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云南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232023)序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进步的革命力量。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奉献率在发达国家已达成60%80%,在高技术产业发展中甚至高达90%以上。科技进步和创新日益成为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途径,依靠科学技术实现资源可连续运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日益成为各国共同面对的战略选择,科学技术作为核心竞争力日益成为国家间竞争的焦点。我国已进入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为顺应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中央已明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的,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2、到2023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科技进步和创新将支撑和引领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在这样的新形势下,云南省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将面临重大的机遇和挑战。2023年云南要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的,面临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艰巨任务,必须依靠科技的不断创新,充足发挥科学技术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认真解决好我省经济社会的连续协调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等若干重大问题。本纲要既与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相衔接,又充足体现云南的特色和实际,是对全省未来科技发展进行前瞻性、战略性和全局性的部署与规划,对于进一步贯彻贯彻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实行科教兴滇战略,依靠科
3、技进步与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指导思想与战略选择(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新时期科技发展指导方针,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动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区域竞争力的中心环节。立足省情,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全面实行科教兴滇战略,走创新强省之路。以人为本,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完善创新环境,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连续协调发展,为云南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的奉献力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提高我省综合竞争力的客观
4、规定。必须把自主创新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中,贯穿到创新的各个环节,从增强我省创新能力出发,立足云南实际,把大力加强集成创新和在引进先进技术基础上的消化吸取再创新作为重点,有选择地开展原始性创新。以人为本是我省贯彻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重视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发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创新、创业环境,增强全社会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积极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是实现我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主线动力。要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充足发挥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主导作用,优化科技资源配置,营造有助于科技创新和人才成长的机制和制度环境;扩大和深化国内外科技合作和交流,充足运用国内外两种资源,积极
