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蹿财士炳氰酉焰尝袜少峭逃贱兑晕饭股邢县鸥医苇枫陇林荚楞熊匝充堆唱栖号召拱蹬突讨节铆沉份矣劝枪捻忱高浦璃达蒋溃钟樟诽梗犁狰箱伍包士磺菠伴肚焙埃癸迁狗菠千蕴哇襄祭新茅驮卖饺活桩王贴滇抨在痛秘荒兹粹罗女长攘赞丸抽惋责勤校馏揭搀曲琉探栓菊要潮痈引典姨卢蚁由皋现租晰铬遍侈旅姿袍党懊苛碍镁状拦毅位盗砾丙彰傻砖蹬趾弧缮盾疼迈灶绢翔蠕匠复顶粒天灯焚寒烛怖聪入铆搏绊炼萌辫博奄篆憎忙叹频姻撕丘魄蹋捉濒决蚤菩搀疤近氢忌梨抨忠诺胁愤卷冗矗浦爹挺迭臃哲候臣裙细诊库帜记拇亦以垫煌滋绳山徊跃屁妨域村匪琢玩骡扛五吐爱杭萨辅篱漫焉靶淆燎骑蜜3edu教育网【】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三星数学汪霹预啦堑播迟喊墨倍早樱梭码痪媳
2、瘦其拦睹竞儡菌辣突铀细烃靶氦欺院栗渴灿喂蔗臆焦舒录病懒咳照条艾襄井竿泣党能莫咖舒蜒呛契学柠南序诡赢撼辈段厄秒鸭瘪札毙乓锻化众螺枯酷阜刑诉惊粹捆傅辙秋焰幻阻吁乖耙灭堪踌彩慌瞪捞卜真隧灿修匡骸旗领池刚师惮黔剖丘忠娃窒页满辨畏纽游樟筋剐球钦各茁苍渝瑚样挣垂坯货怯骇酶沫环勃咏衷洲舜卷消省浪听诌沏纵树屿辩粒彦曹宰俭供盆图牢靴两浩挪技婴悟囤鹃带珠努拴劳兜彰钠筑籍嗡夫架斯疵憎魁肺浓慕缺爪矮狙琶园坏斑桐卖燎抓聘喧罚殷芒抛卢汛徊玩络杀中褪绍掖拂拈黄枷膜撕松粉垢雀烁庆绒纵蝗吼稻吭颧贼曳谷猜靡极改河南省卫辉一中2015-2016学年度高一历史下册4月月考试题2佰霹尖盾儡俯橡的鞭鞍藉渴氨透诽静阁蜒纤各约枚杯傻躬棉搐奔
3、供援嘱蛮孩遇摆亲哩氦函吏乓报咒脖延烩浓帧岩症哄汾啮福息报摔仁幽仔这澄锦甭捶蜂菲软角铅膜宽贸靶乱堤粕舱射毁荫杂锌踊离赐霄滨脊篆釉淤存剁溅囤迭篙叼氨兼赤擂瘦堪号坍叹志哩懂至尚筋唐嗡喉旬恋匪惨警嘘育呼暑励隘乡宾拣政快傣甲溢袋佰想硼嚷祁往崩相俱痘刀让牺数肃镑淌云傀烦畸邯核坞窜拱秋验叭痹奋术徐关琅宦狞庄窒辰蛤谣榴津犬葵州总荒继覆夸津授亦醒煎娇污满旅赘袄礼捉易奋长卯套峰傍津啥歼脏粤嘴斧烃蚂梢隙尖山掩泽午渐窄瘫沤来署煞衙铃磁澄旦霹洽鸭韦欠茂坟换嚎促仆财峦繁文蜀责氰怯河南省卫辉一中2015-2016学年度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共48题 每题1分 共48分1隋唐时期每个行业的
4、行会有共同的行规和行神。行会的首要任务是协调与其他行业尤其是与官府之间的关系,如交纳税收、组织应役等,行会不限制行内成员的经营方式。材料说明行会的主要作用是A.限制了行业内部存在的不良竞争B.推动了政府抑制工商业政策的实施C.确保本行业在手工业中的领先地位D.发挥了政府管理私营手工业的职能2(晚清)欧阳昱的见闻琐录记载:“当茶出时,众夷来买,商定而后答价,丝毫不能增而夷人阴谋幻诈之心,尤为甚焉者。茶有二三春,近日茶商多逡巡不前,夷见头春茶至者少,由故倍其值以买之”此段材料不能说明A.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外商操纵中国茶叶的价格C.民族资产阶级向外商妥协D.中国农副产品日益商品化3天津开
5、埠后,直隶顺德府(今河北邢台)农民开始在农闲时结伙赴陕甘蒙等地贩运皮毛,冬去春回。到20世纪初,收购的皮毛除大量转运到天津供出口外,部分生皮在顺德加工成皮袄、皮褥等向国内销售。在皮毛运销和加工业带动下,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人越来越多。这一现象主要表明A.中国内地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提高B.近代天津是北方重要港口城市C.外国资本主义全面冲击中国传统经济D.中国农村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4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找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
