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14 ,大小:1.17MB ,
资源ID:3634269      下载积分:10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363426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试论21世纪以来国外本土生态知识研究趋势.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试论21世纪以来国外本土生态知识研究趋势.pdf

1、2024年第16卷第3期41Journal of Ethnic Culture原 生 态 民 族 文 化 学 刊生态民族学研究试论21世纪以来国外本土生态知识研究趋势a凯沙尔夏木西摘 要:近年来,国外学者对本土生态知识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通过对该领域 21 世纪以来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归纳,目前国外学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议题:一是本土生态知识与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管理与利用研究;二是本土生态知识与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及风险认知研究;三是本土生态知识与现代科学(知识)的关系研究;四是本土生态知识与知识产权及其保护研究。若对上述四个方面加以梳理论述,那么,本土知识的现代化问题

2、也就可以获得较为接近历史真相和现实需要的理解和认识。关键词:国外;本土生态知识;共生共存中图分类号:C9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1X(2024)03-0041-12当今世界,环境问题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特别是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已对人类的生存发展造成威胁。与关注环境中能量流动与平衡的系统科学不同,人类学相关研究更具人文的属性。不同的社会文化群体往往具有特定的地方或本土生态知识,特别是与植物和动物有关的知识,往往对环境有着不同的理解方式,有着特定的信念和实践路径。这些知识是动态的,与社会和生态变化共同发展。近年来,人们日益认识到农村、牧区、雨林居住的广大人群正在进行深刻的社

3、会和经济变革。这也使人们感受到本土生态知识系统的脆弱性,并产生出许多关于本土生态知识的著作和报告。这些成果对我们理解生物和文化多样性相互关联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相关研究的梳理与汇总基础上,同时对本土知识在当下多元话语交织背景下的运用进行反思。一、本土生态知识与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管理及利用研究本土居民在当地环境中所发明和传承的自然资源管理与利用方法,提供了与西方式现代管理相区别的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包括多物种管理、资源轮作、交替管理及景观斑块管理等。而其背后是一整套知识、实践、信仰相融一体的社会机制,并实现了自然资源利用、保护收稿日期:2023-05-26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疆

4、牧区乡村振兴进程中优化牧民生计策略调查研究”(22BMZ009);2023 年度自治区社科联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理论与实践研究重点课题“新疆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涉及、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路径研究”(2023ZJFLZ05);自治区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招标课题(23XJKD0306)。作者简介:凯沙尔夏木西,新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教师,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在读博士生(乌鲁木齐,830017)。2024年第16卷第3期42Journal of Ethnic Culture原 生 态 民 族 文 化 学 刊生态民族学研究与管理的有效结合。莉莉加大姆斯(Lily Gadamus)和

5、朱莉雷蒙德雅库比安(Julie Raymond Yakoubian)在白令海峡地区进行调查发现,当地居民的猎捕行动是建立在人与动物的良性互动基础之上的。人与动物的关系是互惠的,动物为人类提供食物,人类与动物互动共生。在他们的传统信仰里,如果人与动物关系处理得当,动物在被捕杀后是可以重生的,反之则不能重生,这种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对动物种群数量的维持起到正面作用。传承传统技能与价值观、构建人与动物的亲和关系是土著捕猎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同时也使传统文化得以延续。可以看出,本土的资源管理模式,与仅仅注重动物数量的西方式资源管理方式有所不同。a而在亚马逊地区,灵长类动物不仅是一种重要

6、的食物来源,而且具有典型的象征意义。隆卡里(Roncal C M)、鲍勒(Bowler M)、基尔默(Gilmore M P)考察了灵长类动物和迈朱纳(Maijuna)人之间的关系,并记录了当地流传至今的一些故事,阐述了本土知识在灵长类动物保护中的重要性,以及本土文化与经济需求相结合的必要性。b热萨拉托(Rasalato E)、麦基尼梯(Maginnity V)、布鲁尼什维勒(Brunnschweiler J M)研究了本土生态知识对识别斐济鲨鱼在河里栖息地的潜力、当地人对鲨鱼的看法和利用方式,记录了当地有关鲨鱼的一些神话传说,并揭示了这些动物与当地人之间的关系。当地人认为鲨鱼是祖先神、鲨鱼的

