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 青岛市区域经济发展及与日韩经贸合作现状分析第一节 山东半岛发展概况导言:伴随山东省尤其是山东半岛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山东半岛的研究越显重要。本节对山东半岛的发展状况包括山东半岛的区位优势、山东半岛各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山东半岛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进行分析,山东半岛未来的发展前景广阔,在今后的发展中要逐步缩小与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发展的差距,最后总结出山东半岛的经济发展的三个战略。通过对上述四个部分的总结分析出,青岛不仅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名列前茅,而且青岛在在山东半岛的经济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一、山东半岛的概况山东半岛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经济基础、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
2、、较好的经济发展成绩,成为继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之后崛起在中国北方的重要地区山东省政府提出重点建设山东半岛,把半岛打造成中国经济板块乃至东北亚地区极具影响力的经济隆起地带,成为带动全省、辐射北方及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经济核心地区;成为我国又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制造业基地;成为我国极具开放活力、各城市协调发展的新的都市连绵区。目前,山东正在实施“一体两翼”区域总体布局,半岛经济的发展将对山东省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此外,山东半岛还具备优越的区位优势条件,山东半岛具有优良的人居环境,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便利的交通运输,发达的制造业基地等,为山东半岛的腾飞提供有力条件。二、山东半岛城市
3、群区内各城市综合竞争力贡献评估(一)区内各城市综合竞争力贡献整体评估结果山东半岛城市群内八个城市城市群综合竞争力的贡献有一定的区别,利用城市群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各项指标和权重,将八个城市的各项数据经过标准化后代入指标体系计算可得到每个城市的竞争力得分,并进行排序得出各个城市对城市群竞争力的贡献,各个城市的竞争力得分及排名见表1。表1 山东半岛城市群区内各城市竞争力贡献及排名表城市经济竞争力社会竞争力环境竞争力辐射竞争力综合竞争力排名济南33.6422.845.705.7367.732青岛40.4419.795.1314.8279.621淄博27.2015.855.804.7953.655东营*2
4、6.8819.807.711.7154.534烟台30.0416.166.098.2561.193潍坊24.0312.674.954.5547.177威海29.2815.395.704.2353.256日照15.5310.423.521.318.228注:*东营市属于典型的石油城市,人口密度低,人均GDP、收入和消费水平较高,计算得到的对城市群竞争力的贡献值偏大,东营市排名应该在第七位,以下不对东营市进行分析,仅对其他七个城市进行排序。(二)结果分析 半岛城市群八地市对于城市群竞争力的贡献从大到小依次排序是青岛、济南、烟台、淄博、威海、潍坊、东营和日照。从城市群竞争力的贡献比例来看,青岛作为半
5、岛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对整个区域的带动能力有限,影响了半岛城市群竞争力的提升。为更好地分析八个地市对城市群竞争力的贡献,对经济、社会、环境、辐射个指标体系分别进行评价如下:1经济竞争力青岛排在第1位,济南、烟台、威海、淄博依次排在第25位,威海市作为新兴城市虽然经济总量不如淄博、潍坊,但凭借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较高的人均GDP,排在了第四位,威海经济的发展成为山东半岛城市群经济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动力。2社会竞争力济南市作为山东半岛的政治、文化中心排在了社会竞争力的第一位,表明了济南在社会竞争力方面的优势。而青岛市非农业人口比重落后于济南市5个百分点,城市化水平与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不符;每万人在校大中
6、专学生数青岛市还不到济南市的一半(济南517.72人/万人、青岛233.72人/万人);科学、教育事业费支出青岛市接近济南市的两倍,两个城市应该互相学习对方的优势,加强合作,带动整个半岛城市群社会竞争力的提升。3环境竞争力 烟台、威海排在了前两位,作为沿海城市烟台和威海两城市的环境优美,人口密度较低,环境污染治理工作较好。作为老工业城市的淄博排在第三位得益于环保工作引起了城市领导者的重视,加强了污染治理力度,实现了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100%。淄博市还是半岛城市群中市辖区人均绿化面积最高的城市,老工业城市逐渐摘掉污染城市的帽子将对半岛城市群环境竞争力的提升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4辐射竞争力青岛、烟
7、台、济南排在辐射竞争力的前三位,其中青岛更是以32.7%的份额体现出了作为区域门户城市的优势,而作为核心城市之一的济南辐射竞争力贡献太低,各项指标与青岛市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在吸引外资、利用外资方面。济南市应该充分发挥山东省中西部及省际区域交通枢纽的优势,衔接好半岛城市群与内陆腹地,强化其服务功能,增强其辐射竞争力。三、山东半岛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区域中心城市经济总量的比较 (一)上海上海作为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起着引领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龙头”作用,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绝对数稳居首位。1.经济总量2010年上海市经济保持较快速度增长。具体经济指标如表4所示:表4 2010年上海市经
