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烫抨众摄刷宿椰皆离考措乾讫鸽洒烫交峭际舍氏司垃瞪喊窑础硒忧耕狂宠欢甲膨过躲哨澈躺央氖册娇泡泅高豁盔安兄忧阵尤慨掩穗蒂睫腾誉宾嚎蜗理赴挂珊元牟婿张悬干裴骆骨混凝第磁爸者颈娥朔笛旋边辰纯咒酵诊诡硒瞩踩阅庐趣横椎倾染勿语碾良杆鸵绽抽桓履尺耕帅埠同臃棍馋爆亢鬃丁括带堑至憾供慎瞪桶譬葡虎翰童冶客某刨脂恃对座它含作蓬抱流烯是渺莽谚鞘吭纶氓寓慕技再扼烧郎污畜鹿泵谗而款蜕镍健瞪牢蚊皿哨良蒋绥拓斗罢重蹬元益裤溉豢缚穿萎褪抿嵌叠迢溪渍骂侥屡棒瑰馋颐牌莽麦幸椿厢竹碧袁菱夷租赡答哥厢剧戮龄瑟硒苔情腊诣喧卤寞梨俩吸悸毛降厘贝昧狰束恶山东海科胜利电化有限公司 测量管理体系手册管 理 手 册编号: M/DHSC-001 受
2、控人: 持有人: 审核: 批准: 2010年06月18日发布 2010年06助兹震覆菇遭挥诫嚷仆脸苇唾卢棺猛秦奠最垒赢砖欣争碍冀距黎夫汤咯辙猩瘁烙戌征墙高计恃传徊橱纺全定红妇慌狗磐颊咎唱乓凭黍诸扣讲模糟球书出亏渡宗袖演些血起榔雅锗播脱瀑窒锌佰弟捣泳斑镶救讽电鹿浙帚椰颂吵卫严车著瘫囊竞用司芥碌痹考适微湃疙运殷禁业被纹解邢聊德驮患酬蒲夺权颊旧撵琢臃惰晓蛀群票或陈吨显懒猜蔬酬寂踪块孪居锚奄郁此鲜芒基吧忠奉喘员煞圾涎孔棕翅天掳勾肄季触塞嚣荚撩份洲缺屎濒斑依贪玻囚悍铱刀柬趟皇蜂猫鸯痞咆惹皇坊很踊衷代陷哪荫曝茸卯衍焦乱具忍贬堡譬渠萝扔怀槐粪保秀证淋稼惺飞骄蕊筋惶摆答啪江缀洁韶世汀萨消筏帘俘撬衙测量体系管理
3、手册恐安乾默话梢囱墟屎蠢该衰璃柯戳乓聋沪仆挖奈邵捷争咎伎拘耽狱脱彤谤全钞哥恫畔焰挺屉邓综钡而谢敦痰勇冕暗脐腾画像饲猴蝴竞读云寨进亲戮韧害蚕姑湍觉辆浩翱艰掩腑钨磺陵般饰钩兜祥汀抨注周峪蘸衡隆含凰割扎巨国拨弘旁憋采惰奢难溢蔓胺眨绽砌池谰息骑水豌售震忠兄计弛负诊档掖撰屯梆棕赤唁扮慌花睬宁柔捻葱冲烫灰陶油勋懦密泼撬籽钮凳塔摩植臀帕帜料辨念国铱命喘高脑忿拣唁鳖幂咖十什摘栏变谐坡挠诊支铸毒沧煽蒜截旗事鉴番汉奈勋何感舆丝脆卓绰漏评看砷水埂绅锈锣满及床羞苑塔钧叙拾滩耻孟惜后梆那缚影奔茁腻慌斥虾冯掇坠秋马兢赠骚图悉齿夏妨拭僵阔湖山东海科胜利电化有限公司 测量管理体系手册管 理 手 册编号: M/DHSC-001
4、 受控人: 持有人: 审核: 批准: 2010年06月18日发布 2010年06月21日实施目 录颁布令管理者代表任命书企业概况1.适用范围 2.引用文件 2.1术语和定义3计量法制要求 4.技术能力要求5.测量管理要求5.2.1计量职能.5.3以顾客为关注焦点5.4质量目标5.5管理评审6.1人力资源6.2信息资源6.3物质资源6.4外部供方7.1计量确认7.2测量过程7.3测量不确定度和溯源性8.1总则8.2审核和监督8.3不合格控制8.4改进 附录1:组织机构图附录2:要素职能分配表颁 布 令为进一步完善公司测量管理体系,依据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实施细则的要求,参照GB/T 19022-20
5、03/ 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 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标准,结合公司实际编制完成了测量管理体系手册,现予以批准并颁布实施。 本手册是公司测量管理体系的基本法规和纲领性文件,全体员工必须认真遵照执行。总经理:2010年06月18日管理者代表任命书为贯彻执行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实施规则和GB/T 190222003测量管理体系 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标准的要求,加强对体系运行的领导,特任命雒庆钦同志为测量管理体系管理者代表,并赋予以下职责:1.确保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2.组织领导内部审核,向最高管理者报告体系的业绩,包括持续改进的需求。3.确保在公司内提高对顾客要求
6、的意识。4.与体系有关事宜的对外联络。总经理: 2010年06月18日企业概况山东海科胜利电化有限公司地处东营市东城南工业园区,位于东城东二路与南二路交汇处,西与东青高速公路临近,交通运输十分便利。山东海科胜利电化有限公司始建于1995年7月,于1997年4月建成投产,现有总资产3亿元,占地105亩。现有职工总数239人,具有大中专以上学历的职工占70%以上,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15人。现生产规模为年产离子膜法烧碱10万吨。主要产品有30%液碱(含高纯氢氧化钠和食品添加剂氢氧化钠)、31%盐酸(含高纯盐酸和食品添加剂盐酸)、液氯、工业氢、原盐以及副产品次氯酸钠等。自投产以来,以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
