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15 ,大小:7.62MB ,
资源ID:3634759      下载积分:10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363475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违实条件句前件小句语义表征加工机制的ERP研究.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违实条件句前件小句语义表征加工机制的ERP研究.pdf

1、语言科学ISSN1671-9484CN 32-1687/G2024年1月第2 3 卷第1期(总12 8 期)44一58违实条件句前件小句语义表征加工机制的ERP研究梁牧寒范琳木*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研究所北京10 0 0 8 9提要本研究采用ERP技术,通过操纵汉语违实条件句和因果条件句前件小句中语义信息与语境信息的一致性,对违实条件句前件小句语义表征加工的时间进程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1)在句首连词位置,“要是”比“因为”引发了更大的P3a成分和P600成分;2)在前件小句句中动词位置,语境不一致条件引发了更大的P600成分;3)在前件小句句末名词位置,在因果条件句中,语境不一致条件比一致

2、条件诱发了更大的N400成分,而在违实条件句中该效应并未出现。结果表明,读者对汉语违实条件句前件小句中语义表征的加工分为三个阶段:首先,假设连词“要是”作为违实成分,引发了违实语境的建立;之后,读者建构并加工假设表征;最后读者建构起事实表征,并对假设表征和事实表征共同加工。本研究支持并扩展了双重表征理论。关键词汉语违实条件句前件小句加工机制双重表征事件相关电位中图分类号H0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 7 1-948 4(2 0 2 4)0 1-0 0 44-151引言违实条件句(counterfactual conditionals),表达的是一种跟实际情形相反的虚拟状态,通常由假设条件小句

3、和相应的结果小句组成,其中前件一定为假,后件一般为假(袁毓林2 0 15)。违实条件句看起来十分自相矛盾:一方面,违实条件句含蓄地表达了一种否定,即当前所描述的事件并未发生;但另一方面,读者又需要将违实条件句所描述的事件当作已经发生了一样对其进行思考(Byrne和Tasso 1999;Byrne 2002;de Vega等2 0 0 7)。对于违实条件句中的“违实语义”,学界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以心理模型理论(Mental ModelTheory)为代表,认为违实条件句的加工过程中存在双重意义表征(dual representation of counterfactu-al meaning)

4、,读者既加工违实条件句中的假设意义,也加工隐含的事实意义,读者会在大脑中建构两个意义表征:假设表征和事实表征(Johnson-Laird 1980;Jo h n s o n-La i r d 和Byrne 1991;By r n e 1997;By r n e2002;T h o mp s o n 和Byrne2002);假设理论(SuppositionalTheory)则认为读者在阅读违实条件句时,句收稿日期2 0 2 2 年7 月2 1日*本研究实验操作和论文写作过程中得到姜嘉兴博士和冯望舒博士的帮助,匿名审稿专家和语言科学编辑部给本文提供了宝贵的修改意见,仅此一并致以诚挚谢意。文章如有错

5、,概由笔者负责。*通讯作者:范琳。44定稿日期2 0 2 3 年9 月5日doi:10.7509/j.linsci.202309.035600梁牧寒等违实条件句前件小句语义表征加工机制的ERP研究中的信息和语境/现实世界之间是分离的(decoupling),违实语义就是违实条件句表达的字面意义,事实意义不参与句子本身的加工。读者根据前件中的假设意义来推断后件中假设意义的可能性(Evans等2 0 0 3;Evans2019),即读者在条件句的加工过程中仅建立了假设意义表征。读者是在条件句整体加工完成后,对句子的假设意义进行可信度的评估时,才发现这个句子与事实相反。因为随着相关信念(belief

6、s)的更新,人们会发现后件小句所说的内容与实际发生的事件不符,而这与违实条件句自身的加工无关(Evans等2 0 0 5;Evans 2019)。以上两种理论对违实条件句的加工提出了“单双表征之争”,但均停留在理论论述层面,并未具体描述意义表征建构的时间进程。现有实证研究或关注违实条件句后件小句中建立命题真值的关键词处的效应,或关注违实句对后续信息的下行影响(戴好运和徐晓东2 0 17),而违实语境往往在前件小句中就已经建构,违实条件句的语义信息和语用功能在前件小句中就已经出现,并且会对后续信息的加工产生潜在影响(Kulakova和Nieuwland 2016a)。因此,探讨违实条件句加工过程