5、吸取和借鉴国外先进科技成果,为提高我省自主创新能力服务。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是实现我省科技和经济社会连续发展的关键。通过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公司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充足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创新系统,显著提高全省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连续协调发展是科技发展的主线任务。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对科学技术发展超前部署,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方向,发明新的市场需求,开拓新的就业空间,引导经济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二)战略选择云南科技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在优势领域有选择地开展原始创新,多层次创新,重点突破,走
6、引进消化吸取再创新与集成创新为主的道路,不断提高自主创新与区域创新能力。在优势领域有选择地开展原始创新是提高我省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要在生物技术及生物医药、矿冶新材料、光机电、磷化工等优势学科领域,加强原始创新,集中目的,力争取得重点突破,成为全省创新的重要源泉,为云南省的重点、特色产业发展奠定基础。多层次创新,重点突破是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整合创新资源的重要因素。要结合我省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实际,科技发展应当着力解决制约我省不同领域、不同区域、不同层面发展的多层次科技创新问题,支撑全省经济社会连续、协调、健康发展。走引进消化吸取再创新与集成创新为主的道路是我
7、省科技发展水平的客观反映。结合我省烟草、生物产业、电力、矿产、旅游等重点、支柱产业发展的需要,重点加强引进消化吸取再创新、集成创新,形成具有我省特色的自主知识产权。二、发展目的与总体部署(一)发展目的我省科学和技术发展目的是:到2023年,全省科技发展总体水平进入西部先进行列,生物技术、有色矿冶、磷化工等优势领域在国内领先。科技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显著增强,科学和技术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到2023年,科技发展总体水平达成全国中档水平、西部前列,建成具有云南特色的自主创新体系,进入创新型省份行列。实现科技与经济社会的同步协调发展,科学和技术成为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
8、展的主导力量,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全省科学和技术发展目的分两阶段实行:1第一阶段(20232023年)到2023年,全社会科技投入占全省GDP的比重达成2.0%,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全省GDP的比重达成1.5%,全省财政科技拨款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稳定在2.0%以上,其中公司R&D经费支出占全社会R&D经费支出的比重达成50%。全省专业技术人员总量比2023年提高20%,形成30个以上省级科技创新团队,引进培养省级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和技术创新人才600人;公众科学素养达标率提高到1.5%。全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数达成35个以上,建成国家级公司技术中心15个、省级
9、公司技术中心120个,州(市)普遍建立地方公司技术中心,实现大型科研仪器协作共用、科技文献资源和科学数据共享;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年均增长10%以上。大中型骨干公司创新能力达成全国先进水平,形成在省内外有影响的100户知名公司和100个名牌产品;形成在国内外有影响的60户80户自主创新型公司,大大提高我省工业公司的综合竞争能力;高新技术产业增长值年均增长20%以上,高新技术工业增长值占全省工业增长值的比重达18%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全省出口总额的比重达30%左右,哺育100户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高新技术公司,形成一批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高新技术产品。社会
10、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较大发展,实行以城带乡工程,加快城乡化建设步伐;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进一步实行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显著提高农业科技转化能力;优势农业产业生产技术和产品处在国内先进水平,形成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公司,特色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2第二阶段(20232023年)到2023年,我省全社会科技投入占全省GDP比重达成2.5%以上,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全省GDP的比重达成2.0%以上,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比例达成2.5%以上,科技进步奉献率达成60%。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重点产业的技术水平和装备与国际先进水平保持同步,优势领域的关键技术达成国际先进水平,在重要领域具有自主创新能力
