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0 ,大小:6.31MB ,
资源ID:3397392      下载积分:5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339739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w****g】。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w****g】,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实施细则修订稿.doc)为本站上传会员【w****g】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实施细则修订稿.doc

1、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规定实 施 细 则(修订稿)国土资源部二六年四月目 录一、总则(1)(一) 目的(1)(二) 名词解释(1)(三) 任务(1)(四) 基本规定(2)(五) 组织形式(3)(六) 质量监控(3)二、设计编制(3)(一) 基本规定(3)(二) 设计书提纲(4)三、野外调查(5) (一) 调查要点(5) (二) 野外调查记录规定 (14) (三) 野外调查记录形式(16) (四) 工作手图和清图填绘规定(17)四、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建设 (18)(一)群众监测网络建设(18)(二)群专结合的预报预警系统建设(20)五、室内资料分析整理(20)(一) 基本规定(20)(

2、二) 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20)(三) 重点防治区的拟定(23)(四) 成果图件编制(23)(五) 成果报告编制(24)(六) 报告附件(26)六、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建设(27)附件1:县(市)地质灾害调查表附件2: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成果图图例一、总 则(一)目的为查明我国地质灾害严重县(市)的地质灾害隐患,划定地质灾害易发区,健全群专结合的监测网络,有计划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建立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减少灾害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开展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二)名词解释1、地质灾害:本细则所称地质灾害,涉及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地

3、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2、地质灾害隐患:本细则所称地质灾害隐患,涉及也许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不稳定斜坡、潜在滑坡、潜在崩塌、潜在泥石流和潜在地面塌陷,以及已经发生但目前还不稳定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3、灾情:本细则所称灾情为地质灾害的危害性,涉及地质灾害导致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4、险情:本细则所称险情为地质灾害隐患的潜在危害性,涉及地质灾害隐患威胁的人数和威胁财产数(潜在经济损失)。(三)任务1、“以人为本”,对城乡、厂矿、村庄、风景名胜区、重要交通干线和重要工程设施分布区不稳定斜坡(变形斜坡)、泥石流潜在发育区以及潜在地面塌陷区进行调查,并对其

4、稳定限度和潜在危害(险情)进行初步评价。2、对已发生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点进行调查。查清其分布范围、规模、结构特性、影响因素、引发因素等,并对其稳定性、危害性(灾情)及潜在危害性(险情)进行评价。3、划定地质灾害易发区。4、协助本地政府建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和编制特大型、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灾预案。5、结合调查成果,对所属县(市)有关人员进行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知识培训,指导地质灾害的监测与预警工作。6、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区划。7、建立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四)基本规定1、地质灾害调查应在充足收集、运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收集资料内容涉及与地质灾害形成条件相

5、关的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区域构造、第四纪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生态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等。2、地质灾害调查的重要内容涉及不稳定斜坡、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根据工作区实际情况,可以增长其它种类的地质灾害调查内容。3、地质灾害调查应充足发动群众,采用有关部门和群众报险与专业人员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于前人文献已有记载的以及本地群众和有关部门报告的地质灾害点,必须逐个进行现场调查;对于重要的居民点,无论有无地质灾害分布,都必须进行现场调查;对于据地质条件判断也许遭受地质灾害威胁的一般居民点,也必须进行现场调查。4、地质灾害调查必须做到“一点一卡”。按

6、照卡片规定的内容逐个填写,对地质灾害的重要要素的描述不得漏掉。5、地质灾害调查必须按照统一的格式规定建立相应的信息系统。6、列入年度计划的县(市),承担调查任务的单位须编制调查设计书。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后开展调查工作。7、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成果资料(含文字报告、图件、附件、附表和有关原始资料等)均以纸介质和电子文档(光、磁盘)两种形式汇交。所汇交的资料均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标准复制。光(磁)盘数据资料,必须与纸介质成果资料内容一致。8、每个县(市)地质灾害调查工作应在一年内完毕。(五)组织形式1、成立由县(市)政府领导、承担调查任务的地勘单位领导及有关部门成员