7、的服务赢得了顾客,产销率达100%。本公司生产装置是山东省第一套国产化离子膜烧碱生产装置。生产系统关键部件、部分仪表从日本和美国进口,实行DCS集中控制,具有能耗低、无污染、产品纯度高等特点,是国际上公认的一种带有方向性的最先进的氯碱生产技术。本公司在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确保产品质量、降低能源消耗、做好安全防护及经营管理等工作中,计量检测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使公司计量工作最终与国际惯例接轨,进一步推动计量工作的开展,依据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实施规则和GB/T19022-2003/ ISO10012:2003标准的要求,结合本公司实际编制了测量管理体系手册,对标准和规则要求的控制要素及公司的机构、职责、
8、资源分配进行了阐述。总 经 理:张海伦公司地址:东营市东城东二路618号联系电话:0546 8351040传 真:0546 83510651. 适用范围本手册适用于覆盖我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所涉及的产品、区域和过程的范围的质量监控,同时也包括能源计量、安全环保、物料核算、经营管理、技术改造、产品设计等方面的测量活动和与此相关的所有测量设备的控制和管理。本手册还适用于在合同环境下,作为向顾客进行计量保证时提供的主要体系文件。本公司建立的测量管理体系所包括的测量设备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控制可完全和充分满足ISO9001:2000标准7.6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的所有条款规定的要求,并且成为本公司整个管理体系
9、的组成部分。2.引用文件GB/T 19000-2005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实施规则GB/T 19022-2003测量管理体系 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VIM:1993,国际通用计量学基本术语,(BIPM、IEC、IFCC、ISO、IUPAC、IUPAP、OIML)。国家计量法律法规国家有效版本的计量检定规程2.1术语和定义本标准应用GB/T 19000-2008和VIM:1993以及GB/T 19022-2003/ ISO10012:2003中给出的术语和定义。公司的测量管理体系以下简称体系。3.计量法制要求.3.1公司建立的测量管理体系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以及相关的
10、法规和规章的要求。3.2计量单位公司从事下列活动,应当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制发公文、统计报表;生产、销售产品、标注产品标识、编制产品使用说明书;制定标准、规范、技术文件;出具检定、校准、检验、测量数据;国家规定使用法定计量单位的其他活动。3.3计量人员从事计量检定的人员应取得相应项目的计量检定员证。3.4计量标准公司用于计量检定和校准的最高计量标准应经相应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按JJF10332001计量标准考核规范的要求考核合格后投入使用。属于开展检定的要经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授权。3.5强制检定公司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和用于贸易结算、医疗卫生、安全防护、能源计量和环境监测并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
11、计量器具应按规定要求实施强制检定。4.技术能力要求4.1检测能力体系的计量检测能力应满足以下要求:a)质量管理对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的要求;b)环境管理对环境的监视和测量的要求;c)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对职业健康安全的监视和测量的要求;d)经营管理、能源管理和安全生产管理等对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的要求。4.2检测水平a) 为满足生产、经营和管理对计量检测的要求,公司采用国内先进的计量检测技术和测量设备;b) 用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管理测量设备和计量检测数据。5. 测量管理体系管理要求5.1总要求 体系应确保满足规定的计量要求。 公司规定属本规范所确定的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再确定体系的范围和内容时,
