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导读:项目失败只有一个原因:就是项目经理不合格。不注重code人员,其实这是一个严重的错误。问题不应该依赖由测试人员来发现,而应该由开发人员来发现。软件的质量应该由程序员来保证的,而不是测试人员。不要说项目的失败是因为新需求引起的,一个没有新增需求和风险的项目是不存在的。代码阶段还有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做code review代码公开评审。注意:这儿讲的项目失败与成功,是从开发的角度来讲的,运营是否成功不在讨论之列。软件开发项目管理之我见 陈仁奇 chendiy 一、开发管理 项目为什么会失败?为什么发布日期会一拖再拖? 项目失败只有一个原因:就是项目经理不合格。除非这个项目经理在项目开始阶段就
2、已经提出来了这个项目会失败,或者是完全属于项目之外不可抗拒的原因导致失败。 看到这儿项目经理也许不服,您请继续 新增需求的原因导致失败?客户会让你新增100个需求而要你二天交货吗?必然是分析设计阶段没有充分考虑好可扩展性和新增需求导致现在不可控制而失败的! 程序员人力不足导致?人都没有到位,怎么会失败,多少人做多少人的事,多少人做多少人的计划,不会有失败。 程序员技能不够?项目经理是如何面试的?怎么在项目失败了才发现是程序员技能不够?有问题早提出来嘛。 测试人员没有做好?少来了,测试人员只是加了一道保障证明。程序很多流程都通过不了,程序还属于开发调试阶段,与测试人员有什么关系? 我在国内参加个
3、大大小小好些项目,有日本外包,华为外包的,公司自主研发的。发现有这样一个概念很多项目经理都没有搞清楚:什么叫开发阶段?我认为开发阶段最多只能包括单元测试这一部分。综合测试绝对不能属于开发阶段了,也就是说不能到了最后验货阶段还有程序流程走不通,程序随便正常操作都会失败。程序随便正常操作都出现好多bug属于开发还没有完成,绝对还没有过单元测试阶段,离综合测试和验货阶段还早着呢。说明白点,还属于代码code阶段。 不懂程序设计的项目经理,往往不注重code开发人员,其实这是一个严重的错误。软件的质量来源于什么?由谁来保证?有的项目经理说是由测试人员来保证,就算测试人员的测试用例写得很详细,把需求中的
4、每一个功能点都测试到了,那最后就没有问题了吗?当然不是,很多逻辑上的东西要程序员来保证不出问题的,而测试人员只是起一个验证的作用,问题不应该由测试人员来发现,而应该由开发人员来发现。也就是说,我们尽量不要让测试人员来发现问题。如果第一次测试有至少25%以上的用例通不过,那说明质量监控出了问题。这样的版本根本就不应该拿出来进行测试。由此分析,软件的质量是由程序员来保证的,而不是测试人员。 细细说来! 一个项目的成败与否,与项目的各个阶段皆有关系:需求都不清楚,开发起来肯定是南辕北辙;分析设计不够好,会让编写的难以维护,随着新增需求的增多,会导致整个系统混乱不可控制;编码不好,整个系统不稳定是必然
5、的,Bug也是抓不尽的;测试不做好,系统是没有保证的,少了哪个环节都不行。 项目管理,我认为重点主要放在项目计划(plan),进度监控(progress control),质量监控(quality control),风险预测(exposure rating)这四个方面。不要说项目的失败是因为新需求引起的,一个没有新增需求和风险的项目是不存在的,承认这一点之后,我们就不会有很多怨言了。 以下从上面提到的几方面进行详述: 项目计划:没有项目计划,那失败还有什么话好说?大家都知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项目计划一定要包括这几方面的内容:各阶段里程碑时间点,各个里程碑的输出结果,风险预测,意外应对。计划
6、一定要提前于交货时间计划,风险意外是否留下时间和应对处理方案?进度监控:对每个阶段把握好,每个阶段要完成的任务一定要完成,如果完不成,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我们的应对策略是什么?我们要信任别人,但是不要忘记锁门。同样的,别人说完成了,你不能就认为别人完成了,要看到结果才能证明完成了。有的项目经理说,我也进度监控啦,他说完成了就完成了,谁想到没有完成?到底是程序员不诚实还是项目没有管理好?你没有锁好门,能怨别人偷你东西吗?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不懂如何锁门根本就不知道这一阶段的输出结果是什么?当然进度监控就是一句空话了。质量监控:也应该是分阶段进行的,每一个阶段的质量监控内容有所不同。需求分析阶段的质量监
7、控就是完整而又正确的理解用户需求,需求是否清楚可懂,写用例的测试人员是否明白需求?分析设计阶段的质量监控就是设计是否完全满足需求?这个设计方案是否满足以后新功能的扩展?以及是否有考虑到新功能的意外和设备环境,运行平台的变化?编码阶段的质量监控就是变量命名是否规范?代码是否可读?是否有详细的注释?是否有重复代码?要知道重复代码是必然会造成系统不稳定,bug成群的。可变部分的代码和不可变部分的代码是否分离。要知道上面讲的每一部分如果没有做好,都会导致后期的产品出现大量问题。代码阶段还有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做code review代码公开评审,你自己发现不了的问题别人也许就看得见。单元测试阶段的质量监
