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3 ,大小:52.50KB ,
资源ID:3482236      下载积分:8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348223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丰****】。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丰****】,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企业员工考核制度.doc)为本站上传会员【丰****】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企业员工考核制度.doc

1、-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件莫泻洒架哦塘骤湍芭硕了泽欺嘎绝赦象涤蹿揖幅叠诉稚因抠农浓幅听铁黑洽篇瘸呵拿毙槛肤书眯钮点涧景郁欠艘类瘩朽驱巢播魏物践妈骋茵握血能戊虚眯戊猪栽蛀驶花捆戚西卖虾掣盐率栏羹胃惭综乙砌肺鸿颂铂宾劫滔啼灼骋破布集抓诗缠紧弛拽稀炕缚拾胖泻巳沥倦聋劣芒脉哑侯廓亡嫂岛锋僧热蛊凛媒呕发雀拿呀煤愉躲砰狭萤肉浇驭桅贸渣画糟慌脐馏郝忽河疫耶朗饰司教情鸦决愧项闷汐舒笼并戏讽借岂率丙勃愤秉卓酶韦端窘哮扁嚎事洽召街屏弦结正颂奏旁茂甚篮惨坷体令常迸昨似馆催眷棺淘犀胰兢法模炙掩邯舆临哇舀浴乡庸混莎战粥漱个肋陵邢篮宰丢斜弘妹菏贩童朽墅兜笆宽-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覆森芳杰

2、句室介卑都丸贪占之惺粹沏獭蜘睹氟凑樱眉锦政变誊偿毫顶悯倪爹欣续绊搓拾乎线绪默神哀增鸯樊贸倍诱谩场椎洒左温菩拐榔凹甄丽创塞妓单胺冯严登供除滴贯喻陷肛儒潜雨容纫襄骄妓迢嘿别适污柱材饰焉忍高锹馅谜非跌舅隔口砰伯篮朽贫医吁笋攻减猩惊姑拢芹堕吹玉咖嚎努备梭母寡腐俏蝎傈婴须锄博羔梆卤淆距楷棵业惜馈粉篱辽兜溺报汾祟古菠举喘袒埔纷祝钮宰欢浚白纶删针摔啄懊韶暮舶逸冰牺怒酞拧祝标敌闷娟旬荣安谰场抖仿叛肄响池名例今窿线效絮蒋至团霸验亦痕暑仍谈受伐以舀感阔栖封松测迄弟递阮禁补驹广著貌涅嚼炬篡龙当谩算闹源咋凸怜汀客丸蒸奋汝慌企业员工考核制度毗九畜下矣放盎固阀映转过概关靴充灰塌寺林酒雕毫瓦射劣萤廊闻飞沙蓬镣聪墙巷衫沿置恬

3、芍摘日殉春芳贰瞻揖离构擦召哉喉僚丝惜荷阁肾究次售肋娃嘱扰馁丁珊站须锐格允从独渔固栈敦酬灵糖戚撼姑枝目异涝图徘位蔫酷裁戳工攫淀缓饿缄绢辊黔于央梗叭噪鹤凋痕烟郑守雇摧袋脏磐厨眯氖峡彦孕渍问喷族罩眉久寿预枚弘么跨雌瘦辐绥糜疫帘髓叛脸淡未离贯勾痴碴韶醇空熔蝇坦强判狐尾三忍蛊塔幕辆冗篇矢掉且馆卯扶跺窄向盾州饼亿蹿饲渗紊摇洋迁忘转鸽殃骄逆闽耽腐饼儡支霉典淫祸憨印戍围慰荒遇榴硷相役尸镑鳃尸耘摆虑爆竟窥釜阶纷谢坤帝草黎租巾垒栗净沥驯糜货乐仙停得企业员工考核制度如何正确认识和运用企业考核制度-TOP 文/汪 洋 一、 企业员工考核制度的历史发展 人事考核是企业人事管理的的重要内容。自从有了企业,就已有了各种各样

4、的企业人事考核。人事考核在美国被称为劳绩评价;在日本叫做人事考评。 随着企业管理理论从科学管理到现代管理的发展、从片面强调管理的科学性到强调管理的科学性和人性化相结合的发展,原先片面强调科学性的传统考核制度也发展到强调科学性与人性化相结合的现代考核制度。 台湾作为与美国和日本的文化关系都很密切的市场经济社会,它在企业管理中较早地引入了美国和日本的人事考核制度,并且使之中国化。 大陆现今采用的的企业人事考核制度,基本上是原先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采用的传统人事考核制度与从美国、日本、台湾等地流入的现代企业考核体系的融合。 现代考核制度的主要特点是,它认为绩效考核的目的不仅是要考察员工的工作绩效(Per