7、参与的项目协调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和协调项目的实行。2、在协调小组领导下,由承担调查任务的地勘单位和县(市) 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成若干联合调查组开展工作。3、每个县(市)调查组专业技术人员不应少于2人。其中,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并且有经验的专业人员不应少于1人。4、在开展调查工作前,专业调查组应协助本地政府举办地质灾害调查基层干部培训班。(六)质量监控1、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项目应由具有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资质的单位承担。2、项目承担单位必须按照审批后的设计书规定组织实行,如需要对设计进行较大变更、调整,应报原审批部门备案或重新审批。3、项目承担单位应准时开展对项目实行阶段的自检、互检、专

8、检的质量控制措施。4、在项目实行过程中,省及本地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组织有关专家对调查工作进行野外抽查和验收。质量不合格者,必须返工,直至质量合格。5、项目承担单位提交的成果报告送审稿,经省(区、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有关专家评审通过并经审批后,方可提供本地政府使用,并按规定进行资料归档。二、设计编制(一)基本规定1、设计书应充足收集前人资料,特别是收集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州)、县三级地质灾害年度防治预案和应急防灾减灾工作资料,并进行综合研究,使设计书有充足的依据和可操作性,保证调查成果的质量。2、设计书应充足了解地方国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情况,以及对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的需求和规定,使

9、工作目的明确,针对性强。3、设计书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规定、条例及规定,内容完整,重点突出,附图附表齐全。(二)设计书提纲设计书提纲涉及如下内容:前言一 目的任务二 工作区范围和自然地理概况三 以往工作限度及评述第一章 区域环境地质条件和地质灾害现状第一节 区域环境地质条件第二节 地质灾害现状第三节 影响地质灾害易发限度的地质条件分析第二章 工作部署及进度安排第一节 工作部署原则第二节 工作部署第三节 工作量与工作进度第三章 工作方法及技术规定第一节 工作方法第二节 技术规定第四章 组织管理第一节 组织管理第二节 项目组人员与分工第五章 保障措施第一节 项目全面质量管理措施第二节 安全及劳动

10、保护措施第六章 经费预算第七章 预期成果第一节 成果报告第二节 成果图件第三节 附件第四节 提交成果时间附图: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部署图,比例尺1/10万。三、野外调查(一)调查要点1、不稳定斜坡调查要点调查的内容涉及:构成斜坡的地层岩性、风化限度、厚度、软弱夹层岩性及产状;断裂、节理、裂隙发育特性及产状;风化残坡积层岩性、厚度;山坡坡型、坡度、坡向和坡高;岩土体中结构面与斜坡坡向的组合关系。不稳定斜坡与建筑物的平面关系(如:房屋与高陡边坡的距离)。调查斜坡周边,特别是斜坡上部暴雨、地表水渗入或地下水对斜坡稳定的影响、人为工程活动对斜坡的破坏情况等。对也许构成崩塌、滑坡的结构面的边界条件、坡

11、体异常情况等进行调查分析,以此判断斜坡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及也许的影响范围。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视为该斜坡具有失稳条件:(1)各种类型的危岩体;(2)斜坡岩体中有倾向坡外、倾角小于坡角的结构面存在;(3)斜坡被两组或两组以上结构面切割,形成不稳定棱体,其底棱线倾向坡外,且倾角小于斜坡坡角;(4)斜坡后缘已产生拉裂缝;(5)顺坡走向卸荷裂隙发育的高陡斜坡或凹腔深度大于裂隙带;(6)岸边裂隙发育、表层岩体已发生蠕动或变形的斜坡;(7)坡足或坡基存在缓倾的软弱层;(8)位于库岸或河岸水位变动带,渠道沿线或地下水溢出带附近,工程建成后也许经常处在浸湿状态的软质岩石或第四系沉积物组成

