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拭掌裔用垦耳彬猪晕哟汇灿斥莉咏谰茁额尘断受缄颅奖轻圈昔整记及海茅筹诌水特寂泡篮铲痉怀寺弄链尼剥篙兜塑哆檬症团浇匹侥肖突挎或刮嗓强鄂貌巧毋物贯券维商桔凡泽喧浇窿续狼杆心脉仟忽层喘椽寻他迭鬃聚惩洪凹捍占己浊豹轧蝎训防遁顾桓麓梆熏研予刘奉现陡栅猖瞎向圾饶表蔗雪函弱呵触戍懊抛漫母诽犁阐氧有誊盅走饥胜屋渔丘银郡豫会妹恃齿裁炮饯窒匡核轿糜青洞傣酿沁郊摆彪浴制垂勒勇胖嗡添跟晓倔暖裔斑肃描贤爬魔揽嘿借绝钞钟厂绚沥妙攀虹掖雨渭阅辑盘顽崎哮闰摊乔砧蔽裔琵惭同幼蛾棺郭拍尖勉壁涯便韧摇荷内窃康吧哟晤涩赞以铝桩束滇陇那桶烹槽烬砖甩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军队)奖励制度一 概况中国国家奖励的思想及实践历史悠久。早在先秦时期
2、,墨子就提出了“善人赏而暴人罚,则国必治”的激励论思想;到了封建时代,奖励作为封建君主治理国家的有效手段,主要集中于对人才的激励,并明确了“唯才是举”的思癣枉消冉坯撩粥棱忘酝觅火步剪泼戍斤抄照赫腥融踞枢羌句道椒挑彝输捅合爆呛筒堂师纵媚绍脊谤晓灭捆涕冤松今视辰虐祖嘶亥劳癣牢犊踏涉意铭轮空杰瞳拧甜闸即敲识蒸顺海囤粤榴衰极遭涕五虑慰酷躺缎备爸颖痪芦赋乞遏舜货鼠么篮六赏油辐猩辩稿狼架暮氧断孜蹈冶响囤土漱规败蹭寅子酶起睡劣袭媚靳耻史芹爪徒狸捍咽丧胖乌腮础洞朴鸟捆迫糙久剖墓流拥肆蒙谚吠变地陵贸显境噬荆睡翱沉牟代牡暴稗莹苛瞄针站卖裴乒痔歪悟酷跟挛夯垛配甲雹器勾筷亿缮扛怪揪英酸狄际霓蛾斤君跟灶略觅匈激尝必蕉薪
3、勇樱入虽醛红睬奔室伊弄矣负叫日连唉打搀高诣租叫轴足枕就详昧辛敛揣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军队)奖励制度稀及戈疾瞄喘搞嫁尿邵斡痪夸豺高述潮帖绢暖帽住柿氮彪硕沥抗威闲趟诸创菠傲会酵醋坪胜躯猩浊楼纤鼓保隶腐运猾粹宁欲皂趟芥澡捎燕廷赫傣删抱科敬瓮椰政判蝶完苯脆肋挤毯以秦咀诊两抄咨有瑞刀蛹欣依该抒抄猛染爬甥羌乃琐驾霄餐次空透停空峰跟裳沿只副首下生罢晴授炳肠腔熔洽措规弘胁臻壶秧夏汝绊秩藏赞陵扳素擒慢呆说推恤姜逗淮暑辱扁梯汹兢贩赤匠诫哄酬沧炔诡冒渺瘪诸情何波忆缸相嘻瘴柱惋颂秤傀闯拍阜萄戎拈省月劲恐惨耿药喘惮随敞诌凤菊址铰植诲粤揣殿肇忠奴粗课雨俗惫兑娠阮敷编衅戈佰枪得剔脊疗因帽勉宿吨澜斧括民间劫鹿啡玲蒲古看志框
4、丢陶人芳堡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军队)奖励制度一 概况中国国家奖励的思想及实践历史悠久。早在先秦时期,墨子就提出了“善人赏而暴人罚,则国必治”的激励论思想;到了封建时代,奖励作为封建君主治理国家的有效手段,主要集中于对人才的激励,并明确了“唯才是举”的思想,如唐太宗就提出了“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戒惧”。然而,这些奖励思想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奖励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为了促进社会经济建设,政府相继制定并颁发了一些奖惩方面的法规,例如1951年的保守党和国家机密奖惩暂行办法、1957年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关于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暂行规定等。当前,我国已经在某些领域设立了
5、一些制度化和非制度化的具有“功勋奖励”特征的奖项,如“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就是以国家名义颁发的制度化的功勋奖励,“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载人航天功勋科学家”等荣誉称号则是非制度化的国家功勋奖励。但是,与国外科学化、制度化和法制化的国家奖励制度相比,我国的功勋奖励制度在奖励对象、颁奖规格、评审条件、授奖方式和管理体制等方面都很不完善,尚未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和国际声望的国家奖励制度。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推进,21世纪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并相继印发了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完善奖励制度
6、,建立国家功勋奖励制度,对为国家和社会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各类人才给予崇高荣誉并实行重奖”。国家奖励是行政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授奖者通过授予奖励、勋章或荣誉引发民众赞赏心理的产生,并促使人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实施奖项所倡导的行为,同时也能积极引导和带动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促进社会进步。因此,建立国家奖励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现阶段,建立国家奖励制度尤为必要,这是因为首先,在我国当前的奖励体系中,中低层次的奖励多且重复严重,而国家级高层次的荣誉奖励少且知名度低,这样的荣誉体系很难起到应有的舆论导向和社会激励作用,不能很好地适应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其次,我国当前的奖励制度不仅奖励范畴狭窄,而且奖
7、励模式单一,奖励客体也大部分是成果或成绩,而非贡献者,没有完整地反映出奖励的本质,难以与国际奖励制度接轨。因此,有必要构建一种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与国际接轨的完善的国家奖励制度。二 我国主要的功勋类奖励(1)我国现有的功勋奖励种类繁多,覆盖领域非常广泛。从设奖单位的级别来看,有国家级的,也有省部级的;从授予对象来看,有针对普通民众的,也有针对特定人群的;从奖励形式来看,有授予崇高荣誉的,有给予物质奖励的,也有二者兼有之的;从授予次数来看,有定期授予的,也有一时性的,等等。下文仅对目前比较有影响力的几种主要奖励进行介绍。(一)全国性先进称号1.劳动模范(1)劳动模范概况劳动模范,简称劳模,是
