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特种橡胶材料及制品产业技术创新链研究报告(安徽省软科学计划项目:)安徽中鼎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安 徽 大 学2023年12月31日目 录第一章 特种橡胶材料及制品产业概要1一、特种橡胶材料性能用途及市场状况1二、特种橡胶制品应用领域及重要产品3第二章我国特种橡胶产业与技术发展现状5一、我国特种橡胶产业连续发展但却并非强国5二、我国特种橡胶技术不断进步但需自主研发7第三章 创新链战略支撑与带动作用8一、创新链符合国家战略需求8二、创新链具有引领带动作用9第四章 创新链及其机制、目的定位和合作平台10一、创新链及其机制10二、创新链目的定位12三、创新链合作平台13第五章 创新链重要成果与基本经验1
2、4一、创新链重要成果14二、创新链基本经验18第六章 特种橡胶产业需求变化趋势20第七章 特种橡胶产业技术发展趋势23第八章 特种橡胶创新内涵及其核心科技问题24第九章 创新链若干重点突破方向27一、橡胶制品配方技术27二、模具加工技术28三、橡胶制品技术29四、计算机仿真技术30五、橡胶加工设备31第十章 创新链发展战略与政策建议31一、创新链发展战略31二、相关政策建议33特种橡胶材料及制品产业技术创新链研究报告为贯彻党中央“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科技方针,贯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23-2023),2023年10月,由安徽中鼎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大学
3、、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发起成立“特种橡胶材料及制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特种橡胶材料及制品产业技术创新链,推动以公司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努力攻克关键共性难题,加快创新成果转化,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第一章 特种橡胶材料及制品产业概要一、特种橡胶材料性能用途及市场状况橡胶按原料可分为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合成橡胶是天然橡胶的替代品。合成橡胶按用途又可分为通用合成橡胶和特种合成橡胶,特种合成橡胶也即特种橡胶。特种橡胶拥有通用合成橡胶不具有的独特性能,这些特性重要涉及耐高低温、耐油酸碱介质、耐臭氧、耐老化和高气密性等,从而使其可以在特殊环境和条件下使用。尽
4、管目前特种橡胶产销量还远没有通用合成橡胶那样大,但由于其在汽车制造、交通运送、建筑建材、医疗卫生、煤炭电力、电子电器、石油化工、工程机械、冶金纺织、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环境保护和新能源等众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同时,随着特种橡胶产业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产学研创新联盟的逐步完善和技术研究开发资源的不断聚集,特种橡胶材料品种越来越多,其产销量也越来越大。正是由于科技创新推动与经济社会拉动之间互动作用,特种橡胶材料正处在旺盛时期。表1:特种橡胶材料分类及国内外重要生产公司名称(英文简称)基本特性及重要用途全球重点生产公司及国内市场状况丙烯酸酯橡胶(ACM)特性:高温耐油等;用途:曲轴油封、变速箱
5、油封、气门杆油封、阀杆密封、汽缸垫及输油管,被称为“汽车胶”。重点公司:成都青龙、建峰化工、成都氟迪、杜邦、固特异、东亚油漆、瑞翁等;国内市场:技术成熟,但质量低,产能小,重要依赖进口,国内80用于汽车工业。聚硫橡胶(PSR)特性:耐油和耐溶剂。用途:固、液和乳三类,用于航空、造船、建筑和汽车及防腐和涂层,多与丁腈橡胶并用。重点公司:朗盛、锦湖、信越等;国内市场: 1955年进行中试成功,目前产量基本满足国内需要,国内液态PSR约占80。卤化合成橡胶卤化丁基橡胶(HIIR)特性:气密好、硫化快、与其它橡胶相容等;用途:橡胶制品内衬层、气密层和各种胶条。重点公司:浙江龙盛、朗盛、埃克森等;国内市
6、场:尚无规模化生产,重要依赖进口。氯化聚乙烯橡胶(CM)特性:环保、耐寒和阻燃性;用途:电线缆主体材料,作为护套和绝缘层,有利臭氧层保护。重点公司:科利化工、亚星化学、杜邦、大阪制碱;国内市场:供求偏紧,尚有50潜在市场。氯磺化聚乙烯橡(CSM)特性:耐臭氧性优越、日光下色泽稳定;用途:建筑材料、汽车零部件、电线电缆及工业制品四大领域。重点公司:吉林石化、陶氏化学、东曹等;国内市场:环保规定较高,整体呈现衰落趋势。氯醇橡胶(ECO)特性:耐油、耐热、透气性很低,使用温度-100350之间;用途:汽车密封、油田机械及军工产品等。重点公司:河北利兴、武汉有机实业、固特异、瑞翁;国内市场:国内外同步
