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地方院校课程资源的路径研究 杨丹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资源;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基金项目:湖南省社会科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地方院校中的传承研究基于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视角”(16JD54)课程资源研究是高校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基础。近年来,在政府的鼓励和投入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也不断升温。因此,在各种与“课程资源”相关的课题与研究中,许多高校教师都密切关注着这些濒危但丰富多彩的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融入高校课程资源的研究逐渐成为各学科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作为一种潜在的课程资源,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
2、高校课程,不仅可以为高校传统课程资源提供新的材料和新的认识,还可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更高质量的传承、延续和发展。地方院校课程资源的内涵纵观前研究成果,关于课程资源的定义很多,但大部分的定义都有共识:程资源应是独立于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之外的概念。为此,笔者也认为应该采用它的广义定义,课程资源即有利于课程目标实现的各种因素的集合。对于课程资源的构成,笔者认为范兆雄根据课程资源的物质形式和非物质形式的划分,即把课程资源划分为非物质形式的课程思想资源、课程知识资源、课程经验资源和物质形式的课程财物资源,具有一定的合理性1。而课程人力资源作为一种通过物质形式承载非物质形式的特殊组
3、成部分,对促进整个课程资源系统的顺利运行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它应该被视为一个独立的组成部分。为此,笔者认为课程资源可以分为五个部分:课程思想资源、课程知识资源、课程经验资源、课程财物资源和课程人力资源。课程人力资源。在课程资源中,人力资源是最特殊的组成部分。课程的思想资源、知识资源和经验资源都是非物质的课程资源,而课程的财物资源则是物质课程资源2。人力资源在课程资源中具有非物质形式和物质形式的双重特征。所谓人力资源,就是体现在“人”身上,通过知识、技能、资历、经验等展现出来的人的能力和素质资源3。一方面,人力资源依附于“人体”的物质客观实体;另一方面,人力资源的价值体现在非物质的“素质”和“能
4、力”上,它是一个人的知识、技能、资历、经验、能力和体力的总和。教师、学生、课程管理者和教育研究者等都是课程人力资源的组成部分。人力资源是课程资源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对调动其他要素、连接其他要素具有重要意义。课程思想资源。范兆雄认为,课程思想资源是指各种可能参与课程活动并影响课程活动的人所拥有的一切思想和观念。此外,他还将课程的思想资源分为两大类:课程运作的思想资源和课程内容的思想资源4。课程运行的思想资源是指包括课程设计者、管理者和实施者在内的所有参与者所拥有的有利于课程开发的思想资源。课程内容的思想资源是指课程内容中所包含的思想资源。课程知识资源。课程知识资源应该是最常用的资源,也是教师在
5、教学中最关心的资源。课程知识资源最显而易见,也最丰富。只要能够满足课程内容要求的知识,或者能够帮助课程顺利实施的知识,都是课程知识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经验资源。课程经验资源来源于杜威的经验主义教育思想。课程经验资源是指教师、学生、管理者和研究者的经验、体验、经历、阅历等个人经验的总和。对于学生而言,课程经验资源包括在不同生活背景下形成的生活经验资源,如家庭生活经验、学习娱乐经验、家庭与社会中的身份与角色经验、社区活动经验、人际交往经验等5。课程财物资源。课程财物资源是指支持课程的一切财务和物质资源,其能帮助课程顺利实施。课程财力资源是支撑课程的强大力量,也是课程的基本保障。国家财政投入是该
6、课程的主要财力来源,其规模取决于国家的经济规模和发展水平。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财力来源渠道日益多样化,越来越多的民间力量也加入到支持学校课程的行列中来。课程的物质资源是指构成课程物质内容的各种组成部分,如各种人工制品和自然物体等,如校园建筑、教学器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地方院校课程资源的现状与问题课程资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接纳的偏见。目前,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方式是通过抢救濒临灭绝的技艺,并通过技艺的延续传承其所承载的文化。其直接目的是使一些人成为某种技能的传承者,通过对代代相传的技能的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承载的文化记忆。为了抢救濒危技能,目前各高校都开设了旨在培养
7、“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课程。然而,由于教师缺乏全面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勘探不足,当今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更多的是靠知识的普及和推广。因此,许多非知识形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很容易被教师所忽视。当“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课程资源系统时,毫无疑问,大量的内容可能将被排除在对课程资源开发的主题之外,这最终将导致资源的浪费。课程资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误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通过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来实现,而目前学术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讨论与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培养传承人的这个主题上:如鼓励传承人招收学徒,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开设“非物
8、质文化遗产”传承相关课程等。此外,有条件的高校还开设了相关人文课程和相关的宣传教育活动6。但是,如果同时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和课程的角度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应该有不同的倾向和特点7。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高校课程资源,应在接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选择其传承重点,突出其潜在课程资源的教育特色。课程资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的疏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课程资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对于课程资源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只能被描述为一种可能成为课程资源的潜在课程资源。它可能能为课程服务,成为课程中的一部分,即具有准课程资源的可能性,但它还不完全是课程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
