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都城市简介成都(Chngd)位于中国四川省中部,是四川省省会,中国副省级城市之一,四川省政治、经济、文教中心,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单列市,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都是中国西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成都古为蜀国地,秦并巴、蜀为蜀郡并建城,汉因织锦业发达专设锦官管理,故有“锦官城”之称,五代蜀时遍种芙蓉,故别称“芙蓉城”,简称“蓉”,192023设市。1993年,成都被国务院拟定为西南地区的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及通信枢纽,综合实力西部第一。2023年,成都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已获国务院正式批准,成为继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海滨新区之后又一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一、历史沿革 市名来
2、历成都历史悠久。据史书记载,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的古蜀国开明王朝九世时将都城从广都樊乡(今双流县)迁往成都,构筑城池。关于成都一名的来历,据太平环宇记记载,是借用西周建都的历史通过,“以周太王从梁山止岐山,一年成邑,三年成都,因之名曰成都”。五代十国时,后蜀皇帝孟昶偏爱芙蓉花,命百姓在城墙上种植芙蓉树,花开时节,成都“四十里为锦绣”,故成都又被称为芙蓉城,简称“蓉城”。成都是中国城址未变、延续至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建于前32023),仅次于江苏的苏州(建于前52023)。历史沿革成都是我国西南开发最早的地区,是全国第一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从有确牢记载算起。成都已有2300数年的历史
3、。早在公元前四世纪,蜀国开明王朝迁蜀都城至成都,取周王迁岐“一年成邑,二年成都”,因名成都,相沿至今。秦汉时期,成都经济文化发达。公元前32023,秦国吞并巴蜀。公元前32023,秦人按咸阳建制修筑城垣。公元前12023,汉武帝在全国设13州剌史部,在成都置益州剌史部,分管巴、蜀、广汉、犍为四部。秦末、汉初成都取代中原而称“天府”。西汉末年,公孙述称帝,定成都为“成家”。东汉末年,刘焉做“益州牧”,移治于成都,用成都作为州、郡、县治地。西汉时期,成都的织锦业已十分发达,设有“锦官”,故有“锦官城”即“锦城”之称;其他手工业如巢丝、织绸、煮盐、冶铁、兵器、金银器、漆器等手工业也很发达。秦汉成都的
4、商业发达,秦时成都即已成为全国大都市,西汉时成都人口达成7.6万户,近40万人,成为全国六大都市(长安、洛阳、邯郸、临洮、宛、成都)之一。“少城”为成都商业最发达的城区,那里商品堆积如山,商店、货摊栉比。此外,汉代成都的文学艺术也达成很高的水平,司马相如、扬雄、王褒是为时全国最有名的文学家,成都出土的汉代画象砖和画象石,绘画精美,内容广泛。隋唐时期,成都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佛教盛行。成都成为全国四大名城(长安、扬州、成都、敦煌)之第三位,农业、丝绸业、手工业、商业发达,造纸、印刷术发展不久,经济地位有所谓“扬一益二”(扬州第一,成都第二)。“蜀绣”为全国三大名绣之一,“蜀锦”被视为上贡珍品,产
5、量全国第一。成都是中国雕板印刷术的发源地之一,唐代后期,大部分印刷品出自成都。成都除了有全国重要的菜市、蚕市外,尚有“草市”,即分布在邻近地区的乡镇集市。唐代成都文学家云集,大诗人李白、杜甫、王勃、卢照邻、高适、岑参、薛涛、李商隐、雍陶、康术等短期旅居成都。唐代成都开发了开摩河池、百花潭等旅游胜地,贞观年间在城北修建了建元寺,唐朝大中年间改名为昭觉寺,称“川西第一丛林”。宋元时期,成都鼎兴,经济文化更加发达。丝绸业规模扩大,品种增多,蜀锦把戏由唐时的10多种发展到宋元时期的40多种,能织出天马、流水飞鱼、百花孔雀、如意牡丹等新把戏,每年成都上交丝绸商品,占全国各地上交总数的70%以上。成都造纸
6、水平很高,唐朝廷曾规定,国家图书馆的书必须用成都造的麻纸来誊录。唐宋之时,成都城东西南北都设有专门的蚕市、药市、花市灯会。由于商业发达,成都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北宋仁宗时,在益州(即成都)设官办交子业务,由官府公开印刷,发行“交子”。宋元以后,成都为四川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明在四川设立布政使司,设所在成都。公元1654年,清顺治将四川布政使司改为四川省,四川省名在历史上正式出现。辛亥革命后的192023,北京政府通令废除成都府设治所,改称西川道,领成都、华阳等31县,192023,成都、华阳两县合并为市,成立市政筹备处,处以下设总处、文牍、法治、会计、调查
