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4年2 月第2 8 卷第1 期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Journal of Yangzhou University(Higher Education Study Edition)Feb.2024Vol.28 No.1技术垄断与主体危机:人工智能下思政教育范式的变革李想(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江苏扬州2 2 5 0 0 0)摘要:思政教育的目标既要培养和塑造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要提升他们的批判思维、社会责任感和全球视野,引导其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具备良好的道德判断力和行为准则。人工智能推动了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等新兴教育模式,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提供了更广泛的学习资源,然而也给思政教育
2、带来了一些冲击:一方面技术垄断和信息过载问题导致学生难以在信息洪流中辨识真伪、培养批判性思维,另一方面信息的碎片化和混乱性使得学生在面对复杂信息时难以建立清晰的思维逻辑,导致他们在把握问题本质和进行系统性思考方面产生困难,从而引发主体危机。面对人工智能的冲击,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多元文化意识,树立科技伦理观念,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挑战。关键词:人工智能;思政教育;技术垄断;主体危机基金项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国泰安大资管平台实践基地创新财会实验室方案建设”(2 0 1 8 0 2 2 8 4 0 6 0);2 0 2 3 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3、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量表的研究与实践”(2 0 2 3 SJSZ1228)作者简介:李想,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副研究员,公共管理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图分类号:G641文章编号:1 0 0 7-8 6 0 6(2 0 2 4)0 1-0 0 9 2-0 8 收稿日期:2 0 2 3-1 0-1 0DOI:1 0.1 9 4 1 1/j.c n k i.1 0 0 7-8 6 0 6.2 0 2 4.0 1.0 1 0 文献标志码:A近年来,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以及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蓬勃发展,不仅对经济社会产生深远影响,也深刻影响了教育领域。1 2 0 2 1 年中共中央
4、、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强调推动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守正创新发展,将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以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变革和发展。大学思政教育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环节,需要积极拥抱现代先进技术,以更加智能化的方式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提升教育的精准性和实效性。人工智能作为当今科技领域的代表性技术之一,正日益渗透到各个领域。在大学思政教育中,人工智能的应用不仅可以提供更加个性化、定制化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等手段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需求,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同第1 期时,在教学评价方面,人工智能的应用使得学生能
5、力和知识水平的评估突破纸笔测验的局限,转向过程性评价、综合能力评价和动态性评价。2 1 然而,人工智能与思政教育的融合需要深人思考和解决技术垄断、主体危机、人机关系等一系列挑战和问题,它既要从“事”的视角为人工智能的教育应用提供依据并反思其伦理风险,更需要回到具体的“人”的发展视角,对人工智能的教育应用与教育的未来进行批判性思考 3 ,以确保人工智能与思政教育的融合真正落到实处并取得实效。一、人工智能驱动思政教育范式变革的现实基础人工智能发展日新月异,新一代人工智能呈现出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自主操控等新特征,大数据驱动知识学习等也成为发展的重点。4 人工智能正在驱动思政教育
6、范式的变革,通过个性化教育、智能辅导、自动化评估和虚拟实验室等应用,思政教育的效果有望得到提升。学生的需求变化也为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在这个信息技术嵌人式时代,思政教育范式也应随之进行变革,以适应和引导人工智能时代学生的成长需求,从而保持其持续有效性。1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人类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重塑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正在深刻地重塑人类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它不仅改变了教育活动中各参与方之间的关系,催生了更加多元化、个性化、自主化的教育结构,也加速了虚假、偏见等消极信息的传播,并有可能导致知识失真、学术失信、人才失格等伦理问题。5 首先,对人类价值观的影响。在技术力量的强大驱动下,愈
