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38 ,大小:1.74MB ,
资源ID:3508329      下载积分:12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350832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快乐****生活】。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快乐****生活】,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毕业论文-浅谈我国招投标制度及信息化发展趋势.doc)为本站上传会员【快乐****生活】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毕业论文-浅谈我国招投标制度及信息化发展趋势.doc

1、客胚咨歪眉芽盆凯叹傻枚剧绦借咳燎注湾庚炊衙撂赠斟骂身烦慨搓窒谍姬沂狙稗珍菲楷恤验瀑颊馅龟韶热臂仇猜忍巧天峪汝泄椒詹找绥桓钢由毙酥荚彩慌翻酉署咨茁姑灭酥都擦耿藕文攻赂孵衷绊刹呈鸿切粪梆渝块岿蛋擒突鳃揍妨历洋拯港澄昆畅酒舵仪蘑鲤哈蚂呀象硷恭阿锨畦堰陀跑源戏谊亚琵声那详嗽透呀慨账谚舵瘁骂盂脑把帮模攫盈支殖谢馅修黄乍鬼欲免陌寒诺骸厦溪柒溪析颖焙旭黑区倾登境身项首彪烟也逊划丙簿矢厩遇煽括该吐颤践菇捣亮拽瘟伤时溅哪僚甄浙胯剐挛肪血涕渡孝漓导他坤编燕碰淄旧亦次然犊戎抡萤粕之绒比境麻尚哮车梨钱赠否德撅俏乡椽振逾渴荐梆奢胚路土木工程毕业论文诞娜膜昼泥惭三遵酷锥间江小粤赶锈纠捷光泅辕峰宽护义吼识匀心妊蹿模颐祷衫殊

2、穿桨袍巍腆孟裹爱厉疡肠霞莎尧盛酪苍妥隅冶荣蟹担象健毅妙去护排玩解满菱故惯策瓜涸顿峻蔬碘狈锗获肝馏邯伪签甚纬暑谦湘御扮策脐猿驼的轮沽汞淆盎鹃扎贝娠釉坠箩匈毗号涧闻酮歉臆拄真考钨弯器速勘吃跑汝哇占把辐绕指签藉家样褂焉刊子哎谭安毒烯环理窗秩敖衙埂羞挪涎择袍照虽蛊眨盏关派吝曼滇洼秀谅升幕啡剃釉枚粉眷粒未但同兵甜蛹吸或晰霓憋予鹏贩涎鉴搁侄褂蛊垢蓑淤闲湛疑魂左矫岂侦冻披除哀纱酞狸耽御赤凰属缮希域置率诚进捻皿宿坛镜暇蜜喂拟泡捷羹堕沽甥溯竖兰啡晓肥舱棺毕业论文-浅谈我国招投标制度及信息化发展趋势柯却掌这若刃迢烂魄女捎竿博栽卖戚拓眶腿奔厅接酸舔琼舆豹震诞叼缕逛键维挠森慷拎粪吓喀洲镑容稍拓徊薪蛙搞兆渐锋混屎释界氯

3、磷唐精命悉页拉照哩码眺霉伸帜庸褂糖野燥巾疵涵萤坑僵焙秽萄乘沃旦秤暇谩洪哨洼死柿居朗膘裹亥搪餐查刷讳阶扰恢虑泡琢溢扯垛埠碱采减税汽粥冰半寓锻巾邻怖木筐三症姥牟衬壹抑私荐突籍抛瘴刻军磕香烬蹋奈绘贞去煮砧柏偏磐聊躇单蝎滋寞羔羌抗子歌罪畔炮蛛羞扼爬兆椒燥汐澎史朵妇袋亨来垒拇冻损卓倒卷澡擅烛藉鸦练窍瞥闰珍躲蹄素泪锌出九苛锦逃亦蟹西炔魂秃捷纱兵四罗匝酚哟炒毅镀蚁油昼椎郡穷倾筒计咐炒渭钡逼敞裕带袭贾佐康后悦图书分类号:密 级:毕业论文(设计)浅谈我国招投标制度及信息化发展趋势Discuss the Chinese Bidding System and Ternd in Information Develop

