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品管圈活动对急诊科按需使用护理安全标识影响观测 【摘 要】目: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急诊科按需使用护理安全标识作用。措施:选用1月-12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常规护理安全管理急诊患者25例为对照组,并选用1月-12月实行品管圈活动管理急诊患者25例为观测组。比较两组护理安全标识按需使用率、满意度。成果:对照组护理安全标识按需使用率、满意度均低于观测组,差异有记录学意义(P0.05),可对比。 1.2 措施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安全管理,如腕带标识、床位标识、专人负责等。观测组实行品管圈活动管理,重要内容如下:(1)成立品管小组:组员包括护士、护师、组长,确定品管活动主题为“增进急诊科护理安全标识按需使用
2、”,每周召开1次小组会议,分析影响护理安全标识不按需使用原因,设定管理目。(2)制定品管圈管理对策:增强其按需使用护理安全标识意识,根据急诊科工作特点,合理分派人力资源,加强医护联络,提高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程度,增强其应激能力;制定安全标识手册,协助护士规范使用,按五常法管理护理安全标识,完善急救区护理安全标识管理流程;组长负责跟踪反馈,将护理安全标识工作与护理人员绩效考核挂钩,注意奖惩分明,持续推进质量改善。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安全标识按需使用率、满意度。自行设计满意度调查表,Cronbachs 系数=0.86,包括安全标识管理、护理缺陷、安全感,总分100分,85分为很满意,6
3、1-84分为满意,60分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 记录学措施 采用SPSS 20.0记录学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达,组间比较采用2检查,以P0.05为差异有记录学意义。 2 成果 2.1 护理安全标识按需使用率 观测组护理安全标识按需使用率100.00%(44/44)高于对照组86.05%(37/43),差异有记录学意义(2=4.600,P=0.032)。 2.2 满意度 观测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记录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护理安全管理是医疗构造减少护理安全事故发生、减少医患纠纷发生率重要手段。护理安全标识作为医院安全管理一
4、项重要内容,其重要通过设置特殊图案、颜色、文字与腕带标识等予以警示3。这是医疗机构防止患者在接受诊断过程中出现生理、心理、病理、环境、社会等多层面风险事件或不确定原因特殊科学标识,对于减少护理缺陷十分必要。由于常规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在护理安全标识按需使用方面还存在局限性,未能完全满足急诊科患者实际需求,临床上对于新型护理安全管理模式选择愈加重视。 品管圈活动管理作为一种现代化、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可增进急诊科护理安全标识使用规范化、提高护理人员护理管理能力、提高护理安全质量4。本研究成果显示,对照组护理安全标识按需使用率、满意度均低于观测组。由此可见,相较于常规护理,应用品管圈活动管理可在保证急
5、诊科护理安全标识按需使用、提高患者护理安全满意度方面优势明显。分析其原因在于急诊患者存在病情复杂、疾病突发、病情变化难预测等特点,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大急诊科护理安全标识按需使用难度,导致未按需使用医院感染标识、防意外标识、药物标识等发生率偏高,而品管圈活动管理模式应用可通过提高护士护理安全标识意识、合理分派医疗资料、提高护士工作技能、科学管理护理安全标识、跟踪反馈等措施在最大程度上防止出现护理安全标识不规范使用问题,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护理安全管理质量,维护患者安全5-6。 综上所述,品管圈活动管理可激发护士按需使用护理安全标识自主性与自觉性,及时纠正护理安全管理中存在缺陷,并予以针对性改
6、善措施,利于有效提高急诊科护理安全标识按需使用率与患者满意度,维护诊断安全性。 参照文献 王琴.护理警示标识在急诊科护理风险管理中应用J.海南医学,26(14):2181-2182. 洪小英,朱晓菁,张丹桃,等.品管圈活动减少急诊科未按需使用护理安全标识实践J.现代临床护理,14(08):62-65. 王晓宇,陈翠柳.护理安全标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33(08):2179-2181. 张毓,周艳,唐晶.品管圈模式在护理安全领域中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8(05):527-528. 昌子艳,刘红,符美芳,等.品管圈活动减少急诊急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J.解放军护理杂志,32(12):65-67. 张婧婧,俞萍,任国琴.原则化?贤?模式在急诊科安全管理中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3(27):3450-3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