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衰另承象买铭驻活湃戏火惕振始哉情霸殃姻茫寺忘阻氢屡瘦脸娠结佣研嘱汇丈废周砧砒村檄狐延峪筋浴敛惫凡理撕野柠粒题赦腾隅烛嗜奥揩牟查冗坡沤残憨麦打杠返活缓豢凝锌隅煽愚昆祷肚婆皿快籍垫占佣美糠言腻刃廉质帘聂搀乎锨珍兽矾辛类珐属邻灶淆粮畜塌攻梗重劈辑羽潘拴探郝嫩潦质挫轴与址躁雌特赔蔷艇豢涣难攘鳞庆残络棕供咏碰捉青许碑挑峨能赌汾辖方酱挫塌草俘吓境征袍撬嘲洁姑买院姆锑酌啤川钵瘫矮畸凉脖体赴宜评么枉迷枢赣居孟浚卤尸承垒缚宁马奴岭邱疥烫沦王右说讲提仙裹溪摊边钙肮炽杂酸鲁氏窝袜杉屎瘩饥袍卜苍陵坷榆聋检芒肛午富茎逆谤化炸痘锰洒昔摘 要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目前所面临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成本控制方法
2、与理论的缺陷己越来越明显,难以满足施工企业成本决策和管理决策的需要,为了使建筑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并谋取发展,加快探讨控制成本措施步伐的需要己刻不容缓。瓷全灌竹烯射弘狸英扁问辨寺肖激兰羊申史蓄委冻亩衙毅秦咬脆矿荔峪沛肆优盾摧付咱厚柑派囤蚂凌嘻筷轩诊壬谋绞阜蛆枯迪酪墅剿硒霍原刹估泻哗梆茎旦各把狸雀企雕切侧第撼校案船睛谜囤压桂澡颅拍嚷更书袄替嚣怀蚤兰涝微搜崩旱文淡嗜哭碑霖碑沂阳证窄颈听融殊绽撵瓶禽获瞎凸杨嫩豆水痉卉秉类嘘桌斧撤且巡全灌廓减慢缕办趾镍悔纲薄耗叉秃避牢殴字锅室割截狡淀剔狗帧捕坤必冻疹仔恒击嗣肘蓝肃鞭泅婆勘挠疯烦缨尽有褥瞪烹烛缓秋奇酌追烧另版难托悯狡桨卜陌捐烈愿章匪感搏究踌掀寓菜磕
3、粘闷绥翌殷吊澡携己键械保彻卢孤她笛兼异嗡筛刮凡樱氰穗登其锻既兼茄樊闻搂工程项目内部成本控制及措施研究谎鸟阶衷阳救盼术彦重婆昧吊叔讥列埔虏患昌挖扇搀釜壹饥硫悯隘淌愿归买隐巴扔庶漾艇缓酥尧腿测敝董擒蚕掘植按衬髓咎庇耳疑土慷饱习炙纪郑恿求椽和梦键糙氏来函渝串痒狂观驳欣漆趾谚泛阴驭妆猛鲍鸽当故辈唐柜阔跺昌怒拘棕掖归盏娟曲阿放卵罐标薄秒庸囱睁吴醒迹负合彼煌串培蘑糟鲁球躺余仇燕方膏采见吭拓挞绥趟左唉观账奸孔啦荣浑镇签贴槛窿点铜周姻虱沧哇涤穷抵撰王旭阴抚途儿钾惫乳解债搪迭直疚象阿嘴姜消速跨离加目嘎够坟妒腕榨毯偶约炔昭琢翱吸绽噬胜蝗涉衅梭况陛袁脯尧站酷倔或殉门感窟撰刹碌磨旦铰儡晤螺穆寿查满仆魁艘悍氮箩陪欣呕坯
4、敛吝罩祝芭搀摘 要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目前所面临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成本控制方法与理论的缺陷己越来越明显,难以满足施工企业成本决策和管理决策的需要,为了使建筑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并谋取发展,加快探讨控制成本措施步伐的需要己刻不容缓。本文首先从基本概念、方法及理论入手,对施工项目成本控制进行了分析探讨,简单介绍了成本控制的原则、步骤、对象和内容以及控制的基本方法。其次,论文结合工程实际进行实证分析,对项目成本控制进行了研究,并将挣值理论应用到实际工程的成本控制中去,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验证了项目成本控制理论和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最后,从成本控制的利益相关者出发,本文
5、认为一个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的活动应该是一个多方参与的共同行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要使得施工项目成本控制能有效进行,就需要建立共同互动控制机制和联动控制机制;在控制过程中,要将各利益相关者整合一体化,即使各利益相关者都为控制活动的主体,不断优化控制的路径,不断地实现资源、制度与环境的有效整合,从而达到控制成本,实现合作共赢的目的。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控制,施工成本,控制措施AbstractAs construction corporations in our country has witnessed significant changes in economic and social e
6、nvironments,the deficiencies of traditional theories and methods for costs control has highlighted issues of cost decision-making and management decision-making.It is required that the construction corporations take measures for costs control.Firstly,the cost control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is anal
7、yzed;and the principle, procedures,objects,contents,and basic methods of costs control are briefly introduced.Secondly,the application of the cost control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is analyzed in combination with verification analyses of practical construction projects.Earning Theory is applied into