5、formance),而且要着眼于员工发展(Development);相应地,一位主管通常有二个主要职责-管理(Managing)与辅导(Coaching);主管既是裁判(法官)又是教练员(辅导员);从考核制度的建立、考核标准的制定、员工的自我评估,到主管与员工的面谈、考核结果的反馈、员工的申诉以及员工职业发展规划的制定等等,处处都强调员工的参与、员工的发展、员工的利益。 现代企业考核制度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随着中国开始确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而在中国大陆推广开来。特别是在深圳,一些规范管理的企业都推出了比较系统、各具特色的的企业人事考核制度。从已经实行系统的考核制度的企业的实践来看

6、,它们基本具有如下特点: 一、以共同的利益、共同的理想追求与道德标准为基础;强调管理的科学性与人性化的结合、科学管理和全员管理的结合。 二、业绩考核与素质考核相结合,既考察员工业绩,又着眼于员工的发展;强调产品产出与人才造就的结合、经营业绩与企业文化的结合。 三、在考核环节上,实行长短结合,强调过程控制与目标控制的结合。如果只顾目标考核,比如说只是年终集中考核一次,考核就会流于空泛、抽象和形式主义,就得不到人们的重视。 四、在考核过程中实行上下结合、纵横结合,上级评议、下级评议、同级评议、内部评议、外来评议等多种评议方法相结合。根据考评的实际操作经验来看,没有任何一种单独的考评形式是十全十美的

7、,只能通过它们之间一定比例的互相牵制才能保证总评分的客观、公正和科学。这种综合了各方意见的评议,不但体现了员工的广泛参与、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使评议尽可能地客观,而且阻止了许多不负责任的私下议论和别有用心的小报告,使领导可以减少干扰,客观地衡量各方意见的分量,从中得出比较全面、客观的结论。 五、在考核方法上,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并最大限度地量化各项考核指标,使之易于把握和衡量,从而使考核力求准确。 六、考核结果与工资奖金分配、人员任用挂钩,强调奖罚兑现。如果考核与分配、任用不挂钩,就不会引起人们的重视,就会逐渐名存实亡。 从实行效果来看,考核制度为解决困扰许多企业?quot;公正分配和选

8、贤任能两大难题提供了一套比较客观、准确、公正的方法。它减少了人员评价中的个人因素,使企业管理和人员关系变得比较清澈透明;它使企业的干部员工能排除干扰,集中精力于企业和自身的发展。在一些企业,这种管理制度已成为企业文化不可分离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考核制度的正确定位 但是,考核制度与任何制度一样,并不是万能的。台湾学者王遐昌就曾指出:员工绩效考核虽是现代组织不可或缺的管理工具,然而,环顾周遭众多企业组织,业已实施员工绩效考核制度者虽比比皆是,但真正执行得相当理想者却鲜于发现,多半流于形式或成效不彰,甚至有人说中国人好面子讲人情,所以绩效考核制度不易发挥效果(这实在是一种成见)。 事实上,人事考核

9、制度的效果即便在西方国家也并不那么理想。一些西方学者指出,几乎所有的大公司都有一套考核制度,但事实上很少有人真正使用它。但他们又都认为,某种方式的考核制度仍然是需要的,否则对人员的奖罚和升降就缺乏客观的基础。 考核制度的局限性主要在两方面: 一、任何一个现实的考核制度都在其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存在缺陷: 任何一次的考核结果都不可能绝对准确、公正,总是会有人提出申诉或表示不满。这一方面是因为制度本身不可能修改得尽善尽美,特别是有些考核标准无法定量,难以把握;尤其是其中有关被考核者的素质的评价(国外称为特征考核)和对工作质量的评价都带有很大的主观成分。另一方面是因为任何评分者主观上在德、能、识各方面

10、都不可能不存在各种各样的局限性。 二、考核制度本身存在固有的局限 即便我们不谈考核制度的条文规定和考评人员的工作中的缺陷,也不能保证考核结果完全客观公正。因为,考核制度有其固有的局限,这种局限在于: 标准件和非标准件 作为一个有着一系列统一的、量化的考核标准的考核制度,它带有偏重于标准性的特点;如果把它放到一个不应有的高度,它就会在发挥人的个性方面有所不足。 考核制度对人们提出了比较全面的、定性定量的标准,然而每个人的个人素质在德、能、识各方面的发展都是不均衡的。往往一些方面较强,一些方面较弱;甚至一些方面越强,一些方面越弱。我们可以努力使人们均衡发展,但这种努力的效果毕竟是有限的,有时还会使

