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品文档就在这里-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行政管理本科政府经济学期末复习指导综合练习题及答案(孙宝华)2010年06月30日一名词解释 1.政府经济:是一种与企业、个人经济活动相对应的经济行为,即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经济管理。其中,政府财政分配及其提供公共服务在政府经济活动中居核心地位。P3 2、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在有些领域不能或不能有效发挥作用,达不到资源有效配置的目的。也就是达不到经济学所讲的“帕累托效率”。P9 3、竞争失灵: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也称之竞争失灵。在现实经济运行中,市场往往达不到完全竞争状态,而是存在垄断,即
2、不完全竞争。至于垄断的具体情况,还可进一步划分,主要包括完全垄断、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P9 4、信息的不对称:通常是指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易的双方,由于所掌握的信息量不相等,不能有效开展公平竞争,从而对资源配置产生扭曲。P11 5、社会公平:是指社会成员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心理承受能力。P19 6、经济公平:是指生产要素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对比关系。P19 7、自然垄断:有时也称之为天然垄断,是与某些商品和劳务自身的特点有关,即这类商品和劳务在由一家企业提供时其成本比由多家企业提供时低,有利于节约社会资源。供电、供水、供气等公用事业服务的生产和提供,具有明显的自然垄断特征。P10 8、洛伦茨曲线:在个人收
3、入分配领域,人们通常用洛伦茨曲线衡量收入差距,以及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状况。洛伦茨曲线由统计学家洛伦茨提出,用累积的一定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百分比与这部分人口所获得的收入占总收入百分比的对应关系来表示。P19 9、公共物品:是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消费的非排他性、效用的可分割性、消费的强制性特征。一般不能或不能有效通过市场机制由企业和个人来提供,主要由政府来提供。P38 10、消费的非竞争性:是指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向一个额外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成本为零。消费者对某一物品的消费,不会减少或影响其他消费者对同一物品的消费。消费者人数的增加并不对生产成本产生影响。P37
4、11、俱乐部物品:可能发生拥挤的公共物品,布坎南称之为俱乐部物品。当消费人数低于拥挤点时,该物品是非竞争的,而当消费人数超过拥挤点时,这种物品的消费就变成竞争的。P40 12、外部效应:经济学中的外部效应(外部性)是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有益的影响(收益外部化)称为外部经济性,或正外部性;有害的影响(成本的外部化)称为外部不经济性,或负的外部性。P61 13、庇古税:在存在外部成本的情况下,如果政府向有关企业或个人课以相当于他造成的边际外部成本的罚款或税收,外部成本就成了有关当事人的内部成本,他们
5、在决策时就会考虑到这些成本,从而避免效率损失。由于这一纠正外部成本的方法是英国经济学家庇古首先提出的,所以又叫做庇古税。P65-66 14、科斯定理:在产权明确、交易成本为零或很低的前提下,通过市场交易可以消除外部性。P69 15、公共选择:一般是指在政府经济活动中,如何通过政治程序决定公共物品生产、供给等问题。其基本原理是,将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用于非市场的政治领域。P81 16、直接民主:是指社会成员以投票等形式,直接参加公共物品生产和供给决策,参与社会政治、经济和其他事务管理。P82 17、投票悖论:在投票选择中出现有悖于日常逻辑推理的现象。如在A、B、C三个方案中,A和B选择,A以2:1的
6、票数获胜。在B和C的选择中,B以2:1的票数获胜。然而,在A与C的选择中,C又以2:1的票数获胜。因而,无法确定最后获胜的方案。如果根据一般的推理,A优于B,而B优于C,则一定是A优于C,而上例中的结果是C优于A。P84 18、票决循环:在投票选择中出现的无法选择最优方案的现象。如在A、B、C三个方案中,A和B选择,A以2:1的票数获胜。在B和C的选择中,B以2:1的票数获胜。然而,在A与C的选择中,C又以2:1的票数获胜。因而,无法确定最后获胜的方案。如果根据一般的推理,A优于B,而B优于C,则一定是A优于C,而上例中的结果是C优于A。如果上述配对投票能一直进行下去,则会出现A和B选择,A获