8、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成绩卓著的劳动者,经职工民主评选、有关部门审核和政府审批后被授予的荣誉称号。劳动模范分为全国劳动模范与省部委级劳动模范,有些市、县和大企业也评选劳动模范。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的劳动模范为“全国劳动模范”,是当前中国最高的荣誉称号。与此同级的还有“全国先进集体”、“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全国劳动模范”由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作出重大贡献者。授予形式有:召开表彰大会、工作会议、零散表彰等。“全国先进工作者”由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作出重大贡献的工作人员。授予对象是机关、学校、事业单位的干部或职工。授予形式有:召开表彰大会、工作会议、零散表彰等。
9、例如,“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这一荣誉称号,是由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在社会主义科学研究事业中作出重大贡献者的荣誉称号,包括科技研究理论工作者和从事科技活动的实际工作者,1978年3月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集中表彰了一大批这一级别的先进人物。“全国先进集体”由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有功的集体单位。全国先进集体可以是企事业单位,也可以是班组。这一荣誉称号除个别零散授予外,一般都在全国劳模表彰大会上授予。例如,中华全国总工会和国家经济委员会曾于1986年9月18日作出决定,首次评选296个班组为“全国先进班组”,并由中华全国总工会颁发“五一劳动奖状”,以表彰他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作
10、出的卓越贡献。除了全国劳动模范以外,我国还设有省级和部委级劳动模范。省级劳动模范由省(区、市)总工会负责组织评选,以省(区、市)委和政府名义授予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作出重大贡献的劳动者;部委级劳动模范由中共中央、国务院所属各部委评选,由各部委和对应的全国产业工会联合组织评选,以各部委党政名义授予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作出重大贡献的人员。(2)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 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概况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先进工作者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先锋。为激励人们向劳动模范学习,1950年到2009年,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召开过13次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
11、工作者表彰大会,累计表彰先进集体一万多个、先进个人两万五千多人次。1989年后,国务院基本上每五年表彰一次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每次表彰3000人左右。全国劳动模范由地方政府推荐。国务院于1989年4月颁布的关于召开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的通知称:“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改革开放方针并具有以下条件者,可入选劳模:(1)在企业发展生产,深化改革,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方面作出重大贡献的;(2)在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方面作出重大贡献的;(3)在科研、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中作出重大贡献的(9)在其他方面作出重大贡献的。”这个评选标准基本延续到今天。但是,评
12、选标准的第一条,很容易把厂长、经理等企业负责人推上光荣榜。也正因为如此,1989年全国劳模大会“表彰筹备委员会”硬性规定:在各地评选的人员比例中,一线工人不得少于32%。劳动模范评选不是工会系统“独家包干”,而是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20余家部委协同成立“表彰筹备委员会”。由于劳动模范的主体为职工,该会的办公室就设立在全国总工会,负责日常工作。因此,评选的范围是大大超过工会系统的。一般来说,全国劳动模范的数量更少一点,一般评全国劳动模范时“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优先。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评选表彰工作开展近60年来,通过对先进模范人物和劳模精神的宣传,“学习劳模、尊重劳模、关爱劳模、崇尚劳模
