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再回东朗忆芳茂 前个星期五,我到东朗镇中心小学校,业务培训学习,走在这片土地上,望着这里的山山水水,我情不自禁地想起12年前张芳茂老师在东朗公社各个大队小学教书的情形。尤其是他在友夺村小学,教书走访学生家长联系村组干的往事,每念及此,眼前便不断浮现出张芳茂老师诚挚坦荡,平易近人的音容笑貌,胸中那积蓄多年的怀念之情,如潮水般的起伏涌动,久久不能平复。张芳茂在父母艰辛培育下,于1963年7月初中毕业。他带着所学的知识和满腔的热情,奉献给了自己可爱的家乡。在大小队中他起了带头的模范作用,得到了大众的一致好评。1974年9月东朗公社党讲大队紧缺老师,而他是本公社的毕业生之一,领导去他家商谈,希望他担
2、任代课教师。那时正值吃大锅饭,父母不同意他去教书,他说:“育人是一种崇高的事业,为什么大家这样苦,就是没文化。”于是他毅然答应了邀请,开始了艰辛的从教生涯。党讲大队是东朗公社最偏僻的山寨,那时他目睹了3排2间一层装盖简陋的校舍,担任独人一校,教一二年级复试工作。任务重,群众思想落后是工作难做的地方;他毫不怨言,即说:“这样的思想这样的环境就靠我们去改造。”他经一番的动员工作,群众纷纷献料投劳,把学校整理翻新,他还在校内张贴文教标语,白天坚持上课,晚上备课批改作业,就这样几年如一日,在党讲大队干了三年。由于积极肯干,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取得了邻近大队群众的青睐;1997年9月邀请他到加民公社摆啊大
3、队小学,该校也是3排2间一层,也那么简陋;他又以哪种创造条件为教育着想的精神,得到了群众的支持,随后崭新的校舍出现在人们眼前。这儿也是独人一校,教一二年级复试班,该校入学率低,辍学现象严重;他就利用晚上的时间,挨家挨户与家长宣讲读书的好处,并向家长说:“庄稼误一季,孩子误一生”的道理。由于他深入农户,与群众的感情浓厚,学生入学率猛增了。虽然条件艰苦,家庭极端困窘,他对工作始终负责,教育教学成绩出色,深受群众的好评,就这样在摆啊大队一干就13年。因工作的需要,1990年9月他调到了党都大队小学,这回他离家最远了。双亲劝他:“当代课老师工资低,又没有前途,莫干了,在家做农禾照顾老小。”可他没说什么
4、,带着行李离开了年近70的双亲,离开了妻子和孩子;来到35里远的山村,他每周翻山越岭到校上课,不断地挤出时间钻研教材,提高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他也惦念家中的事务,看着他日趋消瘦的身躯,亲人劝他不去教书了,可是他即说:“我要让孩子多学点知识。”领导考虑到他的年纪与家庭问题,1991年9月把他调到了东朗公社附近的玉高小学,虽然走教,为了按时上课,他每天早起,不管晴雨天,他总是一如既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玉高小学一呆就4年。为了搞好教学,提高教学质量,1995年9月组织上把他调进了东朗乡友夺小学,这距他家4公里,虽然他走教,不管雨雪天,从不见他迟到过,他中等身材,常穿着整齐干净朴素的传统服装走上
5、讲台,给人的印象就是纯粹的山村代课教师。他严管严教学生,大刀阔斧地整顿学生纪律,特别是1996年5月1日晚,他连夜追踪巡逻,抓获3名学生赌头,在大会公开亮相,示教学生;使校风校貌大有好转。他平时还注重学生卫生和体育锻炼;为学校办很多好事,与同事向上级追求资金买得一所民房作为学校,争得资金指标请一名代课教师,提高教学质量,他以党的事业为重,不顾家庭的拮据,月薪那么低,在友夺一干就5年。由于组织又有了新的安排,2000年9月把他调进了苗谷小学,他虽然有儿女,都当家分业了,这次张老师离家又远些,留下了年近80的双亲和妻子在家务农。每当人们路过他村时,经常看见他老人,妻子,在田间地角忙碌的身影,人们从
6、内心想到,老人年纪大了,该享受清福的时候了,应早早休息。而张老师不顾这些,他心里是以育人为重,全身投入教育工作。张老师从教工作以来,一直辗转在外村寨教书育人,大多数独人一校教复试班,任务非常艰苦,就这样寒来暑去,度过了30年的教书生涯。他虽然没有辉煌的教学成绩,没有卓越的贡献,但他积极肯干,任劳任怨;是千千万万的一位普通的小学教师,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当谈到代转公时,张老师用悄瘦而苍白的手,拂拭着黑白参杂的头发,眼睛湿润了。他盼望能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盼望代转公的机遇,使他能够安心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我在张芳茂老师身边工作4年,我亲身感受着芳茂老师密
7、切联系学生家长和村组干,关心学生疾苦的优良作风和大公无私,光明磊落的高尚品德,亲眼目睹他为党的教育事业和学生的利益,夜以继日地投入教育工作中忘我情景。当年他的谆谆教诲我铭记在心,他的言传身教使我不敢有懈怠,他的行事风格对我后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2005年的下半年,芳茂同志因身体原因不在担任教学工作了,7月5日我与同事李金忠到他家看望,和他亲切交谈,与我俩轻轻握手,他考虑到自己的病情恶果而潸然泪下,便哽咽地说:“要是好来我们还做伴,要是不好就这回了”9月16日他猝然去世,噩耗传来,我黯然神伤,久久不能平静。芳茂去世后,我望着他的遗像,他远望的目光,坚毅的神情总给我力量,给我激励,使我更加勤奋工作,为教育服务。再回东朗,抚今追昔,追忆芳茂,写下了这篇文章,以寄托我对他深深的怀念。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