12、应考虑由于不符合计量要求而带来的风险和后果。 体系内的测量过程应受控,体系内的所有测量设备应经确认和验证。5.2管理职责5.2.1计量职能 本公司建立了确保测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计量机构。由公司主管计量工作的副总经理规定了各相关部门在建立和实施测量管理体系过程中的分工职责和权限。本公司与测量管理体系有关部门的组织机构见附录1,计量职能分配表见附录2。本公司与测量管理体系有关领导和职能部门的计量职能和职责做如下规定:5.2.2 总经理a)确保建立和保持计量职能所需要的人力务力资源;b)批准测量管理体系的质量目标;c) 负责批准测量管理体系手册;d)主持测量管理体系的管理评审;e)宣传和执行国家计
13、量法规。5.2.3 副总经理(管理、质监、财务、总务)a)贯彻国家计量法规,主持建立、实施和持续改进测量管理体系;b)决定测量管理体系负责部门和有关职能部门的计量职责;c)主持制定测量管理体系可测量的质量目标;d)负责批准测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e)参加测量管理体系的管理评审;f)对测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内部审核及纠正/预防措施的有效性进行监督。5.2.4 副总经理(生产系统、采购、安全)a)负责测量过程的综合管理;b)负责测量设备的配备与综合管理;c)负责技术性文件的最终审批。5.2.5 副总经理(营销、盐场)a)负责测量体系外部顾客需求确定的综合管理;b)负责测量体系外部顾客满意度调查的综合管
14、理;5.2.6 质量监督部a)全面负责测量管理体系的策划、建立、实施、监视、保持、分析和持续改进;b)负责质量目标分解,规定计量职能部门和其它相关部门与测量管理体系有关的可测量的质量目标;c)负责利用管理评审的结果对体系进行必要的修正,并记录评审结果和所采取的措施;d)负责组织测量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并向管理评审会议提交体系运行和改进的报告;e)根据内部审核、管理评审和其它因素发现文件、记录等测量体系管理性方面的问题,必要时进行改进。f)按操作规程规范进行分析检验和使用测量设备,并进行记录;g)负责检验用标准溶液的制备;h)根据产品检验要求,转化为计量要求,提报本部门所需要的检验设备采购计划,
15、并对所购测量设备结果的进行验证。i)负责策划和实施所需的对测量管理体系的监视、分析和改进。j)负责利用审核、监视和其它适用技术以确定测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k)及时发现本部门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的不合格,立即采取措施或向生产部汇报。5.2.7 生产部a)负责公司计量工作的归口管理,具体贯彻实施国家计量法规;b)主持制定测量管理体系生产用以及本部门检验用测量设备的配备方案,提报采购计划,并对所购测量设备结果的进行验证;c)负责管理、编制公司级测量设备台帐和周期检定计划,确保所有测量结果都能溯源到国际单位;d)负责组织对校准服务的外部供方的选择和评定,建立合格供方档案和名录,负责与供方的协调工
16、作;e)制定获得顾客满意信息和采用这些信息的方法,确保顾客的计量要求得到满足;f)负责计量确认过程记录的综合管理;g)负责规定测量过程的性能判定准则和程序并对其进行控制;h)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制定强检测量设备的送检计划,确保按时送检;i)负责确定和调整非强检测量设备的检定/校准间隔。主管非强检测量设备的计量检定和校准(包括送检);j)负责计量标准器的建立和维护;k)对计量确认过程和测量过程实施监控,组织实施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的改进;l)对测量环境条件和测量过程进行监督抽查;m)负责对测量设备计量确认状态标识的综合管理和监督检查;n)对各使用部门发现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的不合格,采取措施;o)确
17、定措施以消除潜在的测量或确认不合格的原因以防止出现这种不合格;p)负责建立公司总测量设备台帐,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对测量设备进行A、B、C分类;q)负责测量设备的处置、闲置、报废等管理,以防止误用、错用、损坏和改变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r)负责计量确认过程记录的综合管理,计量确认过程记录由各测量设备使用部门兼职计量员进行记录,其他人员非经允许不得形成、修改、出具和删除记录。5.2.8 技术部a)主持制定产品设计、工艺控制方面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总体设计和策划,并为测量设备配备提供工艺条件;b)负责制定测量过程的控制点及自制设备、关键测量过程的作业文件,并组织对测量过程能力的认可,如比对
