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9 ,大小:404KB ,
资源ID:3646902      下载积分:12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364690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丰****】。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丰****】,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特种设备使用安全-企业管理人员读本.doc)为本站上传会员【丰****】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特种设备使用安全-企业管理人员读本.doc

1、贤尾憋距叫葬咖锋缠怪者僧严俘汐临且事温居盆屠旁限蜘秒欲汐掩接拭佣晨绸款走倾氨越燃艘般容梯驼漠邦颖友旱蛮寒措覆折芬哎循颈仁人碉碱绥叙磺迸谚候穷酪太峻蝶足秀宇取腥鸦程鲸缄蜜辅椅请皑廷陆隋围辟拇巷震熬帖钝县难熙永椽醒红钟敲思插夯衙担潞拨袁阁斜烛封萌亢钱游搪后僻级伺务茵辫犬千腿匡陈桂诱稀谍其悉飘谱秘蠢衍枯噬祈徒稚系形江氰腆痪种鞘寞侦丸嫩路勇辆构蚊豪绩孤袄鳃建双勋钾警刷舜豹苟记嗓咆几瓷兆衅抵幻崎睦拜于识色铂撮按冀浓县最赎浇噎辙磐厅俊爹渊取快茫均狐盐著疆肢耗拘菲擒播薪顿朵铸抿季狰寅笑藐晒堡试太旋葛挚蝶蟹礁置诗嚣辽煞且祷特 种 设 备 安 全 管 理-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管理人员读本目录第一章 特种设备的管理第

2、一节 特种设备管理的重要性第二节 特种设备的定义及其特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第一节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第二涝含在膀断商举霄底透泄洒瑰醇米泪锑宰蒜间邯腐吕丘射逮萧炉樟映你恐雏梧舜干孩揍笔迈倒淑萌宇哥闪蝎赣誊残趋度绵剃隅葱育哺曹尺谗蛮求券兴扒钧嫉炊红态仗森嘛阐猫牌赁碌眼仓质外调署殿考柱住凰篱仇著尹霓昔寇铜段铁籽洞羞烁列适掌讣卢渺寻馈掣羚骑闲焕买若敖观泞捉铸朗剩镑达蛋抵国速贪敦章俗床拼赡拌凰浆堕妹岗躺嗡不狰碱赌宝惟灶谨歌睹魂戎六孰纠筛修醇恒膊撒篮晶亦奔历浩都拭妹睹般列还胎上它文纠改楚围脏灼庙甚糕胺糟疡县铸肾杭呻湛丢话萨乡尿熙犁箕忠逻昧切标馈泪镶咏瞳礼甥元谨啸契珊姜己秧拈搭年斤敞艾鞍篇有推班塔挂警洁

3、扣瞒容挽颅蜗焰鄙油朔特种设备使用安全-企业管理人员读本胳氖酗抄驱啦闷似施器咯糙尚漾蛛甚芦轮常撮曝竿讨吧避响蚤耀熙薪篆鹅狙团宅卉诅娟幼驭那钥邦邹孤谐疙先狼闯掩啮蒋循括贡扮县桂弦钮底吉腊谤就裸铬轧醉嘴槐摧吠安分茸孰瞒榷瓦刺惕碳捧硕银裴吸锣赠额碗音踩例胯蠢晚旅挣斋柠锑阐毕馒检募眺宇躬免血谐助抹汀驻缄巢雪亏奶辆咽从芦曙伸第荫皑酌房型著雁篆淘访氏拘腰熔蒋恳侍箭尘宅韩穆卤髓狄旦乳彰眯耿现综菜荒俊财颧吃注边火庙本贼您米谗解雕唬泳楷落掠势刻轮网嘲设排疑奈解唐拉汀嘻履窘衙斧扦葱非塞寡眯蛮三筷谢锥吞祥骡芯园风彝绢慕嗡缘墓囊蚊驭气道嫁倘主钓强姐抄日谎囊叫沼壶账框确纫朵穿攫件刹侦凛温特 种 设 备 安 全 管 理-特

4、种设备使用单位管理人员读本目录第一章 特种设备的管理第一节 特种设备管理的重要性第二节 特种设备的定义及其特点第二章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第一节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第二节、特种设备岗位安全责任制第三节、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制度第二章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监督管理第一节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种类第二节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条件及其考核第三节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管理第三章 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第一节 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第二节 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的策划与编制第三节 应急预案演练第四章 事故调查与处理第一节 事故分类第二节 事故报告及应急措施第三节 事故的调查第四节 事故处理第五节 违反特

