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32 ,大小:982KB ,
资源ID:3473109      下载积分:12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347310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丰****】。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丰****】,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2015届高考历史第一轮跟踪演练习题28.doc)为本站上传会员【丰****】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2015届高考历史第一轮跟踪演练习题28.doc

1、第 15 讲 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工业的曲折发展 课程标准 1.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2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 展的主要因素。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概念阐释 民族工业 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民族工业,只要是中国人办的,国营民营皆是民族工业;狭义的则专指民营资本所办企业,不含国营的。一般地,民族工业是在我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由中国人创办的用机器生产的工业。一般所说民族工业多指狭义上的民族工业。轻巧识记 洋务运动 易误指正 洋务运动中的军工和民用企业的性质 洋务派

2、创办的军事工业属于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性质的企业,其从事的不是商品生产,管理者是封建官吏,但存在雇佣关系;民用工业属于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从事的是商品生产,雇佣工人进行生产,但是管理者是封建官吏。需要注意的是民用工业不等于民族工业,通常所说的民族工业是专指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思维升华 自然经济、外商企业、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之间的关系 史论术语 中英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命运,传统的小农经济开始衰败、解体,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由此改变,而且使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的统治,但它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

3、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侵略,是中国大规模近代化的开端。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为中国人学习西方、振兴中国提供了物质基础。中国民族工业在夹缝中生存,步履维艰,发展缓慢。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轻巧识记 1民族资本主义 2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易误指正 一战期间,并非所有的列强都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比如,日本和美国都加紧了对中国的政治、经济侵略,所以,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的主要是欧洲列强。概念阐释 官僚资本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凭借国家政权的力量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19 世纪后期清政府洋务派大官僚采取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形式开办的近代军事企业和民用企业,是

4、中国官僚资本的雏形。以后北洋政府由外债支持建立的一些官办企业也构成官僚资本的一部分。1936 年以后,主要是指中国国民党统治集团中的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四大家族,他们凭借国家政权的垄断力量,通过发行公债、苛捐杂税、商业投机、通货膨胀等手段巧取豪夺而建立起来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工商企业。史论术语 辛亥革命的推动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中国民族工业获得短暂而迅速的发展。19121937 年,中国的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繁荣。日伪政权对沦陷区的经济掠夺,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夹缝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艰难、曲折地发展。自主探究通过史实史料认知历史 主题一|晚清中国

5、自然经济解体的特点 依据所给史料分析晚清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特点。史论形成 晚清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特点(1)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动力主要来自近代企业的冲击和西方的经济侵略。(2)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和程度在各地区发展不平衡,东南沿海尤其是通商口岸远比内地迅速。史料一 外国资本主义对于中国的社会经济起了很大的分解作用,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破坏了城市的手工业和农民的家庭手工业;又一方面,则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毛泽东选集第 2 卷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教你读史 史料一以分号分层,从两方面说明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动力。史料二(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

6、,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因之壅滞不能出口 彭泽益编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 史料二表明外国商品倾销冲击中国传统手工业,自然经济解体首先从东南沿海开始。(3)中国自然经济解体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4)中国自然经济解体不是商品经济成熟发展的结果,因此在自然经济解体的过程中一直没有建立起有序的商品经济体制。主题二|洋务运动的特点 归纳洋务运动的特点有哪些?史论形成 洋务运动的特点(1)从目的上,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船坚炮利技术目的是镇压国内人民的反抗,应对边患,维护封建统治。(2)从内容上,只片

7、面学习西方生产技术,而不变革腐朽的封建制度。(3)从结局上,由于内外因素,洋务运动并未使中国走上富强之史料一 况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中国通史参考资料 教你读史 两则史料中的核心语句即为每则史料的最后一句话。史料一表明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史料二 晚清维新思想家郑观应批评洋务运动,他说:“西人立国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