7、出没标志着将会捕获到其他鱼类,有利于维持当地渔民生计、发展生态旅游、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鲨鱼受到保护并与人们和谐相处。c努尼思(Nunes M)、霍尔瓦思(Hallwass G)、希尔瓦诺(Silvano R)考察了渔民关于巴西亚马逊地区塔帕霍斯河 550 公里 7种鱼类迁徙模式的本土生态知识。当地渔民的这些知识有利于提出关于鱼类产卵与摄食流域、以及沿河可能出现的不同种类鱼群的生物学假说。他们认为计划要建立的水坝将威胁洄游鱼类、小型渔业和食物安全。d穆克霍帕德亚亦(Mukhopadhyay D)探讨了印度西部布什诺伊(Bishnoi)部落的自然资源模式中所蕴含的生态意识与宗教情感。在塔尔沙

8、漠中,如果有人砍伐为寺庙服务的神圣树林,将受到严厉惩罚。当地人使用太阳能提取地下水源来灌溉这些树木,并为周围动物提供可靠的水资源。此外,当地农民就在深层土壤中采用了独特的集水和保持水分的方式。这可以防止由于蒸发或渗透而造成的水分流失,并帮助幼苗生根,该技术在干旱地区被用来种植甜瓜。e德沃柯塔(Devkota S)、楚达哈雷(RP Chaudhary)调查了尼泊尔三个不同地区的居民使用地衣状况。该地使用地衣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地衣具有药用、仪式和精神、食用、美学和装饰等多种价值。此外,调查还显示,不同的宗教文化群体对地衣的依赖程度a Lily Gadamus and Julie Raymo

9、nd-Yakoubian.A Bering Strait Indigenous Framework for Resource Management:Respectful Seal and Walrus Hunting.Arctic Anthropology,2015,52(2):87-101.b Roncal C M,Bowler M,Gilmore M P.The ethnoprimatology of the Maijuna of the Peruvian Amazon and implications for primate conservation.Journal of Ethnobi

10、ology and Ethnomedicine,2018,14.c Rasalato E,Maginnity V,Brunnschweiler J M.Using local ecological knowledge to identify shark river habitats in Fiji(South Pacific).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2010,37(1):90-97.d Nunes M,Hallwass G,Silvano R.Fishers local ecological knowledge indicate migration patter

11、ns of tropical freshwater fish in an Amazonian river.Hydrobiologia,2019.e Mukhopadhyay D.Indigenous Knowledge and Sustainable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Indian Desert.In:Lee C,Schaaf T.(eds)The Future of Drylands.Springer,Dordrecht,2008.2024年第16卷第3期43Journal of Ethnic Culture原 生 态 民 族 文 化 学

12、刊生态民族学研究存在明显差别。a在埃塞俄比亚,约 95%的传统药物制剂源自植物。坎达磊(Kandari L S)、尼基(Negi T)、塔库雷(Thakur A K)等人调查了在缺乏现代医疗设施的前提下,当地人使用药用植物状况。他们利用如印楝、黑芸苔、埃及扁虱、卵叶美藤、迷迭香和胡芦巴等治疗一些胃病、感冒、腹泻和发烧等常见疾病。b阿塞法(Assefa)、英达沃克(Engdawork)、汉斯-卢多夫(Hans-Rudolf)等人对埃塞俄比亚南部地区传统梯田特征及发展的研究显示,梯田是当地农民重要的水土保持措施之一。农民对埃塞俄比亚政府所推行的新型梯田建设普遍是不认可的,仍然保持着对传统梯田较高的

13、接受度,而传统模式在环境保护效率和经济可行性上都有着优势。土著梯田系统是当地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迫切需要保护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并将其视为土地可持续利用和农民生存策略的典范来发展。c在大多数依赖农业的非洲社会中,土地是家庭、宗族和社群生存的重要资源。阿肯纳(Akena F A)调查了阿科利(Acholi)传统土地所有制。它是乌干达北部半干旱地区中较有典型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形式之一。通过对从事不同生计方式的群体土地利用进行调节,确保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资源,维持健康的自然生态循环和确保公共利益。此个案表明,哈定关于“公地悲剧”普遍性的说法是有缺陷的。d派克米希尔(Pyke Michel