7、,略剩余,汽车用潜力大。硅橡胶(Q) 特性:耐热、耐寒,使用温度-100350之间,具有优异的耐气候性、电绝缘性和高透气性;用途:汽车、电子、建材、医疗、航空等领域。重点公司:宏达新材、新安股份、南京东爵、浙江合盛、回天胶业、迈图高新、瓦克、信越;国内市场:国内供需基本平衡。氟橡胶(FKM)特性:耐热、耐氧化、耐油和耐药品;用途:汽车、航空、化工等工业部门,作为密封材料、耐介质材料以及绝缘材料。重点公司:三爱富、晨光化工、江苏梅兰、山东东岳、杜邦、大金、3M、苏威苏莱克斯、JSR ;国内市场:略剩余。聚氨酯橡胶(PUR)特性:分子链具刚性、结晶度、交联及支化度;用途:鞋底料、耐磨胶条、胶辊和胶
8、带。重点公司:烟台万华、上海橡胶所、天大化工;国内市场:略剩余。稀土橡胶稀土异戊橡胶(LnIR)特性:强度、黏性、老化性能和回弹性能优异;用途:天然橡胶的最佳替代品。重点公司:吉林石化、青岛伊科思新材料;国内市场:偏紧。稀土顺丁橡胶(LnBR)特性:弹性、耐磨、低温、抗龟裂及动态性能好;用途:与天然、氯丁和丁腈等橡胶并用,在轮胎、抗冲击胶带、胶管和胶鞋等制品中应用。重点公司:锦州石化、齐翔腾达、朗盛、埃尼;国内市场:虽已完毕生产技术开发,但工业化生产和实际应用时间较短,供需总体偏紧。如表1所示,目前,常用特种橡胶材料重要有丙烯酸酯橡胶(ACM)、聚硫橡胶(PSR)、卤化丁基橡胶(HIIR)、氯
9、化聚乙烯橡胶(CM)、氯磺化聚乙烯橡胶(CSM)、氯醇橡胶(ECO)、硅橡胶(Q)、氟橡胶(FKM)、聚氨酯橡胶(PUR)、稀土异戊橡胶(LnIR)和稀土顺丁橡胶(LnBR),等等。但由于特种橡胶与通用橡胶之间并无严格的学术区分,其归类依据还重要参照制备技术的难易限度以及全球市场的供需状况,通常,制备技术复杂及市场需求偏紧的合成橡胶被划为特种橡胶,反之,则被划为通用橡胶。随着特种橡胶材料技术水平的提高,其制备难度逐步减少,市场供应也逐步增长,过去的特种橡胶成为目前的普通橡胶,以上所述现在的特种橡胶也必将成为未来的通用橡胶,同时,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特种橡胶材料,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需求。例
10、如,顺丁橡胶(BR)、氯丁橡胶(CR)、丁苯橡胶(SBR)、乙丙橡胶(EPR)、丁基橡胶(IIR)、丁腈橡胶(NBR)和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橡胶(SBS),等等,都曾经是过去的特种橡胶材料,在当时的国民经济发展中都曾经起到过特定的作用,现在通常已将其划入了通用橡胶之列。可以肯定的是,一系列特种橡胶材料的新品种还将不断涌现。特种橡胶材料就是通过这样的新陈代谢而不断得到发展的。二、特种橡胶制品应用领域及重要产品如表所示,特种橡胶制品重要有橡胶密封件、橡胶减震器、橡胶制动器、橡胶板(橡胶带、橡胶膜)、橡胶布(橡胶囊)、橡胶管和橡胶辊等,其中前三者目前用于汽车工业的数量占有较大份额,并逐步向更
11、广阔领域拓展。尽管特种橡胶制品始终扮演的是零配件角色,但是,随着其技术水平的提高、应用领域的扩展、质量性能的提高,橡胶制品在国民经济中份额逐步提高,在主机技术进步中的作用也在不断加强。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特种橡胶制品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也越来越显示出特种橡胶制品在装备制造业中的不可替代性和功能上的较强独立性。特种橡胶制品取决于模具技术、设计能力和加工设备等因素,但最终受制于材料技术的创新和发展,随着更多特种橡胶材料品种的出现,特种橡胶制品多样化功能将得到展示,特种橡胶材料及制品产业的技术壁垒也呈现越来越高的态势。表:特种橡胶制品应用领域及代表性产品名称应用领域代表性产品密封件重要应用于汽车发
12、动机、底盘和内外装饰中作为各种缸、泵、阀、箱、轴、杆等部件的封条、口盖、垫圈、内衬、贴边和隔阂等使用;在特种机械领域中广泛应用;还可用于机械领域,建筑和水利领域也有应用前景。汽车曲轴旋转油封、制动器汽缸活塞密封、变速箱油封、摇杆盖垫圈、控制阀隔阂、加油口盖、玻璃内衬、门窗密封条、感传装置密封、车身侧贴边和O 型密封圈类;液压阀密封、高压柱塞泵密封、盾构机主轴承密封、高压水传动密封、钻井设备密封、船舶门舱窗密封条地铁或越江隧道水泥管片防水密封垫,以及防水卷材、防水器材、水利工程、贮水设备。减震器重要应用于汽车总成减震元件、底盘减震元件和车身减震元件;还可用于铁路、公路、桥梁建设中采用的各种橡胶减
13、震支座或装置。发动机悬置、变速箱悬置、动力总成防震杆、曲轴扭转减震器;悬架衬套、副车驾悬置、减震器支撑,吸震器、限位器、传动轴弹性连轴器;车身悬置、缓冲胶、隔板绝缘体;轨道减震垫、伸缩装置、减震支座和防碰护船墟。制动器重要用于汽车制造业中,使机械中的运动件停止或减速的机械零件。真空助力器橡胶件、制动主缸用橡胶件、比例阀用橡胶件、制动钳用橡胶件和制动分泵用橡胶件。胶布重要应用于服装、充气、储运、工矿、医疗卫生及体育旅游等领域。单面胶布用于防水用品、作业服;双面胶布用于储运容器、充气制品;单层夹胶布用于救生器材、气艇、气球; 多层夹胶布用于强度高气密性强胶布制品;无纺混胶布用于各种防潮垫布。服装类