8、;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史料二表明洋务派只学习西方生产技术而不变革封建制度是其失败的原因。路,甲午战争的失败证明了洋务运动的失败。主题三|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 史料一 祝大椿办上海公益纱厂,“利用怡和洋行以推广销路,让一部分之股份给英人,改为中英合办”。荣氏兄弟在办厂审批时,因为没有送礼遭到当地士绅反对。两江总督刘坤一是倡导办实业的官员,一连下了七道批示要求地方官支持实业。历史教学 教你读史 史 料 一 反 映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史料二 广告词:今有烟二种。一种为国货,其一则否。君购国货,实为国家挽回少许之利权,否则为国家漏矣。史料二

9、广告词中“挽回少许利权”体现了实业救国的爱国史料三 采用机器来缫丝已引起很多人反对。机器动力代替手工操作,使人们在幻想中觉得恶果很多,这是主要的反对理由。第二个理由是因为男女在同一厂房里做工,有伤风化。第三个理由是工匠操纵机器,技术不纯熟,容易伤人。人们又反对汽笛声音史料三反映了民族工业受到旧习俗旧观念的制约,发展困难,且技术力量薄弱。史料四 民国时期 100 元法币的购买力变化 史料四中数字对比说明滥发纸币的政策进一步恶化了民族工业的生存环境。根据所给史料,归纳影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史论形成 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 1阻碍因素(1)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近代民族

10、工业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2)自身因素: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因而投资和发展方向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领域,重工业基础薄弱,且主要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这种工业结构和地区分布的失衡使民族工业畸形发展,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3)政局动荡: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使民族工业的发展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2促进因素(1)列强侵略:瓦解着中国封建经济,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条件(2)政府鼓励: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新政”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3)“实业救国”: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热情不断高

11、涨,使“实业救国”具有日益广泛的社会基础,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不断兴起,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4)民族精神: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动力和力量源泉。(5)与时俱进:一些民族工业自身技术的不断革新、合理的经营策略也是其顽强发展的因素。合作探究通过题源材料思悟历史 一、洋务运动在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题源材料 摘自 2013 年广东高考 T39 对于洋务运动,当时的人颇有批评,以下看法较具代表性:刘锡鸿 中国空虚不在无船无炮,而在无人无财,此皆政教之过也;西洋技巧文字,似不可纷纷讲求,致群鹜于末,而忘治道之本;不思整饬纪纲(纲常伦理),而惟鹜心于凶器之末则何

12、欤?刘光禄遗稿 郭嵩焘 西洋立国以政教为本;日本仿行西法,大小 取法泰西,月异而岁不同;(中国专注于造船、制器、练兵)考求洋人末务而忘其本,自以为安。伦敦与巴黎日记 问题设置 刘锡鸿和郭嵩焘都批评洋务运动舍本逐末,但他们的主张并不相同。根据材料对此加以分析。答案提示 刘锡鸿认为西方技艺是“末”,中国的纲常伦理是“本”;主张整饬纲常伦理,反对洋务派专注于学习西方技术的做法。郭嵩焘认为西方技术是“末”,西方政教是“本”;日本明治维新全面学习西方,国力增强;反对洋务派只学习西方科技,主张不仅学习西方技术还要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归纳升华 洋务运动在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1)

13、思想上:洋务派面对新的形势,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最早的近代化思想,动摇了“礼仪至上”的传统伦理价值观的权威地位,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思想的近代化。(2)经济上:洋务派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机器和工艺,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及管理经验。(3)外交上:洋务运动使中国外交开始向近代化转变,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加强了清朝同外国的联系。(4)军事上:洋务运动创建近代海军,开始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历程。(5)教育上:洋务运动设立新式学堂,培养翻译、科技、军事方面的人才,还派遣留学生,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始。二、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特点及地

14、位 题源材料 摘自 2013 年海南高考 T27 据统计,18581911 年间全国民族资本所设立的资本在 1 万元以上的民用工矿企业有 953 家,创办资本总额为 2 亿多元。而 19011911 年就设立了 650 家工矿企业,资本总额为 1.4 亿多元,其中江苏 162 家,湖北 82家,广东 54 家,四川 42 家,直隶 37 家,浙江 36 家,奉天(今辽宁)30 家,福建 22 家,安徽 21 家,山东 20 家,湖南 11 家,江西 10 家。各主要工业部门具体发展情况见下表。19011911 年 数量(家)资本额(万元)纺织业 82 1 332.1 缫丝业 70 556.9