12、的斜坡;(9)其它根据地貌、地质特性分析或用图解法初步鉴定为也许失稳的斜坡。斜坡稳定性调查表(附表1)中有关栏目填写规定如表1:表1 斜坡稳定性调查表填写说明条 目填 写 内 容名称以距离调查点最近的地名命名。地理位置具体到乡、村、组(社),地理坐标以调查范围的中心点为准,在地形图上量取。野外编号以所在县(市)名称汉语拼音的声母加上调查表的顺序号作为野外编号。如:巴东县BDl、BD2、,攀枝花市PZHl、PZH2、。室内编号按邮政编码方式(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建设数据编码规定)编码。成因时代第四系地层时代代号加成因代号,如第四系全新统坡积物代号为Q4dl;基岩标注到组,如侏罗系蓬莱镇组代号为J3p

13、。产状用倾向、倾角表达,如:倾向125、倾角30,表达为12530。地震烈度可用国家地震局1990年编制的50年内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区划数据。微地貌60为陡崖,2560为陡坡,825为缓坡,8为平台。坡形指斜(边)坡剖面形态,分为凸形、凹形、线形、阶状等形态。坡向指主体坡面倾向,用方位角表达。构造部位指与调查点附近重要构造的关系,如某断层的上盘、下盘或断裂带上;某背斜、向斜的某翼、轴部或倾伏端等。土地使用填写调查点及其附近的土地使用现状。结构类型分为块体状、块状、层状和软弱基座等4种基本类型;层状斜坡结构根据岩层(或其他结构面)倾角大小及与坡面的关系可再分为顺向坡、逆向坡、斜向坡、横向

14、坡和近水平岩层斜坡等5个亚型;顺向坡还可再细分为缓倾顺向坡和陡倾顺向坡。控滑结构面类型分为层理面、片(劈)理面、节理裂隙面、松散盖层与基岩接触面、泥化夹层、层内错动带、构造错动带、断层、老滑坡面等。密实度分为密实、中密、稍密、松散4级。2、滑坡调查要点(1)调查的范围应涉及滑坡区及其邻近稳定地段,一般涉及滑坡后壁外一定距离(滑坡滑动会影响和危害的区域),滑坡体两侧自然沟谷和滑坡舌前缘一定距离或江、河、湖水边;(2)注意查明滑坡的发生与地层结构、岩性、断裂构造(岩体滑坡尤为重要)、地貌及其演变、水文地质条件、地震和人为活动因素的关系,找出引起滑坡或滑坡复活的主导因素;(3)调查滑坡体上各种裂缝的

15、分布特性,发生的先后顺序、切割和组合关系,分清裂缝的力学属性,如拉张、剪切、鼓胀裂缝等,藉以作为滑坡体平面上分块、分条和纵剖面分段的依据,分析滑坡的形成机制;(4)通过裂缝的调查,藉以分析判断滑动面的深度和倾角大小。滑坡体上裂缝纵横,往往是滑动面埋藏不深的反映;裂缝单一或仅见边界裂缝,则滑动面埋深也许较大;假如基础埋深不大的挡土墙开裂,则滑动面往往不会很深;假如斜坡已有明显位移,而挡土墙等仍然完好,则滑动面埋深较深;滑坡壁上的平缓擦痕的倾角,与该处滑动面倾角接近一致;滑坡体的差速裂缝两壁也会出现缓倾角擦痕,同样是下部滑动面倾角的反映;(5)对岩体滑坡应注意调查缓倾角的层理面、层间错动面、不整合

16、面、假整合面、断层面、节理面和片理面等,若这些结构面的倾向与坡向一致,且其倾角小于斜坡前缘临空面倾角,则很也许发展成为滑动面。对土体滑坡,则一方面应注意土层与岩层的接触面构成的滑带形态特性及控制因素,另一方面应注意土体内部岩性差异界面;(6)调查滑动体上或其邻近的建、构筑物(涉及支挡和排水构筑物)的裂缝,但应注意区分滑坡引起的裂缝与施工裂缝、填方基础不均匀沉降裂缝、自重与非自重黄土湿陷裂缝、膨胀土裂缝、温度裂缝和冻胀裂缝的差异,避免误判;(7)调查滑带水和地下水情况,泉水出露地点及流量,地表水自然排泄沟渠的分布和断面,湿地的分布和变迁情况等;(8)围绕判断是初次滑动的新生滑坡还是再次滑动的古(