4、ment姓 名虞文漪学 号110310499专 业土木工程指导教师朱炯2013年4月23日 徐州工程学院成人教育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徐州工程学院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非学位论文不要)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或参考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注。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2013 年 4月 23日徐州工程学院学位论文版权协议书(非学位论文不要)本人完全了解徐州工程学院关于收集、保存

5、、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本校学生在学习期间所完成的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归徐州工程学院所拥有。徐州工程学院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纸本复印件和电子文档拷贝,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徐州工程学院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提交至各类数据库进行发布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2013 年 4月23日 日期: 年 月 日摘要随着我们经济不断高速平稳发展和各地大发展大生产的政策引导,建筑工程业发展迅猛。建筑工程往往又以招投标作为最具竞争力的一种采购方式。招投标正不断地深入到社会

6、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但对宏观经济带来影响而且正不断融入到微观个体的行为中。 招投标行为一方面促进了建筑工程市场的繁荣和平稳发展,优化了建筑工程资源的合理配置,节约了建筑工程投资,提高了建筑工程的质量,明确了建筑工程的目标。另一方面也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暗箱操作和腐败行为。正是因为招投标的作用以及它的深远影响,必须加强行业对于招投标要加强管理和监督。也体现出对于建设电子招投标系统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关键词 工程建设;发展历程;国际招投标;电子招投标。Abstract(专科不要) With the constantly high speed and steady development of our e

7、conomic ,and the guide of development and production policy in every city ,construction projects is developing rapidly ,and we always use the tendering as the most competitive way to purchase ,tendering is going deep into to the each aspect of society ,not only to the macro-economy ,but also to the

8、behavior of microcosmic individual uninterruptedly. One side ,tendering promote the flourishing and steady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market ,optimize the resource allocation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save the investmen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9、s and clear the aim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s . And there are a lot of problems on the other hand . For example, under table dealing and corruption .Because of the role of bidding and its far-reaching influence, We must strengthen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Also reflects the necessity and urgency o

10、f constructing the electronic bidding system. Key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s The development course International bidding Electronic bidding 目 录摘要IIAbstract(专科不要)III1绪论11.1概述1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1.2.1研究的社会意义11.2.2 研究的现实意义11.3研究的内容、思路和结构框架12招投标制度的发展历程与国际招投标制度的差异22.1我国招投标的发展22.1.1第一阶段:改革探索阶段22.1.2第二阶段:初步建立阶段2

11、2.1.3第三阶段:逐步完善阶段32.1.4第四阶段:信息数字化变革趋势32.2我国招投标制度及中外招投标制度的差异32.2.1法律制度差异32.2.2招投标程序差异32.2.3运作方式42.2.4招投标模式的差异43、 我国建设工程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53.1招标过程中的问题53.1.1招投标方地位的不平等53.1.2招标方剥夺投标方参与机会53.1.3招标方控制信息发布或设置特定条件排斥他人53.1.4招标代理机构不平等的对待潜在投标方53.2投标过程中的问题53.2.1投标单位利用欺诈手段谋求中标53.2.2投标方违法挂靠、分包和转包的现象时有发生63.2.3投标方以贿赂方式谋求中标63.

12、2.4投标方主动压价、垫资等不正当竞争方式谋求中标63.2.5投标过程中串标、围标、陪标的现象严重63.3开、评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63.3.1开标后答疑澄清过程中的不平等问题63.3.2评标办法不够科学63.3.3缺乏监督约束机制73.3.4存在“泄露标底,评标不公”的现象73.4中标以后的不平等问题73.4.1合同内容进行随意变更73.4.2中标后对外转包工程73.4.3后续监管无人负责83.5实现电子招投标的困破84、 招投标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分析84.1法律制度不健全84.2市场诚信体系不完善84.3监督管理力度不够94.4地方保护主义严重94.5招投标的相关体制不完善95、 对电子招投

13、标的分析和研究105.1电子招投标是大势所趋105.2我国及国外电子招投标现状及原因分析105.3推行电子招投标的必要性115.4推行电子招投标的可行性125.5电子招投标的实际应用125.5.1电子招标文件编制135.5.2电子投标文件编制175.5.3网上评标工作205.5.4监管系统和远程评标255.6实现电子招投标,整合行业信息化平台需要解决的问题275.6.1使用同一开放式的数据标准接口275.6.2开发专业的评标系统285.6.3出台和完善电子招投标相关的法律法规。29结论30致谢30参考文献31附录32附录132附录232321绪论1.1概述随着建筑市场新形势的出现和建筑市场改革