7、胜,B和C选择,B获胜,A与C选择,C获胜,B和C选择,B获胜,这样不断循环下去,出现了“票决循环”的现象,但无法在A、B、C三个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P84 19、政府支出相对量:是指政府支出数量与国民经济其他经济指标的关系。P106 20、购买性支出:是指政府以购买者的身份在市场上采购所需的商品和劳务,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政府购买性支出,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准则,即实行等价交换。对市场运行而言,购买性支出,对消费和生产具有直接影响,可广泛用于调节各项经济活动。一定时期内政府购买性支出的规模与结构,对市场物价、有关产业发展有重要调控作用。P117 21、转移性支出:是指预算资金单方面无偿转移支
8、出,如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等。转移性支出,由于是价值单方面无偿转移支出,就不可能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而是为了实现政府特定的经济社会政策目标。P117 22、公共定价法:指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自身对市场也提供了大量满足社会公共产品需要的“排他性物品”,并且这些物品也同样就涉及与其他普通和服务一样的问题,即价格的确定。这种满足公共产品需要的“排他性物品”的定价问题就是公共定价。P125 23、政府采购:是一个国家的各级政府为了从事日常的政务活动或提供公共服务,以及事业单位和提供公共服务的团体为了开展业务活动,利用国家财政性资金和政府借款购买货物、工程及劳务的行为。P126 24、公共投资:是指政
9、府将一部分公共资金用于购置公共部门的资产,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所形成的支出,它是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基本手段,也是政府提供公共劳务的前提与基础。P132 25、财政投融资:是指政府为了加强宏观调控,以实现特定的政策目标为目的,运用信用手段,直接或间接有偿筹集资金和使用资金的政府金融活动。财政投融资是一种政策性投融资,它既不同于无偿拨款,也不同于一般商业贷款。P140 26、部门预算:是指各主要部门汇总编制的本系统的财政收支计划,由本部门所属各单位预算组成。本部门是指与本级政府财政部门直接发生预算拨款关系的地方国家机关、军队、政党组织和社会团体。P331 27、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政府根据客观经济
10、规律的要求,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采取的财政措施和手段。P367 28、社会保障制度:是以政府为主体,依据一定的法律法规,通过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为丧失劳动能力、失去就业机会、收入水平不能维持最低生活,以及因其他原因而面临困难的公民,提供保险、救助、补助和补贴等形式的保障。P160 29、社会保险:是指以劳动者为保障对象,在劳动者年老、疾病、伤残、生育、失业等原因暂时或永久性失去劳动能力或劳动机会,从而部分或全部地失去正常收入时提供物质帮助,以保障劳动者及家属的基本生活。P163 30、现收现付式:这是一种以近期收支平衡原则为依据的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模式。这种模式要求当年或近期所有参保单位,按照
11、统一的比例提取社会保险基金,在收支过程中实现基本平衡。P169 31、政府外债:是指国家作为债务人,向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借款以及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发行债券所形成的债务。P400 32、财政贴息:是指为了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政府财政对使用某些规定用途银行贷款的企业,就其支付的贷款利息提供的一种补贴。其实质是政府财政代替企业向银行支付全部或部分利息,是政府财政支持有关企业或项目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P179 33、税收支出:是指以特殊法律条款规定的、给与特定类型的活动或纳税人以各种税收优惠待遇而形成的政府收入损失或放弃的收入。P179 34、政府收入:亦即财政收入或公共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而