7、中是否建构了双重意义表征并考察意义表征建构的时间进程问题,就势必要对违实条件句前件小句的加工机制进行考察。目前,针对前件小句的研究结果更倾向于支持双重表征理论。Stewart等(2 0 0 9)以阅读时间为指标,操纵语境信息(Darren was not athletic/wasvery athletic/enjoyed meeting new people.)与前件小句(If Darren had been athletic,h e 1 c o u l d h a v e t r i e d o u t f o r t h e r u g b y t e a m.)中包含的事实信息的一致性,

8、形成了一致、不一致和中性3 种条件。发现在不一致和中性条件下,关键区域的阅读时间更长。表明读者会将语境信息作为其加工违实条件句的现实依据,语境信息和句中信息并未分离,,Stewart等(2009)认为该结果反对了假设理论。Kulakova等(2 0 14)采用ERP技术,在德语违实条件句前件小句虚拟语气助词上发现了更大LAN(left anterior negativity)成分,Kulakova等(2 0 14)认为这表明双重意义表征的建构在前件小句中就已经开始,因此对工作记忆的要求更高。以上研究均从侧面为双重表征理论提供了证据支持,但研究结果尚有讨论空间。Stewart等(2 0 0 9)

9、的结果一方面支持前件小句中已建立了事实表征,读者在将违实句中的事实信息与语境信息进行比较导致了反应时的延长;另一方面也支持前件小句中建立了假设表征,读者仅仅期待假设表征中所描述的内容与前文不符。而Kulakova等(2 0 14)的结果主要体现在与句法加工有关的ERP成分上,对意义表征建构的解释力度不强。回顾以往研究可知,针对违实条件句前件小句加工机制的研究较为缺乏。前人研究采用的实验范式不同,考察语言之间的句法结构也不同,导致了研究结果之间可比性较弱且尚需讨论,也均未能具体描述前件小句中双重表征加工的时间进程。此外,现有研究仅针对印欧语系语言进行了考察。与这类语言相比,汉语形态变化较少,违实

10、意义的表达往往依赖违实成分的共同作用(蒋严2 0 0 0;王宇婴和蒋严2 0 11),这些特点是否会对汉语违实条件句前件小句语义表征的加工产生影响尚且不得而知。假设连词作为重要的违实成分,在违实句加工过程中具体起着怎样的作用也尚待研究。鉴于此,为了进一步考察违实条件句前件小句中语义表征加工的时间进程和神经机制,本研究结合汉语相关特点,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s)技术,对汉语违实条件句前件小句的实时加工过程进行了连续测量。本研究旨在拓展违实条件句前件小句加工研究的语言范围,为理论争议提供新的证据,也对汉语违实条件句本身的特点进行考察。本研究设置了

11、因果条件句和违实条件句,操纵了条件句前件小句的事实意义与语境信息的一致性。一方面,沿袭已有研究,通过比较不同条件下前件小句句末名词引发的N400成分的波幅大小,考察读【1】文中加粗部分为关键词或关键区域。45语言科学2 0 2 4年1月者在汉语违实条件句前件小句加工末期建立了何种语义表征。在语言加工领域,普遍认为N400成分反映了大脑对语义的加工,句子或语篇中存在语义不合理(Hagoort等2 0 0 4;Nieuwland和Kuperberg2008)或语义不连贯(DeLong等2 0 0 5,2 0 14;Ito等2 0 16)时,通常会引发更大的N400成分。N400被认为反映了词汇的语

12、义信息整合到句子或语篇的语义表征中的过程(Kutas和Hillyard 1980;Brown和Hag00rt1993;Va n Be r k u m 等1999;Kutas和Federmeier2011),语义整合越困难,N400波幅就越大。据此,本研究提出以下研究假设:如果在两种条件句中,语境一致性均在前件小句句末名词处引发了N400效应,则表明在违实条件句前件小句加工末期,读者仅建立了一种语义表征;如果在前件小句句末名词处,语境一致性在因果条件句中引起了N400效应,而在违实条件句中没有这一效应,则表明在前件小句加工末期,语境一致和不一致条件下均有和语境信息相匹配(或相冲突)的信息被激活,

13、读者建立了双重语义表征;另一方面,违实条件句前件小句的加工从句首假设连词处就已经开始,经由句中动词,再到句末名词。为了更好地探讨汉语违实条件句前件小句的加工过程,细化其语义表征加工的时间进程,与前人仅分析句末名词不同,我们另外分析了句首连词处引发的ERP效应,以考察假设连词“要是”是否促进了违实语境的建构。我们还考察了前件小句中动词处的ERP效应,以考察前件小句加工过程中语义表征激活情况。由于本研究为探索性研究,因此未对这两处产生的ERP效应做明确假设。2研究方法2.1 研究问题本研究采用ERP技术,对汉语违实条件句前件小句的语义加工机制进行了考察,具体包括以下两个研究问题:1)汉语母语者加工