14、(雨衣披篷,防化防酸防火,防辐射,潜水);充气类(气艇气球,救生筏圈,漂舟浮桥,房屋围栏,护炫水坝,起重千斤顶,安全气囊);储运类(油箱、油罐、油槽、油池;储气囊、储水囊、储酸器);工矿类(井下导风管、管道隔离气囊、防尘罩,变压器隔阂、仪表调压薄膜、印刷胶布);医用类(胶布,尿布,床垫,担架,充水床,睡袋,氧袋,冰囊);其他类:活动帐篷,体育竞技保护器材,滑梯等。胶板重要应用于军工、航空、工业、矿山及建筑等行业,用于仪表油、变压器油、液压油、汽油、煤油、机油、水银等介质,起到减震、密封、村垫、耐油、耐酸碱和绝缘等作用。按结构可分为纯胶板、夹布胶板、条纹胶板、导电胶板、海绵胶板、变压器用胶板、以
15、及其他性能胶板,可用于各种介质隔离或减震。诸如火电厂脱硫系统和水解决防腐胶板,矿业设备耐磨耐冲击防护胶板,以及桥梁和隧道等止水带,地坪、屋面和内外墙橡胶缝。胶管重要应用于造纸、印染、印刷、粮食加工、冶金、塑料加工等方面,具有优异的弹性和机械强度,较好的耐碱性。高压钢丝编织胶管、高压钢丝缠绕胶管、钢丝缠绕钻探胶管、海洋高压输油胶管、耐高温蒸汽胶管、阻燃耐火胶管、高耐磨喷砂胶管、大口径钢丝胶管、高压胶管总成、高温高压金属软管、各式波纹补偿器、高压尼龙树脂管。胶辊重要应用于纺织、造纸皮革、包装等设备中压紧型胶辊及冶金 、矿山等行业牵引型胶辊。通常由外层胶、硬质胶层、金属芯、辊颈和通气孔组成。其加工涉
16、及辊芯喷砂、黏合解决、贴胶成型、包布、铁丝缠绕、硫化罐硫化及表面加工等工序。特种橡胶制品属于现代工业产品,作为运动件、受力件、易损件和功能零部件,其技术水平高低,直接决定着主机和重大技术装备的性能、水平、质量和可靠性,对于现代工业发展是不可或缺的,特别是对于现代装备业具有重要意义,这一点已经逐步形成了共识。特种橡胶制品重要功能是起防漏阻渗、减震降噪、连接传导、动力传动等作用。尽管特种橡胶制品功能越来越多,但其基础性功能还是密封和减震。例如,其环保功能和贮藏功能等都是是来源于其密封功能,通过耐酸碱等介质橡胶制品阻止污染物渗透、油气等资源溢出等受到侵蚀;伸缩装置和缓冲脚板重要运用橡胶制品的减震功能
17、,以使轨道和设备受冲击挤压。尚有一些橡胶制品同时兼有密封和减震功能,例如,橡胶板和橡胶隔阂既具有防止介质渗透也具有缓冲功能。由于工作环境的多样性,橡胶制品在结构上和物理功能上进一步得到改善,例如,内有骨架的胶布、导电脚板、金属芯胶管和各种胶辊都是如此。可以想见,随着特种橡胶制品应用的领域更加广泛,其使用条件的更加复杂化,越来越多的特种橡胶制品将具有复合功能。第二章我国特种橡胶产业与技术发展现状一、我国特种橡胶产业连续发展但却并非强国我国已居非轮胎橡胶制品大国行列非轮胎橡胶制品和轮胎是橡胶工业的支柱产品,全球生产总值均已超过1300 亿美元,特种橡胶材料通常一方面使用于非轮胎橡胶制品,同时非轮胎
18、橡胶制品与轮胎相比在品种种类上也要多得多。非轮胎橡胶制品品种目前已达成 8 万10 万种,其中汽车工业用量约占70%,建筑业超过10%,其余为航天航空、电子信息、机械工业、煤炭冶金、石油化工、文体健身及平常生活等诸多方面。2023年世界橡胶消耗量2588万吨,中国橡胶工业年橡胶消耗量接近880万吨,约占全球1/3,连续七年保持世界第一,其中非轮胎用胶达成250万吨;非轮胎制品年销售额约230亿美元,远高于美国170亿美元;国内公司多达3000家,高居各国之首,许多非轮胎制品如汽车橡胶制品、胶管、胶带、工程橡胶制品、生活橡胶制品等已居世界前列。我国并非橡胶材料及制品产业强国一方面,产品技术含量低
19、,高端产品依赖进口。2023年,我国进口橡胶制品约15 万吨和21. 52 亿美元,出口橡胶制品约75 万吨和20. 72 亿美元,尽管进出口额基本保持平衡,但在橡胶制品量上出口却是进口的5倍,也即出口橡胶制品单位价值只有进口单位价值的1/5,进出口橡胶制品的经济效益悬殊非常明显。另一方面,公司规模水平低,大型公司数量较少。据2023年美国橡塑新闻杂志发布的世界非轮胎橡胶制品50强榜单记录,非轮胎橡胶制品50强的总销售额在2023年度588.620亿美元、大幅增长20.7%的基础上,2023年度继续升到652.639亿美元,年增长率达成了10.9%;利润总额创纪录地达成107.7亿美元,年增长
20、率39.3%。以50强占世界非轮胎橡胶制品销售总额的一半来推算,目前全球非轮胎橡胶制品销售额已达成1300亿美元以上。然而,我国在50强内只占有不到10亿美元的微小比例,甚至还不如马来西亚,同世界橡胶工业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最后,境内外资公司具有技术优势,民族品牌面临着冲击。2023年前后,以汽车制造工业为突破口,日本东海和韩国平和等公司进入境内投资,紧接着欧美等外国橡胶公司陆续来华投资,围绕上海、天津、长春、武汉和广州等重要汽车生产基地,建立若干个橡胶产品生产加工厂,并凭借其资金和材料优势,逐步从股权和产业链上对我国非轮胎橡胶制品市场加强控制。近年来, Contitech、Avon、Foku