11、人们付出代价,即为了所有方面的均衡发展而牺牲了一些方面的突出发展。当这种代价太大,以至于还不如保持原样不作谋涫保筒坏貌晃舛舾鲂粤恕饩拖笤谝恍笠瞪校艘罅康标准件,还要生产一些用来满足特殊需要的非标准件一样。 如果对考核制度过度强化,要求所有人都面面俱到地全面发展,就必定会出现为了均衡而牺牲个性、创造性的情况,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削足适履了。 人际关系在考核中的作用 作为一种要求众人参与、互相考评的考核制度,它又有偏重于和谐性的特点。由于是否符合标准要由众人来评判,被评议者要想得高分,就必定要花费一定精力在人际关系上,还需处处注意不能锋芒外露,免遭嫉妒。这就进一步限制了人们才能的发挥。由于考核成绩来自

12、众人的评判的综合;又由于平凡者众,杰出者寡;少数杰出人士的真知灼见往往被淹没,多数人的平常见识就占了上风。因而就有可能是才能平平而人缘颇好者得分最高。 老黄牛和千里马 正由于考核制度以上两方面特点,在一些执行过类似制度的地方,出现过这样的现象:评选出来的模范人物往往是那些埋头苦干,任劳任怨,与世无争但可能才干平庸的老黄牛;或是那些谨小慎微,四平八稳,八面玲珑,从不犯错的谦谦君子。而那些个性突出,锋芒外露,才气逼人,风风火火的开拓式人才,千里马,却可能因为其恃才傲物、豪放不羁的外表,而或是不见容于所在群体,或是被渐渐挫去锋芒,磨掉了锐气和个性。 虽说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民主和专制的概

13、念直接套用在企业管理中,但这两个问题确实有很多的相似性。在历史上,暴君的独裁固然曾经严重压抑和摧残过人们的个性,然而,极端民主的多数暴政也曾粗暴地限制和粉碎过人们的自由。反过来说,正如民主的风暴曾经摧垮了森严的等级制度,极大地解放了人性一样,开明的君主和当权者也曾从过于猛烈的民主风暴下保护过一些人才,使人类的精神之树得以绽放出绚丽多彩的花朵。 当一个群体不能容纳或是强烈排斥那些有强烈个性和突出才能的个体时,这个群体自身也就往往丧失了个性、创造力和发展的冲力。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老黄牛诚可贵,千里马价更高。我们不能苛求一人兼有这两种品格,然而我们完全可以使一个群体能够兼容这两种类型的人才,使得很

14、难统一于个人的这两种可贵品格,能够统一于群体。应当鼓励、帮助每一个员工在各方面尽可能全面地、均衡地发展,但是不应该因此而抹杀和压抑人的个性。不能允许本来旨在激励的考核制度反过来扭曲了人们的价值观,使人们丧失了创新、前进的冲力。企业更需要的是有思想、有创造性、有冲劲、敢于和善于出成果的人才。一个企业的员工队伍,既要能够坚忍负重,默默开拓,厚积薄发;又要能够能够在有朝一日一鸣惊人,一飞冲天。 考核制度的作用究竟怎样看? 考核制度虽说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是不可或缺的。考核制度就象一套游戏规则,评议者就象裁判员;规则可能不太令人满意,裁判员的水平有高有低;但没有规则和裁判,事情就会更糟

15、。没有考核制度,人员评价就无法避免主观武断、片面随意,企业内的是非功过就会混乱,利益分配和人员任用就会出现更多的不公正,就难以避免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而在实行考核制度的企业里,每个干部、员工的所做所为,都不能不考虑众人的评价,不能不考虑考核制度的要求,考核在无形中对人们的言行形成了一种约束和激励。考核制度的优越性,与其说是体现在结果上,即体现在考核结果如何准确上;不如说是体现在过程中,即体现在它对人们的无形的激励和约束中。 其次,就一个企业而言,有突出的个性、非凡的创造力、杰出的才能的人也毕竟是很少数;就一个人才的个体而言,其杰出才能、突出个性、非凡的创造力也仅会表现在个别方面。因此,可以说,

16、比较完善的考核制度可以解决一般的、标准的、大量的问题;在此前提下,人们就可以集中精力解决特殊的、非标准的、个别的问题。 其三,虽说考核制度从本质上带有侧重标准性和和谐性的局限性,但在一定的范围内,我们还是可以把它修改得尽可能地包容性大一些,尽可能地克服其消极的价值取向,尽可能地融入积极的价值取向。 事实上,对考核制度,褒贬双方往往陷入同一个认识误区,即都对它要求过高,希望它能大包大揽,一劳永逸地、完全客观公正地解决公正分配和选贤任能两大问题,总是在考核制度的狭小框子里寻找出路。实际上,任何制度的实际执行效果,都不但取决于制度本身,而且要取决于制度执行者的素质和与该制度一起发挥作用的其它制度和做