12、筹集的一切资金的总和。从动态的角度看,政府收入是政府筹集财政资金的过程;从静态的角度看,政府收入是用货币表现的一定量的社会产品价值。P190 35、税收:政府凭借公共权力取得收入,首先表现为政府拥有课税权。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利,按照预先确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向社会成员收取实物或货币,以取得财政收入的工具。税收是政府凭借政治权利强制征收的,体现凭借国家政治权利对国民收入的特殊分配。P190-191 36、政府收入效应:是指经济主体因为政府组织收入而在其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方面做出的反映,或者说是指因国家征税而对消费者的选择以致生产者的决策所产生的影响。这种政府收入的效应,就是我们所讲的政府收
13、入的调节作用。P205 37、替代效应:是指当政府对不同的商品实行征税或不征税、重税或轻税的区别对待时,会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使经济主体减少对征税或重税商品的购买量,而增加对无税或轻税商品的购买量,即以无税或轻税商品替代征税或重税商品。P206 38、税收制度:是国家各种税收法律法规和征收管理办法的总称。它是国家向纳税单位和个人征税的法律依据和工作规程。主要包括税收法律、条例、实施细则、征收管理办法等。P213 39、税负转嫁:是指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各种途径将其所交纳的税款全部或部分地转移给他人负担的经济过程和经济现象。P222 40、税收归宿:也称为税负归宿,它是指处于转嫁中的税负
14、的最终落脚点。P226 41、税收“三性”:同国家取得公共收入的其它方式相比,税收具有其鲜明的形式特征,即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和固定性,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税收三性”。这三个形式特征是税收本身所固有的,是一切社会形态下税收的共性。P191 42、课税对象:是指对什么征税,是税收征收的目的物,它反映这个税种征税的基本范围和界限。凡是列入征税对象的,均属于该税的征收范围。国家通过法律确定的征税对象,是不同税种相互区别的主要标志,是税收制度的基本因素之一。P213 43、纳税人:即纳税义务人,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纳税人是纳税的主体。P213 44、计税依据:是指课税对象的计量
15、单位和征收标准。P216 45、免征额:是指税法规定的征税对象中免于征税的数额,它是按照一定标准从全部课税对象中预先确定减除的部分。P217 46、国有资产:是指在法律上由国家代表全体人民拥有所有权的各类资产。具体来讲,是指国家以各种形式投资及其收受益、拨款、接受馈赠、凭借国家权力取得或者依据法律认定的各类财产或财产权利。P272 47、二部定价法:是指在公共定价时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承担资本成本的准入费,一部分是承担经营成本的使用费,准入费在一定时期是固定的,使用费则随着使用量的增加而增加。P287 48、公债依存度:是指一国当年的公债收入与财政支出的比例关系。P315 49、比例偿还法:比
16、例偿还法是政府按公债数额,分期按比例偿还,这种方法是政府直接向公债持有者偿还,不通过市场,所以又称为直接偿还法,这种方法包括平均比例偿还、逐年递增比例偿还、逐年递减比例偿还等具体形式。P313 50、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是处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以及地方各级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基本制度。它的实质是财政资金分配上的集权与分权问题。P347 51、复式预算:是按收入来源和支出性质的不同,将预算年度内的全部财政收支编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计划表格。P358 52、税收管辖权:也称课税权,是国际税收领域中的一个核心概念,系指一国政府在其主权范围内对税收事务的管辖权力,是国家主权在税收领域中的体现。P397 53、
17、流转税:是指以发生流通领域内的商品或非商品流转额作为课税对象而征收的税种总称。P219 流转税是以商品流转额和非商品流转额为课税对象的各种税收制度的总称。P237 54、所得税:是指以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种的总称。主要包括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P219 55、财产税:是指以纳税人所拥有的财产为课税对象而征收的税种的总称,如房产税、契税、遗产税和赠与税等。P219 56、资源税:是指以资源的级差收入为课税对象而征收的税种,如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等。P219 57、行为税:是指以纳税人的某种特定行为作为征税对象的税种的总称,