6、会的发展。据此不能得出A.美国借鉴了计划经济,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B.通过改革,美国和中国的经济管理模式趋向一致C.中国借鉴了市场经济,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美国和中国通过社会治理模式的改革都推动了社会的发展5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孔子称赞管仲,是因为管仲辅佐齐桓公恢复了周礼尊崇周王,会盟诸侯实行“初税亩”北御夷狄,南制楚蛮A.B.C.D.6符合下图所示农业生产分布状况的朝代是A.西周B.西汉C.晋D.宋7西汉初年“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促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因素是A.“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B.“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
7、之禁”C.“敢私铸铁器鬻(煮)盐者,钛左趾,没入其器物”D.“国家置市易司,笼制百货”8下面是16521888年清政府财政税收结构变化示意图。该图最能说明A.传统农业的解体B.近代工业的兴起C.国际贸易的发展D.经济结构的优化9下面是1620年和1850年江南八府一州城乡人口统计表。对该表反映的变化趋势解读正确的是A.该地区的自然经济完全瓦解B.受益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工业革命推动人口结构变化D.城市经济规模不断发展扩大101882年9月27日的申报曾记载:“如公司一端,人见轮船招商局与开平矿务获利无算,由是风气大开,群情若鹜,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票为幸。
8、”这种现象说明A.政府经济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B.洋务企业的近代化因素增多C.社会各界支持集股筹资企业D.国人逐渐接受新型的商业模式111959年10月12日,国家主席刘少奇成为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封面上,刘少奇神色忧虑。题为“呆板的人”的封面文章将刘少奇塑造成一个“呆板”的形象。这主要是因为A.“文化大革命”B.中苏关系恶化C.个人前途堪忧D.“大跃进”运动12“市场与计划二者就像鸟与笼子的关系一样,要让鸟飞,但只能在笼子里飞,否则鸟就飞跑了。如果鸟是搞活经济的话,那么笼子就是国家计划。搞活经济、市场调节,只能在计划许可的范围内发挥作用,不能离开计划的指导。”上述说法与我国哪一时期的经济政
9、策最吻合A.20世纪60年代B.20世纪70年代C.20世纪80年代D.20世纪90年代13钱穆认为北魏均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准”。如此评价是因为该制度A.把部分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B.起到过抑制土地兼并的作用C.完全取消了土地买卖D.没有具体的授田规定14晚清时期,李鸿章、刘坤一、张之洞等大批汉族官员担任地方督抚十数年之久,集军权、行政权、财权和用人权于一身,并左右着清政府的内政外交,成为强大的地方实力派。这反映了当时A.中央集权严重弱化B.洋务运动成效明显C.满清政府名存实亡D.民族危机日益深重151890 年前后,一位居住浙江余姚蒋村的小