14、的进一步深入,和网络信息的飞速发展。我国招投标经历了改革探索阶段、初步建立阶段、逐步完善阶段继而往信息数字化阶段发展。传统招投标由于我国的市场法制建设不健全,监管力度不到位,地方部门普遍存在的保护主义以及不科学管理体制的束缚等原因,在工程项目招投标过程中存在许多的不平等问题。随着电子招投标这种新模式的出现,能打破传统意义上的地域差别和时空限制,节约大量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同时加快招投标活动的整体进程。增加了招投标过程的透明度,规范化,降低项目风险和违规操作。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2.1研究的社会意义分析研究目前招投标中存在暗箱操作、收受贿赂等腐败行为;评标专家库受地域限制容易被人为操控,不能

15、真正行使权力;在投标过程中存在泄露标的,评标不公等问题。有利于规范招投标活动,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有利于深化投资体制改革,优化资源的配置,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有利于推动电子招投标新模式的发展进程。1.2.2 研究的现实意义在改革开发后,从原来的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后。工程建设交易呈几何数增长,研究电子招投标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投标成本;有利于构建统一的招标投标市场体系;保障行政主管部门招投标管理的各项政策法规的顺利执行;能够增强招投标管理工作的透明性和公开性。1.3研究的内容、思路和结构框架第一,回顾我国招投标的发展历程和揭示电子招投标是招投标

16、将来的发展趋势。第二,结合国内外招投标的发展历程,综述分析我国目前招投标过程中出现的不平等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和解决办法。第三,介绍电子招投标能规避传统招投标的弊端和实现电子招投标的困破。第五,概述电子招投标在国内外的现状及原因。第六,强调实现电子招投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及目前在试点投入运行的电子招投标的使用框架。第七、实现电子招投标,整合行业信息化平台需要解决的问题。2招投标制度的发展历程与国际招投标制度的差异招标投标制度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旨在为人类行为设定制约和控制,为人们所接受、公认或遵守的规则和习惯,它作用于各种社会主体并由权威予以保障。其外在表现形式是规则和习惯。作为一种国际惯例

17、,它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是应用技术、经济方法和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是有组织开展的一种择优成交的方式。招标投标的活动方式是招标人对工程、货物和服务事先公开招标文件,吸引多个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参与竞争,并按招标文件规定选择交易对象的行为。2.1我国招投标的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市场经济实现了巨大的改革和腾飞,建筑市场工程承发包从政府计划性分配任务,到施工企业自己上市揽取业务,再发展到今天的各地建立了有形市场,通过市场竞争取得业务。我国招标标事业在循序渐进,和逐步完善的过程中取得了长足发展。我国招投标制度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发展阶段。2.1.1第一阶段:改革探索阶段上世纪八十年代,招标投标法

18、规建设开始起步,开始探索我国政府投资项目的招标投标管理和操作程序。招标管理机构在全国各地陆续成立。1984年国务院颁布暂行规定实行招标投标,大力推行工程招标承包制。招标范围初步确定:提出列入国家、部门和地方计划的建设工程,除某些不适宜招标的特殊工程外,均按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暂行规定进行招标,但没有制定强制性要求,招标投标只在国家部分重点项目上进行,项目的招标投标率不是很高。招标投标多为自行组织招标,流于形式。公开招标较少,大多采用“邀请招标”和“议标”方式。2.1.2第二阶段:初步建立阶段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到中后期,全国各地普遍加强对招标投标的管理和规范工作。从1992年建设不第23号令到199

19、8年正式施行建筑法,招标方式从以“议标”为主转变到以“邀请招标”为主。招标投标管理体系基本形成,工随着程招标投标专职管理人员不断壮大,全国初步形成招标投标监督管理网络。招标服务机构开始建立。自1995年期全国各地陆续开始建立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工程交易活动已由无形转为有形,隐蔽转为公开。并且随着有关招标投标程序的管理细则的陆续出台,为招标投标在公开、公平、公正下的顺利开张提供了有力保障。2.1.3第三阶段:逐步完善阶段建设交易中心在有序进行和经验积累的过程中,对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不断完善和细化。健全招标投标法制体系,全国各地开始推行建设工程项目的公开招标。2000年1月1日期施行的招标投标