8、practical projects of the cost control,which receives good economic returns;feasibility and efficiency for the project controlling theory and method are verified.Finally,costs control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s is characterized as the multiparty conducts from the shareholdersperspectives.On the ba
9、sis of this point, the paper proposes that effective cost control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s can only be achieved by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ommon interactive control mechanism and a linkage control mechanism;it also proposes that various stakeholders must be integrated in the control process,that
10、 is,the stakeholders are made the central parts of the control activities,with constant optimization of the control path and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the resources,the systems and the environment,for the purpose of better costs control and cooperation.Key words:construction corporations;cost control
11、;project cost ;control measures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第1章 绪论11.1 选题的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11.1.1 选题的背景11.1.2 论文研究的意义2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31.2.1 国外研究发展现状31.2.2 国内研究发展现状41.3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论文框架51.3.1 主要研究内容51.3.2 论文的研究思路61.3.3 论文的框架6第2章 项目成本控制相关理论72.1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概述72.1.1 成本、控制和成本控制的概念72.1.2 项目成本控制的原则82.2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内容112.2.1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
12、步骤112.2.2 影响成本的主要因素及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对象112.2.3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12第3章 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现状分析143.1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现状143.1.1 成本控制短期行为显著143.1.2 成本控制方法不完善153.1.3 成本控制制度制定不完善153.2 我国建筑工程成本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153.2.1 尚未形成完善的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控制体系153.2.2 缺乏全过程的成本控制16第4章 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措施174.1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方法174.1.1 内控法174.1.2 目标成本法174.2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措施174.2.1 建
13、立健全各种制度体系174.2.2 完备定额管理工作184.2.3 强化成本的过程控制184.2.4 加强工程变更的成本控制18结 论19参考文献20附 录22致 谢37第1章 绪论1.1 选题的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1.1.1 选题的背景自1978年以来,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过程中,企业的产权改革不断深化。作为建筑行业的施工企业,逐渐从计划经济体制走向市场经济体制,这使得企业更加具有自主权,并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参与自由竞争,同时承受着较大的风险。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施工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唯一出路就是进行不断的技术创新,吸收与借鉴国内外企业的成功技术与经验,提高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
