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区域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探索与实践莱芜市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过去十数年来,尤其是以来,莱芜市教育信息化水平有了较大提高,软硬件建设有了长足进步,但在教育信息化发展大潮中,信息化软硬件投入反复性建设、信息化辅助教育教学效益不理想、教育均衡无法真正贯彻等是普遍存在现象。教育信息化发展碰到重大瓶颈,怎样跨越发展,使得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真正实现教育均衡化发展,区域信息化发展过程中,我们通过近2年内部需求研究、方案论证、有关产品调研,3月,莱芜市教育局完毕了莱芜市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招标工作,目前已布署完毕,正在进行内部测试,估计整体平台在将整体投入应用。基本目是基于区域教育发展现实需求,并着眼于未来,
2、让全体师生享有优质教育资源,到达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丰富学生学习方式;推行“平台+空间+业务+资源”整体教学模式,构建互动教学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教育电子政务应用水平和政府办公效率,提高管理工作信息化水平。一、建设背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我国要加紧教育信息化进程,要加紧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布署教育信息网络。到,基本建成覆盖城镇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信息化体系,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整合既有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将资源共建共享建设作为基础教育信息化重中之重来抓,并实现“增进教育均衡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
3、最终目。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指出:教育信息化应以增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以建设、应用和共享优质数字教育为手段,增进每一所中小学和幼稚园享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协助所有适龄小朋友和青少年平等、有效、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为了全面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有力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山东省教育信息化推进计划明确规定:到,全省各级各类学校所有实现宽带联网,基本建成网络条件下教学与学习环境;形成丰富各级各类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并将优质数字教育资源送到每一种班级,实目前教学与学习过程中普遍使用;使所有教师、初中以上学生基本实现每人拥有一种实名网络学习
4、空间,真正把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融合贯彻到每个教师和学生平常教学活动与学习活动中。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山东省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成山东省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初步形成全省教育基础数据库。基于这样指导思想,莱芜市教育局确定了在“十二五”期间完毕莱芜市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目。二、建设过程莱芜市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重要提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9月到1月,重要完毕基础支撑软硬件架构方案论证、调研和制定。进行数据整合和统一身份认证,完毕云服务基础平台、公共服务平台门户系统、教师教研空间、学生学习空间、教育资源中心等系统主题功能开发,启动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数字化校园系统建设。进行教师多元数字化评
5、价以及学生多元数字化评论系统研究。这个阶段进行了多次调研和征求意见,召开了由一级教师和各学校管理人员参与调研会议,最终确定了建设方案。第二阶段是从2月到5月,重要完毕平台招投标采购和布署工作,通过公开招标确定了中标厂商,根据电子政务集约化规定,只采购了软件平台,并于4月下旬开始布署在市政府信息中心服务器上,目前已经布署完毕,正在进行内部测试。第三阶段是从6月到12月,重要将完毕集成应用,实现市级各业务、管理系统信息、数据整合。深入完善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整合业务,完善云服务基础平台、公共服务平台门户系统、教育资源中心系统功能、教师教研空间、学生学习空间。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数字化校园系统试点工程