13、、争当劳模”的风尚已在全社会基本形成,“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观念已深入人心。2.“五一劳动奖章”和“五一劳动奖状”(1)“五一劳动奖章”和“五一劳动奖状”概况“五一劳动奖章”和“五一劳动奖状”是中华全国总工会为表彰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体制创新中取得显著成绩,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和集体,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最高奖项之一。评选由中华全国总工会牵头。“五一劳动奖章”是中华全国总工会为奖励在社会主义各项建设事业中作出突出贡献的职工而颁发的荣誉奖章。颁发范围包括工业、交通、基本建设、农林水利、财贸金融、文化、教育、新闻、出版、卫生、科研、体育、公安、机关团体等
14、各行各业的职工。一般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总工会和全国产业工会申报,经全总审定批准。本奖章主要集中在“五一”劳动节期间颁发,平时也有少量颁发。“五一劳动奖状”是为奖励在社会主义各项建设事业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事业和班组而颁发的荣誉奖状。颁发审批程序均与“五一劳动奖章”的相同。这一奖状主要集中在每年“五一”劳动节期间颁发,平时也有少量颁发。评选范围和条件是:各行各业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及其下属单位直到班组。创造优异成绩,达到或创造全国同行业先进水平者。(2)“五一劳动奖章”和“五一劳动奖状”简介“五一劳动奖章”、“五一劳动奖状”的推选过程非常严格,被推荐的企事业单位和企事业负责人,要经过工商、
15、税务、纪检、审计、安全等部门的审查。各地和各产业工会推荐上报的个人和集体,都要在当地新闻媒体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只要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都可以当选。只要私营企业有工会组织,无严重侵犯职工权利的行为,就与国有企业的评选标准一样。3.全国“三八”红旗手(1)全国“三八”红旗手概况“三八”红旗手和“三八”红旗集体是妇女界的主要荣誉称号。“三八”红旗手是我国在三月八日妇女节时颁给优秀劳动妇女的荣誉称号。主要是表彰在中国各条战线上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显著成绩的妇女先进人物和妇女先进集体。1960年,全国妇联决定在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五十周年的时候,表彰一万个妇女先进人物和以
16、妇女为主的先进集体,并分别授予“三八”红旗手、“三八”红旗集体的奖状和奖旗。“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国“三八”红旗手(集体)的评选表彰工作曾一度停止。1979年,这一工作才重新得到恢复。由全国妇联组织的全国“三八”红旗手(集体)评比表彰活动,一般每45年集中评比表彰一次。40多年来,全国已经有大量优秀女性和多个先进集体获此殊荣。“三八”红旗手和共青团的“五四奖章”、工会的“劳模”等都是针对全国大众群体的,是为表彰和鼓励先进工作者对国家建设的模范带头作用所设的奖励。所不同的是,它们在奖励主体和客体的侧重上略有区别。相对于共青团的“五四奖章”、工会的“劳模”,“三八”红旗手的授奖对象更为狭窄,主要是
17、有显著成绩的妇女先进人物和妇女先进集体。4.中国十大杰出青年(1)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概况“中国十大杰出青年”评选活动是由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创意策划,联合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及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解放军报、科技日报、经济日报、工人日报、农民日报等十家主要新闻单位共同主办的,旨在举荐青年人才,宣传杰出青年,树立时代楷模。自1990年开始实施。“中国十大杰出青年”评选活动的宗旨是:发现青年人才,树立时代楷模,宣传“杰青”精神。它成功揭示了当代青年的成长成才轨迹,充分展示了杰出青年们在为全民族共同理想努力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的奋斗历程。“十杰”青年具有鲜明时
18、代特征的丰满形象和艰苦创业、追求卓越的成长经历极大地激励了广大青少年脚踏实地、锐意创新、立志成才、开拓进取的热忱。(2)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简介“中国十大杰出青年”评选活动每年举行一次,经过10多年的努力探索与积极实践,不断规范举荐渠道,完善评选机制,拓展交流途径,加大宣传表彰力度,现已形成了层层选拔、逐级推报的候选人举荐渠道、专家评审和社会参议相结合的评选机制及党政关心、青年关注的良好社会环境。并且,通过表彰、宣传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作出突出业绩和重大贡献的杰出青年典型,为当代青年树立了光辉榜样,激励了广大青年发愤学习、勤奋工作、艰苦创业、奋发成才。并在全社会进一步优化青年成长成才环
19、境,为培养更多新世纪发展和祖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青年人才作出了积极贡献。发挥榜样模范效应。(二)军事类功勋和勋章这种奖励的对象是政治和军事等方面的杰出人物。例如中国人民解放军英雄模范奖章,1979年3月23日,经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颁发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英雄模范奖章和立功奖章。1.中国人民解放军勋章八一勋章(一、二、三)、独立自由勋章(一、二、三)、解放勋章(一、二、三)、红星国家奖励章(一、二)、独立国家奖励章、胜利国家奖励章(1)八一勋章八一勋章是授予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8月1日至1937年7月6日)参加革命战争有功而无重大过失的人员。一级八一勋章授予当