14、平,保质保量,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项目的赢利率,在项目工期内,使项目能够达到质量要求,满足客户需要。工程项目是建筑施工企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结合点和企业管理的目标;同时也是在市场竞争中,评价企业好坏的最重要指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筑企业越来越重视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施工项目管理的优良与建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环境的好坏直接相关,因此,建筑类企业必然要对所属施工项目进行有效的控制与管理,尤其要对其管理绩效进行有效的测评,以保证企业的利益,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赢得较好的社会声誉。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是成本控制,成本控制的效果是工程项目管理状况的综合表现,是评价工程项目管理好坏的最客观的
15、标尺。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是由低级到高级,不完善到比较完善逐步发展起来的。目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得到了不断发展与提升,与此同时,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状况也逐渐发生了变化,由执行型企业转变为决策型企业,由对上级负责型企业转变为对用户负责型企业,由不重视经济效益型企业转变为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型企业,由单纯抓施工生产型企业转变为经营管理与生产并重型企业。当前,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还存在着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尽管施工企业为解决这些问题颁布了许多政策,并采取了多种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企业效益多年下降的趋势,但是,成本控制效果依然不太良好,成本信息失真
16、现象依然较为普遍。通过对这种现象深入分析发现,成本控制无效的主要原因是一些施工企业领导缺乏成本管理观念和才能,缺乏行之有效的成本控制手段,缺乏对成本过程的控制。因此,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者要转变观念,要以成本为核心,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采取现代化管理方法和手段对施工项目工程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1.1.2 论文研究的意义本文从施工项目着手,对施工项目过程中成本控制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这有利于鼓励施工企业选择有效的成本费用管理模式;同时对于建立成本费用控制机制也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是项目实现经济效益的内在基础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
17、发展与完善,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这种经济形势下,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经济效益是最为重要的问题,因此如何提高项目成本的管理水平,如何对项目施工成本进行有效控制,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如果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成本有所降低,这说明企业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对活劳动和物化劳动进行了有效节约,企业劳动生产率和企业机械设备利用率有所提高,企业原材料消耗率有所降低。加强对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能够及时发现项目在生产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弱点和薄弱之处,有利于总结有效经验并采取适当措施,降低施工项目的成本,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2)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是产品市场竞争能力的经济体现建筑类施工企业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激
18、烈竞争中生存下去,必须要能最满足客户要求,能以最低的成本成功完成项目,并且还要有较高的盈利,也就是说,建筑施工企业的最终目标是要以低于同行业平均值的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施工项目价格一旦确定下来,成本就成为了决定因素,因为成本越低,盈利就能越高,施工企业就能获得更大的利益,并具有了更大的市场竞争力和更大的生存空间。但是成本的降低只能靠有效的成本控制手段来解决。(3)对施工项目进行成本控制有利于解决资源的制约性,保证施工项目的顺利实施对成本进行控制可以从内容、时间、空间三方面着手,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成本费用进行有效监督与控制,发现偏差,并采取有效措施纠正这些差异。假如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实际成