14、le L)等人研究了在澳大利亚北部的金伯利部落的传统湿地管理实践。土著湿地管理不仅包括“清洁”或维护措施,还有一整套的习俗和生活方式:注重关系和文化礼仪、个人和群体的福祉、知识体系的建立和学习、经济生产活动、灵性知识和实践等。因此,从生态文化视角对湿地进行管理和恢复可以有效促进当地文化力量发展、改善土著福祉,从而达到保护湿地的目的。e阿霍(Aho LT)探讨了新西兰奥特瓦阿河流管理所面临的复杂的本体论和认识论问题。作者利用独特的本土视角解释诸如“管好自然资源的责任和义务”(kaitiakitanga)和“恢复和保护水资源的完整性”(Te Mana o te Wai)等本土概念,并探讨了当地人将

15、环境视为整体的和以地球为中心的视角(本土语叫做 tikanga),将其整合到主流西方式资源管理模式和决策框架中遇到的一些挑战和困难。f佛朗哥佛兰克(Franco)、梅林(Merlin F)以古代玛雅、阿兹特克人,以及现代一些农耕和游牧社会为例,分析了日历在当地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性。本土日历通过跨时间、空间和认知维度的统一指令,指导个人和集体的活动。此外,日历还编码了当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非生物组成部分、以及人类关于资源利用模式的信息。因此,它在生态系统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ga Devkota S,RP Chaudhary.Indigenous knowledge and use of li

16、chens by the lichenophilic communities of the Nepal Himalaya.Journal of Ethnobiology and Ethnomedicine,2017,13.b Kandari L S,Negi T,Thakur A K,et al.Ethnobotanical and indigenous knowledge of important plants in East Hararghe,Eastern Ethiopia.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2015,12(006):1521-1533.c Asse

17、fa,Engdawork,Hans-Rudolf.Long-Term Indigenous Soil Conserv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hencha Area,Southern Ethiopia:Origin,Characteristics,and Sustainability.AMBIO,2014,43(7):932-942.d Akena F A.Customary Land Tenure and 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 in Acholi Land,Northern Uganda.Balancing Individualism a

18、nd Collectivism,2018.e Pyke Michelle L.et al.Clean Him UpMake Him Look Like He Was Before:Australian Aboriginal Management of Wetlands with Implications for Conservation,Restoration and Multiple Evidence Base Negotiations.Wetlands,2021,41(2)f Aho L T.Te Mana o te Wai:An indigenous perspective on riv

19、ers and river management.River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2019,35.g Franco,Merlin F.Calendars and Ecosystem Management:Some Observations.Human Ecology,2015,43(2):355-359.2024年第16卷第3期44Journal of Ethnic Culture原 生 态 民 族 文 化 学 刊生态民族学研究从以上案例中可以看到,自然资源管理的本土知识背后所蕴含的一系列复杂的信仰和仪式性行为规范。这种知识体系强调自然界中人类与其他物种种群不再

20、分离和对立,也并不存在所谓“征服”和“被征服”、简单的“利用”和“被利用”关系,而是存在一种共生、共存及互惠的关系。它采取一种“控制短期收益,以保障长期收益”的策略。因此,保持物种间平衡是本土资源管理中遵循的潜规则。这种管理体系显然与西方式现代资源管理模式形成鲜明的对立。因为它背后支撑的是建立在笛卡尔式的世界观基础上的科学主义范式,强调主体与客体、身与心、文化与自然的二元分离。同时,它强调物种间单方面的因果关系,也未能考虑地方社会文化因素,而且只关注物种生物性和经济性。但是,需要补充的一点是,这些案例并不足以说明本土知识在资源管理方面的优越性。事实上,在学术界进行着有关生态上的“高贵野蛮人”之

21、争,而且有很多案例充分说明本土社会并非与自然保持一种田园诗歌般的和谐关系。本土生态知识的资源管理模式也并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封闭体系。随着外部环境的变迁,它应不断地调适自己。二、本土生态知识与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及风险认知研究调查显示,一些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利用本土知识来观测、感知气候变化,防范并规避随时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最大程度上保护生命与财产安全。根据气候变化,本土生态知识也在不断更新、调适。德勒威克斯(Dervieux Z)、比尔基赫比(Belgherbi M)从民族生态学的角度,对津巴布韦Hwange 国家公园附近的 12 个村庄的气候与环境变化进行分析,探讨了当地人对周围环境和气候