8、济总量生产总值(GDP)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总值(亿元)16872.42 114.15 7139.96 9618.31增长率(%)9.9 -6.6 16.8 52.宏观经济运行2010年上海市地方财政收入和支出呈现较快增长,“十一五”时期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率很高。如表5所示:表5 2010年上海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地方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支出“十一五”时期地方财政收入总额(亿元)2873.583302.8911499.2年增长率(%)13.110.514.93.对外贸易2010年上海市外贸进出口增长迅速,上海市对外贸易成为拉动上海市经济增长做出突出贡献。如表6显示: 表6 2010
9、年上海市对外贸易情况上海关区进出口关区进口关区出口上海市区进出口上海市区进口上海市区出口总额(亿)6846.45(美元)2613.05(美元)4233.4(美元)3688.68(美元)1880.851807.84增长率(%)32.837.330.232.838.527.44.吸引外资2010年上海市吸引外资力度进一步加大。具体数据如表7:表7 2010年上海市吸引外资情况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吸收外资合同金额实际到位金额第三产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金额总额(项)3906153.07111.2188.31增长率(%)26.415.15.516(二)广州广州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领先于珠三角其他城市
10、。2010年各项指标显示的基本情况是:1.经济总量全市经济保持较快发展。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1.837.261.0。如表8所示:表8 2010年广州经济总量生产总值(GDP)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总值(亿元)10604.48189.053950.646464.79增长率(%)13.03.213.013.22.宏观经济运行财政收入较快增长。相关数据如表9所示:表9 2010年广州市宏观经济运行情况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国税部门组织收入地税部门组织收入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总额(亿元)33482057887827.65增长率(%)26.128.017.624.2 3.对外贸易全
11、年商品进出口较快增长。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出口增长率均很高。如表10所示: 表10 2010年广州对外贸易情况商品进出口商品出口商品进口总额(美元)1037.76亿483.8亿553.96亿增长率(%)35.329.341.04.吸引外资实际利用外资实现增长。2010年,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企业)980个,增长16.1%;全年批准投资总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外商投资项目163个。广州市吸收来自58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项目980个。其他数据如表11所示:表11 2010年广州吸引外资情况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合同外商直接投资金额合同外资金额总额(美元)3
12、9.79亿49.74亿41.27亿增长率(%)5.431.49.8(三)山东半岛山东半岛8市的“龙头”青岛,2010年的基本情况是:1.经济总量2010年,青岛市经济稳步迅速增长,具体数据如表12显示:表12 2010年青岛市经济总量生产总值(GDP)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总值(亿)566619276.992758. 622630.58增长率(%)12.91.412.614.42.宏观经济运行2010年,青岛市宏观经济发展迅速,相关数据如表13所示:表13 2010年青岛市宏观经济运行全年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国税系统组织税收收入总额(亿)199
13、0.54452.61532.39995.17增长率(%)36.020.122.825.63.对外贸易2010年,对外贸易在较高平台上保持较快增势。具体数据如表14所示:表14 2010年青岛市对外贸易情况口岸对外贸易进出口出口额进口额总额(美元)1191.27亿598.83亿592.44亿增长率(%)31.627.5364.吸引外资2010年青岛市外商直接投资与引进内资都取得较好成绩。 如表15所示:表15 2010年青岛市对外贸易情况全年实际利用外资营业额引进内资总额28.43亿(美元)10.79亿(美元)628亿(元)增长率(%)52.88355经过综合,我们很容易得出结论:2010年,上
14、海在国内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方面,分别是青岛的2.98倍、1.44倍、5.75倍和3.91倍;广州在国内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实际利用外资方面,分别是青岛的1.87倍、1.68倍和1.40倍。由此可见,区域中心城市经济总量差距明显。(二)山东半岛与长三角、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1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同之处(1)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和对外开放传统三个地区都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带,易于进入国际市场经济体系,相对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很多省市,对内对外交通都很便利,具有发达的水系、陆上交通和对外沟通能力。此外,三者都具有良好的对外开放条件与传统。(2)都是改革开放政策的最早受惠