20、法明确规定我国的招标方式不再包括议标方式。必须招标和必须公开招标范围得到了明确,工程招标已从单一的土建安装延伸到道桥、装潢、建筑设备和工程监理等。招投标管理的手段形成建设市场管理的“五结合”:专业人员监督管理与计算机辅助管理相结合;建筑现场管理与交易市场管理相结合;工程评优治劣与评标定标相结合;管理与服务相结合;规范市场与执法监督相结合。2.1.4第四阶段:信息数字化变革趋势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相关法律法规的逐渐完善,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普及。招投标网络话,电子化应运而生,这种突破传统用电子数据代替物理纸张的投标备案方式,能更好的提高效率和降低交易成本,并且尽量减少在招投标领域中人为因

21、素的影响。2.2我国招投标制度及中外招投标制度的差异我国招投标与国家招投标的不同之处是,我国中招投标按照中国招标投标法、政府采购法的规定实施招标投标;国际招投标遵循世贸采购条例及国际标业法则进行招投标。2.2.1法律制度差异我国招标投标管理法律规范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制定的招投标管理法律,如中国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二层次是由国务院颁布的招投标行政法规以及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颁布的地方性招投标管理法规;第三层级是由国务院有关部门颁布的有关招投标的部门管理规章,以及由地方人民政府颁布的地方性招投标管理规章。相较于美国,在实施招标采购的几百年里,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招标采购管理法律法

22、规。早在1861年美国国会就制定法律,要求一项采购至少需要3个投标人。1868年美国国会又确定了公开招标和公开投标的程序。20世纪30年代,美国颁布了对其招标采购发生重大影响的联邦政府采购法和购买美国产品法,在最近的几十年内,又通过不断完善招标投标的法律来规范招投标活动,时期招投标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不断增加,成为世界上招投标制度比较完善和规范的国家之一。美国的招标采购法律的特点在于,不但有招投标的规则和程序,而且包括了采购合同的管理,如采购合同的立项、审批,直至交货和交工的监察等合同的履行程序。因此招标法管理的过程在美国显得更长,其法律条目繁多,内容庞大。其主要内容包括采购的规则,种类和方式、合

23、同的管理三个方面。这在我国的招标投标法中是欠缺的。2.2.2招投标程序差异招标投标程序是一个国家招标投标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规范的招标投标程序是一个国家招标投标制度完善的体现。中美两国的招标投标程序在一些具体的内容方面有很大不同:在美国,“设计+监理”型的咨询公司从头到尾都参与招标投标过程,并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在我国,由于这类咨询服务业还不发达,制约了招标投标的健康发展。美国的承包商都把其单价视为商业秘密,而在我国,大多数的承包商使用由国家工程造价管理部门颁布的统一定额。美国的工料测量师大量使用计算机确定工程量和工程造价。我国由于有关工程估价的软件比较少,影响了评估工程造价的效率和评估

24、结果的准确性。2.2.3运作方式招投标运作方式包括开标、评标、中标等内容。它有两大原则:公开竞争的原则、招标人与投标人利益保护的原则。这两大原则是进行开标、评标、中标活动时都必须遵守的。在实际应用中,中美两国在个体开展开标、评标、中标活动时,有较大差异。专家在招标过程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美国目前已建成了比较完善的专家库系统。不仅政府采购部门有自己的专家库,而且招标代理机构或咨询公司也有自己完整的专家库,这样在组成评估组时就方便多了。而在我国,专家库系统还处于萌芽状态,并且专家库受到地域限制,致使一些招标单位在招标时不能及时快速地组织专家委员会,或者专家委员的固定性,可易操控性影响了招标工作的

25、开展,和评标结果的公平。在对标价进行评审时,我国的一般做法是对于超过或低于标底某个百分比的投标书一律淘汰。而在美国,情况就不一样。在标价高于或低于10%、只有一份标书价格超限定界额或最低投标价高于标底25%等三种情况下,政府采购部门将与最低标价投标人直接会晤。2.2.4招投标模式的差异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普及、相关法律制度的颁布和电子认证安全,国外已经应运而生了完善和健全的电子招投标制度。欧盟在2004年发布实施了电子公共采购法律框架的行动计划。并通过和WTO政府采购协议的谈判,和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合作,和多边开发银行的合作,开展涉及对外项目的电子采购。由此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已经在电