6、迅速展开。建设过程中莱芜市教育局成立“莱芜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和建设项目组。从教学和技术两方面成立专业建设团体。教学专业团体重要组织学科骨干教师作为专家团体,制定课程资源建设原则并进行资源建设;对从各区、学校征集上来资源进行审核、认定;对购置商品资源库提供意见和提议。制定网络资源建设评估鼓励机制和有关政策;区和基层学校资源征集和筛选等。技术专业团体重要负责:经费筹措、政策出台、队伍组建(聘任专家组和顾问组)、功能论证、工作协调和组织推广等工作。负责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资源库平台方案设计、方案论证、组织招标、开发;制定对应资源建设技术原则、资源分类、存储、推送;学科教师资源建设团体有
7、关技术培训和全程服务;为开发工作正常运作提供全面技术支持。平台应用将分为三步:第一步在市直属单位和市直属学校完毕布署;第二步在教育信息化基础很好区完毕布署;第三步在其他区完毕布署。三、实现功能莱芜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符合国家“三通两平台”基础工程建设目规定,从功能主体上,分为“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考虑到建设投资集约化、管理运行简约化和业务开展空间化实际需求,两大主体共用同一种基础平台进行支撑,全面实现顾客登录“一号通”。3.1基础平台含基础数据中心、数据互换中心、统一身份管理与顾客认证系统、单点登录等模块。向上,可与国家和省有关平台数据对接。向下,可以实现和各学校既有
8、数字化校园平台对接。横向,可以和教育局已建成第三方业务系统、资源库等软件实现对接。充足体现市级“两平台”承上启下,关怀师生需求。3.2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是按照两级建设(市、区县)五级应用(市、区县、校、师、生)原则,重点建设数据库。实现教育电子政务一体化管理,实现数据互通和系统互联,提高教育监管能力与服务水平,实现教育管理现代化、决策科学化、服务网络化,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除新建设办公OA系统和试验教学管理系统外,与已经有教师管理、学生管理和学校管理平台进行对接,实现统一数据管理。3.2.1网络办公OA系统内容包括个人事务、公文处理、信息共享、后勤服务、
9、流程设置等模块。网络办公OA系统支持多级分布式工作协同,与其他办公系统不一样是,本平台支持每级灵活增、扩建,并在不影响承接上下级工作流状况下,自定义内部流程。通过该平台,可实现各级教育局内部、教育局与学校之间信息共享、高效协同事务处理机制,建立一种即时有效信息交流通道,搭建高质量和高效率信息网络,为领导提供一种以便有效事件跟踪和监督手段,实现教育办公自动化、无纸化、信息资源化、传播网络化和人性化。3.2.2试验教学管理系统含采购管理、试验室管理、使用管理、设备维修、记录分析等模块来支持全市教育装备建、配、管、用。试验教学管理系统以实物资产管理为基础,以各室管理为线索,形成学校、区县和市级三级协
10、同管理网络,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提供实时动态教育技术装备信息查询、记录、分析和决策支持,实现动态教育资产管理、动态教育装备管理与动态试验教学管理,优化资源配置。3.3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3.3.1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建立一种集教育资源管理、优化、积累、检索、使用为一体综合性系统,全面整合既有教育资源,丰富教育资源种类与内容,调整资源聚合与展现方式,建立教育资源管理与服务运行机制,增强为一线教育教学服务功能,建立以名校名师教育资源为关键、学科齐全、开放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网络平台。以每个教师为中心,通过资源再加工制作、上传、公布、汇聚、管理、使用、交流全过程,有效服务于教育教学,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目
11、。3.3.2网络教研平台含教师教研空间、网络教研活动、名师工作室、鼓励与评价机制等模块,以教研交流为主线,为区域内教师平常教学工作、教学研究、教学交流、成果展示等提供强有力信息化支撑手段,实现常规教研网络化、教研管理网络化;充足发挥教研网络引领作用,提高教研与校本研修层次与水平,提高教研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教师群体提供跨学校、跨学科、跨区域交流服务平台,从而全面提高区域教学教研水平。3.3.3在线备课平台含在线备课、作业、题库等模块,让学习场所和形式灵活多变,提供更多学习机会及反复学习;可以极大提高课堂互动性,更好发挥多媒体教学实用功能,提高教学效率;最大程度地突破了教育时空限制,使师生分离
12、、非面对面组织教学活动愈加普及;这种跨学校、跨地区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以及多介质便捷接入性使得学习、预习、复习、巩固练习变得有趣,让反复巩固变得更具重要性;学习过程和学生作业、考试以及其他各项数据永久保留,留下成长轨迹;正真实现无纸化电子教育,让书包减肥。3.3.4人人通平台包括教师空间、学生空间、家长空间、学校空间、班级空间、教研机构空间,为学校、老师、学生、家长构筑了一种以学生成长记录为关键,以校园、班级文化建设为纽带,以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为驱动管理、学习、交流、分享网络。人人通平台通过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全面互动,从而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变革教学手段、改善教学措施与学习方式。3.3