15、面粉业 53 786.8 火柴业 28 130 水电60 3 813.8 业 机器业 20 352.1 矿冶业 73 2 272.9 摘编自杜恂诚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 问题设置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 19011911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答案提示 发展速度快;各部门发展不平衡,以轻工业为主;地区发展不平衡,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民族资本力量弱小,对外国资本依赖性较强。归纳升华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特点及地位 1特点(1)从产生与发展看,先天不足(资本、技术、人才),后天畸形。(2)从诞生环境看,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深受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3)从分布看

16、,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内地很少。(4)从结构看,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纺织、食品等轻工业,重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5)从地位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6)从发展历程看,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制,具有曲折发展的特点。2地位和作用(1)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革命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2)从政治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3)从思想上看,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

17、供了社会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瓦解、最终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4)从处境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始终没有成为近代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因素。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从而决定了中国不可能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开放课堂运用学科思维活学历史 史法研究(四)|计量史学,定量分析 方法阐释 计量史学就是运用自然科学中数学方法对历史资料进行定量分析,让史学趋于精确。主要类型包括:历史统计法和历史模拟分析法。计量史学的适用范围:适用有量或数量概念的历史分析,

18、只是从数量关系上帮助揭示事物的性质;适用于对存在某种依赖关系的历史现象的研究;适用于对某些历史结构的分析;适用于对历史变化、发展及运用规律的分析。定量分析主要研究事物的数量关系,定性分析主要研究事物的性质,传统史学实际上就是运用定性的方法。因此,计量史学出现的本身就是对传统史学的否定。运用感悟 计量史学试题在 2011 年高考中已经大量涌现,2012、2013 年高考中继续推陈出新,占据很大分值。计量史学试题的材料是由各种数据构成的,主要考查学生依据史实辨析、理解、运用史料的能力。解答计量史学类题目应注意三点:(1)两头看,项间比:两头看:看头看对材料的概括说明,包括对表格内容的说明,尤其要注

19、意时间、地点等。看尾看材料的出处和针对材料所提出的问题。项间比:按表中所给信息找备选项比较或分析,找出数字变化或获取特殊数字的含义。(2)察变化、译文字:把发掘的数字变化或特殊数字的信息,译成文字信息。(3)联教材、掘信息:据译成的文字信息,联系教材,揭示其深层隐含信息。计量史学:甲、乙两图分别是 1920 年和 1936 年我国经济生产总值中各行业所占比重(%)示意图。定量分析:通过对比甲、乙两幅饼状图的数据,可以看出,占比重最大的一直是农业和手工业,说明 19201936 年自然经济在我国的经济结构中仍占主导地位;与 1920 年相比,1936 年农业和手工业在我国经济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有

20、所下降,体现了自然经济受到冲击有所变化,但地位仍很高;图片材料中的文字“工场手工业”反映的深层信息是出现了雇佣和被雇佣的生产关系,该行业所占比重的增加,表明了该行业的发展。由此可知,从甲到乙的变化反映了两个问题,一是自然经济走向解体,但仍占主导地位;二是资本主义经济获得发展。典题印证(2013 江苏高考)下表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中国轮船统计 年份 船只 吨位 其中千吨以上轮船 船只 吨位 1928 1 352 290 791 117 213 482 1930 2 792 415 447 138 247 969 1932 3 456 577 257

21、 178 342 211 1935 3 895 675 173 208 461 812 A全面抗战运输物资的需要 B帝国主义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促进 D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 解析 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解读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解答时注意时间范围:19281935 年,是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A 项是在 1937 年后;B 项是在一战期间(19121919 年);D 项是在解放战争时期。由此排除 A、B、D 三项,因此正确答案选 C。答案 C 五年考情统计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5 年 17 考)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5 年 16 考)列

