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至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汇报 总汇报目录1、开篇:了解中国商业银行 竞争力2、全国性商业银行篇:全国性商业银行总体财务评价分析全国性商业银行关键竞争力分析3、城市商业银行篇:中国城市商业银行总体财务评价分析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经营情况态势分析-规模和区域城商行、地方政府和地域金融生态中国城商行重组抢救运动(地方政府、外资进入、民营化、跨区经营和联合重组)中国城商行市场定位和战略选择4、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排名结果5、方法论及技术附录开篇:了解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一、中国银行业竞争力研究现实紧迫性(一)当下金融环境剧变之格局 年是中国银行业发展关键时期,伴随中国金融体制改革不停深入,尤其是银行业开放过渡
2、期立即结束,中国银行业发展面临着很多机遇和挑战,这些机遇和挑战源于中国银行业赖以生存环境正在发生深刻改变。其一是监管环境在变。自1988年巴塞尔协议推出以来,以风险资本为关键经营和监管理念在国际金融业得以确立。国家监管部门颁布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措施,明确要求到底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要达成8%,到时资本金不足将停止商业银行机构和业务市场准入。把资本充足率确立为中国商业银行监管关键指标,并作为监管工作重中之重。伴随资本监管强化,中国商业银行传统片面追求规模扩张经营发展模式陷入了“两难”困境。首先,国民经济连续发展需要银行信贷等以资金为关键金融服务和支持,银行信贷资产和其它风险资产仍将在较长时
3、间内保持较快速度增加,并越来越成为国民经济连续健康增加推进器;其次,单纯地以存贷款业务为主经营模式所带来规模快速扩张,将占用较大资本,造成银行资本充足率急剧下降。而资本充足率达不到8%最低监管要求,监管机构将采取严厉制裁方法。在新监管环境下,中国商业银行要实现业务连续发展,必需探讨经营发展模式和盈利增加模式转变,提升资产盈利能力,从而增强本身积累能力和对外部资本吸引力,建立稳定有效资本补充长久有效机制,实现资本监管下业务连续发展。资本补充不是目标,而是连续经营必需条件,关键是化“被动资本约束机制”为“主动资本激励机制”,经过业务和盈利模式转变,打造银行关键竞争力,提升银行资本回报水平和投资价值
4、。其二是市场竞争环境在变。竞争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银行进行业务转型和收入结构优化动力。这些年来,中国银行业数量和规模发生了惊人改变,如此数量众多银行依靠着同质业务模式和相对单一收入结构越来越感到生计维艰。同时伴随中国加入WTO后过渡期立即结束,中国银行业将面临愈加猛烈竞争。外资银行业务逐步开放,将使银行业竞争更趋猛烈。外资银行挑战,使中资银行面临不仅是发展问题,更关键是生死存亡问题。在产品方面,中国商业银行必需有更明确市场定位、愈加好产品、更强综合服务能力来应对挑战。多年来,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逐步加紧,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商业银行依据风险原因自行进行差异定价,强化银行风险
5、管理和负债管理。能够说,中国银行业依靠利差获取利益盈利模式正在受到挑战。伴随利率市场化进程推进,银行业存贷款利差缩小已成肯定之势,所以中间业务是含有发展潜力业务模式和盈利方向增值业务,中国资本市场新金融创新产品出现,如发行短期融资券等在给商业银行传统业务带来挑战同时,对其发展中间业务也带来了机会。我们也注意到监管机构许可银行设置基金企业,从而银行藉此能够开展中间业务,并逐步拓展其它业务。而资产证券化业务、保险业务和财富管理业务有望给银行盈利带来期望。其三是用户需求环境在变。银行业务和收入结构多元化趋势,除了要取决于银行能否提供多样化和多层次产品以外,归根到底,还要取决于银行用户是否有多样化和多
