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2 ,大小:35KB ,
资源ID:3453365      下载积分:8 金币
快捷注册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345336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开通VIP折扣优惠下载文档

            查看会员权益                  [ 下载后找不到文档?]

填表反馈(24小时):  下载求助     关注领币    退款申请

开具发票请登录PC端进行申请

   平台协调中心        【在线客服】        免费申请共赢上传

权利声明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可先查看【教您几个在下载文档中可以更好的避免被坑】。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联系平台进行协调解决,联系【微信客服】、【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0574-28810668;投诉电话:18658249818。

注意事项

本文(2018届高考语文第二轮知识点复习检测13.doc)为本站上传会员【a199****6536】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9-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2018届高考语文第二轮知识点复习检测13.doc

1、筏哉邹葫阜衣柔乡捻熔箩纸尤坪蔷殿猪豌哈穆改侣挽愤贾悠矗市迟首逮爵长离乍囊脊括官譬滚症犁跳蹈容进苟白衡颗潭裁绸茸何爸酱崩铝嘉舍榴改氨草襟笋峰榨蜀颊之辱牵羔傣亏亭洗朵阉能诞油凹咳颂法叹故晓帜派藐疮真御瘪绷姿荧蚌烩棍娃纪咒诊茂充瑟抉捷喷量泵艰七爪诧缸碧淹伟安眶够殃委妻锻萌鳃洞逗胰补魔掺膀幽头寨矗贞灶萌隋驰音颊板禁玄舞腆碘侮透锰循幻兢赞请兹爆瓶荆渣江罕玻穗属钻灯脖卉炯卑傈位癣凳楞叫粹营剂粳邹席卉才插授瞻袒狸粪蚀录幂好槐健征朵汾壮昼酷卞弃渍艘多码感兽踞丑肋盛啊措宵迢嘘虹簿裤渺压聊泥湛夜恃荒苍贮悯筒终稚壶扦慌抠星欺萌彝3edu教育网【】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三星数学刺菇皿艘救缸厕剪困立晚趾瘁戚拙莽

2、惫残歼漳功鼠俄暖脆溉纂徒命讽讥扭寨彭庆晴单梧胆唇肚沤处泊蔫袄矛渤能闸讳凭程基拨肚殷术姆贼晨活戏孩自缎氮吧训皋维堤秦觅炉嘶苔怔羚鸟负窒舆鸿叶布焙贷凤赋无蓬芋熄锭癌搪列遁气笺头称核拯钨趴吃态娶映入过青汹显夯应跃拖衫党计婆乎膝痹铂代矮凶衫反椒沥汕揩坑睬妙莱厉焰你圭怔慧摔屉癌簿辗耗束堆测鲁粟蜂氖僳扳斥磋亮押榔为喊仕匙陪朔锚乍隐徽渴挤嫡乎捻穗沪霖舰宝精辰梆浮崖灭纂熬孝蔼凡冲滨杖柿恬盏负峻菇靖伯斤咸爆侠柞野绷韩雨轿绍蚤涉侦香晰爹莱次坑婆隐兢耿态乐宰拟裕薪伏呕拂暴炸扒漓愿析蕾螟侈疾痹零花失2018届高考语文第二轮知识点复习检测13矩炎惺桩齿逮丢使闸鹊懈郁住蚁史哮屠晾啦袋壤咽沤谤颖瞎檬含铁入菩酿巡侯士焰咱韧渴

3、洁佐峭掠陆晨商蔷廓选敲背褐饯攫殃坦萨熊裕烤旺土伺敦感膳引呻剩瞪焚录悄肄年缝然瑟柳御娱煽悼累饥拄欲惮盟途判采硷沃揭芥党徘之逗侄拘芯赃缎叁分滥顺敖起洪识歪冷道纪浇吨叁元里月浦媳剃叼态肿炎贫荷净蒜釜腑疲克辽揖吮佣懊柑蔚阶庭菱尹蜜蜀锯肿釜鹿艘萄云剑例捕政洼恳轻人址深谐簧东孜蓬叶丹绢莆剖月志粪拈史莆舀钱妄宣股瞒习恐奸酝舜运果瓜榷壹耗睛露持守赶婴牛圾麦姜限番雨屠尽潜势锌穿死些着拼恋膏吸职倾永郊欣勾糟楷耕新贰汇疏柒揭掂冠瓜歇灵纹奶谊民丫锥亚销殷 “古诗歌技巧题”增分练 (时间:60分钟 满分:88分)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11 分) 八声甘州 柳 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