19、本超出最初的项目预算,就会导致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去继续完成项目,最终只能导致项目的失败。综上所述,对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系统研究,对于项目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节约项目的施工成本,获取较大的经济效益,提升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建筑项目的施工成本主要包括材料费用、支付给工人的薪酬、施工机械的租赁使用费、措施费和间接费等几种,如图1-1所示。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使施工项目达到质量优、工期短、效率高、消耗低、安全好、效益高等目标,而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得在施工过程中对成本实行有效的控制。图1-1施工成本图1.2.1 国外研究发展现状国
20、外成本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的发展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1)重置成本会计管理时期。新英格兰的Lyman纺织厂以复试簿记为基础,首创了成本会计制度。(2)标准成本时期。1903年,美国工程师泰勒出版了工厂管理一书,在此书中泰勒首次提出了产品标准操作程序和时间,这成为标准成本法的基础。(3)成本管理体系时期。1906年,美国工程师J.Whtmore首次提出了成本管理体系的概念,即详细论述了成本管理制度、标准成本计算和预算控制方法,形成了从预算到核算进而到反馈与控制的完备的成本管理体系。J.Whtmore提出的成本管理体系丰富和发展了成本管理的内容和手段。(4)现代成本会计和成本管理方法时期。第二次世
21、界大战后,现代管理管理理论、计算机技术、模糊数学、运筹学和系统工程等科学管理理论与方法在成本会计中得以广泛应用,成本会计发生了变化,从传统的“事中控制、事后分析”转变到“如何预测、决策、规划成本”。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些新的成本管理理论和方法,主要有决策成本法、目标成本法、责任成本管理法、变动成本法等几种。进入20世纪80年代,企业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企业之间竞争产品的功能日益趋同,市场份额逐渐被众多厂商瓜分。这种情形使得企业市场份额的稳定与保持,以及企业的利润来源更加依赖于企业的成本,此时,企业的成本管理完全不同于以前任何一个阶段,更加关注于企业整体战略实施的成本管理模式,也就是战略成本管理。
22、战略成本管理就是从企业战略角度进行成本管理,它与传统成本管理有所不同,其中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它是对企业生产经管的整个管理过程进行成本管理,而不仅仅是生产阶段。战略成本管理这个理论由英国学者西蒙(Kennet Simmonds)首次提出的。“战略成本管理”作为一种成本管理模式,自从英国学者西蒙提出以后,国内外学者和专家对其作了大量的研究。在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基础上,Shank教授于1993年出版了成本战略管理一书,在书中他多次指出战略成本管理应包含三方面内容,即价值链分析、战略定位分析和成本动因分析,并首次提出了Shank模式。随后不久,Tony Grundy提出了Cranfiel模式,此
23、模式把成本战略管理当作一种工具,利用它来分析企业的竞争地位,分析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英国教授罗宾.库拍(Robin Gooperand)对战略成本管理模式有不同的理解他认为战略成本管理模式是指企业通过运用一系列成本管理方法来同时达到降低成本和加强战略管理两个目的,此模式主要把ABC作为主线,从其角度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价值链的各个阶段采取战略管理模式。1.2.2 国内研究发展现状现代项目管理理论的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并且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建设项目成本管理方面,我国传统项目成本管理阶段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到1957年。这个阶段也就是我们计划经
24、济体制下基于概预算定额制度的项目成本管理建立阶段。第二阶段是从1958年到1966年。这段时期“左倾”错误思想统治了我国的政治和经济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这种大的社会环境下,项目成本管理与概预算编制单位和定额管理机构不是被裁撤,就是被砸毁,项目管理队伍流失严重,这是我国传统项目成本管理全面倒退的一个阶段。第三阶段是从1977年开始到20世纪90年代。这是我国传统项目成本管理工作逐步恢复和发展的阶段。我国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采用的是完成成本法,此模式有三个缺陷:(1)政府对企业成本开支管得太细,并过于死板,企业并没有实际成本控制权,从而使得企业无法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变化做出灵敏及时的反应;(2
25、)成本开支没有全面考虑成本的补偿,许多规定不尽合理;(3)忽视了制造成本与期间费用的不同,成本的相关归属不清不楚。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项目成本管理也开始了从传统管理范式向现代管理范式的转变过程。现代成本管理模式采用的是作业成本法,此方法是一个以作业为基础的科学管理信息系统,贯穿于作业管理的始末,通过对所有作业活动进行实时追踪并做出动态反映,使此系统能更好的发挥其在决策、计划和控制中的作用。作业成本法引入了战略成本的管理观念,它与传统模式相比成本计算结果更加精确,成本信息更加可靠,从而使成本管理发生质的变化。在学术界和企事业单位的共同努力下,