6、层次金融服务需求。近些年来,伴随中国经济快速成长和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管理水平而不是规模将成为中国企业生存最为关键原因,企业将普遍开始重视提升本身财务管理职能。现金管理、资产托管服务和投资银行业务将成为未来中国银行业企业业务发展中热点。伴随中国经济发展,银行个人业务市场规模会逐步扩大,同时个人用户对银行服务需求也会开始向多元化和多层次化方向发展,个人银行业务在银行中关键性也会逐步提升。(二)中国银行业竞争力提升缓慢凸显竞争力研究紧迫性面对当下金融环境剧变之格局,面对外资金融机构越来越强扩张和攻势,中国商业银行显然缺乏足够紧迫感。和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相比,不仅表现在:不良资产长久居高不下,资本严
7、重不足,金融案件频繁发生,经济效益极其低下,等等,更为严重是,在传统管理体制束缚下,中国商业银行不管是在业务产品创新、信息化等技术原因方面,还是在经营理念、组织架构、业务步骤、治理结构、人力资源等管理原因方面,全部显著丧失了竞争力。从银行治理上看,“官本位”现象仍然严重。银行仍沿袭着经典“行政化”治理结构,各级管理人员“官员”。色彩十分浓厚。有银行即使在紧锣密鼓股份制改造过程中,也仍在突击明确职员“行政等级”。从银行经营理念看,在授信方面仍奉行“唯全部制论”、“唯规模论”等,粗放经营模式严重制约了金融产品创新和新竞争形势下银行业务战略转型。从银行组织步骤看,基层行缺乏活力。中资银行职员大多在基
8、层行,但因为基层行职员收入低,考评机制不尽合理,且各总行纷纷上收权限,经营战略上采取“四集中”(向大用户集中,向优质客卢集中,向大城市集中,向总行集中)策略,业务、利率等定价权皆在总部,审批层次多、时间长、效率低,使基层行逐步失去活力。从银行业监管环境看,银行业引资存在实际上准入不平等。现在相关监管法规许可单个股东入股中资银行百分比,外资最高不超出20%;而对中国民营资本,法规虽无明确要求,但实际审批皆以10%为限。这种不平等实际上限制了民营资本向中资银行注入活力。另外,中外资银行税负不平等问题一直得不四处理,客观上减弱了中资银行竞争力。面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严峻竞争形势,怎样加紧中国商业银行
9、改革进程,在保护期内建立符合国际通例、适合中国国情、能够有效运作现代商业银行制度,增强中国商业银行战略计划能力、业务创新能力、管理创新能力和防范风险能力,从而全方面提升中国商业银行关键竞争能力,是中国整个银行业面临十分关键而紧迫课题。故此,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客观评价和分析当下中国银行业竞争力态势,分析具体竞争力之强弱,引导中国银行业抓住机遇,确保平稳过渡,并争取在国际金融竞争中居于有利地位,对于我们制订竞争策略、维护金融业健康发展至关关键,也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含有全局性意义。这也是我们此次推出中国银行业竞争力汇报出发点和归宿。二、中国外和银行竞争力相关研究现实状况 现在中国外和银行竞争力相关
10、研究大致有五块:一是世界经济论坛(WEF)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国家竞争力中金融体系指标及其测评;二是相关专业报刊,如英国银行家杂志、欧洲银行家杂志和亚洲货币等对世界大银行指标排名和比较;三是国际评级机构对银行进行信用等级评定;四是国外金融监管机构和金融分析师广泛采取CAMELS评级模型;五是中国学者提出银行业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和分析。(一)WEF和IMD相关国家金融体系竞争力WEF和IMD是对一国金融体系国家竞争力宏观察评,即一国金融业对整体经济作用和影响程度,而银行业竞争力是组成金融业竞争力内容之一。WEF和IMD相关金融竞争力分析方法能够对一国金融竞争力及影响有全方面直观地了解
11、,不过对银行竞争力分析仅停留在多个关键指标上,不足以反应一国银行业综合竞争力。(二)英国Banker杂志世界大银行指标排名英国Banker杂志每十二个月对世界1000家大银行按其一级资本进行排名,它既能够考察单个银行,也能够考察一国银行整体实力。其排名关键考评指标有:银行一级资本、资产规模、银行经营稳健情况、收益率和其它综合指标。这一排名已被视为对银行业最具权威实力评定。这一指标体系对银行目前资产情况、盈利能力、竞争实力做出了较为全方面、客观评判,含有很高权威性,被各国政府和相关部门广泛加以研究和应用。 但这一排名也存在显著缺点,它仅仅是一定时间段内部分数据指标比较,对于影响银行竞争力其它要素
12、分析不够,如制度原因、市场结构等,所以不足以衡量和评价一国某一银行及该国银行总体实力和竞争能力。(三)信用评级机构对银行信用评级国际著名信用评价机构穆迪、标准普尔等企业每十二个月对国际大企业和商业银行进行信用等级评定。作为金融机构关键部门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着很多风险。商业银行信用评级就是在全方面分析银行面临多种风险基础上,对其信用质量做出综合评定,并用一个简单字母数字组合符号表示风险大小。比较着重是风险方面分析,关注是信用主体信用。,中国中诚信评级企业也开始对中国若干家大型商业银行进行信用评级,方法论基础上遵照了国际评级机构分析框架。(四)CAMELS评级系统和中国监管当局对银行风险监