8、控任务就是单元测试代码是否测试通过?代码覆盖是否完全?单元测试报告提交情况如何?单元测试用例有没有做好?综合测试阶段质量监控任务当然就是看用例是否完全?是否全部真正执行?测试报告有没有写好?回归测试当然得看以前测试的Bug是否还在,如果还在,当然是无条件打回去重新开发。测试阶段最主要的监控就是看用例是否真正执行,是否有安全性测试?破坏性测试?异常测试,压力测试?项目管理表:阶段管理内容 立项,准备需求分析分析设计代码设计单元测试综合/回归测试质量监控1计划是否完善?是不顺有确定各个里程碑时间表?2考虑了意外和风险吗?3意外和风险有应对解决方案吗?1是否完整而又正确的理解用户需求?2需求是否清楚
9、可懂3写用例的测试人员是否明白需求?1设计是否完全满足需求?2是否满足以后新功能的扩展?3是否有考虑到会新增功能,设备环境,运行平台的变化?1变量是否正确规范清晰命名2代码是否可读?3是否有详细的注释?4是否有重复代码?5代码是否有Code review1单元测试代码是否测试通过?2代码覆盖是否完全?3单元测试报告提交情况如何?4单元测试用例有没有做好?1用例是否完全?2是否全部真正执行?3测试报告有没有写好?4回归测试是否有测试上次测试没有通过的用例?进度监控计划是不顺完成?计划做好了没有?是否按计划完成?客户的需求已经完成了吗?是否按计划完成?分析设计文档是否有评审?是否按计划完成?代码是
10、否可以真的运行?是否按计划完成?单元测试结果有输出吗?是否按计划完成所有用例测试?以上的每个阶段最好完成了才进行下一阶段,否则会造成混乱出现问题的。想并行进行节约时间反而浪费了时间!二、公司产品管理 是不是一定要每个阶段完成了才能够进行到下一阶段呢?其实项目细分还可以分为“项目”和“产品”,当然,一个项目可能包含多个产品,一个产品分为多个项目。在这儿,产品好比的是一本书,项目好比是其中的一个章节(文章)!当然了,写书的人远远没有写文章的人多,上面讲的是项目的管理细节问题,下面再谈到产品的开发。其实一个公司在开发一个产品时,由于产品的复杂性,功能太多而不确定性,如果每一个阶段都能够分析清楚再开始
11、做下一步,这个产品的开发可能变得没有意义。所以在大多数公司开发产品的时候,都是先按照确定的需求来,当要增加新功能往往要等到下一个版本。想要一次就做到大而全是不现实的,因为人总是在进步的。 谈到产品,要保证产品质量,就到谈到公司的软件开发相关方面的制度。我认为一个公司的在开发方面的制度以下这个几个方面是非常重要的。 1、编码规范 编码规范是相当重要的,一个好的编码规范可以做到零注释!既然可以做到零注释,那我们再加上注释,不就是锦上添花双保险?维护人不更是轻松了很多? 无论你采用什么语言(C、C+、Java、.net、php、等),建议采用Java命名规范,千万不要采用匈牙利命名法。在如今普遍使用
12、智能IDE的情况下,如今已经公认的最优秀命名规范为前者,后者已经被无数次证明为垃圾!建议变量所有单词为全拼,毕竟东方人的英文水平天生不如以英文为母语的国家。Cfg也许都知道是“配置”的意思,但config来得更明显。当然都有特例(在极少的情况下用需要采用匈牙利命名法和单个字母的变量),值得说明的是,千万不要禁用goto语句,在意外失败的情况下goto again是相当不错的手法。 2、公用类库 一个公司一定要有自己的公用类库,而且还要有一个兼职管理员!因为我们在开发的过程中会发现,往往在开周期超过一个月的软件项目中,至少会有50%的工作是重复的!也就是以前或者以后会碰到!真正变量的东西是很少的
13、,大部分的时候都是以前碰到过类似的开发过程。把变化的和不变的代码分开,在公司层上应用就是公用类库。我以前服务过的公司,还几乎没有见到过有自己公用类库的公司。 采用公用类库的好处至少可以提高二倍的工作效率,运用得好,随着公用类库的积累,提高10倍的工作效率都是比较容易的事情。我编程的时候,有时候如果不采用公用类库,可能至少需要1个星期以上时间才能够搞定的工作,采用公用类库后,可能只需要几分钟。而且不需要测试,更稳定,更健壮! 公司平时可以把贡献的公用类库数量作为考核标准之一。 3、公用框架(公司框架Framework)一个公司的业务可能局限在一个行业,而市场上的开发framework是针对各行业
14、都适合的,那针对某个公司的行业,就一定还有优化的地方,建立适合自己公司的简化的开发框架,保守估计可以提高30%以上的开发效率。国内的No.1华为就有自己的开发框架!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同样,尽信我不如我!任何规则都不是绝对的,先学习规则,然后再活用规则!欢迎各位同学就此论点进行讨论,发表你的任何观点(赞同,反对),我的联系邮件: chendiy 3、通过活动,使学生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B比率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不能测算出各因素的影响程度。C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原材料费用与分配加工费用所用的完工率都是一致的。C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应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情况