7、、庶务六科。192023,市政筹备处改名为市政公所。1928年,设市政公所为市政府,国民政府置成都市为省辖市和四川省省会。1949年12月27日,成都解放,始为川西行署所在地。1952年,撤消行署,恢复四川省建制,成都市一直为四川省省会。1989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都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享有省一级经济管理权限,成为全国14个计划单列城市之一。 载入史册世界第一:始建于公元前250年左右,历时2023数年一直效益不衰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公元前61年在临邛开采深井天然气,用于制盐、煮饭和照明;成都的蜀锦,又称“锦绣缎”,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的锦缎丝织品,东汉(公元25-220
8、23)年间的足踏织锦机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织机;到汉代(公元前202-公元22023),成都成为了世界漆器工艺的中心和茶文化的诞生地;到唐代,成都在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雕版印刷术,成都的卞家陀罗尼经咒、西川过姓金刚金残页、成都樊赏家历残页为世界现存最早的一批印刷品、北宋(公元960-1126年)年间这里的商人联合发行了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官府在这里设立了世界最早的管理储蓄银行“交子务”。中国第一:公元前250年左右李冰造石人作测量都江堰水则,这是中国最早水尺;公元前141年蜀郡太守文翁在这里建立了中国最早的地方官办学堂“文翁石室”;西汉(公元前202-公元8年)时的司马相如、枚乘、贾谊、杨雄
9、、王褒奠定了汉赋的基础;后蜀主孟昶(公元943-965年)亲笔书写了中国第一幅春联“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公元355年之前,常璩编纂了中国现存最早的地方志书华阳国志;后蜀人赵崇祚编辑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词集花间集;公元1082年前后北宋名医唐慎微撰写了中国现存最早的药典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公元10世纪,成都画家黄筌开创了中国工笔花鸟画派先河,雅好丹青的后蜀主孟昶特创“翰林图画院”,成为中国最早的皇家画院;需要着重指出的是,早在汉代,成都的俳优百戏就很突出,在成都出土的汉代说唱俑,造型活泼,在中国同类文物中无出其右者。这是成都献给世界的珍贵礼物,也是成都文化的精华所在。二、地理环境 方位成都
10、位于成都平原中部。介于东经102度54分至104度53分,北纬30度05分至31度26分之间。东北与德阳市、东南与资阳市毗邻,西南与雅安市相接,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接壤,南与眉山市相连。东西最大横距192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66公里,辖区总面积12390平方公里,市区面积598平方公里。现辖成华区、武侯区、青羊区、锦江区、金牛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双流县、郫县、温江区、大邑县、金堂县、蒲江县、新津县等9区6县,代管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邛崃市4市。地理成都位于四川盆地西部的岷江中游地段,境内海拔387-5364米,东界龙泉山脉,西靠邛崃山。西部为纵贯南北的龙门山脉。平原面积占
11、36.4%,丘陵面积占30.4%,山区面积占33.2%。平原地区西北高、东南低,平均坡降0.3%。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6.7。年平均日照时数1071小时,年平均降雨量945.6毫米。成都市区位于成都平原东部,平均海拔约500米。成都平原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平原。位于岷江干流上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其灌溉渠网呈扇形展开在广阔的成都平原上,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气候成都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春早、夏热、秋凉、冬暖的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16摄氏度,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成都气候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多云雾,日照时间短。民间谚语中的“