13、控CAMELS评级系统,即骆驼评价系统,也称为“统一金融机构评级系统”,现在已被国外关键金融监管机构和国际金融分析师广泛采取。该系统关键是监测和评定金融机构经营六个方面:资本充足率(C)、资产质量(A)、管理能力(M)、收入及赢利性(E)、流动性(L)、对市场风险敏感程度(S)。以来,中国监管当局参考美国CAMELS风险评价体系,结合中国银行业实际,开始设计中国商业银行风险评级系统。1月,银监会正式出台商业银行风险监管关键指标,将商业银行风险监管关键指标分为三个层次,即风险水平、风险迁徙和风险抵补,并设置了一系列指标对每个层次情况进行衡量。(五)中国学者对银行竞争力研究多年来,中国银行竞争力渐
14、起。多数研究者集中于中国各家银行财务绩效比较,也有学者采取数据包络方法(DEA)对中国外银行进行过效率评价。而真正能上升至银行竞争力层面,并不多见。焦瑾璞先生研究是一个代表,她提出了一个相关中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经济分析框架。她指出,影响中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关键有四个方面原因:现实竞争力、潜在竞争力、竞争环境、竞争态势。另外,魏春旗和朱枫两先生在出版一本专著中就商业银行竞争力提出了一个很有启发性理论研究框架,她们分别从技术、步骤、组织、制度、人才、文化、战略等七个方面对商业银行竞争力做了系统理论诠释。三、我们中国银行竞争力研究框架我们提出了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模型: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竞争力资
15、产(存在)竞争力过程这里所谓资产说是一个现实存在概念,是银行竞争力现实表现,也能够说是我们通常所讲银行绩效比较,即一定时间段内部分银行数据比较。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讲财务评价。能够说,财务评价本身组成了现在全部相关银行比较研究主体,不管是宏观金融体系测评、Banker世界银行大排名、信用评级还是中国银行绩效和效率研究。勿庸置疑,财务指标是一个最为通用商用交流语言,任何人全部能很直观地了解银行现实情况。不过,应该看到,财务评价关键是经过对银行一定时间段内关键经营数据进行静态分析、比较,对部分管理指标进行测度和评价,以求真实揭示商业银行资产情况、盈利能力和竞争实力,采取是统计计量方法,而对于商业银行市
16、场竞争中部分活要素,如竞争战略、营销组织、企业治理等等包含较少。而且往往部分漂亮指标背后并不一定就真正对应着银行竞争实力提升,诸如政府财务救援、地方治理优化等等,全部有可能在短期内包装出一个“好银行”。故此,财务指标或许既不能说明怎样实现以后竞争业绩,也无法反应是基于什么方法和手段而取得现在竞争地位,本质上是一个短期行为和分析方法。基于此,我们认为,银行竞争力研究不仅要考察现实结果,更有意义是要考察背后过程。换句话说,我们不仅要回复银行竞争力现实存在是什么样,更需要分析这一存在实现是怎样。只有在分析过程中才能真正提炼出银行竞争力之精髓,我们把后者称之为商业银行关键竞争力。在现有商业银行竞争力研
17、究理论和方法基础上,借鉴西方商业银行成功经验,结合转轨时期中国银行业改革特殊性,我们将中国商业银行关键竞争力归结为以下六个方面:(1) 发展战略-商业银行关键竞争力有赖于银行高层决议者对银行本身特点和内外部环境改变立即清醒判定,确定银行总体目标和发展方向,确立业务发展模式和盈利增加模式,制订银行总体战略、市场战略、竞争战略、吞并重组战略和学习战略。(2) 信息科技-商业银行竞争力要形成优异用户需求分析能力、领先产品研发和服务方案设计能力、有力信息科技支持能力和快速满足用户需求能力,信息化技术平台是保障,是形成和提升银行关键竞争力关键要素。离开信息科技,银行关键竞争力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具
18、体来讲,深化信息科技在用户服务、业务创新等方面应用,能促进技术和业务相互融合,提升关键产品、品牌产品技术壁垒。(3)组织和步骤再造-银行业务模式和盈利模式转型,肯定要求组织再造和步骤重组,这也是全球银行业发展一个趋势。商业银行关键竞争力有赖于其合理高效组织架构,能够协调、整合各项金融产品,经过广泛、多样营销渠道和交叉销售,为用户提供快捷、满意综合化金融服务。有赖于市场导向、面向用户、高效率、多样化业务高效、有序营运,建立灵敏市场反应机制、有效质量控制体系、优异风险和成本控制能力。(4)企业治理-商业银行关键竞争力有赖于清楚产权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以对银行经营者产生有效约束,为银行实施科学管理提