14、汉语违实条件句中的前件小句过程中建构了何种语义表征?2)假设连词是否促进了汉语违实条件句中违实语境的建立?2.2研究设计本研究采用2(语境现实性:现实语境、违实语境)X2(语境一致性:语境一致、语境不一致)两因素被试内实验设计。自变量一为语境现实性,分为现实语境和违实语境,其中现实语境采用因果条件句,违实语境采用违实条件句;自变量二为语境一致性,分为语境一致和语境不一致,这里所说的一致性指的是句子中的事实信息与背景句提供的语境信息是否一致。因变量为句首连词、前件小句句中动词和前件小句句末名词所诱发的ERP成分的平均波幅和头皮分布。2.3被试44名来自北京某大学的学生参与了本研究,其中有6 名被

15、试的数据被剔除,【2 最终统计分析包含3 8 名被试。其中女生2 0 人,男生18 人,平均年龄2 1.53 岁(SD=2.13岁)。所有被试均以汉语为母语,均为非中文、非英文及非语言学相关专业,均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被试均为右利手,视力正常或矫正后正常,且无任何语言或神经性损伤。实验前签署知情同意书,实验结束后获得一定报酬。【2 6 名被试被剔除原因如下:1名被试中途退出实验,1名被试因抑郁症病史被剔除,1名被试因伪迹过多被剔除,1名被试因句子理解错误率过高被剔除(超过平均错误率2.5个标准差),2 名被试因英语测试错误率过高被剔除(总错误率或违实题目错误率超过平均错误率2.5个标准差)。

16、46梁牧寒等违实条件句前件小句语义表征加工机制的ERP研究2.4材料本研究实验材料均为由3 句话组成的语篇。第一句话提供语境信息,描述事实状态;第二句话建构过去的时间场景;第三句话为关键句(实验材料示例见表1)。关键句在违实语境下为违实条件句,采用“要是,就”的形式。考虑到汉语通过违实成分的叠加来表达违实意义,因此除了假设连词“要是”,我们还在句子中使用了指向过去时间点的时间词,在句末增加了语气助词,以增强句子的违实度。关键句在现实语境条件下为因果条件句,采用“因为,所以.”的形式。语境一致条件下,关键句前件小句表达的事实信息与第一句话提供的语境信息一致;语境不一致条件下,关键句前件小句所表达

17、的事实信息与语境信息不一致。材料中涉及到的人名均为两个字。不同条件下语篇前两句话的字数相同。关键句中后件小句平衡了积极结果,他就可以和消极结果,他就不会。),各占实验材料一半。为避免被试产生相应的反应策略,除实验材料外,本研究还添加了填充材料。填充材料的设置参考了Dai等(2 0 19)的设计。填充材料是由3 个句子构成的陈述性语篇,前两个小句建构一个过去或现在的场景,第三句由两个小句组成,使用“尽管但是”“虽然但是”等其他关联词。表1实验材料示例条件违实一致条件违实不一致条件现实一致条件现实不一致条件我们请6 0 名与正式实验同质的学生(男生2 6 人,女生3 4人,平均年龄2 1.55岁)

18、对实验材料中关键词(句尾名词)熟悉度、关键句通顺度和语篇现实度进行了测评,所有参加测评的学生均不参与正式实验。采用7 点量表,学生对实验材料和填充材料中关键词的词汇熟悉度(1=非常不熟悉,7=非常熟悉)进行了评定。词汇熟悉度的平均值为6.18 分,学生对关键词均比较熟悉。我们采用7 点量表,请学生对关键句的通顺度(1=完全不通顺,7=非常通顺)进行了评定。句子通顺度均值为5.8 2 分(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2)。对不同语境现实性条件下的关键句通顺度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在现实条件和违实条件下,关键句的通顺度没有差异,t(218.004)=一1.491,p=.137.050,表明关键句均较为通顺

19、。表2 关键句通顺度描述性统计结果条件现实语境违实语境我们还采用7 点量表,请学生对语篇现实度(1不是真的,没有发生;7=真的,有发生)进行了评47材料李敏昨天早上没赶上飞机。她约了客户昨天下午见面。要是/李敏/昨天/赶上/了/飞机,她就可以见到客户了。李敏咋天早上赶上了飞机。她约了客户咋天下午见面。要是/李敏/咋天/赶上/了/飞机,她就可以见到客户了。李敏昨天早上赶上了飞机。她约了客户咋天下午见面。因为/李敏/昨天/赶上/了/飞机,所以她可以见到客户。李敏咋天早上没赶上飞机。她约了客户昨天下午见面。因为/李敏/昨天/赶上/了/飞机,所以她可以见到客户。均值(分)SD(分)5.800.325.