22、变化的本土知识和解释。本研究中最重要的是关于当地人们对生态环境变化的描述,以及他们对这些变化的解释。这些解释主要集中在文化(放弃/丢失传统的仪式习俗)、人口(人口增长)和政治(野生动物管理)等几个方面。a斯皮兰扎(Speranza CI)、基特玛(Kiteme B)、阿姆本吉(Ambenje P)等人分析了肯尼亚玛库耶尼(Makueni)区农牧民的本土知识以及使用本土知识预测及应对干旱气候。人们利用当地气候模式、动植物状态、星群以及自然环境特征来预测季节状况。农牧民关于干旱或洪水的本土知识和现代信息来源很可能会影响他们应对干旱的措施。在未来的气候变化中,本土知识及其各种指标的有效性可能会受到限

23、制;因时间性、地域性和文化性特点,本土知识可以将微观的观察与气候变化的宏观研究框架联系起来填补空白。b杰克逊(Jackson G)、琵卓特-梅克拉尔(Piggott-Mckellar A)指出,近年来太平洋岛屿国家受到了气候变化的严重影响。他们投入数十亿美元应对气候变化,取得的成效并不显著。因此需要重视本土文化与知识,比如深入地分析宗教文化信仰是如何应对自然灾害与气候变化的。两个不同文化群体对气候变化和灾害的本体论和认a Dervieux Z,Belgherbi M.We Used to go Asking for the Rains:Local Interpretations of Envi

24、ronmental Changes and Implications for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in Hwange District,Zimbabwe.In:Welch-Devine,M.,Sourdril,A.,Burke,B.(eds)Changing Climate,Changing Worlds.Ethnobiology.Springer,Cham.2020.b Speranza C I,Kiteme B,Ambenje P.Indigenous knowledge related to climate variability and change

25、:insights from droughts in semi-arid areas of former Makueni District,Kenya.Climatic Change,2010,100(2):295-315.2024年第16卷第3期45Journal of Ethnic Culture原 生 态 民 族 文 化 学 刊生态民族学研究识论的变化过程和灾害应对措施,显示出传统信仰和基督教教义及信仰都影响着人们对气候变化的解释,可以利用地方性宗教信仰体系和制度来策划文化上可接受的气候变化应对措施。a哈特菲尔德(Hatfield S C)、马利诺(Marino E)、怀特(Whyte

26、KP)等人指出,与现代西方式的线性时间概念不同,美国印第安人的时间概念,通常编码在土著语言或话语和知识交流中,通过讲故事来解释事物之间的关系。当地人对于气候变化的季节性感知可以理解为植物、动物、昆虫和人类经验相互整合的复杂系统。这种将气候变化视为一个整体来解释的传统方式,与强调单一的西方气候科学形成了对比。b谢尔帕(Sherpa SF)、西尔斯塔(Shrestha M)、耶阿肯(Eakin H)等人调查了尼泊尔珠穆朗玛峰地区当地人对冰湖溃决洪水泛滥、冰冻圈以及其他灾害的风险感知方式。调查结果显示,风险经历会影响人们的感知,并最终改变人们的行为和动机。居住空间分布与个人风险感知之间存在一定联系。

27、年龄、性别、生计来源(如旅游、农业),以及过去的洪水经历都影响当地人对冰冻圈灾害的风险认知。了解复杂的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态因素如何影响当地人的风险感知,有利于制定和实施应对紧急事件的政策和举措。c柯温雅(Kwanya T)的调查显示,肯尼亚一些地区居民仍在实行传统的祈雨仪式。数百年来,仪式一直规范着当地社会的季节性生活与生产活动。不同地区的人们实践着不同的祈雨仪式,仪式也良好地维护着地方的社会秩序。当地一些人对促进传统祈雨仪式成为当地主流降雨模式的一些建议:将传统祈雨策略与常规的气象研究实践结合起来;推广传统祈雨仪式;促进传统祈雨仪式的商业化;记录和保存传统祈雨仪式和知识。d气候变化对贫困山区