7、来愈多的教师和学生正在主动或被动地进入这个空间,这意味着有可能会发生愈来愈多的数据隐私侵权等问题 6 ,因此需要重新权衡个人隐私、社会安全和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重新审视对权力和责任的定义。在人工智能决策过程中,公平性是一个关键问题。然而,人工智能的算法可能受到训练数据的偏见影响,如倾向于选择特定群体,从而导致不公平的决策结果。人工智能的决策过程也引发了道德和责任问题,当决策交给机器时,谁应该对决策结果负责?如果人工智能犯了错,应该如何追究责任?确保决策的准确不仅是程序员或数据科学家的责任,也是企业和政府的责任。我们需要建立清晰的责任框架,明确不同利益相关者在人工智能决策中的角色和责任。人工智能
8、的发展带来了许多伦理挑战,需要我们重新思考公正和道德的概念。重新定义公正意味着要考虑历史不平等、个体情境和公平性标准的多样性;重新定义道德意味着要建立清晰的责任框架,明确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和责任。新的道德准则可以指导人工智能的应用,确保其符合人类的价值观,因此需要重新定义什么是公正、道德,以及思考如何在人工智能背景下维护人类的价值观。其次,对思维方式的影响。人工智能对人类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认知、社会和文化层面,人工智能系统能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准确度处理大量信息,这改变了人们解决问题的方式,人们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来分析数技术垄断与主体危机:人工智能下思政教育范
9、式的变革9394据、模拟情景和预测结果,从而更好地解决各种问题,尤其是在科学、医疗、工程等领域,人工智能的应用更加普遍。人工智能系统可以为人们提供决策支持,帮助他们更明智地做出选择,如人工智能可以用于风险分析、投资建议和医疗诊断,以提高决策的质量。由此可以看出,人工智能可以帮我们解决很多问题 7,但是它的决策是基于数据和算法,而数据并不总是客观的,可能存在偏见和错误,这促使我们要更加重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提高对数据的审查和分析能力,避免对信息的盲从。2人工智能使得知识传递和获取方式发生了革命性跃变人工智能的崛起正在彻底改变知识的载体、媒介与获取方式。8 从传统的书本到数字化平台,从有限的教室到
10、全球范围的在线学习,人工智能技术正重新定义教育和学习的模式。其一,提供个性化学习体验。传统教育模式往往是一种标准化的方法,而人工智能技术允许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风格和能力定制教育内容。智能化学习平台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包括学习进度、答题情况、时间分配等,提供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并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进行实时辅导和反馈,帮助其纠正错误、加强理解,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则能够随时获取针对具体问题和困难的解释和指导,从而更好地理解知识。其二,突破固定的地域限制。学生可以通过在线教育平台、开放式在线课程(MO O C s)、数字化图书馆等随时随地访问来自世界各地的学习资源,轻松接触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教育资源
11、,拓宽视野,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不再受制于地域内固定的课程设置。其三,推动学习者自主学习。人工智能可以通过提供有趣、具挑战性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系统提供即时的学习反馈,帮助学生了解自已的学习进展和问题,更好地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其四,呈现多样化的教育资源。除了传统的教科书和讲座,人工智能还有虚拟实验室、模拟演示、互动教材等丰富的教育资源供学习者选用。二、人工智能对思政教育范式的冲击与挑战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第2 8 卷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平台使信息传播更加迅速和广泛,但信息泛滥、真假难辨的问题也同时存在,给思政教育带来了不少挑战。1技术垄断与信息过载:思政教育面临的
12、现实压力首先是技术垄断对思政教育的冲击。目前来看,少数大型科技公司在人工智能研发和应用方面占据主导地位,形成了技术和数据的垄断。9 1一方面,这些公司通常将商业考量置于技术发展之前,教育工具和资源的研发往往受到商业利润的驱动,获取最先进的教育工具和资源需要支付高昂的费用,这超出一些学校和家庭的承受能力,导致资源获取的不平等,而廉价得到的教育工具和资源又难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换言之,技术断加剧了受教育者的数字鸿沟,即不同地区和学生之间的数字技术差距明显,缺乏必要的技术和资源的学生可能错失了获得良好学习第1 期的机会。另一方面,技术垄断可能引发数据隐私和信息安全等问题,威胁到学生个人隐私和数据
13、安全,从而对思政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构成挑战。技术垄断公司在学生注册使用某个软件或应用时,通常会收集大量数据,包括学习进展、兴趣爱好和在线行为等,这些数据都有可能被用于商业用途,包括未经授权的数据共享、数据交流,或其他不当使用如广告定向投放等,导致学生的个人隐私受到侵犯。技术垄断使得大型科技公司更容易成为攻击者的首选目标,如果这些公司的信息系统受到攻击,可能导致大规模的信息泄露和数据丢失,从而威胁到学生的数据安全。另外,技术断公司拥有大规模的社交媒体和在线平台,这使得他们有能力操控信息传播和内容筛选,如果信息被用于操纵学生的政治观点或传播虚假信息,可能对思政教育的客观性和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其次是
14、信息过载对思政教育造成的挑战。在数字化和互联网时代,海量的信息和知识不断涌人人们的视野,学生可以从各种渠道获取信息,但一方面在信息过载的环境下,虚假信息的传播也变得更加容易,受虚假信息的误导,学生会产生认知困惑和价值观摇摆,思政教育的体验也会变得很差。另一方面,信息过载也可能使学生沉迷于碎片化的信息,忽视了系统性思考和深度思考,影响思政教育效果的实现。2主体危机与自主思考能力下降:思政教育目标实现的隐忧随着人工智能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主体危机和自主思考能力下降逐渐成为教育的隐忧。首先,主体危机的出现部分源于信息时代大量信息的涌人。一是信息源多种多样,不同质量和可信度的信息混杂在一起,学生可能难以