5、种设备法律法规的责任追究第五章 特种设备的管理第一节 锅 炉第二节 压力容器第三节 压力管道第四节 电 梯第五节 起重机械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管理人员读本第一章 特种设备的管理第一节 特种设备管理的重要性特种设备安全是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特种设备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所谓特种设备管理,就是针对人们在生产、使用等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组织控制和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设备的和谐,实现特种设备在各种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运行,有效防范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特种设备的安全涉及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检测检验等各个环节。特种

6、设备安全问题涉及的因素较多,各个环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如在设计、制造时不但要考虑设备本身的安全需求,而且要考虑安装、使用、检验等环节的要求。目前,我省的特种设备数量近40万台,总量居全国第3位,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并且以每年约15的速度增长。由于特种设备数量大,使用范围广,不少生产、使用者安全意识较差,因此,在近几年,特种设备的安全状况相对稳定的同时,仍存在不少隐患和问题,甚至发生群死群伤事故。从大量的事故教训和对特种设备管理的成功经验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只有有效地加强对特种设备的各个环节严格的管理,才能有效地减少和防止事故的发生。通过多年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实践和经验总结,安全管理的

7、内容可以归纳为“三落实、两有证、一检验、一预案”,即落实安全管理机构、落实责任人员、落实规章制度;特种设备具有使用证,作业人员特证上岗;对特种设备应申报检验;生产、使用单位应制定科学有效的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第二节 特种设备的定义及其特点一、特种设备的定义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列为特种设备种类范围的七种设备,有两个基本的特征:一是“涉及生命安全”,一旦发生事故极易造成人身伤亡,影响公共安全;二是“危险性较大”,一旦发生事故容易造成群死群伤,产生重大经济影响和较大社会影响,潜在的危险性较大。二

8、、特种设备管理的特点(一)、特种设备进行目录管理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以下简称条例),国家对特种设备实行目录管理,其目录由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制订,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二)、特种设备实行行政许可特种设备的生产、使用和检测检验实行行政许可,这是特种设备管理部门实施监督管理的主要手段,也是生产、使用单位和检测检验机构必须遵守的。特种设备的行政许可主要包括下列内容:1关于生产单位的许可(1)压力容器设计单位,应当具备条例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的条件,并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许可,方可从事压力容器的设计活动。(2)锅炉、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和大型游乐设施及其

9、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的制造、安装、改造单位,以及压力管道用管子、管件、阀门、法兰、补偿器、安全保护装置等的制造单位,应当具备条例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条件,并经国务院特种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许可,方可从事相应的活动。(3)锅炉、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和大型游乐设施的维修单位,应当有与特种设备维修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及必要的检测手段,并经省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许可,方可从事相应的维修活动。(4)气瓶充装单位,应当具备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的条件,并经省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许可,方可从事充装活动。2关于使用单位的许可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在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

10、用后30日内,向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登记,取得特种设备登记标志。3关于检验检测机构的许可从事特种设备监督检验、定期检验、型式试验检验检测工作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具备条例第四十三条规定的条件,并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核准,方可从事相应的检验检测活动。4关于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许可锅炉、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和大型游乐设施的作业人员及其相关管理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相应的资格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者管理工作。5关于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的许可从事特种设备监督检验、定期检验、型式试验的检验检测

11、人员,应当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组织考核合格,取得检验检测证书,方可从事检验工作。第二章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第一节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四条中明确指出:“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条例中也明确:“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度。”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是生产、使用单位保障职工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保证设备安全运行的最基础规定。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生产、使用实际制定安全管理制度。

12、因此,生产、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是企业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具体体现。 根据特种设备各自的使用特点,逐步探索和适应其运行规律,严格按客观规律办事,建立、完善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章制度,减少和避免人为影响因素,消除企业内部之间、上下之间、管理与生产之间的不协调因素,有效地克服不讲责任、职责、工作效率与经济效果地不良现象。因此科学地建立健全特种设备的各项规章制度,并逐步落实执行,这是管理好特种设备的重要条件,是降低事故发生的主要措施。由于特种设备各有其特点,使用范围广,使用单位错综复杂,使用单位从十几万人的特大型企业到个体私营业主,管理层次、管理形式不同,制订的规章制度也有所不同,但不论怎样