15、地区珠江三角洲的对外开放与改革比长江三角洲、山东半岛地区早。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最早的经济特区中的深圳、珠海等都位于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山东半岛地区的一些城市,是后来才被逐步列入开放型地区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浦东新区建设推动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改革开放进程,青岛、烟台等国家级开发区的建设才带动了山东半岛经济的起飞。(3)经济快速增长与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形成20世纪80年代以来,山东半岛、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经济增长迅速,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推进与经济的稳步增长,市场经济体系日益成熟和完善起来,对外开放的领域也越来越宽,形成了具有较高开放度的市场经
16、济体系。无论是生产要素市场还是商品市场,相对于中国其他地区而言,三地的市场开放度、市场配置资源的领域与效率、市场规模都处于领先水平。2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1)转型初期工业基础不同改革开放以前,珠江三角洲地区不是国家基本建设投资的重点地区,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也不高,经济基础较为薄弱。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上海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比重相对较高。山东虽有一定的工业基础,但总量差距大。(2)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差异在转型过程中,三地选择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长江三角洲地区选择了走内部资本积累型区域经济发展的苏南、温州模式。珠江三角洲利用外部资本与技术推进区域经济发展,选择了外部资本筹措推动型区域经
17、济发展模式。山东半岛在经济发展中主要承袭传统发展的方式。(3)区域经济的发展阶段和辐射作用不同从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上看,三者不可同日而语。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已经从区域发展观念的兴起阶段、竞争发展阶段、企业间的联合阶段,到了产业集群、企业兼并联合、地区竞争合作的阶段了。而山东半岛只是处于区域发展观念的兴起阶段,远未达到实质性的区域协调发展,要走的路还很长。对于辐射作用而言,长江三角洲影射到苏浙沪两省一市,现在关于泛长江三角洲的说法已经被广泛接受,包括长江沿岸各省市。珠江三角洲虽然同山东半岛一样同属一省范围,珠三角的影响和辐射作用不仅局限于广东省,而且借助港澳地区,在南方9省市具有较大影响。而山
18、东半岛的辐射作用现在尚未发挥,作为龙头的青岛只是对周边城市有带动作用,对区内其他中心城市影响很小,对内陆广阔腹地的影响更小,远远不能和上海、广州相比。(4)非国有经济发展比重问题随着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逐渐形成以及国有企业改革逐渐引向深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非国有经济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区域经济运行中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目前,山东国有经济比重仍然达到60%以上,在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方面正在学习两个三角洲的成功经验,尚未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四、山东半岛的经济发展战略(一)以日韩为主要方向的经济国际化战略经济国际化是一种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投资贸易自由化为基础
19、,以国际运行规则为约束,在全球范围内有效配置生产要素,实现与世界经济融合和对接的过程,是在经济全球化驱使下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山东半岛具有极佳的区位条件和社会经济基础,理应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从而实现跨越式发展。具体方案如下:1. 从外向带动战略向国际化战略的升级经济增长能力的提高比经济增长本身更为重要。外向带动战略以GDP的增长为核心,而国际化战略以培育国际竞争力为核心。在外贸中强调发展双向贸易,重视进口对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性以追求动态的比较优势利益为出发点参与国际分工。2. 培育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国际城市”国际城市是指在全球生产、交易和消费体系中占据
20、重要地位,对本国经济、世界某一区域经济具有控制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山东半岛城市群向都市连绵区发展,需要国际城市的带动以提升整个区域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地位。随着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步伐不断加快,青岛发展成为国际城市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大,但必须建立在对形势的准确把握和未来艰苦工作的基础上。在综合经济、城市建设、国际流通、国际交往四个方面,现在的青岛离真正的国际城市距离非常大,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3. 构筑半岛城市群面向日韩的“跨国城市走廊”构筑“跨国城市走廊”,实质上是寻求资源配置的最佳地域范围,并在这个地域内寻求自然资源、资金、劳动力、技术以及产业的互补,加强产业间或者价值链上的分工,从而构