12、蜀犬吠日”正是这一气候特性的形象描述。成都气候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空气潮湿,因此,夏天虽然气温不高(最高温度一般不超过35摄氏度),却显得闷热;冬天气温平均在5摄氏度以上,但由于阴天多,空气潮,却显得很阴冷。成都的雨水集中在7、8两个月,冬春两季干旱少雨,很少冰雪。三、行政区划 成都市共辖9个区、4个市、6个县。青羊区面积68平方千米,人口47万。邮政编码610031。区人民政府驻江汉路222号。辖太升路、草市街、西御河、汪家拐、黄瓦街、新华西路、草堂、府南、东坡、金沙、黄田坝、苏坡、文家14街道。锦江区面积62平方千米,人口39万。邮政编码610011。区人民政府驻书院南街。辖盐市口、春熙路、
13、督院街、合江亭、龙舟路、莲新街、双桂路、沙河、书院街、水井坊、牛市口、东光街、狮子山、柳江、三圣、成龙路16街道。金牛区面积108平方千米,人口64万。邮政编码610036。区人民政府驻沙湾路65号。辖九里堤、驷马桥、黄忠、人民北路、工业学院、茶店子、抚琴、西安路、五块石、金泉、荷花池、营门口、凤凰山、沙河源、天回15街道。武侯区面积78平方千米,人口62万。邮政编码610041。区人民政府驻武侯祠大街。辖浆洗街、望江路、玉林、跳伞塔、火车南站、双楠、晋阳、红牌楼、机投桥、金花桥、簇锦、簇桥、华兴、芳草街、肖家河、石羊场、桂溪17街道。成华区面积111平方千米,人口58万。邮政编码610051
14、人民政府驻一环路东二段。辖二仙桥、猛追湾、跳蹬河、新鸿路、万年场、双桥子、桃蹊路、双水碾、建设路、青龙、保和、圣灯、龙潭、府青路14街道。龙泉驿区面积555平方千米,人口51万。邮政编码610100。区人民政府驻龙泉街道。辖龙泉、大面、十陵、同安4街道,洛带、西河、柏合、黄土、茶店、洪安、山泉7镇和万兴乡。青白江区面积392平方千米,人口40万。邮政编码610300。区人民政府驻大弯街道。辖大弯、红阳2街道,姚渡、龙王、弥牟、大同、城厢、清泉、祥福7镇,福洪、人和2乡。新都区面积481平方千米,人口60万。邮政编码610500。区人民政府驻新都镇。辖大丰、三河、石板滩、新民、泰兴、斑竹园、清流
15、、马家、龙桥、木兰、军屯11街道,新都、石板滩、新繁、新民、泰兴、斑竹园、清流、马家、龙桥、木兰、军屯11镇。(同名镇和街道合署办公)。温江区面积277平方千米,人口31万。邮政编码611130。区人民政府驻柳城街道。辖柳城、天府、涌泉、公平4街道,永宁、永盛、寿安、和盛、万春、金马6镇。崇州市面积1090平方千米,人口65万。邮政编码611230。市人民政府驻崇阳镇。辖崇阳、怀远、元通、三江、三郎、廖家、街子、文井江、观胜、羊马、道明、王场、隆兴、江源、白头、大划、梓潼、崇平、桤泉19镇,鸡冠山、济协、集贤、锦江、公议、燎原6乡。邛崃市面积1377平方千米,人口64万。邮政编码611530。
16、市人民政府驻临邛镇。辖临邛、固驿、平乐、羊安、火井、夹关、水口、桑园、牟礼、冉义、回龙、高埂、前进、高何、临济、卧龙、天台山、宝林18镇,道佐、油榨、茶园、南宝、大同、孔明6乡。都江堰市面积1208平方千米,人口60万。邮政编码611830。市人民政府驻灌口镇。辖灌口、幸福、蒲阳、聚源、崇义、天马、石羊、柳街、玉堂、中兴、青城山、龙池、胥家、安龙、大观、紫坪铺、翠月湖17镇,向峨、虹口2乡。彭州市面积1420平方千米,人口78万。邮政编码611930。市人民政府驻天彭镇金彭东路8号。辖天彭、葛仙山、隆丰、敖平、九尺、蒙阳、新兴、通济、丽春、磁峰、桂花、军乐、三界、升平、红岩、致和、白鹿、龙门山
17、、丹景山、小鱼洞20镇。金堂县面积1156平方千米,人口84万。邮政编码610400。县人民政府驻赵镇。辖赵镇、淮口、五凤、竹篙、土桥、白果、三星、官仓、清江、隆盛、云合、广兴、高板、福兴、赵家、金龙、转龙、三溪、又新19镇,平桥、栖贤2乡。双流县面积1068平方千米,人口92.8万(2023年)。邮政编码610200。县人民政府驻东升街道。辖东升、西航港、华阳、中和4街道,太平、永兴、籍田、正兴、彭镇、大林、煎茶、黄龙溪、永安、九江、黄水、金桥、黄甲、公兴、胜利、新兴、兴隆、万安、白沙、三星、合江21镇。 郫县面积437平方千米,人口48万。邮政编码611730。县人民政府驻郫筒镇。辖郫筒、
18、团结、犀浦、花园、唐昌、安德、三道堰、安靖、红光、合作、新民场、德源、友爱、古城、唐元15镇。大邑县面积1548平方千米,人口50万。邮政编码611330。县人民政府驻晋原镇。辖晋原、王泗、出江、西岭、斜源、董场、韩场、三岔、上安、苏家、新场、安仁、悦来、青霞、沙渠、蔡场、花水湾17镇,雾山、金星、鹤鸣3乡。蒲江县面积580平方千米,人口26万。邮政编码611630。县人民政府驻鹤山镇。辖鹤山、大塘、寿安、西来、大兴、甘溪、朝阳湖、成佳8镇,复兴、白云、长秋、光明4乡。新津县面积332平方千米,人口29万。邮政编码611430。县人民政府驻五津镇。辖五津、花桥、金华、兴义、安西、新平、永商、邓
19、双、普兴、花源、方兴11镇和文井乡。四、财政金融 成都市政府将成都定位为中国中西部综合实力最强、人居环境最佳的我国重要中心城市。现在的成都致力于构建中国中西部的金融中心,欲执中西部“总部经济”之牛耳,目前共有130家世界500强在这里投资兴业,有上百家全球研发中心在这里为世界的改变和科技的进步做着奉献。成都目前在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化学化工产业,家具和鞋业制造产业,动漫和传媒产业,会展产业,航空航天产业,旅游业等取得巨大成就,稳步奠定了成都作为我国十大城市的地位和西部中心城市的地位。经济发展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经初步核定,2023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24.4亿元,比上年增长15.3
