分割相权。宋代二府(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盐铁司、度支司、户部)制,进一步分割相权。元朝中书省一省制明朝 太祖废丞相,皇帝直管六部 成祖设内阁清朝清承明制,雍正设军机处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遭压制,直至被废除。4、作用:(1)积极:有利于5000年文明
4、史的延续不断,祖国统一,领土完整。 能集中力量办大事。(2)消极:容易产生暴政、腐败。5、四大块的演变朝代中枢机构地方机构选官制度监察谏议战国商鞅 建立县制 军功爵秦朝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军功爵御史大夫考“殿”最西汉三公九卿制外设“中朝”郡国并行制景帝平定“七国之乱” 武帝 “推恩令”察举、征辟制东汉:九品中正制中央:御史府地方:十三州刺史隋唐三省六部制藩镇 节度使“藩镇割据”致唐朝灭亡科举制门下省宋朝二府三司制解决藩镇割据: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科举制中央:谏院地方:通判元朝一省制行省制科举制明清废宰相,皇帝直管六部。设内阁 设军机处 参与决策行省(三司使)八股取士都察院(监察御史)科道按察使
5、司第二单元 古希腊、古罗马的政制1、古希腊自然地理环境(1)特点:半岛、80%是山地,不适宜于农耕三面环水。港湾众多、遍布岛屿(2)对希腊文明的影响:山河破碎,容易产生城邦。城邦孕育出民主政治。山地多,耕地少,港湾多,工商业、航海业发达,容易海外殖民。吸收外来文化为我所用。2、雅典民主(1)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2)机构及其职能: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民众法庭等(3)意义:创造的民主运作方式: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3、罗马法:(1)十二铜表法(渊源、基本法)(2)民法大全(“查士丁尼法典”):各种法律的汇编、罗马法完备(3)对后世的影响:陪审员(团)制度 “保护人制度
6、” “不告不理”原则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的代议制民主 (四个国家、两种类型)国家政治制度法律文件 特点英国君主立宪权利法案国王“统而不治”,国家象征首相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由国王授权,对议会负责责任内阁制,内阁全体成员集体负责。美国总统制1787年宪法三权分立,权力制衡 联邦制,地方分权法国民主共和制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宪法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共同掌握。总统权利受限,命令由部长副署内阁对议会负责德国君主立宪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宪法皇权至高无上首相对皇帝负责议会对政府没有监督权,形同虚设。代议制民主全国选出代表组成议会行使立法权、监督权。相对于雅典民主来说是间接民主。代,代表。议,议
7、会。第四单元 中国近代的五次战争、五次革命一、五次战争战争名称 大事 影响(或意义)鸦片战争(18401842年)1839虎门销烟1841三元里抗英1842签中英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1858签天津条约1860英法联军烧圆明园1860签北京条约,割 九龙司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清朝权力结构发生变化。即:皇帝失去实权,慈禧开始垂帘听政;汉族官僚权力膨胀。洋务运动开始中日甲午战争(1894.91895.4)黄海海战签马关条约,割台湾三国干涉还辽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使中华民族陷入极其深重的危机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民族工
8、业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慈禧、光绪西逃西安签辛丑条约列强北京驻军义和团失败清廷成为洋人的朝廷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抗日战争(19371945年)1937.7七七事变1937.9国共第二次合作1938.12南京大屠杀19371938.10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四次大规模会战1940.812百团大战1941反“扫荡”是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收回了宝岛台湾二、五次革命(一)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大事:金田起义;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天京事变;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历史作用(意义):动摇了清朝统治
9、的政治基础;资政新篇成为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智慧结晶。(二)义和团运动(18981900)大事:抗击八国联军侵华历史作用(意义):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王朝改革。(三)辛亥革命(18941911)大事:1905年同盟会成立,阐发三民主义;和改良派展开论战;发动广州黄花岗起义;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颁布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2月清宣统帝退位;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历史作用(意义):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四)
10、五四运动(1919、5)大事:巴黎和会外交失败;上海“三罢”: 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罢免了卖国贼职务;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历史作用(意义):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五四运动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并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五四运动也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鲜明的民主和科学精神。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代表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方向,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年)分期发展过程及主要事件1919至1924年中共成立及国共合作1921年中共“一大”
11、召开,中共诞生1922年中共“二大”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19221923年京汉罢工高潮失败。教训:必须建立统一战线才能取得革命胜利1919至1924年国民大革命时期开始:1924年国民党“一大”重新阐释三民主义,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高潮:1926年7月国民政府北伐,北伐战争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失败:国民党发动“四一二” 和“七一五”政变,国共合作破裂 1927至1936年十年对峙(土地革命)时期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南昌起义:标志中共领导武装斗争和建立人民军队的开始 井冈山道路(工农武装割据):秋收起义后创建井冈
12、山根据地;开创农村包围城市夺取政权道路红军长征:遵义会议后才开始转危为安,1936年10月红军到达陕北。西安事变:在民族危机加剧的形势下,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实现逼蒋抗日,为国共第二次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打下重要基础1937至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两个战场:以国民党为主导的正面战场和以共产党为主导的敌后战场相互配合相持阶段:国民党政策转向反动掀起反高潮;共产党斗争中求团结维护统一战线抗战胜利: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近代第一次反侵略战争完全胜利 1945至1949年争取和平民主解放战争时期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重庆谈判签署“双十协定”;在
13、重庆召开政协会战略防御:1946年6月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战略反攻:1947年夏三路大军跃进大别山(中原)战略决战: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取得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胜利战争胜利:1949年4月解放南京,国民党大陆统治被推翻。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1)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历史的结束、新中国的即将诞生。(2)改变了世界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3)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4)使 中国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代,成为中华民族走向新生的历史转折点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到实
14、践一、理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1848、2共产党宣言发表(内容如下)肯定了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 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二、实践1、第一个工人政权巴黎公社(失败)2、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俄十月革命(成功)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一、54宪法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社会类型的宪法()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二、三大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三、改革开放以来民主法制建设成就:1、至1982年底,平反冤假错案2、建成比较完整的法律体系3、1997年,把“依法治国”写进宪法4、1999年,
15、“民告官”有了法律保障: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5、1989年开始,基层民主选举选村官四、“一国两制”解决港澳台问题 1、1997.7.1香港回归 2、1999.12.20澳门回归第七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一、19451991年两极格局(冷战)1、原因:二战结束后,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 战后美国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与苏联大国沙文主义发生碰撞根本原因: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方面根本对立2、开始的标志1947.3、12,杜鲁门主义出笼3、表现:政治上:杜鲁门主义共情局经济上:马歇尔计划经互会冷战前沿柏林危机军事上:北约华约4、影响;世界两分近半个世纪没爆发世界大战 朝鲜战争(19501953年)为争夺势
16、力范围和世界霸权,“热战” 越南战争(19611973年)二、冷战格局下,多极化趋势出现(20世纪60、70年代)以下是主要表现:1、1967年欧共体成立,欧洲崛起2、19561972年,日本崛起3、1961年,不结盟运动兴起4、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三、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1991年)1、冷战结束的标志:1991年苏联解体,东欧剧变2、世界形势的特点: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缓和与动荡并存(原因)3、多极化趋势加强(一超多强局面的发展)影响:有利于抑制和削弱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四、新中国的外交成就1、建国初50年代的成就建国第一年同苏联等17国建交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第一次以五大国的身份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2、20世纪70年代的成就1971年,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1979.1.1,中美建交。1972.9,中日建交与中国建交热3、改革开放以来2001.12,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1991年,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的各项活动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2001年,组织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