18、如印花税、证券交易税等。P219 58、增值税:是对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从事进出口的单位和个人取得的增值额为课税对象征收的税种。P237 59、消费税:是以特定消费品为课税对象而征收的一种税。P241 60、营业税:是对我国境内有偿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所取得的营业额收入征收的一种税。P244-245 61、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境内的内外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P247 62、个人所得税:是对我国居民的境内外所得和非居民来源于我国境内的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P249 63、房产税:是以房产为征税对象
19、,依据房产价格或房产租金收入向房产所有人或经营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P255 64、契税:是在土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的权属转移过程中,向取得土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P256 65、车船税:是对在我国境内车船管理部门登记的车辆、船舶依法从量定额征收的一种税。P256 66、资源税:是以各类自然资源为课税对象的税种。P258 67、耕地占用税:是对占用耕地建房或从事其他非农业建设的单位和个人,按其占用耕地面积一次性定额征收的一种税。 68、土地增值税:是对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建筑物及其附着物,并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就其转让房地产所取得的增值额征收的一种税。 69、城镇土
20、地使用税:是对在我国境内使用城镇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实际使用的土地面积从量定额征收的一种税。 70、印花税: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书立、使用、领受应税凭证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 71、政府经济学:是专门研究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管理规律的学科。 72、阿罗不可能定律:阿罗认为,一般来说在多数原则下,要找到一个满足民主社会公共选择所有标准的集体决策规则是不可能的,不能指望一个民主社会能够做出一个前后一致的决策。该结论被称之为阿罗不可能定律。 73、行政规费:是指政府机关为某些特定的单位和个人提供相应服务所收取的费用,如办理结婚证、护照等收取的工本费、手续费等。这些收费主要是配合国
21、家对有关行为、活动的统计、管理,并适当弥补政府管理成本费用,不以增加政府收入为目的。 二、单项选择题 1.政府经济的主体是(A ) A、政府 B、企业 C、个人 D、行业协会 2、政府经济的依据是( B) A、道德劝说 B、社会公共权力 C、财产所有权 D、法律制度 3、政府经济的目的是(A ) A、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B、追求商业利润 C、满足官僚享受 D、维护阶级统治 4、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下产品的供给量和价格,与最优供给条件下的供给量和价格的关系是(C ) A、供给量偏高,价格偏高 B、供给量偏高,价格偏低 C、供给量偏低,价格偏高 D、供给量偏低,价格偏低 5、外部正效应指的是( A
22、 ) A、社会净收益大于个人净收益,产品产量偏低 B、社会净收益小于个人净收益,产品产量偏高 C、社会净收益大于个人净收益,产品产量偏高 D、社会净收益小于个人净收益,产品产量偏低 6、政府履行资源配置职能是使资源利用在( D ) A、生产可能性曲线上或内移动 B、生产可能性曲线内移动 C、生产可能性曲线外移动 D、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移动 7、我国现行收入分配政策的基本指导方针是(B ) A、公平与效率兼顾 B、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C、公平优先、兼顾效率 D、公平与效率相机抉择 8、下列商品中性质属纯私人物品的是( C ) A、道路 B、教育 C、皮衣 D、医疗卫生服务 9、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在