21、ku、Cooper Standard等也纷纷寻求进入境内市场。非轮胎橡胶产业集中度正在逐步提高尽管我国非轮胎橡胶制品总体上还具有明显的劳动密集型特点,但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产业内分工不断细化,技术创新对产业发展越来越重要,一些产业链上规模经济效应已经显现。通过近2023来的市场发展和洗礼,我国非轮胎橡胶产业也已呈现出两种明显趋势:一方面是中小公司的逐渐消亡,另一方面是骨干公司的迅速壮大。从政策层面上,国家出于发挥行业规模经济的需要,政策趋于扶优扶强导向;从市场层面上,下游整机或者零部件行业对供应商的设计开发、检测、质量管理、交货期的规定日益严格。在此政策条件和市场背景下,小规模的公司很难满足规
22、定,因此将给龙头公司提供难得的扩张机会。二、我国特种橡胶技术不断进步但需自主研发产业发展关键技术尚需自主研发自加入WTO以来,国内公司加强与国外优势公司的技术合作,并引进大批国外先进研发和生产设备,国内橡胶材料及制品产业创新能力迅速增强,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拉动了特种橡胶材料及制品的需求,产业呈现井喷式发展之势,并涌现中鼎集团等代表性公司,汽车密封件、减震件和制动器等制品达成国际先进水平。但我国目前产业整体发展水还较低,专利数量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专利分布也不均衡,硫化机和成型机等方面发展较快,在其它很多环节上还存在瓶颈,创新成果集中于少数公司,大多数公司只能从事简
23、朴加工。特别是我国助剂、设计、加工、质量管理和检查检测等共性关键技术基础薄弱,严重制约产业进一步发展,当前形势下也无法通过简朴引进设备来解决,只有联合上下游公司、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进行联合攻关,建立自主化科技创新体系,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才有也许掌握产业核心技术,逐步提高我国特种橡胶材料及制品在国际上的技术和市场地位。国内外间产业技术水平重要差距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越是现代化高水平的主机和重大技术装备,对橡胶制品技术及性能规定也越高。与国际先进技术相比,我国橡胶制品行业重要存在以下差距:(1)橡胶原材料性能差距:耐高低温、耐特殊介质以及硬度和韧度等性能方面较差,极端工况条件下所用橡胶材料不能适
24、应规定,重要产品寿命只有国外1/10。(2)功能结构设计方面差距:橡胶材料改性、材料及制品设计、理化性能测量、寿命预测和失效分析等,尚不能满足功能结构一体化规定。(3)工艺技术研究差距:原料配方、工艺路线、工艺流程、工艺指标和工艺控制等,尚不能符合我国资源、能源、环境条件以及产业政策规定。(4)技术装备水平差距:工艺设备协作配套和体制僵化,自成体系、各自为战、行业分割,设备与工艺及设计制造与生产使用脱节。(5)软件设施水平差距:无法在设计时进行装配干涉检查,影响设计和工艺合理性,测试、维护和可靠性等环节受制约,产品结构复杂,产品总成本较高。欧美日等地核心技术分布状况(1)橡胶助剂技术:重要以德
25、国莱茵化工、美国耀星,美国罗门哈斯,日本川口化学等为代表。(2)模具加工技术:重要以芬兰贝尔罗斯公司,日本富士工业技术株式会社、三井物产株式会社,美国科尔公司等为代表。(3)橡胶加工设备:重要以美国法雷尔肖公司,英国巴维尔公司,日本森山制作所、三友工业株式会社,韩国大和机器株式会社,台湾东毓油压灯公司等为代表。(4)橡胶制品技术:重要以瑞典特雷勒堡、SKF,法国哈金森,日本东海橡塑、NOK、丰田合成、鬼怒川,美国库珀标准、派克汉尼芬,德国大陆、佛雷依登贝格等为代表。第三章 创新链战略支撑与带动作用一、创新链符合国家战略需求特种橡胶材料及制品产业技术创新链针对我国特种橡胶产业现实问题,将围绕行业
26、共性难题,开展技术创新活动,顺应了国家战略目的,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重要表现为:(1)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23-2023年)第26项优先主题“基础件和通用部件”部分:重点研究开发重大装备所需的关键基础件和通用部件的设计、制造和批量生产的关键技术,以及第31项“基础原材料”部分:重点研究开发满足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发展需求的高性能复合材料。(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第二十七章“增强科技创新能力”部分:推动建立公司、科研院所和高校共同参与的创新战略联盟,加快建立以公司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公司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技术创新活动、创新成果