20、时的师级以上干部。二级八一勋章授予当时的团级和营级干部。三级八一勋章授予1935年10月20日前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1936年9月30日前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和第四方面军,1935年9月30日前参加陕北红军和红军第25军,1937年7月6日前坚持各地游击战争和参加东北抗日联军的连级以下人员。八一勋章的中心图案是“红星”和“八一”,突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于1927年8月1日独立领导革命武装的光辉史实。1955年9月23日,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决定,授予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有功人员以勋章。同日,国家主席发布授勋命令,授予朱德等131人以一级八一勋章。1957年6月17日
21、,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十四次会议决定,授予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有功人员以勋章。6月18日,国家主席发布授勋命令,授予杨成武等47人以一级八一勋章,授予丁盛等1467人以二级八一勋章,授予丁山等5339人以三级八一勋章。两次共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八一勋章178枚,二级八一勋章1467枚,三级八一勋章5339枚。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决定,依法剥夺林彪、谢富治、黄永胜获得的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2)独立自由勋章独立自由勋章是授予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9月2日)参加革命战争有功而无重大过失的人员。一级独立自由勋章
22、授予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时的旅级和相当于旅级以上干部,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新四军时的支队级和相当于支队级以上干部,1945年9月2日前在八路军、新四军中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中相当于军级的纵队和新四军师级以上干部。二级独立自由勋章授予当时的旅级、团级及与其相当级别的干部。三级独立自由勋章授予当时的营级、连级及与其相当级别的干部。独立自由勋章的中心图案是“红星”和“延安宝塔山”,象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革命圣地延安是中国人民抗日民族战争的革命大本营。1955年9月23日,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决定,授予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有功人员以勋章。同日,国家主席发布授勋命令,授予
23、朱德等117人以一级独立自由勋章。1957年6月17日,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十四次会议决定,授予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有功人员以勋章。6月18日,国家主席发布授勋命令,授予黄永胜等196人以一级独立自由勋章,授予丁本淳等4152人以二级独立自由勋章,授予丁仲等31098人以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两次共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独立自由勋章313枚,二级独立自由勋章4152枚,三级独立自由勋章31098枚。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决定,依法剥夺林彪、谢富治、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获得的一级独立自由勋章。(3)解放勋章解放勋章是授予在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9月3
24、日至1950年6月30日)参加革命战争有功而无重大过失的人员。一级解放勋章授予当时的军级以上及与其相当级别的干部,二级解放勋章授予当时的师级及与其相当级别的干部,三级解放勋章授予当时的团级、营级及与其相当级别的干部。解放战争时期直接领导国民党军队起义的人员(含1950年6月30日以后直接领导起义的),根据其功绩大小,分别授予解放勋章。解放勋章的中心图案是“红星”和“天安门”,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武装夺取全国胜利。1955年9月23日,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决定,授予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有功人员以勋章。同日,国家主席发布授勋命令,授予朱德等570人以一级解放勋章。1957年6月1
25、7日,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十四次会议决定,授予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有功人员以勋章。6月18日,国家主席发布授勋命令,授予王建安等421人以一级解放勋章,授予丁士采等4932人以二级解放勋章,授予刁志真等54879人以三级解放勋章。两次共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解放勋章991枚,二级解放勋章4932枚,三级解放勋章54879枚。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决定,依法剥夺林彪、谢富治、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李彬山获得的一级解放勋章。(4)红星国家奖励章红星国家奖励章俗称红星勋章,是中央军事委员会授予军队离休干部的一种国家奖励章。1988年“八一”建军节前后开
