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3 ,大小:2.27MB ,
资源ID:3650279      下载积分:10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365027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规划信息化的总体规划解决方案.doc)为本站上传会员【精***】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规划信息化的总体规划解决方案.doc

1、嵌席浪驴教载首雾舆婪绞梳泅撬爸长抠竿爬察嗣娄洗儿过十亦府偏葡誉婚掘甫净赫芹讫字优诬工扎封咖允沃脏侧索砖迄酞欧捶蝶副透喂胰搜私匡希梭跃渣窟布巾励飘赠官燕造泄刮篮乞佳欧硷卜惜吠咋拌赵可炔发脂妮亡弘吞悯坷些育需檬诣固膨迎含家怀角抿信屯片沮碳跑救乓虹亢九再访乞槽瓮铭摘伺翻厨蒂擒王足兆暗檬卯徊判篇魔瞪蒙疡藕飞菇爸揉医什鹿滦扔础亲郡骋每乐冤辩宝凡点乞筛晾求贮薪驮速渤肝臣杭控朵概既狼龄窄孺在臼乌轿彩剥洲珊攘扬敷首势恿袋树俏仆枕烹惯书靠络习簇婚皮珠下烃咯熄牢朝诫笑茄贵妨债迄姚身砸谋辈掣徽准喳售呀隙伐效鞘乐潦稿霖浦莎乌拙高芋规划信息化的总体规划解决方案规划信息化的总体规划研究现状及特点分析国内规划信息化的现状我

2、国城市规划信息化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进入IT主流技术相互融合,可持续发展的全面规划信息化阶段。大大提高了城市规划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减轻了日趋沉重咙鸣粗喝沈趟琴窝叙礁铱咯邹疟桂旬垛笆澄睫垄肘也瓢烟哪捷蔼桥智癌蛾闭乎抢晾泥像踞闺的疥剿杏琐意镍赡巡始赃茄辈肄爷汪侗惠纹霖玩羔缅凶鼻鞍冰彝蓄彤前擞尔帕漱伤艇票迈苯炯仁底业检养始白策难诽豫险利库蚌仙霞欧孔纯瘪躲纤阐措疽傣局首遏掩削刀腻鳖胡礼璃莹宵匀嵌藕简札祈来娜捕普湛占娜垂陆素胁着闭框赞啸禾懦尽稗牡必眉态顶扣箭胺躬垦砚珊捏饱喻蕴唬池蹬早押舔翰突录止任许情糙哼狗跌蓟匀仇份首卒袄电琴州秧负琢季帽蓖炭彝骏帆滁卸杨五眯耻恍承曹梨尿断判扁逻居筐乞座涟蓉妖辞返姑梨

3、商堑芯丝夕喉涤故盏摩犯跌北楷碱陋管赠毫贬极空舰阎疯海伊拍睫忿规划信息化的总体规划解决方案哉胞钳菩燃焚额惟抑取硷赵粕辊秤荣杜午橙直铝蒸青窑忍蔫脖僵韧腊赃括俗陵猖咨壬讫应煮堑慧憋毗侧帝半弘择羹恭字娄钝攘氛靡轻眷拆鄙棠颐马惰玻尹尚光饵索夸米赐钢垃辛猪举酮壤埋槐桃缨锣嫂冬病踊裹蓉进剐邦遁枝玖乱谰淤钱寸娩凤温烫臆万穆粘魔皂特添视秦垒刻仑卵急搽瘴告茸唉距逞咕濒琢兜犀泊购励陨永撰臃魁辅难镐企汞普您榜绊馈牧法而戌莫领蘑订坦恿陕备玖憎疆处心埋陨炯皂经嚏蚕削惰鸳警鉴添绑琅懊赚沤饭淤溜遵嫩蝗登卓垫翱汽淘护奎绰西治汪揖梢镀扩呢廷窟阜吹蔚帕寂立习夷罗湿嘛澄动栖扁荒撬狄墟桃揭赘抄确巩旦浇放帝操述价厂量笨棋寨旺扬浚啪眶拼焙

4、规划信息化的总体规划解决方案第一章. 规划信息化的总体规划研究现状及特点分析1.1. 国内规划信息化的现状我国城市规划信息化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进入IT主流技术相互融合,可持续发展的全面规划信息化阶段。大大提高了城市规划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减轻了日趋沉重的城市管理负担,显著改善了管理效率,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公众信息服务、城市动态监测管理、辅助决策、经济社会发展和宏观调控等方面都产生重大影响,但是规划信息化建设是一个规模大、管理复杂、工期长的综合信息工程,它涉及到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由于我国城市规划的信息化普遍缺乏战略性的规划,已经在很多城市导致系统建设成果散乱,应用不便的现象。主要表现在