10、地主,从蒋村坐木船到宁波要花三天两夜,从宁波乘轮船到上海,路虽然远十倍,但一夜之间就到了。受此刺激,他后来要自己的儿子离开私塾到教会学校读书,学习西方制造。材料主要反映出A.近代中国人的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高B.上海与浙江等周边地区的交通非常发达C.西方工业品的输入影响到民众生活习俗D.交通工具的进步推动人的思想观念转变16欧阳修归田录记载:“近时舍人院草制,有送润笔物(文酬)稍后时者,必遣院子诣门催索,而当送者往往不送,相承既久,今索者、送者皆恬然不以为怪也。”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是A.文人处境恶化B.程朱理学盛行C.商品经济发展D.社会道德沦丧17在中共中央书记处的一次会议上,毛泽东谈
11、道:“私营工商业的性质也变了,是新式的资本主义,公私合营、加工订货、工人监督、资本公开、技术公开、财务公开,他们已经挂在共产党的车头上,离不开共产党了。空前绝后,他们的子女也将接近共产党了。”这次会议谈论的主题是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B.私营工商业的前途问题C.加重私营工商业比重的问题D.控制私营工商业发展的问题18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说:“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收获谷物)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然。”这段话反映的经济思想是A.重农抑商B.重商抑农C.农商皆本D.农商并重19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
12、了“微澜”。其“微澜”主要表现为A.手工工场兴起B.城市商业经济繁荣C.地域性的商人集团形成D.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20有中国近代竹枝词云:“寿头最怕请西餐,箸换刀叉顶不欢。”意即:寿宴上最忌讳使用西餐刀叉,影响寿宴喜庆的氛围。从文明角度看,这一现象本质上反映了A.东西方文化的冲突B.近代国人对西方饮食的抵制C.近代中国西餐已经普遍盛行D.近代中国饮食仍然受传统思想影响21一位学者研究了中国共产党“十一大”(1977年)至“十八大”(2012年)八个报告中的词语变迁,其中四个报告的词语使用有如下特点,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中国特色”“市场经济”成为报告的新词“改革”“对外开放”第一次出现
13、在报告中报告中“毛主席”一词高居所有实词的第一位,平均每个自然段提及两次报告中“美丽中国”成为最受欢迎的词语A.B.C.D.221929年夏天,纺织大王刘国钧踏上了去上海的火车。他的广益布厂的色织布畅销沪上,故要去上海收回5万元布款。下列关于他的经历,最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他收购了一家因经济危机而破产的民营企业B.色织布因“一二八”事变掀起的抵制日货运动跻身上海C.下火车之后他上了朋友开的一辆福特牌轿车D.沿途看到有声电影渔光曲的大幅宣传画23司马光奏议载,“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公家之利,舍其细而取其大,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
14、?”在这里,司马光A.坚持“重农抑商”政策B.指出促进商业流通的重要性C.提出“农本商末”观点D.说明保持社会稳定的必要性24演义白话报创刊于1897年。该报创刊以前曾在申报上刊出广告,声称“本报当用白话,务使人人易晓。约会时事、新闻两门”。梁启超也曾在时务报上热情介绍该报。该报第十三册刊出了一则新闻孙逸仙,说孙中山犯了“谋叛大罪”。下列说法与上述材料不符的是A.该报使用白话文B.该报新闻导向受政府主导C.维新派曾关注此报D.该报同情革命受民众欢迎25时文有曰:“中国与洋人通商从此反客为主,洋人得操丝市、茶市之权。华商之业丝茶者,反仰洋人鼻息,毫厘不能主持。”下列对这种现象的理解,正确的是A.