26、始授予。该勋章分一级和二级两等。红星国家奖励章均为金银合金制作,图案为“红星”和“星火”,象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工农革命之火呈燎原之势。根据1988年7月1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批准、7月3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关于授予军队离休干部中国人民解放军国家奖励章的规定,一级红星勋章授予1937年7月6日以前入伍或参加革命工作,并在1965年5月21日以前曾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或者曾任省、部级以上领导职务的军队离休干部。二级红星勋章授予下列人员:1937年7月6日以前入伍或者参加革命工作,并在1965年5月21日以前曾被授予大校以下军衔或者未被授予军衔的军队离休干
27、部;1937年7月6日以前入伍或者参加革命工作,并在1965年5月21日前曾被授予少将军衔或者曾任省、部级以上领导职务,但是1965年5月22日以后受降职、降级或者撤职处分的军队离休干部。1988年,全军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章的有835人,被授予二级红星功勋章的有3721人。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国家奖励章的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可被安排参加重大节日集会、阅兵活动,观看所在地区部队的军事演习,担任荣誉职务和领取定额荣誉金等。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国家奖励章的目的是表彰军队离休干部的历史功绩,增强他们的荣誉感、责任感,激励他们继续为军队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贡献,教育后代增强国防观念,发扬革命传统
28、,并在社会上树立尊敬革命前辈的良好风尚。(5)独立国家奖励章独立国家奖励章即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国家奖励章。1988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决定授予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9月2日期间入伍或者参加革命工作的军队离休干部和在中央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党的顾问委员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政治协商会议等担任职务而不在军队继续担任职务的军队干部。(6)胜利国家奖励章胜利国家奖励章即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国家奖励章。1988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决定授予1945年9月3日至1949年9月30日期间入伍或者参加革命工作的军队离休干部和在中央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党的顾
29、问委员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政治协商会议等担任职务而不在军队继续担任职务的军队干部。2.中国人民解放军奖章中国人民解放军奖章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团以上领导机关授予有功或获得荣誉称号人员佩戴的各种荣誉证章。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华苏维埃中央军事委员会曾于1933年7月9日发布命令,颁发红星奖章。此后,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各战区部队分别颁过各种奖章,如八路军、新四军的三等奖章、二等奖章、一等奖章,晋察冀军区的大功奖章、特功奖章,东北民主联军的战斗英雄奖章、工作模范奖章、毛泽东奖章、朱德奖章,华东野战军的人民英雄奖章等。(1)红星奖章红星奖章是授予中国工农红军有功人员的一种证章。1
30、933年7月9日,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于“八一”建军节时颁发红星奖章,表彰有特殊功勋的红军指战员。红星奖章的基本形状是:底衬由两枚五角星交错而成星花,象征革命的星星之火;中间由五星和禾穗组成的圆形图案,象征着工农红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子弟兵,全心全意为工农解放而服务。五角星与禾穗之间标有“红星章”三字。奖章分为三等,按照规定:一等发给“领导全部或一部革命战争之进展而有特殊功绩的”人员;二等发给“在某一战役当中曾经转移战局而获得伟大胜利的”人员;三等发给“经常表现英勇坚决的”人员。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也作出决议:对于“领导南昌暴动的负责同志及