9、需要经过分析和转化的过程,才能成为课程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潜在的课程资源,只有经过分析和转化的过程,才能与课程资源和课程相连接。只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些内在因素进行分解,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课程资源各部分之间的联系,“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终才以课程资源的形式进入课程资源体系。否则,“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是一個独立的概念,不能与课程资源联系起来。“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地方院校课程资源的路径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地方院校课程资源的意识与认识。首先,高校教师应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意识。高校作为社会文化引领的重要场所,是社会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
10、泉。高等学校特别是地方高校在促进地方经济文化发展、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和优势8。高校教师应担负起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此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有生命的文化,存在于学生的生活中,将学生工作办公室的现代社会与悠久的历史联系起来。课程资源的引入有利于建立课程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提高课程的实践性。其次,高校教师应转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视角。要从传统的认识视角转变为从课程资源视角看“非物质文化遗产”,改变过去只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或经验资源与课程的相关与联系的观点,根据广义的课程资源的内涵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即挖
11、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纳入课程思想资源、课程知识资源、课程经验资源、课程财物资源或课程人力资源的东西),寻找“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课程资源的联系,从而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最大化利用。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地方院校课程资源的筛选与分解。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认定已基本形成体系9。因此,课程资源开发者可以利用国家、省级、甚至地区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管理机构的资源,更清晰、更便捷地进入目前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对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可以先挖掘已列入各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潜在课程资源,再挖掘可能成为高校课程资源的具体项目
12、和内容,再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整理,对其进行分类,建立相应的资源数据库。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并不是课程资源,更不用说课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独立于课程之外的概念,在成为教育内容之前需要进入课程资源体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高校课程资源系统,在系统中发挥作用,应先根据课程资源系统每个部分的特点进行分析和解读“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包含的课程资源的相关信息,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的各种不同的信息可以满足课程资源各部分的需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分解分析后,其所包含的课程资源要素就可以通过课程资源体系的运作在课程中发挥作用,从而进入课程。增强“非
13、物质文化遗产”在地方院校课程资源中的转化与利用。转型后的课程资源将整合到课程中,以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形式出现。因为课程内容是知识的主要载体,是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课程资源转化的主要部分。因此,课程资源的转化实际上是一个对课程资源进行选择和加工的过程。事实上,课程资源的选择是基于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学校教学环境的条件,以及教师自身能力特点,选择适合具体情况和特殊群体的课程内容的能力。虽然“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资源种类繁多,但并非都能满足上述前提条件。课程资源的选择就是选择合适的资源,大胆抛弃不合适的资源。课程资源的加工就是将适当的资源进行扩充,扩充成完整的课程内容
14、,減少不适合课程的资源的过程。“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地方高校课程资源中的利用,就是利用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包含的课程资源,帮助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课程目标的其他课的课程资源,并通过对这些课程资源的调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资源的传承目标,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课程的内容,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三个方面的作用,衡量课程资源的利用程度和效果。事实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传承的课程资源的利用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其实质是通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转化、课程资源的实施与反馈,不断丰富课程资源的过程。通过课程资源的利用,丰富课程内容,促进课程目标的实现,丰富传承的课程资源宝库
15、10。参考文献145范兆雄.课程资源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2程俊花.温州区域性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D.温州:温州大学,2011.3三佳房地产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研之分析方案规划DB/OL https:/6张盈盈.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美术课程资源系统的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3.710戴文哲.浅谈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融入高校美术课程资源体系J美术教育研究,2018(10):90.8刘娟,钱逍.试论地方高校在“非遗”保护、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7),4:105-109.9万建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中的物质因素A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C,2014:56-58. -全文完-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