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产品质量合格标准判断产品合格与否,必须要有一个判定产品质量合格与否的标准。符合这个标准,就是合格产品,不符合这个标准,便是不合格产品。 产品质量法第26条规定了判定产品质量合格与否的标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产品不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格的危险,有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应当符合该标准。 二是产品须“具备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 三是产品质量应当符合在产品或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 也就是说,只要产品质量不符合安全、卫生标准,存在着不合理的危险性,或者产品不具备基本使用性能,或者不符合生产者、销售者对产品质量作出的明示
2、承诺,具备上述三种条件之一者,就可判定质量不合格,其产品就是不合格产品。1质量目标 最高管理者要确保在公司的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建立质量目标,并对实现公司的质量目标进行管理策划。1.1职责最高管理者(总经理)负责组织策划。1.2要求最高管理者(总经理)要确保在公司的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建立质量目标,并在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得到体现:a)在质量方针所提供的框架内展开;b)质量目标包括满足产品要求的内容;c)包括满足顾客要求、服务要求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d)包括对持续改进的承诺;e)质量目标应具有可测量性,并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f)质量目标应具有可实现性,并按年度监视测量。1.3质量目标的制定a)管理者代表
3、负责组织制定公司的质量目标;b)最高管理者(总经理)应采用各种方式在公司内部进行沟通,使全体员工都能充分理解、掌握公司质量目标的内涵,并能为实现质量目标作出贡献;c)各生产单位和职能部门要依据公司质量目标建立各自的质量目标,做到层层分解,层层落实。d)本公司的质量目标:质量事故为零,产品一次交检合格率98合同履约率100%,顾客满意度97%,三年内每年提高0.5%。1.4质量目标的发布质量目标制定后,最高管理者(总经理)批准发布。1.5质量目标的考核公司各部门应对本部门的质量目标的实现情况在年终进行总结,评价质量目标的实施情况(含实施有效性评价、取得的成绩、薄弱环节等,对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原
4、因分析,提出改进措施),以书面形式报管理部,供主管领导考核评价。主管领导在年终对所辖部门的质量目标实现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在管理评审时,管理者代表负责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质量目标考核评价情况。1.6质量目标的更改a)各层次均应保持质量目标的充分性、适宜性和有效性;b)质量目标更改后仍按1.4进行批准发布。2产品的监视和测量2.1公司应对产品的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以验证产品要求已得到满足。这种监视和测量应依据所策划的安排(见7.1),在产品实现过程的适当阶段进行。以确保:a)保持符合接收的证据,记录应指明有权放行产品的人员;b)除非得到有关授权人员的批准,适用时得到顾客的批准,否则在策划的安排已圆满完
5、成之前,不应放行产品和交付服务;c)公司对检验印章建立台帐,实施控制。3不合格品控制公司应确保不符合产品要求的产品得到有效识别和控制,防止其非预期的使用或交付。不合格品控制以及不合格品处置的有关职责和权限应在形成文件的程序中作出规定。3.1职责技术质量部负责归口管理,不合格品审理人员负责审理、处置批次性不合格品,相关部门负责实施。3.2要求公司应通过下列途径处置不合格品:a)采取措施,对发现的批次性不合格品,应查明产生不合格的原因,针对原因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消除不合格原因,防止不合格品的重复产生;b)应经有关授权不合格品审理人员批准,适用时经顾客批准,让步使用、放行或接收不合格品;c)采取有
6、效措施,防止不合格品的原预期使用或应用;d)保持不合格的性质以及随后所采取的任何措施的记录,包括所批准的让步的记录,并具有可追溯性;e)在不合格品得到纠正之后应对其再次进行验证,以证实符合要求;f)当在交付或开始使用后发现产品不合格时,公司应采取与不合格的影响或潜在影响的程度相适应的措施;g)不合格品的控制应制定和执行形成文件的程序。4 不合格品的识别、标识、记录、隔离a)采购产品进厂后,经检验、验证确认为不合格的产品,由检验人员开具不合格品处置报告单,传递至生产采购部,库房管理员应进行隔离并标识,采购人员与供方联系协调处理;b)操作人员自检发现个别的不合格品时,应根据不合格情况返工或报废,报
7、废品应隔离存放,做好不合格品的记录;c)专检判定为不合格品时,应立即通知操作人员返工或做报废处理,当出现批次性不合格品时,由不合格审理人员开具不合格品处置报告单,传递至生产单位,生产单位应根据要求制定纠正措施,消除不合格原因。5不合格品的审理、处置a)总经理授权确定不合格品审理人员,不合格品审理人员负责审理批次性不合格品,做出处置决定;b)让步使用、放行或接收不合格品时,应经不合格品审理人员批准,合同或顾客要求时应征得顾客或其代表同意; c)生产单位收到不合格品处置报告单后,应按不合格品处置报告单规定进行返工、返修。返工、返修后,检验员按工艺要求对返工、返修产品进行重新检验;d)对于审理结论为
8、“报废”的批次性不合格品,须经总工程师批准后实施;e)不合格品审理人员认为有必要制定纠正与预防措施时,应在不合格品审理结论中明确提出,责任单位按程序文件CX852纠正措施控制程序规定,制定和实施纠正与预防措施;f)当在交付或开始使用后发现产品不合格时,应立即停止交付或使用,将不合格信息报告技术质量部,公司应采取与不合格的影响或潜在影响的程度相适应的措施。g)保持不合格品的记录。6数据分析公司应确定、收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以证实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评价在何处可以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这应包括来自监视和测量的结果以及其他有关来源的数据。6.1职责技术质量部负责归口管理。6.2要