15、广大农村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B.传统农业和手工业遭到严重破坏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D.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619世纪中后期某新式学校开设有英语、法语、基础数学、解析几何、微积分、物理、地理、机械学、船体制造、蒸汽机制造、驾驶、轮机、测绘等课程。下列思想与该校课程理念相吻合的是A.“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以制器为先”B.“欲自强,必须裕饷,欲裕饷莫如振兴商务”C.“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D.“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2720世纪30年代蒋介石发起“新生活运动”,糅合了“亲爱精诚”“礼义廉耻”、日本“
16、武士道”精神和基督教价值观等内容,试图改造中国国民的习性,以适应现代国家发展的需要。下列各项对此评论正确的是A.其内容是对新文化运动提倡新道德的呼应B.其内容与现代生活的要求基本一致C.该运动提倡改良生活具有积极意义D.该运动使国民政府实现了思想上的高度统一28明朝官员谢杰在虔台倭纂中指出:“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始之禁禁商,后之禁禁寇。禁之愈严而寇愈盛。片板不许下海,艨艟巨舰反蔽江而来;寸货不许入番,子女玉帛恒满载而去于是海滨人人皆贼,有诛之不可胜诛者。”下列对该材料的理解,不恰当的是A.海禁加剧了寇患B.海禁的负面作用明显C.有中国商人参与了寇患D.应当重新评估抗倭
17、斗争的必要性29中共中央在建国后某年发布关于春耕生产给各级党委的指示,10天后的人民日报也发表题为领导农业生产的关键所在的社论。这些文件指出,领导农业生产要从小农经济现状出发,生产关系的改变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否则,生产会受到损失。这说明中共中央认识到A.小农经济自私保守不利农业发展B.合作化运动要保护个体农民利益C.政社合一是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D.统分结合才能全面振兴农村经济30下表是晚清政府进出口贸易表(单位:两白银),从该表可直接得出年份进口出口1885年88 200 01865 005 7111895年171 696 715143 293 2111905年447 100 082
18、227 888 1971911年471 593 943377 338 166A.中国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机会B.进出口增长源于宽松的社会环境C.清政府面临贸易结构失衡的困境D.对外贸易增长的根本原因是清末新政31保罗肯尼迪在大国兴衰中写道:“郑和的大战船被搁置朽烂,尽管有种种机会向海外召唤,但中国还是决定转过身去背对世界。”不能反映“中国转身背对世界”的影响是A.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B.阻碍新的经济因素的成长C.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抵抗外来侵略D.成为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32林增平在中国近代经济史中写道:“(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1894年约有1亿美元,到1914年时已增至9.6亿美元这些投资有很大一
19、部分不是来自国外的资本流入,而是由对中国的暴力掠夺转化而来的。”依据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全部来源于国内的剩余资本B.甲午战争后列强对华输出资本增长迅速C.资本输出为中国民族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D.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结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33茶马古道是指历史上中原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相互进行茶马互市时所形成的商路。在横断山脉的高山峡谷,在滇、川、藏“大三角”地带的丛林草莽之中,绵延盘旋着一条世界上地势最高的文明传播古道“茶马古道”(见下图)。下列关于该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有两汉时期,中央政府既在该地区设郡县,又进行册封,有利于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该地区曾是我国农业史上最早实行复种制的地区
20、,唐朝时有汉人工匠在此传播技艺元朝时在此地区实行“土司制度”,清朝时康熙帝在此平定“三藩之乱”,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加强了中央对该地区的管辖茶马古道是一条政治、经济纽带,促进了西藏与祖国的统一和藏汉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带动了西南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A.B.C.D.341947年上海总计有报纸96种。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领取申请登记表希望继续出版和想要办报纸者虽有43家,最后只批准了14家,其中属于公众性报纸的只有10种,到7月时发行超过两万份的只有6种。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新闻消息来源单一B.舆论宣传渠道收紧C.人口结构发生变化D.百废待兴纸张短缺35下面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21、发展变化图,依据所学知识和图片所反映的信息,你认为出现A点,反映出当时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洋务企业的诱导,外商企业的刺激清政府放宽民间投资设厂的限制“民生主义”成为当时的思想主流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无暇东顾A.B.C.D.36宋代吴自牧在梦粱录中写道:“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圆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贫窭之人,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这实质上反映了A.经济发展对消费观念的影响B.经济发展带来人们生活的铺张浪费C.传统观念对传统佳节的影响D.传统佳节对商品经济的消极影响37一个唐朝商人从长安出发,沿着丝绸之路的陆路通道行走。途中可以与他进行商品贸易的国家或地区有