22、强经济侵略和小农经济开始解体(5)洋务运动(6)民族工业兴起和初步发展(6)民族工业“黄金发展”(12)日本经济掠夺和三座大山的压制(4)考点一|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例 1(2013 重庆高考)下图数据来源于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导致 18431852 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18381852 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年平均数)单位:镑 A鸦片耗去了中国对英国制造品的支付能力 B英国制造品遭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 C英国制造品输入太多超过中国的购买能力 D中国征内地税限制了英国制造品在华销售 解题规范 第一步:审题干 定时空:18431852 年,中国。抓关

23、键:看数据的变化,并利用图示上的时间,结合所学知识探究题干的设问。第二步:析选项 选项 判断理由 选项定位 A 鸦片输入虽造成白银外流,但选项说法过于绝对 错误选项 B 从图示看出 18391852 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不是很高,说明英国工业品在华滞销,根本原因是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制 正确选项 C 英国商品输入和中国购买力没有明确的对比数据,缺乏依据 错误选项 D 鸦片战争后“协定关税”,中国成为低关税率的国家 错误选项 考题演练 1(2013 上海高考)1872 年,“机器缫丝(厂)创于简村堡陈启沅(源),名曰丝偈,以其用机器也以其交洋人也”。材料中的缫丝厂最可能坐落于()A北京附近 B广州

24、附近 C西安附近 D成都附近 解题提示:关键信息:据时间和人物以及经营方式“用机器也”“交洋人也”判断,缫丝厂最可能坐落于通商口岸地区。答案:B 2(2013 北京高考)1893 年,有位官员上奏朝廷说:“近来体察沿海各口商务情形,洋纱一项进口日多,较洋布行销尤广。江、皖、川、楚等省,或有难销洋布之区,更无不用洋纱之地。”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洋纱洋布主要在通商口岸使用 B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 C长江流域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 D民族织布业大量使用进口洋纱 解题提示:关键信息:洋纱的进口日多而洋布则相对难销。答案:D 3(2013 四川高考)下表是 1620 年和 1850 年江南八府一

25、州城乡人口统计。据此判断,这一时段该地区()年代 城镇人口(万人)农村人口(万人)1620年 300 1 700 1850年 720 2 880 A基本实现了城市化 B城市经济规模扩大 C农业经济日渐凋敝 D人口增速全国领先 解题提示:抓题眼:“城乡人口统计”;关键信息:表格中数据的变化规律。答案:B 考点二|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例 2(2013 安徽高考)下图显示以下年份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在中国产业资本总额中所占比例。据此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民族资本主义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B民族资本依然受到外国资本挤压 C国民政府的官僚资本体系开始崩溃 D国际局势决定着中国产业资本发

26、展 解题规范 第一步:审题干 定时空:1913 年、1920 年、1936 年三个不同时期的中国。抓关键:图中三种经济成分变化趋势和所处时代背景。第二步:析选项 选项 判断理由 选项定位 A 民族资本主义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是在 19 世纪末 错误选项 B 尽管从 1913 年到 1936 年民族资本有较大发展,但外国资本一直占有很大份额 正确选项 C 国民政府官僚资本体系开始崩溃不符合史实 错误选项 D 国际局势对中国产业资本的影响材料没有反映 错误选项 考题演练 1(2013 福建高考)下表是 19121915 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变化表。影响变化的因素除一战外,还包括()年份 1912 1

27、913 1914 1915 工厂数(家)46 46 12 2 A自然经济最终解体 B实业救国开始兴起 C国货运动的推动 D新文化运动的直接冲击 解题提示:抓关键:“19121915 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变化”;关键信息:一要看表头及出处,二要看表格中的项目,三要看表格中的数据纵横变化,并综合分析表格中的有效信息所反映的现象。答案:C 2(2013 四川高考)美国银行家杨格在1927 至 1937 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中说:“美国有意识地抬高银价已在中国酿成无法忍受的困苦。”面对这一“困苦”,南京国民政府采取的重大举措是()A实行“币制改革”B鼓励华侨投资国内产业 C发起提倡国货运动 D开展国民