20、%。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长值235.5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实现增长值1504.0亿元,增长18.9%;第三产业实现增长值1584.9亿元,增长13.6%。一、二、三产业比例关系为7.145.247.7。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26527元(按2023年平均汇率折算为3634美元),增长13.7%。民营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长值1691.9亿元,增长21.2%,占GDP的比重为50.9%,对经济增长的奉献率达66.7%,拉动GDP增长10.2个百分点。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取得新进展。年末全市从业人员达687.13万人,比上年末增长46.99万人,其中城乡从业人员达36
21、0.17万人,增长50.08万人。全年城乡新增就业14.5万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6.6万人,“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2.7万人。失地农民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新增11.0万人。农村劳动力劳务输出人数达158.1万人。年末城乡登记失业率为2.7%。市场物价上涨较快。受食品类价格大幅上涨影响,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5.2%。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2.4%,衣着类上涨1.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2.7%,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1.7%,交通与通讯下降1.7%。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4.2%。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6%。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
22、格上涨6.5%。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5.4%。公司家对经济增长保持较强信心。2023年4季度全市公司综合生产经营景气指数、公司家信心指数分别为143.99点和143.93点,两大指数均达成近年最佳水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重要问题是:物价上涨过快,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结构性、体制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五、城市建设 成都是中国西南地区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成都是内陆开放城市和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1992年被中国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委员会评为“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第十一位,投资硬环境进入全国40强,在省会城市中第一个荣获国家卫生城市殊荣。中
23、国城市发展报告(20232023)成都综合实力内地排第九位。2023年成都市国民生产总值2750亿元,人均GDP为2.54万元,位居西南第一位。成都科技实力雄厚,已成为中国西南地区综合实力第一强市。全市科技人员44万多人,每千名职工中有科技人员253名,在全国大城市中名列前茅。全市有5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3个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2500多个科研技术开发机构,20多所高等院校。在电子、生物、新技术、新材料、光学、光纤通讯、核技术应用、激光等高新技术领域中,具有较强的综合优势和技术能力。成都有生产资料市场和消费品市场745个,商业网点21.6万个,已形成以城市为中心、市区相结合的市场网络,具有很强
24、的辐射力和吸引力,其中荷花池市场、成都生产资料市场年交易额分别达40亿元、79亿元,闻名全国。成都有国内金融机构2422个,信托投资机构12家,城市信用社52家,农村信用合作社817个。2023年金融机构的存款余额5485.3亿元,贷款余额3631.4亿元,基本形成了以成都为中心、川内为依托,辐射西南和全国部分省市的融资网络。国外的多家银行等已在成都设立分行,多家外资保险公司在蓉设立分公司。成都是成渝、成昆、宝成三大铁路干线的交汇点,是我国重要的铁路运送枢纽,成都北编组站是西南地区最大的铁路编组站,2023年营运性旅客周转量铁路355.0亿人公里。现有公路总里程18090公里,拥有机动车69.