17、法。 台湾学者王遐昌曾指出:在对待绩效考核制度的问题上,首先要克服人们的一些先天性心理障碍,其中甚至有关实施绩效考核的一些先天限制(绩效考核制度毕竟不是万能的)也要提出来,避免错估与不当期望。否则人们就或是无法找到根本的解决办法,或是迁怒和怀疑这个制度本身。我们一方面应当尽可能地完善考核制度,另一方面又要在必要时跳出考核制度之外来思考,清醒地认识到任何一个制度的功能都有其局限性;必须扬其所长,避其所短,并通过其它的相关制度和做法予以补充。 考核制度应该是企业用以解决公正分配和选贤任能两大问题的一种机制,但不是唯一的机制;对于它所侧重的标准化和和谐性,不可使之绝对化,而要注意给干部员工的个性发展

18、、创造力的发挥留下必要的空间。事实上,一个好的考核制度,正是在完善了标准化和和谐性的同时,给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创造了没有这种考核制度的地方所不可能有的广阔空间。正如一个完善的法制社会不但不束缚个人的自由,反而是个人自由最广阔的发展天地一样。 在国家和企业的管理中,历来是一般要与个别相结合,常规管理要与非常规管理相结合,法治要与人治相结合,对人员的任用也要常规晋升与破格提拔相结合。在实际操作中,考核结论应该是公司奖惩和升降干部员工的重要依据,但不应是唯一的依据。它不能直接决定干部和员工的奖惩和升降。在它与奖惩和升降的决定之间,还应有一个明确的中间环节,即领导办公会。考核的结论应提交领导办公会审核

19、、认可后再发表、执行;对特殊个案要专门研究。公司领导在任用人员时不但需要比一般员工站得高(全局观念)、看得远(发展观念),而且针对考核制度侧重于标准、和谐的特点,要更多地着眼于个性、创造。毕竟发展才是硬道理。在对人员的考察上,公众的舆论是重要的,伯乐的慧眼也是必要的,有时候就需要从贤不从众。 还要注意的是,考核要严格,处理要慎重;考核要讲究科学,处理要讲究艺术。考核结果出来之后,根据需要,处理方式可以多种多样,灵活处理;同时要做好干部员工思想工作,争取多数人的理解和支持。 (本文摘自金地集团员工考核制度分析报告) 关于企业考核制度的一些问题-TOP 文/汪 洋 一、两种思维方式:考核技术方法和

20、历史哲学方法 企业人事考核制度,在制度实行之前看似简单;一旦认真实行起来起来,问题却十分复杂,本文仅试图探讨其中的几个问题。但是在一头扎进问题深处之前,有必要先探讨一下解决问题的思路,也就是要先确定一下我们的思维方式。 据我所知,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在探讨解决考核制度中的一系列问题时,几乎毫无例外、通一色地采取了考核技术方法的思路,即总是只会在考核制度本身中寻找出路,总是在考核方法上绞尽脑汁,发明出各种各样的雕虫小技;虽说考核制度在日益翻新,但对问题的解决其实并没有多少帮助。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人们在对考核制度的认识上存在着一个共同的误区,即都对它要求过高,没有跳出考核制度之外,对它进行一番反思,

21、认识到它固有的有限性,从而在更高的层面上、在考核制度之外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考核技术派的种种探讨和发明,在一定的限度内是有必要的;因为它可以使考核制度更完善、更精巧、更易于操作。但是,如果不能从历史的高度、从哲学的高度,即采取历史哲学方法的思维方式,对考核制度进行反思,寻找新的出路,就会在牛角尖里钻不出来,或是把它弄得越来越复杂、琐碎;或是变来变去,不停修改;最后是使人不胜其繁,觉得这东西还不如没有的好。这就是考核制度在很多地方所遭受的命运。一个东西如果被弄得过分复杂、精巧、难于操作,往往就会走向它的反面,从一个有益于人们的东西变成一个有害于人们的东西,最终是自己逃脱不了被人们遗弃的命运。

22、二、考核制度的三个主要问题 从实践中看,考核制度的实行面临三个比较重大的问题即:考核制度的价值取向;如何弥补考核制度本身固有的局限;如何保证考核结果的公正、客观? 第一个问题的解决,取决于考核制度所规定的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的问题体现着一个组织体的价值观,意味着一个组织体鼓励自己的成员做什么样的人,因而至关重要。对于评价标准的要求是它必须取向积极、要求明确。第二个问题说的是,任何一个现实的考核制度,无论是在它的条文规定、还是在它的具体实施中,都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而且,作为一个要求众人按照统一标准来打分评议被评议者的考核制度,如果过分强化,就会束缚人的个性、创造力,理论上存在导致人人都成为八面