23、消费量上的区别是( A ) A、社会总消费量=每个消费者的个人消费量。 B、社会总消费量=每个消费者的个人消费量之和 C、社会总消费量每个消费者的个人消费量之和 D、社会总消费量中低,对于B而言-低高中,对于C而言-中低高。这三个人中偏好属于多峰偏好的是(B) A、A B、B C、C D、B和C 17、根据公共选择理论,出现“票决循环”的原因是选民偏好呈现(B) A、单峰偏好 B、多峰偏好 C、双峰偏好 D、无锋偏好 18、政府支出规模一般呈现(B )趋势 A、不变 B、增长 C、减少 D、无法考察 19、下列描述中不属于瓦格纳对政府支出增长规律解释的是(D ) A、随着社会的发展,完善国内外
24、法律规章以及维护社会秩序的需要随之递增 B、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的范围越来越大 C、在经济工业化和随之而来的管理集中化、劳动力专业化的条件下,经济结构以及当事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趋于复杂化 D、政府为应对急剧增加的支出,将被迫提高税率或增设新税种 20、下列支出项目中适用公共定价法的是(A ) A、公路 B、国防 C、政治 D、资本性投资 21、在使用“成本效益”分析法评价政府支出项目时。所使用的贴现率一般是(B) A、等于一般贴现率 B、小于一般贴现率 C、大于一般贴现率 D、无法确定和一般贴现率的关系 22、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根本性的区别不包括(D ) A、投资主体和投资能力不同 B
25、、投资效益的评价标准不同 C、投资范围不同 D、投资的监管方式不同 23、政府在公共投资中的作用不包括(C ) A、弥补市场失灵、有效配置资源 B、利于强化国有经济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领域的地位 C、调节社会分配状况 D、对经济总量和结构将产生调节效应 24、政府的公共事业支出与公共投资支出相同点在于( D ) A、都属于转移性支出 B、都属于社会消费性支出 C、都属于社会生产性支出 D、都属于购买性支出 25、政府应承担的科技支出范围应限制在( A ) A、政府财政负责基础性理论研究 B、政府财政负责应用技术研究 C、政府财政负责开发技术研究 D、政府财政既负责基础性理论研究又负责应用技
26、术研究 26、政府对社会医疗支出的责任是( C ) A、放手由市场解决 B、承担所有医疗支出 C、部分参与医疗支出的提供 D、承担重大医疗项目支出 27、下列描述中不属于社会保障制度特征的是(C) A、社会保障是依靠社会共同力量进行的保障 B、社会保障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 C、社会保障是一种精神保障 D、社会保障具有福利性质 28、当宏观经济处于萧条时期社会保障对经济起到(A )的作用 A、缓和需求不足 B、刺激需求 C、降低需求 D、对需求不起调节作用 29、社会保障与一般家庭自我保障不同之处不包括(D ) A、保障的经济来源 B、保障的对象 C、保障的范围 D、保障的功能 30、现收现付式筹
27、集社会保障资金的优点是(D ) A、对已提取但尚未支付的保险基金进行有计划的管理和运营 B、对被保者的权利义务关系实现数量上的长期规划 C、防止可能出现企业、国家负担过重的困难 D、可避免物价上涨后基金贬值的危险 31、政府收入的源泉是社会总价值中(D )部分 A、转移价值 B、工资 C、转移价值和工资 D、剩余产品价值 32、当政府收入增长率低于物价上涨率时,政府收入(C ) A、名义增长,实际也增长 B、名义负增长,实际增长 C、名义增长,实际减少 D、名义负增长,实际负增长 33、我国下列税种中属于中央税的 是(B ) A、营业税 B、消费税 C、城镇土地使用税 D、增值税 34、下列部
28、门中属于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是(B ) A、农业 B、工业 C、商业 D、服务业 35、我国现行企业所税的税率是(A) A、比例税率 B、累进税率 C、定额税率 D、固定税率 36、国家税收制度中不同税种区别的主要标志是( A) A、课税对象 B、纳税人 C、计税依据 D、税目 37、能较好地体现公平税负原则的税率是(C ) A、比例税率 B、定额税率 C、累进税率 D、基准税率 38、下列税种属于直接税的是(D) A、增值税 B、消费税 C、关税 D、所得税 39、下列税种中属于中央和地方共享的是(A ) A、增值税 B、消费税 C、关税 D、营业税 40、下列商品中税负较易转嫁的是(A )
29、A、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小商品 B、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大商品 C、供给弹性小、需求弹性小商品 D、供给弹性小、需求弹性大商品 41、下列事项中不属于国有企业重大事项管理内容的是(C ) A、国有企业分立 B、国有企业分并 C、国有企业核算 D、国有企业分立破产 42、国有资产收益的获得是凭借( B ) A、社会公共权力 B、对国有资产的所有权 C、政府信誉 D、企业的自愿捐助 43、国有资产收益的来源是( D ) A、转移价值 B、工资 C、转移价值和工资 D、剩余产品价值 44、在政府预算发展史上,最早提出并推行绩效预算的是(A ) A.美国胡佛委员会 B.美国农业部 C.英国国防部 D.