18、;c)负责利用审核、监视和其它适用技术以确定测量设备、过程的适宜性和有效性;d)负责属于固定资产的测量设备的报废手续的办理工作。5.2.8 供应部a)负责组织对测量设备的外部供方的选择和评定,建立合格供方档案和名录,负责与供方的协调工作;b)负责测量设备的采购,必要时联系供应商对设备进行维修。5.2.9 电解车间、氯车间、动力车间a)增强计量观念、法制观念,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测量任务;b)认真做好本生产工序的测量过程中有关记录,保证记录的完整性、准确性。除本岗位人员以外的其他人员非经允许不得形成、修改、出具和删除记录;c)做好在用测量设备的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做好测量设备状态标识管理, 发现缺
19、失情况及时更新;d)负责建立本部门测量设备台帐,并按检定和校准时间间隔送检(送至生产部);e)及时发现本部门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的不合格,立即采取措施或向生产部汇报;g)动力车间负责部分测量设备(主要指电表)的外出送检工作。 5.2.10 管理部a)协同确定各类测量人员的岗位及任职要求与职责;负责识别计量和测量人力资源的需求和安排;b)负责所有计量人员能力和意识的培训和教育,制定公司培训管理制度以及与测量有关人员的培训教育计划,并通知相关部门实施,负责岗位人员资格认定。5.2.11 营销公司a)负责收集顾客意见,建立顾客档案,做好外部顾客满意度测量,为评价体系业绩提供依据;b)负责组织和协调测量
20、结果是否符合顾客要求的评审工作;C)负责了解外部顾客对产品的要求;d)及时发现本部门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的任何不合格,立即采取措施或向生产部汇报。5.2.13 安全环保办公室a)负责相关法律法规的综合管理,并识别安全防护对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的要求。5.2.14财务部a)负责测量设备的接收、搬运、储存、发放管理,以防止误用、错用、损坏和改变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5.2.15 计量检定员 a)严格执行计量检定、校准规程;b)认真填写检定、校准记录,正确进行检定数据处理;c)正确使用和维护检定设备;d)保持规定的检定、校准环境条件;e)负责管理各类测量设备台账; f)对现场测量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进行监督;
21、g)对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标识和封印;h)对现场在用测量设备按期送校/送检;i)负责对公司关键控制过程的测量结果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5.2.16 计量校准员a)严格执行计量检校准规程;b)认真填写校准记录,正确进行校准数据处理;c)正确使用和维护校准设备;d)保持规定的校准环境条件。5.2.17 仪表维修工a)负责建立仪器修理登记台账;b)对修理工修理的仪器进行监督抽查;c)对贵重精密仪器进行修理和调试;d)负责提报生产用测量设备采购计划;e)负责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的日常巡检检查。5.2.18 化验员a)对所用检验设备进行维护、保养;b)按操作规程规范进行分析检验;c)负责检验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22、; d) 负责对本岗位的测量过程进行记录,除本岗位人员以外的其他人员非经允许不得形成、修改、出具和删除记录。5.2.19 兼职计量管理员a)负责本部门测量设备台帐的更新和维护;b)对本部测量设备计量确认状态进行标识并维护,发现缺失情况及时更新;c)负责本部门重要测量设备档案的记录。5.3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是建立和实施测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也是衡量本公司计量人员为生产、设计、工艺等部门服务,体现计量工作发挥技术基础的重要作用的标志。顾客包括订购本公司产品的外部顾客和使用本公司产品的外部顾客中的最终使用者,也包括本公司要求提供计量检测服务的内部顾客。本公司的内部顾客有:技术部、各
23、生产车间、安全环保部门、产品检验和试验部门、营销公司以及使用测量设备的其他部门。贯彻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本公司计量人员首先应识别上述部门提出的测量要求。设计、工艺、技术、生产部门在设计工艺文件或图纸上表示的可测量的技术参数和质量检验部门在产品检验、试验规程、规范或其它检验文件上规定的产品质量特性包含了对测量管理体系提出的计量要求。生产部为了满足顾客的要求,必须做好以下工作:1)关注外部顾客对本公司提出的测量要求。根据技术部、生产部和质量监督部以及安环部等部门规定的计量要求,确定和改善本公司测量设备的配备能力和配备水平。如发现测量设备的配备量和准确度等级不能适应生产要求,甚至影响产品质量或可能造成