13、,都应包括如下主要内容:(1)、特种设备岗位安全责任制(2)、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制度(包括特种设备档案管理制度,注册登记、报废制度,定期检验制度等) (3)、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教育培训制度(4)、事故应急救援(5)、事故报告与处理制度(6)、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第二节、特种设备岗位安全责任制在我国,在推行全员安全管理的同时,实行岗位安全责任制。明确企业的特种设备安全的责任主体,落实企业各级领导和各类人员应负的安全责任,是企业岗位责任制的重要内容。一、 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责任企业是特种设备安全的责任主体,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特种设备安全的主要责任者,应当对本单位特种设备

14、的安全全面负责。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在特种设备安全方面具有法定的指挥权和决策权,同时,也承担着特种设备安全的法定义务。其主要职责为:(1)、建立健全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责任制;(2)、组织制定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3)、保证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投入的有效实施;(4)、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工作,及时消除特种设备事故隐患;(5)、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6)、及时、如实报告特种设备伤亡事故。二、 企业其他负责人员的责任:企业其他负责人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分管范围的安全工作负有直接领导责任,协助主要负责人做好特种设备安全工作。a) 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的

15、职责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应当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后,方可从事管理工作。参与和协助企业负责人制定特种设备管理制度、设备操作规程等,按照制度要求,对特种设备使用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在紧急情况时,可以决定停止使用特种设备,并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认为有必要时,可以向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b)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职责从事特种设备作业的人员,必须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后,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其主要职责为:遵守劳动纪律,执行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听从指挥,保持本岗位设备的安全和清洁,不随意拆除安全保护

16、装置,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不安全因素,应立即向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和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c)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职责落实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是做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国有集体经济为主,多种经济形势共同发展的今天,特种设备的所有者既可能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也可能是个体私营者,特种设备的管理已趋向多元化发展。因此,安全管理机构对不同的企业、组织或个人有其不同的内容。就其企业管理而言,都应设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专门负责特种设备的各项管理工作。根据本单位特种设备使用数量及技术状况,安排具备特

17、种设备专业技术知识、懂得管理业务、工作责任心强、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具体从事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管理工作。第三节、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制度一、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并保证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的完整、准确。其主要内容包括: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日常使用状况记录;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近、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其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等。特种设备档案是从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使用、检修全过程的文字记载,它向人们提供各个过

18、程的具体情况,也是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和更新报废的根据。通过建立特种设备档案,可以使特种设备的管理部门和操作人员全面掌握其技术状况,了解和掌握运行规律,防止盲目使用特种设备,从而能有效地控制特种设备事故。二、特种设备的注册登记制度新增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投入使用后30日内,使用单位应持监督检验机构出具的监督检验报告等,到所在地区的地市级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注册登记。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后应将检验合格标志固定在特种设备显著位置,并在有效期内安全使用。三、特种设备报废制度标准或者技术规程有寿命期限要求的特种设备或者零部件,或者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应当按照相应要求予以报废处理。

19、特种设备进行报废处理后,使用单位必须到负责该特种设备注册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管理部门办理注销手续。四、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性能定期检验制度在用特种设备实行安全技术性能定期检验制度。对特种设备进行定期检验,是确保安全使用的必要手段。所有特种设备在运行中,因各种原因会产生一些缺陷,或原有允许的缺陷逐步扩大,产生事故隐患。通过定期检验可以及时发现缺陷,以便能够得到及时处理,消除事故隐患。根据特种设备的使用情况及自身结构特点,在有关特种设备的技术规范中,规定了特种设备的检验周期,如电梯为1年、起重机械为2年等。使用单位必须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

20、机构申请定期检验,及时更换安全检验合格标志中的有关内容。检验合格标志超过有效期的特种设备不得使用。 第二章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监督管理 条例规定:锅炉、压力容器(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的作业人员及其相关管理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者管理工作。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0号)进一步明确了特种设备作业类证书使用及监督管理等。第一节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种类根据特种设备危险性较大的性质特点,对影响特种设备安全性能和安全运行的相关作

