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等美术院校优质生源地建设研究 周园 何洪臣 王班摘 要: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带来了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而优质的生源则成为了各高校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前提条件。名牌大学、重点本科以及专业学术研究领域水平较高的高等院校,备受优质高考考生们的青睐。反之,院校整体实力不具备界内领先水准,或者综合实力和规模处在中下游的院校,在每年的招生工作中会遇到各类各样的困难。正因如此,学校的招生宣传往往会起到关键提升作用,成为与其他院校竞争优质生源的主要手段。相对而言,艺术类院校在同等条件下开展招生宣传,招生宣传效应及影响力的高低,起到的作用更加显现。鉴于此,文章立足近几年本校招生宣传以及实际招生规模、质量实际,并
2、基于问题探寻可循规律,提出建立以“优质生源基地学校”为中心的招生宣传模式。关键词:高等美术院校;招生宣传;优质生源基地一、高等艺术类院校建立以优秀生源基地学校为招生宣传模式的意义关于高等院校重视招生宣传模式的意义,众多的文章和研究者均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与认可,但作为高等艺术院校,特别是以八大美院为代表的专业院校因生源充足,录取比例较低等因素在招生宣传方面相比较综合院校略显弱势。但随着近几年综合院校在广泛建立生源基地,加大宣传力度等方面做出的成绩直接影响了一批艺术类考生的报考量,使得专业院校的生源质量在不同程度上有所降低。笔者所在的美术院校,与其他绝大多数艺术类高等院校一样,包括造型类、设计类、艺
3、术学理论等基本涵盖艺术类专业的全学科,招生量也逐年扩大,已从美术人才的精英教育逐步向大众化的人才培养转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无论是高校、教师还是学生、社会等,观念早已发生巨大改变1。在以往,高中学习阶段当有学生选择报考艺术类专业,人们的潜意识中便会认为这类学生的文化功课极差,所以才选择艺术类专业。如上所述,随著时代的发展,社会思想的进步,早期的这种偏见基本消除。以本校为例,近几年本校招生规模持续扩大。仔细分析不难发现,之所以会有大量的学生选择美术专业,源于社会发展与市场经济固有的属性与规律,即美术专业日益成为了热门学科。不仅如此,新兴的许多类产业的发展,均离不开美术专业。比如,动漫专业
4、领域、艺术与视觉设计领域等。再者,也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正朝着良性轨道过渡和发展2。如开篇所言,建立优秀生源基地学校,将其作为招生宣传的拓展路径,其意义不言而喻。上述已经提到,在全新的市场经济时代,无论是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还是高等教育领域对人才的塑造,早已不再是精英式教育,而是大众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此外,从一所院校办学发展的视角来看,学校的荣誉,不在它的校舍面积和师生人数,而在于它一代又一代的质量。从十一五期间开始,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及其专业领域逐渐拓宽,进入到2010年之后,招生规模呈梯形增长。大众化高等教育模式下,对于各领域前排的高校而言,凭借着自身实力和影响力可招收到充足的优秀生源。
5、反之,对于实力较差的“二三流”院校,往往只能被动录取一些生源较差的学生群体。相对而言,对于中等规模及实力并不突出的各类院校,加强对优秀生源的争夺很重要,这也是本校近几年改进与优化招生宣传形式的主要目的所在。总体来看,建立生源基地,可直接实现高等院校与中学之间的固定关系,并明确双方在招生交流合作领域的渠道及衔接力。简言之,即以共同选拨和培养优秀人才作为核心目标,以实现双方共同发展作为核心动力,最终追求高等教育美术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塑造3。二、优秀生源基地招生宣传模式发展及推进策略分析就目前来看,以2013年到2018年各省艺术类生源数量及其志愿填报来看,整体趋于平稳,略有增幅。正如前文所分析,目前
6、以美术教育为首的整个高等艺术教育领域,各专业日趋国际化、多元化。此背景环境下,对于各大高校而言,能否争取到稳定、优质的生源,决定着各高校能够在高等美术教育领域站稳脚跟。近几年我校积极与周边整体教学管理水平较高的中学确立合作交流关系,直接在人才的选拔以及培养方面形成了一种新型关系。在实际推进建设与运营维护中,基于以往的招生经验以及招生质量,予以优化和实时改进。在有限条件之下,尽可能做到“别校无,我校有”、“别校有,我校优”的原则4。(一)坚持四大策略原则首先,统筹规划,三方有利,即对我校有利,对学生有利,对生源所在中学有利。其次,精挑细选,严谨规范。与整个高等美术教育领域中处在绝对领先水准的院校
7、及专业相比,在顶尖优秀生源的竞争中或许处于劣势,但和同等规模实力的院校相比,也最大限度突出本校的特色。第三,协议挂牌,有机衔接;最后,在校校联盟合作的基础上,增强优秀人才的储备,基地学校工作人员切实做好跟踪反馈5。具体来看,其一,统筹规划。在实际办学与招生管理中,招生宣传虽然起到了一定的促进效果,但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比拼,终究靠硬实力。故此,本校在推进建设中,始终依据自身的办学属性、办学层次以及专业总体发展规划。在了解和调查统计近年来各省优秀生源的志愿填报情况的基础上,综合分析。通过对比分析之后,结合后期的积极主动出击,选择一批中上等实力的中学作为优秀生源培养基地。此外,为了增强优秀生源的保障性