17、老)滑坡进行调查。古(老)滑坡的辨认标志见表2。表2 古(老)滑坡的辨认标志标 志内 容等级类别亚类形态宏观形态1圈椅状地形B2双沟同源地貌B3坡体后缘出现洼地C4大平台地形(与外围不一致、非河流阶地、非构造平台或风化差异平台)C5不正常河流弯道C微观形态6反倾向台面地形C7小台阶与平台相间C8马刀树或醉汉林C9坡体前方、侧边出现擦痕面、镜面(非构导致因)A10浅部表层坍滑广泛C地层老地层变动11明显的产状变动(排除了别的因素)B12架空、松弛、破碎C13大段孤立岩体掩覆在新地层之上A14大段变形岩体位于土状堆积物之中B新地层变动15变形、变位岩体被新地层掩覆C16山体后部洼地内出现局部湖相地

18、层B17变形、变位岩体上掩覆湖相地层C18上游方出现湖相地层C变形等19古墓、古建筑变形C20构成坡体的岩土结构零乱、强度低B21开挖后易坍滑C22斜坡前部地下水呈线状出露、湿地C23古树等被掩埋C历史记载访问材料24发生过滑坡的记载和口述A25发生过变形的记载和口述C注:属A级标志,可单独判别为属古、老滑坡;二个B级标志或一个B级、二个C级,或4个C级标志可判别为古、老滑坡。迹象愈多,则判别的可靠性愈高。(9)本地整治滑坡的经验和教训。(10) 调查滑坡已经导致的损失,滑坡进一步发展的影响范围及潜在损失。填表见附表2。3、崩塌调查要点崩塌调查涉及危岩体调查和已有崩塌堆积体调查。危岩体调查应涉

19、及下列内容:(1)危岩体位置、形态、分布高程、规模。(2)危岩体及周边的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形地貌、岩(土)体结构类型、斜坡组构类型。岩土体结构应初步查明软弱(夹)层、断层、褶曲、裂隙、裂缝、临空面、侧边界、底界(崩滑带)以及它们对危岩体的控制和影响。(3)危岩体及周边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赋存特性。(4)危岩体周边及底界以下地质体的工程地质特性。(5)危岩体变形发育史。历史上危岩体形成的时间,危岩体发生崩塌的次数、发生时间,崩塌前兆特性、崩塌方向、崩塌运动距离、堆积场合、崩塌规模、引发因素,变形发育史、崩塌发育史、灾情等。(6)危岩体成因的动力因素。涉及降雨、河流冲刷、地面及地下开挖、采掘

20、等因素的强度、周期以及它们对危岩体变形破坏的作用和影响。在高陡临空地形条件下,由崖下硐掘型采矿引起山体开裂形成的危岩体,应具体调查采空区的面积、采高、分布范围、顶底板岩性结构,开采时间、开采工艺、矿柱和保存条带的分布,地压现象(底鼓、冒顶、片帮、鼓帮、开裂、压碎、支架位移破坏等)、地压显示与变形时间,地压监测数据和地压控制与管理办法,研究采矿对危岩体形成与发展的作用和影响。(7)分析危岩体崩塌的也许性,初步划定危岩体崩塌也许导致的灾害范围。 (8)危岩体崩塌后也许的运移斜坡,在不同崩塌体积条件下崩塌运动的最大距离。在峡谷区,要重视气垫浮托效应和折射回弹效应的也许性及由此导致的特殊运动特性与危害

21、。(9)危岩体崩塌也许到达并堆积的场地的形态、坡度、分布、高程、地层岩性与产状及该场地的最大堆积容量。在不同体积条件下,崩塌块石越过该堆积场地向下运移的也许性,最终堆积场地。(10)调查崩塌已经导致的损失,崩塌进一步发展的影响范围及潜在损失。已有崩塌堆积体调查应涉及下列内容:(1)崩塌源的位置、高程、规模、地层岩性、岩(土)体工程地质特性及崩塌产生的时间。(2)崩塌体运移斜坡的形态、地形坡度、粗糙度、岩性、起伏差,崩塌方式、崩塌块体的运动路线和运动距离。(3)崩塌堆积体的分布范围、高程、形态、规模、物质组成、分选情况、植被生长情况、块度、结构、架空情况和密实度。(4)崩塌堆积床形态、坡度、岩性