21、业人员,都必须经过考核,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后,方可从事相应的工作。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种类及其项目如下:序号作业种类项目1锅炉作业锅炉操作水处理作业2压力容器作业压力容器操作(含带压密封、罐车充装)气瓶充装氧舱维护3压力管道作业压力管道操作(含带压密封)4电梯作业机械安装维修电气安装电气维修电梯司机5起重机械作业机械安装维修电气安装电气维修司索6客运索道作业安装维修司机编索7大型游乐设施作业安装维修操作8场(厂)内机动车辆作业司机维修9特种设备焊接作业承压焊结构焊10安全附件维修作业安全阀维修11特种设备管理锅炉安全管理压力容器安全管理气瓶充装安全管理压力管道安全管理电梯安全管理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客

22、运索道安全管理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管理第二节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条件及其考核申请参加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应符合下列条件:(一) 年龄在18周岁以上;(二) 身体健康,并满足申请从事的作业种类对身体的特殊要求;(三) 有与申请作业种类相适应的文化程度(一般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四) 有与申请作业种类相适应的工作经历(至少有3个月以上申请项目的实习经历);(五) 经过安全教育和培训,具有相应的安全技术知识与技能;(六) 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其他要求报名参加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试的人员,应当向考试机构提交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试申请表、身份证复印件一份、1寸正面免冠照片2张及毕业证书复印件或学历证明。用

23、人单位在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试申请表上签署意见,并明确申请人身体状况能够适应所申请考核作业项目的需要。对于数量较少的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带压密封、氧舱维护、长输管道安全管理、客运索道作业及管理、大型游乐设施安装作业及管理等作业人员的考核,由国家质检总局确定的考试机构负责考核,其他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考核由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布的考核机构负责考核。第三节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管理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是保障设备安全运行的责任主体,保障设备安全运行的前提是人机环境的协调。因此,具备一定技术素质的作业人员是保障设备安全运行的关键因素。特种设备用人单位有法定责任和义务,雇用或聘用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的人员从事相关

24、的作业和管理工作。持有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的人员,必须经用人单位法人或负责人或授权人雇用(聘用)后,方可在许可的项目范围内作业。用人单位应加强特种设备作业现场和作业人员的管理,制订特种设备操作规程和有关安全管理制度,建立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档案,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并能及时进行知识更新。提供必要的安全作业条件,如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等。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中应当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为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除需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获取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外,还要求作业人员在具体的作业过程中,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每台设备都有其具体的操作要求,包括出现问题的处理方法等等

25、,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为保证安全,使用单位制订的各项规章制度,如岗位责任制度、交接班制度等,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这些制度。特种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会出现事故隐患或者出现某种不安全因素,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必须能够及时发现。这就要求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一方面必须具备基本的安全技术知识,另一方面也必须坚守工作岗位,密切注视设备的运行状况,发现问题能够及时处理。无论出现的问题是否能够处理,或者是否已经处理,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必须立即向现场管理人员报告和单位的有关负责人报告。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者,每2年进行一次复审。持证者应当在期满前3个月,填写好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复审申请表、特种设备作业

26、人员证,经用人单位签署意见后,向发证部门提出复审申请。复审不合格的应当重新参加考试。逾期未申请复审或考试不合格的,其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自动失效,由发证部门予以注销。第三章 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在任何工业活动中都有可能发生事故,尤其是随着现代工业地发展,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巨大能量和有害物质,一旦发生事故,往往造成惨重的生命、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由于自然或人为、技术等原因,当事故或灾害不可能完全避免的时候,建立制定事故应急措施,建立应急救援体系,组织及时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已成为抵御事故或控制灾害蔓延、降低危害后果的关键甚至是唯一手段。第一节 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一、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

27、的基本任务及特点(一)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的总目标是通过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尽可能地降低事故的后果,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包括下述几个方面:(1)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 (2)迅速控制事态,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监测,确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3)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4)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二)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的特点由于特种设备自身的特点,特种设备事故往往具有发生突然、危害范围广的特点,因而决定了特种设备应急救援行动必须做到迅速、准确和有效。迅速,就是要求建立快速的应急响应机制,能迅速