27、应用的主体。(3)国家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的“基本原则”中坚持发展整机与提高基础配套水平相结合:提高基础件技术水平,开发特种原材料,扭转基础配套产品重要依赖进口的局面;在“规划目的”中强调基础配套水平提高:基础件制造水平提高,通用零部件基本满足国内需求,特种原材料实现重点突破。(4)国家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规划目的”中规定关键零部件技术实现自主化:发动机、变速器、转向系统、制动系统、传动系统、悬挂系统、汽车总线控制系统中的关键零部件技术实现自主化。(5)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商务部联合编制的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23年度)中单列第五部分“新材料”中第68
28、条“高性能密封材料”。(6)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3年本)“鼓励类”第十四项“机械”中第28款:大型风力发电密封件,核电站主泵机械密封,盾构机主轴承密封,轿车动力总成系统以及传动系统旋转密封;石油钻井、测井设备密封,液压支架密封件,高PV值旋转动密封件;超大直径机械密封件;航天用密封件,高压液压元件密封件。二、创新链具有引领带动作用一是在特种橡胶制品方面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以安徽中鼎密封件为主体,其它单位配合,开展橡胶制品的关键、重大和前沿技术研究。重点开展特种橡胶领域高性能橡胶密封件、新能源汽车橡胶制品、海上石油开采平台用橡胶件、导热橡胶、磁性橡胶等方面的研发和创新
29、,建立产业化推广平台,发挥橡胶制品行业技术突破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二是在特殊密封元件方面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以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为主体,其它单位配合,开展机械基础技术、基础材料、基础元件领域理论及应用研究。重点开展盾构机、煤矿液压机械、冶金机械、机床等大型、特种、精密、异形机械领域橡胶材料及制品的研发,建设相关的科技示范基地,带动相关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三是在特种橡胶加工助剂方面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以安徽省含山县锦华氧化锌厂、昆山亚特曼化工有限公司为主体,其它单位配合,开发环保型氧化锌、氧化钙等配合剂,以及橡塑用环保型预分散型母胶粒和加工助剂等,为特种橡胶材料的技术创新提供配套研发服务,建设相关的研
30、发基地和产业平台,发挥橡塑加工助剂行业技术突破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四是在特种橡胶模具制造方面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以安徽宁国中鼎模具制造有限公司为主体,其它单位配合,开展特种橡胶制品成型的模压、注射模具的研发制造,重点研究冷流道、大型、高效率模具制造技术,建设相关的研发示范基地和技术成果产业化推广平台,发挥橡胶制品模具行业技术突破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五是在特种橡胶设备制造方面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以软控股份有限公司、磐石油压工业(安徽)有限公司为主体,其它单位配合,开展特种橡胶材料及制品配料、密炼、压延、裁切、成型到硫化、检测等关键工序自动化成套设备的研发,橡胶真空热压成型机、注射机、大型平板硫化机、预成
31、型机等橡胶制品加工设备的研发,建设相关的研发示范基地和技术成果产业化推广平台,为橡胶制品装备的技术突破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第四章 创新链及其机制、目的定位和合作平台一、创新链及其机制产业技术创新链围绕特种橡胶材料及制品的研究与开发,积极整合产学研资源,进行联合攻关,通过新材料、新设备、新型模具的研究、应用和产业化,形成新的特种橡胶材料和制品,或者提高原有特种橡胶材料和制品的质量。产业技术创新链涉及以下五个重要环节。(1)橡胶制品研发生产:安徽中鼎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2)橡胶助剂公司:安徽含山县锦华氧化锌厂、昆山亚特曼化工有限公司。(3)生产测试设备公司:软控股份有限公司、磐石油压工业(安徽)