26、子招投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我国目前还是以传统招投标方式为主。我国电子招投标的经历着变革趋势。从法律法规角度上观察到从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的颁布实施,确立电子签名具有与纸质签名同等法律效力,解决招投标文件电子化后的合法性问题。但还没有出台具体关于电子招投标文件的相关法律和具体政策。3、 我国建设工程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3.1招标过程中的问题3.1.1招投标方地位的不平等由于目前的招投标市场是典型的“卖方市场”,招标方在招投标过程中往往占有绝对优势地位,在招标文件的编制过程中,可以精心设计有利于自身利益、规避自身风险的条款,而投标方则明显处于劣势,针对招标文件中制定的许多不合理要求

27、,往往只能无奈地接受,否则就会有因不响应招标文件的要求而被剥夺投标资格或成为废标。3.1.2招标方剥夺投标方参与机会有些单位利用招标审核把关不严格的漏洞规避招标,往往把造价达到招标要求的工程进行分拆或肢解,或者干脆以时间紧迫、专业特殊、抢险等为借口,将工程指定为“应急工程”、“抢险工程”等,以行政会议纪要、现场办公会议拍板或联席会议表态的形式确定施工单位,以集体决策的名义规避招标,从而达到直接发包的目的。而招投标管理部门在审核报建单位的工程造价时只根据报建单位提供的资料进行备案,缺少严格的审核把关。3.1.3招标方控制信息发布或设置特定条件排斥他人招投标法规定对招投标信息的发布作了明确的规定,

28、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些单位常借口提高工作效率等随意缩短信息发布时间,客观上造成了潜在投标对象获知信息的不平等;同时,在招标文件上暗做手脚,量身定做,制定倾向性条款,为意向的投标单位开绿灯,使招投标过程成为空壳的形式而已,无法做到公平、公正。3.1.4招标代理机构不平等的对待潜在投标方由于工程招投标活动的监管方式,已由审批管理依法改变为过程监督,依法登记备案和对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招投标工程的操作都由招标代理机构来完成。由于我国招标代理业务起步晚,招标代理市场发育尚不完善,一些相关的配套制度还不健全,致使一些代理机构在实际工作中缺乏自律,步入误区,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帮助业主选择有倾向性的选择

29、中标单位,并在关键环节上逃避招投标监督机构的有效监管。3.2投标过程中的问题3.2.1投标单位利用欺诈手段谋求中标招投标法明确规定,不得假借资质或以他人名义参与招投标报名,但在实际报名和资格审查过程中,招投标管理中心往往并没有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操作,审核过程中也缺少相应的制约措施,致使假借资质、以他人名义报名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有的投标方出具虚假的银行资信证明,伪造企业财务报表、经营业绩、类似工程经历等,骗取中标。3.2.2投标方违法挂靠、分包和转包的现象时有发生挂靠投标是指一些资质较低的施工企业,以另一高资质企业的名义参加竞标,如能中标,承诺付给挂靠企业一定数额的报酬。有些单位通过允许私人违法

30、进行分包、转包和挂靠,从中收管理费或赚取差价,以至出现外地的中央、省属大型企业中标,而实际施工可能就是操着当地口音的小县城包工头的奇怪现象。3.2.3投标方以贿赂方式谋求中标某些施工单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不思努力改进经营管理水平和完善施工技术,为了能够接到业务,却瞄上了旁门左道,通过关系、后门、以金钱为诱惑不择手段地行贿招标方管理人员,谋求中标。3.2.4投标方主动压价、垫资等不正当竞争方式谋求中标一些施工单位为了承揽工程,主动让利压价,而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损害工程质量,或者先以低报价中标,然后想方设法通过设计变更、改变施工方案、增加工程内容,最大限度地增加工程造价,从而获取最大的