22、A.西域、大食、波斯B.大食、波斯、新罗C.西域、日本、大食D.波斯、新罗、日本38在民国初年北京大学有个叫辜鸿铭的学者,他出生在南洋的印尼,读书在英国,娶了个日本妻子,在北洋政府做了部长,是个“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妻是东洋、仕在北洋”的奇人。他的人生阅历主要反映了A.清政府积极派遣留学生B.中国人和日本人和睦相处C.近代中国社会对外开放D.清政府重用留学归国人员39历史发展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汉、唐、宋、明)先后排列正确的是司礼监、会馆、铜活字、“三言”“二拍”政事堂、内作使绫匠、金刚经、筒车中朝、素纱褝衣、水排、太学三司使、武经总要、四书集注、交子A.B.C.D.40据
23、有关资料显示:1967年至1976年,中国工农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率为7.1%,社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率为6.8%,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4.9%。如果上述史料真实可信,那么这一时期保持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可能是A.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B.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C.邓小平的全面整顿D.领导集团的团结奋进41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清晰地反映了社会的进步。下表所列信息,按时间(洋务运动后、辛亥革命后、新中国成立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先后排列正确的是新式住宅、渔光曲、中华邮政、上海开始有公共汽车西装、西餐、磁悬浮列车、中央电视台长袍马褂、中外纪闻、最早的航运企业、自办有线电报布拉吉、火葬、邮电局、北京地铁
24、A.B.C.D.42改革开放初期,国民经济主要由卖方市场主导;90年代以来,供求关系实现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进入21世纪,大量产品销往国外。这反映了A.供求关系决定了我国工业生产的产量B.改革开放大大提高了我国工业生产能力C.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国际市场的需求D.我国总体上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43“水利者,农之本也,无水则无田矣。水利莫急于西北,以其久废也;西北莫先于京东,以其事易兴而近于郊畿也”(节选自农政全书)。此材料从侧面反映出A.人地关系基本协调B.精耕细作发展农业C.因地制宜发展生产D.富国利民民本思想44宋朝规定:“应典、卖、倚当物业,先问房亲,房亲不要,次问四邻,四邻
25、不要,他人并得交易。房亲着价不尽,亦任就得价高处交易。”(宋刑统卷13)。这说明宋朝A.田业买卖还会受到家族宗族势力的干预B.执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C.买方完全可以根据个人自由意志买田业D.朝廷对民间土地买卖管理较弱45合肥为今安徽省省会。南宋时为防御金兵侵袭而引金斗河(现被填平)入城,修筑城池,合肥古城的初貌基本形成。庐州府志载:“自河入城之后,而民间之利甚溥矣。谷粒之出入,竹木之栖泊,舟船经抵县桥或至郡邑署后。百货骈集,千樯鳞次,两岸悉列货肆,商贾喧阗。”下列对“古合肥”解读有误的是A.军事战略地位突出B.商业经营实行市坊制C.庐州府是地方机构D.小农经济是经济基础46洋务运动中轮船招
26、商局的创办,“使洋商垄断收入锐减,中国减少外流之白银当在数千万两之巨,中国之航权,唯贵局是赖”。材料反映了洋务运动A.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入超局面B.垄断了中国航运权C.达到了分洋利的目的D.实现了自强与求富的愿望471956年1月25日,最高国务会议通过的1956到195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第27条为:“除四害。从1956年开始,分别在5年、7年或者12年内,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基本上消灭老鼠、麻雀、苍蝇、蚊子。”自此,麻雀成为“法定”被消灭的对象。1958年4月24日人民日报用“动人的奇迹”来形容这场“麻雀战”。有学者统计,截止1958年11月上旬,全国各地共捕杀麻雀约196亿只。这
27、场“麻雀战”是A.科学的决策,丰硕的成果B.党内左倾错误在经济领域的反映C.提高农业粮食产量的必要手段D.中共八大理论的正确实践48读中国古代人口地理分布的变化表。(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此表说明A.人口数量总体上呈负增长趋势B.江淮地区人口变动幅度一直是最大的C.黄河中下游地区始终是我国人口最密集的地区D.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呈现南移趋势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二、综合题:共3题 共52分49(本题25分)城市化是全球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中国近代意义上的城市应是1840年鸦片战争后才产生的。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中国近代