9、求数据分析应提供以下有关方面的信息:a)顾客对产品和服务的满意程度及主要变化趋势的信息;b) 与产品要求的符合性信息,满足要求的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c)过程和产品的特性及趋势,包括采取预防措施的机会;d)供方的产品质量情况,能否持续稳定地提供满足要求的采购产品。e)数据的收集可包括来自监视和测量的结果以及其他有关来源的数据,如质量记录等;f)数据分析的结果除为持续改进采取措施提供依据外,还应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7改进7.1持续改进公司应利用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及管理评审,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利用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
10、施以及管理评审,开展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活动:a)分析质量管理体系的现状并进行评价,明确需要改进的方面或区域;b)依据改进的需求,确定改进目标和指标;c)制定改进的方案,并对方案进行评审,选择最佳的改进方案;d)落实职责及有关的资源,并实施改进方案;e)对改进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监视和测量,确定改进的有效性;f)对有效的措施进行评审,并形成必要的文件;g)再评价,寻求新的改进机会。持续改进是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包括渐进的和突破性的改进,通过PDCA循环,追求更高的目标。7. 2纠正措施发现不合格(品或项)时,公司应采取措施,以消除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纠正措施应与遇到不合
11、格的影响程度相适应。制定和执行形成文件的程序,规定以下方面的要求:a)评审所有不合格(包括顾客的抱怨);b)分析、确定不合格的原因;c)评价确保不合格不再发生的措施的需求;d)确定和实施所需的纠正措施;e)记录所采取纠正措施的结果;f)对纠正措施的实施结果进行跟踪验证,评审所采取纠正措施的效果;7. 3预防措施公司应确定措施,以消除潜在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发生,预防措施应与潜在问题的影响程度相适应。制定和执行形成文件的程序,规定以下方面的要求:a)分析、确定潜在不合格及其原因;b)评价防止不合格发生的措施的需求,选择适宜的预防措施;c)确定和实施所需的预防措施;d)记录所采取预防措施的结
12、果;e)对预防措施的实施结果进行跟踪验证,评价所采取预防措施的有效性。相关数据标准DHT91 DC温湿度传感器测量湿度的响应时间为8秒。DHT91 DC温湿度传感器测量温度的响应时间为30秒。DHT91 DC温湿度传感器测量湿度的量程范围为0100%RH。DHT91 DC温湿度传感器测量温度的量程范围为5.3.3公司的质量方针以质量求生存, 向管理要效益;靠服务赢信誉, 用创新促发展。本公司的质量目标:质量事故为零,产品一次交检合格率98合同履约率100%,顾客满意度97%,三年内每年提高0.5%。质量目标的考核公司各部门应对本部门的质量目标的实现情况在年终进行总结,评价质量目标的实施情况(含
13、实施有效性评价、取得的成绩、薄弱环节等,对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改进措施),以书面形式报管理部,供主管领导考核评价。主管领导在年终对所辖部门的质量目标实现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在管理评审时,管理者代表负责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质量目标考核评价情况。样品-测试制标检验评审批准发布备案准时供应系统在生产工位之间或在供应与生产之间完全做到轮动,这不仅是一件难度很大的系统工程,而且,需要很大的投资,同时,有一些产业也不适合采用轮动方式。因而,广泛采用此轮动方式有更多灵活性、较容易实现的准时方式。准时方式不是采用类似传送带的轮动系统,而是依靠有效的衔接和计划达到工位之间、供应与生产之间的协调,从而实现
14、零库存。如果说轮动方式主要靠“硬件”的话,那么准时供应系统则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软件”。1.5倍原则用好了以后,可以保证客户有充足的存货,减少断货、脱销的可能性,保证客户随时都能买得到所需产品,帮助客户不漏掉每次成交的机会。1.5倍原则是库存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是经过很多公司的销售实践总结出来的安全存货原则,具体数据是建立在上期客户的销量基础上本期建议客户订单的依据。主要是:在保证企业生产、经营需求的前提下,使库存量经常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上;掌握库存量动态,适时,适量提出订货,避免超储或缺货;减少库存空间占用,降低库存总费用;控制库存资金占用,加速资金周转。 5771001803090012095
15、 5790368228596330825771001803090012386 5761373997357606965771001803090013594 5780775799025155125771001803090012387 5771649826018180515771001803090012138 5721311921589183265771001803090012359 5790368223610760535771001803090012356 5761352861437917425771001803090012355 575087869704693279170881003433552
16、74 10122994432583337917088100343355275 10186673293883200817088100343356107 10158115250150052217088100343356108 10100018005987173217088100343354295 10107419414268701717088100343356184 10187866086962880217088100343356185 10177583117408667417088100343356109 10108601437357284617088100343356110 10115220721601491617088100343355237 10102704160570270917088100343355238 10122936486142541417088100343356169 10186220440263571817088100343354928 101760654089788804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