13、.5一师一优课平台包括活动创立、活动流程设置、活动开展、顾客管理、角色管理等模块。通过活动开展,力争使每位中小学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至少上好一堂课,使每堂课至少有一位优秀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讲授。该活动平台可支持开展多种不一样类型活动,可将教研活动与资源建设进行有机结合,实现教师教学业务能力提高,带动教师参与到资源建设中,为资源动态生成创立常态途径,实现以赛促建,以赛促用。3.3.6微课大赛平台含作品上传、审核、管理、预览、搜索、记录等模块。通过以赛促建、以赛促用机制汇聚微课资源,为网络课程提供优质资源。充足发挥微课优势,运用区域微课资源共享优势,建成一种为
14、区域内教师、学生提供教育教学服务微课资源平台。为教师提供一种积极分享、开拓创新教学研究平台,为学生提供一种自主学习、按需学习个性化学习平台。3.3.7动画资源库包括小学动画资源库和初中动画资源库。课堂上通过对动画合理运用,变化老式教学措施,加强教师主导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爱好,活跃课堂气氛;分散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增进学生知识内化;协助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更利于技能和经验获取,增进学生全面发展。3.3.8家校互通平台通过移动APP为区域提供一种跨平台教育互动软件,以学生为中心构建家庭、学校、教育局互动空间,提供通告、调查问卷、错题本、班级圈与家长圈交流,以及简朴实用教育管理等功能。家校互通平
15、台是建立支持家长和教师、家长和校长、家长和教育局管理人员之间互相沟通交流支持环境,使家长理解学校教学教务;使教师全面理解学生;使家长和教师对学生素质教育、文化教育、心理教育等进行全面沟通。四、技术路线教育公共服务平台采用云计算(CloudComputing)来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运用网络、虚拟化和自动化等技术实现多层面服务交付。云计算可以大幅减少平台投入成本,同步支持敏捷交付,迅速集成,海量数据处理,按需付费,自服务等,同事也为平台吸引更多社会资源参与提供了良好途径和创新机制。虚拟化可以协助整合数据中心资源,实现集约化管理,以便业务应用灵活布署和管理,保证更强业务持续性,增进节能减排和搭建绿色
16、数据中心。自动化技术深入简化管理流程和管理精确度,减少此后服务运行压力。SaaS服务为数字化校园建设提供了极为优秀处理方案,可以获得更高投入产出比,同步,软件生命周期得以延长。公共服务平台面向全市所有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为庞大教师、学生、家长、小区等顾客群体提供服务,同步,平台功能会逐渐扩展,平台必须是一种具有强大可伸缩性、灵活性、易维护性、稳定可用、高并发系统。充足运用原有设备,集成和融合原有软件系统,整体架构支持分布式计算和存储。 五、效益分析1.数据整合:教育机构和学校作为教育公共服务平台顾客,顾客只要根据自己应用需求,申请与定制对应服务而不需要再开发服务平台,通过互联网接入即可使用,也
17、可以随时扩展或取消某一项服务。2.成本更低:通过互联网接入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即可使用,学校不再需要再进行大量硬件投资和专业信息技术团体投入;以普适性数字化校园为例,每所学校都建数字化校园,费用在数万元到数十万元不等,全市两百多所中小学总体费用可观;假如每所学校都建设一套单独数字化校园平台,市、区教育主管部门仍然无法实时获取所需要分析数据。作为市级公共服务平台,对于数字化校园共性应用由市里统一投入,防止反复孤岛式软件建设。教学资源库建设防止反复制作,区域内高度共享,减少了系统运行维护总成本同步,有效提高区域整体教育服务水平。3.开放体系: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可扩展应用接入框架,各方社会资源共同参与
18、教育教学服务,通过合理市场机制推进教育服务产业链形成和良性发展;4.安全高效: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以云计算为关键技术,具有超强稳定、容灾和高并发访问能力,能支撑海量顾客访问和使用。5.服务可靠: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由专门运行机构提供7*24小时专业级运维服务和客户服务,可以大大提高服务可靠性。6.受益面广:教育公共服务平台面向区域内所有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其他教育工作从业人员,受益覆盖面广泛;7.教育公平:区域内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充足共享,享有同等网络教研教学服务,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为实现教育公平提供坚实技术基础。五、问题和疑惑莱芜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至今,尽管获得了某些成绩,不过也存在某些问题。1.数据安全及隐私问题:怎样保证集中寄存在数据中心数据隐私,不被非法运用,数据安全防护技术怎样改善?2. 安全运维问题:庞大数据中心,应用多、服务多,怎样采用有效运维机制,保证应用服务稳定、安全、高效直接关系到系统生存和发展。3. 顾客使用习惯问题:怎样变化顾客使用习惯,使顾客适应云计算环境下网络化软硬件应用是长期而艰巨挑战。4. 网络传播问题: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依赖网络,目前部分农村偏远学校网速低且不稳定,使网络应用性能不高,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应用普及还依赖于网络技术发展。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