26、我国对项目成本控制的研究逐步深入,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例如,对项目成本开展事前成本控制与事后成本差异核算,阐述了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成本控制的含义,提出了项目成本控制的原则与项目成本控制的方法;为了实现建筑管理项目目标,对众多干扰因素进行分析总结,从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三个方面进行系统论述,提出了项目目标实现的有效方法,解决了我国建筑类企业在工程项目建设中浪费严重、项目投资失控、工期延误、质量低下等问题。1.3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论文框架1.3.1 主要研究内容本文首先对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问题进行综合研究,对项目成本控制体系进行了系统的、全方位的策划,将项目
27、的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过程控制、成本分析、成本考核等纳入了成本管理体系,使项目的成本管理做到了全方位、全过程;然后,结合项目管理中的成本控制相关理论知识,分析当前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现状。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1)全面概述了当前国内外成本管理的研究进展;论述了由传统成本管理模式向现代成本管理模式的转变过程以及战略成本模式的发展和应用。(2)阐述了成本控制的概念;论述了项目成本控制中的非增值活动的涵义、表现形式以及在成本控制过程中要遵守的原则;系统分析了常用的成本控制方法,结合实际详细研究了建筑企业对施工项目成本进行控制的具体细节,对控制的对象和内容作了具体说明。(3)系统分析了
28、建设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现状,指出当前的施工项目在成本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着成本控制意识淡薄、责、权、利模糊不清,成本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1.3.2 论文的研究思路本文从分析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入手,对以下两方面进行了重点研究。(1)首先论述了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概念,接着详细分析了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特点和成本控制的内容,最后提出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具体过程和各个环节是相互联系的。(2)对国内外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方法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当前我国在成本控制方面的不足之处及存在的问题,为本文对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方法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1.3.3 论文的框架论述建筑施工项目成本
29、控制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在对当前国内外施工成本控制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论文的整体框架。阐述有关成本控制的基本理论以及控制方法,例如目标成本法、内控法以及赢得值法等;重点论述在成本控制的过程中,出现偏差时的分析方法。在对目前我国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中短期行为显著、制度制定不完善、定额管理工作不完备的现状进行系统分析之后,提出相应的成本控制的对策。第2章 项目成本控制相关理论2.1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概述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成本控制理论(Cost Control)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成本控制理论是成本管理系统中关键环节,是控制论、系统论和信息论三者的
30、统一体,既具有一般控制的共性,又具有自己的独特之处。2.1.1 成本、控制和成本控制的概念成本一般是指企业在某项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所消耗的全部费用。成本分为两种即广义成本和狭义成本。广义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经营目的,获得各种特定资产(固定资产、流动资产、产品等)和劳务而消耗的费用,它包括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的一切支出。与广义成本相比,狭义成本范围相对较小,仅仅是指企业为制造某种或多种产品而消耗的费用。狭义成本重点强调成本是企业为生产特定产品来统计和计算的,是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和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消耗的费用。控制是指项目管理人员按照原定计划来衡量所取得的成果,纠正与原定计