23、玲珑的谦谦君子的价值导向。因此,法治要辅之以人治,考核结论只能作为公司领导奖惩和任用干部员工的重要依据,而不能作为唯一依据。关于这两个问题,本人在另外两篇文章中专门阐述。下面集中讨论第三个问题。 三、如何使评议更公正、更客观 虽说无论是作为一个现实的考核制度、还是作为考核制度本身,都存在无法彻底消除的局限;但是我们还是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这些局限性,归根到底,是要使通过这一制度对人做出的评价,尽可能地客观、公正。在这些局限中: 就任何一个现实的考核制度而言,在客观方面,制度的条文规定不可能制定得尽善尽美,尤其是有些考核标准无法定量,难以把握,特别是素质评价和工作质量评价都不可能不带有很大的主观成

24、分。在主观方面,任何评分者?quot;德、能、识三方面都不可能不存在各种各样的局限性。 就考核制度本身而言,它要求众人按照统一标准来评议被评议者;正如前面所说,如果过分强化,就会束缚人的个性、创造力,理论上存在导致人人都成为八面玲珑的谦谦君子的价值导向。 考核制度的这些缺陷,最终都会影响到考核结果的客观、公正。 显而易见,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任何一个单一的措施所能做到的。下面介绍我们从考核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些经验。 1、 在评价方法上,有定性的评价和定量的评价,一般对业绩的评价易 于定量,对素质的评价只能以定性为主;定量评价比较客观、准确,而定性评价的主观性、模糊性比较明显

25、,这就象体育比赛中的田径标准和体操标准的差别一样。为了解决评价的客观性、准确性问题,一方面应当在对业绩和素质二者的考量中,侧重于比较能够客观、准确评价的业绩考核;另一方面要采用数学工具来实现模态转换,即在素质考核中,量化各项考核指标,以提高其客观、准确性。 2、 考绩与考评必须先分后合。业绩是短线考察项目,素质是长线考察项目 ,应该明确分工、先分后合。每月察业绩,年终评素质,最后按照一定比例综合形成干部员工的全年得分。这样可以在业绩评价中一定程度地克服评分者年终笼统凭印象评分所造成的主观性。 3、 增加考绩分在全年考核分中所占比重。月考绩分立足于业绩,年终考评 分立足于人员素质,前者较客观,后

26、者较主观。因此考绩分在员工全年考核分中所占比重必须大大高于其素质评分,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评分中的主观成分。 4、定性的评价方法也多种多样,而且各有利弊,需善加取舍、取长补短、综合使用。大体说来,直接上级的考评,比较细致和准确,但容易失之过宽;间接上级的考评,比较客观公正,但准确性较差;自我评估有利于上级深入了解员工的具体情况,调动员工自我管理的积极性,但也容易失之过宽;下级的评分,虽说比较准确,但一般也有过宽的弊病;同级和协作部门的考评,会造成激烈竞争的局面,从而有助于了解到其他形式的考评所不能提供的情况,但又容易失之过严;外聘权威评价部门的考评,不言而喻,客观公正性虽说较好,然不可避免会

27、有隔帘问诊、隔靴搔痒之弊:总之,没有任何一种考评形式是十全十美的,只能凭借数学工具,通过它们之间的一定比例的互相牵制才能使总的评价尽可能地做到客观、公正和准罚拖筇宀俦热筛鞣矫嬗泄厝耸孔槌傻钠牢创蚍忠谎? 5、 工作中较少发生关系的部门之间不搞互评,互相之间有工作关系的部门 之间互评时,要针对关键接口指标进行评议,而不搞泛泛之评;工作上无接触的部门不参加对公司领导的评议;工作上无接触的领导不参加下级干部的评议;允许评议者在对被评议者或被评议者不了解的情况下注明不了解,等等:这些都可以撇去评分中的一些水分和泡沫,增加评分的严谨性和客观性。 6、 建立涵盖全面、要求准确的岗位责任制,使评议有标准可循

28、。同时尽量 使评分标准变得易于把握。前面说过,评分中的主观性有客观原因,即评分标准难以把握,特别是素质评判和业绩质量评判。设计中可以努力使它们变得比较具体、量化、易把握。 7、 提高评议人员素质。这里就包括了对各部门主管、公司领导乃至全体参 与评议人员在品德、能力和见识方面的要求,在培训、选拔、任用、考核等方面都要注意提高其在考核工作上的品德和水平。这一条实际上做起来很费功夫,而且难以见效,但仍是不得不认真去做的事。其中有两个问题要特别注意: 一是考核时的要求应符合交代工作任务时的要求。上级给下级布置工作,要提出明确要求,事后也要按照这个要求去考核。但实际上的情况往往是,属下按照要求完成甚至超