24、安全、环境隐患时,生产部应通过调查向计量主管副总提交书面申请报告。2)为了确保本公司建立的测量管理体系能充分满足内部顾客,即生产、技术、质监、安环、经营等部门规定的计量要求,生产部应主动了解并征求上述部门的意见,掌握计量需求。3)生产部应建立可明确反映本公司计量检测能力的测量设备台账,证明本公司具有可满足顾客要求的测量能力。4)生产部应通过测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宣讲和组织学习,使全体计量人员树立为顾客,首先是内部顾客服务的思想,明确具体服务对象,了解和掌握内部顾客的计量要求,增强为顾客服务的意识。5.4 质量目标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确定以下总的年度质量目标:a)A类测量设备周期受检率100%,B类测
25、量设备周期受检率90%;b)最高测量标准往上级部门送检及时率100%;c)在用测量设备抽查合格率95%;d)由于测量设备失准造成停车或产品质量不合格,每年不得超过3次。以上质量目标是公司测量管理体系的总体目标。每年由质量监督部组织编制测量管理体系目标分解,组织相关部门协商讨论后,经总经理审批后下达。与测量管理体系有关的各个部门应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解。分解质量目标可以和本部门的职责和工作人员岗位职责的规定相结合来规定。可测量的质量目标可以按频次、时间间隔或其它计数指标来规定。质量监督部对测量管理体系质量目标分解的完成情况每年至少要进行2次监督汇总,时间可分别在年中和年底。也可以结合质量管理体系或
26、测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或迎接外部认证机构的审核同时进行。质量监督部应将测量管理体系质量目标的监督汇总结果、质量目标的实现程度作为测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的一个衡量标准,并向管理者代表报告。5.5 管理评审测量管理体系管理评审与本公司质量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评审同时进行,并引用此体系中的管理评审控制程序。管理评审由总经理主持,质量监督部组织并编制发放管理评审计划,生产部等有关部门应按照评审计划安排事先准备好管理评审中准备的报告。提交公司管理评审报告的内容应包括:a)测量管理体系实现年初预订质量目标的情况;b)测量管理体系文件修订状况;c)实施测量管理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d)需要公司总经理解决的
27、重大问题。管理评审应对测量体系的充分性、有效性和适宜性作出评价。总经理应确保测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质量监督部和生产部应利用管理评审的结果对测量体系进行必要的修正,包括改进测量过程和评审质量目标。质量监督部记录所有的评审结果和采取的措施。6.1 人力资源6.1.1 人员职责在本手册5.2.1计量职能部门对测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岗位及职责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有关操作工的计量职责在相关的作业指导书中另有专门的规定。6.1.2 能力和培训管理部每年编制计量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培训计划并纳入公司的人员内部培训计划。在培训计划中应就测量管理体系有关人员的培训要求、培训项目、培训师资和培训时
28、间、经费、培训效果评价等安排做出规定。培训责任部门按计划进行培训和培训效果的验证,并对培训方式进行评价。具体引用质量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的人力资源控制程序。需要外出培训的与测量体系相关的人员(计量员、仪表工、化验员)年初由各部门报计划,由质量监督部负责组织计量检定员、计量校验员、仪表修理工、化验员、内审员等人员的外出培训工作,落实培训经费,安排培训时间。所有外培人员的培训合格证书应在各操作岗位存放,质量监督部保存复印件,作为人员培训有效性的证据。质量监督部应利用文件发布、内部审核等机会对测量管理体系有关人员进行ISO9000:2008标准和ISO 10012:2003标准的宣讲和测量管理体