25、7万辆(私家车55.5万辆,2023年),形成了以成都为中心,辐射西南的公路营运网络。航空业方面,成都拥有首批批准的民营航空公司鹰联航空,经营国际、国内航线140余条,航线总长16万公里,运送能力达9亿吨公里,通航国际国内50多个大中城市,2023年完毕航空运送207.5亿人公里,成都双流机场是中国六大航空枢纽之一。成都是西南地区重要的邮政、通信枢纽,是全国7大邮政通信一级解决中心之一。2023年全市电话互换机总容量753.4万门,电话用户439.0万户,移动电话用户988.8万户。国际直拨电话通达世界180个国家和地区。成都是全国重要的零售业城市之一,2023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55
26、.3亿元。外资零售业进入数量居全国第一,春熙路是中国著名步行街之一。2023年成都获得“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的称号,涉及成都在内的全国26城市被国家旅游局和国际旅游组织拟定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试点城市。2023年成都市与重庆市一起获批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至此,成都市与重庆市一起成为继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之后第三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交通、邮电和旅游交通设施建设继续完善。年末公路里程达20230公里, 其中高速公路437公里;全年新改建公路2023公里。年末全市拥有汽车84万辆,增长20.6%,其中私人拥有68.1万辆,增长22.6%。客货运送继续增长。全年营运性旅客周转量
27、753.1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1.3%。其中铁路382.1亿人公里,增长7.6%;公路122.9亿人公里,增长7.6%;民航248.1亿人公里,增长19.6%。全年营运性货品周转量1325.9亿吨公里,增长10.2%。其中铁路运送1255.3亿吨公里,增长9.7%;公路运送65.4亿吨公里,增长18.4%;民航运送5.2亿吨公里,增长21.6%。邮电通信业稳定发展。全年完毕邮电业务总量115.3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年末全市电话互换机总容量760.43万门,增长0.9%;全市电话用户418.9万户,下降4.6%,其中小灵通用户119.1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成1163.4万户,年内净
28、增174.6万户。旅游产业发展迅速。全年接待国内游客4253.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2%;国内旅游收入395.4亿元,增长22.0%。全年组织出境旅游人数14.0万人次,同比增长145.8%。全年接待入境旅游者78.6万人次,增长35.5%;旅游外汇收入2.6亿美元,增长31.0%。旅游接待设施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市三星级以上饭店98家,增长9家。旅行社258家,其中国际旅行社达39家。城市建设、公用事业和环境保护城市建设成效显著,城市功能不断提高。2023年,“中心城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完毕投资2.6亿元,“中心城区旧城改造”完毕投资16.4亿元。公用事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年末全市公交线路
29、长度达2306公里,市区公交营运汽车5547辆,全年公交客运量10.64亿人次,出租汽车9488辆。自来水供水总量达5.21亿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3.67亿立方米。日供水能力180.95万吨。环境整治成效显著。全年完毕限期治理项目78项,总投资1.34亿元。废气治理完毕投资4139.4万元,废水治理完毕投资10123.3万元,关停并转迁公司325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率100%。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API指数100的天数)达87.4,较上年同期上升了4.9个百分点;综合污染指数下降0.160。城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4.2分贝,城区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70.0分贝,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
30、质达标率97.68%。六、社会发展 科学技术和教育科技事业连续发展。全年组织实行科技计划项目1607项,年内新上科技项目556项,其中国家级86项,省级146项。全年科技项目投入资金26.72亿元,获市及市以上科技成果奖326项,完毕科技攻关238项。新认定高新技术公司205家,增长45.4%。全年共申请专利14591件,其中发明2283件,实用新型3241件;专利授权7239件,其中发明595件,实用新型2543件。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在蓉普通高校40所,在校学生54.1万人,专任教师3.4万人;普通中小学校1026所,在校学生138.88万人,专任教师7.76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9