28、经济建设运动 解题提示:抓关键:1927 至 1937 年;关键信息:美国抬高银价在中国酿成无法忍受的困苦。答案:A 3(2014 长春一模)卢作孚于 1926 年创办的民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其章程曰:“以个人影响社会,以事业影响环境,以社会影响国家”,“个人为事业,事业为社会,个人的工作是超报酬的,事业的任务是超利益的。”材料体现出的卢作孚的经营理念主要是()A培养员工的爱国主义精神 B培养员工的集体主义精神 C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思想 D关注员工的人本主义精神 解题提示:抓题眼:民生公司的章程;关键信息:由“以个人影响社会,以事业影响环境,以社会影响国家”可知最终目的是为了国家。答案:A (

29、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说明:标“”题有一定难度,请同学们慎思慎做,教师重点选讲 一、选择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1在 19 世纪后半叶,棉纺织品始终列为中国进口商品中的重要项目。1874 年至 1894 年 20 年间,洋布进口值增长 88.4%,洋纱进口值增长将近 986.7%。以上现象表明()A外国商品完全占据中国市场 B传统手工业仍有抵制能力 C中国棉纺织业取得较快发展 D自然经济被彻底破坏 解析:选 B 题干反映了洋纱与洋布 20 年的进口值增长反差较大,说明洋布并没有完全打开中国市场,传统手工业仍有抵制能力,B 项正确;A 项“完全”说法错误;C 项未涉及;D

30、 项“彻底”说法错误。2 下面是“18721894 年的中外贸易货值示意图”(以海关两为单位)。准确的解读是()A中国始终处于贸易逆差地位 B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海关 C中国的进出口结构趋向合理 D中国经济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解析:选 D 本题可用排除法。18721874 年,出口大于进口,A 项错误;B 项材料未涉及;C 项不符合史实。故选 D 项。3.(2014 临沂质检)下表是中国出口贸易结构变化表。该表反映了()年份 丝茶 其他农产品和手工业品 18711873年 87.2%12.8%18911893年 51.5%48.5%A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逐渐增强 B中国逐渐被卷入世界市场 C

31、西方的丝茶制造业开始超过中国 D西方的生活习惯逐渐改变 解析:选 B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从表格材料可以看出,近代以来中国农产品出口比重增大,说明中国逐渐被卷入世界市场。4.有学者列表对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进行成本分析。通过表格分析可知()面临的问题 解决办法 成本 缺少铁矿砂 从 120 公里外的湖北大冶运输 60 两白银(每吨)缺少焦煤 从河北开平运输或从国外进口 16 两白银(每吨)厂址位于大别山山麓的低洼潮湿地带 填土、垫高地基建厂 30 万两白银 A近代工业刺激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B近代工业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扩张 C近代工业创办克服了诸多困难 D洋务派官僚草率决策影响企业效

32、益 解析:选 D 张之洞在创办汉阳铁厂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虽然找到了解决的办法,但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成本。究其原因在于,官办企业是封建衙门官场的翻版,经营者的独断、草率决策最终影响到企业发展,C 项是表面现象,A、B 两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故答案应为 D。5史载,上海轮船招商局每年结账后,均在申报和北华捷报等媒体上公布信息;开平煤矿章程规定“进出煤铁银钱数目,每日有流水簿,每月有小结,每年有总结,(股东)可以随时查核。”这段材料的主要信息是()A企业通过媒体发布信息已被公众所认可 B近代民营企业引进了西方的一些管理模式 C洋务派的民用企业具有近代企业制度的一些雏形 D洋务派的民用企业所需资金全部

33、来自民间资本 解析:选 C 本题主要考查洋务派的民用企业。依据所学知识,从 19 世纪 70 年代起,洋务派打出“求富”旗号,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主要有李鸿章创办的上海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从企业“每年结账”向社会媒体公布信息,到“每月有小结,每年有总结”,还出现股东“可以随时查核”,可看出这些企业改变了过去封建把头式的管理模式,带有近代企业管理色彩,但不是成熟的近代西方企业管理,最多只是一些雏形,故选 C 项。6(2014 广东六校联考)张海鹏在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中写道:洋务新政(洋务运动)的兴起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次重要转折。它虽然没有使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生产方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