32、有限公司。(4)模具制造公司:安徽宁国中鼎模具制造有限公司。(5)技术支撑:安徽大学、安徽工程大学、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根据特种橡胶产业链特点,对创新链进行全面整合,建立以公司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搭建产学研交流平台,加强交流与合作,促进和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快速提高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创新链协作机制一是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共同受益为基本原则,以项目为牵引,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链成员为骨干,充足运用公司、高校和科研院所中各级各类科研机构平台等创新资源,建立协作机制,实现产业信息、设备平台、智力及技术等资源共享,形成完整的技术创新、成果应用和商业化
33、体系。二是以特种橡胶产业的共性、关键和前沿技术为重点,编制行业规划及相关技术标准,积极向各级政府机关或行业协会提供产业发展技术征询,提出产业及科技政策建议,为制定各种相关政策提供参考,同时,引导创新资源聚焦重点技术,掌握本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并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三是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为导向,综合运用政策性引导资金、贷款、自筹资金等多种方式支持创新链自主创新成果的大规模商业化运用,促进自主创新成果技术应用转化,加速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四是以知识和资源充足运用为切入点,使创新链成为各成员单位之间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促进资源共享和有效运用,协助解决公司发展过程中所遇各种问题。五
34、是哺育行业创新型专门人才为基础,鼓励高校为成员公司培养人才、提供进修培训和技术辅导,公司为高校成员提供人才实习基地,共同促进创新型人才成长。二、创新链目的定位创新链基本定位瞄准特种橡胶产业及技术国际发展趋势,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项目研究开发为支撑,以资本、技术、标准和市场为纽带,充足发挥成员单位的各自比较优势,建立以公司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府为主导、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以开放的姿态吸纳行业内一切乐意为中国特种橡胶产业腾飞的公司、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积极完善产学研合作的信用机制、责任机制和利益机制,探索承担国家及省级重大技术创新任务的组织模式,系统整合创新资源,通过更广范围、更宽
35、领域、更高层次的合作,致力于特种橡胶产业的共性、关键和前沿技术研究与开发,提供战略征询、管理征询、改制征询与资本运营征询等服务,哺育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应用性专门人才,提高产业整体自主创新能力,运用现代经济与管理前沿理论为行业内公司出谋划策,发挥行业技术突破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促进行业和公司的可连续发展,提高我国特种橡胶产业国际竞争力。创新链重要目的作为本创新链构建基础的特种橡胶材料及制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于 2023年10月被安徽省科技厅等八部门批准开展试点工作,试点期间为3年(2023年11月2023年10月),努力通过合作共建,完毕以下创新目的:(1)合作项目。试点期间内,成员单位积极开展项
36、目合作,争取国家或省级技术创新项目,加快集成创新,至2023年末,联盟内合作开展并在联盟秘书处备案的技术创新项目不低于10项。(2)知识产权。积极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制定联盟知识产权管理办法,至2023年末,专利申请不低于5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不低于2项。(3)工业产值。通过合作创新,加快成果转化,至2023年末,工业总产值增长50%以上,从2023年26亿元增长到40亿元。(4)技术标准。积极开展技术标准的制订修定,争取组织并参与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订修定,至2023年末,制定技术标准不低于3项。(5)创新平台。在加快创新链构建基础上,争取成为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为国家和行业技术创新