28、的影响最为突出。尼基(Negi V S)、迈克赫利(Maikhuri R K)、法尔斯万(Pharswan D)等人调查了喜马拉雅山西部当地人的生计方式。他们/她们主要依靠自然资源和植物多样性。气候变化有可能导致当地社会生态系统发生长期、复杂的变化。因此,了解和掌握当地人关于气候变化的本土知识对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策略极其重要。将当地人的气候变化认知和本土知识与现代气候科学知识整合是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有效方式之一。e尼勇(Nyong A)、阿德斯纳(F Adesina)、伊拉莎(Elasha B O)论述了非洲萨赫勒(Sahel)当地人适应气候变化策略。他们通过本土生态知识制定和实施了一些减缓和适

29、应性策略,使他们能够减少气候变化的易损性。在萨赫勒,本土生态知识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减排、固碳、碳替代等几个方面。农业和土地利用的转变是非洲温室气体排放增高的两个a Jackson G,Piggott-Mckellar A.Gods,Spirits and Natural Hazards:Ontologies and Epistemologies of Natural Hazards and Climate Change in Kiribati and Papua New Guinea.In:Luetz,J.M.,Nunn,P.D.(eds)Beyond Belief.Climate Change

30、 Management.Springer,Cham.2021.b Hatfield S C,Marino E,Whyte K P.Indian time:time,seasonality,and culture in 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 of climate change.Ecological Processes,2018,7(1):25.c Sherpa S F,Shrestha M,Eakin H.Cryospheric hazards and risk perceptions in the Sagarmatha(Mt.Everest)Nati

31、onal Park and Buffer Zone,Nepal.Natural Hazards,2019.d Kwanya T.Mainstreaming Indigenous Knowledge in Climate Change Response:Traditional Rainmaking in Kenya.2013 Internati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Organisations Conference.2013.e Negi V S,Maikhuri R K,Pharswan D.Climate change impact in the Weste

32、rn Himalaya:peoples perception and adaptive strategies.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2017.2024年第16卷第3期46Journal of Ethnic Culture原 生 态 民 族 文 化 学 刊生态民族学研究主要来源,萨赫勒人的本土生态知识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方面起重要作用。a庞思-帕赤孔(Ponce-Pacheco A B)、诺维罗-卡萨诺瓦(Novelo-Casanova D A)、奥古斯丁-欧梯兹(IN Agustin-Ortz)等人评估了几个易受自然灾害影响地区当地居民的风险感知方式。当地人的

33、风险感知方式水平处于中等水平。性别和宗教信仰是影响当地人风险感知方式的主要因素,如女性比男性有较高的防范风险意识;有宗教信仰的人普遍比没有信仰的人有较高的自然灾害风险意识。此外,与当地土生土长的大多数居民相比,来自附近其他地方(包括危地马拉的小城镇)的居民拥有更好的风险感知方式和防范意识。作者认为有必要将火山灾害纳入当局救灾和减灾计划当中。作者还建议当局和居民代表共同制定综合民防计划来应对、预防和减轻灾害影响。b农民对气候变化的行为态度复杂。奥玛赫(Umeh O J)、尼瓦楚柯兀(Nwachukwu I)在尼日利亚阿比亚(Abia)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日照强度高、干旱加剧、缺水和作物损失是一系

34、列气候变化的结果;改变种植时间与方式、农业种植多元化和改善轮作是当地妇女采取的主要适应措施;女性对气候变化的行为反应主要体现在获取信息、自助方法、改变种植方式等方面;年龄、家庭规模、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是影响当地女性农民适应气候变化行为方式的主要因素。c莎赫(Shah A A)、巩(Gong Z)、罕(Khan N A)等人调查了巴基斯坦一些地区农民的生计多样化,对于减轻饥荒压力,应对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方面发挥的作用。调查显示,在制定和实施生计作物物种多样化种植策略时,应考虑村民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的社会、人口和制度等因素。作者建议投资教育,鼓励更多的农民积极参与教育培训项目,逐步实现非农生计多样化

35、。此外,以政策扶持为引导,为那些资金短缺或资源有限的家庭提供财政支持。d以上案例显示,当西方现代科学知识面对全球环境危机表现得虚弱无力时,本土知识作为一种实用性极强的经验知识被用来解释和解决危机。但是从长远考虑,本土生态知识因其情境性、时间性和文化性特性,有时在应对和防范错综复杂的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方面暴露出其局限性。气候变化是世界性议题,越来越引起各国的关注,其背后操控着一系列复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因此,有时它所带来的影响已经超越了地域和文化的范畴。至于认知和防范风险的能力,则因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及宗教文化背景不同而不同。应抛弃将本土知识神圣化、神秘化的错觉,提高民众科学知识意识