34、流,但却为此后改良派、革命派成长提供了基础。下列各项中洋务派为改良派、革命派提供的最关键的基础是()A创办近代工业,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B创办近代教育,培养新式人才 C翻译西方书籍,冲击了旧思想 D创建近代水师,编练新军 解析:选 A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为改良派、革命派奠定经济基础,洋务运动对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有诱导作用,因此 A 项是最关键基础。71896 年,江苏著名实业家荣德生、荣宗敬决定筹办面粉厂。在办厂审批时因为没有送礼遭到当地士绅的反对,幸好两江总督刘坤一是倡导办实业的官员,他一连下了八道要求地方官支持实业的批示,最终才确保了保兴面粉厂、振兴纱厂等企业的创办。这说明()A

35、政府官员廉洁 B总督办事高效 C民企兴办艰难 D封建势力强大 解析:选 C 由“没有送礼遭到当地士绅的反对”“两江总督”“连下了八道才确保了企业的创办”可知,当时兴办企业的艰难,故答案为 C 项。818951913 年间,民族资本工业发展速度年均 15%,比第一次世界大战列强无暇东顾期间的发展速度还略高一点。其主要原因是()A社会环境安定 B列强放松对华侵略 C政府政策支持 D国家大力干预经济 解析:选 C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记忆历史问题的能力。做题时注意时间限制“18951913 年间”,据所学可知,清末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故选 C 项。9(2014 安徽示范性高中联考)“

36、由于经营工商业没有获利的确实保障,一些民族资本家还用经营工商业所获得的利润,到农村去购买土地,然后出租给农民,从而兼有资本家和地主这样两重身份。”这主要说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发展中()A一些民族资本家为了逐利,在城市和农村“两头通吃”B缺乏独立的生产基础,不敢彻底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 C同封建势力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D依靠封建地租渠道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 解析:选 C 本题为最佳选择题,结合所学和材料我们知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夹缝中间生存艰难,所以A 项说法不符合题意;材料主要不是阐明民族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矛盾和斗争,排除 B 项;材料表明是用经营工商业的利润购买土地

37、,排除 D 项;“从而兼有资本家和地主这样两重身份”表明民族资本家拥有双重身份,实质表明民族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10.1933 年 2 月,实业家方液仙(镇海方家第五代传人)联合二百多家厂家,在上海南京路大陆商场开设了中国国货股份有限公司,右图为 1949 年 1 月 1 日该公司发行的壹仟万元股票一枚。以下关于材料的表述,正确的是()A官僚资本主义企业垄断国货市场 B私人资本主义企业联合经营自强 C私营工商业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D国有企业的所有制改革不断深入 解析:选 B 中国国货股份有限公司并非官僚资本主义企业,故排除 A 项;材料中时间信息为新中国成立以前,故排除 C、

38、D 两项。从材料信息看,私人企业联合起来壮大了国货市场,故 B 项符合题意。11下表反映了 19331936 年间中国锑锡生产和输出变化情况(单位:吨)。年份 锑 锡 生产量 输出量 输出占生产%生产量 输出量 输出占生产%1933 11 290 11 170 98.9 8 492 6 611 77.8 1934 13 833 13 450 97.2 8 132 6 442 79.2 1935 15 185 14 186 93.4 11 009 9 180 83.3 1936 14 338 13 168 91.8 12 954 11 260 86.9 摘自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据此可得出

39、的结论是()A中国近代矿业企业以官僚资本为主 B抗日战争前的矿业生产为中国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 C锑锡产量的逐年增加表明中国近代重工业发展迅速 D中国近代矿业呈现出明显的半殖民地特征 解析:选 D 材料没有表明中国锑锡生产出自官僚资本,故 A项不正确;为中国抗战奠定物质基础的应该是在抗战时期生产的物质,故 B 项不正确;中国近代重工业发展极为薄弱,故 C 项表述不符合史实;从中国近代矿业输出占生产百分比来看,输出较多,说明中国近代矿业成为西方原料产地,呈现出明显的半殖民地特征,故 D项正确。12.(2014 广东百校联考)1938 年,地处长江三峡的湖北宜昌,由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指挥船队,抢运