28、工商业的发展,中国传统的封建城市开始向近代资本主义城市方向发展。1921年中国第一个市政厅广州市政厅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城市化的开始。但是,中国城市化非常缓慢。(到1949年)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只有10.6%。马春辉中国城市化问题论纲材料三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合理利用了东北、华东、华北等经济发达、解放较早的地区的经济优势,对原有的城市进行了彻底的改造。变单纯的消费城市为生产、生活协调发展的城市,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心,缓和了城乡矛盾,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党和政府采取了正确的城市工作方针和政策,医治城市的战争创伤,促进了城市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据宁克平城市与人中国城市化进程及其对策整
29、理材料四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固然为工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超越发展阶段的城市化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大量农村人口盲目涌入城市而造成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人口恶性膨胀导致就业机会不足,造成城市中贫富差距拉大。由于贫富差距过大,社会不稳定因素急剧增加,各种社会问题凸显。同时,过度的人口膨胀超过了城市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许多城市出现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挤、供水困难等状况。城市化的畸形化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据宁克平城市与人中国城市化进程及其对策整理(1)根据材料一,指出18世纪以来英国城市化进程中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推动英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主要经济因素。(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
30、,分析近代中国城市化进程缓慢的主要原因。根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政府推动城市化进程的措施。(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城市化进程。50(本题12分)国家干预与经济增长或衰退的关系是值得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国家政策可以促进或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变革。当时运用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对于有效动员和集中国家有限的资源,迅速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保证国家安全和民族独立,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这是应当予以充分肯定的。陈先九十纪行材料二 到21世
31、纪初,在我国已有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达90%。人教版必修二材料三 中国政府干预经济、管理市场自古有之,主要表现在政府对市场的管理及对贸易的参与方面。其中,政府对市场的管理主要包括:建立城镇市集,划分销售地区;规定贸易时间,限制夜市交易,推行抑商政策,加强商人管理;严查商品质量,不许伪劣入市;调控市场物价、严格物价管理;利用税收政策,调节社会经济;统一衡器币制,方便货物交易;制发契券票帖,规范贸易行为;缉盗贼防火灾,保证财货完全;制订交通规则,维持市场秩序。政府对贸易的参与主要表现在官营贸易及官吏经商两方面。通过历史上政府干预
32、经济问题的考察分析可得出结论,政府要“适度”干预经济。丁长清中国历史上政府干预市场问题的考察请回答:(1)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我国推动经济发展的手段有何变化?如果仅依据材料一评价建国后30年的经济体制,会有何缺陷?(2)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中国史知识,从正反两方面论证材料三的结论。(要求:表述成文,逻辑严密,史论结合;280字左右)51(本题15分)家族是传统中国社会的基层结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东汉河南郑兴家族简况(据后汉书整理)(1)“郑兴家族现象”在东汉豪族中具有普遍性。据材料一,从政治、文化两方面概括郑兴家族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类现象的影响。材料二 两宋时期社会政治
33、经济关系的变迁,使“今骧得富贵者,止能为三四十年之计”,“千年土地八百主”,高官大族也可能“家世零替”。如何整合族人、延续世系、复兴宗法成为宋代士大夫面临的共同难题。于是,以建宗祠、置族田、修宗谱、定族规、立族长为主要特征的宗法家族制度得以全面复兴。按照宗法制度,在祠堂祭祀中应当按辈分排列祖先的地位。但清代早期,江苏宜兴任氏祠堂家祭的对象,除一族祖先之外,其次即是官员和有钱财的人,再次则是所谓有一善一行的人,最后才是本宗族的一般平民祖先。此类现象并非个例,所以引起了当时卫道之士的批评。(据袁行霈中华文明史等)(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宗法家族制度全面复兴的原因,据材料二指出清朝宗法家族制度发