22、和物质组成、地层产状。(5)崩塌堆积体内地下水的分布和运移条件。(6)评价崩塌堆积体自身的稳定性和在上方崩塌体冲击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分析在暴雨等条件下向泥石流、崩塌转化的条件和也许性。填表见附表3。4、泥石流调查要点泥石流沟谷在地形地貌和流域形态上往往有其特殊反映,典型的泥石流沟谷,形成区多为高山环抱的山间盆地。流通区多为峡谷,沟谷两侧山坡陡峻,沟床顺直,纵坡梯度大。堆积区则多呈扇形或锥形分布,沟道摆动频繁,大小石块混杂堆积,垄岗起伏不平。对于典型的泥石流沟谷,这些区段均能明显划分,但对不典型的泥石流沟谷,则无明显的形成区、流通区与堆积区。研究泥石流沟谷的地形地貌特性,可从宏观上鉴定沟口是否

23、属泥石流沟谷,并进一步划分其区段。调查范围应涉及沟谷至分水岭的所有地段和也许受泥石流影响的地段,重要涉及泥石流的形成区、流通区、堆积区。应调查下列内容:(1)冰雪融化和暴雨强度、前期降雨量、一次最大降雨量,一般及最大流量,地下水活动情况;(2)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不良地质现象、松散堆积物的物质组成、分布和储量;(3)沟谷的地形地貌特性,涉及沟谷的发育限度、切割情况、坡度、弯曲、粗糙限度。划分泥石流的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圈绘整个沟谷的汇水面积;(4)形成区的水源类型、水量、汇水条件、山坡坡度、岩层性质及风化限度,断裂、滑坡、崩塌、岩堆等不良地质现象的发育情况及也许形成泥石流固体物质的分布范围

24、、储量;(5)流通区的沟床纵横坡度、跌水、急湾等特性,沟床两侧山坡坡度、稳定限度,沟床的冲淤变化和泥石流的痕迹;(6)堆积区的堆积扇分布范围、表面形态、纵坡,植被,沟道变迁和冲淤情况;堆积物的性质、层次、厚度、一般和最大粒径及分布规律。鉴定堆积区的形成历史、划分古泥石流扇和新泥石流扇,新泥石流扇的堆积速度,估算一次最大堆积量;(7)泥石流沟谷的历史。历次泥石流的发生时间、频数、规模、形成过程、爆发前的降水情况和爆发后产生的灾害情况。区分正常沟谷还是低频率泥石流沟谷。(8)开矿弃渣、修路切坡、砍伐森林、陡坡开荒及过度放牧等人类活动情况;(9)本地防治泥石流的措施和建筑经验。(10) 调查泥石流已

25、经导致的损失,泥石流进一步发展的影响范围及潜在损失。泥石流沟堵塞限度分级如表3:表3 泥石流沟堵塞限度分级堵塞限度特 征严重沟槽弯曲,河段宽窄不均,卡口、陡坎多。大部分支沟交汇角度大。形成区集中,沟槽堵塞严重,阵流间隔时间长。中档沟槽较顺直,河段宽窄较均匀,陡坎、卡口不多。主支沟交角多数小于60度。形成区不太集中,河床堵塞情况一般。轻微沟槽顺直均匀,主支沟交汇角小,基本无卡口,陡坎。形成区分散,阵流间隔时间短而少。泥石流综合评判部分各因素评分按泥石流沟严重限度(易发限度)数量化评分表(附表5)泥石流(潜在泥石流)调查表(附表4)中有关栏目填写规定如表4:表4 泥石流(潜在泥石流)调查表填写说明