20、850.23语言科学2 0 2 4年1月定。请被试阅读语篇的第二句话和第三句话之后,判断语篇第一句话所描述的事件是否真实发生(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3)。对结果进行了项目间两因素(语境现实性X语境一致性)方差分析发现,语境现实性主效应不显著,F(1,47 6)=1.3 2 4,p=,2 50 .0 50。语境一致性主效应显著,F(1,47 6)=46 7 6.169,p .0 0 1。语境现实性和语境一致性交互效应显著,F(1,47 6)=6 9.3 94,p .0 0 1,在违实语境和现实语境下,语境不一致条件下关键句的现实度显著低于语境一致条件(ps.001)。同时,在语境一致条件下,现实语境

21、下关键句的现实度高于违实语境语篇(p.001);在语境不一致条件下,现实语境语篇下关键句的现实度低于违实语境语篇(p.001)。表明虽然现实语篇比违实语篇更加容易理解,但在两种语境下,读者均认为语境一致条件下描述的事件确实发生,语境不一致条件下描述的事件没有发生,读者可以正确理解材料中汉语违实条件句所表达的内容与现实情况相反,材料编制是合理的。表3 关键句现实度描述性统计结果条件违实一致违实不一致现实一致现实不一致本研究共包含48 0 个实验语篇,分为4种条件,每种条件下12 0 个,拉丁方排列后分为4个版本,每个版本包含12 0 个实验语篇(每种条件各3 0 个)和6 0 个填充语篇,故每版

22、总计18 0 个语篇。实验时,被试随机阅读4个版本的其中1个。2.5实验任务和实验流程实验在安静的ERP实验室中进行,实验开始前需确认被试基本情况,包括其性别、年龄、专业,英语是否通过六级和利手情况。被试签署知情同意书之后进人ERP实验室,实验设备为美国NeuronScan公司生产的6 4导脑电记录分析系统,采用E-Prime3.0编制实验程序并呈现实验材料。实验开始后,首先呈现指导语,被试确认理解后按空格键进入实验。接着在屏幕中央呈现一个持续时间为50 0 ms的注视点“十”。之后整句呈现第一句话,被试阅读完毕后按空格(最多呈现4s)消失。第二句话也整句呈现,被试按空格(最多呈现4s)后消失

23、。之后呈现7 0 0 ms的注视点“十”,随后分词呈现第三句话的前件小句,每个词的呈现时间为40 0 ms,词与词之间为40 0 ms的空屏。前件小句句末词前呈现一个6 0 0 一10 0 0 ms的随机空屏,接着前件小句句末词和逗号同屏呈现,暗示被试后面还有内容。之后呈现后件小句,呈现时间为2 s。在2 0%的语篇后会出现一个句子,被试需在3 s内对句子内容是否与语篇内容一致进行判断,为平衡左右手按键反应,其中一半被试如果认为一致,用右手按“i键,如果认为不一致,用左手按“f键,另一半被试则与之相反。被试按键反应后出现1s的掩蔽刺激,然后进入下一个试次。实验材料采用伪随机方式呈现,伪随机满足

24、:1)同一种条件下的语篇不能连续呈现超过2次;2)每个部分的前2 个试次和最后2 个试次均为填充材料,以避免受到被试实验状态的影响。实验分为3 个部分,实验过程中休息2 次。正式实验开始前,被试会进行10 个试次的练习以熟悉实验流程,包括同样性质的实验材料(8 个)和填充材料(2 个)。为了避免英语水平对汉语违实条件句加工的影响,我们在要求被试通过六级的基础上,以更加量化的方式控制了其英语水平。戴好运和倪传斌(2 0 2 3)的眼动研究发现,被试的英语水平越高,其提取汉语违实条件句的事实意义越容易。被试完成正式实验后需完成英语测试,测试共3 0 道题,其中单选题2 048均值(分)5.602.