31、6;幼儿园1660所,在园幼儿24.91万人,专任教师1.14万人。卫生、文化和体育卫生事业继续发展。全年启动农村卫生建设项目144个,投资总额26934万元,比上年增长97.4%。年末有卫生机构4014个,其中医院、卫生院605个。全年无偿献血17.3万人次。文化事业健康繁荣。我市成功协办了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节”。8个市属专业表演团队共表演1978场,观众达193.3万人次。年末全市有群众艺术馆3个,博物馆14个,文化馆17个,公共图书馆21个,馆藏图书915.1万册。年末全市拥有广播电台2座,制作节目14套;电视台2座,制作节目29套;有线电视用户242.99万户,比上年增长11.9%;
32、数字机顶盒用户达48.81万户,比上年增长39.0%。体育事业成绩显著。2023年,成都籍运动员共获得国际和全国性比赛奖牌92枚,比上年增长24枚。其中在国际比赛中获金牌7枚,银牌4枚,铜牌6枚;在全国性体育比赛中获金牌27枚,银牌22枚,铜牌26枚。全市有全民健身途径750条,比上年增长142条,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人数达480万人,比上年增长20万人。全市惠民行动1+2农民健身工程达305条,比上年增长205条。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112.3万人,比上年末增长8.9万人。常住人口1257.9万人,比上年末增长9.4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城乡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
33、市城乡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26606元,比上年增长17.9%。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49元,增长16.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642元,增长15.0%,其中工资性收入2381元,增长14.4%。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466亿元,增长7.2%。年末,每百户城市居民家庭重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家用电脑65.1台、空调108.9台、普通电话92.6部、移动电话186.4部、汽车9.9辆。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重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家用电脑7.0台、普通电话67.3部、移动电话139.7部、摩托车67.8辆、彩色电视机116.5台。全年发生交通事故5118次,比上年下降8.2%;事故导致损失折
34、款1264.4万元,下降12.9%。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年末全市参与城乡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230.93万人,其中参保职工169.41万人;参与城乡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261.23万人,其中参保职工181.31万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征地农民参与养老医疗保险人数达45.15万人,其中新征地农民参保17.48万人;农民工参与综合社会保险的人数达60.59万人,比上年增长26.66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达559.12万人,增长2.9%。社会福利事业进一步加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城乡低保实现了应保尽保。全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26.6万人,比上年增长2.9%,其中接受最
35、低生活保障救济的农村居民16.0万人,增长6.5%;保障资金投入2.0亿元,增长38.4%,其中投入农村0.6亿元,增长64.7%。全市有各类社会福利机构265个,拥有床位2.7万张,年在院总人天数536.1万人天。全市年末共有各种社区服务设施1617处,社区服务中心97个。七、民俗文化 川剧早有“蜀戏冠天下”之誉的成都是我国戏剧之乡。形成于清代的川剧是我国重要的地方剧种之一,剧目繁多,文字优美,风趣风趣,表现手法丰富,程式化动作含蓄隽永,器乐帮腔独具特色,特别是“变脸”、“吐火”等绝技独树一帜,令人叹为观止。成都人爱慕户外游乐,大文豪苏东坡曾有“蜀人游乐不知还”的诗句。至今,城区每年春天举办
36、灯会、花会,游人如织,热闹非凡;在郊区,尚有龙泉桃花会、都江堰清明放水节、新都木兰会、桂花会、彭州牡丹会、新津龙舟会、郫县望丛祠赛歌会等,吸引八方游客摩肩接踵。所有这些民间节会,既是成都人游乐踏青的欢乐节日,也是外地游客、民俗学者欣赏采风的大好时机。川菜“吃在中国,味在四川”,这句四方流传的名言点出了成都“尚滋味”、“好辛香”的传统饮食特点。美不胜收的农产品为成都饮食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来自各省移民的不同饮食习尚互相融合,造就了成都这个美食之都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高超绝伦的烹饪技艺。目前,成都有中华老字号名店24家、市政府授牌的餐饮名店35家。成都美食可以分为川菜、小吃、火锅三大类。“川菜”