30、英国农业部 45、公共定价的对象是(C) A、纯公共物品 B、私人物品 C、准公共物品 D、所有公共物品 46、政府收取行政规费的主要目的是( D ) A、增加政府收入 B、增强行政执法力度 C、弥补财政赤字 D、配合国家有关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 47、对具有拥挤成本或资源稀缺,需要抑制消费,防止浪费的公共物品,可按(D)定价 A、单一定价法 B、二部定价法 C、高峰负荷定价法 D、B和C均可 48、政府债务收入是政府及政府所属机构以(B )的身份取得的收入。 A、债权人 B、债务人 C、所有者 D、统治者 49、按照公债本位对公债进行分类,可以将公债划分为( D )。 A、有期公债和无期公
31、债 B、国内公债和国外公债 C、强制公债和自由公债 D、货币公债和实物公债 50、公债负担率是指(C ) A、 当年的财政支出额当年GDP B、当年公债收入额当年公债余额 B、 当年公债余额当年GDP D、当年公债还本付息额当年财政收入总额 51、改革开放后,我国与( B )年恢复国内公债的发行 A、 1980 B、1981 C、 1982 D、 1983 52、隐性债务是指( A ) A、没有反映在政府预算帐面上的债务 B、不会都变成政府现实债务的债务 C、不会引发债务风险的债务 D、政府刻意隐藏的债务 53、债务风险管理是研究风险发生规律和风险控制的技术,它不包括那个环节( B ) A、风
32、险识别 B、风险分类 C、风险估计 D、选择风险管理技术 54、现代政府预算最早产生于(A ) A、英国 B、美国 C、瑞典 D、德国 55、单式预算与复式预算是按(A )对政府预算进行分类 A、按预算组织形式划分 B、按预算编制方法划分 C、按预算编制的政策重点划分 D、按预算作用的时间划分 56、下列描述中不是基数预算缺陷的是(D ) A、收支基数的科学性、合理性难以界定 B、方法简单、粗糙 C、依靠预算编制人员的主观判断,主观随意性较大 D、对所有的收支都进行审核,是一项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工作 57、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我国设立( C )级政府预算 A、三 B、四 C、
33、五 D、六 58、经立法机关审核批准后,政府预算就具有(A) A、法律性 B、准确性 C、完整性 D、年度性 59、部门预算的分类基础是(D ) A、按收入类别 B、按支出功能 C、按组织形式 D、按部门分类 60、部门预算下预算的调整的审批权在(C ) A、预算单位 B、部门财务司局 C、财政部 D、部门业务司局 61、在不突破预算支出总额的前提下,预算科目间进行经费调剂的情况是(A ) A、经费流用 B、动用预备费 C、预算的追加和追减 D、预算划转 62、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的划分依据是(A ) A、按财政政策对社会总需求的不同影响划分 B、按财政政策作用的对象划分 C、按政策
34、目标的性质方面划分 D、按照财政政策作用的方向划分 63、下列措施中可有效降低货币供给量的是(B ) A、降低再贴现率 B、提高法定准备金率 C、在公开市场上购买证券 D、放松对消费者信用的控制 64、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会导致(D ) A、产出增加,利率上升 B、产出减少,利率下降 C、产出增加,利率下降 D、产出增加,利率变化方向不确定 65、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会导致(C ) A、产出增加,利率上升 B、产出减少,利率下降 C、产出变化不确定,利率下降 D、产出增加,利率变化方向不确定 66、下列各个政策目标中,货币政策侧重的是(B ) A、经济增长 B、物价
35、稳定 C、充分就业 D、国际收支平衡 67、国际税收的本质是( B ) A、 国家与个人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B、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C、国家与地区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D、国家与集体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68、按照联合国范本和经合组织范本的规定,( A )不是确定居民身份的判断规则 A、是否具有经常性住所 B、其重要利益中心设在哪国 C、是否有习惯性住所 D、是哪个国家的国民 69、我国在对外已经签订的避免双重征税协定中,列入协定的适用税种主要是( C ) A、财产税 B、流转税 C、所得税 D、关税 70、国际税收协定的核心内容是( D ) A、明确所得概念 B、协调各缔约国之间的税收
36、管辖权 C、保证收受无差别对待 D、免除双重征税 71、跨国纳税人偷税、逃税最常见的手段是( C ) A 、转移资产 B、伪造凭证 C、转让定价 D、隐瞒收入 72、在消除国际重复征税的各项方法中,最彻底的方法是( D ) A、扣除法 B、抵免法 C、低税法 D、免税法 73、造成国际重复征税的基本原因是( B )。 A、跨国所得 B、税收管辖权的冲突 C 、税收竞争 D、税法不统一 74、我国于( B )年实现了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 A、1996 B、1996 C、1997 D、1998 75、在下列货币政策工具中,属选择性政策工具的是(A ) A、消费者信用控制 B、法定存款准备