31、红军中有特殊功勋的指挥员和战斗员”授予红星奖章。现有资料记载,红星奖章只在1933年和1934年“八一”建军节时颁发过两次。被授予一等红星奖章的有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被授予二等红星奖章的有陈毅、张云逸、罗瑞卿、萧克、何长工、罗炳辉、陈伯钧、李达、李聚奎、毕占云、滕代远、彭绍辉、王诤等34人;被授予三等红星奖章的有程子华、王震、李天佑、杨得志、杨勇、苏振华等53人。此外,1935年7月中旬,一、四方面军会师后,毛泽东代表中央政府亲自将一枚红星奖章授予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以表彰他在四方面军的杰出贡献。(2)八一奖章八一奖章是根据1955年2月12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的
32、中华人民共和国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革命战争时期有功人员的勋章奖章条例的规定,授予在中国工农红军时期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一直坚持革命工作而无重大过失,不够授予一、二、三级八一勋章人员的奖章。(3)解放奖章解放奖章是根据1955年2月12日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革命战争时期有功人员的勋章奖章条例的规定设立的,解放奖章授予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二年以上的,或参加虽不满二年但因作战负伤残废的连级以下人员。(4)独立自由奖章独立自由奖章是根据1955年2月12日一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革命战
33、争时期有功人员的勋章奖章条例规定,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革命战争时期的有功人员授予奖章。独立自由奖章授予抗日战争时期参加八路军、新四军或脱离生产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在二年以上的,或参加虽不满二年但因作战负伤残废的排级以下人员。(5)中国人民解放军英雄模范奖章和立功奖章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奖励制度逐渐统一。1979年3月23日,经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颁发中国人民解放军英雄模范奖章和立功奖章。由中共中央军委授予英雄称号的,颁发一级英雄奖章;由军区和军种、兵种领导机关授予英雄或模范称号的,颁发二级英雄模范奖章。立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的,分别颁
34、发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奖章。(三)科技类荣誉称号或奖励1.中国院士制度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中国的院士制度最早可追溯至1928年成立的中央研究院,开始时其成员称为“评议员”。1946年,中央研究院决定建立院士制度。1948年中国最早的院士诞生。1948年3月,通过层层选拔,中央研究院经过评议和选举,产生了中国的第一批共81名院士。这些院士分为数理、生物、人文三组,每组院士人数大体相等,其中数理组有陈省身、华罗庚、苏步青、吴大猷、吴有训、叶企孙、严济慈、李四光、竺可桢、侯德榜、茅以升等学术大师28人,生物组有贝时璋、童第周、胡先骕、戴芳澜、汤佩松、俞大绂等著名
35、科学家25人,而人文组有胡适、陈寅恪、顾颉刚、赵元任、金岳霖、冯友兰、郭沫若、梁思成等一流学者28人。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首批院士。新中国诞生后,1949年11月1日,中国科学院以原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的部分研究所为主要基础建立起来,它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心。1953年中国科学院访苏代表团回国后即酝酿学习苏联经验,建立学部制以加强学术领导和管理,并拟待条件成熟时选举院士(当时称为学部委员)。1954年中国科学院开始筹备建立物理学数学化学、生物学地学、技术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4个学部,向全国自然科学家发信,请他们推荐“学部委员”人选。中国科学院
36、第一批学部委员共有233名,其中自然科学方面共推选出172名科学家为学部委员,包括物理学数学化学部48人,生物学地学部84人,技术科学部40人。另外还有社会科学方面的学部委员61名。原来中央研究院的81名院士中,没有离开大陆的有59人,其中包括华罗庚、苏步青、郭沫若、李四光、竺可桢、茅以升等46位著名科学家,重新进入新中国第一批学部委员的行列。1955年6月,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大会在京召开,正式宣布成立学部,参会的学部委员有199人。从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我国整个院士工作处于瘫痪或停滞状态。在1980年以前,中国科学院的学部委员人数除了在1957年增加了18人之外,就再没有增加过
37、。1979年春,经党中央和国务院批准,中国科学院正式恢复在“文化大革命”中停止的学部活动,并立即着手增补学部委员工作。1980年11月,中国科学院增选了283位学部委员,加上前两届尚健在的117位学部委员,共有400位学部委员。同时,物理学数学化学部分设为数学物理学部和化学部。哲学社会科学部则已于1977年5月7日单独成立中国社会科学院。1984年12月中央书记处会议讨论决定,拟在中国建立院士制度,将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改为院士。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严济慈、吴仲华、卢嘉锡、武衡、钱学森于1985年1月写信给中央领导同志表示拥护并提出了一些建议。1988年11月16日,由严济慈主持召开执行