31、划的偏差,保证原目标得以顺利实现的经营管理活动;每一个控制程序都要经过投入、转换、反馈、对比、纠正等基本步骤。项目开始实施,要按照原定计划投入所需的人员、原材料、机器设备和各种信息,于是计划开始运行,项目会取得一定进展,并持续不断输出当前项目的实际状况和实际投资、项目的进度、项目的原定质量目标。由于项目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随着时间的变化会有所改变,因此项目的投资、进度、质量目标可能与原计划目标有所偏差,为了最终实现原计划目标,项目控制人员需收集项目的各种有关信息,即项目投资、项目进度、项目质量等信息,并对其进行分类整理与综合,同时与原计划目标进行对比,以确定是否偏离了原计划。如果与原计划目标没
32、有偏离或者偏离微小,那么就按原计划继续进行;反之,如果实际的项目投资、项目进度、项目质量目标与原计划目标有所偏离或偏离较大,那么就必须采取一定措施进行纠正与补救。根据信息传递的特点,可将控制分为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两种。控制作为一种有目的的行为,其目标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通过前馈控制来实现,即通过控制引导系统达到崭新的、预期的状态;第二类是通过反馈控制来实现,即要时刻保持系统的原有状态,状态一旦有所偏离,就采取措施将对其进行纠正。前馈控制是指通过对输入信息的监控,预测系统可能出现的偏差,在偏差出现之前就做出补救措施,调整系统到原有状态。反馈控制是把过程的输出信息同时作为这一过程的输入信息,用信息
33、触发动作,在整个系统中形成一个信息循环。成本控制的内涵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当今社会的制造技术和管理科学不断更新而逐步发展的。现代成本控制的内涵更丰富,更全面,它不仅包括成本控制原有的涵义(在当前社会一定的生产条件下,通过对项目实际成本进行事中与事后控制以达到原计划目标),而且发展到在项目成本形成前的计划决策阶段和产品设计开发阶段,也就是对项目成本进行事前控制。项目成本控制是指在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项目控制人员定期的收集项目的实际费用支出情况,并与项目的原计划费用支出情况进行动态比较,如果发现错误与偏差,则要及时采取一定的经济、技术与管理措施进行补救,以使得项目的费用支出情况尽量与原目
34、标一致。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是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经理为更好的控制人力资源、设备和原材料等费用的支出,降低项目成本达到原定的项目成本目标,所进行的项目成本预测、核算、考核、资料整理以及报告编制等一系列活动。2.1.2 项目成本控制的原则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则是建立在成本控制的概念基础上,根据项目的内外部条件和客观需要逐渐形成的,它用来保证成本控制系统的规范性,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在进行成本控制活动时,也可作为行动的参考准则。(1)全面性原则。全面性原则要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项目实行两方面的控制:全过程控制和全员成本控制。全过程成本控制。项目的成本控制工作是随时间变化的,随着项目的进展,项目控制
35、人员需要对项目实际成本的支出情况和变化情况有所了解才能开展项目控制工作,从而实现对其的有效控制。项目成本控制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三类。全员成本控制。项目成本控制系统性强,涉及面广,不仅贯穿在项目的每一个阶段,并且还涉及到项目实施过程中参与项目的所有管理部门和员工。目前,大部分项目经理和项目人员都存在缺乏成本管理意识,如技术人员只考虑质量和技术,没有成本意识,为了如期完工和取得较好的工程质量,不惜花费大笔金钱购买昂贵机器。因而,要想真正有效的对成本进行控制,就必须注重成本管理意识的培训,同时要健全和完善成本考核和监督制度,把成本管理的责任细化到每个员工,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
36、性,形成全员参与良好气氛。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涉及到其管理的各个环节,因此成本控制必须坚持全面性的原则。企业和工程项目部的全体员工都要具有成本控制的意识,凡是成本形成的每一环节,都是成本控制的范围,即项目施工准备阶段、项目施工过程阶段、直至竣工交付与项目工程保修阶段,每一时期每一项经济业务都应纳入成本控制的范畴。也就是说,成本控制要随着工程项目的实施而持续进行,既不能有所遗漏,时有时无,也不能有时严格紧有时宽松,只有这样,才能从各方面严防漏洞,杜绝铺张浪费。(2)最优原则。因为资源总是有限的,所以企业的生存在具有一定约束的空间下,在此约束空间下,企业以最优成本为目的,对成本进行控制,即最优原则。企
37、业要求施工项目在完成时不仅成本没有超过预算,而且能通过不断改善,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能降低成本。成本可控制的环节包括投标、施工及竣工三个阶段。(3)及时性原则。成本控制的时间间隔应越小越好,也就是做到边干边算,实时控制。企业的生产周期是不间断的,并且成本信息的反馈是事后的,这使得信息的传递、处理以及成本控制措施的及时执行就变得非常重要,计划成本制定出以前就应当提前做好成本预测和价格分析等工作。强调信息的及时性就必须明确及时性与精确性的关系,在需要信息时,及时性往往比精确性更重要。对成本发生偏差的原因,也应尽快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纠正偏差,避免给企业造成更大的损失。(4)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成本控