36、,加强本土知识与现代科学知识间的对话和协作。a Nyong A,F Adesina,Elasha B O.The value of indigenous knowledge in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strategies in the African Sahel.Mitigation&Adaptation Strategies for Global Change,2007,12(5):787-797.b Ponce-Pacheco A B,Novelo-Casanova D A,IN Agustin-Ortz.Risk percep

37、tion in Unin Jurez,Chiapas,Mexico.Natural Hazards,2021(1).c Umeh O J,Nwachukwu I.Behavioural Approaches of Rural Women Farmers to 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Measures of Climate Change in Abia State,Nigeria.In:Leal Filho,W.,Leal-Arcas,R.(eds)University Initiatives in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and Adap

38、tation.Springer,Cham.2019.d Shah A A,Gong Z,Khan N A.Livelihood diversification in managing catastrophic risks:evidence from flood-disaster regions of Khyber Pakhtunkhwa Province of Pakistan.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2021(1).2024年第16卷第3期47Journal of Ethnic Culture原 生 态 民 族 文 化 学 刊

39、生态民族学研究三、本土生态知识与知识产权及其保护研究随着生物技术的出现和广泛应用,本土知识获得了商业实用价值。无论在国际还是地方社会,呼吁对本土知识进行保护,确保当地人和地方社会合理分享其知识所创造的经济财富成为一种趋势。罗宾逊(Robinson D F)在泰国中部、东北区域,以及清迈等地区的植物“本土”知识和习惯法的民族志个案调查显示,当地人有关植物习惯法包含很多地方文化(如佛教和万物有灵论等)知识。以美国的知识产权法为例,将泰国习惯法与西方知识产权法进行比较,两者在细节上存在差异。因此,制定和实施有关传统知识产权问题时,往往会忽视本土知识,以及其产生的自然和社会文化环境。当地居民担忧出现未

40、经同意而滥用或者盗用本土知识和专利法、并对本土知识加以歧视等现象,无法保障自身权益的问题。a伊万斯(Evans L)、斯科特(Scott H)、穆伊尔(Muir K)等人在澳大利亚中部梯特吉卡喇(Titjikala)进行的关于保护当地人传统植物知识的参与性研究项目显示,本土植物及相关传统知识可以通过完善保存和记录本土知识的有效协议和商业开发中的合同法来实现保护的目的。基于信任和相互尊重的伙伴关系,对于科研机构与当地人之间开展协作研究项目至关重要。此外,利益相关方通过谈判达成协议,可以确保当地人与研究人员平等地分享研究成果的商业化,并享受一定的经济收益。b哈隆(Harroun L)指出,巴布亚新

41、几内亚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但国家没有资源(尤其是经济和法律资源)来获得或保护本土知识及其相关经济权益,因而本土人无法从中受益。作为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 生物多样性公约 的签署国,巴布亚新几内亚目前要解决的是制定什么样的知识产权法和怎么制定的问题。同时,该国必须认真考虑知识产权法对本国经济政策、技术转让、当地居民权益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c喀穆布(Kambuou R)指出,在过去的 20 年里,人们对生物多样性的勘探和自然资源产品的开发利用在不断扩张。比如,生物遗传资源对生物多样性的勘察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因此,它可以为发展中国家和当地居民创造经济效益。既然如此,在巴

42、布亚新几内亚,没有明确的国家政策或法律机制管理、规范生物多样性在本国的勘探和开发。作者建议各国要努力创建保障各国知识产权法有效实施的国际环境。d2013 年,新西兰出台了新的专利法。但是,毛利人并不认为这一新的专利法能够成为保护其本土知识的有效手段。莱(Lai J C)认为,为了消除当地人的担忧,新西兰政府应该将更具宪法性质的、更好地体现毛利人价值观的瓦伊唐吉(Waitangi)条约第二条款中的一些内容纳入到新专利法中。e伊拉万(Irawan C)指出本土知识因具有历史、文化和地域性特征。在界定和制定保护本土知识的a Robinson D F.Legal Geographies of Inte