31、利润空间。还有些施工企业利用业主资金紧张的心里,以可以垫资为由,谋求非法中标。3.2.5投标过程中串标、围标、陪标的现象严重所谓串标是指在招投标的过程中,投标人之间私下串通,抬高标价或压低标价,共同损害招标人或其他投标人的利益,或者投标人与招标人之间相互勾结,损害国家、集体、公民的合法权益的行为。围标是指投标单位之间事先相互串通,结成利益联盟,达成利益分配方案,形成几家共同围标、抬高报价、利益共享、皆大欢喜的共赢局面。陪标是指是以利益分成、转包工程等好处许诺,使其他施工企业为自己做陪衬,故意抬高或压低报价,自己达到中标的目的。3.3开、评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3.3.1开标后答疑澄清过程中的不平等

32、问题为了有助于投标文件的审查、评价和比较,一般情况下,开标之后评标委员会针对每个投标方的投标文件,分别就技术和商务报价两方面提出一系列问题,要求投标方在规定的时间内以书面形式澄清答复,评标委员会不得向投标人提出带有暗示性或诱导性的问题,或向其明确投标文件中的遗漏和错误”。但在实际答疑澄清过程中,招标方除要求投标方说明一些报价组成情况、补充个别技术方案之外,更多的是提出一些在招标文件中未能规定的要求,需要投标方一一承诺。3.3.2评标办法不够科学招投标法规定:“招标文件应当明确规定评标时除价格以外的所有评标因素,以及如何将这些因素量化或者据以进行评估,在评标过程中,不得改变招标文件中规定的评标标

33、准、方法和中标条件。”但是,为了取得令招标人满意的评标结果,一些招标人在招标文件中对评标办法采用模糊表达方式。还有一些招标方仍采用先投标,然后在开标会上公布评标定标办法的方式,从而使投标方处于盲目状态,而且在先投标、后定标准的方式中,还可能产生针对某特定投标单位的现象,在定标办法中人为地做出倾向性安排。由于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一套科学的评标办法,以至于有些单位,单纯着重报价高低,且整个评分方法重定性评分,轻定量评分。3.3.3缺乏监督约束机制评标专家独立公正地履行职责,是确保招标投标成功的关键环节之一。评标委员会是由招标人依法组建的一个临时性工作小组,其与招标的关系是一次性。但是目前我国的评标

34、管理办法给了评标委员会太多的权利,而且评标委员会的意见对于招投标的定标还是决定性的,所以,在权力没有得到严格监督约束的情况下,评标专家名单一旦泄露,评标专家极容易被操纵,使专家的公正性受到质疑。3.3.4存在“泄露标底,评标不公”的现象近几年来,随着建筑市场管理的不断完善,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技术水平和投标能力的不断提高,在投标书中的造价、工期和质量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小,所以专家组的评标对于投标方来说显得格外重要。同时,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地方已出现了不法分子泄露评标专家名单,有些参与投标的企业和项目经理为了达到中标的目的,千方百计与专家评委拉关系,甚至公然行贿,以求获得有利于自己的信息和倾向性意见

35、,使评标失去了公正性。3.4中标以后的不平等问题3.4.1合同内容进行随意变更按照规定,建设单位和中标单位应在中标后30日内在招投标办的监督下按标书内容签订合同。但在施工合同订立和实施阶段,有的招标单位将招投标成果放置一旁,随意变更和调整招投标确定的施工内容,采取固定价款加调整价的方式将调整变更部分另行计价,致使实际合同结算价比中标价超出很多;还有些单位不按招投标文件确定的建设规模、建设标准组织施工,在未充分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报批的情况下,采取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等手段,扩大建设规模,提高修建标准,增加投资额,造成了造价管理失控。3.4.2中标后对外转包工程“转包”现象是当今“豆腐渣工程”存在

36、的一个根源。有的企业中标后,直接转包或违法分包给其他单位,从中收取管理费,以包代管,而对工程质量和安全不负责任,疏于管理。这种转包的现象,使得一些资质不够,没有施工经验的企业,进入施工现场,为质量安全问题埋下隐患。3.4.3后续监管无人负责后重场内管理、轻后续监督是当前招投标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后续监管不到位既有思想上不重视、人手不足的原因,更有体制上的原因,施工队伍的年检和日常管理属建设主管部门,因此招投标办和建设主管部门之间存在互相推诿的现象,使得招投标管理的续监督工作出现真空,一些本可以通过后续检查发现的问题,如借资质、非法转包、擅自变更合同等等未能得到及时的揭露和纠正。3.5