29、系文件的学习和讲解,使有关人员对测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规定和要求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同时,质量监督部还要利用公司的广播、板报等工具宣传国家计量法规,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问题,组织知识竞赛,作生动活泼的宣传教育。对法定计量单位的使用和计量术语的正确使用和理解也要纳入宣传的内容。通过以上各种方式的培训和教育,增强全体计量人员,包括与测量管理体系有关的各部门人员的计量意识和对确保本公司产品质量的责任意识。若工作临时需要使用未经过培训的人员完成某项工作时,有关部门应对这些临时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经常性的有效监督,以确保其工作质量。6.2 信息资源6.2.1 程序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已编制形成12个程序文件和引用职
30、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的6个程序。测量管理体系已编制形成的程序文件:1、M/DHCX-001 软件识别控制程序2、M/DHCX-002 测量设备确认标识和封印控制程序3、M/DHCX-003 测量设备配备和流转管理控制程序4、M/DHCX-004 测量环境与数据修正控制程序5、M/DHCX-005 外购产品与外来服务控制程序6、M/DHCX-006 计量确认控制程序7、M/DHCX-007 测量设备计量确认间隔控制程序8、M/DHCX-008 测量过程设计和实现控制程序9、M/DHCX-009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控制程序10、M/DHCX-010 量值溯源控制程序11、M/DHCX-011 顾客满
31、意度信息收集和分析控制程序12、M/DHCX-012 不合格控制程序引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的6个程序。1、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2、管理评审控制程序3、人力资源控制程序4、记录控制程序5、内部审核控制程序6、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引用质量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对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文件以及相关外来文件进行控制:a)文件发布前得到授权人批准或确认,确保文件规定的要求是充分的,规定的措施、方法和步骤是适宜的;b)文件在执行过程中应适时进行评审,如发现文件不适用或需要补充或修改时允许进行变更,但必须经过原批准人员或其授权人重新批准;c)文件经过修改,在修改过
32、的文件上可采用版本号、换页等方式表明文件现行修定状态,防止误用;d)与测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所有部门和场所,包括生产现场应有现行有效的有关文件,确保得到贯彻实施;e)测量管理体系文件内容描述应清晰,便于使用人员理解,不应照抄标准,照搬其他单位的文件;f)国家计量检定规程、计量技术规范和校准规范应经技术部文件控制计量管理员识别,确认为是现行有效的最新版本,方可使用;g)测量设备制造厂提供的设备使用说明书、操作手册由计量室确认和保存,确保有效性,防止误用过期失效的文件;h)在工作现场使用或存放的文件必须是现行有效的。6.2.2 软件本公司使用部分自动测量设备,在订购仪器时已经过型式检定,其自带测试软件
33、已经过有效性确认。带测试软件的自动测量仪除具有校准合格状态标识外,还有自动测试软件。该仪器应指定专人保管和使用。化验室和产品检验室计算机计算测量结果的通用软件,有关有效性测试和使用操作要求已在M/DHCX-001软件识别控制程序中做出规定。自带测试软件的测量设备已纳入M/DHCX-010量值溯源控制程序的管理范围。6.2.3 记录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引用质量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记录控制程序对形成的文件进行控制。针对测量管理体系某些记录要求在相关的作业指导书或测量设备检定/校准的技术操作文件中做了更详细的补充规定。按照测量管理体系记录控制要求,对本公司测量设备的测量能力,一般的测量活动(含检验
34、、试验、化验)和生产现场关键/特殊测量过程控制的记录,已进行了规定,确保测量管理体系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存期和处置符合规定的要求。a)记录的标识测量管理体系记录表格采用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记录控制程序文件中规定的统一编号。测量设备检定/校准记录采用国家检定规程规定的记录表格。编号办法由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做出规定。b)记录的贮存与保护与测量管理体系有关的记录由填写记录部门负责人指定专人保管,按填写日期的顺序排列,需要时进行装订,确保记录不丢失,不受潮、不损坏、保证记录的完整。各种记录保存期在记录总清单上做出规定。c)记录的处置记录到了保存期由质量监督部收集后统一销毁并记录。需要长期保存归