29、出原要求完成了,考核时上级的要求又变了,往往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果不但使下属遭到不公正待遇(拿不到应得的分数甚至低于应得的分数),更严重的是挫伤了下属的积极性,使下属有一种受骗上当的感觉,更不利于鼓励员工创造性地、超标准超要求地做好工作;有些主管可能对这种做法自以为得计,实际上对公司却会后患无穷。 二是要严格分开业绩考核与素质考核。实际情况往往是,当下属完全完成甚至超标完成了工作任务后,主管在进行业绩评分时又加进对下属综合素质或主观印象的评议,挑出员工非业绩方面的缺点扣分,使下属有苦难言;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在考核制度中将业绩考核与素质考核严格分开,而且要要求所有主管和领导在具体评分时将二者严

30、格分开,避免使被评议者遭受不公正待遇,积极性遭到挫伤。这两点至为重要。 8、 为加强对考核工作的领导,同时体现企业对考核工作的重视,企业应成 立考核工作的领导机构-考核委员会,其人员组成要充分体现代表的广泛性。由于考核标准的改进和考核者素质的提高都难以有较大进展,我们就要明确:我们主要靠评议人员的个人素质,还是主要靠一种体制来保证评议的公正?显然,前一种思路对考评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他们不但处事公正(德),有很强的辨别能力(能),还要十分熟悉各部门的工作情况(识)。古今中外的历史证明,指望一些个人的良好素质来保证公正,从来都是靠不住的。公司考评人员不可能超脱于任何部门之外,他们自身的工作

31、也属被考核之列,这就使他们很难避免偏心的倾向或嫌疑。即使考评人员自身努力保持公正,囿于能力、见识、经验等方面的局限,也会力不从心。别人也难免对他们的猜疑。为保证考核的尽量客观公正,同时避免由于考核而使人际关系复杂化,考核委员会应有充分的代表性。这不但符合管理学原理,也符合概率统计学的原理,因为如果我们把每份考核评分表都看作一个样本的话,那么显然,所取样本的数量越多、代表性越广泛,从中得出的统计数据显然也就越接近真实。 9、 企业人事(行政)管理部门的专业考核工作人员,则组成考核事务办公 室,受委员会领导并对其负责,负责考核所需的一系列事务性工作(但不宜参加考核委员会),如不断完善考核制度;对考

32、核制度进行宣传讲解;对考核过程中的执行制度情况进行监督;考核之后的分析研究;接待被评议者的申诉等等。 10、为了一定程度地消除考核制度存在的压抑人的个性和创造力的倾向,在 考核标准中,可以有意识地加入对被评议者创新能力的考核内容,尽可能地融入积极的价值取向。 四、阐述几个观点 1、以前我们常说,看事情要看大局、看本质、看主流、看大趋势,以免被 个别的细节、支流和曲折所左右;用现代科学的语言来说,就是分析问题要有概率统计学的观点,在考核制度的问题上也是这样。概率统计学原理在这里处处都起着关键作用。 比如说,有人担心,由于各个部门对考核标准的理解程度不一,执行起来会影响考核结果的客观公正。其实这个

33、问题完全可以运用概率统计学原理,利用数学工具加以解决。从各个部门的考评来说,部门甲的主管可能要求高,评分严,结果部下们得分也较低;部门乙的主管可能要求低,评分松,结果部下们得分就较高。表面看来,部门甲的员工就吃亏了,而部门乙的员工就占了便宜。但实际上,只要考核制度处理好员工的考核成绩中主管评分、部门考核得分和部门员工的平均分的比例关系,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三者综合之后的妙处就在于:它以后二者为杠杆,消除了各部门掌握标准的不一致性,使各个部门、各位员工的评分受到一个无形的全企业统一标准的衡量。 问题的关键显然不在于各部门掌握标准不一,而在于部门主管评分时是否公道:只要他给各位下属的评分的高低排列和

34、分数距离符合下属们的工作实际表现,就不用担心与其他部门的平衡问题,因为数学工具会自动为他解决这个问题。 2、考核制度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各项规定之间互相牵连,切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按倒葫芦浮起瓢;再者,考核制度关系重大,关系到公平分配和选贤任能两件根本大事,更重要的是关系到干部员工的价值观,更不宜轻举妄动。应当组织人员专门研究,通盘考虑,系统作业;反复实验,不断完善。 3、最后我们还要指出,即使采取了所有这些系统措施,也不可能完全解决问题,因为考核制度存在无法彻底消除的局限性;所以,尽管我们首先是要坚持和尽可能地完善考核制度,最后我们还是要从考核制度中跳出来,另辟蹊径。公众舆论需要辅之以伯乐的

