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第一章 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历程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以及在国际上的地位的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息化在经济科学技术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亦已成为热点,它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乃至综合国力。什么是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呢?2003年11月14日,建设部指出:“建筑业信息化是指运用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等,改造和提升建筑业技术手段和生产组织方式,提高建筑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提高建筑业主管部门的管理、 决策和服务水平。”目前国内外都把实现工程项目的科学管理作为改革建筑产业,降低工程运作成本,提高行业工作效率的主要突破口,而信息化则是实现科学管理的重要途径 但目前国
2、内工程管理信息化的集成应用研究开发仍然处于各自为战摸索尝试的开发阶段,引进的软件也需要消化使用的过程。在中国,建筑业主要可以分为设计领域和施工领域,包括计算机技术在内的信息技术在建筑业中的应用可以称之为建筑业信息化。中国建筑业信息化已有近40年的历史,回首这段发展历程,对于亲身经历过的人来讲,会备感亲切,充满激情;对于更多的人来讲,可以总结规律,分析发展趋势,让信息技术在建筑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1.1从总体上看建筑业信息化的发展众所周知,建筑业信息化在设计领域和施工领域均已得到发展。从总体上看,无论是哪一领域,迄今为止,信息化都起到了提供生产和管理工具的作用,但在两个领域中侧重有所不同。在设计
3、领域,以计算机辅助设计为代表,信息化提供的工具更侧重于生产方面,同时,一些设计单位已经采用信息系统对设计过程进行管理,信息化也为设计领域提供了管理工具,但应该说这方面与前一方面比较要弱得多。与此形成对照的是,信息化为施工领域提供的工具更侧重于管理方面,例如,不少施工企业已经在应用各种信息系统,而只有少数企业开始应用如虚拟施工等直接面向生产的信息技术。从总体上的分析为回顾信息化发展的历史奠定基础。1.2我国建筑业信息化的起源上世纪60年代末,我国开始建造一些复杂化和大型化的建筑工程,这些工程在结构设计方面需要复杂的力学分析,而传统的解析方法难以用于解决这样的复杂问题。当时,在一些行业,例如制造业
4、,计算机已经得到应用。在这样的背景下,在设计领域中,一些设计者开始尝试用计算机来进行建筑结构分析。施工领域信息化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初。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微机已经得到推广应用,这就为将计算机应用于施工企业管理创造了必要条件。在施工企业管理中,财务管理和概预算是至关重要的工作。当时,建筑施工企业迅速发展,财务部门需要处理的工作大幅度增加,涉及的方面也非常繁多。因此,一些施工企业率先应用计算机进行财务管理和概预算。1.3建筑业信息化的兴起与发展历程按照信息技术的应用特征,我国设计领域信息化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其特征为计算机在结构分析中开始得到应用并逐步得到
5、普及;第二阶段为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本世纪初期,其特征为计算机在设计和绘图中开始得到应用并逐步得到普及;第三阶段为本世纪初期至今,其特征为信息技术在协同设计和设计管理中开始得到应用,并逐步走向普及。应该看到,设计领域信息化的各个发展阶段彼此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共同形成一个逐步递进、不断发展的过程。目前在一些信息化工作领先的设计企业,例如上海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在结构分析、设计和制图、设计管理以及系统设计各方面,信息技术应用已经达到很高水平,计算机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有力工具。对于设计领域信息化,特别值得强调的是,通过上述3个阶段,我国建筑工程设计应用软件得到迅速发展。经过了20多年的努力,国产
6、应用软件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技术水平也不断提高。例如,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的PKPM系列软件,覆盖了建筑工程设计的各个专业,不仅占有绝对优势的市场份额,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和特色,建立了不可替代的地位。国产专业软件的开发应用不仅较好地满足了我国的建筑工程设计需要,也降低了设计单位使用软件的成本。对施工领域信息化进行阶段划分时,可以从管理方面和生产方面分别考察。在管理方面,可以借用美国学者诺兰的6阶段模型。根据该模型,企业实施信息化时一般经历6个阶段,即:初始阶段、传播阶段、控制阶段、集成阶段、数据管理阶段和成熟阶段。在初始阶段,企业的一个部门或者一个项目中开始应用计算机;在传
7、播阶段,企业的其他部门看到了应用计算机的益处,也开始效仿;在控制阶段,因为企业发现部门之间的各自为政,开始对信息化进行协调、控制,以求得更好的应用效果;在集成阶段,企业看到仅仅是控制还不够,需要寻找一种更好的发展方法,这就是发展集成化系统发展;在数据管理阶段,随着企业中的各类重要数据增多,企业认识到,数据才是企业管理的重要资源,需要用信息化的手段对数据进行合理管理,促进其在决策过程中发挥作用;在成熟阶段,企业把信息化作为一种商业上的战略手段来加以应用。应该说,在管理方面,我国施工领域信息化的发展还处在较低级的阶段。尽管施工领域信息化于上世纪90年代已经开始,也尽管目前极个别企业已经达到了数据管