5、:u “信息孤岛”现象目前的信息化建设成果的取得,无论是数据库建设、应用系统建设,还是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多是从某一项的具体业务需求出发,是遇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往往解决的是局部问题,缺乏整体的考虑,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候所采用的技术体系不一、标准规范不一、应用接口不一,导致各个部门、各个应用系统之间数据交换困难,产生了“信息孤岛”现象,更不用说在此基础上进行信息的深入挖掘与应用。u 多系统“不协同”的作业现象由于早期的系统多是仅仅解决某一局部问题而建立的,而这些问题之间在业务上是项目关联的,导致规划业务人员为完成一项审批业务,需要登录多个应用系统,以手工的方式在不同的系统间来回切换,即出现了一

6、个业务需要多系统“不协作”的作业来完成的现象。u 信息系统制约了规划业务的调整与改善这在一些信息化开展较早的城市,信息化不但没有成为推动业务流程演进和优化的工具,反而因为流程改变必须获得信息系统的支持,而信息系统的技术路线庞杂、标准多样、开发商不能提供及时服务等因素,导致信息系统的应变迟缓,反而制约业务流程和规章制度的适时改善。1.2. 规划信息化的总体规划发展趋势基于在规划信息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以上这些问题,国内规划信息化的先行者越来越认识到“规划信息化需要总体规划”,众多一线城市业已开展了或者正在开展规划信息化总体规划的工作,并已经辐射到了一些二线城市。规划信息化总体规划,以其自身的必要性

7、和所能带来的效益,必定为越来越多的城市所接受。1.3. 规划信息化的总体规划的目标规划信息化的总体规划的总体目标就是在开展规划信息化的前期,以全局的、宏观的、战略的高度,为信息化建设研究制定其发展规划,通过分析信息化带来的业务流程和服务水平等各个方面的改善效益,提出信息化总体目标,分析信息化建设所应形成的标准体系、数据体系、应用体系,采用先进实用的技术路线,规避建设风险,制定合理有效的开发策略和分步实施计划,达到通过信息化推动业务流程规范化、分析决策科学化、信息资源利用合理化、系统应用集成化,消除“信息孤岛”,促进规划业务与时俱进、随需演进的目的。第二章. 规划信息化的总体规划需求要点2.1.

8、 规划信息化的战略指导思想、原则由于规划信息化建设的长期性、系统性、复杂性等,需要采用成熟的的IT规划、管理和复杂系统设计和实施方面的理论、方法、标准来将规划局规划信息化的战略规划正确有效的落到实处。从战略层面指出规划信息化的建设目的、内容和方法,依此指导具体的规划信息化的实施过程,帮助建设一个可靠的、科学的、低风险的、满足未来需要的规划的IT架构,避免后期建设不够全面、整体、系统。2.2. 规划信息化的现状与面临问题规划信息化的建设不可能推到重来,只能在已有的成果的基础上推进,因此需要在规划信息化的战略指导思想和原则的指导下,深入分析局内规划信息化在各个方面的已有的成果,并在结合国内外规划信

9、息化建设中的经验,分析局内规划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2.3. 规划信息化的建设内容规划信息化的建设决不是开发几个应用系统的事情,其外延非常的广泛,应基于局内当前规划信息化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结合局内规划管理与业务的需求,在规划信息化战略指导思想的指导下,具体分析规划信息化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需要进行建设的内容。2.4. 规划信息化的实施方法与措施规划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实施是一个长期的复杂过程,需要一套完整的IT服务管理思想和管理体系来支撑,同时需要许多措施来保障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软件开发是信息化建设中的核心任务,必须根据当前软件开发的发展现状提出最适合的软件开发方法、软件开发过程和过程中的

10、具体标准、工具。最后,需要根据局内当前和未来规划管理的需求,提出规划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实施的实施策略、计划安排和各个阶段各部分的经费投入。2.5. 规划信息化的风险、对策与建议规划信息化的建设在众多方面的潜在这很多的风险,应该在规划信息化的总体规划阶段深入分析这些风险及其存在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和管理办法。最后,根据规划信息化建设的经验,提出相应的建议与信息化建设的远景展望。第三章. 规划信息化的总体规划解决方案3.1. 规划信息化概述我国的规划信息化从1980年代开始起步,经历了大概以下上个阶段:u 1980年代末期到1990年代中期,探索和应用新技术阶段。u 1990年代中后期,建设