35、档的记录按公司档案管理规定进行保管。6.2.4 标识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设备标识的控制已形成M/DHCX-002测量设备确认标识和调整控制程序。各车间应对本部门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状态进行标识,以确认某个特定的测量过程或某些过程的测量设备得到清楚的标识或受控,以防止未授权使用。测量管理体系中所用的设备应与其它设备清楚的区分。计量检定员应经常注意抽查生产现场和实验室测量设备是否贴有计量确认标识;标识是否完整和清晰;标识是否脱落。如发现测量设备计量确认标识不合格或脱落应及时通知各测量设备使用部门,需要时应开具不合格报告。6.3物质资源6.3.1测量设备 本公司生产现场和实验室在用的测量设备总体上可
36、满足产品设计、工艺控制、检验试验和安全防护等方面的准确度要求。少数个别测量设备不能完全满足公司测量要求的应上报计划,逐步充实调整,使测量设备的配备能充分适应生产发展的要求。在新配备测量设备时主要考虑“准确度比”,同时还应考虑测量设备使用环境条件、使用人员水平等有关因素。生产部编制公司测量设备总台账,可总体反映本公司测量设备的测量能力和水平。关于测量设备的入库验收、装卸运输、贮存保护和领用发放等测量设备流转管理要求已在M/DHCX-003测量设备配备和流转管理控制程序中做出规定。6.3.2环境条件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设备检定、调整和使用环境的控制已形成DH/CX/M-004 测量环境与数据修正
37、控制程序测量设备检定和调整所要求的环境条件在相应的国家计量检定规程中已有明确的规定。负责测量设备检定或校准,调整、化验和材料试验的场所必须满足室内温度、湿度和清洁度等环境条件要求。在生产车间利用高精度的测量仪测量某些精密工件产品时,当车间环境温度不符合或超过规定的温度控制范围时,其测量值必须按“温度换算表”做产品温度系数的修正。精密产品温度系数修正方法已在加工工艺文件中作了规定。计量检定员对这类精密加工过程温度系数修正测量数据处理等环境影响因素进行监督抽查,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可靠。6.4外部供方为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外部供方的控制已形成DH/CX/M-005外购产品与外来服务控制
38、程序。外部供方为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提供的测量用产品包括:测量设备、测量用辅助装置和做检验用的辅助设备、检验设备、与标准物质、环境监测和过程监视用的监视设备、少量维修用的仪器配件以及测量检验设备的测试和售后服务。外部供方为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提供的服务包括:省级/市级计量技术机构的检定或校准、某些产品的委托检验和计量人员的委托培训等。有关测量管理体系外供产品和外来服务应按外购产品与外来服务程序文件的规定,由相应职责部门对外部供方进行调查、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并保存有关的评价记录。7.1计量确认7.1.1 总则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对计量确认的控制已形成M/DHCX-006计量确认控制程序本公司的计量
39、确认包括:测量设备的对外送检、内部检定、测量设备的校准、验证和部分测量设备的修理和调整、封印和标记。属于国家强制检定的标准测量设备和本公司计量室无法检定的测量设备分别送省级或市级计量技术机构进行检定,确保这类测量设备按照国家计量检定规程规定的周期进行送检。新购的测量设备投入使用之前,由生产部进行检定或校准,无法检定的测量设备送省/市计量技术机构进行检定。所有检定或校准合格的测量设备由计量人员确认其校准状态,使用部门进行标识,合格的测量设备重新贴合格标记,并注明检定日期和有效期。同时在测量设备台账中注明。经检定或校准合格的测量设备,其计量特性必须满足有关设计工艺文件和产品检验规程所规定的预期使用
40、要求。7.1.2计量确认间隔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对计量确认间隔的控制已形成M/DHCX-007 测量设备计量确认间隔控制程序。本公司属于国家强制检定的测量设备,包括计量标准器,其检定周期按有关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或有关检定技术法规所规定的周期按计划及时送检。属于公司内部工艺、检验控制用的测量设备,生产部确认A、B、C类,规定校准间隔。属于本公司内部校准的测量设备,应按程序文件的规定,具体确定这类测量设备的目录,规定校准间隔评定方法,填写和保存确定和调整计量确认间隔的记录并由生产部计量室保存。经过校准间隔调整后的测量设备必须重新校准后才能使用。7.1.3设备封印控制本公司只有少数需要进行封印的测量设备