8、理阶段,但绝大多数企业还处于控制阶段和集成阶段,相当数量的施工企业甚至还停留在初始阶段。由于没有一个阶段已经完成,可以说,我国施工领域信息化的发展阶段还不分明。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企业在上世纪90年代刚刚开始信息化的初始阶段,在进入本世纪的头几年就进入了集成阶段,甚至数据管理阶段,并且取得了成功,例如福建省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所以,在施工领域信息化上,每个施工企业不一定都需要依次经历每个阶段,而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在生产方面,我国施工领域信息化也是从上世纪90代开始,例如在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施工过程中使用了计算机控制模板自动提升技术。近年来在大型基坑的施工中,采用了自动监测和反分析技术,
9、有人也称其为信息化施工技术。在个别大型项目施工中,还采用了虚拟建造技术。但是,总的来看,生产方面的施工领域信息化发展还很局部化,且仅仅应用在大型工程中。对于建筑业信息化的发展,国家政策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在上世纪90年代,国家主管部门针对勘察设计行业甲级设计院将引进工作站系统作为资质评定的必要条件,同时提出了2000年“甩掉图板”的目标。这一标准要求提出后,广大设计单位纷纷响应,当时工作站的费用很高,应用软件也很不完善,但工作站在设计单位还是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可以说,最大的作用是,促进了设计单位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从而成功结束了手工绘图的时代。客观地看,没有当时的政策,很难有2000年“甩掉
10、图板”目标的如期实现。2001年原建设部提出了“建设领域信息化工作基本要点”,据此组织了“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的数字化工程”,其中包含了70多个示范项目。在施工领域,很多企业受到这个项目的推动,开始了信息化工作。2007年底,原建设部在特级施工企业资质标准中提出了信息化标准,并作为必备条件,对于施工企业信息化的推动作用更加明显。虽然由于金融危机的原因推迟两年执行,但不限于特级企业,现在很多施工企业开始重视企业信息化,增加了投入,正在开发或准备导入信息系统。第二章 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发展现状 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随着建设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在八十年代起步,“计
11、划没有变化快”几乎成了项目经理们的口头语,在建筑行业里, “规划”不等于“纸上谈兵”、不等于“所有细节都明确了才开始行动”, 然而, 想借助信息化手段高效管理、 利用信息化管理创造效益,就要先找到行业管理里残存的疑难杂症从最早的计算机技术的开始运用, 经过20 年多年的发展, 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成果显著。 勘查设计行业CAD 技术的应用,使传统的工程设计过程发生了彻底革命,目前建筑行业CAD 出图率已达到 95% 以上;国内建筑施工企业的计算机应用起步相对较晚,应用水平也参差不齐,但施工软件的应用潜力、前景十分广阔;智能建筑的实际施工近几年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现代高科技和信息技
12、术正在由智能建筑走向智能住宅小区;仿真与虚拟现实技术得以发展, 并已开始在城市规划设计、虚拟建筑设计、房地产销售虚拟漫游等领域得以应用;数字城市的建设在有条不紊的开展等等。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领域已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元化的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利用的渠道和网络,信息化水平有较大提高。根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就中国的建筑行业而言,4.5% 的企业信息化处于高级水平,基本实现了核心业务的信息化运营和管理,40.96% 的企业信息化处于中级水平,信息化涵盖了主要业务流程, 实现部分数据共享,54.5% 的企业信息化尚未启动或是处于信息化初级阶段,信息化仅限于专业软件的局部使用。这与美国、日本及西欧等
13、发达国家的建筑行业信息化程度相比,差距颇大。2.1我国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仅处于初级阶段 纵观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目前大多数建筑企业都拥有了自己的计算机系统及软件。勘查设计使用的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对设计单位的人员信息、设计项目信息、设计过程信息和设计审核等进行系统化的管理;从上文的统计中可以看出,在施工管理中仍然有多于一半的企业采用的仍然还是传统的信息管理方法, 即信息从它的产生、 整理、 加工传递到检索、利用都是通过纸介质进行的,只有少数企业应用了如 P3 、PROJECT 等软件进行现场管理,在整个过程中,信息以一种较为缓慢的速度流动;在工程监理方面,由于其工作流动性大,项目现场能够达到