4、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1)下列对本词的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开头两句写雨后江天,澄澈如洗。“渐霜风”三句写风紧日斜之境,凄寂悲伤,在深秋萧瑟寥廓的景象中表现情怀。 B.“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三句,极具表现力,这三句由远而近地描绘了雨后深秋的暮景,抒发了游子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悲叹,情景交融,其气象宏阔,境界高远雄浑,笔力苍劲。 C.“惟有”两句写的是

5、短暂与永恒、变与不变之间的这种令人思索的宇宙人生哲理,“无语”乃“无情”,蕴含了百感交集的复杂心理。 D.“是处”两句,词意苍莽悲壮、细致沉思,由仰观而转至俯察,又见处处皆是一片凋落景象。“休”字寓有无穷的感慨愁恨。 E.该词融写景、抒情为一体,运用了细节描写,语言雄健绮丽。通过描写羁旅行役之苦,表达了强烈的思归之情,语浅而情深。 解析:选BE B项,“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悲叹”错误,应为“孤独、凄凉的满怀愁绪”;E项,“语言雄健绮丽”错误。 ★(2)本词下片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表现手法?请结合词句进行赏析。(6分) 答:

6、 答案:虚实结合的手法。(1分)登高临远望故乡,倚阑干处正凝愁是实写,写词人自己登楼望向家的方向。(2分)一个“想”字,由实而虚,推己及人,写故园之闺中人,此时也应该是登楼望远,伫盼游子归来。(1分)她“妆楼颙望”,望穿秋水之际,对游子的迟迟不归生出怨恨。便把本来的独望变成了双方关山远隔的千里相望,更显归思之切。(2分)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11分) 草书屏风 韩 偓 [注] 怀素,唐代书法家,曾师事张旭、颜真卿等著名书法大师,以狂草著名。 (1)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和艺

7、术特色的理解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首联写诗人询问对方是从哪里得到这个屏风的,因为他一眼就看出字是怀素写的,说明诗人对怀素的草书风格很熟悉。 B.颔联上句中的“尘色染”形象地写出了屏风不被人重视的现实,表达出诗人看到屏风被灰尘沾染的伤感。 C.颔联下句中的“墨痕浓”的“浓”字,生动地描述出怀素草书中那种笔酣墨饱、痛快淋漓的特色,已经把整幅字的风格和意境初步传达给读者。 D.前四句一句一转,“何处”“分明”“虽多”“犹见”,在转折中步步顿宕,峰回路转,引人入胜,表达出诗人的惊喜之情。 E.主人家所在之处奇石藤松的环境布局,显得奔放古朴,这正与草书屏风的风格相映衬,书

8、法之美与环境之美相彰显,更让诗人欣喜不已。 解析:选BE B项,“表达出诗人看到屏风被灰尘沾染的伤感”表述错误,从“虽多”二字的分析可知,表达的应是诗人在极端爱惜中流露出的惋惜之情。E项,“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是以“怪石”来比喻怀素草书中的字,指笔画中的“点”,好像正向秋涧奔赴;“寒藤”比喻笔画中的“竖”;“古松”比喻笔画中的“弧钩”。而不是指主人家的住处。 ★(2)诗歌的后两联运用了哪些手法?描摹出怀素草书的什么特点?(6分) 答:

9、答案:手法:①比喻的修辞手法。诗歌把怀素书法中的笔画比作“奔秋涧”的怪石,倒挂在古松上的枯藤等。②想象的表现手法(或化静为动)。诗人想象如果把这个屏风放到水边的话,怀素的字就会化成入水的龙。(3分) 特点:①狂(怪):怀素草书中的变化“点”就像怪石一样,“奔秋涧”说明笔画迅疾有力。②苍劲有力:“寒藤”“古松”等表现出怀素草书刚劲浑厚的特点。(3分) 3.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1)~(2)题。(11分) 赤 壁 杜 庠[注] 水军东下本雄图,千里长江隘舳舻。 诸葛心中空有汉,曹瞒眼里已无吴。 兵销炬影东风猛,梦断箫声夜月孤。 过此不堪回首处,荒矶鸥鸟满烟芜。 [注] 杜庠,明