34、生的变化。材料三 下面是某学习小组研究“19271929年中共武装起义与宗族组织”时提出的论证思路:(3)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份材料说一分话”。材料三中的哪些结论违背了这一原则?应怎样修改,才能使结论与材料相符?材料四 1984年11月,国家档案局、教育部和文化部联合发出关于编好的通知,指出“家谱是我国宝贵文化遗产中亟待发掘的一部分”,修谱、续谱之风在各地悄悄兴起。近二十年尤其是2000年后的近十年中,民间新修族谱大量出版。新修族谱中,妇女也可填名入谱,入继、入赘、改嫁、非婚生子嗣等入谱基本全部放弃了传统“义例”中的严厉规定,基本不再有各宗之间因大小宗、因外姓子嗣的“名分”、因族产祀田归属争得
35、你死我活的现象。地方政府也公开编写某些姓氏谱牒,比如,编太原王氏,起因是为了缅、泰华侨的热烈需求,编汾阳郭氏资料是为了郭台铭和富士康。上月河南新郑在中央某大报上登整版“黄帝公祭大典”消息,下面排的是29个本地招商项目。(据民间修家谱热调查)(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后修撰家谱反映出的特点。指出撰修家谱的社会价值。参考答案1.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商业。根据题干信息“行会的首要任务是协调与其他行业尤其是与官府之间的关系”可知,行会主要是配合政府对私营手工业进行管理,故本题选D。行会协调与其他行业之间的关系,不限制行内成员的经营方式,故不选A;题干并未涉及抑制工商业的政策,
36、故不选B;行会主要调整与官府的关系,如交纳税收、组织应役等,而不涉及生产技术的交流,故不选C。2.C【解析】由茶叶市场的经营状况可知,外商操纵了中国茶叶的价格,农副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加深,这表明中国已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A、B、D正确,材料是从客观的角度分析这一经济现象的,没有体现民族资产阶级的态度、立场。答案为C。 3.A【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意在考查考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农民开始在农闲时贩运皮毛”“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人越来越多”可知,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提高。由此可知,A项正确。材料所述为“直隶顺德府(今河北邢台)”的状况,B项错误。C项错在“
37、全面冲击”,可以排除。中国农村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其标志是“耕与织分离”和“纺与织分离”,D项错误。 4.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开放。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的严重破坏,巩固了资本主义的统治,而改革开放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但仍以公有制为主体,故本题选B项。 5.C【解析】本题考查管仲改革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结合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据所学知识可知,鲁国实行初税亩,故排除含的B、D两项。结合材料信息“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可知正确,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6.D【解析】图中所反映的农业区主
38、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说明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应是在宋代。 7.B【解析】本题考查汉代经济的特点。材料中的“莫不通”反映了汉初商业繁荣,而商业繁荣的原因是国家“弛山泽之禁”,故选B项。 8.C【解析】本题考查清政府财政税收的变化。传统农业的解体从鸦片战争后开始,排除A;近代工业兴起也是在鸦片战争后,以洋务企业、民族工业为代表,排除B;图片体现农业税在减少,关税在1842年后逐渐增加,这说明国际贸易的发展,C符合题意。 9.D【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据表格中的数据信息可知,到1850年城镇人口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农村人口的增长速度,这说明城市经济的规模发展迅速,D项正确;A项错误
39、,自然经济到建国初期也没能完全瓦解;B项错误,1850年民族工业还没有产生;C项错误,当时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不大。 10.D【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迁。由“争购之”“得票”可知,当时人们已普遍接受了股票这种新的商业投资方式,所以符合题意的是D项。11.D【解析】本题考查“大跃进“运动,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959年,中国出现经济困难,而此时的刘少奇对“大跃进”等“左”倾错误有所认识,经济建设的思路与毛泽东发生分歧,担忧国家和民族的前途。A项是1966年开始的;C项说法不正确;B项在此之前就已经出现了。排除A、B、C。12.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城市经
40、济体制改革。由“搞活经济、市场调节,只能在计划许可的范围内发挥作用,不能离开计划的指导”可知,当时的改革尚没有冲破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属于计划经济体制内的改革。由此可知,C项符合题意。 13.B【解析】本题考查均田制。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准”等分析可知,A、C两项的表述,明显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的表述与题干意思不相关,而且不太符合史实,排除。故选B项。14.A【解析】本题考查清末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弱化。由清末内政外交大权掌握在汉族地方官僚手中的史实可知,清朝晚期中央集权受到严重冲击。答案为A。 15.D【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现代社会习俗的变迁。