25、286.121.89SD(分)0.630.550.610.62梁牧寒等违实条件句前件小句语义表征加工机制的ERP研究道(12 道题考察虚拟语气,8 道题考察其他),填空题10 道(6 道题考察虚拟语气,4道题考察其他)。虚拟语气试题来源于张凯(2 0 16)和王小婷(2 0 14)。张凯(2 0 16)的试题来自Broszkiewicz(2 0 11)和Shin(2 0 10)对条件句的测量,王小婷(2 0 14)的试题选自薄冰英语语法,其他试题来源于任晨(2 0 19)从高考英语试题中选出的题目。2.6EEG记录与分析脑电数据由Neuroscan公司生产的6 4导脑电记录系统采集,银、氯化银

26、电极以国际通用的10 一2 0方式固定于电极帽上。线上参考为左耳乳突,额头中央连接接地电极。水平眼电由贴在左右眼角两侧外1cm的电极记录,垂直眼电由左眼上下眼眶正中间的电极记录。头皮与电极间阻抗均小于5k2。连续记录时滤波带通为0.0 5一10 0 Hz,采样频率为50 0 Hz。采用Curry8软件对EEG数据进行离线分析,基线矫正后采用双侧乳突作为重新参考电极,数据滤波带通为0 一3 0 Hz。之后对眼进行矫正,并去除由眼动和肌肉运动等伪迹导致的电压变化超过士100V的坏段。截取关键词呈现前2 0 0 ms到呈现后8 0 0 ms的时间段对数据进行分段。根据不同实验条件对数据进行叠加平均(

27、剔除被试反应错误的试次)。最后以前2 0 0 ms为基线做基线矫正。4FC1-4FCZ2-4FC2-32200-4.C1-2-120023我们选取了3 1个电极点,按照脑区(前、中、后)和半球(左、中、右)将其划分为9个兴趣区,其中每个外侧兴趣区的波幅均为邻近的4个电极的波幅均值:左前(F3、F1、FC3、FC1),左中(C3、C1、CP3、CP1),左后(P3、P1、PO 3、O 1),中前(Fz、FCz),中中(Cz、CPz),中后(Pz、PO z、O z),右前(F2、F4、FC2、FC4),右中(C2、C4、CP2、CP4),右后(P2、P4、PO 4、O 2)。由于在关键句句首连词位

28、置并未涉及语境一致与否的问题,因此我们并未将语境一致性变量纳入统计分析中,只对这一位置的数据进行了现实语境条件和违实语境条件的区分(各语境下均包含了语境一致和语境不一致的数据)。我们分别选取句首连词出现后2 2 0 一3 40 ms和6 0 0 8 0 0 ms,对P3a成分和P600成分的平均波幅进行了2(语境现实性:现实语境、违实语境)X3(脑区:前、中、后)3(半球:左、中、右)的3 因素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之后,我们选取前件小句句中动词出现后6 0 0 一8 0 0 ms为时间窗口,对其引发的P600成分平均波幅进行了2(语境现实性:现实语境、违实语境)2(语境一致性:一致、不一致)【

29、3)3(脑区:前、中、后)3(半球:左、20820400400800-4uv-3-2一1-200120023图1前件小句句首连词处ERP波形图200-4jz3-2-12002340060020020800ms400400-现实语境:因为200.80-4023一21.200213一违实语境:要是20123J4004001.800/80【3】下文简称“语境现实性效应”为“语境效应”,简称“语境一致性效应”为“一致性效应”。49语言科学2 0 2 4年1月中、右)的4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还选取句末名词出现后3 50 一50 0 ms为时间窗口,对其引发的N400成分平均波幅进行了2(语境现实性:现

30、实语境、违实语境)2(语境一致性:一致、不一致)X3(脑区:前、中、后)X3半球:左、中、右)的4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数据分析均采用SPSS(21.0)软件包,当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中球形假设不成立时,均采用Greenhouse-Gei-sser校正,汇报原始自由度和校正后的p值,并采用Bonferroni 方法进行多重比较和简单效应检验。3研究结果3.1行为结果38名有效被试对理解性句子判断的平均正确率为94.52%,表明被试均认真阅读语篇,且可以正确理解因果条件句和违实条件句。3.2 ERP结果3.2.1 前件小句句首连词句首连词出现后2 2 0 3 40 ms时间窗内,语境主效应显著,F(

31、1,37)=7.154,p=.0 11.0 50,偏n=.162(见图1)。语境和脑区交互作用显著,F(2,74)=5.936,p=.0 14.0 50,偏n=.138。简单效应分析显示,在大脑额区和中央顶区,要是”比“因为”引发了更大的P3a成分(=.0 0 1.0 50,p=.018.050)。句首连词出现后6 0 0 8 0 0 ms时间窗内,语境主效应显著,F(1,37)=6.999,p=.012.050,偏n=.159。语境和脑区交互作用显著,F(2,74)=5.478,p=.013.050,偏n=0.130。简单效应分析显示,在大脑前部和中央顶区,违实语境比现实语境诱发了更大的P6