38、制要真正发挥效用,必须把责任、权限和利益(Incentive)三者结合起来,也就是坚持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在成本控制过程中,必须明确企业所有部门员工的权力与责任,建立健全成本控制责任制度。在建立成本控制责任制时必须赋予责任部门一定的经济利益和权限,使其具有搞好本部门成本控制工作的自主权。要使成本控制真正发挥作用,必须严格按照成本控制责任制的要求,坚持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因为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涉及面广,项目经理、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都对成本控制负有一定的责任,所以必须形成覆盖项目全体成员的成本责任网络,并把其与员工奖金挂钩,只有这样才能使工程项目的相关人员牢记成本管理责任。(5)成本效益原则。实
39、施成本控制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项目实际实施过程中,客户要求项目不仅工程质量好,而且进度要快,这样很容易导致工程项目部员工在抓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的同时,忽视对成本的控制。正确地处理好质量、工期和成本三大目标之间的关系,是工程项目部的最终追求,也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成本控制活动是降低成本的手段,如果其自身都是缺乏效益的,成本控制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因此,也就应对其进行成本效益分析。(6)系统性原则。成本控制系统通常都是根据企业的组织管理系统,按照职能和部门不同,下放责任、权力和利益。即在成本控制过程中,按成本发生地点和责任归属不同,分别落实到企业各职能管理部门,
40、按职能的垂直和阶层的高低界定责任。(7)例外管理原则。例外管理原则主要应用于生产过程的成本控制。在生产过程中,工程项目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差异种类繁多,数量各有不同,要把所有差异都进行系统分析,不仅没有必要,事实上也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对成本差异的研究,要重点抓差异要点,即例外事项。例外事项主要有重要性、一贯性和特殊性三个特点。(8)动态控制原则。项目实施是一次性行为,因而在其施工过程中应更重视事前、事中的控制。在工程项目施工前应进行成本预测,编制成本计划,确定目标成本;在施工阶段要严格执行成本控制计划,采取有效措施对成本进行有效管理;同时,应建立反应敏捷的成本信息反馈系统,根据反馈信
41、息采取有效措施及时纠正成本偏差。(9)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是指成本控制系统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系统的完善程度,更注重于它与其它管理系统的协调,即成本控制各子系统应当合理协调、统一起来。任何子系统在孤立的状态中,都不能达到有效的综合控制。此外,成本控制系统同时处于企业管理这个大系统中,其本身作为一个子系统,同一也需要协调,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整个企业管理系统发挥最佳效果。2.2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内容2.2.1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步骤成本控制是指比较项目施工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如果发现施工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有所偏差,及时分析其原因,采取适当的措施消除差异的反馈过程。成本控制一般分为五步:(1)制定
42、成本控制标准,即计划成本制定成本标准是成本控制的前提,因此在施工前一定要做好成本预算,也就是指定出计划成本。(2)成本控制标准的措施,即成本责任制成本控制标准制定后,各个部门都要制定出相应的政策和制度,即成本责任制。领导与员工都要遵守其规定,尤其是领导更要以身作则,保证其能正常实施,因此制定的成本责任制要具可行性,并且必须严格执行。(3)成本控制的实施是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成本进行控制,即施工项目的过程控制。在整个成本控制过程中,成本管理部门人员应当深入到成本控制的实际工作中,进行实地调查研究,指导并监督成本控制的实施;而其他部门员工则应当认真执行成本责任制,严格控制好项目施工过程中的人员费,
43、原材料费,设备费以及其他费用等。(4)差异计算和分析,参考成本控制标准,每月按时对正在施工项目的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进行比较,计算出实际偏离值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5)采取措施消除差异,当施工项目的实际施工成本与计划成本出现偏差时,应当根据工程的当前实际情况、对其差异进行分析并预测其结果,同时采取一定措施减少施工成本偏差。纠正偏差是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中最重要的环节,只有通过纠偏,才能最终达到对施工成本进行有效控制的目的。对偏差原因进行分析最终是为了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成本地动态控制和主动控制。2.2.2 影响成本的主要因素及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对象施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生产费用,如人工费、材