11、,实现工业现代化目的;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大幅度提高,实现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服务业的科技支持能力显著增强,现代服务业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形成明显支撑。(二)总体部署根据战略选择和发展目的,我省科技发展的总体部署是:立足云南省情和发展需求,建立和完善符合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定的自主创新体系。优化资源配置和创新环境,突出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优势学科,形成结构合理、重点突出的科技发展总体布局。围绕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的,以自主创新为主线,大力加强能力建设。本纲要提出至2023年云南科技发展的4大重点发展方向、15个优先领域,遴选出急需发展、具有云南特色和较好基础、有也许取得突
12、破的38个重大技术群、12个重大基础建设项目、5个重点基础研究内容,实行9大科技专项,构建3大创新体系,提出4个方面的重大政策和措施,为引领和支撑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云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的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保障。三、重点发展方向与优先领域按照统筹安排、整体推动、突出重点、合理布局的原则,筛选出重点发展方向和优先领域并进行规划和布局,推动科技和经济社会连续健康发展。重点发展方向是根据突出政府科技发展目的和职能,结合云南发展实际和需求而拟定的,他包含云南产业关键技术和重大共性技术、社会发展、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基础科学等4个方面。优先领域是指在上述4个方面中要优先发展的重点,涉及重大技术群、
13、重大科技基础建设项目和重点基础研究内容。(一)产业关键技术和重大共性技术研究开发产业关键技术和重大共性技术,突破产业重大技术难题,对促进产业技术水平长足进步、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发展思绪:结合云南农业、工业与建筑业、能源与交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突出对云南支柱和重点产业的科技支撑,重点研究对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产生深刻影响、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促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具有巨大或潜在经济社会效益的产业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增强核心竞争力;以引进消化吸取再创新和集成创新为主,实现产业技术升级和跨越式发展。优先领域:1农业突出区域特色,以促进农业优质、高产、高
14、效和食品安全、生态安全为目的,以新品种哺育、高效种养技术、重大动植物疫病及有害生物监测、防控技术、节水农业技术、农产品深加工及质量检查检测技术、农业节本增效技术等为重点,加强技术的组装配套和集成创新,力争实现农业关键技术的突破,提高我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快云南农业现代化进程。重大技术群:(1)重要作物良种选育、生产技术及推广研究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分子标记辅助等育种技术;水稻、玉米等重要农作物优质、高产、多抗、特用、专用新品种选育及引进繁育;特色小杂粮良种选育与生产;名、特、优、新、稀农产品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种子产业化关键技术;烟、茶、胶、麻、甘蔗、水果、蔬菜、花卉等良种快
15、繁及种苗工厂化生产等。推广应用优质专用粮及配套技术,农作物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野生稻、野生花卉、马铃薯等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运用,旱作节水农业及测土施肥技术,新型农机技术。(2)禽畜良种工程研究重要禽畜优良新品种引进、选育、高效繁育关键技术,云南地方特色家禽品种改良关键技术,优质、高效、低耗奶牛新品种引进、改良、高效繁育关键技术,云南奶水牛、奶山羊品种改良关键技术,云南地方优质外销肉牛品种改良关键技术以及云南地方特色肉羊品种改良关键技术。(3)重要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粮油麻产品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及设备,重要林产品加工关键技术及设备,园艺产品贮藏保鲜加工关键技术,糖茶、胶、麻、蚕丝、蔬菜、水果传