32、00(p=.0 0 1.0 50,p=.0 2 2 .0 50)。3.2.2前件小句句中动词4CP14CP22008002233454-4PZ2345P223452345-4uV32-1200134223+5一违实一致条件违实不一致条件200400600800ms现实一致条件.现实不一致条件图2 前件小句句中动词处ERP波形图前件小句句中动词出现后6 0 0 一8 0 0 ms时间窗内,语境主效应显著,F(1,3 7)=5.90 8,p=.0 2 0.050,偏n=.138。现实语境比违实语境诱发更大的P600。一致性主效应不显著(p=.072)。语境现实性和语境一致性之间交互作用不显著(p=

33、.465)。语境一致性和脑区交互作用显著,F(2,7 4)=8.0 0 6,p=.004.050,偏n=.178。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在大脑的中央区和顶枕区,语境不一致条件比语境一致条件引发了更大的P600(p=.0 42 .0 50,p=.0 0 5.0 50)。语境一致性和半球交互作用显著,F(2,7 4)=4.58 4,p=.0 18,偏n=.110。进一步分析显示,在大脑的左半球,语境不一致条件比语境一50梁牧寒等违实条件句前件小句语义表征加工机制的ERP研究致条件引发了更大的P600(p=,0 13 .0 50)。表明在违实语境和现实语境下,语境不一致条件均比语境一致条件诱发了更大的P

34、600。3.2.3前件小句句末名词前件小句句末名词出现后的3 50 50 0 ms时间窗内,语境主效应不显著,F(1,3 7)=1.53 7,p=.2 2 3。一致性主效应不显著,F(1,3 7)=.2 90,p=.593。语境现实性、语境一致性和脑区的交互作用显著,F(2,7 4)=3.8 98,p=.0 3 7.050);现实语境下,在大脑中央顶区和顶枕区,语境一致性效应显著(p=.039.050,p二.0 2 3 .0 50)。在现实语境下,与语境一致条件相比,前件小句句末名词在语境不一致条件下,在大脑的中部及后部产生了更大的N400。在违实语境下,并没有观察到这一效应。CPCPZ3-C

35、P220080023453P12008002345-3Pz22008002345。-3P22004002345800A00234400800400234800-2-1-20021200.4503一违实一致条件一违实不一致条件400600800ms现实一致条件一一一现实不一致条件图3 前件小句句末名词处ERP波形图4讨论本研究通过记录读者阅读与语境信息一致或不一致的因果条件句和违实条件句的电生理活动,考察了读者加工汉语违实条件句前件小句时的认知神经机制。我们将围绕前件小句句首连词、句中动词和句末名词位置上出现的ERP效应展开讨论,以构建一个由以下三个阶段组成的汉语违实条件句前件小句语义加工过程。

36、4.1阶段一:违实语境的建立在句首连词位置,我们发现“要是”比“因为”引发了更大的早期正波,这一正波的平均峰值潜伏期为279ms,主要分布于额区和中央顶区,并偏向额区。根据潜伏期和头皮分布,并参考前人研究(Polich2003,2007;Debener等2 0 0 5),我们认为本研究中“要是”比“因为”引发了更大的P3a成分。由于“要是”和“因为”是两个不同的词汇,我们首先排除了词汇自身可能导致P3a差异的因素。“要是”和“因为”作为双字连词,在字数和词性上是相同的。在词频上,“要是”低于“因为”,根据现代汉语语料库词语频率表,“要是在每百万词中出现56.95次,“因为”在每百万词中出现44

37、8.45次,而Polich和Dochin(198 8)发现与高频词相比,低频词引发的P300成分波幅更小,与本研究发现相反。另外,在以往的行为研究(Bradley 1978)和ERP研究(Hinojosa等2 0 0 1)中,功能词均未表现出对词频的敏感性。Hino-josa等(2 0 0 1)对2 3 2 一2 8 8 ms时窗内的正成分进行分析,并没有发现功能词的词频效应。综上,我们认为P3a成分的差异可能不仅仅来源于词汇本身的不同。51语言科学2 0 2 4年1月P3a成分反映了自上而下的注意加工,当输入的信息被认为是新的或是与当前表征不同的,读者对其施加额外的注意时会引发P3a成分(P