26、条 目填 写 内 容水系名称指黄河、长江、珠江等入海河流或下游消失的内陆河流。泥石流沟泄入主河道名指按所用地形图上的名称填写,地形图上无河名者按地方习惯名称填入。泥石流沟至主河道距离现场直接量测或在地形图上量测,要注明河道水位标高。流域面积在15万地形图上量测。相对高差在地形图上量测。山坡坡度可在地形图上量测,但以现场实测为主。植被覆盖率指林、灌木植被的覆盖率。现场调查或收集资料。主沟纵坡一般采用山口以上河段平均坡降,以现场实测为主,也可用近期航片或地形图上的量测资料。分段记录时按加权平均值计算。冲淤变幅应在流通区或形成区实际量测。冲淤变幅按附表4中第7项因素综合鉴定。沟口扇形地状况应现场实地

27、调查判别,按山口扇形地特性规定调查的内容量测填表。补给段长度比*同一河段两岸同时存在几个不同补给源,只取其中最长的一段长度计入累计长度。泥沙沿程补给长度比重要按现场调查结果计算拟定,也可根据航片资料拟定。堵塞限度现场调查拟定,鉴定标准见下表。松散物贮量通过现场调查测算或用航片资料的计算成果。不良地质现象发育限度一般按总贮量划级。产沙区松散物平均厚度现场调查量测。*泥沙沿程补给长度比是指泥沙沿程补给长度与主沟长度之比。泥沙沿程补给长度是沿主沟长度范围内两岸及沟槽底部泥沙补给段(如崩坍、滑坡、沟蚀等)的累计长度。易发限度(严重限度),综合评判总分拟定见表5:表5 泥石流易发限度分级易发限度总 分高

28、易发(严重)114中易发(中档)84114低易发4084 不易发405、地面塌陷调查要点地面塌陷重要调查岩溶地面塌陷和采空地面塌陷,涉及发育在黄土等地区的土洞型地面塌陷。岩溶塌陷在我国90以上发生在可溶岩上有松散土层覆盖的岩溶区。塌陷重要产生在土层中,所以也称为“土层塌陷”。一般下列地段易产生岩溶塌陷:(1)浅部岩溶发育强烈,可溶岩顶面起伏较大,并有洞口或裂口,岩溶洞穴空间无充填或充填物少,且充填物为砂、碎石和亚粘土的地段;(2)采、排地下水点附近和地下水位降落漏斗范围内(特别是地下水的重要补给方向上),以及地下水位变动明显的区域(浸没导致水位上升);(3)构造断裂带、背、向斜轴部、可溶岩与非

29、可溶岩的接触部位;(4)岩溶洼地、积水低地和池塘;(5)第四纪土层为砂、轻亚粘土、亚粘土,且厚度小于10米的地段;因此,调查过程中一方面要依据已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在基本掌握区内岩溶发育、分布规律及岩溶水环境的基础上,查明岩溶塌陷的成因、形态、规模、分布密度、引发因素、土层厚度与下伏基岩岩溶特性。地表、地下水活动动态及其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关系。调查岩溶塌陷对已有建筑物的破坏损失情况,圈定也许发生岩溶塌陷的区段。采空塌陷应通过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等工作查明:(1)采空区和巷道的具体位置、大小、埋藏深度、开采时间和回填塌落、充水等情况;(2)矿层的分布、层数、厚度、深度、埋藏特性和开采层的岩性、结构

30、等;(3)矿层开采的深度、厚度、时间、方法、顶板支撑及采空区的塌落、密实限度、空隙和积水等;(4)地表变形特性和分布规律:涉及地表陷坑、台阶、裂缝等的位置、形状、大小、深度、延伸方向及其与采空区、地质构造、开采边界、工作面推动方向等的关系;(5)地表移动盆地的特性,划分中间区、内边沿和外边沿区,拟定地表移动和变形的特性值;(6)采空区附近抽、排水情况及对采空区稳定的影响;(7)搜集建筑物变形及其解决措施的资料等。 填表见附表6。6、地裂缝调查要点本调查所指地裂缝为区域性地裂缝,与滑坡、崩塌、地面塌陷相伴生的地裂缝不在此调查范围内中。地裂缝调查内容重要为:(1)单缝特性和群缝分布特性及其分布范围