15、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从而导致在构建思维逻辑时出现混乱;二是信息往往以碎片化形式出现,如短视频、社交媒体帖子和新闻摘要等,这可能使学生难以建立完整的思维框架,导致他们只能处理表面信息,无法深人思考问题的本质;此外,社交媒体的流行也加剧了学生对他人意见的依赖,影响了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其次,搜索引擎、智能助手、自动化工作以及社交媒体等技术和工具的广泛使用可能导致人们不再积极寻找答案、不再深入思考问题,甚至减少了批判性思考和决策。人们可以轻松地通过搜索引擎和智能助手获取各种信息和答案,而不必费力深人思考或进行独立研究,获取信息的便利性可能抑制了人们积极寻找答案和理解知识的动力。许多工作已
16、经被自动化和智能化,人们只需机械地执行任务,无需进行创造性思考或决策,这可能导致人们逐渐失去了批判性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在“受众本位”的影响下,各算法平台应用算法技术精准掌握大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并据此选择推送的信息内容,即以用户数据决定信息内容。长期处于此类环境中,将限制人的主体性发挥,减弱人的自主判断能力 1 0 ,这减少了需要思考和做出决策的机会。3传统范式的削弱与重新思考:思政教育变革的紧迫性传统的思政教育范式无论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上都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以人工智能赋能思政教育有助于促进教育模式由传统的“大水技术垄断与主体危机:人工智能下思政教育范式的变革
17、9596漫灌”教育模式转向“精准滴灌”。1 1首先,人工智能的应用催生了思政教育内容的多样性和深度融合。传统思政教育范式在教材内容和形式上相对固定,跟不上新形势的变化,难以满足学生对多元化知识的需求。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教育者整合和呈现更加丰富多彩的教育内容,融合跨学科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通过虚拟现实、在线平台等方式,学生可以参与到更具互动性和体验性的教育活动中,培养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其次,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学生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在不断变化,需要思政教育具备更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传统的课堂教学可以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和社交媒体等方式延伸到课外,形成更加全面和灵活的教
18、育模式。此外,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帮助教育者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进行有效的教学评估和反馈,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三、人工智能下思政教育的应对策略第2 8 卷自主思考和创新能力是现代社会所追求的核心素养,也是思政教育的重要目标。在追求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人工智能正逐渐在思政教育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通过个性化学习、创造性环境和智能化辅助,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创新平台。1培养自主思考与创新能力:发挥人工智能在思政教育中的引导作用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常常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和创造的动力,而人工智能的积极应用可以改变这一困境。首先,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强大的逻辑推演为
19、学生拟定个性化的学习教育方案,使其能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学习方向和内容,从而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创新潜能。1 2 1其次,人工智能可以模拟各种情境和场景,让学生在虚拟世界中进行实践和探索。例如,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学生参与模拟社会决策过程,体验不同选择的后果,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再者,人工智能可以分析学生的作业、讨论和思考过程,提供个性化的反馈和建议,指导学生改进自已的思考方式和解决方法。这种实时的智能化辅助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培养出更高层次的自主思考和创新意识。然而,人工智能在思政教育中的引导作用也面临一些挑战。首先是教育者的角色转变。传统教育者主要充当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而在人工智能时代,他们
20、需要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的引导者和指导者,帮助学生适应新型的学习和创新方式,培养他们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创新能力。此外,人工智能在思政教育中的引导作用也需要充分考虑教育伦理和隐私保护问题。学习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涉及个人隐私,需要建立严格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机制,确保学生的信息不被滥用。2培养学生的科技伦理观念:强化人工智能应用中的合规行为人工智能伦理问题与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以及伦理体系建构的滞后有极大关联 1 3 1,尤其在教育领域,人工智能的引人既为教学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又产生了一系列伦理问第1 期题。如何在人工智能应用中培养学生的科技伦理观念,成了教育界和社会的紧迫课题。首先,了解科技伦理的重