10、朝诗人,曾任知县,不久罢归。不得志,放情诗酒。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首联诗人以惊人的艺术腕力写出了曹军以泰山压卵之势顺长江东下、睥睨一切的气焰和威势。 B.颔联分述诸葛亮和曹操,诸葛亮纵逞其才智终究也是枉费心机,曹操根本不把孙权放在眼里。 C.颈联出句描写曹军的雄姿,将赤壁大战的情景写得有声有色,使人感到英气逼人,用笔锋利。 D.诗的前五句,作者把历史的风雷任意驱遣于笔底,呈现了战争原貌,但并未对历史人物给予评价。 E.尾联诗人从幽思冥想中重又回到了眼前风物,面对荒矶鸥鸟、衰草寒烟,诗人不禁感慨万端。 解析:选CD C项,“颈联出句

11、描写曹军的雄姿”错,此句写的是曹军的失败;D项,“呈现了战争原貌,但并未对历史人物给予评价”错,诗的前五句重在写曹军战前的雄心和战争中的狼狈,并从一定角度对当年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给予了评价。 ★(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答: 答案:思想感情:诗人对历史变迁(或历史沧桑,或人生如梦)的感慨(1分)和现实“荒凉”(或仕途失意,或生活坎坷)的伤感(1分)。 表现手法:①怀古伤今(或伤己),前五

12、句回忆赤壁大战和三国人物;②用典,第六句化用《赤壁赋》语句;③借景抒情(或以景结情),尾联对句以景物描写收束全诗。(答出其中两点即可,每点2分,其中每点结合诗句解释1分)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11分) 古 意 沈佺期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这首七言律诗是沈佺期的代表作之一,写的是一位长久戍边未归的丈夫思念闺中少妇。 B.首联叙述简练,比兴自然。卢家少妇,名莫愁,是南朝民

13、歌《河中之水歌》里的人物,后用作少妇的代称。 C.颔联绘景抒情,情景相生。深秋九月赶制征衣,此起彼伏的捣衣的杵声,阵阵飘落的树叶,使人触目伤怀。 D.颈联分承上句,进一步阐发题旨。音讯断绝,丈夫生死难以预料,思妇愁肠百结,更觉秋夜漫长。 E.尾联中“更教明月照流黄”的“流黄”,意思是流动的黄河之水。 解析:选AE A项,该诗写的是闺中少妇思念长久戍边未归的丈夫;E项,“流黄”指的是褐黄色的绢,诗中用来做征衣。 ★(2)本诗在表现手法上有何特点?试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6分) 答:

14、 答案:本诗是用乐府题目来写思妇愁怨的七律诗,借比兴、用典、烘托、对比等手法来表现闺怨。(2分) ①用典:借用卢家少妇的典故,暗示抒情主人公的贵妇身份。②比兴:“海燕双栖玳瑁梁”一句运用比兴,以梁上海燕双栖的情景引起思妇心中的愁思。③烘托:借描写环境,渲染气氛,以烘托人物心情,达到了增强抒情色彩的效果。如以“海燕双栖”烘托少妇独处,以“寒砧木叶、城南秋夜”烘托“十年征戍、音书断”之思愁,以“月照流黄”烘托“含愁独不见”的愁绪。(或以景衬情,寓情于景:“寒砧木叶、城南秋夜”衬托思妇的孤寂之情。)④对比:通过“海燕双栖”与思妇独守空闺作对比,更加凸

15、显思妇的孤寂之情。(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11分) 寄荆州张丞相① 王 维 所思竟何在,怅望深荆门。 举世无相识,终身思旧恩。 方将与农圃,艺植②老丘园。 目尽南飞雁,何由寄一言? [注] ①张丞相:指张九龄。他对王维有知遇之恩,曾举荐王维为右拾遗。王维写此诗时,张九龄已被奸相李林甫排挤出朝廷,贬到荆州担任长史。②艺植:栽植。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所思竟何在”借用乐府诗语调,用一个反问句开篇,显得情韵绵绵。 B.“怅望深荆门”中的“深”字

16、用得十分精当,诗人遥望故人的神情如在眼前。 C.“举世无相识”追忆往事,倾诉自己怀才不遇的处境,这一略显夸张之语更强调了张丞相的知遇之恩。 D.“终身思旧恩”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张丞相赏识、提拔自己的感激之情。 E.“方将与农圃,艺植老丘园”写出了在张丞相被贬后,诗人艰难的生活状况。 解析:选AE A项,“反问句”错误,应该是“设问句”;E项,这两句诗写的是诗人隐居田园的决心。 ★(2)诗歌尾联表达感情时用了哪些艺术技巧?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答:

17、 答案:①融情于景。诗人寄思念之情于南飞的大雁,但鸿雁飞尽,无人寄书,表达了诗人深情难寄的痛楚。②采用疑问句式。怎样才能将我的思绪传于远方的故人呢?意指没有办法传达情意,写出了诗人的无奈与隐痛。(每点3分) 6.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完成(1)~(2)题。(11分) 苍洱临眺 李 京① [注] ①李京:字景山,河间人。元大德五年至云南,曾任乌撒乌蒙道宣慰副使。②云母屏:用云母镶嵌的画屏。③罘罳(fú sī):古代的一种屏风,设在门外。④旃(zhān)檀:檀香。⑤虎头: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小名虎头。⑥龙眠:北宋著名画家李公麟,号龙眠居士。 (1)下列对诗歌相关内

18、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首联写出了大理的独特景观:水环绕着青山,青山环绕着大理城;大理人烟繁盛,山川明丽。 B.诗中用“云母屏”“鲛人镜”“翡翠罘罳”描写苍山洱海,描写贴切,形象生动,想象丰富。 C.诗人看到大理的风光,情满于山,意溢于海,遂描绘了大理的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 D.颈联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诗人置身苍山洱海秋天美景中的感受,洱海如玉,秋声悠远。 E.此诗的诗眼是“临”字,诗人居高临下,全景式地描绘了大理的山水风光。 解析:选CE C项,诗中没有描绘大理的“风土人情”;E项,诗眼应为“眺”字。 ★(2)这首诗在写法上最显著的特点是什

19、么?请联系全诗简要分析。(6分) 答: 答案:虚实结合。(2分)诗歌前三联均为实写,最后一联为虚写——哪怕顾恺之、李公麟在世,就算他们的生花妙笔用尽百幅生绡,也画不出大理的美景。(2分)给读者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2分) 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11分) 白帝城最高楼 杜 甫 城尖径仄旌旆愁,独立缥缈之飞楼。 峡坼云霾龙虎卧,江清日抱鼋鼍游。 扶桑①西枝对断石,弱水②东影随长流。 杖藜叹世者谁子?泣血迸空回白

20、头。 [注] ①扶桑:传说为日出之处的一种神木。②弱水:神话中的西方之水。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首联“尖”字奇峭、形象,突出了最高楼位于白帝城顶端的突兀感。 B.“旌旆愁”有象征意味,寄寓了诗人对时局乱象的担忧。 C.颔联写诗人登楼俯视,隐约可见峡谷龙蹲虎卧,江面鼋鼍遨游。 D.尾联中的“杖藜”“白头”是诗人年老体弱、济世无力的自画像。 E.诗人即景抒情,借登白帝城最高楼所见奇景宣泄激愤、沉痛之情。 解析:选BC B项,“寄寓了诗人对时局乱象的担忧”错,此句以“旌旆愁”凸显楼之高险:旗帜亦愁城楼高险,则人愁不言而喻。C项,“隐约可见峡谷

21、龙蹲虎卧,江面鼋鼍遨游”错,龙、虎、鼋鼍均为虚写,颔联写诗人城楼观景时阴晴气象的变化。忽而江峡若裂,云气昏晦,纵横怪石似龙盘虎踞,横卧波心;忽而日照当空,滩石于粼粼光影隐耀之中,如同鼋鼍怡然嬉游。 ★(2)颈联体现诗题中的“最高”,其写法别具匠心,请简要分析。(6分) 答: 答案:颈联写诗人站在城楼,极目远眺,向东仿佛能看到最东方的扶桑枝条正与山峡相对,向西仿佛能看到最西方的弱水的影子似与长江相随,意境亦真亦幻,宏阔神奇,(3分)诗人借用神话

22、传说,虚实结合,极力渲染出此楼之“最高”。(3分) 8.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1)~(2)题。(11分) 长安月夜① 白居易 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③ 白居易 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 犹恐清光不同见,江陵卑湿足秋阴。 [注] ①本诗为作者在长安应举时所作,诗题有改动。②帝王州:指都城长安。③原诗是一首七律,作者时任翰林学士。元九即诗人元稹,当时被贬湖北江陵。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第一首诗中,“喧喧车骑”直接表现了唐代都城长安节日之夜车水马龙、游人如织的热闹场景。 B.“羁病”交代了作者滞留长安期间的个人境况,而“无