19、供一套必需动力和激励机制,使中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得以根本改观。目前中国银行业关键是要处理企业治理由基础架构、基础制度等方面“形似”到实际传导和运作等方面“神似”问题。要围绕经营转型,完善企业治理传导机制,把分权、制衡、问责、透明等现代企业治理基础理念、关键标准、基础要求,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化做银行基础制度和具体可行、具体明确、覆盖各个层级步骤制度规范,化做一整套明确完整传导、实施、监督、控制、反馈机制,使企业治理从银行“上层”有效传导到“基层”,愈加好地推进经营转型。(5)人力资源-商业银行关键竞争力有赖于数量充足、素质优良、年纪合理、充满活力,能够适应业务发展需要职员队伍,需要发
20、明有利于优异人才脱颖而出环境,建立有效激励约束机制和科学完善培训制度,使优异人才进得来、留得住。为此,商业银行应主动利用经济增加值、平衡记分卡等优异绩效管理工具,改善传统单纯以财务指标为主绩效考评方法,建立以RAROC为关键价值管理体系。(6)产品和服务-“打开大门,用户就会进来”时代已不复存在,2l世纪金融市场已经变成了买方市场,市场需求多样化要求商业银行必需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开展金融产品和服务。在银行业竞争日益猛烈环境下,银行越来越强调用户关键性,必需开始以满足其需要作为经营活动出发点和归宿,这种用户导向战略实施,必需以提供差异化产品和服务为关键。需要强调是,中国商业银行关键竞争力是一个发展
21、战略、信息科技、组织和步骤再造、人力资源、企业治理、产品和服务等六个方面组成综合体系。商业银行关键竞争力产生、维持和拓展,是一个系统组织过程,它包含战略管理、信息科技、组织和步骤再造、人才培养和激励、企业治理优化和产品和服务创新等多方面原因,而不是某一个原因简单作用结果。发展战略是提升商业银行关键竞争能办方向指针;信息科技是提升商业银行关键竞争能力基础前提;组织和步骤再造是提升商业银行关键竞争能力关键依靠;人才资源激励是提升商业银行关键竞争能力内在动力;企业治理优化是提升商业银行关键竞争能力关键支撑;产品和服务创新是提升商业银行关键竞争能力关键路径。需要强调是,这六个方面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和
22、相互发展。只有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不停提升商业银行关键竞争能力,使中国商业银行取得持久竞争优势。四、相关我们研究-历程、数据及方法论和中国银行业一道成长银行家是一个专业人士为主创人员刊物,较早成立了银行竞争力研究中心。在著名金融经济学家王松奇教授领导下,组成了一支以现在中国拔尖青年金融教授为骨干多学科交叉研究团体。早在开始就开始进行银行业排名工作,现在形成了一个庞大中国外银行业数据仓库。尤其是进行完成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取得了业内外极大关注。继推出中国银行业竞争力研究以后,下六个月,银行家研究中心即开始银行竞争力新一轮研究。此次研究时间跨度实际上反应了到发展改变。我们广泛搜集及跟踪各银
23、行最新情况,采访了多种不一样类型银行,发放了问卷调查,对银行产品和服务进行了网上调查和问卷调查,尤其对数十家商业银行进行了实地调研。本项研究采取数据关键来自以下多个方面。(1)本项研究采集了中国银行业最新数据,截止日期为9月底。其中还有部分商业银行将底关键数据发给了研究中心。此次数据采集得到了国家多个相关部委大力支持和帮助,我们对此表示由衷感谢。(2)多种官方专业统计年鉴业是此次研究关键数据起源之一,包含历年中国金融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这些数据全部属于国家标准统计数据。(3)各商业银行公开披露历年财务汇报、中报和季报。(4)我们就中国银行业产品和服务情况进行了网上问卷调查,共
24、回收有效问卷15677份。(5)中国城市商业银行是一个特殊金融群落,现在城商行信息披露极不规范,故此我们就115家城市商业银行发放了问卷调查,期望获取各家城商行更多深层次信息,遗憾是,除少数银行配合外,大部分银行并不太主动,从一个侧面也反应出当下中国城商行所面临生存窘境。故此,从9月开始,研究中心前后选择了东北、西南、中部和东部浙江、江苏、山东等十余家俱有经典代表性城商行进行了调研和访谈。并利用相关部委提供中国城商行9月财务数据,试图从多视角来掀开中国城商行神秘面纱。(6)十二个月多来,研究中心前后对全国性商业银行相关部门责任人进行了相关专题访问。此次研究银行财务评价方法论:权重确定采取层次分