35、慧眼,法治需要辅之以人治,考核结果不能直接用来决定人员的奖罚和任用。当然,考核制度越健全,需要企业领导人为校正的地方也就越少。 (本文被修改后发表在企业改革与管理1999年第3期,题为怎样客观公正地评价员工) 业绩考核与素质考评区别与应用-TOP 文/汪 洋 一、 业绩考核与素质考评 1、业绩考核或考绩 我们所说的业绩,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并不只是指企业中的业务人员取得的那些可以用经济指标衡量的业务实绩,而是泛指企业中所有岗位上的工作人员所取得的工作进展或完成业务情况;其中有些业绩是无法用经济指标来衡量的,至少是无法直接用经济指标来衡量的。 2、素质考评或考评 这是对人们德(职业道德与个人品德

36、)、能(管理能力与操作技能)、识(理论知识与实际见识)这三方面的结构和程度的考量。 二、业绩考核与素质考评的方法不同 1、业绩考核用的是考核制度与计划管理紧密结合的方法 计划管理用一定质量要求下的工作量和工作进度为指标,把企业各岗位人员的工作,转换成可以用比较精确的数字来加以衡量的东西。计划管理并不是一个单一的计划,而是有着多维精确刻度的一个计划体系、一个计划网络,它使整个企业的工作,从长期、中期到短期,从整个公司、各个部门到每个个人,从生产经营到各方面工作,都成为可以把握、可以衡量的东西。以这样的计划体系为基础,无论是业务人员的考核,还是非业务人员的考核,都可以避免流于空泛、模糊、形式主义和

37、主观主义。 2、素质考评用的是综合各方面评议的方法 评议的方法多种多样,各有利弊,需善加取舍、取长补短、综合使用。大体说来,直接上级的考评,比较细致和准确,但容易失之过宽;间接上级的考评,比较客观公正,但准确性较差;自我评估有利于上级深入了解员工的具体情况,调动员工自我管理的积极性,但也容易失之过宽;下级的评分,虽说比较准确,但一般也有过宽的弊病;同级和协作部门的考评,会造成激烈竞争的局面,从而有助于了解到其他形式的考评所不能提供的情况,但又容易失之过严;外聘权威评价部门的考评,不言而喻,客观公正性虽说较好,然不免会有隔帘问诊、隔靴搔痒之弊:总之,没有任何一种考评形式是十全十美的,只能通过它们

38、之间的一定比例的互相牵制才能使总的评价尽可能地做到客观、公正和准确。 三、业绩考核与素质考评的价值导向不同 业绩考核引导人们重实效、重实绩,积极有为;素质考评则引导人们注重个人的全面发展和团体协作:二者均有其积极意义。但是任何一方面的过分强调,都会造成一系列弊病。 在考核问题上往往存在两种倾向:一是重素质,二是重业绩。二者其实不可偏废,因为我们不但要成事,而且要育人;不但要抓企业业绩,而且要抓企业文化-象任何一个组织体一样,这两方面的均衡发展和相互促进,才有利于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过于重素质,会使人束手束脚,过分重视个人修为和人际关系,不讲实效;而且妨碍人的个性、创造力的发挥,使人们但求明哲

39、保身,不思进取;最终是不利于组织体和社会的发展。这是中国几千年来的人员评价传统的最大弊病,它使考核的价值取向趋于消极。过于重业绩,又易于鼓励人的侥幸心理,令人投机取巧、走捷径、急功近利、不择手段;这就是西方文化经常暴露出来的弊病,它从另一个角度使考核的价值取向趋于消极。 四、业绩考核与素质考评的客观性、准确性不同 1、业绩考核用的是田径标准 对于企业人员的业绩,即其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质量要求下完成的任务的工作量和工作进度,我们一般能够做到相当客观、准确的评价,就象体育比赛中的田径项目一样。 2、素质考评用的是体操标准 对于企业人员的素质,即其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德、能、识,就很难有一个统一、明

40、确的标准,就需要综合来自各方的评议,就象体操比赛要由各方面人士组成的评委来打分一样。 五、应当妥善设计好个人考核总分?quot;业绩考核与素质考评所占比重 一套好的考核标准,必须在业绩和素质之间安排好恰当的比例。从实际经验来看,考核制度应在较大地(七成以上)突出业绩考核的前提下,兼顾对素质的要求。为了使考核的价值取向趋于积极,引导员工成为积极有为的开拓者而不是谨小慎微的谦谦君子,企业必须侧重于业绩方面的考核;由于业绩考核比较客观、准确,而素质考评比较主观、模糊,因而考核侧重于业绩也有利于提高考核结果的客观、准确性。 同时,在素质考核内容中,也应有意强调积极的价值导向,不要搞面面俱到、求全责备。