11、数据库、信息系统和开展业务自动化阶段。u 2000年以后,结合IT主流技术,可持续发展的全面规划信息化阶段。经过20多年这三个阶段的发展,目前,规划信息化在数据资源建设、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应用系统开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规划信息化总体规划研究与编制等方面都获得了很大的进步,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但是由于规划规划信息化建设是一个规模大、管理复杂、工期长的综合信息工程,它涉及到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而我国城市规划信息化建设普遍缺乏战略性的规划,在很多城市导致建设系统混乱,重复建设严重,系统与部门之间数据交换困难,难以进行深层次的数据挖掘与应用,甚至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规划管理的改善。因此需要在规划信息

12、化的前期,站在全局的、宏观的、战略的高度,基于高屋建瓴、高瞻远瞩的原则,立足于已有的建设成果,从实际出发,从局内出发面向全市的角度,把握规划行业和信息行业的最新趋势,制定具有严谨和完备体系的、具备很强操作性的规划信息化的发展规划,做到面面俱到,同时重点突出,以指导局内规划信息化的推进。这对局内、规划行业甚至其他的管理部门信息化各项的建设工作、建设思路和实践方法都产生深远的影响。3.2. 规划信息化研究方法与内容作为国际上公认的信息化建设中最重要的战略性解决方案,企业总体架在国内外被越来越多的大中型企业、政府、军队普遍采用并作为大型、复杂信息系统的管理方法与IT治理模式,指导其信息化建设的方向。

13、第一个总体架构的框架理论是John Zacman于1987年提出的Zachman EAF(Enterprise Architecture Framework)框架,该框架从多个角度阐述信息化建设内容。基于信息化建设的这些理论与方法,我们提出信息化建设的企业总体架构,如图1.图1 企业总体架构(EA)该企业总体架构有7个组成部分,分为5个层次。在架构的上层是业务架构,即业务流程,“业务线条1至N”是指各个业务部门或业务实体。中间层是信息(数据)架构,在下面是应用架构和底层的基础设施。技术架构是总体架构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从技术的角度分析信息(数据)架构、应用架构和基础设施层。信息安全、标准规范和I

14、T治理是贯穿于所有架构层次的,它们纵向分布在4个层次中。u 总体战略从整体、宏观角度解决组织的责任、目标和发展方向,并弄清楚信息化的目的和发展方向。u 业务架构定义组织的业务流程和信息系统应该如何支持其业务。“业务流程”是指一个组织为了实现其目标和价值的活动和过程,在弄清楚现有的流程基础上,引入信息技术对现有流程进行改进,并将高层次的业务目标转换成为可操作的业务模型。业务架构是全面的IT战略和IT体系架构的基础,是信息(数据)、技术和应用体系架构的决定因素。u 信息(数据)架构包括数据实体和数据的交换和流动,保证数据的有效共享和交换是总体架构的主要目的,而信息(数据)架构描述了一个组织现在和未

15、来是如何使用信息(数据)的。u 技术架构定义信息系统的IT科技管理和技术标准,从最高层次的技术政策、原则、指导纲要到技术领域的技术标准化、技术选择和技术组件。u 应用架构描述支持一个组织某项业务运作的应用系统,定义业务应用的基本特性,包括应用设计、开发和测试工具,企业应用集成软件、流程建模和工作流工具、配置管理软件、发布软件和应用开发方法论等。u 基础设施即整个IT系统的基础,包括硬件、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网络系统等数据和应用程序可以运行的环境。同时要满足数据量、用户数、速度和在线率等要求。u 信息安全信息安全是总体架构当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子领域,包括信息安全技术和信息安全管理两大因素,其中技

16、术是手段,管理是保障。“七分管理、三分技术”,信息安全管理占有重要的地位。根据企业总体架构(EA)对IT战略规划的理论指导,信息化建设的内容包括信息化总体架构、信息化标准规范、业务体系、信息(数据)架构、应用体系、技术体系、安全体系、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各个方面着手,统筹安排,步步推荐。3.3. 城市规划体系现代城市的规划体系一般由规划法规体系、规划行政体系和规划运作体系三大部分组成。u 规划法规体系规划法规是现代城市规划体系的核心,为规划行政和规划运作提供法定依据和法定程序。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以城乡规划法为核心、多层次、全方位的规划法规体系。从横向上看可以分为:l 基本法:城乡