14、配备多台电脑及网络以监督、记录工作进程和工作成果水平的还寥寥无几,软件市场上通用的监理软件业相当欠缺,这与设计施工相比,其信息技术的应用起步晚,水平也相对滞后。因此,总的来说,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无论从思想认识上,还是在专业推广中都还处于初级阶段,仅有部分企业虽然不同程度地、孤立地使用信息技术的某一部分,但仍没有实现信息的共享、交流与互动。2.2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现状问题多目前,国内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现状着实令人担忧:第一,建筑企业对信息化认识不准确,对建设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及应用重视不足。企业把信息化建设当作是一项“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工作,企业从领导到职工普遍存在一种思想
15、。他们认为,信息化就是配备几台电脑, 能上网, 或者建立自己的网页, 宣传公司的业绩,用电脑代替手工劳动,通过电脑制作标书实现办公室自动化等等,这就实现了企业的信息化。显而易见,这种观念是片面的、错误的,这严重阻碍了工程建筑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进程。而那些处于观望中的企业,鉴于信息化建设周期长、投入大、见效慢的特点,更是逐步放弃了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即使是一些走在信息化建设前例的各级建筑企业,往往都看重建设工程项目各阶段相关软件的使用质量和效果,而缺少对各阶段、各子系统的统一计划、安排和管理,而处于各自为政、各得其所的状态。对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利用没有得到重视,阻碍了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的进程。
16、第二,缺乏统一的建筑工程信息化标准规范。发达国家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程设计、工程施工、房地产交易管理、市政公用等各个领域,已逐步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标准体系,能够有效地引导、规范、整合信息化过程,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而我国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化工作才刚刚起步,严重滞后于信息化的实际进程。由于缺乏数据标准,已有的信息不能得到充分应用,譬如,国内的建筑设计企业虽然已基本实现了电脑出图,但这些众多的图形电子文档并未或很少能在其后的建筑施工、建设监理、物业管理中得到利用,许多基础工作又在各个建设管理环节重复进行。再譬如,建筑企业实施信息化需要录入大量的数据资料,有人用“企业信息化是三分技术, 七分组织,
17、十二分数据” 来形容数据信息的重要性。由于缺乏统一的建筑工程信息化标准规范,不同软件间尤其是不同部门间的数据信息不能共享,设计、管理、生产的数据不能进行有效的交流;有的还存在文档系统、设备管理系统、投资管理系统等公共的基础数据编码不一致,子系统的编码方式也各有不同,同一数据“多处输入、多处使用”, 而非 “一处输入、 多处使用”,导致数据重复输入、数据质量难以有效控制、数据共享和关联程度不够。从而产生了 “信息孤岛”。 这种孤岛不仅存在于各个企业内部的建设项目管理系统中,也存在于建设项目的管理中。我国建设工程管理的标准化问题已是遏制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水平提高,遏制网络平台及项目管理效率的主
18、要因素。第三,信息化的应用范围存在局限性,建设工程项目整体管理未能得到有效重视。在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技术还局限于部分企业,而在这些企业中往往又局限于局部的过程。信息技术的运用往往以单机为主,把管理信息系统定位在信息检索和打印报表上,同时信息化的推广也仅仅停留在企业的管理层,有的甚至仅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并没有在一定的范围形成网络和信息的共享平台,缺乏必要的信息交流与互动。企业的电子采购、电子商务也没有真正开展起来。有的即使开展起来,也主要集中在项目设计阶段、施工项目的前期,如招投标、造价预算、施工组织设计等方面,而在施工过程中的进度、质量、成本控制方面的应用极少,项目施工管理仍然主要依靠
19、管理人员的经验和随机处理能力。除个别企业外,目前大多数企业对于电子商务的理解也存在局限,多数企业及政府网站仅仅是建立了内容较为丰富的网页,或者以发布信息为主,或者是作为企业业绩的展示台,信息的交流与互动还缺少合理的平台。因此,现阶段信息技术充其量只不过为建筑工程管理提供了工具,而并没有带来工作模式的根本性变革。同时由于一些企业的短视,其购买的软件功能单一,没有提供多接口,无法实现不同类别间数据的关联、整合及分析,更无法与动态的行业信息结合起来,资源共享便如无本之木。第四,建筑企业业务流程及组织机构改造滞后,企业管理与流程再造不匹配。企业的流程再造是企业管理方式向扁平化方向发展所进行的根本性再思
20、考和彻底性再设计,是对企业传统管理体系直至产权体系的伤筋动骨式的根本性变革。众所周知,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过程是一个流程再造的过程,需要的是整个行业管理模式的根本性变革,而不仅仅是局部的、 细节的改进、 优化。 一部分建筑企业尚未使用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管理,所以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的业务流程还保持着原有的形式,组织机构还停留在过去的组织模式。按照传统的组织原则,许多网络状的信息流通(如:对其他部门信息的查询)不能算作为正式的沟通,只能算非正式的沟通,而这种沟通对项目管理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会削弱正式信息沟通方式的效用。这样的状态不但不利于信息化的发展,而且严重阻碍了我国建筑企业及建设工程项目的