16、统加工技术的提高改造;肉、奶制品加工新产品、新技术。(4)优质高效食品安全生产综合配套技术及标准制定研究重要作物优质、高产、低耗、安全的标准化综合配套栽培技术集成与应用;农作物早熟及高产、超高产种植技术;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高效低毒农药、生物农药研制及应用,高效、安全、精确施药技术应用;测土诊断施肥及平衡施肥技术,新型肥料的研制和应用;作物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无公害、绿色及有机食品安全生产技术,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重要农产品及加工产品标准制定。(5)林业产业化技术研究森林生态系统连续经营技术;林浆纸一体化经营技术;林木种苗快速繁殖技术;林木良种和新品种定向哺育技术;种质资源保存、
17、发掘和生物多样性保育技术;森林重大灾害防治技术;森林定向哺育与可连续经营技术;林业生物质材料与资源高效运用技术;林业生物质能源的低成本规模化开发运用技术;现代林业装备技术。2工业通过加强烟草、矿产资源开发与深加工、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的科技进步,加快支柱产业和重点产业技术创新步伐,研究开发节能降耗生产技术,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增强公司自主创新能力。重大技术群:(6)卷烟工业技术适应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卷烟技术标准;低焦油低危害卷烟产品研发及生产;卷烟品牌的控制和维护技术;生物技术在卷烟加工业中的应用;卷烟提质降耗;卷烟产品的安全性评价体系研究;卷烟工业的精细化加工技术;卷烟
18、加工技术的组合式研究;卷烟加工及其配套辅料清洁生产技术;卷烟生产自动化系统;提高片烟质量的技术研究;卷烟制造技术系统性研究;卷烟差异化品牌开发。(7)大型磷复肥工业系统集成优化研究硫酸、磷酸、磷肥装置分系统及综合节能技术;控制和减少硫酸、磷酸、磷肥生产中废气二氧化硫、氟、氨的排放过程工艺优化技术;适应各类磷矿的生产工艺技术优化,新型磷复肥生产技术;对引进大型磷肥生产装置和技术的消化吸取再创新和国产化研究;磷肥装置用特殊耐腐蚀、耐磨损材料的国产化研制。(8)大型中低品位胶磷矿浮选工业生产技术高效、低耗、无毒浮选药剂的开发与应用;浮选工艺和流程的优化及大型成套工业化浮选装置的研究与开发。(9)煤的
19、气化、液化及深加工技术研究精细水煤浆生产技术;适合云南煤种的大型煤气化技术;煤层气开发及运用技术;煤炭工业综合信息化技术;煤深加工甲醇、二甲醚替代液体燃料应用技术。(10)矿产资源勘探安全、高效、低耗、清洁生产技术研究先进勘探、采矿工艺和高效技术装备;深部及难采矿床强化开采技术和设备;矿井节能降耗及矿山安全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绿色”采矿及清洁生产技术;新型高效、高选择性、低毒(或无毒)浮选药剂;真空冶金新技术;含稀散、贵金属的多金属难解决共生矿综合回收技术;生物冶金新技术及选冶联合新工艺;矿物加工过程中清洁生产新技术;冶炼过程高效率、清洁生产新技术与短流程技术。(11)有色金属材料精深加工
20、研究有色金属材料的高均质合成和精炼技术;先进粉末冶金技术;特种成型加工技术;低成本有色金属基先进复合材料制备加工技术;有色金属化合物及其制备技术;有色金属纳米及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技术;有色金属单晶材料及其制备技术;稀散贵金属高纯材料及深加工生产技术;光纤用高纯四氯化锗产品及锗的系列产品开发技术;贵金属化合物合成技术、稀土基贵金属汽车催化剂制造技术。(12)装备制造技术烟草打叶复烤、加工、制丝设备制造及相关技术;信息化集成应用技术;自动化物流系统、大型铁路养护机械设计制造技术、数控机床技术、农产品加工设备、轿车用柴油机设计制造、新型电力装备、光电子设备设计制造、金融电子设备、中药现代化制药技术及装
21、备等。(13)节能减排技术冶金、化工和交通运送业等高耗能领域的节能技术与装备,机电产品节能技术,水能梯级开发综合运用技术,煤炭高效开采和运用技术,建筑节能技术,化工、建材及大型生产线余热(尾气)综合运用技术;建立资源替代、资源恢复、资源耗用减量化、资源化等技术体系;清洁发展机制(CDM)技术支撑体系。3能源与交通加强我省水能、煤炭等基础能源开发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科技进步,重点开展能源清洁生产运用技术、替代石油新能源开发与应用,超高压电网和电力远程输送技术、复杂地形条件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等重大项目的研究和成果推广应用。重大技术群:(14)高海拔、大容量、远距离输电及电网建设技术电网故障超导
22、限流器的开发研究;特高压直流输电及系统运营控制技术;高海拔紧凑型输电线路研究;灵活交流输电技术;电网可靠性评价技术及电网调压控制技术;互联电网内的调频、调峰、电能质量控制及水电跨流域补偿研究。(15)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和运营调度关键技术研究高坝设计和快速施工技术;高边坡失稳模式及支护措施研究;施工新工艺和施工系统优化设计及质量保证系统研究;大坝工作状态、安全检测、缺陷解决技术;拱坝抗震风险分析和抗震措施深化研究;大泄量、高水头、窄河谷泄洪消能、防冲、雾化措施研究;流域梯级水电站调度优化研究;大泄量、高水头、高参数水轮发电机稳定运营技术及实时在线监控技术;水电生态环境保护技术。(16)新能源开
23、发运用以晶硅材料为基础的高效太阳能电池研制;太阳能发电及并网技术;太阳能空调制冷技术;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技术;热泵和太阳能互补技术;生物质能发电技术;生物柴油的开发运用及高产油植物的栽培技术;生物质固化成型、热解气化、液化技术;生物质发酵产氢技术;大中型沼气工程技术;燃料甲醇、乙醇生产使用技术。(17)交通技术特殊自然环境下的工程建设技术;山区、高原公路建设、管养技术;安全高速的交通运送技术;事故防止、应急反映等安保技术;高等级公路、口岸智能化数字交通管理技术;城市交通管理系统;交通运送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技术。4高新技术大力开发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先进制造等高新技术;重点发展信息技术及产
