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民居对旅游的响应研究 黄丽基金项目:2014年度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科研项目“民族文化对旅游者行为活动的响应研究以甘孜州为例”(项目编号:14SB0270)阶段性成果之一。引言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多次提及旅游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性。随着乡村旅游精品工程的实施和优质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成为公认的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总体上属于旅游资源富集区,旅游业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少数民族村寨自然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特色明显、开发价值高,具备旅游开发的前提条件。近年来,
2、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或村寨旅游开发正如火如荼进行,旅游业的发展使当地居民与外来游客接触更加频繁,便于居民接触外部文化,融入多元化的社会中。2018年,四川省甘孜州启动大渡河流域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项目,在康定、泸定和丹巴3个县(市)选择42个试点村进行示范建设,打造6条精品路线,推出7个精品美丽乡村,并于2019年“五一”精彩亮相市场。截至目前,甘孜州第二批60个可打造村实现圆满收官,雅砻江、金沙江流域的67个乡村振兴试点村,成效明显。由此可见,甘孜州州委、州政府坚持农旅结合,以旅促农,打造旅游产业兴乡村,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旅游发展中,乡村的接待能力是关键。乡村酒店、特色民宿、农家乐、
3、民居接待点等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重点建设内容之一。乡村民居作为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最典型行为表现,将当地居民的住宅观念与传统文化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是反映当地社会文化的载体,凝聚着当地的人文精神。如何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对乡村民居进行旅游包装,使其既不因循守旧,又不脱离现实,在保持文化原真性的基础上增强体验性,以实物或体验式产品呈现给游客,从而被社会大众接受和认可,即乡村民居如何响应旅游发展,是社会各界人士需要重视、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外学术界对旅游响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模型建构、理论基础以及针对不同旅游主体特殊事件或变化研究方面。旅游响应模型方面,Doxey(1975)提出解释旅游目的
4、地居民响应的最早和最重要的理论模型刺激指数模型,指出当地居民对旅游业的态度会随着旅游业发展的成熟度和游客人数的增加,经历从陶醉到冷漠、厌烦再到敌视的变化过程;随后,有学者不断对该模型进行检验,并提出新的模型,如Bulter于1974年提出动态矩阵模型来解释旅游地居民的旅游响应和行为反应;Dogan(1989)提出社区旅游响应模型来研究居民的响应状态。旅游响应的理论基础方面,国外学术界大多采用社会交换理论、社区依恋理论、增长机器理论、社会表征理论等進行分析。此外,国外学者们还针对不同案例点分析不同旅游主体,如阿拉斯加州Sitka社区居民、加拿大和法国的残障游客等。与国外相比,国内学术界在旅游发展
5、的地方响应模型和理论研究上研究较少,更多的是引入理论和借鉴国外研究成果,如单铭磊(2015)以聊城东昌古城景区为例,采用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ESI)模型,分析社区文化认同响应旅游开发的内在机理;李志飞(2006)、张朝枝(2009)、王维艳(2013)等学者分别以社会交换理论、社会表征理论和场域理论分析了社区参与机制、社区居民的遗产价值认知和社区响应乡村旅游的发展。此外,国内学术界对地方响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居民的旅游感知、态度与反应,旅游突发事件或特殊事件的响应,民族社区旅游发展的地方响应3个方面。如魏宝祥(2013)以临夏松鸣岩“花儿
6、”会的居民为例,研究其旅游响应,指出旅游发展促进居民文化自觉和重构,传统民俗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获得积极响应;黄洁等(2003)研究发现旅游发展初期,居民的总体期望和支持度较高;左文超(2011)研究丹巴甲居藏寨居民的社区参与、门票分红感知差异与利益分配形式,提出民族旅游资源治理措施;王维艳(2013)以黔东南郎德上寨为例,构建乡村旅游社区响应模型,指出实行旅游开发后,居民贷款建设家庭旅馆、与外来企业合作、成立旅游公司的情况增多,但实际收益远未达居民期望。由此可知,国内外关于旅游响应的研究,主要关注点是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感知、态度和反应行为,并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获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对于
7、民居的旅游响应研究虽有提及,但进行专门研究的文献较少。国内对民居的旅游开发研究较多,主要集中在旅游开发对民居的正负面影响、旅游开发原则和开发策略研究等方面。本文以四川省甘孜州为例,基于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探讨乡村民居对旅游的响应机制,希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善现有研究。二、大渡河流域乡村振兴示范区民居旅游响应现状2018年4月,甘孜州围绕“成都后花园、康养加休闲”的主题进行定位,在大渡河流域内全面实施精准脱贫攻坚、特色产业融合、生态宜居乡村建设、优秀文化传承、乡村社会善治、乡村人才聚集和全面奔康等七大行动,全力打造282个乡村振兴示范村。截至目前,首批42个示范村已亮相市场,推出6条精品路线和7
8、个精品美丽乡村;第二批60个可打造村已经建成;雅砻江、金沙江流域67个乡村振兴试点村成效明显。甘孜州坚持“农旅结合,以旅促农”的思路,突出康养休闲的定位,增强乡村接待能力,现已建成藏家精品酒店1家、特色民宿123家、改造民宿32家、升级改造农家乐16家、改造民宿试点样板房69户、民居风貌改造1700户。如麦崩乡以土司官寨为核心,将日央、为舍两村60户民房集中打造成民宿旅游项目;杵坭乡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引入社会资本,打造集民宿、科普基地、农场为一体微田园综合体,并大力促进农家乐提档升级。时济乡若吉村重点打造“水涧渔村”乡村观光休闲旅游区,以大渡河野钓、水果采摘、康养休闲为主体,以“公司+合作社+