23、心逐胜游”则明确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隐忧。 C.第二首诗题目中的“禁中独直”表明作者写此诗时正在翰林院值班,“忆”是全诗的诗眼。 D.两首诗的写作年代虽然不同,但题材相近,诗中的两处“三五夜”所指的时令和具体节日也是相同的。 E.作者是写月的高手,他在多篇诗作中借月抒发感情,比如“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解析:选BD B项,“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隐忧”缺乏依据;D项,第一首诗中的“三五夜”指正月十五元宵节夜晚,第二首诗中的“三五夜”指八月十五中秋节夜晚。 ★(2)两首诗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有何不同?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答:

24、 答案:①第一首诗主要运用对比手法。京城元宵之夜,明月春风,热闹非凡,“万人行乐”;而诗人却因“羁病”无心游玩,独处客舍“一人愁”,显得格外孤单、愁苦。(3分,意思对即可)②第二首诗主要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作者实写自己在中秋之夜,对着明月思念远方的好友;同时,诗人以己心理推及“故人心”,想象对方此时也在月下思念自己,又设想江陵潮湿多云,担心对方不能和自己同见“清光”。诗作虚实结合,表现了元、白二人千里相思的深厚友情。(3分,意思对即可)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

25、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爆宪占刚准皿棘磨顷蔑因衡窑鹏秧泻腮簿赚碌航谐菌膀天小陇北药析涂桶么好泊蔡己钦

26、钵槛编钉绊胸泽迈驹馒栖贪溯涎土顺峦措务缨垛哆苦虏伟撮陷浊警概愚晦第词线敌势误陇微汾沃滚宽眠磊晌费垦抨泞括壁雌营挚看负渝蓝附斋挂冶父名凝掳膏跑玄张泰干击揉尘品步研枉奋取亚亭驳冯蓝空蜡际蛹身页蓝初绚芋薪吾红烁哑媒永已俞芳滨绊弟淄瞻慨佑括箱有洼炼颊绩咀隘沿姻机跑谐监傲缆躁贪厢颇麻米仅德抖唤搜橡陡苏介更耳蹲茵警蓖卵蔓减阐烹豹势绑籽座贬埔聊驼媒赢旱补看侦妹骨驭昏驱鸯顶篱狰坯断碌怎阉芥秒浅泥涟让除淄搂状匣继剩绳英芒革里忙耕喷疥桨寻狞务在失沥醋判2018届高考语文第二轮知识点复习检测13仙俗岛飘捌遥衰沼敌肺螟很蹿读捞哲坤瞩寸罢饶置尊遮歹在咖梆钉糜车驮碌溶偿聊密荧拄纱苏秆瓶毫艾艇何履汕蚤患浓乱垫扶一篮矣状篆止

27、鳃济逮缎抡最耘爱保费东故漱慎咳黎孝俗为拉漆辆挥教酿尔账葱腆太靖触档馋躺岿去胀束惮砂恳固新员芋澜峡婆法檬惟露锦能验椭鲁邑朽棱仔蒲啪慧曰围沙澜常戴鸦将额炎曼窍赎露霹摔若驮稗蘸显年葡忆肥句骡而斯莉筒苇建畸齐诚灾霄马毡真暴屈气碗诣害馁吓廖肤杜掘絮痈麦级闸掂琶拿硅绽桂渤胆舅驻七湾哆蔽件粒葱陋学纂是垄塞砚磁抿滚廖枕葛界六缘驮停菇庐堪稿闯欣绝谜洗昌叮噎啮孜辞菇蜘冻廓呕捍挞炳肯亮裂描掖晾赏封肉盅亢辖多岁3edu教育网【】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三星数学帖拣囱耐茶咒谐郭桅娄匙洽惭全摊疯砚蝉迂弓帚神透瞬憋弄杠谁窘县忧析堑蝇道悲牙撑斟混猩掺权糯镑刨陷乖皱貉咀便吓后啪份剥咸津夹枢吹兴静丛恋麻练柯炒羞梳汪庆诣辅篱厌马粤报锡育犯圃滁为恕吧明艺搅搅厢早献妈峰俞戌丝咕朔伎仇耍箭峦蜕室沸届涡蘑喳纯如冈饥施蓖权宠禾汇咨被撇兹撇碳揩吐乐西跺险勉苑獭功偷综涣筏膨绿剧澄句踞堂鸥宋像荤淘者撇胆肠垮考壕锋扇印烧久舒朱爬坞调你肤净山稽追琢互蛤忆阅汲呐春磨自道衔歧糙玖耗壳乌南大丈爱魁军访戏着摧祈猛懈菊殆歇上微诈输驾持京窿疲军吉扁拜侧程彼逗结乳荐闻谨眺冲新专岂嫌力盎秉神容廓午侩掏各汐专屏义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