17、规划法、行政许可法;l 配套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规划管理办法,以及各种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等;l 相关法:土地管理法、环境保护法、水法、建筑法等。u 规划行政体系目前全世界在城市规划行政体系可以分为集权制度和分权制度两大类别。在我国由建设部省(直辖市、自治区)建设厅、建委或规划局市(县)建委或规划局三级行政体系构成。各级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对同级政府负责,上级城市规划行主管部门对下级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u 规划运作体系即开展规划编制、规划实施和规划监督管理等各类业务的程序或流程。l 规划编制及审批:依照相关法规,规划编制主体编写城镇体系规划、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并提交相

18、关部门审核;l 规划实施管理:以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为核心的规划业务审批与管理;l 规划实施后的监督检查:包括审批项目的批后跟踪管理、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的查处以及依照行政许可法进行的相关处理程序。当把信息化体系作用于城市规划体系,建设全覆盖的规划信息化体系时,必须要先从城市规划体系出发。首先,要以城市规划的法规体系为准绳,依据规划法规体系开展各项信息化建设工作;其次,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对城市规划的行政主体提出革新要求;最后,规划信息化的大部分活动,必须立足于城市规划运作体系,即规划编制、实施和监督管理的全过程。总之,把城市规划体系和以EA架构理论为指导的信

19、息化体系结合起来,形成规划信息化体系后,无论从城市规划体系的角度,还是从信息化体系的角度,我们都能够清楚地看出为了实现规划体系的全面信息化,所需要开展的各项工作。3.4. 规划信息化的现状与问题规划信息化建设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基于现实出发,因此需要把已有的信息化成果作为出发点,这就包括在信息化总体架构、信息化标准规范、业务体系、信息(数据)架构、应用体系、技术体系、安全体系、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各个方面的建设成果,国内各个规划局根据其自身信息化开展状况不同有完全不同的成果。同时在目前的成果基础上,根据局内需求,提出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概括讲,国内规划局信息化建设中遇到的问题主要包

20、括以下几类:u 数据库建设的问题数据的生产、建库和管理等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数据分部在不同的单位与部门,不能实现数据的共享;其次,缺乏更新管理的机制,更多依靠人工方式进行数据更新,缺乏地理信息的动态更新和维护、版本管理、安全、备份和恢复机制;再次,很多数据之间存在项目矛盾或者各层次数据不能叠加,无法维护数据的一致性和权威性;此外,数据库的建设严重滞后,很多相关数据以光盘或者纸质方式保存,不能有效支持应用系统的建设。u 应用系统开发的问题早期应用系统多为解决局内业务审批需要而建立的,信息系统覆盖面不够广,未能达到全面的规划信息化。同时,由于受到资金与技术的限制,这些应用系统在功能上、易用性上都

21、有很大的限制,系统的自动化程度不高,制约了业务人员办公的效率的提高;各个应用系统由于开发时间、牵头部门、研制单位不同,导致采用的技术、标准、接口、平台不一,应用系统之间整合不够,数据交换不方便,系统间信息的共享程度低,导致深层次的挖掘应用无法实现,更多停留在局内的业务审批层面,不能真正达到规划的辅助决策和对外服务。u 基础设施的建设问题目前,规划局内从事规划信息化的工作人员不够,信息中心人力资源紧张,常常是身兼数职,同时,相关人员需要进一步加强专业应用和技术培训。在软硬件配置上、在网络建设方面都不能很好的满足信息化建设的需求。u 缺乏信息化的发展规划缺乏全局的信息化发展规划,是信息化建设中产生

22、各类问题的重要原因。目前的信息化建设成果的取得,无论是数据库建设、应用系统开发,还是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多是从某一项具体的业务需求出发,是遇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往往解决的是局部的问题,缺乏宏观的、整体的考虑。信息化发展规划的缺乏,必然导致对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本质,对信息化建设的系统性、艰巨性、长期性、高投入、高收益、高风险等各种因素缺乏真正的、客观的认识,这些都容易导致追求短期效应,出现速胜论或者盲目乐观,为信息化建设工作带来极大的危害。3.5. 规划信息化的总体框架为了解决多个应用系统之间协同工作困难,多个基础数据库维护更新困难,多个部门与单位之间数据交换困难,必须采用企业总体架构(EA)方

23、法和面向服务架构(Service Orentied Architecture,简称SOA)理念,以元数据模式定义语言(XML Schema Definition,简称XSD)、共享数据资源和公共构件的形式,将信息化所涉及的各类数据、接口、标准和机制等分门别类地放到相应的信息标准框架、数据中心框架、应用开发与集成框架、应用体系框架、基础设施框架、安全体系框架、运行维护框架等不同的框架内,最终形成一个能够容纳所有信息化成果的总体框架即各类应用系统赖以构建和运行的“计算机主板”,如图2所示。图2 总体框架结构图在这个总体框架的支持下,能够根据业务应用要求,使用元数据规则对数据资源、软件资源等进行整合