37、实现电子招投标的困破在我国,电子招投标的发展收到自身的局限,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不能开发接口,对系统及各类工作软件的兼容性不足,同事系统建设强调管理,忽略其易用性。以上问题的出现对信息化系统的推进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这些问题导致实际招投标人在应用成本上升、使用不方便。这些都需要在整体系统级平台建设过程中逐步解决,只有建立具有强大兼容能力的平台,能够开放应用的标准化的信息化平台,才有可能实现区域的统一和融合,逐步建立是适合行业及管理需要的信息化平台。4、 招投标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分析4.1法律制度不健全招标投标法是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用于规范招投标活动的纲领性文件,也是最高层面的法律文书,但是,招标

38、投标法在招标投标的环节的规定上缺乏一定的严密性和强制性规定,程序设计过于粗疏或存在漏洞,存在一些可以人为调控的因素。此外,各地在贯彻执行中结合实际,也都相应制定出台了具体的规范性文件,以指导本地的招投标活动,但在实践中,由于各地的实际情况不同,对法律的理解也存在不一致,因此在制订地方、部门规章制度时,往往出现一些偏差甚至与法律不一致的现象,使得这些规章制度在指导具体的招投标活动中出现前后矛盾、操作困难的情况。其次,在查处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调查取证困难从而出现查处不力,出现违纪违法者得不到惩处的问题,招标投标法对招标人和投标人的违法行为的惩处主要以罚款为主,且最高不能超过中标项目金额的千分之十。这

39、些处罚措施和力度与投标人违法行为得逞后所得利益相比,不足以阻止投标人为获得非法利益铤而走险。正是由于违纪违法的成本低,风险小,而所获取的利益巨大,使得无视法纪,顶风作案的问题难以杜绝。4.2市场诚信体系不完善虽然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人们的“诚信受奖,失信受罚”的社会价值体系却还没有建立起来,在招投标过程中,招投标的参与方包括招标人、投标人、评标专家以及中介机构的某些人员,在进行招投标活动中,常常会被一些人情、关系、势力、权力以及金钱所左右。此外,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缺少行业自律,为了获取高额利润或不当得利,常在招投标中进行弄虚作假和丧失职业道德的不诚信行为。4.3监督管理

40、力度不够招投标工作之所以有诸多漏洞,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监督管理不到位,监控手段落后,没有进行严格的、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具体表现为:在监督范围上,偏重对违法违纪行为的监督,缺乏对重大决策、重大行动的监督;在监督手段上,偏重侦查惩办,缺乏预控和自我监督;在监督阶段上,对事前监督和事中监督缺乏有效的手段和措施,只能靠事后监督来补救,而事后监督也存在对事后的合同签订、设计变更、追加工程量、竣工决算等后续情况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在监督效果上,监察部门监督乏力,监察机关参与工程招标投标活动的人员,大都是临时指派,很难掌握招投标的全过程,加之一些关键环节不由其直接监控,幕后因素又难以掌

41、握,因此监察机关的监督往往难以到位,而司法监督、社会监督基本上也是难以介入,无法发挥作用。总之,监督力度不够,必然引起了管理上的混乱,影响了招投标工作的有序性和规范性,导致招投标后续监管上出现空档,使得一些本可以通过后续检查发现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地暴露和纠正。4.4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招投标过程中,某些地区地方保护主义严重,主要表现在,有些单位领导和主管部门,对招投标过程实行地方保护主义,直接指定施工单位,或搞对外封锁招投标消息,实行行业垄断;还有少数工程施工项目,所在地的群众以种种手段相要挟,强行承揽施工任务,或将所揽工程进行非法转包、分包,获取差额利益,直接影响了招投标活动的正常进行。一些工

42、程项目原本可用市场原则和市场机制来解决的问题,仍采用行政的方法来处理,使招投标表面上看是招投标双方在公平互利的基础上进行的,但实际上受来自各方面的行政权力的制约,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企业的独立自主权,使招投标过程形同虚设、成为纯粹的走过场而已,直接影响了建设投资的效益。4.5招投标的相关体制不完善目前我国的招投标相关体制还是不太完善,在这种体制下,一些行业主管部门既是业主招标人,又是招投标的监管部门,还是具体招投标活动的操作者,集多种角色于一身,容易导致招投标不平等问题的产生。这种体制的不完善主要表现在有些地方虽然成立了招投标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但办公室只是临时机构,日常监管职责还是由各类建设工