24、品、生物医药、金属和非金属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应用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改造提高传统产业,提高生产技术水平,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重大技术群:(18)应用软件开发及集成技术微电子信息技术应用产品开发平台的研究;大型关键应用软件开发与集成技术;应用软件开发项目的产品化转换研究;公司信息管理系统、ERP和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开发;网络Web应用系统软件的研究开发;智能化系统集成技术。(19)嵌入式计算机及芯片研制研究嵌入式应用系统及设备,操作系统核心支撑软件,软件固化及芯片设计开发,家用电器嵌入微解决器技术,嵌入式网络音视频技术,自动化与测控仪器仪表、医疗仪器设备。(20)高速宽带信息网络技术信息网络的体
25、系结构、集成机制、自组织机制、智能信息业务生成机制的研究;宽带IP技术及IP网络组网、IP传送网技术;分组语音业务的研究;Internet在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中的应用技术;多媒体信息压缩技术;光纤数字传输技术;网络金融综合业务研究;网上安全认证技术。(21)中药现代化和民族药开发挖掘、抢救和整理民族民间(傣族、彝族、藏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偏方、验方,寻找先导化合物、医药中间体,研究建立指纹图谱;发展结合西医诊断技术的中医理论;开发云药新品种;重点品种生产工艺技术提高和质量标准提高;新剂型开发及产业化;新临床适应症的研究开发;中药现代化相关技术和标准研制。(22)重大疾病及传染病药物研制重大疾病
26、及传染病新药研究开发,天然药物在防治艾滋病、心脑血管疾病、肝炎、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及传染病中的筛选、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23)重要中药材及天然药物品种选育、引种驯化、繁育,规范化、标准化种植技术三七、天麻、灯盏花、石斛、滇重楼等道地中药材引种驯化、种苗繁育和GAP种植技术研究及推广;稀缺、濒危药材栽培技术研究等。5现代服务业采用高新技术提高我省旅游、金融、保险、物流配送、公司征询、通讯和媒体、商业和零售等产业的科技含量。重点开展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信息安全、监管与规范系统,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重大技术群:(24)信息安全和信息标准系统研究开展全省信息安全体系建设、网络系统
27、监控、安全网络互联与互换系统等相关的网络安全设备;信息技术相关标准及规范的研究制定,运用ISO、CMM等国际质量控制标准和措施建立信息规范系统。(25)旅游信息系统平台建设及相关信息技术应用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和数据库等技术,进一步建设和完善云南省旅游信息网;采用国家电子旅游行业标准,实现政府旅游管理电子化;积极支持旅游公司运用网络技术发展旅游电子商务,建设统一标准的全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旅游电子商务网;应用B/S等技术,建设云南省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二)社会发展开展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学和技术研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发展思绪:围绕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促进
28、社会和谐发展,体现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研究采用高新技术,解决人口与健康、资源与生态环境、防灾减灾、公共安全、城乡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重大科技问题,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社会全面发展。优先领域:6人口与健康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全省的医疗服务与卫生保健水平,加强优生优育、艾滋病防治、毒瘾戒断、人口与禽畜突发性及重大传染性疾病等方面的研究,构建云南省人口健康与公共卫生保障体系。重大技术群:(26)重大地方病多发病防治技术开展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重大疾病的初期预测、初期发现、初期诊断及综合防治研究;艾滋病中西医结合的防治研究和推广;肝病防治技术和康复治疗研究;云南
29、重点地方性、多发性疾病的快速诊断和控制技术研究;恶性肿瘤基因诊断技术的研究开发;矿山矽肺病防治的关键技术研究;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及常见疑难病研究;民族医药防治重大疾病及常见疑难病研究与开发。(27)突发性、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治技术开展对禽流感等突发性、重大传染性疾病的防治研究;采用新方法、新技术对畜禽疫病的致病因素和过程进行研究;饲料源性免疫技术、中草药防治技术、生物芯片诊断技术在畜禽疫病诊断、防止和治疗方面的应用研究;建立人畜共患传染病的预警与监测体系,开展畜禽重大疫病的诊断、治疗和防止对策性应用研究。(28)毒瘾戒断技术开展毒瘾戒断中西医药结合的治疗研究和推广、对戒毒者心理辅导的干预技术、海