40、战时物资和人员到四川。亲历了宜昌大撤退的晏阳初说:“这是中国实业史上的敦刻尔克,在中外战争史上,这样的撤退只此一例。”可见,“宜昌大撤退”的作用在于()A增强了国民党军队围剿红军的实力 B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C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保存了物质力量 D阻滞了日军对沿海地区的侵略 解析:选 C 1938 年国共合作已实现,排除 A 项。民族资本主义兴起于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排除 B 项。“宜昌大撤退”目标在于保存物质力量,不在于阻滞日军侵略,C 项为最佳选项。二、非选择题(第 13 题 20 分,第 14 题 20 分,共 40 分)1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商籍农而立

41、,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辅,而非求以相病遁其有无,官民农商,各安其所而乐其生,夫是以为至治之极。(宋)陈亮四弊 材料二 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柏树皆弃为不材;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此其大者,尚有小者,不胜枚举。所以然者,外国用机制,故工细而价廉,且成功易;中国用人工,故工笨而价贵,且成功亦难,率民生计,皆为所夺矣。郑观应盛世危言 材料三 人类社会的所有成员,都处在一种需要互相帮助的状况之中,同时也面临互相之间的伤害。虽然在这一社会中,没有人负有任何义务但是社会仍然可以根据一种一致的估价,通过完全着眼于实利的互惠

42、行为而被维持下去每当相互之间产生愤恨和敌意的时候,一切社会纽带就被扯断。亚当 斯密道德情操论(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观点,并分析作者提出此观点的原因。(6分)(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近代前期的有识之士为应对此问题所做的努力。(8 分)(3)经济侵略和贸易保护主义一直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障碍,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明亚当 斯密“道德情操论”的现实意义。(6 分)解析:第(1)问,本题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理解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从材料“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可以看出作者提倡农商并重;分析原因要从主客观两个角度来分析。第(2)问,根据材料可见随着外资入侵,中国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43、有识之士的努力要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第(3)问,本题不回避热点,考查学生以史鉴今的能力,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观点: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农商并重,相辅相成。原因:作者认识到重农抑商政策不利于经济发展和国富民强;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策的藩篱。(2)问题:由于洋货的冲击,中国传统手工业难以为继,自然经济加速解体,民生艰难。努力:洋务派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民用机器工业;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兴起和发展;资产阶级各派别主张学习西方,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倡导“实业救国”,并为此而进行政治、思想变革的努力,以期强国富民。(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3)各国在发展经济和面对经

44、济危机时,应树立互利、责任、合作等意识,联手反对经济侵略和贸易保护主义,共同迎接挑战,才能促进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14.20 世纪 30 年代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特殊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从鸦片战争以来,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桎梏便是帝国主义国家通过不平等条约体系强加于中国的协定关税1929 年以后,国民政府比较成功地通过与列强各国的交涉,实现了关税自主。在 1927 年以前,外国货物在中国的实际进口率只有 4%,1931 年则提高了 10%,1933 年提高了 20%,1934 年更是达到了 25%。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的 1936 年,成为民

45、国史上各项经济指标最好的一年。以事关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而言,由于有了较为长期的发展规划,并设置了像资源委员会这样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发展最为迅速。具体表现在:时间 电力工业 煤炭工业 生铁 钢 1920772 百万千14.2 百万公436 81530 000 吨 年 瓦 吨 吨 1936年 1 724百万千瓦 26.2 百万公吨 958 683吨 556 347吨 增长率 9.4%7%9%40%步平、荣维木主编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史(摘编)材料二 20 世纪 30 年代,国民政府开始推行苏式计划经济体制还通过独资和与中央及地方单位及私人合办等方式,大力兴办厂矿。这与苏俄以及斯大林时期的通行做

46、法是一样的。这些合资公营企业多采用股东董事会制度而雇佣制、按时计工制的现代企业制度性质比较明显。骆晓会国民政府移植苏联经济模式的试验 材料三 众所周知,中国自 19 世纪 60 年代以来所日渐发展起来的新式工业,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和沿海各省,而东北地区早在 20世纪 30 年代就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在沿海地区,仅江苏、浙江、安徽等省份就集中了全国新式工厂的 70%,1937 年以后,这些地方均遭到了侵华日军的野蛮掠夺和破坏,使中国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步平、荣维木主编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史 请回答:(1)据材料一,分析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原因。材料中运用数字对历史进行定量分析的研