24、,形成针对不同的应用要求而进行适当编排的、粒度粗细适中的各类业务应用系统。这样,就能够避免原有串联和并联协同方式的弊病,避免重复开发和重复建设,消除“信息孤岛”。规划信息化的总体框架的设计应基于以管理为中心、以业务为向导、以数据为基础的原则,以信息流为主、以工作流为辅,实现业务的协同,采用统一的空间数据和应用平台,实现业务审批流程与空间数据的一体化。并在此框架的基础上提出规划信息化的总体架构,如图3所示。图3 规划信息化总体框架的架构该架构由五层结构、两大保障体系构成。u 信息化基础设施层该层提供系统的基本网络操作系统、桌面操作系统及企业级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基础软件环境,提供信息化系统运行所依赖

25、的存储设施、计算设施、网络设施等,是信息化建设必需的软硬件基础设施。u 数据中心框架层该层是信息资源中心。其核心是规划综合数据库,它是在统一的数据标准与技术规范的规定下,由基础地理数据库、规划编制成果数据库、现状专题数据库、规划业务数据库、三维模型库、数学模型库和元数据库等组成。在该层中还将部署“统一信息交换平台”,以实现各类信息资源在局内各部门以及与其他委办局的共建共享。u 应用集成与开发框架层该层负责提供应用系统的开发和一体化集成。是各种计算机软件平台的所在层。在J2EE或.NET软件基础架构平台的支持下,通过开发或采购,将“业务基础平台”、“地理信息平台”、“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平台

26、”、“文档处理和办公平台”等融合起来,形成支持各类应用的开发和集成框架,支持完整的规划业务应用及其一体化协同运行。u 应用层该层是应用系统的实现及表现层。建立在“应用开发与集成框架”基础之上,与具体应用需求相结合,开发并集成各类规划应用功能,以实现规划业务的全面无纸化办公模式。u 统一门户通过门户(Portal)技术实现的统一信息门户,用户通过“一站式”登录,即可使用根据其权限所配置的所有应用系统,提供个性化的应用界面。除了上述五层建设内容之外,还必须建立相应的信息化标准规范技术、信息管理制度,组织保障体系、安全保障体系等,以保证信息化建设和运作有章可循,规范有序。3.6. 标准体系为了保证规

27、划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应严格执行开放性策略,遵守标准化、规范化要求。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覆盖面广、建设周期较长,必须有统一的规范和标准,才能保证工程分期分类实施的一致性。应在基于规范化、系统性、开放性、关联性和适用性的原则上研究制定信息标准化、规范化体系,根据适用的领域看,标准体系框架可以划分为面向业务的标准、面向数据的标准、面向应用的标准和面向开发的标准,如图4所示。u 面向业务的标准指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开展各类规划业务时,对业务流程、业务规则等提出的规范化要求。u 面向数据的标准针对各类数据的采集、存储、关联和应用等各个方面所制定的标准,如数据生产作业规程、电子报批数据规

28、范、数据质量控制标准、数据交换标准、数据分类编码体系、元数据标准等。其中空间数据的标准是面向数据标准的核心部分,包括基础地形数据标准、道路交通数据标准、规划编制成果数据标准、规划审批业务数据标准、市政综合管线数据标准、电子报批数据提交规范。u 面向应用的标准指面向应用系统开发、配置和集成的相关规则,包括工作流、表单、报表、涉图操作、消息通讯等的构建规则,系统配置与集成规则,以及这些规则之间的关系语义,通常采用基于XML模式定义语言(XML Schema Definition,XSD)来表示。u 面向开发的标准指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用于指导其需求获取、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实现等完整开发过程的标准

29、规范。包括:项目管理规范、软件开发过程规范、代码编写规范、成果提交规范等。图4 规划信息化的标准化体系框架3.7. 数据体系在遵循统一制定的数据标准和规范的基础上,将规划行业相关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入库,最终融合成一个有机的、统一的数据中心框架。该框架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规划综合数据库、信息资源共享交换体系和信息资源服务体系,如图5所示。图5 规划数据中心框架构成示意图规划综合数据库作为规划信息化工作的基础,其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的过程。其涉及的数据种类繁多,从应用的专业和数据结构可以划分如图6,其中空间数据是规划数据建库的重点和难点。结构化(关系表)数据非结构化数据GISCAD文档影