8、,故遵从先考察后建设的模式,即考察一批、建设一批,不进行大批量的一次性设立。其次,最大限度遵从三方有利原则。如上所述,对本校有利、对学生有利、有中学有利。在三方达成基础共识的前提下,然后寻求共同发展。具体来看,对于本校而言,其目的不必多言。对于学生本人来说,考生考虑的是自己的升学以及个人成长。对于生源所在中学校来说,其主要看重本校的升学率6。当然,即便有差异,也可在后期适时调整与优化。第三,招生宣传及基地建设要严谨规范。具体来看,整个流程大概经历以下阶段,即先挑选生源基地,然后积极与该学校寻求合作,在后续的三方关系管理中最大限度维护彼此间的联系,强化反馈。(二)潜在不利影响因素一般情况下,主要
9、的问题依然出现在考生一方,即学生与家长。关于美术等艺术专业、学校的培养育人模式,尽管越来越多被大众所接纳,但现实中依然会存在一些隔阂,即来自传统观念与新市场经济环境下的认知偏差。具体来看,首先是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其次是对学生择业观以及社会认可度偏低的问题。在大众潜意思中会片面认为,好的学校不需要做宣传,优秀考生随便挑。大肆做宣传的高等学校,往往因其招生比较困难,而困难的原因在于自身办学水平不行。正是长期受到该社会观念的影响,往往决定了一个学校的生源数量。对于绝大多数的家长们而言,就业本科的敲门砖,包括公务员、国企、外企、金融、矿产等各个行业领域的职业,这些属于优选。所以,在选择学校时
10、也会优先考虑。即便是文化课学习比较差的学生,家长们宁愿推荐孩子上技校学一门技术,也不乐意孩子去艺术类院校7。除了学生层面的问题外,最后就是艺术专业领域的职业生涯局限性。众所周知,不仅是美术领域,包括音乐、电影学院等,成千上万的专业学生,最后能真正成名且在行业内成为佼佼者的,几乎比登天还难。再次回到美术专业教育领域来看,美术大师级别的人的确非常少,少之又少。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职业的发展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三)基于不利因素的有效规避策略第一,清楚认识到招生宣传只是一种辅助手段,与同类学校比拼的终归是硬实力。对此,在招生录取中,适当给予考生一定的优先权。简言之,就是最大限度争取到国家或者省级、当
11、地的政策支持,以期进一步改善生源环境。严格意义上讲,真正具有美术天赋的学生,一般都是出现在普通中小学。对此,建议学校应当与各地基层文化部门确立相对浅层的合作关系。对于生源基地的学校而言,它们完全有义务有责任将这些具有天赋的中小学生挖掘、发现、保护然后输送。对此,无论是高考招生,还是直接面向中小学的保送录取,均适当给予一些额外的待遇和教学补贴。通过与当地有关部门寻求合作,建立良性互助关系,如此以来,生源基地输送的优秀人才,也可直接被当地部门以绩效考评等形式记录下来,从而再次增强了合作学校的积极性。强化服务意识,畅通渠道,让考生及其家长全面了解学校,了解国家相关政策,了解新时代新经济发展环境。如上
12、所述,建议学校加强与生源地中学、文化馆站、文艺院团以及当地权威的书法美术培训机构等建立定向交流的关系。在具体操作设计方面,学校可聘请当地的美术老师作为招生咨询专家。后期还可开展教学、科研、社会实践等长期合作。在此基础上,持续完善招生宣传网络,重点加强对本校特色的宣传。包括近几年教育成果、就业前景以及未来职业发展方向等。全员发动,调动全校师生参与招生宣传。以往的招生宣传工作中,主要由招生处来负责,少部分专业教师辅助管理。新模式下,我校积极发动全校师生参与其中。宣传形式并非简单粗暴的刷屏式宣传,而是基于亲身传教与实践引导来实现。以上述提到的考生和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为例,学校好不好,学校的教职工说的
13、不算,家长和社会各界说的也不算,而是由本校的学生来评价。故此,参与全员配合,重心下移的工作模式,在有限的条件之下,尽可能调动师生们的能动性和热情。比如,开展校情、校史等教育,在招生政策的基础框架之下,强化宣传的效应度。参考文献:1张洪亚,王秀彦. 高校优秀生源基地建设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 2014(4):59-60.2梁小雁.谈提高美术院校研究生生源质量的措施以广州美术学院为例J.艺术教育,2014(12):40-40.3师文洋.艺术院校本科招生考试与培养质量研究J.戏剧之家, 2017(2):195-196.4李国兵.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自主招生生源质量分析及对策研究J. 南京工业职业
14、技术学院学报, 2016, 16(3):90-93.5曹茂永,岳国伟,张士强.高校生源质量贡献度评价模型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5):130-134.6李明珠.適应学科发展培养优质生源J.艺术教育, 2017(2):28-30.7侯雨婷,陈嘉敏,郭银亚.地方本科院校吸引优质生源的主要因素调查研究J.时代教育, 2018(5):59-59.青年时代2018年35期青年时代的其它文章微信载体下高职院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路径探究消费心理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基于VBM框架下的价值型财务管理模式分析技工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与课程整合探索新生代员工的职工文化建设特点与路径探析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初探 -全文完-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