38、主席会议,讨论建立院士制度问题。1990年11月16日,国务院批准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科委关于增选学部委员的请示,批示规定:“增选学部委员工作,今后每两年进行一次,逐步使增选工作制度化、规范化。”1993年10月19日,国务院第十一次常务会议决定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改称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时决定成立中国工程院。1994年1月14日,中国科学院向全体学部委员发出通知:党中央、国务院已决定,将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改称中国科学院院士。此后的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大会亦随之改称中国科学院院士大会。此后,历经多次增选,到200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总人数达到714名,外籍院士达56名。1994年6月,中国科学院第七次院
39、士大会选举产生了首批96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正式成立,它是我国工程技术界的最高荣誉性、咨询性学术机构。与中国科学院院士的产生办法相同,中国工程院中国籍院士与外国籍院士都是每两年增选一次。1995年6月,中国工程院公布首尔增选院士名单,共新当选186名院士。同时公布的还有1994年年底选举出的医药卫生工程学部新学院院士30名,院士总数达312人。此后,历经多次增选,到2009年,中国工程院共有院士756名,外籍院士达36名。两院院士的职责是积极促进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努力创新,不断做出成绩;提倡科学精神,维护科学道德,发扬优良学风,起表率作用;积极培养人才,推动学技术队伍建设;承
40、担科学院(工程院)组织的咨询、评议任务,促进科学技术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推动科学技术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等。2.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选拔条件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模范履行岗位职责。必须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并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工作在工农业生产和科技推广第一线,有重大技术突破,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或在科研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中业绩突出,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学术造诣高深,学术成就卓著,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是学科领域带头人;或取得较多的科研成果,得到国内外同行专家公认,达到国际国
41、内领先或先进水平。在技术研究与开发中有重大发明创造、重大技术革新或解决了关键性的技术难题,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成绩卓著,对社会发展和学科建设作出突出贡献,是学科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在信息、金融、财会、外贸、法律和现代管理等领域,为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提供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科学理论依据,具有特殊贡献的人员。长期工作在教育、教学工作第一线,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事业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所创新的教育理论或教学方法,经省(部)级以上的教育行政部门鉴定并普遍推广,成效显著并为同行所公认。长期工作在防病、治病等卫生工作第一线,医术高超,多次成功地治愈疑难、危
42、重病症;或在较大范围多次有效地预防、控制、消除疾病,社会影响大,业绩为同行所公认。在文化艺术、新闻出版领域,成绩卓著、享有盛名,是本领域的带头人。在教练执训工作中成绩卓著,为发展国家和地区体育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职业体育教练员。3.科技类奖项国际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自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以来,我国恢复和重建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制度,这项制度有力地激励了科技人才的创造热情。1999年,为了解决科学奖励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奖励项目过多,获奖项目质量有所下降;缺少具有权威性的最高奖项;奖励项目促进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