21、管理,以及我国在进入WTO 后与国际并轨的步伐。而在一部分进行所谓流程改造的企业中,由于建筑行业多为传统企业,管理人员由于流程再造削弱了自身的权利,往往不能自觉遵守信息管理程序的要求,既想享受信息化管理带来的成果,又不愿改变企业的管理组织、管理模式,企业的业务流程成为虚设,最终成为工程管理信息化进程的桎梏。2.3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实施难以成功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技术的开发和利用相比国外起步晚,但是发展势头足,发展空间大。但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其中两个尤为明显:一是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效果普遍不理想,二是我国至今尚未形成能与国际上著名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相抗衡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
22、系统。由这两个问题带来的现状是,我国建筑业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实施真正成功的案例很少(当然也有个别较好的案例),除单项业务处理系统外,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实施的效果普遍很差,这是为什么?归结起来主要有两点:一是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人员过分强调自己的管理模式需求或特点而忽视了工程项目管理的普遍规律和共性,一味的要求软件公司实现自己的(不管是否科学合理的)要求,结果总是改来改去用不好;二是我国建设行业的软件公司为争得市场拿到项目过分迁就用户(不管是否科学合理)的需求和特点而忽视了我国的软件公司应承担的要对用户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总结提炼、 提高的责任, 用户想要什么就做什么, 结果是无法形成有行业代表性的
23、软件产品。国际上的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软件产品之所以能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工程项目管理所使用并能成功也有两点保障,一是其软件系统已经模块化、产品化,能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快速配置出应用系统并能不断改进,二是用户能改变自己的传统习惯而遵从通行的或企业要求的工程项目管理程序使用产品化软件进行工程项目管理。 关于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实施时大多数企业或工程项目管理者强调的“管理模式”和“特点”, 笔者和一些具有丰富国际、国内工程项目管理实践经验的专家认为,工程项目(这里指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有模式,也有特点,但这个模式或特点是对建筑行业区别于其他制造业而言的,是具有国际普遍性的, 不是我们的项目管理者
24、强调的自己的特点。和其他制造业相比,建筑业虽然也是制造业,但由于建筑业的产品是不同地点的建筑物或不同环境下的工程项目,因此建筑产品的生产存在与其他制造业全然不同的特点,这就是建筑产品的不重复性(基本上没有两个以上完全相同的建筑产品)与建筑产品生产地点的不固定性(没有完全相同的生产地点), 这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要重视的特点,对于这种工程项目的管理方式应当具有普遍的规律和共性,针对这种规律和共性可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也就是说管理方法或管理模式是人为制订的,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应当是无国界的,而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者强调自己的管理模式或特点不能改变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我们可以重视我国工程项目管理
25、的特点但不能只强调企业或管理者自己的特点,重要的是我们要认真学习国际上已经成功的管理方式,人家的管理方式和信息系统为什么可以管理分布在不同国家地区的工程项目,我们为什么不能?人家的管理信息系统为什么能用来管理我国境内的工程项目而我们为什么用同样的管理信息系统就难以成功?归根结底就是我们的工程项目管理者过分的强调了自我,不符合自己的需求就认为不合理不能使用。根据对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实施过程的经验看,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大概有企业直接经营管理项目、项目经理管项目、借用资质经营管项目等三种主要类型。企业直接经营管理项目一般是企业拿到项目后完全自己进行经营管理, 这种管理包括直接用企业自己的人、
26、财、物资源进行经营实施和专业化的分包经营管理,项目经理代表企业的利益, 项目经理的权、 责、 利清晰, 项目管理实施的目标是项目是成本中心、 企业是利润中心,这种管理方式是国际上通行的管理方式-集约化管理方式,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结合了国内外经营的经验将其总结为“法人管项目”并成功的实施。在这种管理方式下企业利用信息化手段能有效地管控项目,有利于信息化的实施,有利于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项目经理管项目一般是企业拿到工程后提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费用后将工程承包给项目经理,项目经理行使对工程项目的全部人、财、物资源的管理和项目实施运作。这种管理方式下项目经理权力过大,但项目经理不承担法律风险,项目的风险仍