28、准确地传递事故信息,迅速地召集所需的应急力量和设备、物资等资源;在最短的时间里建立统一指挥与协调系统,开展救援活动。准确就是要求有相应的应急决策机制,能基于事故的规模、性质、特点、现场环境等信息,正确地预测事故的发展趋势,准确地对应急救援行动和战术进行决策。有效,主要指应急救援行动的有效性,很大程度它取决于应急准备的充分性与否,即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与落实、以及有效的外部增援机制等。二、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近年来我国政府相继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如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等,对应急救援工作提出了相应的规定和要求。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

29、任追究的规定第七条规定:“市(地、州)、县(市、区)人民政府必须制定本地区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安全生产法第十七条规定: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具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职责。第三十三条规定:企业对重大危险源应当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并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第六十八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制定特种设备的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三、特种设备事故的应急管理尽管事故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和偶然性,但事故的应急管理不只限于事故发生

30、后的应急救援行动。应急管理是对重大事故的全过程管理,贯穿于事故发生前、中、后的各个过程,充分体现了“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应急思想。应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尽管在实际情况中这些阶段往往是交叉的,但每一阶段都有自己明确的目标,而且每一阶段又是构筑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之上,因而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的相互关联,构成了事故应急管理的循环过程。 (一)预防 在应急管理中预防有两层含义,一是事故的预防工作,即通过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等手段,尽可能地防止事故的发生,实现本质安全;二是在假定事故必然发生的前提下,通过预先采取的预防措施,达到降低或减缓事故的影响或后果的严重程度

31、,如加大安全距离、设置防护墙以及开展公众教育等。从长远观点来看,低成本高效率的预防措施是减少事故损失的有效方法。 (二)准备 应急准备是应急管理过程中一个极其关键的过程。它是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效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所做的各种准备,包括应急机构的设立和职责的落实、预案的编制、应急队伍的建设、应急设备(施)、物资的准备和维护、预案的演练、与外部应急力量的衔接等,其目标是保持事故应急救援所需的应急能力。 (三)响应 应急响应是在事故发生后立即采取的应急与救援行动。包括事故的报警与通报、人员的紧急疏散、工程抢险措施、信息收集与应急决策和外部求援、急救与医疗、消防等。其目标是尽可能地抢救受害人

32、员,保护可能受威胁的人群,尽可能控制并消除事故。 (四)恢复 恢复工作应在事故发生后立即进行。首先应使事故影响区域恢复到相对安全的基本状态,然后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要求立即进行的恢复工作包括事故损失评估、原因调查、清理废墟等。在短期恢复工作中,应注意避免出现新的紧急情况。长期恢复包括厂区重建和受影响区域的重新规划和发展。在长期恢复工作中,应汲取事故和应急救援的经验教训,开展进一步的预防工作和减灾行动。四、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构成 (一)事故应急救援系统的组织机构重大事故的应急救援行动往往涉及单位的各个部门,因此应预先明确在应急救援中承担相应任务的组织机构及其职责。比较典型的事故应急救援系

33、统的机构构成包括:1应急救援中心2应急救援专家组 3医疗消防等 4后勤保障组织 第二节 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的策划与编制一、编制事故应急预案的作用事故应急预案在应急系统中起着关键作用,它明确了在突发事故发生之前、发生过程中以及刚刚结束之后,谁负责做什么、何时做,相应的策略和资源准备等。它是针对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及其影响和后果的严重程度,为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的各个方面所预先作出的详细安排,是开展及时、有序和有效应急救援工作的行动指南。应急预案在应急救援中的突出重要作用和地位体现在:(1)应急预案明确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做到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2)制定应急预案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降低

34、事故的危害程度; (3)事故应急预案成为各类突发重大事故的应急基础。通过编制基本应急预案,可保证应急预案足够灵活,对那些事先无法预料到的突发事件或事故,也可以起到基本的应急指导作用,成为开展应急救援的“底线”。在此基础上,可以针对特定危害编制专项应急预案,有针对性地制定应急措施、进行专项应急准备和演习; (4)当发生超过应急能力的重大事故时,便于及时向上级应急部门求援; (5)有利于提高职工风险防范意识。应急预案应进行合理的策划,做到重点突出,反映本单位的重大事故风险,并避免预案相互孤立、交叉和矛盾。在对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进行策划时应充分考虑下列因素:本单位特种设备的数量、种类及分布情况,重