25、析法,指标处理采取模糊聚类分析。为了打消相关各方疑虑,深入推进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发展, 故此,在方法论上,我们将尽可能采取高度公开和透明方法,在研究汇报(完整版)最终将附有具体技术附录。尽管考虑到各方面影响,我们不会将底层初始指标面世,但当事人依据自家银行财务数据,根据我们方法论,就能基础估量到自家银行财务评价结果。全国性银行关键竞争力排名方法论:权重确定采取层次分析法,分项指标采取教授问卷打分和灰色白化函数法对定性指标进行量化。教授评分组共20位教授,关键由学界、业界和监管部门资深银行问题教授组成。依据我们提供采集材料和教授自己了解情况,进行独立判定,对每个单项打分。对于定性指标评价,最
26、关键标准是要尽可能降低主观成份对最终评价结果影响。故此此次研究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和方法,对定性指标进行精细量化处理。全国性商业银行篇(财务评价分析)(一)资本情况从整体上看,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使得中国银行业资本充足率水平有了质提升,关键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达成或超出了8%监管要求,工行、建行、交行达成了10%稳健水平,但距国际活跃银行12%资本充足率还有很大差距。资本严重不足仍然是中国银行业突出问题,根据银监会颁布新资本监管口径计算,从资本中剔除专题准备、其它准备及当年利润等传统项目,而且对还未提足贷款损失准备也从资本中扣减,同时不考虑中国外风险资产发生变动情况,要使整体资本充足率达成8%最低要求
27、,则中国银行业资本缺口仍然巨大。所以,要达成监管要求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还需要经过多种路径补充资本金缺口。就股份制银行而言,缺乏政府政策支撑和资本补充渠道相对有限,假如资本约束和业务发展尚不能有机结合,面临资本瓶颈愈来愈大,8%监管标准硬约束强迫着股份制银行开始大力度业务转型。从资本充足率情况看,较早进行战略转型招行开始凸现其优势,尽管规模扩张仍保持相对较高增速,但资本充足率一直保持在9%以上水平。交行完成IPO在港上市,资本充足率高达11.52%,国际融资市场便利,为交行以后数年业务高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中信于年底取得集团注资,资本充足率上升至8.18%,达成监管标准,中信集团强大谈判能力为银
28、行未来上市、资本金补充提供强大支撑,我们对中信未来数年业务发展持乐观态度。比较浦发、民生、兴业、华夏这几家绩效不错银行,浦发有A股增发计划;民生计划发行46亿混合债同时可能赴港上市,寻求补充资本金长久有效机制;华夏关键资本充足率稍高,还有空间发行次级债,另外德意志银行参股完成还能取得资本金支持;作为非上市银行兴业银行,资本压力显然要大得多,现在可用资本金补充渠道基础全部已用足,在未来数年中,银行之间竞争将愈发猛烈,扩张资产规模,尽可能地扩大市场份额,仍然还会是一个比较关键目标。所以,立即在境内外上市,建立起可连续资本金补充渠道,是一个相当迫切任务。在三家资本远未达标股份制银行中,光大前景较为明
29、朗,清产核资完成后,若能顺利完成汇金注资和引入渣达银行,各项指标会有质改观;广发行重组到底花落谁家,到底算中资行还是外资行,现在还是未定之数;比较起来,我们对于深发展情况更为担忧部分,新桥入主深发展后,历时近两年整合,仍然没能为深发展找到成功资本金补充处理方案。(二) 资产质量近些年,中国政府曾对国有银行系统实施了三次关键救助,以降低国有银行不良资产比率和提升银行资本充足率。1998年,财政部发行尤其国债,向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注资2700亿元充实资本金。1999年,四大资产管理企业成立并接收了四大国行剥离1.4 万亿元不良资产。四大行以这些不良资产换取了资产管理企业债权,此举提升了国有银行资产质