37、的重要力量。三、创新链合作平台1创新链工作载体(1)承担项目。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链主体,充足运用创新链成员公司、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中的各级各类科研机构的创新资源,完善相关机制,进一步提高项目合作研究的成效。(2)高级论坛。不定期举办特种橡胶材料及制品产业发展高层论坛,发布产业信息,引导社会参与,促进资源整合,加强创新链内外互动,积极推动产业创新发展。(3)人才培养。积极拓宽专业技术培训工作,充足发挥大学和科研院所的教学资源为公司人才哺育服务,为在校学生提供实习机会,提高高等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出版特种橡胶产业相关教材和专著,建立产业案例库。(4)征询服务。为特种橡胶产材
38、料及制品业提供战略征询、管理征询、资本运营征询与改制征询等四大征询服务。创新链是开放的联盟,各个成员可以参与其他组织承担的项目,也允许外部公司、高校和科研院所参与创新链工作;但如应用本创新链的共有技术时,需征得相关利益成员的批准。吸纳一切创新力量参与承担项目、高级论坛、人才培养和征询服务。应采用事先公平协商并签署协议,内容一般应明确投入承担和利益分享比例,涉及预期取得的自主知识产权和推广应用的利益分派。2创新链产业基地(1)安徽中鼎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橡胶制品技术开发、中试及产业基地。(2)安徽含山县锦华氧化锌厂和昆山亚特曼化工有限公司作为橡胶助剂技术开发、中试及产业基地。(3)软控股份有限
39、公司和磐石油压工业(安徽)有限公司作为技术开发、中试及产业基地。(4)安徽宁国中鼎模具制造有限公司作为模具技术开发、中试及产业基地。(5)安徽大学、安徽工程大学和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作为橡胶助剂、橡胶制品、模具和生产测试设备基础研究及小试基地。承担国家、省级或者自设项目任务时,可由创新链内部成员共同承担,也可以联合其它公司、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完毕,既可作为项目重要承担者,也可作为项目积极参与者。应加强各基地之间协作,并积极协调好基地与载体之间关系。第五章 创新链重要成果与基本经验一、创新链重要成果人才培养及队伍建设合作表:中鼎与其它成员之间人才培养及队伍建设合作表.1: 人才培养硕士硕 士研究方
40、向学位论文导师1张峰2023届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一种大分子表面改性剂的设计、合成及其在PU纳米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章于川2.陈运亭2023届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陶瓷纳米粉体/润滑油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章于川3.郭建2023届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纳米材料改性及填充聚氨酯树脂的研究与应用章于川4.唐根2023届高分子共混改性SA/P(AA/AM)互穿聚合物网络高吸水性树脂合成及其性能研究章于川5.胡伟兆2023届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用于绢云母湿法加工的大分子表面改性剂合成及应用章于川6.桂君2023届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硅橡胶/纳米氮化硅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钱家盛7.黄劲德2023届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
41、氟橡胶/纳米氮化硅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钱家盛8.张莹2023届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乙丙橡胶/纳米氮化硅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钱家盛9.魏强2023届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纳米颗粒的表面修饰及溶剂化效应钱家盛10.李维栋2023届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Si3N4/CSM橡胶基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研究钱家盛11.杨文武2023届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LMPB-g-KH570的制备及其在ACM复合材料中的应用钱家盛工程硕士(在职)研究方向学位论文导师1张海潮2023答辩橡胶工程材料超速促进剂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锑的合成、表征及应用研究章于川2.李振2023答辩橡胶工程材料一种橡胶与金属粘接用胶粘剂的合成与性能研