9、农户”的方式,调整产业结构,通过打造特色民宿丰富游客的愉悦体验,若吉村的村民可将自家房屋出租给合作社,租金为每户每年5000元,15年后无偿归还。兴隆镇和平村作为“牛背山下第一村”,采用“山地旅游+特色民宿+特色产业”的农旅立体融合发展模式,其中民宿带动村集体经济是亮点之一,该村以广东援建资金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入股泸定县致富种植专业合作社,打造旅游民宿,民宿接待提档升级,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截至2019年底,和平村已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上万元,村里23家农家乐每天接待游客几十人至上千人。三、居民关于民居旅游响应的态度为切实了解甘孜州乡村旅游发展中当地居民对民居参与旅游开发的态度,笔者于2020
10、年7月15 2020年7月16日前往甘孜州丹巴县中路乡进行实地调研,并对当地居民进行随机访谈,共访谈了32位居民,其中当地乡村居民30位。通过对这30位村民的访谈,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村民高度认同当地乡村民居文化76.66%的村民认为自己了解当地的乡村民居文化;93.33%的村民喜欢自己的房屋;96.67%的村民愿意住在当地乡村民居中;83.33%的村民认为当地民居文化与众不同;93.33%的村民认为本地民居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只有14%的村民认为当地民居土里土气和23.33%的村民认为当地民居已不适合居民生活需要。(二)村民普遍认为应加大对当地民居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力度56.67
11、%的村民认为当地民居文化的生存面积逐渐减小;86.67%的村民认为政府和社会各界应采取措施传承和保护本地民居文化;60%的村民认为当前对本地民居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重视度不够;86.67%的村民表示愿意为本地民居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贡献力量;83.33%的村民表示在重新修筑或修缮房屋时会以当地民族传统民居风格为主。(三)村民支持旅游开发工作86.67%的村民赞同当地民居文化是非常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86.66%的村民认为当地民居文化促进了本地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开发的同时也促进了本地民居文化的传承与保护;90%的村民支持将当地民居进行旅游开发;86.66%的村民表示欢迎游客前来旅游。(四)村民具有较强的
12、参与旅游决策的意愿83.33%的村民表示愿意将自己的房屋用来开展农(藏)家乐或家庭旅馆;60%的村民则表示愿意将自己的房屋租给其他人经营农(藏)家乐或家庭旅馆;90%的村民表示愿意邀请游客到自己房屋参观;80%的村民表示在新建或修缮房屋时,会根据游客的现代需求调整房屋的部分功能和布置;80%的村民愿意将自己家中具有收藏价值的物品捐给当地博物馆展览;93.33%的村民表示愿意参与到当地民居接待工作中,为游客提供服务,宣傳介绍当地民居文化;86.67%的村民表示愿意参与到本地民居旅游接待协会中,以更好地进行旅游开发;93.33%的村民有意愿参与到当地各项民居旅游接待事宜中。四、建议(一)乡村民居作
13、为当地重要的人文旅游资源,应积极融入和响应乡村旅游开发四川省甘孜州大渡河流域的民居反映了当地丰富多样的社会文化,如贵琼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鱼通文化和官寨文化等,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和较高的观赏和研究价值,是当地非常重要的人文旅游资源。随着大渡河流域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区内各示范村的乡村民居应积极融入当地乡村旅游开发中,以提升乡村旅游的吸引力,促进乡村经济发展。(二)不断拓展乡村民居响应旅游业发展的途径,实现响应方式多元化目前,大渡河流域乡村振兴示范区乡村民居的旅游响应方式主要为打造民宿和升级农家乐升级,主要运作模式是“公司+合作社+农户”,即由国资公司管理,村集体成立合作
14、社,农户可将房屋出租收入、土地流转收入及其他收入作为资本入股合作社,合作社与国资公司共同经营,村民经培训后可参与经营服务,合作社按期与国资公司和农户分红,房屋租金、合作社分红和工资成为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在乡村旅游开发的初级阶段,此响应方式和运作模式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如迅速提升接待服务能力,满足休闲度假需求,提供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服务,提升市场竞争力等。但是,随着乡村旅游发展的不断成熟以及村民旅游服务水平和能力的不断提升,此响应方式和运作模式的局限性逐渐体现,如抑制了居民参与的积极性、民居文化原真性遭到质疑等。因此,随着乡村旅游各发展阶段的推进,不断拓展乡村民居响应的途径和方式,如建立民居乡愁博
15、物馆、开发民居旅游文创产品和旅游纪念品等,既能丰富乡村旅游产品,又能活化当地民居文化。此外,结合当地村民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种商业运作模式,如“公司+农户”“公司+社区+农户”“股份制”“政府+公司+农村旅游协会+旅行社”“政府+公司+农户”等模式,保障居民充分参与,保持乡村旅游的原真性。(三)充分保证社区居民参与从实地调查结果来看,目前大渡河流域的乡村居民普遍支持和愿意将自己的房屋进行旅游开发,普遍具有较强的参与旅游发展的意愿。此外,乡村民居如果少了当地居民,就缺少了灵气,有形无神。因此,在对乡村民居进行旅游开发时,不能将当地居民排除在外,而应积极将其纳入民居旅游开发的各个环节、经营管理和决策中。(四)在传承和保护当地文化的基础上响应旅游开发乡村振兴既要“面子”兴,也要“里子”兴,而“里子”兴的关键便是文化,要在传承和保护当地文化的基础上实现乡村文化振兴。从实地调研结果看,流域内的村民普遍意识到传承和保护民居文化的重要性和意义,也能自觉开展传承和保护行动,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趋势,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乡村民居的旅游响应应在传承和保护当地民居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整村统一规划,保留原有建筑风格,并从房间装修、村落布局、功能区划等方面兼具舒适性和独特性,彰显当地特色文化,用文化留住游客。(作者单位:四川民族学院) -全文完-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