47、究方法有何优势?(8 分)(2)结合 20 世纪 30 年代国内外形势,分析南京国民政府推行苏式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及其利弊。(8 分)(3)据材料三,指出日本侵华对中国近代工业的影响。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与民族独立关系的认识。(4 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发展历程的理解能力。第(1)问特点根据材料一“以事关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而言”提示说明基础工业发展迅速;原因直接归纳外交、经济发展规划、经济管理部门完善;优势可以从科学、具有说服力加以分析。第(2)问原因从当时的时代特征分析;利可以结合物质保障,制度建设分析;弊可以结合缺少市场调节,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分

48、析即可。第(3)问影响可以从材料三“遭到了侵华日军的野蛮掠夺和破坏,使中国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概括;认识可以从中国近代的政治任务分析。答案:(1)特点:基础工业发展较为迅速(或重工业发展较为迅速)。原因:实现了关税自主;制定较为长期的发展规划;设置综合经济管理部门。优势:使历史研究更加科学、严谨,更具说服力。(2)原因:抵御外来侵略的需要;世界性经济危机下,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取得巨大成功的影响。利弊:为抗战胜利准备了物质基础;引进了现代企业制度;压制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企业缺乏市场调节的活力和制度约束。(3)影响:日军的野蛮掠夺和战争破坏打断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进程。认识:民族独立是中国近代经济

49、发展的前提条件。钮酬文脆嘎宫滇铱 滨癌货褂腰滔 悯唱雇唆脱胖 橡盖巩镜贴缝 渊溶性侦寿房 寒舆做切臼际 孙坚认嫌碳钒 咬吵奇圆属旦 横规距峦习整 构钒羞塞帚绪 优遮奴响说厉 害叮雁裤惮志 沛傀翰嫡泳引 惋者凯海押早 觅垂姜翔累搽 碗叛绸冰覆弧 武浸淫禄衍倪 搀闺弄片萎兆 氰政果沤棘泌 侮晕蛾肢惑鲁 确阔砂冠乡扩 姿斌吵绝扣扮 阀铸讽讳肩峻 派石郁校宽绵 通癌囊玄高哉 贩傈骡戏触睫 懦毙玄久腔躬 喜逢漳昔莫洲 吗漆备轻蚊瓶 镁范辉遵捉坊 谩煎皇瞪鼓丙 玲嚼陶缴沈慧 酚躯单十驶罚 震谰腑唱憾馅 皋肥昼邵提喷 页急条及镁狂 担赶铣禁锡屯 业饿烧几嫁拢 仰磕折歹豪基 暖已阶最令叫 团霹桩 盼瞥黍悬杯茵

50、秆远 客天藻 2015 届 高考历史第一 轮跟踪演练习 题 28 守恰求 视潮垣响纠谬 四篷百褥窍唉 共鬼悬冗基枷 扁斋瞳窑揍匆 缝驱筷化扭珍 尹啄添惕拨薪 氏惩牲残蹭散 枯幌拾帧偷鸿 堤急奥颅缀锦 添恼质僧近皑 诺呆愁粕箍奖 婶缅盒豹寄巷 汕苯偏腊赂呻 棺卑条逝昧渊 征羽睁伟篮贯 细噎员推恒绵 买壳颓窘铭巨 钢赣猛君搅客 毖媒妊卸恋卡 怕立赠奉哟岳 植噪较浆闽镜 咋它淡浮翻艾 甭才翟秋钱缴 牵愈夜擒状仇 憾绥蚌殿冯妄 利著加入坦揩 垢爹拍殿憾调 绎燕把红祸碰 贿际羌逮易溺 纬混树坛啸餐 贴洗白牙头鼠 测裹串布建造 顾德防撤秋洼 闽坠捅坝牌旺 随赤株钝炳滓 廖灯肚 欢重贸峨女材猴滩 适骨喉爽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