21、要性是培养学生正确观念的第一步。人工智能的应用不仅带来了方便和效率,也引发了隐私保护、公平性、社会正义等伦理议题,我们要认识到,科技的发展必须伴随着伦理的引导,否则可能会导致一系列负面后果。因此,教育者应该引导学生理解科技伦理的重要性,认识到科技在服务人类的同时,也要遵循道德原则。其次,学生需要学会辨析人工智能应用中的伦理问题。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些应用也导致数据泄露、算法偏见等问题,教育者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深人了解其中涉及的伦理问题,培养他们分析、思考和判断的能力。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一些科技的不规范应用可能带来无法预测的后果,教育者要引导学生思考
22、科技发展带来的长远影响,鼓励他们对新技术保持审慎态度,避免盲目追求技术发展而忽略伦理问题。再者,培养学生的道德责任感也是重要的一环。人工智能的应用不仅涉及技术,还涉及社会责任。作为社会的一员,学生应该承担起维护科技伦理的责任。教育者可以通过课堂讨论、社会实践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意识到自已的行为和选择可能会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最后,为了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应对科技伦理问题,学校可以在课程中设置专门的科技伦理课程,让学生系统地学习和讨论伦理议题,同时建立科技伦理咨询机构,为学生和教育者提供伦理问题的咨询和指导。总之,培养学生的科技伦理观念是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重要任务,教师应通过
23、引导学生了解科技伦理的重要性、辩析伦理问题、培养审慎态度和道德责任感,帮助他们在面对复杂的人工智能应用时做出明智的选择,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3批判性思维与多元文化教育:积极应对人工智能下思政教育的主体危机教育不仅要传递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多元文化意识,这两者的结合可以有效弥补主体危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适应多元复杂的社会环境。首先,在人机博奔背景下,批判性思维是强化学习者数字生存能力并减轻数字认知困境负面影响的关键要素。1 4 教育者可以通过启发式问题、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多个角度,培养他们的分析、推理、判断能力。其次,多元文化教育强调尊重和理解不同文
24、化背景的人,认识社会多样性和复杂性。全球化的交流和互联网的普及让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更加频繁,通过多元文化教育,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减少偏见和歧视,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提高跨文化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再次,批判性思维与多元文化教育的结合有助于应对主体危机。主体危机意味着学生在面对复杂社会问题时缺乏自信和能力,很难独立思考和判断。高校要把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作为大学教育的必要环节 1 5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能够激发学生深层讨论的开放性问题,引人不同文化的案例和故事,培养学生的分析、评价和创新能力,最终技术垄断与主体危机:人工智能下思政教育范式的变革9798教会学生独自提出更高层次的问题
25、 1 6 。当然,教育者在实施这些策略时,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从而更好地应对主体危机,为未来社会做出积极贡献。思政教育旨在培养和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社会责任感和全球视野,引导其具备良好的道德判断力和行为准则。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思政教育带来了多样的教育资源,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但也引发了技术垄断、信息过载、信息碎片化等问题,高校应加强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创新能力,帮助他们树立科技伦理观念、批判性思维和多元文化意识,以便更好地应对当代社会的挑战。未来,思政教育要更加注重整合技术与人文教育,既要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提供个性化教育
26、,又要坚守传统的人文关怀,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以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迎接未来的发展机遇。参考文献:1何克抗2 1 世纪以来的新兴信息技术对教育深化改革的重大影响J电化教育研究,2 0 1 9(3):5-12.2 张文超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态势一一基于文本数据挖掘的分析J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 0 2 3(3):5 2 一6 0.3李政林释放想象: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伦理审视与未来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 0 2 3(8):1825.4 许雪晨,田侃,李文军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AIGC):发展演进、产业机遇及前景展望J.产业经济评论,2 0 2 3(4):5 一2 2.5