30、量,但没有提升其资产流动性。和 年政府前后又对中行、建行和工行实施了第二次财务救助,从中国外汇贮备中前后拿出600亿美元注入三家银行,总共剥离7300 多亿元可疑类贷款和核销4500亿元损失类贷款。上述政府对国有银行救助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国有银行资产质量,处理了国有银行历史包袱和沉重负担,但国有银行抗风险能力还有赖于其本身经营机制转变和企业治理提升。从股份制银行情况看,交行、招行、民生、兴业、浦发一直保持着较低不良率水平(低于3%),其中浦发行针对上海房地产市场改变,开始调整信贷结构,不良率较还有较为显著下降;中信不良资产处理力度很大,不良率由8%大幅下降至年末3.87%;广发和光大严重不良资
31、产历史问题处理,有待重组工作进展;深发展不良贷款问题仍然没有取得质进展,部分历史遗留问题现在仍陷入僵局。准备金覆盖率反应了银行对抗坏账风险能力。股改后国有银行拔备覆盖率提升较快。从整体上看,股改相对靠后工行显然对不良资产处理得更为根本,拨备覆盖率达成100%,为未来数年业绩稳步提升减轻了压力,发明了条件,而股改相对靠前建行和中行未来几年拨备补充压力要大很多,从这个角度分析,我们对工行以后几年发展持乐观态度。股份制银行中,招行、浦发、民生一直保持拨备覆盖在100%以上,是未来业绩平稳增加关键保障。兴业拨备计提上升很快,年末达成了120%。而其它银行拨备压力显然很大。通常来说,过高贷款集中度是银行
32、资产安全巨大隐忧。为此,监管当局制订了两个指标,最大单一用户贷款额不能超出银行净资产10%,前十大用户贷款总额不得超出净资产50%。整体上,全国性银行全部实施得很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农行十大用户百分比超标,这关键源于农行还未进行股改,资本金严重匮乏。股份制银行中光大、广发、深发展超标,和这些银行不良资产居高不下相对应,另外,兴业行十大用户百分比略高于监管标准。从贷款行业投向结构上看,各大银行表现出较显著顺周期特征,房地产、制造业、通讯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加较快,对资金需求相对旺盛,各大银行贷款也大全部集中在了这些行业上。不过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建行贷款行业结构相对合理;股份制银行中,招行
33、贷款行业结构最好,它们全部有一个共同特征:即贷款行业集中度相对较低,受宏观景气度影响较大制造业贷款在16%左右,仅相当于其它银行二分之一;而较低风险交通、能源、通信行业贷款占较大;招行在多年来增加过快房地产建筑业上信贷配置相对谨慎,仅为7.3%,很好地控制了潜在风险。另外,现在违约率相对较低零售贷款,各大银行近几年发展较快。但依据国际经验,个人房贷风险暴露期通常为3年到5年。中国个人住房信贷业务是最近4年才开始发展起来,这就是说,中国银行业已开始进入房贷风险初步显现时期。这两个原因迭加在一起,住房按揭不良贷款增加,以后几年很可能集中爆发,尤其是部分房价出现泡沫征兆地域,如上海、北京等。未来银行
34、利率风险要关键关注商业银行是经营风险特殊金融企业,伴随现在利率市场化进程加紧,商业银行关注关键将逐步由信用风险转向利率风险,利率风险管理已成为中国商业银行日益关注关键。我们认为,风险管理能力及风险定价能力是衡量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一项关键指标。现在,债券市场快速发展将为有效市场利率体系形成提供良好市场基础,并在客观上为商业银行风险定价能力提升发明了有利市场条件。所以,以后商业银行不会过分收缩债券投资比重,但却会加大对债券投资风险管理力度。因为现在商业银行持有债券资产规模较大,债券持仓期限结构不合理,加之中国市场利率衍生品缺失,一旦因为债券市场出现猛烈波动,所持有债券很可能出现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
35、险,假如到时商业银行被迫卖出债券则会给银行造成相当巨大损失。所以,债券投资变动情况及债券投资风险管理水平将是以后评价银行风险一项关键指标。以来,中国银行业流动性过剩危机日益凸现,据央行统计,底存贷差达成创纪录近9.2万亿元,达成3.7倍。伴随商业银行“存差”不停扩大,尤其是去年3月超额准备金利率下调后,商业银行大量流动性涌向债市,造成债券市场需求增加,债券价格走高,使债券收益率连续降低,图5显示自年初以来银行间债券市场国债收益率曲线展现总体平稳下移趋势,其中中长久债券收益率下降更为显著,造成收益率曲线展现“驼峰”特征。在市场利率长久走低、中长久债券收益率下降幅度较大情况下,长久债券收益率和货币
36、市场利率之间利差总体展现逐步缩小趋势。以上皆表明银行之利率风险陡然增大。商业银行在前些年低利率时期购置了大量长久固息债券。现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债券资产在总资产中占比均在20%以上,其中绝大部分为长久债券。据统计,四大现在债券持仓近4万亿元,其中中长久固息债券约占3.2万亿元左右。简单假定四大行所持有中长久固息券平均期限为,久期为7年,假如央行升息25bp,其所持债券理论上会下跌1.5%,此时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将大约损失480亿之巨。伴随近两年利率提升,商业银行处于持有债券机会成本很高,而低价抛售债券则遭受损失两难境地。即使带有做空性质开放式回购已经推出,但商业银行把握这些避险工具能力还有待提升。