37、金率 C、信用配额 D、公开市场业务 76、福利彩票和体育彩票等彩票发行的审批权集中在(C ) A、国家体育总局 B、民政部 C、国务院 D、财政部 77、税负转嫁是纳税人的一种( D)行为。 A、生产 B 、分配 C、 被动 D、 主动 78、纳税期限是税收(B )的重要体现。 A、强制性 B、固定性 C、无偿性 D、法制性 79、目前我国企业亏损补贴处理的方式是(A) A、收入退库 B、预算支出 C、即征即返 D、先征后返 80、按课税对象的性质分类的话,增值税属于(A ) A、流转税类 B、所得税类 C、资源税类 D、财产税类 81、按课税对象的性质分类,印花税属于(D) A、流转税 B
38、、所得税 C、资源税 D、行为税 82、资源税的税率实行(C) A、比例税率 B、累进税率 C、额定税率 D、混合税率 83、房产税的税率实行(A) A、比例税率 B、累进税率 C、额定税率 D、混合税率 84、某人受托从事中、外语言或文字的翻译业务取得的收入,属于个人所得税应税所得项目中的(B) A、工资、薪金所得 B、劳务报酬所得 C、稿酬所得 D、偶然所得 85.车船税是对在我国境内车船管理部门登记的车辆、船舶依法(D )征收的一种税。 A.定时定额 B.从质定额 C.定量定额 D.从量定额 86.资源税是对在我国境内开采应税矿产品及生产盐的单位和个人,依其应税产品( A )为计税依据而
39、征收的。 A.销售数量或自用数量 B.销售数量 C.自用数量 D.销售数量或库存数量 87.资源税实行( C ),按照开采或生产应税产品的课税数量,规定有上下限幅度的单位税额。 A.定量幅度税率 B.定期幅度税率 C.定额幅度税率 D.幅度税率 88.耕地占用税实行(B )。 A.定额税率 B.地区差别幅度定额税率 C.地区差别基准税率 D.地区差别幅度浮动税率 89.土地增值税是对转让( D ),并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就其转让房地产所取得的增值额征收的一种税。 A.国有土地使用权 B.地上建筑物及其附着物 C.地上建筑物 D.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建筑物及其附着物 90. 城镇土地使用税是对
40、在我国境内使用城镇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实际使用的土地面积( A )的一种税。 A.从量定额征收 B.从价定额征收 C.定额征收 D.定期征收 三、多项选择题 1.政府经济学的学习方法包括(ABC ) A、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B、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 C、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 D、矛盾的分析方法 2、下列项目中属市场失灵的领域有(ABC ) A、公共安全 B、医疗卫生 C、法律秩序 D、个人计算机 3、政府失灵的原因包括( ABCD) A、政府决策信息的有限性 B、市场及主体行为控制的有限性 C、对政府机构控制的有限性 D、政治程序实施中的有限性 4、政府履行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的目标包括
41、(BCD ) A、干预、调节国民经济运行 B、物价稳定 C、充分就业 D、国际收支平衡 5、政府经济活动的效率要求包括(AB ) A、政府直接控制和掌握资源的配置效率 B、政府通过对市场和微观经济行为调节,引导全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C、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安全性 D、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合意性 6、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之间的区别在于(AB ) A、消费的非竞争性 B、消费的非排他性 C、消费的竞争性 D、消费的排他性 7、混合物品包括(ABC ) A、无排他性或弱排他性,但有一定竞争性的物品 B、有排他性,但非竞争性的物品 C、可能发生拥挤的公共物品 D、无排他性、非竞争性的物品 8、下列行为属于生
42、产外部性的有( ABD) A、兴修水利 B、治理环境污染 C、沿街居民在自家阳台上养花 D、安装路灯 9、非市场方式解决外部性的方法有(ABC ) A、 罚款或收税 B、财政补贴 C、公共管制 D、产权界定和保护 10、公共资源的特征有(AB ) A、 稀缺性 B、使用不受限制 C、充足性 D、使用受到限制 11、影响政府支出规模的因素主要包括(ABC ) A、政治性因素 B、经济性因素 C、社会性因素 D、国际性因素 12、下列财政支出中属于按支出具体用途分类的有(ABCD ) A、基本建设支出 B、企业挖潜改造资金 C、科技三项费用 D、农业支出 13、政府支出绩效与微观经济主体支出的绩效相比,差别主要在(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