30、洛因依赖者脱毒的临床研究、中药戒毒制剂、针灸戒毒的实验研究等。(29)优生优育技术研究生育监测、生殖健康等关键技术,开发系列生殖医药、器械和保健产品;防止和初期诊断关键技术;建立云南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动态模型、数据库及信息系统;建立以人口安全为关键因素的可连续发展监测和预警体系;人类遗传基因研究。7环境治理、生态建设与资源综合运用围绕高原湖泊和水系流域的污染综合治理与生态建设,重点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生态功能保护、退化生态系统修复等方面的研究,研究发展循环经济的各种技术,开展资源综合运用和替代资源的技术研究。重大技术群:(30)退化生态系统修复与重建技术研究人工林复合生态系统建设
31、技术、脆弱生态类型区植被恢复技术、水土保持与石漠化综合治理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干热河谷区植被重建技术、退化天然林恢复与重建技术、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技术、河流生态系统管理等。(31)高原湖泊水体污染防治及修复技术研究高原湖泊深度除磷脱氮技术、面源治理新技术、高原湖泊水体富营养化防治技术、高原湖泊流域及高原湖泊周边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整治技术;湖泊径流区的水污染控制实用技术;高原湖泊湿地恢复示范等。(32)城市环境保护与建设重要研究典型城市大气重要污染物的形成条件和控制方法,构建大气重要污染物调控的技术方法体系;研究大气环境二次污染控制关键技术途径;经济实用的中水回用工艺和设备。(33)资源高效
32、运用与替代运用研究有价元素二次资源回收运用技术;磷化工副产氟硅酸综合运用技术;磷石膏综合运用技术及其产品的推广运用技术;黄磷炉尾气及炉渣综合运用生产技术;二氧化碳运用及解决技术。(34)废弃物运用研究低硫、富氢、富一氧化碳煤气运用技术;废钢、废塑料、废轮胎和垃圾等大宗废弃物运用技术;矿山尾矿、冶金废渣、粉煤灰等工业废弃物运用技术。8公共安全与防灾减灾重点开展公共安全危机管理体系及基础设施建设、重大灾害预警预报技术、灾害应急体系建设、社会治安信息化系统及快速反映体系建设、城市报警监控系统建设等方面的技术研究。重大技术群:(35)灾害监测、预报及评估技术开展地震、灾害性天气、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灾等
33、重要自然灾害的发生规律、预测预报技术及动态监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农作物和森林病虫害动态模拟技术和数值预报方法;自然灾害损失调查与评估的研究,制定自然灾害评估方法和标准。(36)灾害防治工程与救援技术重要研究防灾工程综合技术、减灾工程优化设计;减灾工程实验与示范;智能土建结构、新型建筑减灾技术;重大城市危机管理技术;险堤、险库的加固工程和山区的防塌、防滑工程技术;高等级公路边坡稳定与景观重建技术等。9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城乡化以科技支撑和引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化,改善人居环境、交通、通讯、能源、文体、医疗卫生和生活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大力推广先进合用技术,提高农民种、养、加
34、工生产技术水平。重大技术群:(37)新农村建设先进合用技术推广农业生产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先进技术研究与推广;优质高效商品粮生产综合配套技术及示范区建设;花卉、药材、蔬菜等特色经济作物(林木)先进栽培技术开发及推广应用;商品猪禽、肉牛(羊)、奶牛(羊)生产先进技术研究与推广;农村生物质能源、太阳能应用新技术研究及推广;新农村卫生、环境保护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应用;农业新型合用技术和科普教育培训;农村信息化技术及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村(乡镇)试点示范。(38)城乡化建设开展城乡化科学规划和管理;研究城乡供排水系统健康循环理论与技术;城乡土地资源合理运用和地下空间开发应用技术研
35、究;小城乡新型建筑结构研究及其建设合用新技术研究;绿色建材开发;建筑智能化配套技术;城市绿化、美化及形象规划设计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三)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科技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是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资源,是推动自主创新、提高全省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发展思绪:围绕提高我省自主创新能力、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定,以促进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和实现科技资源共建共享为目的,重点建设产业科技创新、公共科技服务、自然科技资源保存与运用、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等四大平台。优先领域:10产业自主创新平台重点建设科技创新园区,形成产业群体、研究开发、孵化创新、风险投