42、究章于川3.周密2023答辩聚合物工程材料运用多晶硅副产物SiCl4合成苯基三氯硅烷章于川表.2: 人才培养博士序号博 士研究方向学位论文导师1.程国君2023届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纳米氮化硅Si3N4/丁苯橡胶SBR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及性能研究钱家盛2.夏茹2023届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陶瓷纳米粉体的表面修饰及其橡胶复合材料的研究复合材料的研究朱清仁章于川表.3: 人才培养博士后序号博士后研究方向课题名称导师1徐国永材料加工工程高性能微发泡热塑性硫化胶的制备及相结构调控钱家胜陈晋阳2陆益民机械工程用于海上大型结构安装的桩腿耦合装置(LMU)研发李志远陈晋阳表.4: 队伍建设新增正高级职称者序号姓
43、名年龄职称学历所学专业研究方向备注1陈晋阳55正高工学士机械橡胶工程晋升研究项目及科技论文合作表4:中鼎与其它成员之间科技论文合作表4.1:学术论文SCI/EI收录(不含会议论文)序号论文名称发表期刊作者级别1Surface Modification of Nano-Sized Silicon Nitride with HFMA-MMA-VTMS Tercopolymer and their disperstion in FKM Composites ASIAN JOURNAL OF CHEMISTRY2023, 24(6), 2487-2492Wei Qiang, Miao Jibin, C
44、heng Guojun, Qian JiashengSCI2Study of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Nanosize Si3N4 with Macromolecular Coupling Agent LMPB-g-GMA in Different Solvents JOURNAL OF DISPERS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23, 33(9), 1385-1392Wei Qiang, Qian Jiasheng, Miao Jibin, Zheng Ying SCI3On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Nano-TiN
45、 with Graft Copolymer LMPB-g-KH570 JOURNAL OF DISPERS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3, 33(6), 827-834Yang Wenwu, Miao Jibin, Xia Ru, Qian Jiasheng, Zhang YuchuanSCI4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i3N4/SBR nanocomposites with high performance, MATERIALS & DESIGN2023, 34, 522-527Tai Yan long, Qia
46、n Jiasheng, Miao Jibin, Xia Ru,Zhang Yuchuan,Yang Zhenguo SCI5Effects of Sericite Modified by Macromolecular Dispersant on the Thermal,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the NR/SBR Composites. J. Macromol. Sci. A.2023,48(11):962-968.通讯作者章于川SCI6Surface Modification of MWNTs with BA-MMA-GMA Terpolymer by Single-Step Grafting Technique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2023, 119(1):282-289通讯作者章于川SCI收录7Preparation,Mechanical and Thermal Properties of Polyurethane/Nanosilic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