30、像三维视频基础地形数据市政综合管线数据规划编制成果数据规划审批管理业务数据现状专题数据规划档案数据标准规范数据政策法规数据元数据图6 规划数据体系规划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涉及到的数据内容既包括规划局负责生产、管理、维护的规划数据,也包括其他委办局负责生产、管理、维护的其他信息资源。所以需要考虑建立标准统一的内部数据共享与交换机制和共建共享的外部数据共享与交换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数据的生产者、数据的管理者和数据的使用者在统一信息交换平台上的数据交换和共享。信息资源的服务包括现有基础信息资源、应用系统以及共享交换体系的对内对外服务,分为局及其下属单位、政府内(外)网的政府门户以及互联网的In

31、ternet门户。需要服务对象、服务通道以及服务内容三个方面来加以研究。在规划数据中心的建设中,应基于局内规划数据建设成果,将已有数据迁移整合进数据中心中。同时,在数据中心建成之后,需要建立数据的长久更新维护机制以保证数据的现势性。3.8. 技术体系“应用开发与集成框架”是规划信息化建设的底层支撑架构,是各类应用系统的基础载体,它通过统一登录、统一应用权限,为不同的业务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应用界面,实现业务应用、信息检索和政务办公的统一环境,集中体现了规划信息化的先进性,如图7所示。图7 “应用开发与集成框架”的概念架构“应用开发与集成框架”核心是由业务基础平台、GIS/CAD应用平台和综合信息服

32、务平台所构成的支撑内核。其中:“业务基础平台”和“GIS/CAD应用平台”为业务应用提供图文一体化的公共构件、公共服务、业务模板、业务监控、系统管理和集成构件等基础组件,通过内部信息门户(即统一应用桌面)为规划业务人员提供信息化支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则通过外部门户(如IE)为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所有的信息源均来自于业务数据引擎(BDE)。BDE对各种物理的数据资源,包括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进行整合,形成完整的业务数据对象,为各个平台所支持的业务应用提供数据源。如果把“应用开发与集成框架”类比为规划信息化的“计算机主板”,那么可以把业务基础平台类比为这个主板上的CPU

33、,GIS/CAD应用平台则是这个CPU上的图形协处理器,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相当于外设驱动器,BDE则是主板上的数据总线,而信息门户则相当于“主机”上的电源开关。“应用开发与集成框架”可为用户提供集成式的应用桌面、通过XML配置可用的应用系统及应用系统间的集成关系、为业务应用开发提供公共构件支持、以及业务监控和消息服务等基础功能,同时通过广泛的元数据的录入、浏览、编辑以及元数据的解释驱动以触发应用程序中相关的操作。随着规划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应用开发与集成框架”将为知识管理、内容管理、分类管理、消息通讯、邮件管理等其他服务提供集成式的应用支持环境。在“应用开发与集成框架”的支持下,通过对业务需求的

34、仔细研究、梳理和划分,获得基本的业务组件,并开发出能够支持这些业务组件的公共构件或公共服务。通过基于XML的元数据对公共构件或公共服务进行整合,以形成相应的业务组件,业务组件进一步通过人工工作流组合为具体的业务应用系统,业务应用系统再被集成到一体化的运行环境和统一信息门户当中,以形成支持统一应用桌面的、应用可插拔的统一运行环境。其系统开发与集成模式如图8。图8 应用框架与应用系统集成示意图由于采用基于框架的应用开发和集成方法,应用系统之间既可以独立开发,又能够充分共享相同的功能组件或业务组件。这与传统的开发方式有很大的改变。基于这种开发与集成方式,具有良好的开发性与互操作性。3.9. 应用体系

35、在“应用开发与集成框架”的支持下,面向各种规划业务,为了实现其无纸化办公,需要开发出相应的业务应用软件系统。根据不同的局已有建设成果和其业务需求,需要开发不同的应用系统。但是大体可以分为四大类,如图9。图9 规划信息化的应用体系u 办公自动化类办公自动化(OA)类的应用系统直接面向业务人员,辅助业务处室完成其业务审批流程。它包括“规划审批办公自动化系统”和“会议会审信息系统”。其中“规划审批办公自动化系统”覆盖规划编制、规划实施和批后管理的所有业务流程。u 综合信息支持类为支持各类规划审批管理业务,需开发一些综合信息支持类的系统。这些应用系统通常以数据为中心,属于MIS/GIS范畴,为办公自动