37、依据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第五十条要求“市价连续两年低于账面价值”要对长久投资计提减值准备,假如根据要求计提长久投资减值准备话,将会对银行利润产生重大影响。从股份制银行债券投资情况来看,依据年报披露,交行、中信、光大、招行、民生债券投资配置百分比较高,多在18%以上,其中民生行底长久债券持仓资产占比超出14%。中信、浦发、兴业多持有短期债,中长久债持仓较轻。以前三个季度各家银行债券投资操作来看,民生表现出较强风险意识,一直在减仓中长久债券,至9月底,中长久债券持仓资产占比下降了2个多百分点。招行中长久债券投资增加较快,下六个月还有增仓行为,即使加息预期较小,但以后加息原因仍然存在,加之债券收益率走势
38、使中长久债券风险加大,其债券投资变动及其风险值得关注。(三) 盈利能力从足额计提拨备后资产利润率分析,伴随呆坏帐大量剥离,财务费用大幅下降后,中行、建行盈利大幅增加,预期资产利润率分别高达1.56%和1.39%。股份制银行中,招行盈利水平相对突出,预期资产利润率高达0.96%,另外民生、中信、兴业、浦发较高,靠近0.8%,而光大、广发、深发展因受大量不良资产拖累,严重影响了其盈利指标。从收入结构上分析,因为各家银行年报中披露中间业务统计口径不一,缺乏比较基准。故此,我们统一选择中间业务关键项目-净手续费和佣金收入,采取它在净营业收入中占比作为衡量指标。能够看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净手续费收入占比
39、普遍要高于股份制银行,关键是四大行网点庞大,集中了大量代理业务。但这些业务基础属于较低层次中间业务。股份制商业银行中,交行、招行、光大和广发净手续费收入占比在5%以上,要显著高于其它银行,其中招行中间业务收入大幅增加,至9月底,净手续费收入占比已超出7%,仔细分析,招行中间业务含金量是很高,一家网点有限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增加关键来自银行卡、网上银行、理财等高端业务快速增加。(四)资产流动性以来,中国银行业流动性过剩问题日益凸现。所以,从指标上看,各家银行基础上全部能满足监管要求。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农行流动性相对吃紧,流动性比率26.32%,刚刚超出监管指标25%要求。各股份制银行流动性差异不
40、大。另外,各商业银行期限错配情况(长久资金短期使用)相当严重,四大行中农行、中行中长久贷款百分比大幅超出监管指标(120%)。股份制银行中,光大、深发展、浦发、招行相对严重,华夏和兴业期限匹配控制很好。全国性商业银行关键竞争力分析汇报摘要请参阅上海证券报城市商业银行篇一、中国城市商业银行总体财务评价(一)资产规模扩张速度显著趋缓,资本补充速度显著加紧,大幅超出资产规模扩张速度现在调整资产结构,控制风险资产规模,同时大规模引资(民资、外资)补充资本金是城商行确保资本充足率立即达标一个最轻易操作措施。全国城商行资产平均增速高达25.37%,超出资本增速7个百分点,表现出经典粗放型经营模式,估计资本
41、增速将首次大幅超出资产增速,高达24.88%,是同年资产增速两倍。应该很可喜迹象,意味着城商行经营模式开始转型。(二)资产质量显著改善,近30家城商行(不良率超出30%)初步摆脱了高危状态面对监管当局宣告06大限,地方政府意识到要继续掌控这块金融资源前提是维护其生存,对于自己常年侵害城商行所形成历史旧帐必需“出血”买单。数据显示,各地方政府为化解城商行风险投入资金总额高达233.64亿元,其中填补财务亏损19.86亿元,剥离不良资产50.07亿元,置换不良资产163.71亿元。全国有近30多家高风险状态城商行经过政府土地置换、贷款置换等方法进行了资产置换,不良贷款余额和占比大幅度下降,初步摆脱
42、了困难局面,甚最少数问题银行一跃成为了“指标意义”好银行。从全国看,不良信贷比率从17.70%大幅下降至10%以下,全国117家城商行中,有11家趋身资产质量优良之列(不良率低于2%),这一等级仅3家。另外,高危银行数量大幅下降,超出二分之一以上城商行(66家)不良率超出15%,而这一数字下降了近二分之一。(三)资本补充大幅提升,资本充足率差距悬殊,长久面临资本不足困境截止到9月底,全国城商行平均资本充足率仅为2.70%,其中关键资本比率为1.80%,相较底1.36%水平已经有了很大进步,经过各方努力,提升了近一倍。全国城商行新增资本金近110亿,但资本补充展现显著马太效应,有近20家城商行补