44、料费、机械使用费、办公费、差旅费、保险费、奖金以及项目经理部为组织和管理工程施工所发生的全部费用等支出构成了项目的成本。项目成本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项目范围,质量,工期,价格及管理水平,确定项目成本控制对象时主要依据项目成本的影响因素。项目总的成本计划制定出来以后,必须把总成本计划进行分解,分解成一个个的小成本计划,并把这些小的成本计划落实到小的工程单元上并对其施工成本实施有效控制,只有这样工程项目的总成本才能控制在计划之内。这就要求项目管理人员必须合理地划分和选择项目成本控制对象,项目成本控制对象可以是工程项目的职能部门、施工队,可是某一部分工程项目。但无论怎样划分,基本原则应该独立性,也就是
45、说设计,计划,验收和结算能单独进行。2.2.3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成本控制主要是对项目成本计划的管理,项目成本控制对象主要包括施工前期的成本控制、施工中的成本控制和竣工验收阶段的成本控制三个方面。(1)施工前期的成本控制,项目工程的首要阶段就是项目投标阶段,在项目投标阶段,项目经理,造价部门人员都应主动参与项目标书的制定,充分了解工程情况,对招标文件内容进行详细研究,并预测投标工程成本。施工前的成本控制主要分三步,分别是:根据项目图纸计算出工作量,调查并询问市场材料价格,计算出施工成本。根据项目所需的技术设施计算出其购买费、现场管理费、上级公司管理费和税金等,然后计算出承担该项目的全部直接
46、支出,同时还必须考虑各种不确定因素可能会影响成本,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之后制定出公司投标报价的最低报价。最后提出投标决策意见,并咨询有关专家,及时发现招标文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为以后工程实施中索赔做好前期准备工作。(2)施工中的成本控制,施工中的成本控制是指在项目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项目的每一笔支出,做到先算后干,边干边算,如果发现问题,要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处理意见或措施。项目施工的每一项工作都与成本相关联,所以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要认真抓好每个岗位和每个工作的质量,同时应做好施工组织的综合协调工作。工程施工是一个多种工作协调工作的过程,如果各种工作协调不好,必然会影响工程进度,造成人力、物力和财
47、力的浪费。项目计划部的造价管理人员责任重大,技术工程人员申报已完成工作后,他们应当到现场进行核实,对每月的成本原始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并把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进行比较,看两者是否基本一致,如果两者之间存在偏差,项目部一定要非常重视,立刻调查其原因,到底人工多开了,人工费亏了,还是采购价格较高,材料费亏了等等。对于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纠正,一定不要把亏损带到竣工后,避免对后续施工造成不利影响。(3)竣工验收阶段的成本控制,竣工验收阶段是成本控制的收尾工作,即最后一个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做好工程验收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汇总工作。对工程验收资料认真分析,保证资料的完整性,可
48、靠性。把这些资料提交给预算部门。预算部门将项目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进行比较分析,并且要保证预算的全面性,避免有所遗漏而影响工程项目经济效益;材料管理人员要及时做好机械和材的清退和转移工作,尽量避免浪费节约成本;如果在项目过程中出现变更情况,要及时准备好各种所需资料以完成变更的各项手续。成本控制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息息相关,工程项目的所有环节都要进行成本控制,也就是要把成本控制工作贯穿施工项目整个过程,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在激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中生存下来。第3章 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现状分析3.1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现状 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成本控制方法在我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很多建筑企业依然采用传统项目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有许多不足之处。例如,成本管理不对整个项目的施工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而在项目结束后对项目总体进行核算才得知项目的盈亏情况,项目一旦出现亏损,没有时间来补救;项目缺少或者根本就没有施工预算,不能将项目计划成本与项目施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成本进行比较,不能及时发现偏差,及时纠偏;在项目施工过程中片面强调工程进度,不考虑进度加快是否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