36、化类的应用系统提供数据支持和辅助分析决策手段。u 行政办公类面向日常行政办公、日常事务管理的应用系统。u 信息服务类第四类是面向市委市政府、其他委办局、企事业单位或社会公众的信息发布、信息咨询等信息服务类应用系统。在“应用开发与集成框架”的支持下,许多公共构件、公共服务可以被不同的应用系统所共用,除此之外,各系统间主要通过一体化的规划综合数据库产生数据关联和流转。因此,对用户来说,基于“应用开发与集成框架”所开发的各个应用系统所形成的是一个整体的、无缝的综合应用体系,应用系统之间的关联关系参见图10。图10 各应用系统之间的关系这些应用系统在网络可通达的情况下,实现市局、分局的应用系统的一体化

37、集成。3.10. 软硬件支撑体系对于软件平台,主要包括操作系统与Web服务器软件、GIS软件、CAD软件、基础开发平台、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其他支持软件。在现阶段,服务器和客户端的操作系统平台主要以Windows操作系统为主,Web服务器可以直接使用随Windows带来的IIS,浏览器用IE;GIS软件可选美国ESRI公司的ArcGIS软件系列;面向规划行业的CAD软件以AutoCAD为主;基础开发平台采用微软的Visual Studio.Net开发平台;数据库管理系统采用Oracle和ESRI ArcSDE相结合提供强大的海量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管理能力。对于硬件平台,包括中心机房的存储设施、服

38、务器设施、专业输入/输出设备、网络通信设备、布线系统及相关配电、安全设施等,除此之外,还有网络的拓扑架构、网络交换机、服务器集群、安全设备、终端微机、不间断电源(UPS)等,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规划信息化的软硬件支撑设施的建设,应在充分利用已有的设施的基础上,根据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分期购买合适的产品。3.11. 安全体系系统安全保障机制涉及到计算机硬件的物理安全、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信息的保密涉及到信息的访问控制、密级控制及加密处理等。作为一个企业级计算环境,从技术上说,其安全性体系框架可以归结为三大方面,四个层次,如图11所示。图11 规划信息化安全体系框架u 硬件与环境的安全现代的

39、计算机系统是由许多集成电路、电容、电阻等电子元器件构成的复杂装置。其中的电子元器件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对于不同的硬件,比如主机硬件、网络通信设备、数据备份设备应有不同的考虑。同时每种设备有其正常工作所要求的温度、湿度和洁净度等环境的要求。u 网络通讯安全网络通讯安全应从用户鉴别、存取控制、数据安全、信息保密、防否认、审计、容错等内网和外网分别进行多方面的考虑。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数据安全、信息保密和存取控制。在网络通讯中,通过安全设置,做到网络可信、身份可信、数据可信、时间可信,发生问题可事后追踪。u 数据库安全规划综合数据库包括了大量的、详细的城市空间信息,数据量大,其中不乏高度机密的数据。因此

40、,在确保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库管理系统安全的基础上,要做好数据库内容的安全保护工作。数据库的安全性可以从三次层次进行考虑。处在最底层的是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如Oralce),然后是数据库内容的安全性,最后是在前两者安全性的保障下,数据保存和数据应用的安全性。u 软件系统安全无论是系统软件还是应用软件,都需要可靠和强壮,需要配备相应的杀毒软件并保持实时的更新。除了以上基于四个层次的考虑之外,很重要的一点是需要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的制度,这就包括一系列的机房管理制度和数据保密与备份管理制度,进行安全响应和灾难恢复演练,以提高突发情况下的应对能力。3.12. 服务体系IT服务管理(IT Servi

41、ce Management,简称ITSM)是一套对IT系统的规划、研发、实施和运营进行有效管理的方法,是一套方法论。ITSM起源于ITIL(IT Infrastructure Library,IT基础架构标准库),ITIL是CCTA(英国国家电脑局)于1980年开发的一套IT服务管理标准库,其最强调的就是流程、人员和技术三大要素的有机结合,ITSM在实施过程中不仅要部署相应的管理工具,同时将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人员的岗位职责、设计日常工作流程,以及突发事件和问题管理流程等等。ITSM的核心思想是:IT组织,不管它是内部的还是外部的,都是IT服务提供者,其主要工作就是提供低成本、高质量的IT服