27、在企业,对企业来说隐藏一定的风险,不利于信息化的实施,不利于企业的发展,更不利于行业的发展。借用资质经营管项目一般是没有资质的建筑企业借用其他有相应工程资质的企业的资质去投标拿工程,给与有资质企业一定的费用,工程项目的经营管理与有资质的企业无关,但有资质的企业要承担一旦发生的工程风险。这种方式是政策法律所不允许的,有的企业为规避风险会采用联营的形式,但联营方式同样不能解决风险问题。这种方式基本无法实施真正有效的信息化管理。以上三种类型中, 只有第一种方式即集约化管理方式是有长远发展战略的建筑企业应当采用的方式,也是国际通行的工程项目管理方式,同时也是我国建筑业工程项目管理应当提倡推行的管理方式
28、。这种工程项目管理方式离不开信息化的手段,因其管理程序规范,也最适合实施信息化。建筑业业务工作及管理千头万绪, 不管是行业管理还是企业管理,最基础的工作还是项目业务处理和管理。没有项目就没有企业,没有项目和企业就没有行业管理,因此项目原始数据是建筑企业管理、建筑行业管理的根基,没有信息化的手段很难实现从项目源头数据到企业管理决策、行业管理监督的有效实施,没有可靠真实的原始数据的管理只能是拍脑袋,数据失去了透明和真实就没有任何意义,因此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成功实施是建筑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保持企业持续发展、增强企业综合竞争能力的保障,也是建筑行业科学管理、引导行业良性发展的重要
29、条件。第三章 改进措施以及计算机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上的应用浅析3.1政府部门对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推挤进作用建设工程项目其实是一种特殊产品,不管它是由谁来投资,它的拥有者、使用者是谁,它的质量水平高低、好坏都事关社会的公众利益和公共安全。因此,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强调政府、社会、业主及其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对建设工程质量的管理和监督都是一样的。而政府部门在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制度制定和优化以及宏观监督上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首先,任何一个社会项目的进行都有一个官方的制度约束,如建筑设计、制图与施工的国标,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也是如此。不同的地区,因为经济、科技的发展程度不同
30、,民俗、宗教信仰的差异,地理位置的差别,所以在制度的制定上也一定是不尽相同。而政府部门作为制度与规范的权威代表,在制定和优化时,如何做得最好能有利于当地的发展,则是当考验政府部门的办事能力。外行指导内行,如若不慎,还真的成了“外行”了。其次,政府部门也应充分发挥其监督作用。综观目前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与其建设体制相适应,大多数政府的建设主管部门都把制定住宅、城市、交通、环境建设和建筑业质量管理的法规和监督执行作为主要任务,并把大型项目和政府投资项目作为质量管理监督的重点对象。他们都非常重视发挥社会上各种专业人士、组织(学会)和行业协会在建设市场中的专业管理作用。政府主管部门通
31、过审核和认可,授权或委托这些组织和机构,将相应的政府职能向民间和半官方机构转移,实行对专业人士教育培训,考核注册制度,充分发挥建筑师、结构工程师、建造师等各类专业人士的作用,对建设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阶段的质量进行直接的监督管理。在对具体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的模式上,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承包商都按照谁设计谁负责,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实行质量自控,业主普遍采用委托工程咨询(监理)公司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控制的做法。为了提高监理工作的有效性,不少国家的业主往往委托在工程竞标中的失败方作为该工程的监理单位。而政府是否介入其投资的公共工程以及民间投资的工程质量的具体监督检查,即政府主管部门是否直接参与微观层次的
32、工程质量监督检查控制,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情况不尽相同,归纳来讲,大致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法国模式。主要表现在政府主管部门不直接参与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检查,而是主要运用法律和经济手段,促使建筑企业提高工程质量;第二种是美国模式。主要表现在政府主管部门直接参与工程项目质量的监督和检查。在美国,政府参加工程项目质量监督检查的人员分为两类-一类是政府自己的检查人员,另一类是政府临时聘请或要求业主聘请的,属于政府认可的外部的专业人员;第三种是德国模式。主要表现在政府部门对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实行间接管理。3.2工程管理人员素质对信息化发展的影响中国当前在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但同时也造成了很大的浪费和
33、损失,其中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是造成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的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素质与实际工作的需求之间还有距离,尤其缺乏既精通工程技术又通晓管理业务具有战略眼光的复合性管理人才因此如何提高建筑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从而有效地降低工程损失提高工程效益,就成为建筑企业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3.2.1建筑管理人员素质现状及对工作的影响据调查,目前中国工程管理人员的现状是:技术素质较强,管理综合素质普遍不高,人文基本素质尤其是国际化素质较为薄弱在工程管理人才总量不足的前提下,工程实践中所需要的既懂工程技术又精通工程管理具有较强的人文法律素质和国际化观念的中高级管理人才尤其十分匾乏我国当前高层次的建筑管理人员