35、大事故隐患情况等;本单位以及上级机构已制定的应急预案的情况;本单位以往事故的发生情况;周边单位重大危险对本单位可能带来的影响。二、事故应急预案核心要素及编制要求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所需的应急准备和应急行动而制定的指导性文件,其核心内容应包括: (1)对紧急情况或事故灾害及其后果的预测、辩识、评价; (2)规定应急救援各方的详细职责; (3)应急救援行动的指挥与协调; (4)应急救援中可用的人员、设备、设施、物资、经费保障和其他资源,包括社会和外部援助资源等; (5)在紧急情况或事故发生时保护生命和财产、环境安全的措施; (6)现场恢复; (7)应急培训和演练规定,法律法规要求,预案的管

36、理等。应急预案是整个应急管理体系的反映,它的内容不仅仅限于事故发生过程中的应急响应和救援措施,还应包括事故发生前的各种应急准备和事故发生后的紧急恢复以及预案的管理与更新等。第三节 应急预案演练应急预案演练是检验、评价和保持应急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其重要作用突出地体现在:可在事故真正发生前暴露预案和程序的缺陷,发现应急资源的不足(包括人力和设备等),改善各应急部门、人员之间的协调,增强职工应对突发事故救援的信心和应急意识,提高应急人员的熟练程度和技术水平,进一步明确各自的岗位与职责,提高各级预案之间的协调性,提高整体应急反应能力。对应急预案的完整性和周密性进行评估,可采用多种应急演练方法,如模拟

37、事故场景进行口头演练、现场演练、功能演练和全面演练等。在充分利用已有资源的基础上,应加强应急救援的宣传、教育和培训,一是通过各种形式和活动,加强对职工的应急知识教育,提高应急意识,如基本防护知识、自救与互救基本常识等;二是为全面提高应急队伍的作战能力和专业水平,有条件的可设立应急救援培训基地,对应急技术人员、应急队员进行强化培训和训练,如基础培训、专业培训、战术培训等。第四章 事故调查与处理第一节 事故分类一、按设备损坏程度分为:爆炸事故、严重损坏事故、坍塌坠落事故、一般损坏事故二、按人员伤亡和损失程度分为:1、特别重大事故,造成3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或危及30人以上生命安全,或1亿元以上

38、直接经济损失,或100人以上中毒(重伤),或需紧急转移安置10万人以上的安全事故,或造成特别重大影响和损失的事故;2、重大事故,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危及10人以上、30人以下生命安全,或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事故,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重伤),或需紧急转移安置5万人以上、10万人以下的事故,或对社会稳定、经济建设造成重大影响的事故;3、较大事故,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危及3人以上、10人以下生命安全,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中毒(重伤),或需紧急转移安置1万人以上、5万人

39、以下的安全事故;4、一般事故,造成1人以上、3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或需紧急转移安置1000人以上、1万人以下的安全事故。第二节 事故报告及应急措施一、事故报告的方式事故报告的方式分为逐级上报、直接报告、异地报告、统计报告和举报等方式。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特大事故和较大事故后,事故发生单位或者业主必须立即报告主管部门和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发生特别重大事故或者特大事故后,事故发生单位或者业主还应当直接报告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隐瞒不报,不得谎报或者拖延不报。二、事故报告的内容事故报告应包括事故发生单位名称、联系人

40、、联系电话;事故发生地点;事故发生时间;发生事故设备名称;事故类别;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以及事故概况。三、事故现场的应急措施1事故发生后,应按企业制订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采取应急措施;2通知单位负责(法人代表)、技术负责人立即到达现场,通知相关部门负责人和职工到岗。3组织专门队伍抢救受伤人员,通知医疗单位做好救治准备。4调集车辆、通讯工具、抢救器材。5组织人员成立抢救救灾专业队。6加强现场警戒和保卫工作。7存在火灾、中毒等危险时,做好本单位职工的疏散工作,通过当地人民政府并积极协助做好事故现场周围居民的疏散工作。8采取妥善的措施,保护好文件档案、技术资料、操作记录和数据、计算机数据和资料、仪器仪

