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媒体视域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 韩飞摘要:在新媒体视阈下,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主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对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具有深远的意义。因此,笔者以新媒体视域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为课题,从新媒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含义解析入手,对当前大学生社会核心价值观培养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全面而深入地解析,最后全方位、深层次地探究了新媒体视阈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策略。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策略:G641 文献标志码:A :1674-9324(2019)11-003
2、6-02一、新媒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含义解析(一)新媒体相关含义解析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以网络信息化技术为纽带的新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一种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广播、数字报纸、移动电视、触摸媒体等。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四大媒体(电视、报刊、广播、户外),新媒体又可以称为“第五媒体”。新媒体自身具有交互性、即时性以及个性化等基本特点,并且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备受人们的青睐,成为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含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它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与集中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包括:富强、民主、文明
3、、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随着全球政治一体化形态的不断发展,世界范围内国与国之间的思想文化价值观的较量呈现出新的态势,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他们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肩负着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历史使命,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主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对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具有深远的意义。二、当前大学生社会核心价值观培养过程中的问题虽然各个高校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帮助他们更清楚地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做了很多的工作,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些工作所取得的效果差强人意,远远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在今后
4、发展的需要以及社会各界对全面发展型大学生的要求。社会核心价值对于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他们在这个物欲横流、充满诱惑的社会背景下坚守本心,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奠定基础。而要实现社会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成长中的作用,首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当前大学生社会核心价值观培养过程中的问题,才能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策略。因此,本文从以下几点阐述当前大学生社会核心价值观培养过程中的问题:(一)高校领导对该过程不重视。虽然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工作很重要,但是由于这种工作并不能在短期内得到成效,所以很多高校领导不愿意在这种工作上投入人力、物力以及财力,这就必然影响了该工作取得的效果。高
5、校领导对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不够重视的问题,严重影响了该工作的顺利开展,很多时候都由于缺乏必要的资金和场地而不能让教师顺利开展该工作。而且由于学校领导对该工作的不重视,致使学校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学习风气。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本应该是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战场”,但是很多时候授课教师往往把这部分重要内容直接删减掉,或者大致让学生浏览一下表面的一些东西,并没有同学生展开讨论,没有挖掘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层次的东西。(二)学生对该培育学习过程没有采取端正的态度。很多学生并没有意识到社会核心价值观对于他们健康成长有什么较为突出的作用,仅仅把该过程当成一种可有可无的形式
6、,对该培育学习过程没有采取端正的态度。学生是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过程的主体,如果他们对整个学习过程采取消极的态度,那么所取得的效果不言而喻。虽然国家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很重视,在很多地方我们都能够看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内容,但是当我们真正问到部分大学生,哪些是个人层面上的、哪些是社会层面上的、哪些是国家层面上的,他们当中很多人往往一脸茫然,或者是把这些内容弄混淆,或者是根本不知道还有这种分类。他们的这些行为都体现出高校以及学生自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的失败。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可以说,只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他们身上发挥出作用以后,国民的素质才能逐步提高,才保证整个社会良
7、好和谐风气的形成。(三)在该工作中没有充分合理地应用新媒体技术。新媒体作为互联网与科技发展的产物,在各个领域已经发挥出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其在高校教育为例,新媒体技术不仅使教育内容更为合理、充实,而是还能够丰富教育方式,实现教育过程的与时俱进。但是,很多高校似乎并没有将新媒体技术合理、科学地应用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工作当中,这就必然影响了新媒体技术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当中发挥作用。要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大学生当中的发挥作用,就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影响该工作高效开展的因素。高校领导对该工作过程不够重视,造成部分教师不能有意识地将这部分内容加入到教学当中,没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
8、习习惯;学生对该学习过程的态度不端正也使得该工作不能高效、有序地进行,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过且过、消极怠工,没有真正地从思想和行为上对该工作重视起来;而且很多高校在开展该工作的过程中,沒有将新媒体技术与其有机地进行结合,不能实现新媒体技术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的作用。三、新媒体视阈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策略(一)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慕课,能够让学生利用该平台上的资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系统化地学习,帮助学生更深入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研究和理解;而与慕课相比,微课平台上的教学视频则显的小巧玲珑、短小精悍。虽然说短短十分钟左右的教学视频并不能像慕课平台提供的教学视
9、频那样面面俱到,但是微课平台的教学视频却能够将大部分的重点内容凸显出来,这对于避免学生由于长时间观看教学视频而产生枯燥、厌烦心理很有效果,所以微课对于大学生社会主义和谐的价值观培育也是非常有帮助的;与前两种教学方式相比,翻转课堂更注重的是课堂上学生与教师互动的过程,虽然很多高校并没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搬到课堂上讲授,但是授课教师仍然能够在思想政治课堂上留出一部分时间,解决学生在课下对该部分内容自主学习的问题,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过程。总之,要尽可能地利用新媒体技术强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让新媒体技术为该培育过程的高效开展提供坚实的保障。(二)加強辅导员队伍建设。在高校,辅导员
10、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教师团体,虽然他们并不具备专业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知识,但是他们具有先天的优势,能够很容易地了解到学生最需要的是什么,这对于开展相关工作是非常有利的。加强对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不仅能够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工作奠定基础,而且还能够保证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当然,在此之前要对这些辅导员加强培训学习,帮助他们提高自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为他们今后主持开展相关工作做好知识的储备。参考文献:1陶绍兴,朱芬华,计宏亮.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探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05).The Research on the Cultiva
11、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w MediaHAN Fei(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uaiyin,Jiangsu 223001,China)Abstract:In the new media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cultivate beneficial to consolidate marxist g
12、uiding status in the field of ideology,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to realize the great Chinese dream has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Therefore,the author takes the new concept of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from the media research,as the subject,the n
13、ew media and the relevant meaning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the current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core values training made a comprehensive and in-depth analysis,the comprehensive,deeply explores the new media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Key words:new media;College student;The core values of Chinese socialism;Problems;strategy -全文完-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