34、很大一部分都是从基层中来的,现场经验非常丰富,但很多人文化水平都比较低缺乏对管理知识的系统学习,管理工作基本都靠自己的经验对付,缺乏现代知识的武装,思想观念落后,缺乏创新精神,正是这种现状导致了工程管理人员在管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缺乏领导风范,管理者的人格魅力缺失,对员工的凝聚力不强;不善授权和合理分工;协调能力欠缺和资本运作能力差等问题虽然当前已实行了执业资格考试制度,但考试中理论性内容较多,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从业人员记忆力较差很难通过考试,年轻人记忆力较好比较容易通过,但没有多少实践经验,从而出现较严重的挂靠现象,使得执业者和实际在岗管理者并非同一个人,管理者整体素质并不能满足当前的要求,也制约
35、了素质的进一步提高正因为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素质问题才加剧了我国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安全问题,并且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浪费。3.2.2建筑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知识素质。建筑工程管理人员要在工程中承担工程管理任务,实现工程的目标,要解决工程中国的问题,首先必须掌握相关的知识首先,具备较强的技术素质,必须掌握先进的工程技术知识,当前大部分建筑管理人员都能具备这一素质其次,要具备较强的管理和经济素质,许多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对经济学和管理学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认为有经验就行,但随着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各种经济关系,纵横交织,错综复杂,这要求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必须有良好的经济学造诣和管理学修养。能力素质。仅仅只有知识
36、却不会运用于实践的管理者也不是合格的管理人员,社会所期望的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应具有良好的决策计划组织沟通协调应变和创新能力。人格素质。由于建筑工程对社会的重要作用和建筑工程管理职业的特殊性,建筑工程管理人员需要有特殊的职业道德要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这样的观点:有德有才是圣人,有德无才是贤人,无才无德是废人,有才无德是小人,当前工程管理人员存在着工程道德缺失问题,因此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优秀的管理者应具备一个良好的社会道德品质和经营管理道德品质因此应培养建筑工程管理人员乐岗敬业诚信合作精神使命感和责任感。3.3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计 算
37、机网络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已经成为关系到建筑工程企业未来生存发展的关键 。计 算 机 网 络信息技术的应用,一方面可以优化建筑行业的整体形象另 ,一 方面也有利于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大幅度提升 ,还能有效防范各种各样的潜在的安全事故 。因此,探索如何通过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来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3.1网络信息技术在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方法难以起到综合管理、统一协调的效果,而应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建筑工程管理,则能有效提高各业务流程的效率,并且加强工程各个环节的监督力度,全面保证工程的进度、质量、成本、安全等管理工作达到最优效果
38、。(1) 网络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作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涉及的内容相对较多, 其中包括:人力、物力、财力、质量、进度、安全等项目,如果单纯依靠工程项目管理部门进行相关工作监督与控制,不但造成了人力、财力的浪费,而且有可能出现各部门职能不清、管理混乱的问题。而现在我国现代建筑工程管理中广泛应用的网络信息技术,不但提高了管理工作的效率, 而且真正做到了电脑化、信息化、无纸化办公。1) 有利于各环节的监督与管理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等环节分别由不同的部门和人员进行管理, 由于各部门的办公地点较为分散,在信息及资料传递中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进而降低了项目经理对各环节进行整体监督