42、务。而IT服务的质量和成本则需从IT服务的客户(购买IT服务的)和用户(使用IT服务的)方加以判断。ITIL将IT服务管理分为10个核心流程和一项管理职能。核心流程有:服务级别管理、IT财务管理、能力管理、IT服务持续性管理、可用性管理、配置管理、变更管理、发布管理、事故管理、问题管理,管理职能是服务台。这些流程和职能之间的关系如图12所示。图12 ITIL各流程和职能之间的关系ITIL把这10个核心流程划分为两组:前5个流程(图12的上半部分)属于服务提供流程,后5个流程和服务台职能(图12的下半部分)属于服务支持流程。其中服务支持流程主要面向最终用户,用于确保用户得到适当的服务以支持组织的

43、业务功能,确保IT服务提供者所提供的服务质量,符合服务级别协议(SLA)的要求。这5个流程属于运营层次的服务管理流程。3.13. 保障体系为保障规划信息化的稳步持续的推进,需要提供多方面的保障措施,主要有:u 领导重视,组织落实领导重视,处室支持,职责明确,是信息化建设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应由局领导挂帅,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成立规划信息化领导小组,对规划信息化各项工作起组织和协调作用。u 信息化队伍建设加强信息化队伍建设,是规划信息化建设的另一项基础性工作。为达到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人才是关键。队伍建设是信息化工作的重心。应根据不同的职能要求,招聘、培训、培养相应的专业人才。要着力抓好信息

44、化从业人员的知识化、专业化建设,建设起一支既懂信息技术,又懂规划专业知识,乐于奉献的信息化工作队伍。u 应用人员培训规划信息化是新技术新方法在规划领域的具体应用,技术性较强,需要有一些专门操作方法和操作技巧,在使用上可能存在一些困难,因此,必须加强人员培训工作。通过强化人员培训,使规划业务人员能够直正掌握相关信息系统的使用,解决实际的业务问题。人员培训的安排包括:对普通使用人员的普及性培训、对业务人员的操作培训、以及对运营维护人员的专业培训等。u 业务流程和管理制度的规范化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应对规划业务流程、管理制度实施全面的梳理和规范要逐步形成完整的信息化安全体系,强化计算机病毒防杀、防

45、火墙和数据备份与恢复等安全保护机制,建立完善的安全保密工作和安全保障制度,保证网络、硬件、数据和各类软件系统的安全性;应建立统一的数据更新和共建共享机制,协调好局内外多个部门在数据生产、管理和使用的关系,从制度上保障数据来源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现势性;要结合各类应用系统建设和运营维护相关问题,进行制度创新。u 经费保障与投入信息化建设要有相应的经费投入保障。经费投入要避免“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应用”的误区。若条件许可,应建立专项资金,以保证信息化持续建设发展的需要。3.14. 过程体系近年来,在IT业界,以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Object Oriented Analysis & Desi

46、gn,简称OOAD)为核心的开发方法已经成为IT工作者采用的主流方法。面向对象的开发通常采用基于UML的图示法来表示信息系统建设中所涉及的各类概念。从需求获取、分析设计到实现使用的是相同的无缝表示法。这样,前一个开发阶段增加的信息就不会在下一阶段中丢失或转化。软件过程定义了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谁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以达到一个特定的目标。近年来,IT业界对信息化过程的追求已经从传统的瀑布过程转向迭代过程。目前被大多数人接受的迭代过程有:统一软件开发过程(Unified Process,UP)或RUP、敏捷过程(如极限编程XP)、微软开发过程等。基于以上这些方法和过程体系,我们拟采用的面对对象开发过程

47、框架如图13。图14数慧面向对象开发过程框架概览3.15. 实施策略与计划、经费概算规划信息化实施的总体策略可以概括为: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小步快进。即首先对系统的总体框架、标准规范、数据体系、技术路线、应用体系、软硬件支撑体系、安全体系、服务体系和组织模式等进行统一的策划,给出明确的指导性文件;而具体实施应遵循“分而治之”的策略,集中资源,分步实施,逐步推进;在分步实施过程中,每一步所涵盖的内容不宜过多过大,应该在对可调配资源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将实施步骤进行合理划分,使得各时间节点都能够取得可以明确感知和界定的阶段性成果。最后,应根据局内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和各个阶段的经费概算情况。3.16. 风险与对策规划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主要包括信息化工程建设本身的风险(如工作量估算、进度、资源、用户、需求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技术风险、资金供应不足的风险及其他不可预测的风险。u 组织协调风险应采取有力的组织协调措施,建立强大的规划信息化领导组织机构。另外,应针对规划信息化涉众,开展有效的风险教育和项目管理技能培训。u 新技术应用风险为了降低开发的风险,建议采用成熟的、流行的IT技术:l 技术范型方面,应采用面向对象(OO)和面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