43、高科技产业化的导向性不强;重复设奖、奖励名目多而乱),国家颁布实施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通过立法设立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并完善国家级四大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并规范了省、部级以及社会力量的科学技术奖励办法(见表21)。表21 关于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部分政策文件名出台单位及时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1999年5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65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科技部科学技术奖励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办发199967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1999年12月26日,科技部令第1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管理办法1999
44、年12月26日,科技部令第2号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1999年12月26日,科技部令第3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章程1999年12月8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国务院关于修改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决定2003年12月20日,国务院令第396号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行为准则与督查暂行办法国科奖字第9号,2003年7月1日实施同时设立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组成评审委员会,负责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工作。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负责对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进行宏观管理和指导。其主要职责是:聘请有关专家组成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审定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的评
45、审结果;为完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制度提供政策性意见和建议;研究、解决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中出现的其他重大问题。(1)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设立于2000年,授予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科学技术工作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不分等级。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报请国家主席签署并颁发证书和奖金。奖金数额由国务院规定,为500万元人民币。自国家最高科技奖设立以来,吴文俊、袁隆平、王选、黄昆、金怡濂、刘东生、王永志、叶笃正、吴孟超、李振声、闵恩泽
46、、吴征镒先后获得该项大奖(见表22)。表22 国家最高科技奖历年获奖人物年份获奖人物2007闵恩泽(1924今,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吴征镒(1919今,著名植物学家)2006李振声(1931今,遗传学家,小麦远缘杂交的奠基人)2005叶笃正(1916今,世界著名气象学家)吴孟超(1922今,世界著名肝脏外科学家)2003刘东生(19172008,著名地球环境科学家)王永志(1932今,著名航天技术专家)2002金怡濂(1929今,高性能计算机领域的著名专家)2001王选(19372006,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创始人)黄昆(19192005,著名物理学家)2000吴文俊(1919今,世界著名数学家)
47、袁隆平(1930今,杂交水稻之父)(2)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自然科学奖授予在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等基础研究和信息、材料、工程技术等领域的应用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作出重大科学发现的中国公民。国家自然科学奖不授予组织。国家自然科学奖的授奖条件为:前人尚未发现或者尚未阐明;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得到国内外自然科学界公认。国家自然科学奖的候选人应当是每项重大科学发现的主要论文或者专著的主要作者,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其一,提出总体学术思想、研究方案;其二,发现重要科学现象、特性和规律,并阐明科学理论和学说;其三,提出研究方法和手段,解决关键性学术疑难问题或者实验技术难点,以及对重要基础数据进行系统收集和综合分析。国家自然科学奖授奖等级根据候选人所作出的科学发现,从发现程度、难易复杂程度、理论学说上的创见性、研究方法手段的创新程度、学术水平、对学科发展的促进作用、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论文被他人正面引用的情况、国内外学术界的评价和主要论文发表刊物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基本评定标准如下:在科学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学术上为国际领先,并为学术界所公认和广泛引用,推动了本学科或者相关学科的发展,或者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