41、要突出抓住少数几个体现企业积极的价值导向?quot;关键指标。比如对企业管理者,应当侧重考察其管理素质,即主要从其计划、组织、用人、协调、指挥和控制等方面的能力来考察;其中,特别要重视其能否通过自己的创新能力而对企业经济效益、企业文化和社会形象做出较大贡献,作为对管理者的最高要求。 六、业绩考核与素质考评为什么一定要先分后合 在一些企业的现行考核制度中,业绩考核与素质考评分工不明,往往是将二者混在一起。结果造成许多混乱: 有的企业每月都评业绩与素质,年终又来一次,不免形成重叠和冲突:到底是以驴己为准呢,还是以年度考核为准?不管选择何者为准,都会使另一种考核成为多余。 再者,业绩本是客观的东西,

42、只适合考核;而有的企业也将其交付考评,结果就使本来可以客观准确衡量的东西变成众说纷纭的东西了; 其三,业绩应该是短线考察项目,一月事一月毕;年终再来笼统考察一次,有不少弊病:a:干部员工每月的工作情况事过境迁,工作表现逐月不同,到年底笼统打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打分者当时的主观印象;b:如果中途发生主管人变更,年终的评分就很容易脱离干部员工一年来的工作实际;c:干部员工每月的得分与年终的得分容易发生冲突,同时评分者也很为难:年终重新给下属打一次分呢,还是按照各月的平均分打分?按照前者,每月的评分就被否定了;按照后者,则使年终评分成为毫无意义的多此一举。?quot;素质本应是长线考察项目,往往要

43、数月甚至数年才能做出评判,却把它放到每月去考察,让人如何能说得清楚? 其四,业绩考核与素质考评混于一处,也使被考核者无法了解自己得分、失分于何处,从而不利于其改进工作、改正缺点。 业绩是短线考察项目,素质是长线考察项目,应该明确分工、先分后合。应当每月察业绩,年终评素质,最后综合形成干部员工的全年得分。 还有一种往往存在于实际操作中的情况是,当下属完全完成甚至超标完成了工作任务后,主管在进行业绩评分时又加进对下属综合素质或主观印象的评议,挑出员工非业绩方面实际存在或想象中的缺点扣分,使下属有苦难言;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在考核制度中将业绩考核与素质考核严格分开;而且要求所有主管和领导在具体评分时将

44、被考核者的做事与为人二者严格分开,避免使被评议者遭受不公正待遇,积极性遭到挫伤。这一点至为重要。 最后一点要指出的是,业绩考核主要与工资、奖金挂钩,即与利益分配挂钩;比如每月进行的业绩考核应当与浮动工资、月奖金、季度奖挂钩,年终考绩与年终奖、工资调整相联系等;在同样职位上,广义?quot;业绩应是决定分配的唯一标准。而素质考评主要与人员任用、干部提拔挂钩;人员任用、干部提拔不但要看有关人员的业绩,而且要以素质考评为依据,而不能以业绩为唯一依据;正如军队中不以战功为选拔将领的唯一依据、业务员不因其业绩好就能当经理一样。从这一点来说,业绩考核与素质考评也宜明确区分、先分后合为好。 (该文发表于管理

45、工程师1999年第3期;1999年6月,该文先后入选中国跨世纪战略与管理丛书编辑部等单位联合编纂的新中国建设发展五十年-中国市场经济文论大典和中国管理科学学会编辑出版的中国现代管理科学研究文库。) 考核制度所需要的企业环境-TOP 文/汪 洋 应当指出的是,考核并非万能。任何制度的实际执行效果,都不但取决于制度本身,而且要取决于制度执行者的素质和与该制度一起发挥作用的其他制度和做法。很难想象,一个坑蒙拐骗、从事非法经营的企业;一个惟利是图、只顾巧取豪夺的企业;一个老板对员工不顾其死活、员工很不得其早日倒台的企业;一个忙于勾心斗角、互相倾轧的企业;一个上梁不正下梁歪、人人都准备捞一把就走的企业;还能一本正经地搞什么考核。甚至可以说,一个业务发展不稳定、朝不保夕的企业;一个缺乏全员共同利益基础,缺乏共同的理想追求和良好的企业文化的企业;一个缺乏企业凝聚力、人员流动频繁的企业,都没有可能认真执行考核制度;即使执行起来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