37、为中国四大菜系之首,品种三千,名菜数百,以味取胜,其“一菜一格,百菜百味,擅用麻辣”的特色可谓盘盘菜品是故事,道道佳肴有典故。传统名菜如“麻婆豆腐”、“回锅肉”、“开水白菜”已经风行全球很多地方。“小吃”以小而精的特色驰名海内外,品种数百,做工精细,色鲜味佳,造型别致,代表性品种有“钟水饺”、“龙抄手”、“赖汤圆”、“叶儿粑”、“韩包子”、“夫妻肺片”等。近年来,“火锅”发展速度惊人,尤以名牌火锅红遍全国,正从一定限度改变着很多地方的饮食习惯。成都的饮食街重要集中在盐市口、锦里、羊市街西延线、科华北路、领事馆路、望平街、一品天下等。大熊猫憨态可掬的大熊猫不仅是中国的国宝,还被视为和平与友谊的象
38、征而成了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1961年,当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成立之际,各国代表一致推选以大熊猫形象作为这个国际组织的会徽、会旗。大熊猫是中国的特产,重要分布在川、陕、甘三省,目前的野生大熊猫总数局限性1000只,其中80%以上分布在四川境内,成都市郊的都江堰、崇州、大邑、彭州都有少量大熊猫出没。为了强化大熊猫的野外保护,成都分别在都江堰市建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溪虹口自然保护区,崇州市建有省级鞍子河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大邑县建有省级黑水河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中国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是为保护和拯救大熊猫这一濒危物种而建立的生态型繁育研究基地,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建在大城市的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基地占地
39、36.5公顷,绿树成荫,翠竹葱郁,流水潺潺,气候凉爽,有设施齐全的研究中心、现代化产房、兽医院和大熊猫博物馆。截止2023年终,基地和成都动物园已人工繁育大熊猫50胎,产78仔,成活一岁半以上的44仔,现存39仔。为进一步保护大熊猫,占地150公顷、模拟大熊猫野外栖息地环境的半野生放养区即将建成。由于在拯救和保护大熊猫工作中做出的卓越奉献,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先后荣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颁发的“全球500”以及中国环保最高奖“中华绿色科技奖”、“全国环境综合治理优秀工程”、“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等殊誉。 国际荣誉1992年,成都市委、市政府决定,从1993年开始,用5年的时间,投入27亿元,对市中
40、心人口最密集、污染最严重的府南河15公里河段进行整治。通过5年的努力,沿河10多万棚户居民迁入新建社区,污染型公司已迁移,城区水面得到净化,城市防洪能力由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1998年,府南河综合整治项目获得联合国人居奖。第30个世界环境日,人类环境会议召开3 0周年世界纪念活动及“世界50个城市可连续发展项目展览”, 6月4日至7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 成都市府南河工程从70多个国家的228个参评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大使项目奖” 。 由“21世纪城市建设与环境成都国际大会”组委会宣布,被誉为天府之国的四川成都市改造治理的府南河绿化环保工程荣获国际人居领域2023年最佳范例奖。府南河绿
41、带上的活水公园,是世界上第一座高扬水保护旗帜的主题公园,因此获1998年国际水岸中心“优秀水岸奖最高奖”,国际环境设计协会和美国地区杂志联合评估的与英国泰晤士河治理项目并列的环境设计奖。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成都市、都江堰市、崇州市、邛崃市。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市、都江堰市。世界遗产都江堰青城山世界文化遗产。最佳旅游时间成都的气候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由于四周高山围绕,又呈典型的盆地气候。春天来得早,通常在春节前后就春暖花开。夏天由于盆地因素比较闷热,秋天凉爽宜人,冬天无严寒霜冻。全年平均气温在1618。每年7、8两月是雨季,春季和冬季少雨,冬天的气温很少低于5。一年四季日照少、多雾少风。成都最佳的
42、旅游时间是3月至6月、9月至11月。但7、8月最热的时候,成都附近的青城山、西岭雪山、九龙沟、九峰山、天台山、龙池森林公园等都是最抱负的避暑胜地。冬天上龙池森林公园、西岭雪山欣赏雪景也是南方省区难得的好时机。国家旅游区(点)青城山国家AAAAA级旅游区(点),都江堰国家AAAAA级旅游区(点),宝光桂湖国家AAAA级文化旅游区(点),刘氏庄园国家AAAA级旅游区(点),竹溪湖国家AA级旅游区(点),红砂村花乡农居国家AA级旅游区(点),回龙沟国家AA级旅游区(点),白塔湖国家AA级旅游区(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西岭雪山风景名胜区、龙门山风景名胜区、天台山风景名胜区。