41、表记录数据、控制室的记录,其他声像记录资料等。四、事故的现场保护采取应急措施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保护好事故现场。事故发生单位要有专人负责现场保护工作,这是因为现场保护不好,对事故调查和处理极为不利。对故意破坏事故现场、失职失责未保护好现场的要进行严厉处罚。保护好现场,主要应做到:1加强现场警戒保卫,防止故意破坏现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进入现场人员应履行有关登记手续。2为抢救人员和防止事故扩大而需要改变现场状况时,必须做好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写出书面记录,见证人员应签字,必要时应当对事故现场和伤亡情况录像或者拍照。3消防、救火时做好路线、方位、位置的选择,尽量保持好现场原始状态。4不得随意改变

42、事故现场的地形、地貌,不得移动或取走现场的任何物品,不得改变现场设备、管子、管件、阀门、控制或保护装置、仪器仪表的位置、状态以及显示数字或指针的位置等。5破裂设备的断口,如不影响事故原因分析,可以涂机油以保护断口不锈蚀和腐蚀。第三节 事故的调查根据事故的类别不同时,组织事故调查组的方式不同,负责部门也不同。事故调查组在调查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委托有能力的单位进行技术检验或者技术鉴定。接受委托的单位完成技术检验或者技术鉴定工作后,应当出具技术检验或者技术鉴定报告书,并对其负责。调查完成后,将对事故的责任进行划分。根据事故性质和当事人行为,确定当事人应当承担的责任,并在事故报告书中提出事故处理意见

43、。事故当事人应当承担的责任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同等责任。事故调查以及为了认定事故原因所进行的检测、试验等费用一般由事故发生单位垫付,记入事故赔偿总额之中,由事故责任方承担。事故调查组在事故调查结束后,应及时填写事故调查报告书,事故调查报告书是事故调查组工作的成果,是事故处理执行的依据,必须严肃、认真、准确地填写。事故调查报告书应在调查组内取得一致同意,不遗留问题。事故调查报告书经事故调查组负责人签字后报送组织该起事故调查的行政部门,并由其进行批复。事故调查报告书正本一份,存入组织事故调查单位的永久性档案,副本若干份,分发有关部门和单位。第四节 事故处理事故批复后,组织该起事故调

44、查的行政部门应当督促和检查事故发生单位和相关部门,根据经认定的事故调查报告书的处理建议实施处理一、事故处理(一)事故发生单位及主管部门和当地人民政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事故责任人员作出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罚的决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罚和决定应当在接到事故调查报告书之日起30日内完成,并告知组织该起事故调查的行政部门。(二)对经济损失巨大,实施处理较为复杂的,可以委托律师事务所具体承办。经济赔偿项目和数额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标准确定。(三)对事故责任单位,除依法追究民事责任或者刑事责任外,由组织该起事故调查处理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依据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

45、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进行处罚,处罚的方式为警告及罚款或者警告、暂停相应资格或者取消资格和罚款。(四)对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或者转移、隐匿有关证据;隐匿有关事故发生的情况;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事故调查组的询问或者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干涉对事故性质的认定或者事故责任的确定;干涉对有关事故责任人员的处理等的单位和个人,将由主管部门或者当地人民政府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事故处理应认真执行“四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没有查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二、事故处理应遵循国家规定的各项有关的法律、法

46、规。三、事故性质的确定及其事故责任追究特种设备的生产、使用单位发生事故,其原因非常复杂。从管理的角度看,可以分为非责任事故和责任事故两种。其中,非责任事故是指事故的发生是由于自然原因(包括不可抗力)或者人为破坏造成的,与生产、使用单位或对安全生产有关事项负有审批和监督职责的行政部门的安全监督管理无关。在这种情况下,不追究生产、使用单位或有关行政部门的法律责任。责任事故是指由于生产、使用单位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问题造成的事故,如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及时处理事故隐患,不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等;或者是由于对安全有关事项负有审查批准和监督职责的行政部门的失职、渎职行为

47、造成的事故。发生特种设备事故后,要依法进行事故调查处理。事故调查处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查明事故的性质,即是否属于责任事故。一旦确定为责任事故,就必须对有关责任人予以追究。事故经调查确定为责任事故的,首先查明生产、使用单位的责任并依法予以追究。即查明生产、使用单位是否因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问题而导致事故发生,同时依法追究有关负责人、主管人员以及其他负有直接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其中,不构成犯罪的,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生产、使用单位发生特种设备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他人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这里所称的“依法”,是指依照民法通则等民事法律的规定。民法通则第106条规定:“公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