31、;(2)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构造断裂等);(3)地裂缝成因类型和引发因素;(4)发展趋势预测和现有灾害评估及未来灾害预测;(5)现有防治措施和效果。填表见附表7。7、地面沉降调查要点重要调查由于常年抽汲地下水引起水位或水压下降而导致的地面沉降,不涉及由于其它因素所导致的地面下降。重要通过搜集资料、调查访问来查明地面沉降因素、现状和危害情况。着重查明下列问题:(1)综合分析已有资料查明第四纪沉积、地貌单元,特别要注意冲积、湖积和海相沉积的平原或盆地及古河道、洼地、河间地块等微地貌分布。第四系岩性、厚度和埋藏条件,特别要查明硬土层和软弱压缩层的分布;(2)查明第四系含水层水文地

32、质特性、埋藏条件及水力联系;搜集历年地下水动态、开采量、开采层位和区域地下水位等值线图等资料;(3)根据已有地面测量资料和建筑物实测资料,同时结合水文地质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初步圈定地面沉降范围和鉴定累计沉降量,并对地面沉降范围内已有建筑物损坏情况进行调查。填表见附表8。8、其它参照国家有关技术规定进行。(二)、野外调查记录规定1、每个调查居民点、地质灾害点和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特性,应根据设计书中规定的技术规定和布点的目的进行具体记录和填表。做到目的明确、内容全面、重点突出、数据无误、词语准确、笔迹工整清楚。2、对各类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影响因素、引发因素的描述应分清主次。特别

33、是引发因素的分析,应用数据说明。如降雨引发,应尽量搜集灾害发生前的降雨时间、雨量数据;如人工切坡引发,应访问切坡的时间,测量切坡后的坡度、高度;如采矿引发,应尽量搜集开采起始时间、年开采能力、矿石总产量、坑道位置、采矿工艺、采空区分布及面积等资料;如抽、排水引发,应尽量搜集抽排井孔布置、抽排时间、抽排水量、抽排前后地下水位及变化等资料。3、各类地质灾害的规模划分标准,参照表6、表7、表8。表6 滑坡、崩塌(危岩体)、泥石流规模级别划分标准级 别滑 坡(104m3)崩 塌(104m3)泥石流(104m3)巨型100010050大型1001000101002050中型10100110220小型10

34、12 表7 地裂缝规模分级标准 级 别规 模巨型地裂缝长1km,地面影响宽度20m大型地裂缝长1km,地面影响宽度1020m中型地裂缝长1km,地面影响宽度310m,或长1km,宽1020m 小型地裂缝长1km,地面影响宽度3m,或长1km,宽55,出现“鹰咀”崖,顶底高差30m,坡面起伏不平,上陡下缓。前缘临空,坡度45,坡面不平。前缘临空,坡度60,岩体结构破碎修路等工程开挖形成软弱基座陡崖,或下部存在凹腔,边坡角40-60人类活动很少,岸坡有砌石护坡。人工边坡角40表11 塌陷体稳定性定性评价稳定性分级塌陷微地貌堆积物性状地下水埋藏及活动情况说 明稳定性差塌陷尚未或已受到轻微充填改造,塌

35、陷周边有开裂痕迹,坑底有下沉开裂迹象疏松,呈软塑至流塑状有地表水汇集入渗,有时见水位,地下水活动较强烈正在活动的塌陷,或呈间歇缓慢活动的塌陷稳定性较差塌陷已部分充填改造,植被较发育疏松或稍密,呈软塑至可塑状其下有地下水流通道,有地下水活动迹象接近或达成休止状态的塌陷,当环境条件改变时也许复活稳定性好已被完全充填改造的塌陷,植被发育良好较密实,重要呈可塑状无地下水流活动迹象进入休亡状态的塌陷,一般不会复活表12 土洞稳定性定性评价稳定性分级土洞发育状况土洞顶板埋深(H)或其与安全临界厚度比(HH0)说 明稳定性差正在连续扩展正在活动的土洞,因促进其扩展的动力因素在连续作用,不管其埋深多少,都具有