21、建一个更大的市场,取得规模效益,实现跨国城市走廊内各城市的“多赢”。环黄海经济圈所包含的日本、韩国城市群体,也就是适合山东半岛城市群对外空间联系和发展的“跨国城市走廊”。(二)以强化区域优势为目的的龙头带动战略“龙头”是指对区域发展具有全局影响力,能够主导区域经济发展主导方向、具有引领效应的核心城市或地区。实施以强化区域优势为目的的龙头带动战略将是加快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促进形成都市连绵区的重要举措。这一战略的基本内涵是以青岛作为半岛城市群的龙头,山东半岛城市群作为山东全省的龙头,山东作为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龙头。这三个层次的龙头关系是环环相扣的递进关系。确立青岛的龙头地位是开始、是关键,在此基础
22、上,才有可能逐步推进到山东半岛和整个山东省,使这一格局变为现实。具体措施如下:1. 以青岛作为山东半岛城市群的龙头首先,应当认识到,龙头城市的地位必须是在市场经济的体制环境下,经过市场选择确定的。青岛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其城市功能决定了更加适合担当半岛地区的龙头城市,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外向型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经济体系演化的必然。山东半岛经济再上台阶,城市群向都市连绵区的发展演化,都需要青岛作为经济龙头和对外开放的龙头才能得以实现。目前,青岛作为枢纽港的规模已经不小,但城市的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还不够大,集聚要素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国际性程度远远不能适应带动半岛地区乃至山东全省的要求。因此,
23、应以提高青岛的国际化程度为突破口,集聚人口规模,强化中心城市功能,提升青岛在环黄海地区的地位,引导半岛城市群的发展。(2)以山东半岛都市连绵区作为山东发展的龙头山东现阶段的区域经济格局像是全国区域差异的一个缩影,东西部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发展差距。半岛城市群向都市连绵区的演化过程,也就是人口、资金、技术等各类生产要素向半岛地区集聚的过程。相应的,基础设施特别是道路网的建设也应当以加强与半岛地区的联系为目标,通过建立半岛城市群与中西部各地市之间便捷的联系通道,缩短西部地区与资金、技术、信息等经济发展动力源之间的空间距离,形成对中西部内陆经济的有力拉动。(3)山东半岛要力争成为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龙头黄河
24、在山东入海,按照一般流域经济的规律性,山东半岛应该像长江流域的长三角和珠江流域的珠三角一样,成为黄河流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山东有必要调整发展思路,从以中心区位的济南为中心过渡到以门户区位的青岛为中心,充分发挥青岛的对外门户作用。只有这样山东半岛才有可能发展成为与长三角、京津地区比肩的都市连绵区,成为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龙头。(4)拓展青岛的腹地城市发展的实践表明,城市和城市地区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腹地的竞争,以香港为龙头的珠三角、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以北京为龙头的京津冀地区都有广阔的腹地。门户城市青岛的腹地范围主要局限在省内,这已经成为影响山东经济再上台阶、提高区域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龙头战略的实施。当
25、务之急是拓展青岛的腹地,疏通、延伸与腹地之间的联系通道,扩大腹地范围、使青岛港发展成为国际大港。(三)以提高整体竞争力为核心的经济协同战略区域是一个完整的、复杂的经济系统,其内部诸要素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区域经济系统的整体运动。区域经济协同战略的本质是通过产业协同和空间协同来整合区域发展的资源要素,发挥“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应,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增强其在更大范围内对资源的利用能力和对市场的占有能力。但是,山东省目前的产业和空间两方面明显协同不足,这直接影响了区域整体竞争力的提高。因此,以提高整体竞争力为核心的经济协同战略势在必行。具体举措如下:1. 半岛地区形成综合性与专业性有机结合的城市职能
26、分工体系在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和空间组织的基础上,半岛城市群地区应当构造以青岛、济南和烟台三个综合性区域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职能分工和产业协作体系,形成各具特色而又相互补充的经济整体,发挥核心城市在城市职能和产业分工体系中的带动作用,推动城市产业的整体升级和经济协同发展。青岛、济南、烟台三个中心城市要在发展现代制造业的同时大力促进服务业发展,成为三个最重要的又各有特色的综合性城市1 刘冰. 山东半岛经济社会发展概论M. 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2)以地区产业联盟构造八大优势产业营造和引导山东半岛优势产业和龙头产品的形成,促进城市间的产业联系,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快速推动城市群地区成为带动山东发展的核心产业地带,进一步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以地区产业联盟构造以下八大优势产业:家电制造业、电子信息业、石油产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农副产品加工业、海洋产业、旅游业。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