15、。错 C产品的实际生产成本包括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C成本报表是对外报告的会计报表。C成本分析的首要程序是发现问题、分析原因。C成本会计的对象是指成本核算。C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一般应与基本方法结合使用而不单独使用。C成本计算方法中的最基本的方法是分步法。XD当车间生产多种产品时,“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的借方余额,月末均直接记入该产品的产品成本 中。D定额法是为了简化成本计算而采用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F“废品损失”账户月末没有余额。F废品损失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和入库后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和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F分步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各步骤之间要进行成本结转。()G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
16、化不大的产品,可不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错G工资费用就是成本项目。()G归集在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最后均应分配计入产品成本中。对J计算计时工资费用,应以考勤记录中的工作时间记录为依据。()J简化的分批法就是不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J简化分批法是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方法。对 J加班加点工资既可能是直接计人费用,又可能是间接计人费用。J接生产工艺过程的特点,工业企业的生产可分为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生产三种,XK可修复废品是指技术上可以修复使用的废品。错K可修复废品是指经过修理可以使用,而不管修复费用在经济上是否合算的废品。P品种法只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的企业。Q企业的制造费用一定
17、要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Q企业职工的医药费、医务部门、职工浴室等部门职工的工资,均应通过“应付工资”科目核算。 S生产车间耗用的材料,全部计入“直接材料”成本项目。 S适应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是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W完工产品费用等于月初在产品费用加本月生产费用减月末在产品费用。对Y“预提费用”可能出现借方余额,其性质属于资产,实际上是待摊费用。对 Y引起资产和负债同时减少的支出是费用性支出。XY以应付票据去偿付购买材料的费用,是成本性支出。XY原材料分工序一次投入与原材料在每道工序陆续投入,其完工率的计算方法是完全一致的。Y运用连环替代法进行分析,即使随意改变各构成因素的替换顺序,各因素的影响结果加总后仍等于指标的总差异,因此更换各因索替换顺序,不会影响分析的结果。()Z在产品品种规格繁多的情况下,应该采用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对Z直接生产费用就是直接计人费用。XZ逐步结转分步法也称为计列半成品分步法。A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制造费用”账户月末(可能有月末余额/可能有借方余额/可能有贷方余额/可能无月末余额)。A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适用于(季节性生产企业)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