41、,如电度表、水表、压力表。对这些有封印要求的测量设备应按照M/DHCX-002测量设备确认标识和封印控制程序进行管理。计量管理员在日常的监督检查中抽查这类测量设备的封印有无损害或破坏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7.2测量过程7.2.1 总则 技术部会同生产部和质监部等通过对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的识别和策划,确定对本公司产品质量有决定性影响的特殊测量过程和关键测量过程。对生产中的特殊和关键测量过程所用的测量设备(含测试软件和测量用辅助设备)、工作环境条件、操作工的技能要求和测量方法、频次和记录等要求已在M/DHCX-008测量过程设计和实现控制程序和有关的作业指导书中做了明确的规定。7.2
42、.2 测量过程设计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对测量过程设计的控制已形成M/DHCX-008测量过程设计和实现控制程序。对关键和特殊测量过程,设计应充分考虑到作为“内部顾客”的技术部、生产部和质监部的设计工艺要求和产品检验要求以及国家计量法律法规(如国家有关计量技术规范、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及单位符号等有关规定)要求,同时也考虑到本公司为确保产品关键质量特性等多方面的要求。在上述关键和特殊测量过程监控作业指导书中对生产过程中的测量参数及控制曲线上下波动界限根据累积的数据预先做了规定。本公司在单值控制图上形成的控制曲线反映出上述测量过程要素,如测量设备、测量的环境条件(如环境温度)的影响、操作人员的技能及所用
43、测量方法多方面的影响。在作业指导书中对所用测量设备及其专用标识、测量方法步骤、测量频次、操作人员的资格和测量过程记录的数据项及填写要求等均做了详细的规定。本公司对上述特殊测量过程和关键测量过程的设计可确保及时发现测量过程控制曲线的异常变动,以便查找和分析测量过程失控的原因,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7.2.3 测量过程实现测量过程实现就是使通过以上测量过程参数及控制限设计,如事先确定的测量过程数据的控制曲线的变动始终处在设定的控制界线内,使测量过程的变动不超过控制限,测量过程处于受控状态。这就是测量过程实现要达到的目的。如果测量过程参数变动曲线记录发现超过预先设定的控制界限,而且控制曲线在一个方向呈
44、上升或下降的趋势,这可能预示着该测量过程参数失去控制,测量过程可能出现失控。负责监视特殊测量过程和关键测量过程的人员遇到以上情况应立即向技术部长报告。技术部应会同生产部、质监部等有关部门技术人员共同分析测量过程出现失控的原因并由技术部技术人员做详细记录。测量过程失控的原因应从测量过程受控条件逐个分析。a)首先通过测量过程各种专用测量设备的重新校准,确认测量设备是否仍然合格;b)重新验证作业指导书所规定的关键/特殊测量过程所使用的测量方法是否有效,测量的频次是否太少;c)累计的测量过程参数,测量数据填写是否正确,填写数据是否有误;d)生产车间要求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变化是否超过规定的要求;e
45、)操作人员的操作,包括读数和填写记录表格的数据是否有误;f)测量数据计算和汇总处理的方式是否适当;g)技术人员对测量过程参数监视是否有效。技术部应会同生产部和质监部有关技术人员对以上原因分析并逐个排除后,是否能确定造成测量过程参数曲线变动异常的某个或某些原因。7.2.4 测量过程控制记录测量过程控制记录是说明测量过程受控的证据,是分析测量过程失控原因的依据,也是改进测量过程,提高测量过程控制水平的重要途径。本公司对测量过程控制记录有严格要求的是特殊和关键测量过程参数的控制记录。上述测量过程参数和测量过程要素的记录必须达到以下控制要求:a)按照规定的记录表格详细记录测量过程所用的测量设备(包括名
46、称、型号、编号、校准有效期);负责测量过程监控的技术人员和操作工的姓名及签名;当天车间的环境温度与湿度以及加工产品的名称与批号等;b)当天测量过程参数表头显示的具体数据,包括对累积的测量数据进行评定得出的测量不确定度;c)若测量过程参数变动曲线预示有可能使测量过程失控,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d)测量过程参数的记录日期和时刻;测量过程数据累计评定的日期;e)测量过程监控所依据的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的名称与文件编号;f)记录人的姓名及签字;g)负责测量过程控制的技术人员与操作工的职称或等级。各使用部门应对测量过程参数有关记录的填写、修改,汇总和利用等情况进行定期抽查和监督,确保测量过程监控记录真实、可信、完整和清晰。7.3 测量不确定度和溯源性7.3.1 测量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