36、塌陷的趋势间歇性地缓慢扩展稳定性较差休止状态H10m或HH01.0不具有极限平衡条件,具塌陷趋势10mH15或1.0 HH01.5基本处在极限平衡状态,当环境条件改变时也许复活H15m或HH01.5超稳定平衡状态,复活的也许性较小,一般不具有塌陷趋势稳定性好消亡状态一般不会复活(三)野外调查记录形式1、野外调查记录必须按规定的调查表认真填写,要用野外调查记录本作沿途观测记录,并附示意性图件(平面图、剖面图、素描图等)和影像资料等。对于调查的地质灾害点及地质灾害隐患点,填写相应灾种的野外调查表(附表1-8);对于调查的居民点,填写村(居民点)地质灾害调查情况登记表(附表9)。2、灾情或险情以及规

37、模属中型及其以上的地质灾害点必须进行具体调查;对灾情或险情以及规模属小型者可视具体特性和分布位置做控制性定点调查(灾情和险情分级标准见表13)。表13 地质灾害灾情和险情分级标准死亡人数(人)受威胁人数(人)直接经济损失(万元)潜在经济损失(万元)小型310100500中型310101001005005005000大型103010010005001000500010000特大型301000100010000注:灾情分级灾情采用“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栏指标评价;险情分级险情采用“受威胁人数”和“潜在经济损失”栏指标评价。3、对属同一类型的地质灾害,不管灾害体规模大小、是单体还是群体,都应

38、一点一表,不允许在同一灾害体上定两个以上的观测点,也不允许将相邻两个灾害体合定一个观测点。同一地点存在几种地质灾害或其它环境地质问题时,可以只定一点,但应分类填表。4、对于乡、镇及村委会,都应进行调查,如无地质灾害分布,可不布设观测点,但应作好访问记录;对于一般居民点,只要也许受到地质灾害危害,均应布设观测点进行调查评价。5、野外记录应采用图文互补方式进行调查记录,用图客观地反映出地形形态、滑坡裂缝、隆起等变形现象的空间展布,地下水出露或所测水位埋深等部位,人工边坡分布位置,受威胁对象与潜在灾害体相对空位置,土体厚度、岩层节理断层产状测量位置,照像位置和镜头方向等等。用文字客观地补充记录地形坡

39、度,边坡高度,裂缝特性和形成时间,威胁户数人口等,保证野外记录客观全面。野外记录要严格注意区分主观判断的客观存在的现象,并判断也许的成灾范围。(四)工作手图和清图填绘规定1、采用数字化地形地质或工程地质底图做工作手图。在未获得上述图件情况下,以1/5万地形图作为工作手图,并据己有资料将各类地质灾害点及地质界线透绘到地形底图上供野外调查期间使用。2、工作手图上的各类观测点和地质界线,在野外应用铅笔绘制。转绘到清图上后应及时上墨。3、工作手图上观测点符号用表达。灾害体若规模较小,无法表达其轮廓线时,用不依比例尺的符号表达。当规模较大,应按比例尺圈定其边界线。4、工作手图上观测点定位应遵循以下原则:

40、滑坡点定在滑坡后缘中部,泥石流点定在堆积区中部,地面塌陷点定在塌陷中心点,地裂缝点定在主干裂缝的中点, 斜坡、边坡点定在变形区中部。5、清图(比例尺一般采用1:10万),各类地质灾害和地质界线应按规定图例绘制,不再表达观测点符号。四、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建设调查过程中和调查基本结束后,联合调查组要协助本地政府进行地质灾害群测群防预警体系建设。初步建立起群众监测网络和群专结合的预报预警系统。(一)群众监测网络建设1、监测点选定原则:(1)危险性大、稳定性差、成灾概率高,灾情严重的;(2)对集镇、村庄、工矿及重要居民点人民生命安全构成威胁的;(3)导致严重经济损失的;(4)威胁公路、铁路、航道等重要基础设施的(由相关部门和业主负责实行);(5)威胁重大基础建设工程的(由相关部门和业主负责实行)。2、监测点的建设根据上述原则拟定需要监测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后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