43、llectual Property,Traditional Knowledge and Biodiversity:Experiencing Conventions,Laws,Customary Law,and Karma in Thailand.Geographical Research,2013,51(4):375-386.b Evans L,Scott H,Muir K.Effective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of traditional knowledge of plants and their uses:an example from Au

44、stralia.Geojournal,2009,74(5):391-401.c Harroun L.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n Papua New Guinea.In:Whimp,Kathy,and Mark Busse,eds.Protection of Intellectual,Biological&Cultural Property in Papua New Guinea.ANU Press,2013.d Kambuou R.Plant genetic resources of Papua New Guinea:some thoughts on int

45、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In:Whimp,Kathy,and Mark Busse,eds.“Front Matter.”Protection of Intellectual,Biological&Cultural Property in Papua New Guinea,ANU Press,2013.e Lai J C.Mori Traditional Knowledge and New Zealand Patent Law:The 2013 Act and the Dawn of a New Era?The Journal of World Intellectu

46、al Property,2014,17(1-2):34-46.2024年第16卷第3期48Journal of Ethnic Culture原 生 态 民 族 文 化 学 刊生态民族学研究产权法时,应不拘泥于国际上现行的知识产权法(如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后者是以个人主义、物质主义和剥削性为特征的。因此,在这种差异之下,一些外国开发商从中获利,而包括印尼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人们的权益很难得到保护。a纳伊尼(Naini M T)、阿拉瓦科利(Allahvakil N)、玛扎赫利(Mazaheri R)认为随着国家贸易往来的深入发展,需要保护本土知识的认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急迫。伊朗采取法律

47、措施保护其境内的本土知识。近几年来,该国积累的经验也在国际上得到了认可。这些经验在该国立法领域,尤其是在构建收集和储存本土知识的机制方面体现得更为显著。b布拉(Burra S)、巴布(Babu R R)探讨了印度在保护传统知识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经验教训。印度有丰富的传统知识和民间传说。这些知识通过版权、专利、以及商标化等形式得到了保护。在某些情况下,当地使用自成一格的、适合于地方的法律对其进行保护,这种法律特别适用于保护本土知识。然而,这些保护措施是分散的,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作者建议该国要努力推出一项公认的知识产权法,以便供各国参考。c伊则安亚(Ezeanya)、赤喀(Chika A)认

48、为,目前全球知识产权监管制度植根于以欧洲为中心的个人主义观念,即赋予人类对自然及其收益的最终控制权。在这种话语背景下,专利法的目的是鼓励和奖励个人的创造力。相反,非洲一些本土人世界观中,将整个社会的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在当地文化中,药用植物的所有权归集体所有,而不是个人。因此,这种世界观上的差异无法充分保护当地人的权利,反而支持一些西方公司在利益驱动下的资源开发。文章最后,作者呼吁在适当的法律框架下各国政府、民间社会团体、个人和机构更多地参与保护非洲人的本土药理学知识和产品享用权力。d以上案例表明,各国都在努力制定有利于保护本土生态知识的知识产权法。这些本土知识保护的规定零散且简单。目前,既

49、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案例。在国际上已有不少保护传统知识的法律和公约,如 生物多样性公约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 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国际条约,呼吁获取并保护本土知识与技术,以及对技术和知识开发产生利润的更广范围的分享。但是,本土知识也因其自身的特点阻碍其获得充分的知识产权国际法律保护。因此,各国要不断完善自己国内的知识产权法,以及加强这些法律与国际相关法律之间的合作与接轨。四、本土生态知识与现代科学(知识)的关系研究目前,本土社会正面临社会文化变迁和气候变化等多种复杂力量的冲击和威胁,现代科学技术在资源管理方面也显现出局限性。本土生态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与管理在物种(尤其是动物)、土地/

50、土壤、森林等管护和防范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合作越来越得到重视。阿塔伊达(Athayde S)、斯泰普(Stepp J R)、巴勒斯特(Ballester W C)关于巴西亚马逊河四个当地部落蜂蜜生态学知识研究显示,本土知识在当代环境中的动态性与包容性特征,对a Irawan C.Protection of traditional knowledge:A perspective 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in Indonesia.Journal of 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2017,20(1-2):57-67.b Naini M T,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