39、与管理的效率。而网络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不但可以将各类信息及资料进行自动储存,而且通过网络进行信息的快速传递,利于相关管理人员及时进行修改、查找和处理。同时,项目经理还可以应用网络信息系统对于工程项目建设的工进度、质量、成本等进行跟踪管理,能有效的监督各环节的具体实施情况。2) 有利于提高业务流程的管理效率网络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可以起到辅助施工各系统有效运行的作用, 利用网路信息技术不但缩短了各施工组之间的活动时间,而且可以及时调配闲置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达到合理地进行资源配置的目标,进而有效提高了施工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我国自主研发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软件能接准
40、确理解各具体施工工序的逻辑关系, 并自动结合现场施工组织与计划,标明关键路径与关键工序,为项目经理在管理工作中的决策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2)加强网络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效率的措施目前, 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网络信息技术的时间较短,尚未形成系统的管理模式和机制。由于受到工程管理人员计算机操作水平和管理理念的影响和限制, 网络信息技术普遍难以在工程管理工作中发挥应用的作用,因此,针对国内建筑工程管理中网络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提高技术的应用效率, 对于我国建筑行业整体管理水平和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的意义。 1 )加强管理人员的技术的培训从目前国内外建筑工程管理工作
41、的发展趋势而言, 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但是目前国内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在网络、通讯、计算机等技术的应用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障碍,特别是对于一些专业管理软件的功能、使用技巧难以全面理解和把握,因此,建筑施工企业要定期聘请专业的信息网络技术人员对工程管理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 并且在管理组织内部进行严格的考核, 只有经过考核的人员才能安置到相应的工作岗位上。2 )在管理部门内部构建统一的信息平台现代建筑工程项目多具有规模大、参与人员多的特点,部分工程项目还可能涉及到国内外或不同的省市、地区。在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中多通过传真、电话、邮递等方式进行相关信息的传递,导致管理工作的效率大幅下降。为
42、了适应现代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新时代特征, 在施工企业管理部门内部一定要迅速构建统一的信息平台,将施工项目中的各类图纸、数据资料、管理信息、财务报表及时上传到信息平台中,以利于各部门管理人员通过专用账号登录,进行各类信息的查询、下载和打印,进而实现管理内部信息化的应用。 3 )树立科学的技术应用理念部分施工企业在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中, 片面追求信息系统的构建,以及相关管理软件的应用,但是缺乏从自身实际需求角度出发进行综合考虑, 导致大部分系统和软件难以发挥应用的作用,并造成大量资金的浪费。在现代建筑施工项目的管理工作中, 施工企业在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中要坚持科学的理念,分别建立符合实际需要的局域
43、网、信息系统和办公系统,并安装工程项目管理中常用的财务管理、招投标系统等软件,在实现系统集成水平满足管理需求的基础上,适当提高信息化的总体水平。4 )提高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应用从国内建筑工程管理中网络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来看,国内主要应用的软件及系统包括: 财务管理、工程招投标系统、单项应用软件等, 对于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应用则相对忽视,进而造成管理系统功能的单一性,难以满足全面实行智能化管理的需求。建筑工程管理中进度、质量、造价、安全等项目的管理要形成一个协调的整体, 而相关管理系统及软件的应用则是基础。通过应用计算机辅助技术进行建筑工程各具体项目的管理,可在管理中形成一个整体的网络,项目经理在进
44、行各项工作的调整时, 可以依据辅助系统得出的相关数据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进而达到科学、有效管理的实际效果。3.3.2应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几点方法(1)在思想上做到高度重视与时俱进在应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来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过程 中,建筑工程企业一定要密切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切 实 转 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在 思 想 上 做 到 高 度 重 视,与 时 俱 进 。建 筑 工 程企业应该在建设企业内部局域网、管 理 信 息 系 统、实 现 办 公 自 动化 的 同 时, 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从而进一步构建建筑工程财务管理系统、招 投 标 系 统