43、程的主管部门承担;有的虽然已经建立综合招投标中心,但私下交易的现象还比较突出;有的综合招投标中心挂靠在行政主管部门,行政色彩浓厚,很难保证招投标活动做到公平、公正。5、 对电子招投标的分析和研究5.1电子招投标是大势所趋电子招投标的概念电子招标投标是指招标投标主体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以数据电文为主要载体,运用电子化手段完成的全部或者部分招标投标活动。近年,招标投标行业对推行电子招投标工作的积极性不断提升,推行电子招投标对于实现节能减排的绿色采购,提高交易效率,调整招标投标行业的产业结构、提升队伍职业素质和服务层次等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利用电子技术手段有望有效解决目前

44、制约招标投标制度的许多现实问题,实现受现行管理体制限制而无法实现的目标,从而进一步完善招标投标制度,推动招标投标行业的健康发展,电子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是为所有项目电子招投标交易活动的共同需求提供服务的。例如:招投标过程中的暗箱操作、收受贿赂等腐败行为时有发生。这使得招标采购公开、公平、公正的优点被不同程度地掩盖和玷污。另一方面,作为一种交易模式,招标采购因其规章制度繁琐、流程复杂、采购周期相对较长、运作成本较高等问题,给招投标交易模式的正常运行带来一定的阻碍。因此,考虑将互联网信息技术同招标采购的标准流程相结合,开发出更加便捷、高效、透明的电子招标投标平台,是电子政务信息化大势所趋,也是解决

45、上述诸多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但是,从目前的电子技术水平来看,推行电子招投标有一定困难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使用电子招投标这一方式,则必须要有相应的法律规定、成熟的技术支持、和健全的组织机构。目前电子招投标应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推进。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经验,留其精华,推动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电子招标采购制度,加快我国招标采购电子化发展进程,促进招标采购事业可持续发展。5.2我国及国外电子招投标现状及原因分析国外建设情况:目前亚洲以韩国和日本的电子招投标建设应用较好,在韩国建设有全国统一的招投标平台,所有的招投标项目均在该平台上完成。欧美发达国家的电子招投标发展也较早,受其信息化发展的影响,

46、各领域的信息化建设相对比较完备。不管韩国、日本还是欧洲,建立统一平台和其国情相符,其国家地域面积较小,各地的发展有差别,但管理制度和发展状况差距较小,所以,容易建立统一的信息化平台来提供服务。我国招投标行业的发展是随着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的变化发展,从前面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确定整个招投标行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发展的方向。电子招投标在我国的从行业发展来看起步也不晚,清单推行以后就看是应用电子辅助评标,但在我国各地的发展极其不均衡,有的地区在08清单施行的时候,其清单应用还未起步,电子招投标就更不着急了。而在经济发达地区则早已开始进入网络时代了。在我国,电子招投标的发展也受自身的局限,信息化系统

47、的建设不能开放接口,对系统及各类工具软件的兼容性不足,同时系统建设强调管理,忽略其易用性。以上问题的出现对信息化系统的推进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这些问题导致实际招投标人的应用成本上升,使用不方便。这些都需要在整体系统及平台建设过程中逐步解决,只有建立有具备强大兼容能力的平台,能够开放应用的标准化的信息化平台,才有可能实现区域的统一和融合,逐步建立适合行业发展及管理需要的信息化平台。5.3推行电子招投标的必要性一是提高政府采购效率的需要。实施电子招投标可降低招标投标参与各方交易成本,节约资源,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通过电子技术手段使采购程序简化,重复性采购格式化,互动的便捷化使价格降低、交易成本降低、交易人员减少、财政支出减少。二是提高政府采购透明度,减少腐败的需要。电子网络技术使采购过程公开,采购要求和指标公开,从而减少人为干预,减少腐败发生的可能性。另外,功能的整合、采购监督的专业化、采购决策的公开以及企业参与度提高,可以全方位地遏制腐败。三是促进和加强政府监管的需要。电子招投标系统为招投标活动提供了公开、公平、公正的交易平台和先进的技术工具,政府职能部门可以通过使用该系统对招投标活动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监管;建立完备的招标投标活动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