43、充过亿,中心城市大型城商行占据了绝大多数份额,比如上海21个亿,大连13个亿,杭州9个亿等等,而绝大多数地处二线城市和中西部地域城商行仍极难取得新增资本。另外,根据银监会新颁布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措施, 全国117家城市商业银行中能够达成8%标准仅有23家, 67家城商行资本金严重低于这一最低标准(不足4%)。而在这67家城市商业银行中,还有42家资本充足率为负数,根本没有抗风险能力,面临巨大风险,已处于“技术”上破产状态。 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只能依靠留存盈利和增资扩股来补充资本金。但在城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普遍不强,增资扩股无法频繁进行情况下,能够预见,城市商业银行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无法摆
44、脱“资本不足”困境。 (四)多年来,城商行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亏损面大幅降低多年来,城商行盈利情况有了很大改观。全国城商行平均利润率从0.33%稳步上升至0.65%,在全国117家城商行中,有23家估计资产利率超出1%,达成国际好银行水平,而才1家。近50%城商行能超出0.6%(监管标准),而只有13家能达成这一水平。亏损面大幅降低,估计只有5家城商行可能面临亏损,而近20%城商行亏损。整体局面当然可喜,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多年来城商行整体经营环境改善是提升银行绩效关键原因。自监管当局实施严格资本监管以来,国有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日益凸现,银行间市场利率低企,对于将同业市场作为关键资金起源城商
45、行,无疑降低了成本,提升了利差。另外,部分城商行剥离处理不良资产,银行财务费用大幅降低也是原因之一。(五)绝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未能根据五级分类要求提足拨备截止9月,全国平均拨备覆盖率仅为21.85%,贷款损失准备未提足而产生缺口高达519亿。全国117家城商行中,拨备能完全覆盖不良信贷(超出100%)仅有8家,根据国际银行业拨备覆盖率70%标准考察,也只有16家。近70%城商行(87家)拨备严重不足(不足40%),其中,44家基础上能够说没有计提(不足15%)。从另一个视角分析,当下城商行盈利水准也存在很多水份。假如城市商业银行提足拨备,大多数银行将所以变为亏损,资本充足率大幅下降。不管是盈利
46、能力,还是安全情况均出现大幅下滑。 二、城市商业银行财务评价之态势分析(一)即使盈利能力有一定规模效应,但盈利能力高低和资产规模没有显著相关关系。我们全国117家城商行按资产规模划分为三类:资产规模在200亿以上共23家,划为大型城商行;其中北京银行和上海银行资产超出亿靠近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标准,也可将其归为超大城商行;资产规模在 100亿200亿之间累计26家,划为中型城商行;资产规模在100亿以下累计66家,划为小型城商行。总体上看,城商行盈利能力展现一定程度规模效应,大型城商行好于中型城商行,中型又强于小型。然而一家银行规模大小并非银行盈利最关键原因。这一点我们从散点图能够看出,城商行资产
47、利润率和资产规模并没有显著关联关系。依据美国情况,盈利性最好是那些资产在10亿100亿美元银行和资产在3亿5亿美元银行。中国情况和之惊人相同。在中国盈利最好36家城商行中(资产利润率大于0.8%),现有杭州、南京、天津、大连、东莞等大型银行(资产规模在50亿美元以上),更多是台州、金华、南充、焦作和马鞍山等小型银行(资产规模在5亿8亿美元)。从一个侧面说明,小区银行仍然是、也完全能够是一个盈利性很高且含有长久稳定性商业模型,规模扩张上市、“捆绑”重组并非中国城市商业银行未来发展惟一模式。其它方面诸如资产质量、资本、流动性并未表现出显著规模效应。就资产质量而言,大中型银行相当,但较显著地优于小型银行,反应出广大中西部二线城市地方治理环境(金融生态)更为恶劣,地方政府对城商行伤害程度更为严重。就资本而言,大型城商行显著优于中小银行,说明大银行资本补充能力要强得多,现在大银行多数处于东部中心城市,良好得区位优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