45、、造 价管 理 系 统 、质量管理系统等一系列的有利于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应用系统,提 高 系 统 的 集 成 性,真正下大力气提升建筑工程企业信息化的总体水平。 建筑工程企业管理人员一定要与时俱 进,不仅应该不断完善企业自身已经取得的信息化工作成果,而且必须努力学习先进的建筑工程企业的实践经验, 应 该 充 分利用政府及社会的公共资源, 更好地发挥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作用。(2)明确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目标建筑工程企业管理人员一定要明确目标, 加快推进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进程,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为对象,实 现全部信息无纸化 。同时,要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的有关各方都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信息
46、技术和相关的电子介质来提交和接收建筑工程信息。 要做到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必须保证全部的建筑工程信息一定要存储在专用的数据 库 中,并随时进行备份,从 而 保证建筑工程信息的共享和有 效 利 用 。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终极目的就是在最大限度上实现成本的降低 ,实现建筑工程质量的 提 升,达到建筑工程管理效率 的 提 高,从而最终实现建筑工程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3)建立科学的规范化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应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来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 必 须建立科学的、规范化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 在这一系统 中,必须能够方便快捷地确定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设 置 ,建筑工程项目管
47、理组织机构,分解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组织职能,划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流程和项目管理信息流程 。同时,一定要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的信息交换和共享 ,保证建筑工程项目信息的整合与标准化 ,切实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有效运作,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信息化水平。(4)实现市场准入信息共享在应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来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过程 中, 一定要实现与行政主管部门信息网及相关招投标市场制度信息网之间的信息互动,达 到 信 息 共 享 。严 格 市 场 准 入,建 筑工程企业一定要具备符合国家规定的注册资金、专 业 技 术 人 员、设备等资质条件。 同时,建筑工程企业一定要具备与建筑工程建设要
48、求相应的资质等 级 和 业 绩 ,在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实施建筑施工活动。(5)进一步加强建筑工程材料检验 建筑工程建设最重要的物质条件就是各种各样的建筑工程材料,这些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是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建筑工程监理和施工相关责任人应科学选择建筑工程材料试验机构,利用先进的仪器和设备,严格执行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验制度,及时检查在场建筑材 料 ,不得使用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建筑工程材料,从而切实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 这些材料检验信息可以作为建筑工程项目的过程监控及质量验收信息 ,录 入 到 建 筑工程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当中。(6)建立建筑工程质量监理信息平台建筑工程监理相关责任人一方面必须对建
49、筑工程企业负责,另一方面必须对整个社会负责 。通过建立建筑工程质量监理信 息 平 台, 保证建筑工程监理相关责任人必须根据国家相关法律 法 规、设计条件和合同规定独立地履行他们自身的职责,强 化监理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的权威性作用 。在建筑工程材料隐蔽建筑工程验收没有经过建筑工程监理相关责任人认可的情况下,下一道工序的施工不能进行 。将建筑工程监理相关责任人的监控信息作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信息源 ,与 市 场 信 息 实现联动。第四章 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PM-ASP模式介绍4.1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几种模式项目管理信息化在具体工程项目中的应用,目前主要存在以下 3 种模式:(1)自行开发。聘请咨询公司和软件公司针对项目的特点自行开发,完全承担系统的设计、开发及维护工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