38、olich 2007)。在本研究中,P3a效应的出现表明,较之“因为”,读者看到“要是”时需要投放更多的注意资源。“因为”通常用于建构一个现实语境(Nieuwland 2013;Nieuwland和Martin2012;Ferguson和Cane2015),而“要是”更多表示一个假设的场景,建构一个虚拟的语境。在阅读一个指向现实情景的背景语篇(实验材料中的前两句话)之后,读者看到“要是”时意识到即将出现的假设语境和前文现实语境之间的不同,从而引发了更大的P3a成分。除了P3a成分之外,“要是”比“因为”引发了更大的P600成分,主要分布于额区和中央区。传统观点认为P600效应与句法加工有关(O

39、sterhout和Holcomb1992;H a g o o r t 等1993;Friederici等2 0 0 2)。随着研究的深入,在句子加工和语篇加工领域,不断有研究发现句法合理但存在语义违反的句子也会诱发P600成分,包括句子中存在题元角色违反(Kuperberg等2 0 0 3);生命性违反(Hoeks等2 0 0 4;Kim和Osterhout2005);语义不合理(Brouwer等2 0 12)等等。近年来,在语用研究领域也报告了P600的存在,如理解反语和讽刺(Regel等2 0 10;Spotorno等2 0 13);隐喻加工(Bambini等2 0 16);预设信息加工(

40、Domaneschi等2 0 18)等。可见P600成分已经不再仅仅与句法的再分析有关,也反映了句子和语篇层面语义冲突的解决和整合(Frenzel 等2 0 11)。由于我们的实验材料中没有操纵句法因素,因此我们认为此处的P600效应与句法加工无关。句首连词处P600效应的出现,一方面可能与语境之间的转换和整合有关,描述现实情景的背景语篇会引发读者对现实事件的强烈预期,而“要是”的出现表明即将出现一个假设的语境,这种违反预期的行为可能引起读者对句子的重新分析(Ferguson和Sanford 2007),当读者对一个句子或故事中正在交流或表达的信息的心理表征进行建构、重组或者更新时会引发P60

41、0成分(Brouwer等2 0 12;周长银2017),被试看到“要是”时会对现实语境和假设语境进行整合,不同语境之间的转换和整合增加了语篇的语义复杂度,从而引发了更大的P600成分;另一方面,P600的出现也可能与读者对假设连词“要是”本身包含的语用意义的加工有关,汉语中虚词的意义既包括其本身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包括其使用的语用意义(陆俭明2 0 0 3:191一192)。汉语作为分析性语言,注重语义的整合,汉语中的虚词在语境下可以传达特定的语用意义(Liu等2 0 0 9,2 0 10)。“要是”作为假设连词,具有促进违实义生成的作用(W a n g 2 0 11),周思敏等(2 0 18

42、)发现对于不涉及世界知识违反的命题复句,假设连词可以促进其违实意义的生成。句首假设连词“要是”作为违实成分,可能与表虚拟的语气助词类似,具有标记了后面所说的信息为假,同时暗示其对立面为真的语用意义(Stalnaker1975;K u l a k o v a 等2 0 14),这种语用意义可能导致读者在看到“要是”时已经在头脑中开始了假设表征和事实表征的建构,并且对现有的心理表征进行更新和重组。“要是”本身语用含义的复杂性与双表征和背景语境信息之间整合难度的增加,共同导致了P600波幅的增加。在汉语违实条件句前件小句加工的最初阶段,假设连词的出现引发了违实语境的建立。“要是”的出现意味着语篇的加

43、工由现实情景向违实情景的转换,这种转换引起了读者的注意,同时也暗示了后面句子所描述的信息为假,其隐含的事实意义为真,读者需要对现有心理表征进行更新和重组。4.2阶段二:假设表征的建构与加工在前件小句的句中动词位置(因为/要是李敏咋天赶上了飞机,。),在两种条件句中,语境不一致条件均比语境一致条件诱发了更大的P600成分。这一结果并不支持假设理论,假设理论认为条件句的加工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而假设是与现实世界和语义记忆分离的(Cosmides和Tooby 2000;见52梁牧寒等违实条件句前件小句语义表征加工机制的ERP研究Evans 2006),也就是说,前件小句语义信息的加工应不受世界知识和

44、语境信息的影响。而本研究表明,无论是因果条件句,还是违实条件句,读者均将前件小句的语义信息与语境信息进行了比较。虽然在两种语境下P600效应的方向相同,但我们认为这反映了不同的加工机制。在因果条件句中,读者期待动词位置描述的信息与语境信息一致,与语境信息不一致动词的出现违反了这种预期,从而引发了读者对句子的重新分析。而在违实条件句的动词位置,读者尚未对前件小句建立完整的语义表征,读者还在针对假设意义进行加工。与现实语境不同,读者在违实语境下会期待前件小句所传达的信息与语境信息是不一致的(Kulakova和Nieuwland 2016b)。在本研究中,语境不一致条件下,违实条件句表达的假设意义与