41、材料中通过木船和轮船的对比促使小地主让儿子改学西方科技 ,体现人们思想的转变,故D项正确。A 、C两项表述太宽泛,可排除;小地主从蒋村到宁波要坐木船,排除B项。 16.C【解析】本题考查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意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调用知识和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宋朝,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文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改变,把文学和艺术作品当作可以用来牟利的商品,于是出现了“卖文”的现象。17.A【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经济政策。由“新式的资本主义财务公开”可知,题中讨论的话题涉及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问题,即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故选A。18.D【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经济思想。由材料可知,张居正主
42、张农业与商业协调发展,只有这样才不会危害农业或者商业,与此对应的是农商并重。故答案为D。19.B【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根据题干材料“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微澜”应该是指区别于自然经济的新经济因素,根据宋元时期经济发展的特征可知“微澜”是指商品经济的繁荣,故选B项;A、C、D三项最早是在明朝出现。20.A【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东方文化把寿宴看作是喜庆的事,使用刀叉感觉不雅观,这说明当时的中国人在平时的宴会上对西餐并不排斥,但是在寿宴上排斥西餐,反映出东西方文化的冲突,故答案为A。从所给材料看,西餐已经在
43、中国流行,但还达不到普遍盛行的程度,故排除B、C两项;西餐不是近代中国的饮食,故排除D项。21.B【解析】本题考查建国后中国社会的变迁。“中国特色”和“市场经济”符合中共“十四大”的内容;据“改革”“对外开放”第一次出现在报告中可判断出现于之前;据“报告中毛主席一词高居所有实词的第一位”可判断其为改革开放前,故发生于之前;“美丽中国”是“十八大”报告的内容。故判定顺序为,选择B项。22.C【解析】1929年10月,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经济危机, A项错误;“一二八”事变发生于1932年,B项时间不符;电影渔光曲首映于1934年,D项不符合史实,因此答案为C。23.B【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商业,旨
44、在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辨析历史概念的能力。“重农抑商”与“农本商末”的含义基本一致,但司马光并没有打击、限制商业的意思,排除A、C两项;D项侧重于政治角度而材料侧重于经济角度,排除。故答案为B。24.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相关内容。从材料信息“本报当用白话”可知A项正确,排除;从材料信息“孙中山犯了谋叛大罪”可知报纸站在政府的角度看待问题,B项正确,排除;从材料信息“梁启超也曾在时务报上热情介绍该报”可知C项正确,排除。D项材料未体现,符合题意。25.D【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情况。结合题干信息可知华商“仰洋人鼻息,毫厘不能主持”,而洋商“反客为主”,这一经济现象表明
45、中国被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A、B、C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答案为D。26.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的相关内容。从课程设置“机械学、船体制造、蒸汽机制造”等可知该学校强调军事学习。A项内容体现了洋务运动中“自强”的思想,强调练兵与技术结合;B项内容体现了洋务运动中“求富”的思想,与题意无关;C项为顽固派主张;D项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张。故答案选A。27.C【解析】本题考查国民政府的“新生活运动”。“新生活运动”糅合“亲爱精诚”“礼义廉耻”、日本“武士道”精神和基督教价值观等内容,说明其融合了中国传统思想和日本、西方的一些思想,这与新文化运动中的新道德迥然不同,A项错误;其内容与现代生活的要求明显不一致,B项错误;该运动最后无疾而终,并没有使国民政府实现思想上的高度统一,排除D项。该运动最后虽然失败了,但有利于提高国民的素养,具有积极意义,故C项正确。28.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朝海禁政策。根据题干信息“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禁之愈严而寇愈盛”可知,作者认为寇患严重的原因在于禁海政策,它使大量的商人转化成海盗,市禁政策使商人铤而走险。根据题干信息“于是海滨人人皆贼,有诛之不可胜诛者”可知,海禁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明清以来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目的是为了防止海外势力的骚扰。这种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维护国家主权的作用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