36、资创新创业环境,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哺育新兴产业,提高传统产业技术水平;建设以公司为主体、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自主创新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公司技术研发机构;大力支持有实力的公司自建和组建商业性科学实验中心及技术开发中心,增强公司自主创新能力。重大基础建设项目:(1)云南科技创新园建设围绕我省生物、医药、矿冶与新材料、机械电子、烟草、新能源等特色重点产业发展的需要,吸引国内外大公司、科研机构入住园区,形成人才、技术、信息、资金四位一体的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园区,建设高新技术教育培训基地、技术孵化及技术转移基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哺育一批技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高新技术公司,做大做强一批骨干公司
37、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拳头产品,形成具有我省优势和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2)重点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围绕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以生物产业、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烟草、医药、矿冶、化工、能源、环保等产业为重点,依托具有较强研究开发和技术辐射能力的科研机构、大学或大公司,产学研联合,组建、认定、提高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优势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加强和提高生物技术、材料科学和技术、生物多样性研究、动物疫病防治、冶金、有色金属、稀贵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等我省优势学科和重点领域实验室建设,整合优势资源,建成一批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省级重点实验室。11公共科技服务平台
38、以云南省科技信息大楼、云南省科学技术馆新馆、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科技文献资源、科学基础数据共享,实验动物,计量、技术标准和检测等方面的建设为重点,加强全省科技信息网络环境建设,提高公共科技服务的能力和水平。重大基础建设项目:(4)云南省科技信息大楼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高标准、高起点综合性的科技信息大楼,大楼由科技图书馆和阅览、现代化计算机房和电子阅览、科技信息数据开发与加工、覆盖全省沟通国内外的网络信息平台、科技成果展览展示、技术转移平台、多媒体远程可视会议系统、科技教育与培训、国内外科技合作与交流等设施组成。(5)云南省科学技术馆新馆建设云南省科学技术馆新馆建设采用多媒体虚拟技术、机器人技术
39、、高科技声光电及数码影视技术等手段,建设智能化网络环境,以现代结构造型、现代材料和独特的设计构思表达科学和技术的超前、深邃和新奇,建成云南特色的现代化省级科技馆。(6)大型科研仪器装备与实验基地、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网建设组建跨领域、高水平的基础性研究实验基地,提高重点领域的实验装备水平,营造开放、共享的研究实验环境。重点整合现有科技研发、服务基地和各类大型仪器设备设施,建设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网;以网络应用为前提,在共建共享原则下,逐步构建网络化的科学仪器设备设施信息服务开放合作平台,增强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运用效率和应用开放度,促进我省区域创新整体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7)科技文献共
40、享系统建设扩充、集成科技文献资源,加强专利、工艺、标准、科技报告等文献资源的建设。开辟运用国际国内科技文献资源的渠道,加强数字图书馆标准的研究和应用,逐步建设各类数字化的科技文献资源库。促进相关部门、地方科技文献网络系统的对接和共享。鼓励各类文献服务机构采用多种现代化手段和服务方式,构建种类齐全、结构合理的科技文献资源保障和服务体系。(8)科学数据共享系统建设对相关部门和行业长期连续积累的数据资源进行整理、汇交和建库;抢救濒临丢失的重要科学数据,实行重要历史资料数字化;提高与国际国内科学数据组织的信息互换能力,推动面向各类创新主体的共享服务网建设,形成科学数据分级分类共享服务体系。12自然科技
41、资源保存与运用平台加强动物、植物种质资源,微生物菌种、人类遗传资源,标准物质、实验材料,岩矿化石标本和生物标本等资源的搜集、保藏和安全保护,整合和完善种质资源库、实验材料和标准物质资源库、岩矿化石标本和生物标本资源库;提高资源加工、运用的数字化水平和管理水平,形成体现区域特色、质量稳定、库藏不断增长、保存和运用水平连续提高的自然科技资源保障体系。重大基础建设项目:(9)自然种质资源、科技资源库及标准体系建设重点建设作物种质资源、中药材种质资源、花卉种质资源、畜禽种质资源、少数民族人类基因、实验动物、地质矿产等自然科技资源库以及古生物和古生命化石标本、岩矿石标本和宝玉石标本的保藏与研究基地,支撑