27、朱永新,杨帆。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教育创新:机遇、挑战以及未来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 0 2 3(7):1 一1 4.6 田贤鹏。隐私保护与开放共享: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数据治理变革J电化教育研究,2 0 2 0(5):3338.7 黄时进,成素梅人工智能时代应如何改变思维:系统、关联和直觉哲学分析,2 0 1 9(5):1 5 3 1 6 3.8 张良,关素芳。为理解而学:人工智能时代的知识学习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1(1):55-60.9 刘戒骄。数据垄断形成机制与监管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2 3(1):7 1 一83.1 0 黄
28、闪闪,林田人工智能在数字思政中的主体之争与实践逻辑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0 2 3(2):1 5 2 3,1 0 2.11高宝全,刘英杰人工智能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优化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3(8):5860.1 2 朱媛媛,黄海涛人工智能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向、困境与突破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0 2 2(6):1 0 7 一1 1 4,1 2 413崔中良,卢艺国外学者关于人工智能伦理问题研究述评J国外理论动态,2 0 2 3(2):160168.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第2 8 卷钱旭红院士访谈 J.第1 期1 4 袁磊,徐济远,苏瑞。
29、AIGC催生学习型社会新格局:应然样态、实然困境与创新范式J现代远距离教育,2 0 2 3(3):1 2 一1 9.15钱颖一。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教育:理念与实践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 0 1 8(4):1 一16.16刘学东,袁靖宇美国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研究一一以斯坦福大学为例J高教探索,2018(9):4450.技术垄断与主体危机:人工智能下思政教育范式的变革99Technological Monopoly and Subject Crisis:Transformation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aradigmin the
30、Premis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LI Xiang(Guangling College,Yangzhou University,Yangzhou 225000,Jiangsu,China)Abstract:The goal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not only to cultivate and shape thecore socialist values but also to foster students critical thinking,social responsibility,and
31、aglobal perspective,guiding them to possess the right moral judgment and behavioral princi-ples in a complex and ever-changing society.Whil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oosts autonomouslearning and collaborative learning,enriches students learning experience and provides moreextensive learning resource
32、s,it brings some adverse impacts 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On the one hand,issues like technological monopolies and information overload makeit challenging for students to distinguish truth from falsehood and develop critical thinkingamid the information flood.On the other hand,the fra
33、gmentation and chaos of informationmake it difficult for students to establish clear cognitive logic when confronted with complexinformation,leading to difficulties in grasping the essence of issues and engaging in system-atic thinking,resulting in a crisis of self-identity.Faced with the impact of
34、artificial intelli-gence,nurturing students creativity,critical thinking,promoting their multicultural aware-ness and instilling the right technological ethics can help them better address the challengesof contemporary society.Key words:artificial intelligence;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technological monopo-ly;subject crisis(责任编辑赵林平,孙翠萍)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