45、语境信息一致,违反了读者的预期,从而引发了P600效应。这与Kulakova和Nieuwland(2016b)的结果一致,但他们发现在假设意义与世界知识一致的条件下(If sweets were/aremade out of sugar,),违实条件句比假设条件句在名词位置上引发了更大的N400。本研究在动词位置上发现了P600效应,这一区别可能与实验材料的设置有关。Kulakova 和Nieuwland(2016b)在条件句前没有其他提示句子,并且不同条件之间使用了不同的词;而本研究中读者会先阅读语境信息句(第一句),条件句前件小句与语境信息句之间也保持了最小的改动,导致读者对句中即将出现的

46、动词有着强烈的预期(参见Jiang等2 0 13),因此没有出现与违反词汇预期相关的N400成分,而是出现了与语义冲突整合有关的P600成分。违实条件句前件小句的加工进行到句中动词位置时,随着语义信息的出现,读者首先建构了违实条件句中的假设表征,并期待假设意义与语境信息不一致或相反。4.3阶段三:双重意义表征的建构与加工对于前件小句的句末名词(因为/要是李敏咋天赶上了飞机,。),在因果条件句中,我们发现了语境一致性导致的N400效应,语境不一致条件比语境一致条件引发了更大的N400成分,表明语境提供的背景信息对后续句子的加工有早期影响(VanBerkum等2 0 0 3;Nieuwland和V

47、anBerkum2006)。N400效应的出现表明读者加工因果条件句的前件小句时仅建构了事实意义表征,在语境不一致条件下,读者加工到句末名词处发现语义信息与语篇背景信息不一致,当前信息和语境信息之间的整合困难导致了N400波幅的增加。在违实条件句的前件小句句末名词处,我们没有发现N400效应,表明前件小句描述的信息与背景语篇是否一致并没有对N400成分的波幅大小产生影响,说明两种条件下前件小句与背景语篇的语义整合难度相当。本研究结果支持违实句中存在双重意义表征,读者在加工违实条件句前件小句时建构了两种心理表征,一方面建构了字面所描述的假设表征(李敏咋天赶上了飞机),另一方面又建构了其中包含的事

48、实表征(李敏昨天没赶上飞机),两种表征在大脑中保持了同等程度的激活,因此在语境一致条件下和语境不一致条件下,违实条件句中均有和语境信息相匹配(或相冲突)的信息被激活,导致我们无法在违实条件句中观察到语境一致性效应。该结果与Ferguson和Cane(2015)的发现一致,他们同样发现,句后信息与因果条件句语义不一致时,关键词处诱发了更大的N400成分,而句后信息与违实条件句之间的语义一致性并没有在关键词上引起N400效应,表明句中的事实信息与假设信息同时参与了后续信息的语义加工并互相竞争,从而延迟了命题的真值判断。本研究沿用了Stewart等(2 0 0 9)的实验设计,他们发现无论是否与语境

49、信息一致,与直陈条件句相比,违实条件句前件小句的阅读时间更长,说明违实条件句的加工更加复杂,需要更多的阅读时间,我们认为这可能反映了违实条件句前件小句中双重意义表征的建构,与本研究结果一致。然而,Stewart等53语言科学2 0 2 4年1月(2 0 0 9)发现,违实条件句前件小句句末名词区域的反应时在语境不一致条件下长于语境一致条件,这一结果表明读者将前件小句的信息与语篇背景信息进行了比较,并且读者仅在头脑中加工了前件小句中的某一种意义表征。我们认为Stewart等(2 0 0 9)在关键区域的反应时结果可能存在溢出效应,不仅反映了读者对句末名词的加工,也包含了对前件小句的整体加工。反应

50、时的延长可能体现了读者对语境不一致条件中语义预期违反的加工,在本研究中这一效应体现在动词位置的P600成分上。在违实条件句前件小句加工的末期,小句的语义信息已完整呈现,读者在假设表征的基础上建构起事实表征,但假设表征仍然参与句子加工,读者并没有完全摆脱假设意义的干扰。5结论本研究采用ERP技术,考察了汉语违实条件句前件小句的语义加工过程与认知神经机制。研究发现,读者对违实条件句前件小句中语义表征的加工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句首假设连词“要是”的出现引起了读者的注意,引发了语境的转换,读者在“要是”出现的时候就开始对当前的心理表征进行更新和重构;在第二阶段,读者首先建构了假设表征,并期待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