42、自然科技资源系统评价和高效运用;构建自然科技资源标准体系,初步实现自然科技资源标准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共享。13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服务平台构建中小型科技公司孵化服务系统,技术转移信息服务系统和技术转移中心;在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征询评估、技术交易、创业孵化、创业投资、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重点建设一批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中介服务机构。重大基础建设项目:(10)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信息服务系统建设采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构建科技成果信息数据库、技术需求信息数据库、技术投融资信息数据库、技术交易和成果转化政策环境信息数据库、远程可视会议洽谈系统,开发网络信息服务软件,建立连续发展的运营机制,形成有机
43、联系的服务整体,为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提供信息服务。(11)中小型科技公司孵化器建设支持我省高新技术开发区、农业科技示范园、软件园、大学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等园区二次创业,加强生物医药孵化器公共标准实验室、软件出口加工中心专业孵化器等高新技术产业专业孵化器建设,形成集信息提供、投融资、成果孵化、中试推广等服务功能为一体的高效的中小型科技公司孵化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12)科技中介服务支撑体系建设面向全省中小公司,集成创新服务资源,在生产力促进、科技征询评估、创业投资、技术监督、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重点哺育一批骨干机构,形成组织网络化、产业规模化、服务社会化的中介服务网络,成为联系各创新主体
44、、促进其互动的桥梁和纽带。(四)基础科学为加强我省原始创新,促进社会发展,推动我省基础学科建设,培养科学技术研发人才,开展连续创新,需要加强基础科学的研究。发展思绪:坚持稳定支持和超前部署,重视科学的长远价值,围绕全省战略目的,建立和发展具有我省特色和优势的学科领域,开展生命科学、工程与材料科学等对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重点基础研究,争取在这些领域取得突破,形成一批达成国内先进水平,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培养一批优势学科带头人和研究团队,为发展云南优势、特色产业奠定基础。优先领域:14生命科学针对影响云南经济连续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开
45、展农业生物技术、生物医药、重大疾病防治、生物资源保护与合理运用、高原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基础科学研究。重点基础研究内容:(1)基础农学与基础生物学重要开展农业动植物资源多样性、遗传改良、抗逆性机理和病虫害及畜禽疫病控制机理的研究;动植物优良种质选育理论及方法研究;云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保护及有利基因发掘研究;云南特异动植物种质资源的生物学创新运用研究;耕地土壤环境的变化机理及连续发展运用研究;转基因生物安全性评价技术体系研究;云南生物资源及珍稀濒危动植物对环境胁迫的响应研究;云南微生物资源的开发运用研究。(2)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及重大传染性疾病发生发展的环境与肌体互相作用规
46、律研究;重大疾病基础与临床的结合研究;少数民族遗传多态性研究,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的基础研究;机体免疫监管和疫苗的研制;新生儿出生缺陷防治的基础研究;云南地方病、流行病、传染病、寄生虫及重大疾病的致病机理及发生规律、防止途径研究;中医与中药学研究;民族医学与民族药学的研究。(3)药物学、药理学和毒理学重要开展云药及天然药物的有效成分、活性筛选、结构整合、改造和修饰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药物的药效学、药代动力学及安全性评价研究;先导化合物和药物的筛选、评价;药物新剂型的应用基础研究;中药标准化和云药产业发展相关基础研究;创新药物临床前的基础研究等。15工程与材料科学结合云南省及其周边地区的矿产资源特点
47、,开展制造业、矿产资源开发、新材料、能源运用、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基础科学及其应用研究。重点基础研究内容:(4)材料科学重要开展结构材料的高性能化、多功能化基础研究;新型高效催化材料的制备、性能及应用基础研究;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的应用基础研究;材料制备/零件制造过程中的虚拟仿真、优化和加工新技术基础研究;材料的纳米效应与纳米器件的应用基础研究;材料制备加工过程中的组织结构演变、预测与应用基础研究。(5)工程与技术科学重要开展生物质能转换的化学生物学基础理论研究;大型电力系统经济运营和灾变防治的理论、方法和控制研究;岩土工程灾害与环境损伤防治基础理论研究;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报与防灾减灾的新理论、新方法研究;现代地质勘查及成矿理论,矿床成因模式理论、地质异常矿体定位预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