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8例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护理 R473.72B1672-5085(2013)1-0327-01【摘要】目的探讨精心有效地护理措施在小儿病毒性脑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月2011年月我院收治的56例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资料,随即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两组患者均积极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积极治疗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高热、惊厥、昏迷、用药以及康复指导等方面进行综合有效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28例,治愈21例,好转5例.放弃例,死亡例,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28例,治愈16例,好转4例,放弃5例,死亡例,总有效率71.43,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P0.05)。结论对于小儿病毒性脑炎除了积极治疗,精心有效地综合护理可降低死亡率和减少后遗症,对促进机体早日康复有重要意义。【关键词】病毒性脑炎小儿治疗有效护理病毒性脑炎是由各种病毒引起的小儿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以精神和意识障碍为突出表现,轻者可自行缓解,重者可遗留癫痫、肢体瘫痪、智力发育迟缓等后遗症1,甚至死亡。小儿病毒性脑炎早期积极正确治疗的同时,给予有效地护理能降低死亡率和减少后遗症的发生。2009年月2011年月我院对收治的28例小儿病毒性脑炎在积极治疗的同时,给予精心有效地护理措施,其效果较满意,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9年月2011年月我院收治的56
3、例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患者中,女性34例,男22例,年龄6个月12岁。住院745d,平均15.3d。所有患者均符合病毒性脑炎诊断标准2,均为急性发病,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恶心呕吐及意识障碍等。脑电图检查发现异常46例,排除结核性脑膜炎和细菌性脑膜炎。随即将患者分成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积极给予抗病毒、抗感染、降颅压、营养脑神经细胞等方法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积极治疗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高热、惊厥、昏迷、用药以及康复指导等方面进行综合有效护理措施。2结果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P0.05),结果见下表。3护理措施3.1心理护理病毒性脑炎发病危急性,病情凶险,重症患儿可存在瘫痪、失语、吞咽困难等症状,使患儿失去了正常的生活能力。3.2监测生命体征体温、血压、心率、呼吸可反映生命中枢的功能及颅内压的变化,给予心电监护,要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瞳孔大小、对光反射情况,呼吸节律、频率等,严格记录24h出入量,实行一级护理或特护。3.3高热的护理小儿病毒性脑炎病初即出现高热,且常呈持续高热。高热可使大脑皮质过度兴奋或高度抑制,各种营养素代谢增加,氧耗量也大大增加。高热易导致惊厥、抽搐、造成脑缺血、缺氧以至脑水肿3,因此控制高热是治疗本病的关键4。3.4昏迷的护理患
5、儿取平卧位,一侧背部稍垫高,头偏向一侧,以便让分泌物排出;上半身可抬高2030,利于静脉回流,降低脑静脉窦压力,利于降低颅内压;每2小时翻身1次,轻拍背促痰排出,减少坠积性肺炎;密切观察瞳孔及呼吸,防止因移动体位致脑疝形成和呼吸骤停。3.5惊厥的护理发生惊厥时,病室要保持安静,应立即将患儿平卧,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及裤带,及时吸出咽喉部的痰,保持呼吸道通畅。3.6用药护理甘露醇为脱水剂,要求剂量准确快速输注,时间在30min内输完,否则会影响用药效果。3.7一般护理皮肤的护理:每2h翻身一次,可有效地缓解受压部位皮肤的压力,并按摩局部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每天温水擦浴。饮食护理:一般患儿高热
6、期应给予高热量等易消化的食物;对昏迷、吞咽困难的患儿,予以鼻饲补充营养和能量,恢复期意识清醒的患儿应逐渐锻炼咀嚼和吞咽动作,从少量流质、半流质开始逐渐适应。3.7康复指导制定个体化综合康复措施及各阶段的康复方案,保持瘫痪肢体于功能位置,活动时要循序渐进,加强保护措施,防止碰伤。总之对于小儿病毒性脑炎除积极治疗外,精心护理是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基础,是治疗成功的重要措施。并及时降温,快速止惊,促进清醒,是减轻患儿痛苦和促进患儿康复的重要护理措施。参考文献1王明明.儿科护理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267.2徐海平,洪丽娟,刘清宁.系统护理干预对小儿病毒性脑炎治疗效果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6):31-32.4肖小玲,胡秋秋,唐唯佳.循症护理与I临床路径结合运用于临床的讨论J.南方护理学报.2005,12(6);17.5徐霞.20例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护理J.T企医刊,2007,20(1):45.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