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章 以家庭为对象的社区护理1结合实例,用健康家庭作为标准对周围不同类型家庭做出评价。答:健康家庭的标准为:健康的居住环境及生活方式:每位家庭成员都能认识到安全、运动、营养等的重要性,共同创造健康的生活环境,培养积极的生活方式。良好的交流氛围:家庭成员使用各种沟通方式分享彼此的感受,相互关心,化解矛盾和冲突。积极面对矛盾,及时解决问题:家庭成员对家庭富有责任感,不回避矛盾,对不能解决的问题努力寻求外援。可促进家庭成员的发展:家庭成员有足够的自由空间和情感支持,能够随着家庭的改变而调整角色和职务分配。与社区的联系紧密:家庭能充分利用社会网络和社区资源满足家庭成员的需要。家庭实例一:三口之家,年
2、轻夫妇和8岁男孩,孩子喜食肉食,呆在家里不愿运动,偏胖。父母遇节假日也喜欢在家休息,很少带孩子出外活动。此家庭缺乏健康的生活方式。家庭实例二:五口之家,12岁女孩,70多岁的爷爷奶奶,30多岁的爸爸妈妈。妈妈与奶奶经常为一些家庭琐事争吵,吵得四邻不安,爸爸加在中间很是为难,曾经因此要与妈妈离婚。孩子在家无心学习,并表现出较强的逆反心理。此家庭成员不能很好沟通,缺乏温暖的家庭氛围。家庭实例三:一对刚结婚不到1年的小夫妻,平时恩爱有加,最近因丈夫在农村的母亲脑卒中瘫痪,丈夫频繁回家探望母亲,小家的大小事务都无暇顾及,导致妻子的抱怨与日俱增,家庭矛盾逐渐升级,甚至拳脚相向。此家庭成员不能随着变化而改
3、变个人角色和任务,家庭的发展受到阻碍。2运用家庭护理程序对自己所在的家庭做出完整的护理计划。答:(1)按照Friedman家庭评估模式的内容详细介绍自己家庭的情况(家庭环境、家庭一般情况、家庭发展阶段及任务、家庭结构、家庭功能、家庭资源及应对)。(2)通过对评估资料的综合分析,按照优先顺序列出家庭现存的、潜在的护理诊断。(3)根据家庭护理诊断、家庭需求和家庭资源这对每个诊断制定长期目的和短期目标,并确定家庭成员可以接受的护理方法。3在中国,家庭病床开展的现状和前景如何?答:开展现状:(1)家庭病床开展形式及服务范畴:目前国内家庭病床主要有3种形式。一是由二、三级医院设立家庭病床科,依托大医院高
4、水平的诊疗技术和先进的设备开展服务:二是由一级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二、三级医院合作开展,并建立会诊和双向转诊制度,利益共享;三是由民营医院或私立诊所机构开展此项服务。国内家庭病床服务范畴目前还是以医疗为主。(2)家庭病床收治对象:虽然家庭病床病人年龄跨度较大,但大多数集中在60岁90岁,大于60岁的老年人占家庭病床病人总数的65%以上。且往往多病共存,这就必然决定了家庭病床的病种以慢性病为主。(3)对家庭病床的满意度:根据国内各地对撤床的病人及家属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除了对医疗费用报销感到不方便外,其他满意度均达到95%以上。(4)家庭病床治疗效果:家庭病床组的病人显效好转率达到8
5、9%以上。(5)开展家庭病床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对家庭病床病人进行社会功能评价的问卷调查,表明其对家庭病床社会效益的反映较为肯定,从经济效益看,家庭病床病人的总费用、诊疗费、检查费、床位费、日均费用均低于住院病人。不足之处:(1)家庭病床工作人员对家庭病床服务的宣传力度不够:家庭病床的工作人员的宣传力度不够,导致社区居民对家庭病床的利用意识不足,相当一部分居民不了解家庭病床的好处及办理办法,甚至不知道家庭病床的存在。(2)家庭病床医务人员素质不高,,缺乏全科医生:我国全科医学教育也还在摸索之中,尚缺乏全科医疗的现有人才。目前家庭医生往往各司其职,在条件尚未具备的情况下,强调的是以团队服务的形式来
6、体现全科医疗。(3)缺乏有效的政策性支持:首先,卫生行政领导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概念认识不深,导致家庭病床服务发展到新的阶段后,出现认识不深和措施不力的状况。其次,家庭病床收费的项目较少,标准较低,没有统一的收费标准,缺乏有效的经济补偿制度,难以保证家庭病床的良性运转。(4)尚未建立对家庭医务人员的合理的补偿机制:家庭病床服务人员的职务晋升、报酬收入等受到限制,工作的积极性受到一定的影响。前景:根据我国最近一项有关医疗模式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市居民有15.7%的人对私人医生或家庭医生有需求,可见家庭病床具有很大的潜力和需求。借鉴国外的经验,家庭病床将不断解决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日益突出的老年医疗问题,并将成为临终关怀的主要方式。因此,有必要从以下三方面加强家庭病床的建设:(1)制定合适的规章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医院必须要规范家庭病床的管理,对家庭病床进行资质评估 ,建立家庭病床医护人员的责任制度。(2)对家庭病床进行宣传: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家庭病床的宣传教育工作 ,让社会各界都能对家庭病床的功能有深刻的了解。(3)加强人才的培养:根据家庭病床的特点 , 加强人才方面的培养 ,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病床医疗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