43、省级:九龙沟风景名胜区、朝阳湖风景名胜区、云顶石城风景名胜区、龙泉花果山风景名胜区、黄龙溪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国家级:龙池森林公园、西岭雪山森林公园、天台山森林公园、白水河森林公园。省级:鸡冠山森林公园、白鹿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水河自然保护区。省级:鞍子河大熊猫自然保护区、黑水河大熊猫自然保护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处):武侯祠、杜甫草堂、永陵、都江堰、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刘氏庄园、明蜀王陵、升庵桂湖、邛窑遗址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0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2处。联合国人居奖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颁发的“全球500
44、佳”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成都动物园。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镇)崇州历史文化名城、邛崃历史文化名城、新都历史文化名城、洛带历史文化名镇、城厢历史文化名镇、黄龙溪历史文化名镇、安仁历史文化名镇、新繁历史文化名镇。世界上第一座以水为主题的城市生态环保公园活水公园。八、文化艺术 人文景观成都著名的人文景观有都江堰、青城山、武侯祠、杜甫草堂、二王庙、文君井、文殊院、宝光寺、永陵、金沙遗址等,观音寺的壁画、塑像和花置寺的摩岩造像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自然景观中山景、洞景、水景、生景、气景俱全,九峰山、石象湖、西岭雪山等秀美景色极具吸引力。有25个国家、省、市级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地质公园。
45、 配套设施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目前成都有星级酒店宾馆113 家,共有客房15970间,床位29934个。公路、铁路、水运和航空交通十分便利,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是国家一类口岸机场,可停靠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客机。成都火车站是成都铁路局管内唯一的客运特等站,它是宝成、成渝、成昆、达成等铁路干线的交汇点。成都作为全国45个公路主枢纽城市之一,是全省公路的中心,其干支线公路呈辐射状分布,十分便利。成都是全国八大通信互换中心和全国九大邮政一级解决中心,可与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600多个城市直接通话。旅游接待设施进一步改善,2023年年末全市三星级以上饭店93家,增长9家。旅行社256家,增长2
46、2家。旅游业正逐步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游客数量2023年,成都共接待国内游客4003.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6%;国内旅游收入324.1亿元,增长18.9%。全年接待入境旅游者58.0万人次,增长15.9%;旅游外汇收入2.0亿美元,增长14.8%。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是闻名海内外的三国文化圣地。成都武侯祠位于成都市区,是全国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纪念地和唯一的君臣合祀庙宇,也是全国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武侯祠始建于公元223年,重要由惠陵、汉昭烈庙和武侯祠三大部分组成。系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唐代诗人杜甫成都故宅旧址,杜甫草堂位于成都市区,是
47、富有诗情画意和竹林风光的名园。诗人杜甫于公元759年移居成都,历时3年9个月,在此作诗240余首,其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即居草堂之作。重要建筑有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少陵草堂等。草堂博物馆内珍藏各种历史资料3万余册,文物2023余件,是研究“诗圣”杜甫的珍贵资料。杜甫草堂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都永陵博物馆是五代十国时期前蜀皇帝王建(公元84792023)的陵墓。位于成都市区,1942年发掘,出土的重要文物有白玉谥宝、哀册、玉带、玉杯、银钵、铁猪及铁牛等。是研究五代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宝贵资料。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沙遗址被誉为二十一世纪中国首项重大考古发现的金沙遗址位于成都市西郊青羊大道,被评为2023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遗址代表了3000数年前的灿烂辉煌的古蜀文化。在出土的3000余件文物中,大都是工艺精美的金玉印饰品和翡翠饰品以及大量的陪葬品。该遗址文化与广汉三星堆遗址文化一脉相承,前后衔接,是中国考古史上继三星堆之后又一重大成就。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船棺遗址位于成都市中心商业街的古船棺遗址,发掘于2023年7月,距今已有2500数年历史,每具船棺均以特大圆木导致船形,其墓葬规模堪称全国之最。同时出土的文物有制作精美的陪葬陶器。该遗址是国家重点文物保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